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

當大唐帝國的外交官,見到了奧斯曼王室的人,並聽他們說想要用整個奧斯曼王國的地盤,用來換取一塊非洲地盤的時候,就連大唐的外交官們都是不得不佩服這些奧斯曼王室人的果斷。

在大夏將傾的時候,還能想出這辦法來求生。

奧斯曼王國要完蛋,這是很確定的事,面對韃靼人如此猛烈的攻勢,原本就四分五裂的奧斯曼王國根本就扛不住,更別說東邊的薩菲王朝也是趁火打劫。

再說了,帝國高層都知道,韃靼人南下打奧斯曼王國,其實都是帝國方面逼着韃靼人打的。

說白了就是現在的大唐帝國覺得橫跨亞歐大陸,佔據了高加索以及小亞細亞地區還有巴爾幹半島的奧斯曼王國太礙眼了。

帝國想要奧斯曼王國滾蛋,豈有它說不的餘地!

這種情況下,奧斯曼王室想要翻盤,幾乎是一點希望都沒有,很明顯,奧斯曼王室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毫不猶豫的放棄了整個王國領地,轉而找上了大唐人,想要謀取一片非洲的地盤。

帝國方面很爽快的答應奧斯曼王國,甚至說可以在東非地區給他們一片面積比較大的地盤。

因爲這其實也是大唐帝國方面所希望看到的。

奧斯曼王國滅不滅,其實不是問題,問題是奧斯曼王國這麼多人不好處理,哪怕是韃靼人殘忍無比,也不可能說幫大唐人把奧斯曼人全部幹掉啊,而且這樣有傷天和,大唐帝國方面也是不希望看到這種事的發生。

大唐帝國還是希望以後的非洲多姿多彩,既然都有了搬遷過去的南洋人,丹麥人,以後大概率也會有其他歐洲國家的人,印度人,西亞人。

沒道理就會缺了奧斯曼人啊!

留着他們,以後還可以讓大唐人沒事過去旅遊一番,見識見識落後野蠻的土著,進而培養一番大唐人的民族自豪感。

畢竟民族自豪感,幸福感之類的事,都是比較出來的,現在的大唐帝國的民衆,其實很多人也是過的很苦逼的,哪怕是本土裡的民衆,絕大部分人依舊掙扎在貧困線上,但是大唐人依舊覺得自己生活在最美好的時代,幸福感爆棚。

爲何?

因爲大唐之外的土著更慘啊!

相對比連飯都沒得吃的土著,大唐人覺得自己能夠吃上飯,哪怕是吃的不怎麼好,但是依舊感覺很滿足了。

相對比落後野蠻的土著,大唐人覺得自己的文化非常先進,乃是文明人。

相對於還在用冷兵器,用滑膛武器的土著,大唐人覺得自己裝備了栓動步槍,早期架退線膛炮的軍隊很牛逼了。

這些幸福感以及自豪感,都是通過比較得到的。

所以,哪怕是爲了保持大唐人的民族自豪感,保持大唐人的內部團結和穩定,也有必要留着一大堆的土著,用這些土著告訴大唐人:你們已經過的很好了,別亂想,別要求更多!

考慮這些因素,非洲那邊有一個多姿多彩的土著世界還是很有必要的。

本來帝國方面還準備過段時間,等韃靼人攻克了伊斯坦布爾之後,再和奧斯曼王室或者其他帕夏之類的接觸,看看能不能讓他們帶着奧斯曼人遷移到非洲去呢。

現在他們主動找上門來,這自然是好事啊!

你好我好大家好,纔是好事嘛!

不過讓帝國方面很爽快的答應了後,其他幾個奧斯曼王國的大帕夏也是風聞而動,找上門來說他們也想要去非洲。

對此,大唐方面那是來者不拒,甭管你是之前獨立的帕夏,還是現在的軍閥將領,只要你帶着人去非洲,大唐都歡迎。

當然了,既然這些奧斯曼人自己分散過來,而且不爲一體,那麼大唐人也是很貼心的把原本預定給奧斯曼人的一大片地盤,分割成好多片然後分給他們。

時間到了宣平四十八年七月份,當韃靼人的大軍殺到了高加索山區,殺到了薩菲邊境的時候,帝國已經先後奧斯曼王室以及多家帕夏敲定了遷國的具體事項。

七月十六日,帝國正式對外宣佈已經和奧斯曼王室等六家奧斯曼權貴勢力達成了遷國協議,根據協議,帝國方面將會允許他們在中非十二國以北的一片區域裡生活居住,同時將會以優惠的價格爲上述六國提供遷移所需要的船隻,同時專門爲他們開闢了一個路上遷移通道,允許他們從指定區域內,通過西奈半島、埃及地區等地區,一路南下抵達東非地區。

並以優惠價提供他們前期所需要的糧食,種子,農具以及其他物資。

帝國承諾和韃靼人進行交涉,讓韃靼人釋放他們抓捕的將近十五萬人奧斯曼軍隊戰俘,這十五萬人奧斯曼軍隊俘虜,將會各找各媽,各回各家,分別回到六國之中充當他們遷移到非洲的第一批軍隊。

同時帝國方面將會爲各國提供一批平價武器裝備,以重新武裝這十五萬軍隊。

至於他們原來的裝備,人家韃靼人可不會還……

畢竟韃靼人累死累活,也是需要獲得戰利品的,雖然大唐人之前提供了一部分武器彈藥,但是和龐大的戰爭開支比起來依舊不值一提,韃靼人的收穫不是土地,而是戰爭過程裡的龐大繳獲。

他們的軍隊在前頭打,後面就是無數民夫青壯在拆遷,把能搬走的東西一股腦都給搬回西歐去了,所獲頗爲豐厚,據傳繳獲的金銀至少就價值五千萬唐元以上,其他各類物資無算。

人家韃靼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繳獲了這些戰利品,想要讓他們再吐出來,哪怕是大唐帝國施壓都是有點難度,畢竟想要讓馬兒跑,自己不餵馬也就算了,你還想讓馬兒自己在野地裡吃的草也給吐出來,這就有點過分了。

大唐也是要臉面的,而且也想要讓韃靼人繼續當打手,所以也是默認了。

只不過這麼一來,奧斯曼六國就徹底變成窮光蛋了。

考慮到他們的惡劣資金狀況,皇家銀行,帝國銀行,直隸紡織銀行等多家大唐帝國銀行,組建銀行團爲他們提供總數兩千五百唐元的貸款。

同時大唐帝國將會正式宣佈承認他們遷移東非之後,各王國的合法性,互設使館等。

奧斯曼王室等六家勢力,則是宣佈徹底放棄原奧斯曼王國的一切領地,並移交給大唐帝國,並承諾帶走各自領地內的所有民衆。

總之,大唐帝國付出了這些代價之後,希望得到的是一片空無一人的土地,這一點奧斯曼人自然也是清楚的。

實際上他們自己也需要把這些人口帶走,這去非洲混呢,而且就在中非十二國的邊上,在深入內陸的話還有大量的非洲土著。

羣敵環繞,而且東非那邊的自然環境其實也不咋地,這跑過去人少了,怕是一波疾病過來就死光了。

所以他們必須帶足軍民過去,要不然根本無法在當地立足!

當帝國和奧斯曼六國達成了正式協議後,奧斯曼王室那邊比其他帕夏行動的更加快速,他們想要先跑過去搶佔先機。

他們甚至都沒有等待大唐協調派過來的第一批移民船隻,就先行僱傭了兩艘大唐人的蒸汽船隻,在協議剛簽訂的第三天,就做好了準備前往東非新領地了。

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八百五十一章 此物當爲我大唐利器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遠征軍第一混成旅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一千零六章 慧塵大婚第二千零八章 正統之爭大過天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五章 有女低泣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來,死算個屁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陳立夫是有着崇高理想的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商律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超前的理論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二千四十八章 西湖汽車品牌效應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兩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五百一十章 造反真難!第兩百五十八章 太后娘娘威武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六百一十五章 釣起來一條大鯊魚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城門的一聲驚雷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兩百九十四章 龍體欠安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王杉西覲見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萬稅務武裝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的鏡子爆炸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像屠夫的陳屠夫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激進或保守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三章 荒唐登基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正義從不會缺席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飄揚在馬六甲上的大唐龍旗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擡糧價怎麼辦?抄家!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我們海軍也是要臉的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一百九十章 殺敵一人賞千戶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破產的大唐地方衙門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當將軍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扮豬吃老虎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於西太平洋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侍女並不是那麼的好當的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
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八百五十一章 此物當爲我大唐利器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遠征軍第一混成旅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一千零六章 慧塵大婚第二千零八章 正統之爭大過天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五章 有女低泣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來,死算個屁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陳立夫是有着崇高理想的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商律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超前的理論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二千四十八章 西湖汽車品牌效應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兩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五百一十章 造反真難!第兩百五十八章 太后娘娘威武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六百一十五章 釣起來一條大鯊魚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城門的一聲驚雷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兩百九十四章 龍體欠安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王杉西覲見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萬稅務武裝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的鏡子爆炸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像屠夫的陳屠夫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激進或保守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三章 荒唐登基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正義從不會缺席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飄揚在馬六甲上的大唐龍旗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擡糧價怎麼辦?抄家!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我們海軍也是要臉的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一百九十章 殺敵一人賞千戶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破產的大唐地方衙門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當將軍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扮豬吃老虎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於西太平洋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侍女並不是那麼的好當的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