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

宣平四十三年春,南洋半島上的馬六甲,馬六甲州城內的一棟龐大的水泥建築裡,一羣官員和士紳乃至軍方將領們都是彙集其中。

他們的前方是一條鐵路,一輛身披紅花的火車頭正在緩緩駛入站臺,當火車停穩之後,衆人齊齊鼓掌。

這是南洋鐵路馬六甲州段首次通車儀式,自從多年前大唐帝國開始有了南洋鐵路建設計劃後,這些年來一直都是在施工。

並且爲了加快施工進度,採取了多方向同時對多段鐵路施工的方式。

一開始是鄰近的廣東廣寧縣開始修,一路向南穿過廣西交州,進入安南省,同時在暹羅省以及馬六甲州以及緬甸省也是同時開工。

其中廣寧到交州的鐵路最早修完,隨後修好的乃是交州一路向西抵達雲南昆明的昆宋鐵路。

昆明連接緬甸的鐵路進度也不算太快,但是這條昆仰鐵路乃是屬於標準的戰備鐵路,設計的乃是普通單線鐵路,同時設計時速也不算快,同時陸軍方面還出動了大量工兵部隊幫忙修築,因此這一條昆仰鐵路的修建進度也是比較快的。

倒是安南省連接暹羅在連接馬六甲州的沿海鐵路則是進度要略微慢一些。

這倒不是說這一地區的鐵路更難修,實際上但就施工難度來說,這條沿海鐵路還要更容易一些,至少比昆仰鐵路容易多了。

更難修的還有暹羅到緬甸的鐵路呢!

關鍵是安南到馬六甲州的鐵路乃是屬於沿海鐵路,而大唐的海運發達,上述沿海地區短時間內其實對鐵路的需求並不算太急迫,所以都是慢慢修。

但是到了現在也算是修好了。

這條鐵路的建成通車,意味着大唐帝國把南洋各省州都和本土的其他省道通過鐵路連接了起來。

人們可以從金陵城乘坐火車,一路南下最後抵達馬六甲港。

同時也可以乘坐火車經過西南鐵路抵達昆明後,再乘坐火車前往仰光。

再等一年左右的話,暹羅到緬甸的鐵路也將會開通,南洋半島鐵路網將會徹底成型。

這將會給大唐帝國開發南洋地區開來極大的助力,讓南洋地區成爲帝國的大糧倉以及各種資源的供應地,同時還可以安置大量的移民。

南洋開發,這是大唐帝國最近幾年來最爲重視的事情,比什麼海外領地的開發要重視的多。

這不是因爲南洋有多好,實際上南洋地區的環境不怎麼樣,看似雨水多,但是洪澇非常嚴重,沒有龐大的水利設施建設的話,其實很難大規模開發農業。

後世的南洋地區成爲糧食的主要出口地區,那是因爲科學技術發達了,水利設施更上來了。

但是在大唐早期,科學技術還不夠發達的時候,在這種破地方進行大規模移民,死亡率要太高。

也就是這些年大唐的醫療水平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對病菌學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並相繼研發出來多種藥物初步剋制了多種熱帶疾病之後,這纔是能夠在南洋地區進行大規模的移民。

大唐在南洋地區的移民,最先開的事就是修鐵路,修各種水壩溝渠,同時醫療條件跟上,這樣才能夠大量往南洋地區輸入移民。

經過持續多年的努力,如今南洋地區的開發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後續只要按部就班做下去,南洋地區的開發成功是遲早的事。

相對於南洋地區大唐帝國盡力扶持卻依舊發展的比較慢,美洲等條件比較好的海外領地,其開發根本就不用大唐帝國官方操心,只要稍微把政策鬆動一二,它們自己就能發展的很好。

北美洲的鐵路建設就是如此,大唐鐵路總公司當初剛說要投資建設這條鐵路,併發行相關債券湊集資金的時候,不用多久就是湊集到了足夠甚至還有富餘的資金。

於是在橫跨美洲大陸的幹線鐵路之外,又是先後宣佈投資建設多條鐵路線。

此外由於很多地方的地形平坦,這鐵路修起來也容易,不用多久,美洲那邊的第一條幹線鐵路就是建成完工通車了。

這是一條連接新南港到五湖城的單線鐵路,從開工到完工,一共也才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而已。

單線鐵路剛通車呢,就是準備繼續施工,把單線鐵路擴充爲複線鐵路。

至於一些比較短的支線鐵路那就更多了。

如今北美洲地區,已經成爲了大唐帝國除了本土以外,修鐵路最多的地區。

其他部分海外領地的建設也不差,南邊那邊已經是在黃金礦區鐵路外,在修建一條連接黃金礦區和南非港的鐵路,通過鐵路輸送往內陸發展,同時也是爲了支援陸軍部隊建立北部防線。

南非地區的北部防線,就是從印度洋到大西洋畫一條線,然後建立簡易牆以及隔離帶,防止北方地區的土著涌入,以保證南非地區的戰略安全。

大唐人很喜歡在海外領地,或者是本土和土著控制區的接壤地帶設立各種簡易牆和隔離帶。

南非這邊的還是小意思,緬甸省西部地區就是屬於隔離帶,中間有好幾百公里寬的無人區呢。

更搞笑的是,緬甸省以西其實還不是土著控制區,而是大唐海外州孟加拉州,這個孟加拉州也是執行嚴格的本土化措施,上頭除了少數暫住民外就是大唐人了,可沒什麼土著,真正的土著都在孟加拉州以西的印度地區呢。

同樣的在中亞地區也是,大唐本土和薩菲王朝以及莫臥兒王朝接壤的邊境線,硬生生修了一道簡易的城牆,部署了軍隊進行巡邏,而邊境後頭還有着上百公里寬的無人區。

在西海沿海也是全面嚴格巡邏,這個巡邏甚至都不是在大唐沿海地區,而是直接靠近了人家薩菲王朝和奧斯曼帝國控制區的沿海地區。

那啥,大唐海軍西海艦隊在這一海域進行密集巡邏,除了大唐人的船隻外,其他船隻看見一艘攔截一艘,反正是不允許一艘舢板靠近大唐內海。

倒是在東歐地區沒有這些隔離帶,因爲人家韃靼人自己就先建立隔離帶,禁制他們本國的民衆逃亡大唐帝國了。

如今韃靼金國麾下的每一個人口都是寶貴的戰略資源,韃靼金國可不會允許民衆都逃難到大唐去。

話說前線的大唐陸軍看見韃靼封鎖邊境線有點困難,還經常免費送給韃靼軍隊一些物資呢。

在對待偷渡現象上,韃靼金國難道和大唐帝國取得了一致,並展開了戰略性的合作!

對此,大唐帝國的高層是感到很欣慰的,覺得韃靼金國這些土著吧,雖然依舊愚昧的很,但是總算是沒給我們大唐添亂。

不像是薩菲王朝和莫臥兒王朝、奧斯曼王朝封鎖邊境線一點也不給力,三天兩頭都要大唐帝國給他們擦屁股。

以至於陸軍高層都有了一種聲音,乾脆幫他們培訓一支邊境巡邏隊好了!

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肅州油田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四章 搶來的皇后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好惹的賊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大唐死路一條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九百四十二章 金陵寒門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只能有一個聲音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太子李暠初登場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九百三十八章 鐵罐頭們的戰鬥第一百三十七章 讓皇上先走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國永不日落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修堡壘上了癮的大唐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包圍誰還不一定呢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人在大唐有兩件事不能避免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第三次印度戰役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兩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發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呂振江赴北海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給他加一加擔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兩百三十六章 老鄉開門,我們是大唐王師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困局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陸軍和海軍誰更摳門?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情況不對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八百三十三章 挺進揚州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的海軍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五百六十三章 真男人用刀不用槍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黑海實彈演習第二千九十七章 大唐訓令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二千五十四章 機械化騎兵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二千四十四章 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以及融合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奧斯曼的反攻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兩百七十二章 明軍火炮發威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第七百四十一章 小祖宗,輕點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漸變化
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肅州油田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四章 搶來的皇后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好惹的賊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大唐死路一條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九百四十二章 金陵寒門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只能有一個聲音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太子李暠初登場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九百三十八章 鐵罐頭們的戰鬥第一百三十七章 讓皇上先走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國永不日落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修堡壘上了癮的大唐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包圍誰還不一定呢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人在大唐有兩件事不能避免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第三次印度戰役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兩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發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呂振江赴北海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給他加一加擔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兩百三十六章 老鄉開門,我們是大唐王師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困局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陸軍和海軍誰更摳門?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情況不對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八百三十三章 挺進揚州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的海軍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五百六十三章 真男人用刀不用槍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黑海實彈演習第二千九十七章 大唐訓令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二千五十四章 機械化騎兵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二千四十四章 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以及融合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奧斯曼的反攻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兩百七十二章 明軍火炮發威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第七百四十一章 小祖宗,輕點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