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宜家宜室

兩湖幫的裘山說道:“馬幫近來常常夜間運用貨物,在伏牛山中總要擔擱一段時間,確有可疑之處。”

晉陽郡現在主要精力俱投在荊郡,寧願看到商南本地勢力壯大,也不願看到荀家的勢力坐大。雖說大公子與徐汝愚私人上有過節,但事關晉陽大計,怎麼也得幫馬幫一把,不能讓荀燭武得逞。

羅成說道:“若是馬幫真與襄樊會勾結,想來馬幫也逃不出荀家的手掌心。據我所知青鳳將軍領着馬幫的車隊在豫南的官道行了足足有五日,未見荀家過問,追究馬幫與襄樊會勾結之責,難道說侯爺是剛剛纔發現馬幫與襄樊會勾結的?但聽張將軍剛剛之言,似乎荀家早就掌握馬幫與襄樊會勾結的證據,爲何還縱容馬幫到現在?難道侯爺是想將馬幫的勢力都驅逐到商南鎮,然後讓荀家藏在熊耳山的二萬精銳步卒開拔到商南鎮平叛嗎?”

荀階臉色煞青,滿盤妙策一招失誤破綻處處。原來想馬幫在滅幫壓力之下,會驚惶失措,不顧一切的撤離到商南鎮,哪裡想到馬幫在徐汝愚的幫助下,徐徐定計,將商南各家勢力都捲了進來。難道他就不怕霍青桐從他手中奪回江幼黎嗎?

衆人看着荀階臉上的神情,心思各異。羅成一席話將荀家圖謀商南的用心揭露無疑,不辯駁不是,辯駁更不是,荀階恨不得熊耳山的二萬精銳步卒憑空消失掉;現在看來,霍家在鄖西城,符家在隆中城都做好了準備,但是看到馬幫就這樣從容撤到商南,心中怨氣何時能消?

張旭陽說道:“荀侯秘派精兵是想將馬幫與山中襄樊會一網打盡,所以沒有過早驚動馬幫。”

荀燭武恨不得出聲讓他將嘴閉上,他不出聲還好,一出聲將大家注意力都引到荀家身上來。果不其然,符賢冷哼一聲,聲音已是嚴厲之極,說道:“敢問侯爺,伏牛山是在我符家境內,還是在你荀家境內。襄樊會盤踞伏牛山的消息不知會我符家,倒也罷了,現在欲派兵瞞過我符家秘密入境剿匪,可是未將我符放在眼底?”

荀燭武情知事若無轉圜,霍家與符家聯手將荀家勢逐出商南都有可能,說道:“襄樊會衆秘密聚在伏牛山的老君山主峰南坡,我荀家也是十日才知曉,那時東南有符家駐守隆中的精兵,西南有霍家駐守鄖西的精兵,惟我欒川距匪衆最近卻無精兵,我原想將天羅地網布置好之後,再知情兩家,那料到被馬幫反口一咬。若是我荀家真的欲謀商南,只會倍道兼程,哪裡會走熊耳山山道?羅當家、符宗主若能明白我荀家的苦心,應當坐下一同共議剿滅山匪纔是。”

張旭陽附和道:“是啊,襄樊會是江北世家的共仇,我們怎可以被他們挑撥?”

符賢怒道:“襄樊會是共仇不假,但你張家卻是我南陽舊恨。”說罷不理張旭陽眼中射出惡毒的目光,向荀燭武說道:“此事重大,恕符賢做不了,家主現在隆中城,荀當家你若認爲僅憑此話能說動家主,請自己親往隆中一行。”

羅成也說道:“襄樊會一事江北各世家已有共議,拒之、驅之,卻沒有協助你荀家剿滅之責。荀當家若有更好建議,請你親自前往鄖西城向大公子說明,若無雙方諒解,荀家擅自越界行事,我霍家將視之爲荀家主動挑起戰端。”

荀燭武一聲暗歎,知道事已至此,荀家只有退讓一步,放過馬幫了,眼光瞄向威遠侯荀階,看他有何決定。荀階也不是不識大體之人,只是被徐汝愚擺佈到這種地步,心中恨意難消。也不理衆人看了生疑,提息聚音傳來荀燭武,說道:“商南不可圖,但也要留難馬幫,主意你定,二哥那邊我來承擔。”

荀燭武聽了一愣,旁人都不知道荀階當着衆人的面跟他傳了什麼話,臉上神色各異。荀燭武說道:“此事我荀家做得有欠考慮,侯爺欲親自向符家主、霍世子解釋,並共謀剿匪大計,符宗主、羅當家可否代爲傳言,八日後,三家各領二千精兵進入商南,共商大事。”

若是隻尋襄樊會與徐汝愚的麻煩,大公子會是怎樣的態度?羅成一時拿不定主意,抱抱拳說道:“此事需請示大公子,恕羅謀人不能現在答覆。”

荀燭武笑道:“這個燭武明白。”

徐汝愚笑道:“荀家的玄甲鐵騎與霍家的明光精騎同居‘天下十大精兵’之列,八日同時見到,真是開眼界了,許當家,若是兩家在商家發生爭執,是不是非常的精彩?”

羅成聽了徐汝愚此言,臉色微變,大公子從懷來趕至鄖西,隨行只有四百餘騎精騎,若是從衛軍中湊足二千人,戰力與荀家的二千精騎相比,天差地別,差點又上了荀燭武的套。望向荀燭武的眼光驟然陰沉下來。

荀燭武心中叫屈,不想徐汝愚心思如此敏銳,緊抓住自己語中的一絲漏洞給以反擊,令羅成心生顧慮,向他說道:“青鳳將軍果然名不虛傳,以青鳳將軍之見,三家各派多少精兵才能將山中的襄樊會一舉剿滅?”

徐汝愚笑道:“我這點虛名乃是東海衆人愛護汝愚。想必衆人都聽說過,我與襄樊會的邵海棠、許景澄都有不錯的私宜,雖說私宜不害大義,但讓汝愚在此大肆談論剿滅襄樊會,於心竊竊不安。”

荀燭武不想徐汝愚大大方方的承認與邵海棠、許景澄的關係,倒也不好拿這事來擠兌他與襄樊會的關係了,他的話多冠冕堂皇啊:私宜不害大義,將馬幫與襄樊會的干係也卸去幾分。

荀燭武看向羅成:“羅當家有何建議?”

羅成當然不願泄了霍家在鄖西城的軍力,表情迅速平復下來,淡淡說道:“符家是商南地主,羅某人怎敢越俎代庖,還得讓符宗主定奪吧。”

符賢哈哈一笑,說道:“廟小容不得太多的菩薩,二千也不算太多,可是馬匹身軀龐然,不若各家都帶步卒吧?”

羅成笑道:“符宗主是怕哪家的戰馬隨地溲溺,弄髒商南的環境吧?地主既然這麼說,我也就這麼回報大公子,究竟能不能成行,還得大公子定奪。”

伏牛山畢竟三家交界,其家各家均不便插言,如此議畢,商南各派勢力留下監督荀家撤兵的人手,俱相繼離去。徐汝愚、許伯英與許機接應的人合在一起共有三百多人,主動要求壓後。廟子鎮中,荀家未能將馬幫與襄樊會勾結的罪名坐實,自然不懼荀家此時發難。

伏牛山隘口長達二十餘里,由六個長短不一的峽谷組成,說是峽谷也不是平峽,只是相對其它山陡峻山體而言,低矮平緩許多,勉強可容雙轅馬車駛過,成了汾郡與永寧郡、晉陽郡相接的重要陸上通道。

此時秋色將深,峽間山楓如火,一簇簇一捧捧豔麗異常。山風穿林過罅,瑟瑟如蟲鳴唱不已。樹葉飄落,徐汝愚隨手拈了落在肩頭的一葉,見葉脈依舊潤澤如新,葉色金黃,心想:一葉知秋,臨冬物藏。再不與幼黎來山間走一遭,這景緻就蕭條了。

許亭易見徐汝愚隨意策馬而行,若有所思,問道:“汝愚是在擔憂商南局勢吧?”

徐汝愚笑道:“哦,商南局勢越來越複雜了,是讓人擔憂啊。”

許伯英說道:“符賢助我馬幫,我尚能明白,不過羅成爲何也不遺餘力爲我馬幫開脫,我就不明白了。還好有符賢、羅成傾向我們,不然在商南的日子還難捱許多。”

徐汝愚笑道:“羅成效忠的是霍家而非霍青桐,他考慮時當然以霍家利益爲重。霍家十餘大軍裹足荊郡,實沒有精力兼顧商南之事。而商南要地又是晉陽軟肋所在,軟肋落在符家手裡,暫時無害,若是被荀家掌握,怕霍家日後寢食難安。馬幫投附符家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結局了。”

對天下局勢的理解,徐汝愚是少數幾個可以看到全局的人,許伯英終是侷限於馬幫幫務,對局勢精確把握上終不能與徐汝愚相提並論。但他心思縝密,經他手的事務都能嫺熟無比的處理妥當。

徐汝愚便與許伯英、許機一行人邊行邊談,百里路程,衆人策馬行了五個時辰,趕到商南鎮時,已是次日拂曉。

徐汝愚見幼黎雙眸略有血絲,知道自己離開商南七日,她定然沒能安心,心中憐惜,跳下馬來,攜過她的柔荑。雪亮燈火之下,幼黎見徐汝愚不避旁人徑直攜她的手,臉上羞紅,心中也正盼望他能如此,暗中輕輕用力捏了一下徐汝愚的手掌,讓他知道自己是多麼想他。

徐汝愚見馬幫雜務也不需要他插手,便尋機與許機等人告辭,領着幼黎、珏兒、叔孫方吾夫婦返回遠菊樓。邵如嫣早就困頓不堪,讓馬幫的女眷領着洗漱歇息去了。

許亭易爲徐汝愚五人在遠菊樓後院安排了一個獨院,徐汝愚他們回到院中時,天光微開。幼黎不欲與他分開各自歇息,要他在偏廳裡將七日來的事細細說過她聽。

叔孫氏笑道:“汝愚與幼黎已過天地大禮,幼黎也盤了螺髻,現在還分房而睡,讓外人知道了還不曉得怎麼回事呢。汝愚現在帶幼黎回房歇息吧,你離開了七日,她沒一刻是安神的。”

徐汝愚一聽這話立時不自然起來,低頭去看幼黎。幼黎粉面潮紅,秋水雙眸瞥了汝愚一眼,螓首便深垂胸間,沒有勇氣再看他一眼。

徐汝愚覺得心中一陣慌亂,難以抑制的喜悅隨即氾濫開來,攜過幼黎溼熱的手,也不知說什麼好,“唉”的一聲,抄起幼黎柔嫩的腰肢,抱住懷裡旋風一般離開偏廳回到房中。

幼黎氣息漸亂,迷離間見汝愚印來雙脣,嚶嚀一聲,雙臂如那蔓絲蘿纏上徐汝愚的頸間。徐汝愚低低說道:“離開七日,比那一年中還要想你。”“你以後去那裡,都要帶上我,我本以爲就分開幾日,那想到感覺這麼久。琴聲都亂了,讓珏兒笑死了。”汝愚看着她明亮迷離的雙眼,看着她羞澀的神情,藏着些許俏皮,用初生髭鬚的下巴貼在她光潔的面頰上,感受她芳香如蘭的溫熱氣息。“我等這一刻很久了,黎。”“我也是。”徐汝愚拉來一牀被子將他與幼黎裹在其間。

徐汝愚睜眼醒來,幼黎溫熱的氣息撲在他的胸上,看着她長長的睫毛,支起身子去輕觸,不知她在做什麼夢,眼睛蠕動了二下,粉面更貼過來,被褥拉開空隙,徐汝愚探手過去,掖好被角,看見幼黎也睜眼醒來,問她:“睡得真香。”

幼黎頰生紅霞,張臂環抱住徐汝愚,將螓首藏在他的胸間。徐汝愚手縮回被窩裡,雙手纏撫幼黎被褥下光潔的身體。彼此都能感覺對方漸漸火熱的軀體和漸漸迷亂的氣息。

徐汝愚練了一會兒劍,見幼黎起身走出屋來,忙過去扶她,說道:“你身子不便,這幾日就要走動。”幼黎紅着臉啐了他一口,聲音極低道:“都是你不懂憐惜人家。”

徐汝愚嘿嘿一笑,說道:“叔孫叔、叔孫嬸早間就出去,我讓珏兒給你端粥去了,你看我舞劍吧。”

幼黎臉上紅暈未消,臉上溫柔之極。汝愚心中蕩起漣漪。

長劍橫斜,銀杏葉一片片飄落,劃過劍鋒。

自從在雍揚城獨院中演繹古練息拳,道的滋味,絕美的精神體驗,一經嘗過,再難忘卻。事實那時傅縷塵尋求遁去的道在那時已深深纏繞的徐汝愚的心間。古練息拳、飄香劍、驚神訣、碧落訣、步雲術等在他的心的印跡已是極淡極淡,徐汝愚似乎知道一切消逝之際,便是那最後遁一的道,難言絕美的心靈的悸動,幾乎讓他放一切隨傅師而去。偏偏差一線,還是接觸不到源源不斷的生機。徐汝愚覺得自己再無前進的動力。父親的死,一生爲他人、滅己求義;義父屠戮盈野,終引戈自剄,爲義滅己。徐汝愚明白父親滅己的義,是蒼生之義,而這蒼生之義又藏在何處,讓徐汝愚捉摸不透。傅師爲他推演“大道澤當”,就在那一瞬,淺嘗到了大道之中無限的生機。恍然間明白過來,蒼生之義便藏在生靈之中,正如傅師所說:不入紅塵,焉得紅塵,不借助外在的大智慧大生機,永遠達不到小我的成熟通達。那一刻徐汝愚不再刻意避世。在江流中感覺自己的氣息與自然溶入一體,在林間、山道無不感覺大自然親切的氣息,在擠擠人羣之中,無不感覺到無窮無盡的生機,那一刻徐汝愚不再刻意修煉,只知道讓自己溶入這個活生生的世界,不管他紛亂如舊,他只知道讓塵世的巨流推動自己前行,而不是跳出來逃避開。與幼黎相遇後,更是觸發常人的慾念,困眼飢食。凌晨與幼黎之間的性事,讓他心胸豁然開闊起來,那源源不斷的生機也藏在絕美體驗的情事中。

秋風大盛,飄葉簌簌落個不停,幾片粘在劍刃上,欲墜不墜,就在葉跌下之際,劍忽然動了,靈動的劍與不斷簌簌落下的飄葉溶爲一體。飄葉還那麼不急不迫,每一劍都劃在樹葉飄落的空處。

便在這一刻,徐汝愚將飄香劍意的戾氣盡數化去。徐汝愚還劍入鞘,幼黎掏出香帕爲他擦拭額頭的汗,說道:“還說你是高手,練了一會劍,就滿頭的汗。”

徐汝愚反手環摟幼黎的身子,貼着她的耳鬢,說道:“從早晨那一刻,我就知道做一個凡夫俗子的快活。我身上還留着你的香汗呢。”幼黎耳根發燙,偏生不出力氣推開他,雙手輕捻汝愚的背肌,輕聲說:“珏兒要進來了。”徐汝愚放開手,幼黎又捨不得離開他的懷抱,遲疑了一下,又被徐汝愚擁入懷中,反摟着汝愚感覺他粗熱的氣息噴的額頭上,情不自禁的擡起頭來,恨不得將自己揉進他的身體裡。

“呸,呸,呸,這下要生眼瘡了。”

幼黎迷離的情思迅疾消褪,忙掙開汝愚的懷抱,滿面潮紅的望向珏兒。徐汝愚說道:“啊,珏兒端粥來了,我肚子正餓着。”“去,去,去,這是給幼黎姐的,符賢投帖過來,請你們去符家堡赴宴呢,叔孫叔讓我來問你怎麼回人家。”

徐汝愚看幼黎臉面嫩,自然不希望被別人看出因爲那事不良於行,說道:“你讓叔孫叔回了人家,說我今日閉關修煉,過些日才能出關。”珏兒一臉不屑道:“君王從此不早朝,沒想到你也是這樣。”

幼黎將她拉過來,再她耳邊說了一通,珏兒聽了頰生紅暈,看了徐汝愚一眼,一陣心迷意亂,連連“呸”道:“這事說給我聽幹什麼,你們不出去就不出去好了。”說罷,煙一樣的溜去。

幼黎說道:“珏兒對你也是一片情意,我與她自小情同姐妹,同寢共食,後來纔多了一個你,你看不如將她收進房……”

徐汝愚在胸畫了一個圈,柔聲說道:“我的心胸就這麼大,容了一個你,已經是滿滿的了,快要溢出來了。”幼黎心頭甜醉,也就不說什麼。

往後幾日,過來拜會徐汝愚或是請徐汝愚赴宴的人不計其數,都被叔孫方吾一一代爲攔在門外。徐汝愚每日躲在院中讀書,有時看幼黎對着銅鏡描眉吃力,便放下手中書本,爲她描眉,珏兒看了難免要譏諷一番。徐汝愚便捉着珏兒讓她去院中與如嫣練武去。如嫣當日來過,與幼黎、珏兒相處融洽,索性住了過來。許伯英、許端國午後無事也會來院中,許伯英多與徐汝愚談論經世之術,議論各地風情,兩人談鋒都健,對世事均有自成一系的看法,大同又小異,往往一談兩人都忘了時間,直至天黑需秉燭才知覺。

第1章 江寧疊煙第11章 攻陷渝州第8章 樓名遠菊第10章 豫章燎城第1章 幼黎花舫第16章 布疑第10章 與子同袍第6章 建安堡(上)第5章 碧濤北涌第6章 海陵之倉第1章 宗政凝霜第10章 期以十年第8章 樓名遠菊第8章 玉案嶺第19章 養狼驅虎第1章 脣槍舌劍第1章 勤王密詔第3章 意外相逢第7章 閉關脫身第11章 千里雄奇第11章 撫州會戰第12章 雁門悲月第15章 種間第11章 絕壁行遲第4章 配田決議第2章 司習女史第11章 及笄之禮第2章 大漠殘壘第0章 青鳳紀事第8章 夜議第13章 將離清江第8章 重返雍揚第1章 荊北被困第2章 血濺碧泉第4章 龍巖世家第8章 其人之道第6章 開門揖盜第11章 君愛佳人第12章 青駿揚蹄第2章 孤木越海第2章 大事不妙第7章 與虎謀皮第6章 廣陵對峙第1章 援兵不再第1章 勤王密詔第10章 潛影隨形第4章 鳳陵酒話第6章 荒城崛起第4章 佐領之制(上)第2章 孤木越海第10章 與子同袍第15章 種間第5章 策令左史第11章 青衣命途第3章 襄樊會第6章 晉陽山道第10章 潛影隨形第13章 燒營第7章 與虎謀皮第6章 荒城崛起第4章 配田決議第8章 重返雍揚第12章 圍岸攔潮第12章 空船之計第6章 龍遊於野第10章 期以十年第14章 驟生變故第4章 龍巖世家第4章 江津渡第4章 樓挑明月第12章 踏碎山河第6章 漳臺之南第4章 龍巖世家更多內容盡在中州亂世錄第14章 驟生變故第13章 軍政會議(下)第13章 毓麟之禮第5章 灞水濤遠第7章 甕外之鱉第7章 釜底抽薪第9章 英雄遲暮第1章 暗日續戰第12章 施粥梳民第8章 奪舟驅寇第11章 青衣命途第1章 雍揚新政第1章 勤王密詔第8章 嶺道荊棘第7章 傳習第1章 江寧疊煙第21章 天下共仇第11章 前奏第5章 交易條件第12章 鄉歸何處第5章 夜遁第1章 河西奴兵第4章 內宅梨香第2章 孤木越海第9章 入局第7章 甕外之鱉
第1章 江寧疊煙第11章 攻陷渝州第8章 樓名遠菊第10章 豫章燎城第1章 幼黎花舫第16章 布疑第10章 與子同袍第6章 建安堡(上)第5章 碧濤北涌第6章 海陵之倉第1章 宗政凝霜第10章 期以十年第8章 樓名遠菊第8章 玉案嶺第19章 養狼驅虎第1章 脣槍舌劍第1章 勤王密詔第3章 意外相逢第7章 閉關脫身第11章 千里雄奇第11章 撫州會戰第12章 雁門悲月第15章 種間第11章 絕壁行遲第4章 配田決議第2章 司習女史第11章 及笄之禮第2章 大漠殘壘第0章 青鳳紀事第8章 夜議第13章 將離清江第8章 重返雍揚第1章 荊北被困第2章 血濺碧泉第4章 龍巖世家第8章 其人之道第6章 開門揖盜第11章 君愛佳人第12章 青駿揚蹄第2章 孤木越海第2章 大事不妙第7章 與虎謀皮第6章 廣陵對峙第1章 援兵不再第1章 勤王密詔第10章 潛影隨形第4章 鳳陵酒話第6章 荒城崛起第4章 佐領之制(上)第2章 孤木越海第10章 與子同袍第15章 種間第5章 策令左史第11章 青衣命途第3章 襄樊會第6章 晉陽山道第10章 潛影隨形第13章 燒營第7章 與虎謀皮第6章 荒城崛起第4章 配田決議第8章 重返雍揚第12章 圍岸攔潮第12章 空船之計第6章 龍遊於野第10章 期以十年第14章 驟生變故第4章 龍巖世家第4章 江津渡第4章 樓挑明月第12章 踏碎山河第6章 漳臺之南第4章 龍巖世家更多內容盡在中州亂世錄第14章 驟生變故第13章 軍政會議(下)第13章 毓麟之禮第5章 灞水濤遠第7章 甕外之鱉第7章 釜底抽薪第9章 英雄遲暮第1章 暗日續戰第12章 施粥梳民第8章 奪舟驅寇第11章 青衣命途第1章 雍揚新政第1章 勤王密詔第8章 嶺道荊棘第7章 傳習第1章 江寧疊煙第21章 天下共仇第11章 前奏第5章 交易條件第12章 鄉歸何處第5章 夜遁第1章 河西奴兵第4章 內宅梨香第2章 孤木越海第9章 入局第7章 甕外之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