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

督辦紅海民政事務這種從二品的職務,在大唐帝國多了去,各部侍郎,各省道的道員以及巡撫,各海外事務大臣都是清一色的從二品。

至於一些亂七八糟的從二品職務就更多了。

這些從二品職務之間的區別可大了去。

比如海外事務的從二品督辦,這就比較弱勢了,在帝國上層說話可沒有本土省道的巡撫道員說話響亮。

而本土的巡撫道員裡頭,又不如各部右侍郎。

各部右侍郎又不如左侍郎。

同時重要部門的左侍郎比弱勢部門的左侍郎更強勢。

最後,進入了御書房的侍郎,又是得單獨拿出來說,因爲哪怕只是一個御書房行走,其實際職權也會超過沒有入值的各部尚書。

所以在大唐帝國裡,要討論一個官員的權勢地位高低,是比較複雜的,不能光看品級,也不能光看本官,得看實際職務或者差遣。

御書房值班和行走大臣就是差遣。

進入御書房,這是帝國所有臣子,甭管文成武將的最大追求。

因爲御書房纔是帝國真正的權力中心。

九大值班大臣,那可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哪怕是擴張後的十八名行走大臣,那也是帝國最爲顯赫的高官之一。

要想進入御書房,哪怕是行走大臣,那也是千難萬難的。

但也不是沒有就捷徑。

比如說吏部尚書、稅部尚書這兩大尚書,基本每一任都能進入御書房,至於是行走大臣還是值班大臣,就得看情況了。

再比如江南道道員以及廣東巡撫這兩個職務。

這兩個職務雖然表面上和御書房沒啥關係,但是最近幾任擔任過這兩個職務的官員,最後都進入了御書房。

因爲這兩個職務的官員如果在任上沒有犯錯的話,下一步基本百分百就能夠調回京畿擔任一部尚書,並且成爲御書房行走大臣。

至於後續能不能成爲值班大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今整個帝國裡衆多職務裡,也就只有這兩個從二品的職務可以讓人一步登天。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自然是因爲這兩個地方非常的重要,能夠成爲這兩個地方的一把手,而且還能做出成績,又沒有中途落馬的話,基本上結束三年任期後就是妥妥的進入御書房了。

隨着第一工業革命的逐步完成,大唐帝國的經濟體系早已經是從農業經濟轉變爲了工商業經濟爲主的經濟體系。

第二產業早就超過了第一產業,成爲了帝國的支柱產業。

而第二產業所爆發出來的能量也是遠遠超過了第一產業。

很多地方都沒什麼良好的可耕地,並不是傳統故意以上的魚米之鄉,但是隻是因爲有了幾家大型企業拉動經濟,其經濟總量立即就能爬升上去。

由此可見第二產業的重要性。

而在目前大唐帝國裡,因爲資源,地形,交通,資本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第二產業的發展也是極度畸形了,哪怕是有着國企部和皇室資本的引導,但是民間資本依舊傾向於在沿海地區,尤其是江南道以及廣東這兩個經商環境最爲優良的地方建工廠辦企業。

值得一提,這兩個地方都是陳立夫曾經長期主政過的地方,並給這兩個地方都留下了重視吏治,重視工商的政治理念。

這兩個地方在漫長的發展過程裡,一直都是保持着極大的競爭力,吸引了無數資本涌入其中。

哪怕是現在其他地方也都陸續發展工商業,但是依舊是遠遠無法和這兩個相提並論。

兩個省道加起來,工商業的經濟總量能夠佔據帝國百分之三十。

因爲一個江南道佔據了帝國經濟總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就算是廣東也是佔據了帝國經濟的百分之十以上。

要知道,這個帝國經濟數據,可不僅僅包含傳統意義上的東亞本土,而是包括瞭如今大唐帝國的所有統治區,包括大陸本土、海外本土、海外領地等所有有大唐稅務官員存在的地方。

然而上述所有地區的經濟總量加起來,江南一道依舊佔據了百分之二十的恐怖數據。

如此重要的地方,帝國乃至李軒自己都是不會有任何輕視的,因此江南道道員以及廣東巡撫的人選,歷來都是慎之又慎。

最近幾任都是直接抽調各部侍郎到這兩個省道擔任文官一把手。

如果能夠順利完成任期,做出成績來的話,後續進入御書房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這兩個職務,也依舊是從二品。

董立羣的紅海事務督辦也是從二品,但是從二品和從二品之間差距太大。

不過董立羣卻是沒有嫌棄自己的這個職務,因爲對於身爲外務部官員的自己而言,到海外領地當督辦大臣,這已經是比較好的過渡選擇了。

等他成功完成任期,下一步就能期待着調回本土擔任外務部右侍郎了。

大唐帝國的官員任命安排,講究的是專業。

比如說商部和農部這兩個機構的大臣們,往往都是地方官員出身。

同時法務部等司法部門的官員,也都是司法機構出身。

帝國很少會把一個司法官員調到地方負責政務的。

而海外領地的官員任命上,幾個地區督辦一般都是外務部出身,協辦的話,往往又是其他部門出身,而尋常各州官員倒是比較正常。

這都是帝國官場上的明面規則了,這種安排一方面是爲了給搞外交的官員一個往上爬的路子以及過渡期,同時也是爲了更好的處理海外領地的事務。

畢竟海外領地的官員,如果只是普通官員也就算了,但是督辦各地區事務的大臣,那可是還要肩負外交事務的,和土著打交道也是他們的工作之一。

畢竟工作性質和在帝國本土擔任巡撫有極大的區別,如果是那些擅長工商吏治出身的傳統官員,是很難勝任這種督辦職務的。

最好得有外交工作經歷。

董立羣對自己的任命已經算是比較滿意的了,雖然這一去紅海就是萬里之遙,而且紅海那邊的條件肯定會非常的艱苦。

但是和升官比起來,這些都不算什麼。

剛接到任命,他就是直接乘坐了了高速客運前往紅海了。

第七十五章 宮鬥技能點滿的白太后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科研大佬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兩百七十五章 全軍衝鋒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汽油機第九百四十五章 張嶽會跑嗎?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排隊槍斃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蘇州宋家的貢品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七百八十一章 陛下,要保重龍體啊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一百七十六章 曾子文的怨恨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遠征軍第一混成旅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機原型機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唐危矣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田平一生的痛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最有見識的扶桑人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放眼全球,無一合之敵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產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的老朋友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業需要社會責任感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槍第六百五十八章 不要臉的僞唐官員(求月票)第九百三十七章 李逵對李鬼:督標突擊營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貴族的戰爭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轟開封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一夜爆富的韃靼人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們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個大唐人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風波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商務車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五百一十一章 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打下梧州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難以置信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馮氏產業鏈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報刊行天下震動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下了狠心的韃靼人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擴張東歐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錢紀雲的奮鬥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澳洲的狗頭金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遍地金銀的扶桑
第七十五章 宮鬥技能點滿的白太后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科研大佬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兩百七十五章 全軍衝鋒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汽油機第九百四十五章 張嶽會跑嗎?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排隊槍斃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蘇州宋家的貢品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七百八十一章 陛下,要保重龍體啊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一百七十六章 曾子文的怨恨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遠征軍第一混成旅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機原型機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唐危矣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田平一生的痛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最有見識的扶桑人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放眼全球,無一合之敵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產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的老朋友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業需要社會責任感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槍第六百五十八章 不要臉的僞唐官員(求月票)第九百三十七章 李逵對李鬼:督標突擊營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貴族的戰爭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轟開封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一夜爆富的韃靼人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們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個大唐人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風波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商務車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五百一十一章 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打下梧州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難以置信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馮氏產業鏈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報刊行天下震動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下了狠心的韃靼人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擴張東歐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錢紀雲的奮鬥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澳洲的狗頭金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遍地金銀的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