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一夜爆富的韃靼人

早些時候安南人發生了南北內戰,至於爲啥爆發的,嗯,自然是雙方都希望統一,帝國在後頭只是買了一點點武器而已。

現在雙方都還拿着帝國賣給他們的武器打着呢,因爲連年的戰爭,極大的破壞了農業生產,造成大量的軍民死傷,不過這不算什麼了,戰爭嘛,死傷很正常,統一纔是硬道理。

南北雙方同時爲了維持戰爭,他們需要源源不斷的向帝國購買各種武器,而帝國的軍火商,向來都是有錢不賺王八蛋,三大武器公司爲了賺更多的錢,都搞了一個協議,規定只能統一價格向安南人出售武器。

這種情況下,一杆火繩槍,平常時候都能賣出二十五元,特殊的關鍵時刻,他們敢賣三四十元。

而且這些安南土著不買還不行,你要是敢不買,明兒這些軍火商就會把這些軍火拉倒對面,賣給他們的敵人。

但是安南人購買這麼多軍火維持戰爭,花銷也是極大啊,安南的南北兩朝這些年積累下來的財富,早就花光了,後來是搞加稅等各種手段湊錢,然後甚至是把本來不多的糧食都是拿出來換武器。

到最後還是沒錢,這個時候,北朝那邊經過部分大唐友好人士的提醒,發現領土什麼的也是可以賣錢的!

於是乎北朝直接把整個廣寧地區都是租給帝國,雖然名義上是租,但是租期是足足一千年,而且到期後還可以免費續租的那種。

這種永租的模式,租金自然也是挺貴的,足足是十萬元,而且需要一次性付款!

這十萬元其實北朝連個銅板都沒見着,直接變成了各種武器彈藥了!

南朝那邊也是有樣學樣,直接把金蘭灣以及附近的大片區域都是賣給了大唐帝國作爲海軍基地使用,嗯,他們更加乾脆,不說什麼永租這種自欺欺人的話了,直接賣,價格也不貴,作價兩萬元,這兩萬元同樣是換成了軍械武器。

這南北兩朝現在是腦漿都是打出來了,但是偏偏誰也打不過誰,而且想要停戰,一旁的大唐帝國還不答應,三天兩頭煽風點火。

南北兩朝的主和派,基本都是被那些軍火商和他們本方的鷹派給搞死了,剩下的都是主戰派。

後來,很多人也是看明白了,這仗還是要打的。反正死的也不是他們這些掌權的,死的都是一些屁民,而且再怎麼打,也不會擔心被對方滅掉,因爲大唐帝國不讓。

過去的時候,不管是北朝還是南朝,都是嘗試過取得軍事上的大勝,然後有統一安南的機會的,但是都被大唐帝國給破壞掉了。

今年夏天的時候,南朝大軍都打到北朝的首都升龍了,眼看着北朝要完蛋了,駐紮在廣寧的大唐海軍直接派出一個陸戰團,藉口保護僑民之類的藉口,強行讓南朝大軍放開缺口,眼睜睜的看着北朝的援軍跟着大唐軍隊的屁股後頭進入城內。

結果,雙方在升龍城打了一個月,雙方死傷無數,最後南朝撐不住選擇了退兵。

這一戰過後,大家都是知道了,想敗容易,想要被對方滅掉還真不容易,更何況,很多當權的,甚至是他們的國王,都已經是悄然準備退路了,在金陵灣租借地或者是廣寧租借地裡購置了宅院不說,而且還跑到廣州商貿區去購置了房產,而且一些嫡系的子弟也是早早派到了廣州商貿區。

怎麼說呢,情況再怎麼壞,也不會比現在壞!

所以打,就繼續打着唄,萬一統一了呢?

最後,大家也都是學聰明瞭,該打仗打仗,該享受享受,反正打仗死的都是一些普通軍民而已,對於雙方的高層權貴而言,可是半點影響都沒有。

唯一要說有什麼不好的,大體上就是治下的人口越來越少了!

但是這個和當權的權貴有個屁關係!

這種情況下,大唐帝國在安南地區的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大,其是如果不是大唐帝國不願意直接接受安南,然後把衆多安南人變成帝國子民的話,以現在的局勢,直接吞併這個地區都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大唐帝國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他們可不會輕易的吞併安南。

所以啊,這戰爭還得繼續!

不過,一些重要地區,卻是可以提前納入帝國的統治裡的。

比如說廣寧和金蘭灣這兩個地方,這兩個地方,一個是永租,一個是賣,都是被帝國收入囊中。

不過暫時還是以軍事管轄區的存在,並沒有成立正式的行政機構。

得到商部的提醒後,李軒就是覺得,是時候在上述的兩個地區成立正式的行政區域了。

廣寧地區,成立廣寧州,因爲廣寧和廣東的廉州府連接,所以這個地方直接作爲一個廉州府的直轄州,併入了廉州府。

金蘭灣遠離本土,所以還是作爲海外領地的模式進行管理,成立了金蘭灣州。

這兩個地方成立正式的行政區後,對後續的安南局勢影響肯定是重大的,以後安南成爲帝國的一部分,也不會太過困難,水到渠成的事。

阻礙帝國徹底把安南納入統治的唯一的障礙就是:安南人還是太多了!

大體上,和扶桑那邊的情況一樣,帝國遲遲不願意在扶桑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把扶桑納入統治,也是因爲扶桑人口太多,帝國並不願意接受太多的異族人成爲帝國子民的一部分。

在這一點上,大唐的衆多朝臣乃至普通的子民,都是態度比較強硬的,他們很難接受這些外族蠻夷也和自己一樣,成爲高貴的帝國子民。

不管是在此時,還是說之前的朝代裡,華夏人都是以自己身上所流着的炎黃血脈而自豪,至於外族蠻夷,你從蠻夷這兩個字裡就是能夠看的出來,華夏人對待異族蠻夷的態度了,人家根本就沒有把這些蠻夷當人看。

都是當成畜生,妖魔鬼怪看。

在這種的社會大背`景下,你要說華夏子民能夠欣然的接受異族蠻夷和自己一樣,成爲帝國子民,那可能性是不太大的。

之前收復高麗半島以及琉球地區的時候,則是採用了融合政策以及在宣傳上進行淡化處理,大唐朝報上從來就看不到‘高麗人’這個字眼。

因爲當時的高麗半島上只剩下百萬人左右,而且因爲戰爭,其青壯死的都差不多了,只剩下老少婦孺,所以一整套的移民、聯姻的融合政策下去後,基本上就不剩下什麼高麗人這個固定稱呼了。

而琉球羣地區上的人更少,融合起來就更加容易了。

而融合的時候,宣傳引導上也是以淡化宣傳處理,不會去公開什麼說什麼高麗人,琉球人等帶有特定歧視含義的名次。

整體的宣傳政策,那就是不宣傳!

此外這兩個地方的人,本來就是屬於華夏文化圈的一部分,高麗和琉球這邊的人也和帝國子民長得差不多,所以問題不大。

但是換成了安南和扶桑的話,那麼問題就大了,扶桑是因爲人多,而且有着自己的完善文化傳承,和帝國子民差別有些大,所以不太好搞。

至於安南人,外貌上和帝國子民差距有些大,很容易就會被分辨出來,而且這些地區的人,在帝國子民看來,那是屬於真正的蠻夷,野人的那種。

所以融合起來其實比較困難,甚至連民間都會排斥這種融合。

在這種大環境下,帝國是不可能輕易的直接吞併安南,並把安南作爲本土的一部分的。

李軒打算一步一步來,反正也不着急,慢慢的蠶食,控制一地,移民一地,確保新佔領的土地上,有着並只有帝國的子民!

從這角度上來看,其實大唐王朝的擴張政策,和同時代的韃靼人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今的韃靼人也是在中亞地區鬧的很歡騰,自從去年他們西遷後,一下子就是大變樣,俺答汗看到了廣闊的中亞和東歐地區,整個人又是爆出了雄心壯志,一門心思的想要效仿先輩們西征,把牧場擴張到多瑙河去!

從去年開始到今年秋天,韃靼人非常活躍,他們在東線上保持了防備,甚至學大唐帝國一樣修築了好幾個堡壘,駐守了兵力,用以警戒和防守,但是這只是做做樣子而已,他們的主力騎兵,都是在西線呢!

他們在去年就是發動過一次小規模的西征,結果戰果讓韃靼人自己都是不敢置信,他們繳獲了大量的戰利品,有牛羊馬匹等牲口,還有金銀等無數的貴金屬,還有衆多的奴隸,這些奴隸裡還有着數量衆多的工匠。

憑藉着這些工匠,人家韃靼人也是開始造槍造炮了,而且造的還不賴。

今年的時候,這些韃靼人又是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西征,根據從草原上傳來的不確定消息稱,俺答汗親自帶着十萬大軍出征,一路橫掃諸多異族邦國,繳獲無數。

而且俺答汗因爲韃靼人自身的人口有限,還從已經征服的土地裡募集士兵,組建步兵爲主的僕從軍。

這韃靼人,是越打,這實力是越強大,佔領的土地和牧場衆多,俘虜的奴隸和牛羊馬匹等也是衆多無比。

一下子,就是讓苦哈哈的韃靼人暴富了起來,甚至有些韃靼人都是偷偷摸摸的通過吐蕃人,試圖從帝國購買一些奢飾品了!

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二千二十七章 交州雜交水稻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還不如直接燒木材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六百五十一章 改進火藥配方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軍出擊南澳島第二千八十九章 先進信息作戰指揮系統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一千九百章 遷國,世界震驚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你傻還是我傻?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尋常的‘知道了’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飢渴的單身狗最有戰鬥力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七百九十三章 皇宮必須高端大氣上檔次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千俍兵滅僞唐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後路第兩百七十五章 全軍衝鋒第四百二十五章 難道真是巧合?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後路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七百二十七章 當縮頭烏龜的僞唐賊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四十六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最有見識的扶桑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同陸軍上將方希同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錦源號歸來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內燃機報告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打了雞血的鐵路公司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這樣,我大唐早完了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新航線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二千四十四章 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以及融合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總攻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七百五十五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海軍(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五章 雷霆雨露,莫非皇恩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漸變化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
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二千二十七章 交州雜交水稻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還不如直接燒木材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六百五十一章 改進火藥配方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軍出擊南澳島第二千八十九章 先進信息作戰指揮系統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一千九百章 遷國,世界震驚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你傻還是我傻?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尋常的‘知道了’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飢渴的單身狗最有戰鬥力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七百九十三章 皇宮必須高端大氣上檔次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千俍兵滅僞唐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後路第兩百七十五章 全軍衝鋒第四百二十五章 難道真是巧合?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後路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第七百二十七章 當縮頭烏龜的僞唐賊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四十六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最有見識的扶桑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同陸軍上將方希同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錦源號歸來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內燃機報告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打了雞血的鐵路公司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這樣,我大唐早完了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新航線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二千四十四章 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以及融合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總攻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七百五十五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海軍(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五章 雷霆雨露,莫非皇恩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漸變化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