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

當然了,就算是反正投靠大唐王朝了,這些前明高官也別指望得到多麼好的待遇,那些待遇最好,最好的頂多就是給一個虛職,然後監視居住。

不過更多的還是被繼續軟禁着,連個虛職都沒有。

至於什麼時候能夠獲得自由,那肯定是以後的事!

張嶽以後的命運,估計和不少被大唐俘虜的前明高官差不多,不用多久就會有一封張嶽血書控制僞明王朝,說什麼前明多麼多麼壞,自己以前沒有看清楚事實,被矇蔽了多年,如今見到了聖天子的光榮偉大之後,纔會幡然醒悟,從今以後,一定會好好的爲大唐王朝效力,和僞明餘孽分子堅決做鬥爭!

然後這篇文章,不管是張嶽自己寫的,還是朝報司裡的大文豪們代筆的,都將會在大唐朝報上刊登,並讓天下人看到。

天下人看到後,就會生出感悟:哇,連張嶽都投誠了,我大唐果然牛逼!

但事實上,張嶽會怎麼樣子呢?不出意外的話,他會被關押起來,哪怕是他真的主動跪舔聖天子和大唐了,但是頂好的待遇也是軟禁。

自由,他這輩子估計是別指望能夠得到了。

自從張嶽被抓住後,他的命運,除了少數幾個當事人外,估計是沒人關心了,就連剛回到九江的李軒得到了漢陽那邊的報告,說是抓住了張嶽後,也是沒有多關注。

抓住就抓住了,沒什麼了不起的。

如今的大唐已經不是幾年前的大唐了,以往的時候他們能夠抓住一個知府什麼的都能很興奮,恨不得宣揚的全天下都知道:我們大唐抓住了一個明王朝的知府。

但是大唐王朝之前連金陵、幽州都攻克了,甚至連正德皇帝、邵武皇帝都是先後因爲戰敗而自殺,那些什麼尚書啊,侍郎啊亂七八糟的高官抓了一大堆!

真要說起來,張嶽之前的官位可是不如這些高官呢!

其實大唐以往的時候,就跟窮屌絲一樣,好不容易賺了點小錢,恨不得讓身邊的人都知道,老子有錢了,你們快來羨慕嫉妒恨我啊!

但是這越來越有錢之後,慢慢地也就不會故意的到處顯擺我有錢了,因爲那個時候,不用自己去說,人家都知道你有錢了!

簡單來說,還是裝逼,只是以往是靠吹牛裝逼,現在是靠實力裝逼!

至於不裝逼,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裝逼,他們辛辛苦苦統一華夏幹嘛啊!

抓住了張嶽後,後續自然會有人處理相關的事務,比如說進行輿論宣傳,動搖還在挖抗的督標殘兵的信心。

尤其是要讓那些景王政權的軍政官員們知道,你們看,張嶽都完蛋了,屈服了,你們還抵抗個屁啊,乾脆投降得了。

抵達九江之後,李軒並沒有在九江停留太久,只是在九江停留了一天,這停留的一天,還是讓近衛軍的將士略微休整一二。

他李軒作爲大唐皇帝,那自然是一路上都是乘坐舒適無比的專用御用坐船,又或者是直接在陸地上乘坐超大的馬車,不管是船隻還是馬車,那舒適性自然是沒話說的,即便是隨駕來的文武重臣們,也都是不用擔心路途勞累等問題。

但是對於普通的近衛軍士兵,以及衆多隨從們來說,這奔赴大幾百公里下來,那可就不太好受了。

而且爲了保證戰略安全,近衛軍的將士們也不都是乘坐船隻,而是分成了兩部分,有一部分在岸邊走陸路,一邊坐船。

走路不用說了,幾百公里走下來,哪怕是一天只走十幾公里,但那也累的,哪怕是坐船,那也是衆多人擠在一艘船上,別指望什麼舒適性了。

而近衛軍作爲他的近衛親軍,李軒自然是不會不考慮普通將士們的感受,這走一段,停一段,讓將士們可以休息休息,這是非常必要的。

要不然的話,李軒直接坐船一路順江東下,根本就用不了多久就能夠回到金陵去。

但是李軒會扔下近衛軍,然後自己直接先跑回去嗎?

不可能的!

沒有近衛軍在身邊,哪怕金陵城是大唐王朝的首都,李軒也是不敢孤身回去,誰知道回去後會面臨什麼樣的事情。

萬一金陵城內有什麼野心家想要把自己幹掉呢?

要知道,現在的李軒可是有兒子的人,幹掉了李軒後,臣子們完全可以扶持其中一皇子登基爲帝,以開國功臣的身爲挾裹幼主,那簡直不要太爽。

哪怕金陵城是安全的,但要是在路上遇到什麼點意外,比如說沿途某個官員或者將領失心瘋了,想要幹掉他,又或者是有是大規模的土匪之類的想要截殺他。

總之各種可能出現的意外多了去!

儘管從理論上來說,上面說的這些意外都不太可能出現,但是李軒卻是不想要冒哪怕一絲一毫的風險。

所以不管去那裡,他都是帶着近衛軍!

不帶着近衛軍,甭管是出門親征,還是說回金陵城,李軒都不放心!

好吧,說白了就是怕死!

但是,一個不怕死的皇帝,那肯定不是一個好皇帝。

封建集權制度下,君主死了,甭管是因爲什麼原因死的,但肯定都會引起政局動盪,甚至是內亂,分裂等等,所以爲了國家和人民,李軒覺得自己都不能死!

爲了國家穩定,人民的安危,李軒在九江讓近衛軍的將士們休息了一天後,纔是再一次帶着近衛軍繼續東返!

而不出意外的話,三五天之後,又會在沿途的某個地方休息一段時間,安慶啊,太平府當塗縣啊,這些地方都是有可能的。

聖駕東返,這事自然是目前大唐王朝裡最爲重要的事,甚至比後續的西南戰役要更加重要一些。

目前西南戰役已經是開戰第三階段了,那就是徹底控制湖北地區,包括收復安陸州、荊州、德安府、襄陽府等地區,最後陳兵於巴東!

至於後續進攻四川,那就是第四階段了!

而徹底收復四川西部、雲南部分地區,那就是收尾的第五階段了!

大唐王朝樞密院,爲西南戰役,一共是準備了五個階段的作戰計劃,數十個高級作戰參謀們共同出謀劃策,不斷的對這五個階段的作戰計劃進行調整。

但是自從結束第二階段的作戰計劃後,實際上後面的三個階段,也是屬於收尾階段了,張嶽麾下的十五萬督標,已經是被幹掉了半數,而且這半數督標還是督標裡的真正精銳主力,剩下的雖然也稱之爲督標,但是人員素質以及裝備,肯定是沒這麼好的了。

因此不管是從戰術細節,還是從整個戰略角度而言,後續的西南戰役,實際上只要按部就班的去打,那基本上都是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的。

李軒也是很放心的把西南戰役後續作戰交給樞密院,交給前線將領們!

但是李軒回朝,相對而來肯定是更加重要一些!

李軒又不是什麼普通人,他回朝,政治意義相當重大的!

之前李軒親征,雖然依舊遙控掌握着軍政大權,但是人不在金陵,很多事情總歸是不好處理的。

所以現在,金陵城那邊實際上擠壓了一大堆的政務等着李軒處理呢。

而這些事情對於李軒而言,只是普通的政務,但是對於整個大唐王朝來說,卻是非常的重要,會影響到無數人的命運。

一封普通的奏摺,李軒準還是不準,那可是能夠決定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人的命運的!

比如說最近金陵城那邊,引起不少官員們議論的田租改革問題,那影響力是巨大的,天底下不少人可都是關注着呢。

爲啥,因爲農部那邊提出了一個官田減租方案!

以前官田的田租,基本上都是根據每個地方的不同,各個地方衙門自行制定不同的方案,而這個方案,基本上也都是參考當地的田租水平,在當地的田租水平下,略微下降那麼一點點,但是也只是下降那麼一點點而已,不會少太少。

這個田租不算高,但是也絕對不算低,因爲按照普通年份的收成來算,官田的租金大概是佔據收成的百分之五十,而部分情況較好的土地,比如說上等水田,這個比例將會達到百分之七十。

雖然聽上去比例有點誇張,但沒辦法,就是這麼高,而繳納田租之後,佃戶是不用再承擔農業稅的,因爲大唐王朝的農業稅,並不是向種田的人徵收,而是向土地所有人徵收,官田的所有人是官府,交稅的也是官府,和租種官田的佃戶沒啥關係。

至於民間的地主那邊,佃戶也是不交稅的,稅收是由地主交。

而農業稅的話,大概佔據普通年份收成的百分之三十。

然後有人又會說了,某某朝的田賦只有百分之五啊,甚至更低啊,但是你把各種苛捐雜稅,底層刻意攤派等亂七八糟的算上去,你就會發現,農民種田一年,交百分之七十很正常,遇上心狠的,所有收成的都不夠交稅那也不是沒有的事。

此外有一個關鍵的就是農業稅和田租一樣,都是固定數字,而不是說固定比例,比如說農民租種一片官田,年租金一兩銀子,那麼這個一兩銀子就是固定死的,甭管你豐收了還是減產了,都要收,這幾年的實際執行過程中,出現過不少某地受到天災,天地大規模減產甚至絕收的情況下,租種官田的農民交不起田租的情況。

但是如今,農部那邊卻是提出了,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革,不再實行固定田租制度,而是改爲根據土地的實際產出,按照額定比例進行徵收。

比如說一片土地今年收成有一百鬥糧食,那麼就收取五十鬥糧食作爲租金,如果是減產了,收成只有十斗的話,那麼就只收取五斗糧食。

農部提出這個構想的時候,打着的是‘豐年多收,災年少收’的主意,但是這個方案剛提出來呢,還沒有被提交到內閣那邊討論的時候,農部自己內部就是先鬧翻了。

有人認爲,這在不影響官田田租收入的情況下,能夠極大的減輕農民的負擔。

但是也有人認爲,這個方案有太多可供操作的漏洞,將會極大的加重農民的負擔,同時也會給國庫造成巨大的損失。

以往按照固定田租收取,多少田就收取多少田稅,簡單明瞭,但是按照實際收成的話,那麻煩可就大了,怎麼判定實際產量,這可是個大問題!

比如說農民只收取了十鬥糧食,你非得說人家收成有二十鬥,得按照二十鬥來徵收,那不扯淡嘛。

比如說有個農民收取了十鬥糧食,然後只說收取了一斗,那更扯淡!

雖然問題多多,但是農部那邊,在保持國庫的農業稅以及官田田租收入總體不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儘可能的給農民,尤其是無地農民減輕負擔,這卻是不可否認的。

還在路上的李軒接到關於此事的奏摺後,沒有任何表態,直接留中不發!

這事,想要處理,還得等他回去金陵城才能處理!

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第八百一十九章 水米之鄉,養人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困局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組團去印度淘金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升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柳八苟的價值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三百七十三章 驚掉下巴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僞唐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軍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決心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運業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九百九十七章 你有錢,你任性!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雙輪自行車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麗四府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唐西洋公司做慈善?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一百二十五章 說的都不是人話(月票加更)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澳洲級裝甲巡洋艦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兩百三十九章 擴軍設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少一毫米少一條膛線都不行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價值五千萬的戰爭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後裝炮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戰地指揮車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五百九十一章 陸海將官大火拼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三百章 黎明前的黑夜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奧斯曼的反攻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何錫華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二千四十五章 無法理解的愛德華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陸軍海上運輸師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
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第八百一十九章 水米之鄉,養人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困局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組團去印度淘金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升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柳八苟的價值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三百七十三章 驚掉下巴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僞唐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軍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決心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運業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九百九十七章 你有錢,你任性!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雙輪自行車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麗四府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唐西洋公司做慈善?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一百二十五章 說的都不是人話(月票加更)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澳洲級裝甲巡洋艦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兩百三十九章 擴軍設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少一毫米少一條膛線都不行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價值五千萬的戰爭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後裝炮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戰地指揮車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五百九十一章 陸海將官大火拼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三百章 黎明前的黑夜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奧斯曼的反攻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何錫華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二千四十五章 無法理解的愛德華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陸軍海上運輸師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