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

二月下旬的會試之後,整個大唐帝國又是重新恢復了平靜時期,雖然會試之後還有殿試,但是因爲殿試基本不會有落選的考生,基本上就是重新排定名次而已,再加上最近幾年大唐王朝對殿試的重視也只是一般。

更多時候,殿試只是走一個過場而已,所以在很多人的心中,其實春天的科舉基本上就已經是結束了。

衆多士子裡,除了考中會試的考生外,其他人也都是開始做自己的打算了。

有的準備返回家鄉,準備參加明年本省的會試分考,那樣競爭要更小一些,而有的則是準備報考國子監大學或者金陵大學,有的乾脆是留在金陵裡,然後等待明年的會試。

當然也是免不了對科舉徹底失望,準備回到家鄉當士紳,老老實實的禍害鄉里。

所以會試結束的這一段時期裡,國子監大學和金陵大學以及各地的師範學校,也是開始忙碌了起來。

和後世秋季入學不太一樣,因爲傳統科舉的存在,所以大唐王朝的大學乃至其他的各所中小學校,招生季都是在春季。

各小學以及中學招生工作,大多是春節後就是開始了,而預科學校以及師範、大學,則是在二月下旬,也就是會試結束以後。

不過春天剛好是春耕時期,所以各學校會在剛開學不久之後,就是放春假。

因爲農忙的存在,各地的小學基本都會有農忙假期,不過根據氣候的不同,時間也不統一,比如說南方省份,尤其是兩廣地區是可以種植兩季稻的,而且他們的雨季來臨的早,春耕時間也早,所以春假也是比較早,同時到了夏天的時候,還會有夏假,等到了秋天的時候也和其他地方一樣有秋假。

而其他地方的時候,基本都是種植一季稻、小麥的,因此在放假也是和嶺南不太一樣。

基本上,各地的學校的假期都是因地制宜,沒有統一的說法。

但是春假和秋假,基本上都有,只是時間不統一而已。

爲什麼要給學生們放假?很簡單,各地學校的學生,都是本地的青少年,而這些學生也不是每一個都是出身富豪之家,他們大多還是普通百姓,頂多就是小地主家庭,他們在忙農的時候是需要回家幫忙的。

平日裡,他們可以去學校上學讀書,但是到了農忙季節的時候,他們這些青少年如果不回家幫忙的話,會讓各自家庭的農活受到影響。

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大唐皇家理工學院以及幼軍營,他們從來就沒有各種假期。

大唐理工學院就不說了,這玩意根本就不是純粹的學校,而更像是一所官方綜合研究所,裡頭的每一個學生都是有官身的,說白了,裡頭的學生一個個都是官員了,當官了還放假?在大唐王朝可沒這麼好的事。

大唐王朝和傳統王朝一樣,官員們除了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會有幾天的短暫假期外,其他時候都是得上班,想要請長假的可能性是很低的,除非你不想幹了。

官員們想要回家一趟,其實很困難,要不然也不會有宦遊這個詞彙出現了。

當官十幾年,一次都沒回過老家那是很常見的事。

一般回老家了,大體上就三種情況:丁憂、致仕、罷免。

對於官員而言,除了年老致仕外,另外兩種可都不是好事。

而幼軍營那邊的話,因爲裡頭的學生都是孤兒,連家都沒有,也就別說什麼農忙了,而實際上,這些幼軍營裡的學生進入了幼軍營後,基本上和農活沒什麼聯繫了。

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學習,訓練!

這些從小就進入幼軍營的孤兒們,他們每一天都是在學習和訓練中度過,其中學習成績優越的天才們就會不斷的跳級,最後一路升入皇家理工學院。

但是這些天才們總是少數,而大多數的人,最後都是從軍或者從政。

他們在幼軍營的時候,就已經是根據個人的素質以及愛好等進行分班培養了,理科班的往往最後進入皇家理工學院,軍事班的會進入御學堂,文學班的會直接從政。

這些從小啥也不幹,就只知道學習和訓練的幼軍營學生,說實話他們連農活都不會幹了,你還給他們放什麼農忙假期啊!

但是這種體系培養出來的人才,卻是李軒心目中這個時代最爲頂尖的人才!

其他外面渠道培養出來的人才,哪怕是國子監、御學堂什麼出來的學生,這些人依舊是帶有了太多這個時代的痕跡,想要改都改不過來。

但是幼軍營裡的學生們,他們是孤兒,而且基本上都是十歲以前就被招收進來,他們的世界觀還沒有徹底成型,而且幼軍營的教育是封閉性的,所有的教育制度,說實話李軒都是照搬後世的,和外頭的學校截然不同。

所以幼軍營裡出來的學生,在學識方面是要遠遠超過外面的普通人的。

哪怕他們的水平放在後世,大多也就是小學生的水平,但是一個小學生水平的現代人和土著能一樣嗎?

不一樣!

區別大了去!

今年會試結束之後,各地的幼軍營也是迎來了新的一輪畢業潮以及入學朝。

衆多招募的孤兒們,在經過了去年的前期或長或短的簡單培訓後,今年將會正式入讀各地幼軍營的一年級,而衆多六年級學生,則是今年正式畢業,他們有的將會進入皇家理工學院,有的會進入御學堂,有的會從政。

說起來,他們和普通人比有個好處,那就是不用經過武學堂的入學考試就能夠從軍,要知道御學堂的每一個學生,基本都是現役軍官。

而從政的話也不用參加科舉,直接就能夠從政,當然了,他們的品級一般都比較低,大部分都是八品以下。

但是即便如此,這些人帝國的科學、軍事、政治裡依舊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是帶來了極大的一影響力。

尤其是科學這一項上,幼軍營出身的學生,基本上佔據了皇家理工學院數百名師生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沒辦法,因爲這個世界上,目前只有幼軍營這邊有着完善的,相當於後世一到六年級的教育,而其他地方雖然名義上有什麼小學、中學、預科甚至大學了,但是說實話,即便是國子監和金陵大學的理科水平,其實也還比不上幼軍營的六年制教育。

甚至在軍事上也是如此,人家幼軍營軍事班的學生,從小就開始學習軍事,從小到大都是學習怎麼打仗,這到了御學堂後,又經過三年的完整學習,這從小到大,人家就專門學習怎麼打仗,和其他半路出家,都快二十歲了才跑去報考武學堂,最後進入軍界的軍官們完全不同!

怎麼不一樣呢?

普通軍官,他除了軍人的身份外,他以前估計還是個讀書人,然後對於其他的生活技能啊什麼的多少都知道一些,甚至有可能很精通。

但是幼軍營出身的軍官!

他們除了打仗什麼都不會!

幼軍營的特殊教育制度,造就了特殊的幼軍營學生羣體,然後對幾乎整個大唐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產生影響,而這種影響,也是李軒一直以來所希望看到的。

如果沒有幼軍營的學生,就沒有皇家理工學院,那麼就沒有各種各樣的發明,李軒記憶裡的衆多東西就不可能在這個時代複製出來,軍隊也是得不到榴彈炮,燧發槍,蒸汽機什麼的更是沒影的事。

不過幼軍營學生早些年,主要是集中在科學研究領域,其他人,尤其是朝堂上的其他官員們對他們沒什麼感覺,但是最近兩年,幼軍營的學生們開始進入軍政兩屆後,卻是逐步引起了其他官員們的注意。

政界裡都還好,文官實在太多,而且幼軍營裡的學生加起來也就那麼幾百個,大多還是低級官員,影響不算大。

但是在軍界,幼軍營學生的影響力卻是越來越大了!

這從近衛軍的情況就可以看的出來,目前幼軍營的學生在御學堂畢業後,大多數都是會進入近衛軍服役,少部分纔是進入陸軍服役,而海軍那邊,則是隻有少數幼軍營的學生。

這樣也就導致了近衛軍裡的軍官,幼軍營出身的越來越多,然後暫居了大部分的職務。

從近衛軍的參謀長、副參謀長之類的高級職務,再各團團長、副團長、參謀、營長、隊長這些中高級職務,幼軍營的學生已經是佔據了半數還多!

這可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

近衛軍這邊是這樣,同時近衛軍的規模小,職位有限,所以現在也是開始有部分的幼軍營出身的軍官進入陸軍和海軍服役,而這,引起了不少軍官們的忌憚。

這倒不是說怕他們結合起來造成什麼叛亂風險之類的,而是因爲這些人威脅到了他們的位置。

這些幼軍營出身的軍官,從小到大學的就是打仗,除了打仗他們別的也不會,雖然說軍事是需要天分的,但是學了這麼多年出來,哪怕是按部就班的指揮打仗,那幹起來都不會太差。

更關鍵的是,這些人還年輕,大唐陸軍和海軍的軍官年齡本來就夠年輕的了,很多都是二十多三十多,超過四十的並不多。

但是這些幼軍營的學生們,現在大的也就二十出頭,小的甚至只有十五六歲而已!

然而更重要的是……

這些幼軍營出身的軍官們,幾乎清一色的校官!

沒錯,但凡是幼軍營出身的軍官,進入現役後,通通都是少校起步!

爲啥,因爲他們都是先進入御學堂,然後從御學堂畢業後進入現役,而御學堂的學生畢業後都會被授予少校軍銜。

設想一下,一羣特殊羣體出身,而且還很年輕,人數還不算少的校官,當他們成長起來後會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針對這個情況,雷萬中將首先上摺子,談及幼軍營軍官問題,而後就連一向來都不敢參與其他事務,害怕功高震主,引來殺身之禍的郝柏年都是專門寫了一封摺子給李軒,同樣是說道了幼軍營軍官這個問題。

兩位軍方大佬冒着政治風險,上摺子,雖然都是密摺,沒有公開,但是這也是說明事情的嚴重性。

一時間,就連李軒自己,都是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幼軍營政策了!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破產的大唐地方衙門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內寸草不生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四百五十三章 擔憂的錢祧裡第五十五章 鄙視的眼神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包圍誰還不一定呢第八百三十五章 正德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理黃河三大方案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松江府的地鐵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理工學院的勸退生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敵騎來襲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東北征夷司令部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誰敢不服就打到他服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四百六十九章 懷遠岑家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第五百七十七章 超級無敵大將軍炮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膽大包天的華亭縣第九百三十八章 鐵罐頭們的戰鬥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八百七十三章 被方陣淹沒的騎兵!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科研大佬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裝柳州獨立團第二十二章 陛下,饒命啊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兩百九十七章 瀾江堡壘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還要不要臉啊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同陸軍上將方希同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臨興泉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兩百七十七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四章 搶來的皇后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至少我們還能當大唐人的刀子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三百六十五章 任性的大唐王朝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四十六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二千四十五章 無法理解的愛德華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破產的大唐地方衙門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內寸草不生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四百五十三章 擔憂的錢祧裡第五十五章 鄙視的眼神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包圍誰還不一定呢第八百三十五章 正德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理黃河三大方案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松江府的地鐵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理工學院的勸退生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敵騎來襲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東北征夷司令部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誰敢不服就打到他服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四百六十九章 懷遠岑家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第五百七十七章 超級無敵大將軍炮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膽大包天的華亭縣第九百三十八章 鐵罐頭們的戰鬥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八百七十三章 被方陣淹沒的騎兵!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科研大佬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裝柳州獨立團第二十二章 陛下,饒命啊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兩百九十七章 瀾江堡壘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還要不要臉啊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同陸軍上將方希同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臨興泉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兩百七十七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四章 搶來的皇后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至少我們還能當大唐人的刀子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三百六十五章 任性的大唐王朝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四十六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二千四十五章 無法理解的愛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