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面見太傅

柳枝青並未如在益州之時那般直接闖進來,而是老老實實站在院外等着小廝領他進去,這般彬彬有禮讓劉萱見到他時忍不住挑了挑眉:“回了京城竟開始轉性了?”

此時的柳枝青一身青衣風度翩翩,完全是個貴公子的形象,他搖了搖頭:“非也非也,本官乃是柳太傅之子,京城第一公子,天下第一才子,知書守禮無人不知,本性如此何來轉性之說?”

劉萱若是正在喝茶定一口茶水給他噴過去,當初那個死皮賴臉往她府上跑,只爲蹭頓飯吃的人上哪去了?她上上下下將柳枝青打量了一遍,見他站在那裡風度翩翩,不由暗笑,原來這是特意給她提點來了。

劉萱朝他福了福身端端正正的行禮:“原來是京城第一公子,小女子這廂有禮,公子光臨寒舍實令寒舍蓬蓽生輝,小女子萬分惶恐。”

柳枝青將她這番故作姿態看在眼裡,細細打量片刻,撫掌大笑:“甚好甚好,你就這番模樣去見我那古板的老爹,定能討他歡心。”

他瞧着劉萱道:“我來此處的用意你應該已經知曉,既然如此便收拾收拾,隨我去太傅府吧。”

劉萱也沒有故作不知,點了點頭讓青芽喚秋菊和冬梅來,而後看向柳枝青問道:“可要備些禮?”

柳枝青大手一揮:“不必,今日明面上我也只是帶你去府中做客,他只是巧遇你罷了,你又何須備禮。”

“話雖如此,但還是備些的好。”劉萱琢磨道:“不管明面如何,我既然知曉今日要見太傅,又怎能不備些禮物。”

見她已有主意柳枝青便隨她去了,秋菊與冬梅這時走了過來,劉萱吩咐道:“冬梅去將我房中書櫃左手第五格的書取來。”

幾日前錢通將劉萱的行囊交給了她,那行囊之中除了錢銀便是書,她怕進京途中煩悶特意帶了幾本大家孤本上路。這些孤本還是當初李澈離開益州之時留下的,用他的東西送他的人,不虧……

冬梅將書取了過來,還十分體貼的尋了一個木盒裝着。柳枝青瞧了瞧感嘆道:“龍一那個傢伙挑人眼光還是不錯。”

劉萱看着冬梅與秋菊笑着應了:“嗯,這二人現如今我可是離不得了。”

柳枝青很想嘴欠的問一句:你想起紅苕還那麼傷心麼?但他看着劉萱的笑臉還是將這話給嚥了下去,俊臉揚起笑容朝她道:“請吧。”

劉萱帶着秋菊與冬梅上了馬車,柳枝青騎着馬在前面引路,一路走來劉萱不時聽見路上有女子的尖叫聲。

“那竟是天下第一才子柳枝青。”

“他好生英俊啊。”

“想不到我有生之年竟然能瞧見他。”

劉萱聞言忍不住掀了車簾一角朝外看去。只見許多女子都盯着柳枝青一副捧心狀,而柳枝青這個傢伙騎在馬上時不時偏過頭去,向那些捧心狀的女子瞧上一眼,惹的那些女子又是一聲尖叫。

劉萱翻了個白眼將車簾放下,沒想到這傢伙回了京城之後竟然如此騷包。

馬車約莫行駛了兩刻左右終於停了下來,柳枝青翻身下馬將馬繮交給迎來的小廝,轉身朝馬車道:“劉妹妹到了。”

一句劉妹妹讓劉萱起了渾身的雞皮疙瘩,她微微頓了頓纔在秋菊的攙扶下下了馬車,下了馬車首先瞧見的便是府前匾額上大大的太傅府三個字,而後便是掛着一臉柔和笑意的柳枝青。此時的柳枝青完全是一副長兄之態對劉萱道:“劉妹妹,這便是我的府上了。”

劉萱斂了平日對他的自在神色,換了一副溫婉的模樣笑着嗯了一聲。

柳枝青對她這副模樣十分滿意,讓門口的小廝去牽馬車,自己引着劉萱等人進了太傅府。

柳枝青直接引着她朝後院花園走去,劉萱微微低頭做溫婉賢良狀,她壓低聲音問道:“府上除了太傅與你之外可還有他人?”

柳枝青在一旁道:“府上除了我父親母親,還有兩位父親的妾室,兩位妾室均無所出,母親僅有我與胞弟二人。如今胞弟在外爲官,母親整日在院中不出,兩位妾室身份低微,這些人你都是瞧不見的。”

“嗯。”劉萱輕輕應道:“我既然來了。又是女子,是否應當先拜見你母親?”

柳枝青想了想:“你說的有些道理,我本想着待父親收你爲義女之後你再前去拜見,但正如你所言,你身爲女子進了太傅府,自當應先去拜見當家主母。我派人去同母親說一聲全了禮數,見過父親之後再去拜見吧。”

劉萱點了點頭,柳枝青便喚來一小廝讓他去告知自己的母親,說是他請了劉萱到府上,過些時候便去拜見她。

二人邊走邊說,不多時便來到了後院花園處,花園中間是一座假山,假山四周皆是石子鋪成的路,不遠處有一方空地,空地上有一方石桌,石桌上放着一把琴。

劉萱瞧見琴便有些明白柳枝青的用意了,柳枝青瞧她看見了便道:“京城幾乎每個府上都有其他各府派來的人,明面上的事情還是要做周全了,待會我父親會從花園外經過,你撫琴一曲將他引來便是。”

劉萱點頭應下,心中暗付這京城果然不比別處,看似平靜卻處處兇險。

二人在石桌旁坐下,剛剛落座便有丫鬟端着茶水奉上,秋菊冬梅站在劉萱身後,爲柳枝青與劉萱倒茶。

柳枝青端了茶飲了一口,而後笑着大聲道:“劉妹妹,想我在益州之時與你相交,卻不曾想你也到了京城,你我雖男女有別,但這情誼卻不是兄妹卻勝似兄妹,爲兄託大喚你一聲妹妹,今日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劉萱舉杯抿了一口笑道:“能與兄長相交乃是萱的福分。”

二人相視一笑這話雖是客套之言卻皆是二人心聲,柳枝青放下茶杯看向桌上擺着的琴道:“益州之時聽你一曲如聞天音,今日可否再爲我撫上一曲?”

劉萱欣然應允,秋菊上前撤了茶具,冬梅將琴移至劉萱面前而後退至一側,劉萱輕擡素手微微撥弄,琴聲便四散開來。

她彈的乃是一曲《瀟湘水雲》。她琴技超絕此曲由她彈來,飄逸的泛音頓時使人進入碧波盪漾、煙霧繚繞的意境。

一曲終了即便是聽過劉萱彈琴的柳枝青也久久未曾回神,正在此時一人撫掌由遠及近緩緩而來,此人相貌堂堂身着青衣自有一派儒雅之風。他身上的儒雅之息倒將他的官氣隱去不少,劉萱瞧着心下暗付,這便是當朝一品大員柳太傅了。

柳太傅走近瞧着劉萱滿目皆是讚賞:“自古聞琴音便知其人,今日聞姑娘琴音實配我兒引爲知交。”

柳枝青與劉萱紛紛起身,柳枝青恭敬道了一聲:“父親。”

劉萱故作恍然大悟狀。低頭面上露出微微羞斂之色,恰到好處的將女子的嬌羞展露無遺:“劉氏阿萱見過太傅大人。”

柳太傅在石桌旁坐下,擺了擺手示意二人落座然後對劉萱道:“我正好路過外間,聽聞我兒今日帶了一女子入府,便駐足停留,未曾想竟聽得此天音之曲,實乃幸事。”

劉萱急忙道:“太傅大人謬讚了。”

柳枝青卻在一旁道:“我父親從不輕易贊人,他這般贊你實乃是你的琴音配的上天音二字。”

劉萱聞言做羞斂狀,柳枝青卻又道:“父親大人,此女名爲劉萱是兒在益州之時相識。雖爲女子心胸卻似男兒,兒將其引爲知交,正欲認其爲義妹。”

柳太傅聞言將劉萱打量片刻,而後道:“胡鬧,你率性而爲本不是壞事,可你如此行事可曾問過這劉姑娘家中長輩?”

柳枝青聞言張了張口欲言又止,劉萱接過話來:“稟太傅大人,小女父母自幼雙亡由祖父一手養大,祖父四年之前突染惡疾也去了。”她說到此處已經微微哽咽。

柳太傅長嘆一聲:“竟是個可憐的。“語聲之中已有憐惜:“你與小兒欲結爲兄妹,終歸還需有長輩作證纔好。你族中長輩可在京城?”

劉萱聞言語聲更見悲涼:“自祖父生病之後,族中長輩便四散而去,如今已不知蹤跡。”

柳太傅聞言重哼一聲,臉上有了些微怒氣:“豈有此理。百善孝字爲先,你族中之人卻在你祖父染病之時棄而走之,實乃不忠不孝之人。”他怒聲完看向劉萱的眼中便更加憐惜,他輕嘆:“可憐你幼女之身侍奉病榻,此番行徑至情至孝可感天地。”

劉萱忙道不敢:“祖父一手將萱養大,這些本都是萱的本分。擔不得太傅大人誇獎。”

聽聞劉萱之言,柳太傅憐惜之色更濃對着柳枝青道:“如此至情至孝的女子,稱你爲兄着實是你的福分。”

柳枝青聞言微喜:“父親大人可是允了我與萱妹妹結拜之事?”

柳太傅搖了搖頭:“爲父不允。”

此言一出柳枝青與劉萱皆是一愣,二人面上均露出失望之色來,柳太傅將二人失望之色瞧在眼裡,而後突然面上露笑淡淡道:“劉姑娘隻身一人在京,家中也沒了長輩,你與她雖是結拜兄妹,但終歸男女有別實在不妥。”

他看向劉萱道:“老夫平生最看重至孝之人,聞你琴音便知你心胸開闊,你自幼喪親仍能如此可見是個溫婉良善的,老夫憐你,預收你爲義女願在這京城給你一方庇護,你可願意?”

劉萱雖知曉這早是安排決定好的,但看着柳太傅那憐惜的眼神,聽聞他那一句‘願給你一方庇護’還是忍不住心下感動。

柳枝青面露喜色催促着劉萱道:“父親大人預收你爲義女,萱妹妹還不快應了。”

劉萱似從感動之中驚醒,面上露出喜極而泣的神色,朝着柳太傅便福身拜了下去,她正要開口卻聽得柳太傅欣慰道:“好孩子,這些年委屈你了,此事已經坐定,但行事卻不能如此草率,需正式行了拜禮將你寄上我柳氏族譜。”

柳太傅這話讓柳枝青和劉萱徹底愣住了,柳太傅收劉萱爲義女的事情是早已商定好了,二人皆以爲今日敬茶拜禮這事便成了,卻不曾想柳太傅如此重視劉萱,竟要鄭重的辦了儀式還要將劉萱記在族譜之上。

柳枝青問道:“父親大人的意思是……”

“爲父的意思是挑個好日子,邀上滿朝文武與柳氏族中衆人,在衆人面前認下萱兒。”柳太傅擲地有聲:“爲父好歹是當朝一品大員,萱兒拜我爲義父此事怎能馬虎,也好讓衆人知曉,爲父對萱兒的重視,萱兒自此不再是無所倚仗之人,若想欺她也要先問問我柳家。”

劉萱與柳枝青皆是動容,劉萱朝柳太傅又拜:“蒙義父如此厚愛,萱此生足矣。”

柳太傅起身將她扶起,面上一片慈愛之色:“好孩子,這些年辛苦你了,此後你便是我柳氏之人,自不會讓你再受那般委屈。”

劉萱眼中微有溼意低聲應下。

柳枝青撫掌大嘆:“還是父親大人深謀遠慮,三日之後便是吉日,便定在三日之後行禮,父親意下如何?”

柳太傅自是應好:“此事便如此說定,爲父會將此事告知你母親,你與萱兒在此敘舊,待午膳之時再與你母親見過。”

劉萱與柳枝青應下,柳太傅便笑着離去了。

待柳太傅走後,柳枝青低聲感嘆:“今日之事實出我意料,父親大人最是重禮,他此番待你實是出自真心。”

劉萱看着柳太傅離去的方向心下感動不已:“得義父如此看重,實乃是萱的福分。”

柳枝青回頭看着劉萱笑道:“如此一來這京城很快便會人人得知,當朝柳太傅將有一個義女,而我這京城第一公子將有一義妹,來,先叫聲兄長聽聽。”

他這是打趣之言,卻不曾想劉萱竟是端端正正的朝他行了一禮,恭聲喚道:“兄長。”

她這般慎重模樣倒將柳枝青給嚇了一跳,他回喊了一聲:“妹妹。”而後湊近劉萱用只有二人聽得到的聲音道:“等你上了柳氏族譜,便真成了柳家之人,不知太子可會喚我一聲舅爺?”(。

第219章 大結局(二)第189章 借兵歸京第217章 不見第89章 鄧玉辭行第194章 大仇得報第109章 削髮爲尼第3章 清白第175章 情深不壽第74章 客氣第38章 退親第102章 生財之道第214章 移情?第200章 仰慕而已第175章 情深不壽第173章 鄧玉深情第11章 轉眼第191章 澈玉商談第194章 大仇得報第174章 大婚吐血第118章 進宮(一)第217章 不見第120章 進宮(三)第82章 知他甚深第49章 離開第31章 不然第131章 邊關出事第44章 噩耗第50章 保全第89章 鄧玉辭行第12章 媒婆第66章 齷齪第83章 上香被阻第84章 他的交代第27章 是孤第26章 趕人第129章 劉萱生病第212章 和親公主第132章 借糧(一)第108章 商議善後第13章 名聲第102章 生財之道第101章 心中有愧第123章 挨不過思第66章 齷齪第12章 媒婆第164章 隔門相見第81章 面見太傅第89章 鄧玉辭行第133章 借糧(二)第181章 半推半就第70章 來信第14章 安置第115章 參加春闈第97章 再見陳良第152章 營救劉悅第117章 賜婚聖旨第120章 進宮(三)第149章 昨夜之事第175章 情深不壽第198章 努力耕種第151章 回到蓉城第141章 製造機會第209章 着手反擊第18章 算賬第46章 交戰第110章 曹家條件第127章 塞外瞧瞧第70章 來信第221章 大結局(四)第216章 封后第10章 相求第90章 柳母設宴第100章 跪了又跪第58章 上船第205章 鬥氣放人第177章 不是同情第192章 媚毒第134章 借糧(三)第62章 水盜第211章 削髮爲尼第11章 轉眼第143章 破敵之策第104章 沒事轉轉第88章 她的主意第95章 她便是了第210章 自食惡果第117章 賜婚聖旨第106章 慘遭凌辱第64章 是誰第146章 他的孩子第198章 努力耕種第13章 名聲第173章 鄧玉深情第109章 削髮爲尼第162章 寧王備禮第29章 治傷第146章 他的孩子第210章 自食惡果第135章 好賢內助第30章 逃竄
第219章 大結局(二)第189章 借兵歸京第217章 不見第89章 鄧玉辭行第194章 大仇得報第109章 削髮爲尼第3章 清白第175章 情深不壽第74章 客氣第38章 退親第102章 生財之道第214章 移情?第200章 仰慕而已第175章 情深不壽第173章 鄧玉深情第11章 轉眼第191章 澈玉商談第194章 大仇得報第174章 大婚吐血第118章 進宮(一)第217章 不見第120章 進宮(三)第82章 知他甚深第49章 離開第31章 不然第131章 邊關出事第44章 噩耗第50章 保全第89章 鄧玉辭行第12章 媒婆第66章 齷齪第83章 上香被阻第84章 他的交代第27章 是孤第26章 趕人第129章 劉萱生病第212章 和親公主第132章 借糧(一)第108章 商議善後第13章 名聲第102章 生財之道第101章 心中有愧第123章 挨不過思第66章 齷齪第12章 媒婆第164章 隔門相見第81章 面見太傅第89章 鄧玉辭行第133章 借糧(二)第181章 半推半就第70章 來信第14章 安置第115章 參加春闈第97章 再見陳良第152章 營救劉悅第117章 賜婚聖旨第120章 進宮(三)第149章 昨夜之事第175章 情深不壽第198章 努力耕種第151章 回到蓉城第141章 製造機會第209章 着手反擊第18章 算賬第46章 交戰第110章 曹家條件第127章 塞外瞧瞧第70章 來信第221章 大結局(四)第216章 封后第10章 相求第90章 柳母設宴第100章 跪了又跪第58章 上船第205章 鬥氣放人第177章 不是同情第192章 媚毒第134章 借糧(三)第62章 水盜第211章 削髮爲尼第11章 轉眼第143章 破敵之策第104章 沒事轉轉第88章 她的主意第95章 她便是了第210章 自食惡果第117章 賜婚聖旨第106章 慘遭凌辱第64章 是誰第146章 他的孩子第198章 努力耕種第13章 名聲第173章 鄧玉深情第109章 削髮爲尼第162章 寧王備禮第29章 治傷第146章 他的孩子第210章 自食惡果第135章 好賢內助第30章 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