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

爲了鼓勵士子從軍,同樣也是爲了讓軍方更加堅定的站在皇室這一邊,李軒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堅定不移的推高軍人的社會地位。

比如說薪資待遇上,這年頭從軍的薪資待遇都是比較高的,哪怕是普通士兵自從統一戰爭結束後,其薪資待遇大幅度下降,其每月拿到手的薪餉大體上也就和普通工人相當的,但是你得注意的是,在大唐帝國裡當兵,那都是包吃住的,吃穿都不用額外花錢。

士兵拿到手的錢都是自己寄回家或者是自己花銷使用。

至於軍官那就更高了,哪怕是還在就讀的武學堂學校,他們的軍銜都是准尉,然而每個月也有十元左右的薪資呢,等畢業後除了軍銜薪資外,還有職務薪資,一個少尉在和平時期每個月的薪水就有二十元左右。

更不要說,軍人退伍之後還會安排就業,尤其是軍官退伍,大部分都是會安排到各地各種機構裡任職,繼續當官呢。

對比其他行業,軍人的待遇無疑是比較好的。

此外軍人還能夠更加容易獲得貴族的頭銜,如果說早年的貴族頭銜,更多的只是一個榮譽的頭銜,頂多就是獲得一筆數量不算多的貴族俸祿而已。

但是自從前幾年李軒開始對貴族進行封地之後,貴族頭銜就是變成了實打實的利益了,一旦獲得封地,就能夠獲得封地俸祿,此外通常還能夠獲得大量的土地作爲私產,這些土地可是一批極大的財富,哪怕是等子孫後代無法守住爵位,被收回了封地,但是賜下的私人土地卻是不會回收的,換句話說,這些土地可是能夠一直傳承下去的。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聖天子李軒前幾年就是放寬了冊封貴族的限制,雖然說男爵以上的貴族頭銜冊封依舊困難無比,但是卻是增設了勳爵這一級別的貴族頭銜,而這勳爵的冊封條件就要容易的多了,要知道李軒到最後可是打算冊封至少上萬人的勳爵,然後封到全球各地去的,所以對勳爵的冊封限制就不會太大。

然後還放寬了爵位承襲的難度,以往減等世襲到男爵後,就是直接削爵了,但是現在減等世襲到勳爵後,如果勳爵世子能夠通過考覈,依舊能夠承襲勳爵的爵位,儘管可以預料考覈的條件不會輕鬆,但是至少有了一個承襲的機會不是。

而提升貴族的待遇,基本上就等同於提升軍方的待遇了,因爲目前大唐帝國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貴族都是軍人出身。

也只有從軍才能夠更加容易獲得貴族爵位。

要不然的話,就只能是成爲一個科學家,成爲學術貴族了。

至於當官,你得做到部堂大佬的級別了,纔有可能被授予爵位,而對於絕大部分官員而言,這條路子幾乎是不可能的。

諸多條件的影響下,大唐帝國的軍人政治地位是比較高的,同樣的,社會上的地位也是比較高的。

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的權貴子弟踊躍報考軍校,然後參軍了,爲的不就是保住家族的榮華富貴,甚至是更上一層樓嗎。

畢志安,就是這些權貴子弟裡的一員。

面對扶桑人可能的進攻,畢志安雖然緊張,但是更多的還是興奮,甚至是期待。

他大老遠跑到扶桑來,爲的是什麼,不就是爲了立下軍功嗎!

大阪地區的大唐軍方以及殖民地當局針對扶桑人的異動,是嚴陣以待!

大阪守備團,已經是連續召開了幾次會議,基本上每一個軍官都是參與了,畢志安也是連續參加了好幾次的會議。

他的軍銜雖然放在偌大的大唐陸軍裡不起眼,區區一箇中尉而已。

但是在大阪地區,這陸軍的軍官一共也沒有多少啊,團長是中校軍銜,副團長是少校,而參謀長纔是個上尉。

而大阪守備團因爲兵力少,雖然掛着團的名號,但實際上就是一個加強營而已,因此下面是沒有設營,而是直接轄各隊,擁有六個步兵隊,兩個炮兵隊,一個騎兵隊,一個輜重隊。

這些隊的隊長,都是上尉或者中尉。

作爲六個步兵隊的隊長之一,畢志安雖然只是箇中尉,但是在大阪地區裡,卻已經是屬於比較重要的軍官了。

參加了幾次軍事會議後,畢志安就是根據上司的命令,率兵駐防大大阪的東北部防區,在他部隊的東邊和北邊,都是友軍部隊。

此外,他率領的部隊裡,還有一支比較特殊的部隊,也就是大阪民兵部隊裡的一個民兵隊。

這些民兵都是這幾天裡緊急徵召的大唐僑民青壯,這些青壯被徵召起來後,被分發了武器,一邊緊急訓練一邊協助房屋。

這些民兵的戰鬥力顯然是不行的,哪怕是用來和扶桑土著作戰,都是會非常的勉強,因爲他們根本就沒有經過任何的軍事訓練,哪怕是拿上了燧發槍但是也沒多大用處。

頂多也就是從事一些輔助任務,比如說在運輸補給,幫忙修築防禦工事,在後方承擔警戒任務。

實際上,大阪守備團對這支總數達到了八百多人的民兵部隊的使用,也是侷限於讓他們承擔輔助任務而已,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讓這些沒有經過軍事訓練的民兵上戰場的。

分配到畢志安麾下的這個民兵隊,就是承擔輔助任務的,幫忙運輸彈藥等補給,幫忙修築胸牆,如果戰鬥比較危急,則是會讓他們躲在胸牆後面,用火槍支援戰鬥,不求殺傷多少敵人,只要把槍打響,造出些許聲勢來就可以了。

畢志安帶隊部署防禦的時候,距離大阪城大約十多公里外,一支穿着各種扶桑傳統服飾,但是身上的軍服顏色各異,旗幟也不相同,甚至行軍都是分開來行軍的大軍正在緩緩向大阪城移動着。

這支扶桑大軍,正是織田信長帶頭,聯絡了德川家、今川家、三好家等一大票大名們組建的聯軍。

他們的目標就是拿下大阪城,拔掉大唐插在本州島腹地上的這一顆巨大的釘子,從而讓扶桑聯軍能夠從容對抗大唐的登陸主力部隊。

然而這麼多年來,這些扶桑人也是深刻的知道大唐軍事力量的可怕的,要知道即便是他們現在所用的各類軍械武器,可都是從大唐款進口的。

包括火繩槍、散彈炮、板甲乃至的腰刀、長矛,可都是從大唐進口的武器呢。

用着從大唐購買的出口版本的武器,就想要和大唐軍隊作戰,說實話,哪怕是織田信長也是沒有什麼信心的。

這麼多年來,大唐在扶桑列島上的駐軍,其實沒少收拾當地的大名,雖然戰役規模都不大,一般都是幾百人,幾千人的規模,但是這麼多年來,扶桑人根本就沒有討得哪怕一次的好處。

全都是慘敗!

但是哪怕是沒有信心,對大唐的軍事力量感到恐懼,但是如今這些扶桑人也是不得不硬着頭皮迎戰,因爲他們已經是沒有了任何的退路。

如今的局勢已經是非常明顯了,大唐要把扶桑列島徹底收復,對島嶼上的衆多扶桑大名們,甭管是之前這些大名對大唐的態度是友好還是敵對,都是進行消滅,而且是徹底的消滅。

從本州島西部傳來的消息,已經是證明了當地的多家大名已經是全部覆沒,無一倖存。

這些大名們自然是不甘心坐以待斃,哪怕是明明知道無法對抗,但是也是不得不硬着頭皮組建聯軍進行對抗。

爲了攻克大阪,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等大名們聯合在一起,組建了總數超過五萬人的大軍。

五萬兵力,在當代的扶桑列島上已經是屬於名副其實的大軍了,畢竟在經過數十年的混戰之後,尤其是最近十多年的慘烈戰爭,扶桑列島上的人口一共也就只剩下兩三百萬人而已。

哪怕是把所有青壯都給拉上來,其實也組建不了多大規模的軍隊。

這五萬人,已經是織田信長等大名們,把所有的軍隊都給帶上了,不僅僅是傳統的武士,甚至就連轄區裡的農民青壯都是給帶上了。

但是這五萬人能夠攻克大阪嗎?

織田信長不知道!

他如今能夠做的只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不管打不的過去,都是要打的,否則就是等死。

不對,興許還有其他的路子,比如說直接投降,但是這樣也就是保住一時的小命而已。

大唐對土著投降可是沒有什麼優待的,投降了就是暫時留你一條小命而已,但是之前的權勢就沒指望了,在大唐眼裡,扶桑的大名和扶桑的農民沒有什麼區別。

投降的俘虜,一般都會送去幹苦力,至於能活多久,就得看老天爺了。

反正是沒多少土著戰俘能夠熬過去的。

哪怕不是爲了什麼榮福富貴,只是爲了自己的小命着想,這仗也得打。

更何況不管是織田信長還是德川家康,他們這些大名在當代的扶桑也是大名鼎鼎的俊傑了,後世人甚至稱之爲什麼戰國三傑。

你讓這樣的人放下所有的權勢,然後乖乖的跑去當苦力,最後累死在工地上,他們寧願直接戰死在沙場上。

今天,他們來大阪,就是抱着必必死之心來的。

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勞工招募隊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二千七十四章 要買房要買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二千二十七章 交州雜交水稻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人在大唐有兩件事不能避免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僞劣產品:出口型板甲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僅限於理論上的自願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十七章 朝議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異樣目光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廈將傾正德賜酒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動全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後裝炮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七百三十一章 程洪安的信第三百八十八章 半截炮管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亞歷港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六百七十七章 勤快的小蜜蜂:明軍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擡糧價怎麼辦?抄家!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陳官屠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車第四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張聲勢的僞唐賊軍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二千七十章 月球省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家康的作用第三十九章 人口數破千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鐵路大躍進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
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勞工招募隊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二千七十四章 要買房要買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二千二十七章 交州雜交水稻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人在大唐有兩件事不能避免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僞劣產品:出口型板甲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僅限於理論上的自願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十七章 朝議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異樣目光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廈將傾正德賜酒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動全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後裝炮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七百三十一章 程洪安的信第三百八十八章 半截炮管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亞歷港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六百七十七章 勤快的小蜜蜂:明軍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擡糧價怎麼辦?抄家!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陳官屠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車第四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張聲勢的僞唐賊軍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二千七十章 月球省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家康的作用第三十九章 人口數破千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鐵路大躍進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