第六十六章 兵寇西京

蓋勳與辛曾、孔常二人率着援軍趕到冀縣之時,邊允正率着一衆的叛軍圍着冀縣城池攻打甚急!

有叛軍見着身後有官軍的援兵殺來,急忙報知邊允。

邊允便領了一隊精兵,親自前去應戰。

那邊允起先不知前來救援的便是蓋勳,他還一馬當先指着官軍陣中高聲叫道:“上將邊允在此,哪個不知死活的敢來送死?!”

而他話音未落,官軍陣中的蓋勳一看這叛軍的領兵之將竟是涼州的督軍從事邊允,當即又勃然大怒,策馬出陣劈頭罵道:“邊允!汝尚有羞恥呼?!身爲朝廷命官,竟然背叛朝廷,犯上作亂!而身爲漢人,汝又數典忘祖的投靠叛羌,來屠戮我漢家的百姓!如今還敢在這兩軍對陣之際高聲自報名姓,就不怕辱沒了乃父邊鄭的一世英明麼?!”

被蓋勳這麼一罵,邊允剛剛那不可一世的萬丈豪氣,頓時化作了烏有,同時他又想起了剛剛前一日夜裡,在埋伏在軍寨便等着官軍來劫營的時候,那枹罕羣賊頭領鐵頭曾對自己說的那番話來。

邊允清楚的記得,自己問鐵頭爲什麼不用真名,而用了“鐵頭”這化名的時候,鐵頭答道:“賊幹得是打家劫舍、欺壓百姓的缺德事,不敢用真名,怕辱沒了祖宗!”

鐵頭說這話的時候,自己當時已然感覺被雷劈了一般,而現在自己當了叛賊竟還在兩軍對陣之時高聲自報着名號,難怪連這素有長者之風,德高望重的蓋勳也要罵自己不知羞恥了。

邊允是越想越覺得無地自容,因想不出有什麼話可以去反駁蓋勳,情急之下索性耍起無賴來,張嘴否認道:“你聽錯了,也認錯人了,我乃邊章,並非邊允!”

邊允胡亂謅了個名字。

蓋勳聽了捋着鬍子仰天大笑了一通,說道:“想不到邊鄭英雄一世竟生出這麼個兒子來,名字隨口就能改了,想必是連老子也不想認了吧!”

邊允被蓋勳說得是羞惱萬分,剛剛自己說是邊允,被他蓋勳臭罵一通,現在自己說不是邊允,又被他蓋勳羞辱一番,這到底是要怎麼樣嘛?!

那蓋勳又道:“邊允,你幫着羌人反叛朝廷,以爲改了名字,朝廷就不通緝你了嗎?哈哈哈,笑話!”

邊允被蓋勳罵的無言以對,只能羞愧的沉默在了那裡,是揮軍廝殺也不是,下令撤軍也不是。

一邊的韓約此時亦被那蓋勳說得是羞愧難當,但他又覺得自己與大哥邊允是被逼無奈才投降了羌人的,便向蓋勳訴起苦來。

韓約說道:“蓋長史,我等反叛實屬被逼無奈,當初左昌那廝若肯聽了您的話,發兵救援金城郡,事情又何至於此。”

蓋勳看着二人似有悔意,而且自己手頭只有兩千人馬,也抵不過這兩萬的叛軍,便想不如就此勸降這二人,也好解了這冀州之圍,於是緩和了語氣,說道:“懸崖勒馬爲時未晚!爾等若能下馬投降,我保爾等不死,如何?”

邊允帶來的這一隊兵士中,也有不少是剛剛投降的冷徵舊部,投降叛軍也是當時爲了活命,迫於無奈,因而蓋勳這麼一說,這些人便都動了心,又想要倒戈而降了。

但這一隊兵士中也不全是官軍的降兵,更多的還是羌人,因而這些羌人,看着那些官軍降兵想要倒戈,都紛紛把手中的槍頭對準了身邊的官軍降兵。這一時間,原本一隊的人馬便分作了兩半,劍拔弩張,大有內訌之勢,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

不過緊張的卻不止這叛軍中兩邊的人馬,在場的每個人都看向了邊允,因爲邊允此時的決定便關乎着他們每一個人的生死!

那蓋勳亦在等着邊允的回答!

但這時邊允卻突然仰天大笑了起來,但笑着笑着轉而又變爲大哭,而後恨恨的說道:“非我等不願投降,然此時大錯已然鑄就,陳懿、冷徵皆爲我等所殺,想要回頭爲時晚矣!”

說罷他看回頭看到身後的隊伍中,那些投降的官軍兵士神色尚有猶疑,於是含着淚厲聲質問道:“爾等棄了主帥投降,致使主帥被殺,再回官軍那裡還能活命嗎?!”

被邊允這麼一喝問,這些兵士才都醒悟了過來,又紛紛放棄了倒戈的念頭,握緊了手中的兵器,準備與對面軍陣中的那些官軍廝殺了。

而蓋勳看着這情形,知道一場惡鬥是免不了了,趕忙示意兵士們做好廝殺的準備。

但這時邊允卻又突然大吼一聲道:“走!”而後撥轉馬頭,帶着隊伍(包括那些攻城的人馬),棄了冀縣撤圍而去。

自這之後,邊允因羞於當了叛賊的頭領,索性便將自己改名爲邊章,而韓約因害怕被朝廷通緝,見着大哥邊允改了名,於是他亦將自己的名字改作了韓遂。

而官軍這邊,蓋勳冒死救了左昌之後,卻不肯接受左昌的提拔與獎賞,反倒將左昌藉着平叛,虛報軍費、剋扣軍餉,欺上瞞下、中飽私囊之事一一上奏朝廷。

而那涼州各郡的太守們,爲了推脫擁兵自保不肯發兵救援冀縣的罪責,見着蓋勳帶頭上奏彈劾左昌,也忙聯名上奏,加油添醋的羅列了許多的罪名,告發左昌。

那皇帝劉宏正愁於弄不來錢糧撥給西涼平叛,都在“勒着褲腰帶”過日子了,看了這些狀告左昌貪腐軍費的奏摺,勃然大怒,當即免了左昌涼州刺史之職,押回洛陽問罪,另派了素有清譽的扶風人宋梟接任涼州刺史之職。

而這宋梟倒確實是個清官,也稱得上是個潔身自好的謙謙君子,自他到了涼州之後,短短數日之間,涼州官場之上的那些烏煙瘴氣之風頓時爲之一掃而空,但可惜的是,他卻是個不知變通的腐儒,妄圖將他整治官場不正之風用的那一套忠孝之道,再用到治理涼州的叛亂之上。

他遍觀涼州所有的官員,發覺只有這蓋勳方纔稱得上是君子,於是便與蓋勳商量道:“涼州寡於學術(指儒學經典),故而屢致反暴。而今若多寫孝經,令家家習之,庶或能使人知曉忠義之道。”

蓋勳聽了諫阻道:“昔太公封齊,崔杼殺君;伯禽侯魯,慶父篡位。此二國豈乏讀書之人?而今當務之急在於平叛,若放任叛軍不管而強爲非常之事(令家家習誦孝經),既足結怨涼州之百姓,又當取笑於朝廷,勳以爲此事切不可爲!”

宋梟原來將蓋勳引作知己,與蓋勳商議此事便是想得到蓋勳的認同,卻不想蓋勳卻劈頭澆來一盆冷水,說自己欲推行孝道倒成了“非常之事”,萬分失落之餘,他毅然固執己見,召集各郡官員,以及涼州境內所有的讀書之人,晝夜趕工,抄寫孝經,分發到各亭,由亭長組織亭內百姓學習孝經。

而此時的涼州百姓,皆苦於戰禍,過着早不保夕,隨時會被叛軍殺死的日子,而且成日裡學孝經,就幹不了活計了,於是窮苦的百姓只能天天捱餓,而離開了窮人的勞作,那些富戶、土豪的日子也變得一塌糊塗。一時間涼州的百姓無不怨聲載道,那些吃不上飯的精壯漢子,便鋌而走險,投了叛軍。

有這許多的百姓來投,叛軍的隊伍更加壯大了。於是,邊允便領着這一衆的叛軍,開始兵叩長安,攻打右扶風。而爲了避免上次攻打冀縣時,師出無名,最後兩萬大軍反被蓋勳領着兩千人給罵退的尷尬局面,韓遂替邊章想出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誅殺宦官,清君側”!

第五十九章 蒙冤第一百十四章 暗涌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都第一百十九章 觀戰第五十六章 中計第一百十章 功過賞罰第一百零五章 抉擇第七十六章 畫符第五十章 神將第四十二章 醉漢第六十六章 脫險第二十一章 世外高人第六十三章 逼反第五十二章 廖淳不見了第一百十二章 姜蘭甫走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刑罰第九十九章 兄弟第七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大火球第五十二章 神棍第七十一章 活捉蓋勳第二十九章 救人的條件第一百五十九章 圈套第一百三十五章 重創第五十九章 廷議第六十二章 亂世英雄第三章 義軍第六十七章 請纓第一百十三章 廝鬥第一百四十九章 點卯第一百二十章 王國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好第一百十一章 遭遇第一百八十二章 講述第三章 闖禍第六十三章 逼反第一百九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陽謀第一百四十二章 抓丁第一百九十三章 使者第九章 疑問第十六章 示衆第十五章 交鋒第三十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九十九章 利用第三十五章 良駒第七十二章 聽說蓋勳那些事兒第一百九十三章 使者第一百十三章 廝鬥第四十章 巨兔第二百零三章 交差第四十八章 拜把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獻城第一百六十章 中計第四十二章 醉漢第五十七章 副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肉盾第七十五章 董卓第一百十六章 脫身第一百五十三章 幻象第六十八章 渡河第二十三章 再戰第八十九章 列陣迎敵第二十九章 劫營第一百四十六章 分別第一百三十三章 破陣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四十一章 捷足先登第一百二十五章 陳倉第四十四章 真相第七十五章 董卓第八十六章 竟然借到兵了第三十二章 一罈杏花村第二十七章 長社第一百十七章 作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出使第一百二十七章 劫營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卓之恨第九十四章 吃醋第一百二十七章 劫營之後第一百六十八章 外人第三十章 拜師第一百十四章 權杖第五十一章 仙法第一百五十三章 幻象第二十八章 鮑恢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難第一百四十八章 撫慰第一百三十一章 爭帥第一百三十章 援軍第一百零二章 冰室第五十二章 神棍第十五章 交鋒第一百八十章 被圍第一百零八章 聚頭第一百十三章 宴第四十五章 定數第一百十六章 兵變(下)第六十五章 包圍冀縣第六十九章 鉅鹿
第五十九章 蒙冤第一百十四章 暗涌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都第一百十九章 觀戰第五十六章 中計第一百十章 功過賞罰第一百零五章 抉擇第七十六章 畫符第五十章 神將第四十二章 醉漢第六十六章 脫險第二十一章 世外高人第六十三章 逼反第五十二章 廖淳不見了第一百十二章 姜蘭甫走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刑罰第九十九章 兄弟第七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大火球第五十二章 神棍第七十一章 活捉蓋勳第二十九章 救人的條件第一百五十九章 圈套第一百三十五章 重創第五十九章 廷議第六十二章 亂世英雄第三章 義軍第六十七章 請纓第一百十三章 廝鬥第一百四十九章 點卯第一百二十章 王國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好第一百十一章 遭遇第一百八十二章 講述第三章 闖禍第六十三章 逼反第一百九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陽謀第一百四十二章 抓丁第一百九十三章 使者第九章 疑問第十六章 示衆第十五章 交鋒第三十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九十九章 利用第三十五章 良駒第七十二章 聽說蓋勳那些事兒第一百九十三章 使者第一百十三章 廝鬥第四十章 巨兔第二百零三章 交差第四十八章 拜把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獻城第一百六十章 中計第四十二章 醉漢第五十七章 副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肉盾第七十五章 董卓第一百十六章 脫身第一百五十三章 幻象第六十八章 渡河第二十三章 再戰第八十九章 列陣迎敵第二十九章 劫營第一百四十六章 分別第一百三十三章 破陣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四十一章 捷足先登第一百二十五章 陳倉第四十四章 真相第七十五章 董卓第八十六章 竟然借到兵了第三十二章 一罈杏花村第二十七章 長社第一百十七章 作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出使第一百二十七章 劫營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卓之恨第九十四章 吃醋第一百二十七章 劫營之後第一百六十八章 外人第三十章 拜師第一百十四章 權杖第五十一章 仙法第一百五十三章 幻象第二十八章 鮑恢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難第一百四十八章 撫慰第一百三十一章 爭帥第一百三十章 援軍第一百零二章 冰室第五十二章 神棍第十五章 交鋒第一百八十章 被圍第一百零八章 聚頭第一百十三章 宴第四十五章 定數第一百十六章 兵變(下)第六十五章 包圍冀縣第六十九章 鉅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