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聽說蓋勳那些事兒

鞠羥告訴廖淳,據滇吾自己曾說起過,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涼州發生饑荒,數萬人被餓死,但朝廷賑災的糧食卻遲遲沒有運來。而蓋勳他出身於涼州的官宦世家,此時剛被舉爲孝廉,家中頗爲殷富,便帶頭拿出了家中存糧來救濟百姓,不分漢人與羌胡,足足救活了有千餘人,而這千餘人中便有滇吾一家,以及許多句就種部落的羌人,也正因此,爲了報恩滇吾便寧可不要戰功,也要救這蓋勳了。

聽到這裡廖淳點頭道:“原來如此,這麼說來這蓋勳也確實值得人欽佩,比一般的狗官是好多了,而滇吾知恩圖報也算是個重情義的人。”

鞠羥也跟着點頭附和。

而廖淳突然又看着鞠羥笑了起來,說道:“不過滇吾讓出了他的戰功,倒讓你撿了個大便宜!”

鞠羥聽了撓着頭皮笑了起來,那笑容中既有內心掩飾不住的欣喜,又似乎頗有些不好意思的意味,說道:“其實這老小子(指滇吾,而鞠羥也只敢在背後這麼叫滇吾,當面是萬萬不敢的)剛剛跟我搶着要跟着廖將軍你來,我早就知道他打的是什麼主意了,他就是爲了來救這蓋勳的,嘿嘿……”

鞠羥這話說的也許可能就是一句大實話,不過這大實話卻也拍了廖淳的一通馬屁,讓廖淳聽了是渾身舒坦,也又些洋洋得意了起來,心道:“這些羌人還真有意思,我只不過贏了兩場小仗,他們就把我當成常勝將軍了,還沒開打就認爲我這次也一定能贏?不過這次還真僥倖又打贏了,也虧得陳兄的預感和和這些羌兵兄弟們的勇猛,其實憑心而論這一仗自己也沒出多少力。”

廖淳正胡思亂想着,那鞠羥就又在那裡說道:“其實我求將軍你放了那蓋勳也並不是圖那老小子讓給我的那點戰功,這蓋勳也確實稱得上是一個忠義之士,就衝這一點,我也會替他求情的。”

鞠羥這麼說也多少有點爲自己得了滇吾的那點戰功做辯白的意思,而接着他便又對廖淳說起了關於蓋勳的一些事情來。

自蓋勳拿出自己家中的存糧來救濟百姓之後,便有許多的涼州官宦、富戶受到也蓋勳的影響,也紛紛拿出糧食來救濟百姓,而事後蓋勳也因此事被當時的涼州刺史樑鵠表爲漢陽郡長史。

當時,武威郡太守依仗權勢,在當地欺壓百姓、胡作非爲,涼州從事武都蘇正和便收集了他的罪證,擬好奏章準備彈劾他。

而涼州刺史樑鵠害怕得罪權貴,便虛構罪狀,想將蘇正和治罪殺害,免得自己受到蘇正和的拖累。樑鵠因爲知道蓋勳向來與蘇正和有仇,於是便想找蓋勳來商議此事。

有人得知了此事便勸蓋勳正好趁此機會殺了蘇正和報仇雪恨,但蓋勳卻斷然拒絕道:“不可!謀事而殺良臣,是不忠也;乘人之危,是不仁也!勳斷然不爲此不忠不仁之事!”

於是,在樑鵠找他商議之時他便諫道:“夫飼鷹鳶者,欲其捕獵也,而因其捕獵而殺鷹鳶,鷙烹將以何捕獵?!”

那樑鵠乃是書法大家,亦是飽讀聖賢之書的大儒,聽聞蓋勳之言,知道蓋勳是將那蘇正和比作那鷹鳶,而貪贓枉法、橫行鄉里的武威郡太守便是那獵物,自己則是那飼鷹之人,如今自己因爲蘇正和敢言直諫彈劾那貪贓枉法、橫行鄉里的武威郡太守,害怕連累到自己也一起得罪權貴,所以便要構陷罪狀將他殺害,那自己不是和那個殺鷹的飼鷹者一樣可笑麼,以後自己的手下又還有誰敢做敢言直諫彈的忠臣,來幫自己治理好這涼州呢?

想到這一處樑鵠便如醍醐灌頂一般的砰然警醒,於是聽從了蓋勳的建議,不再打算殺蘇正和。

蘇正和得知蓋勳爲其解圍,心中大喜,特意登門拜訪蓋勳表示感謝,但這時蓋勳卻閉門不見,又讓下人傳話說:“吾爲樑使君謀,非爲汝蘇正和也。”

並且在這件事後,蓋勳依然痛恨蘇正和如初。

廖淳聽到這一處,又忍不住笑了出來道:“這蓋勳還真有意思,有這麼好的機會報仇卻不報,還伸手救仇人,而救了仇人卻依然痛恨他,呵呵,有意思,不過對於朝廷來說,他倒確實是個忠臣、良臣,對了你知道他跟那蘇正和之間到底有什麼仇麼?”

對於這點,廖淳也有些小小的好奇,因爲從鞠羥說的這事中可以看出,那蘇正和也是一個嫉惡如仇、不畏權貴的忠臣,與那蓋勳是一般無二的人,那這兩個人又怎麼會有深仇大恨呢?

鞠羥搖搖頭道:“這個就不清楚了,整個事情我也是聽別人說的。

“哦。”見鞠羥說不知,廖淳只好微微的點了點頭。

這時鞠羥又道:“我還聽說關於這蓋勳的另一件事情,這還是去年的事情呢。”

“哦,去年的事情?是什麼事情?”廖淳又好奇了起來。

鞠羥見廖淳似乎很感興趣,於是嚥了口吐沫,又接着說了起了。

鞠羥說道:“去年,就是朝廷爲了鎮壓將軍你們在中原的起義(‘起義’是鞠羥在廖淳面前才這麼說的,其實羌人們對於黃巾起義這事的說法跟朝廷也差不多,就是‘黃巾賊們在中原造反了’),徵調武威太守酒泉人黃雋,但黃雋因醉酒誤事沒能如期應徵,樑鵠便欲上奏朝廷,按律誅殺黃雋,蓋勳得知此事便向樑鵠求情,樑鵠這才作罷,饒了黃雋。而事後黃雋帶了二十斤黃金去謝蓋勳,但蓋勳卻說什麼:你醉在巴依,可以從輕處理什麼的,還說我豈是那種靠說話賺錢的人?硬是不要那二十斤黃金,你說這人怪不怪,也真是的,二十斤黃金可能夠買很多的牛羊了。”

這回不待鞠羥說完,廖淳便仰天哈哈大笑了起來,說道:“什麼‘醉在巴依’哈哈哈……,那應該是是‘罪在八議’吧。”

鞠羥被廖淳笑得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皺着眉頭說道:“我剛剛是說‘醉在巴依’啊,這傢伙在巴依喝醉了才誤了軍期嘛。”

廖淳是笑到肚子都有點痛了,捂着肚子喘過了一口起來才說道:“是‘罪在八議’!就是說黃雋犯的事,按照八議的刑律來說,是可減免罪行的!”

也虧得廖淳也算在官軍那裡當過幾天的兵,又讀過些書認識字,這纔對這八議的特赦律有些瞭解,不然也就被這鞠羥以訛傳訛了。

但鞠羥卻還是聽不明白,在那裡嘟囔着:“是說‘醉在巴依’啊,這不喝醉了能誤事麼?”

廖淳看跟這鞠羥說不明白,也就隨他這麼“醉在巴依”的說着去了,反正也是無關緊要的事情。

廖淳聽鞠羥說了這麼多關於蓋勳的事,倒是對這蓋勳有些欽佩了起來,不過這一天卻是廖淳第一次見到蓋勳,但也是最後一次。

蓋勳被滇吾綁在馬上送回了漢陽郡後,刺史楊雍爲表彰蓋勳的忠勇,上表朝廷將他升任爲漢陽郡太守。這之後,蓋勳又因楊雍之後的那一任太守耿鄙不聽他的諫言,一怒之下棄官回家,當然這之後他又被起用爲武都郡太守,而且在他還未走到武都上任的時候,又被皇帝劉宏召回了京畿洛陽等等,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注:文中所寫的“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涼州發生饑荒”,這饑荒其實是發生在公元185年(中平二年),但蓋勳帶頭拿出出家中存糧來救濟百姓,存活了千餘人,這事情卻是事實,因爲故事的佈局,鐵皮把它作了時間上的調動,不過這樣調動其實是有一個小小的漏洞的,鐵皮就不說破了,看不出來最好,看出來的朋友就偷偷一笑,不要說破了拆鐵皮的臺哦!

第六章 秦雙使壞第二十九章 救人的條件第七十五章 董卓第一百八十八章 商議第二十四章 蓬萊槍神散人第一百十九章 破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爭帥第八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劫營第三章 闖禍第五十一章 奪帥第六章 用計第一百八十章 被圍第一百二十章 王國第八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四十二章 抓丁第一百八十三章 受制第一百四十三章 重逢第十四章 參戰第七十四章 羌中異俗第一百三十一章 爭帥第五十二章 廖淳不見了第一百五十章 城頭定計第一百零九章 老謀深算第十六章 示衆第九十七章 露餡第一百六十七章 去意第三十章 摯友第二十二章 意外第九十四章 報信第一百八十五章 被抓第九十五章 宴前第一百零六章 張狂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龍第一百五十八章 離去第一百十二章 姜蘭甫走了第二章 混進了女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被困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二章 一罈杏花村第七十一章 活捉蓋勳第一百零一章 算計第一百三十一章 爭帥第一百六十章 中計第九十一章 青樓第一百十章 功過賞罰第一百零八章 點卯第三十三章 陳幕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一百八十二章 講述第十二章 情報第六十章 壺關第一百二十五章 陳倉第三十二章 兩軍第六十五章 包圍冀縣第一百九十二章 俘虜第九十五章 宴前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降第三十四章 混元丹第一百十五章 談判第一百四十三章 重逢第八十三章 虎將第十一章 下不去手第十七章 逃之夭夭第八十九章 列陣迎敵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降第八十七章 安定第一百二十六章 運籌第十八章 先鋒第九十八章 敗退長安第八十四章 母夜叉第十五章 邔侯國第六章 用計第六十六章 脫險第一百四十三章 重逢第三十三章 激將第八十五章 兵敗第六十五章 包圍冀縣第六十九章 鉅鹿第八十七章 重逢第一百六十三章 打鬥第一百四十二章 抓丁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計第三十三章 陳幕第二十五章 逐鹿第八十一章 徵糧第四十章 巨兔第一百六十四章 回援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都第一百十六章 兵變(下)第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百四十四章 尋夫第一百四十章 奮威將軍的血腥毒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卓之恨第四章 陷阱第六十五章 包圍冀縣第一百五十五章 應對第三章 闖禍第二十六章 誘騙第二十四章 敗退
第六章 秦雙使壞第二十九章 救人的條件第七十五章 董卓第一百八十八章 商議第二十四章 蓬萊槍神散人第一百十九章 破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爭帥第八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劫營第三章 闖禍第五十一章 奪帥第六章 用計第一百八十章 被圍第一百二十章 王國第八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四十二章 抓丁第一百八十三章 受制第一百四十三章 重逢第十四章 參戰第七十四章 羌中異俗第一百三十一章 爭帥第五十二章 廖淳不見了第一百五十章 城頭定計第一百零九章 老謀深算第十六章 示衆第九十七章 露餡第一百六十七章 去意第三十章 摯友第二十二章 意外第九十四章 報信第一百八十五章 被抓第九十五章 宴前第一百零六章 張狂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龍第一百五十八章 離去第一百十二章 姜蘭甫走了第二章 混進了女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被困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二章 一罈杏花村第七十一章 活捉蓋勳第一百零一章 算計第一百三十一章 爭帥第一百六十章 中計第九十一章 青樓第一百十章 功過賞罰第一百零八章 點卯第三十三章 陳幕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一百八十二章 講述第十二章 情報第六十章 壺關第一百二十五章 陳倉第三十二章 兩軍第六十五章 包圍冀縣第一百九十二章 俘虜第九十五章 宴前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降第三十四章 混元丹第一百十五章 談判第一百四十三章 重逢第八十三章 虎將第十一章 下不去手第十七章 逃之夭夭第八十九章 列陣迎敵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降第八十七章 安定第一百二十六章 運籌第十八章 先鋒第九十八章 敗退長安第八十四章 母夜叉第十五章 邔侯國第六章 用計第六十六章 脫險第一百四十三章 重逢第三十三章 激將第八十五章 兵敗第六十五章 包圍冀縣第六十九章 鉅鹿第八十七章 重逢第一百六十三章 打鬥第一百四十二章 抓丁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計第三十三章 陳幕第二十五章 逐鹿第八十一章 徵糧第四十章 巨兔第一百六十四章 回援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都第一百十六章 兵變(下)第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百四十四章 尋夫第一百四十章 奮威將軍的血腥毒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卓之恨第四章 陷阱第六十五章 包圍冀縣第一百五十五章 應對第三章 闖禍第二十六章 誘騙第二十四章 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