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第411章 河流

第411章 河流

王德先鋒陷陣,催動本部士氣如虹,首當其衝的阿里部雖然猝不及防,一度動搖,但有賴於阿里本人的威望與戰場經驗,以及其部核心部衆的戰術素質,還是立即重整了軍隊,雙方旋即在牛毛細雨中於石橋前的小坡上陷入肉搏苦戰。

從這個角度來說,王德父子的突擊似乎並沒有成功。

但實際上,從更大的層面上而言,王德父子的這次衝鋒陷陣卻是意義非凡。

首先便是大大鼓舞了全局士氣……這根本不用多說,自古以來,先登之士、陷陣之兵,皆爲全軍所重,王德以節度使之尊,父子三人衝鋒在前,對敵軍之震動,對本軍之激勵毋庸多言。

而且隨着戰事開始,太陽東昇,牛毛細雨對雲層後陽光的遮蔽作用又有限,那麼愈發明亮的視野下,石橋前小坡地這個本來就是兩軍最矚目的地方,又是首先接戰之地,自然吸引了戰場上最多份的注意力,便是看不到此處的各部也都派出斥候不停探求此處戰況消息。

轉回眼前,小坡陷入苦戰後,戰線起伏不定,而王德和他的兩個兒子則仗着自己的驍勇與全身重甲,領着幾十騎在戰線上往來衝鋒不停,左向救援被困下屬,右向衝散金軍大股反撲攻勢,父子三人率精銳親衛爲其首,宛如刀刃,鋒銳不可當,而其身後騎兵雖然不斷傷亡消散,卻又不斷從渡河而來的軍士中彙集增加,好像有什麼根系連着太平河一般,使之無窮無盡。

另一邊,阿里親自臨陣督戰,指揮妥當,不停調度部隊對前線施加壓力,竟然也使得王德父子疲於奔命,部隊難以展開。

而這等慘烈戰事的細節,以戰場之大,當然不可能爲兩軍觀望者所知,但他們依然能看到王德的大旗往來左右移動不停,看到雙方戰線起伏不定,看到阿里的將旗距離王德的大旗最近時不過區區兩三百步,卻始終難以再相互靠近。

然後,憑藉着自己的經驗判斷出戰事的激烈。

而這就引出來王德此次先鋒出戰的第二個重大作用了。

“李節度,吳都統有軍令,請前軍趁此時機大舉架設浮橋。”一名搖鈴赤心騎飛馳而來,沿途對上各層口令後直達李彥仙大纛下,卻只是簡單一言。

李彥仙稍一思索,便當場會意,然後即刻將軍令向本部傳達:“傳令各部,向前逼近河邊,架設浮橋,但無令不可擅自渡河出擊。”

前軍各部不敢怠慢,即刻行動,而本就前突到河邊的董先牛皋二將聞訊後剛剛準備架橋,準備好的木筏長木還沒拖出來呢,馬上就又收到新的專門軍令,乃是說李彥仙允許二部發出小股精銳渡河,爲王德王節度分擔壓力。

且說,太平河真的只是一條不大的河流,前幾日雨水後的暴漲並不能掩飾正經河道的狹窄,尤其是數日內兩軍斥候早已經摸透了河情,知曉哪裡有河中淺灘,哪裡河道狹窄,哪裡又流速緩慢。

所以,正如之前吳玠保證的那樣,也如王德部剛剛實踐的那般,浮橋的架設迅速而又簡單,很快便有十餘架簡陋而又實用的浮橋沿河架設完畢,並有宋軍小股精銳渡河,試圖往石橋處彙集,繼而引發了金軍沿河前線的連鎖反應……駐紮在高地上的金軍大隊倒也罷了,高地兩側臨河的金軍作爲當面部隊,卻是本能做出了反應,部分騎兵和步卒主動迎戰,試圖阻止宋軍的‘大舉渡河’。

“去告訴完顏奔睹,宋軍這是在故意虛張聲勢,是想讓靠着河的僕散背魯被粘住,實際上宋軍不可能此時便從當面冒險渡河,便是王德此次率先突襲,本意上都是在爲韓世忠作掩護,讓他千萬不要做了誤判,因小失大!只讓僕散背魯按照原定計劃,速速逆流向上游去阻攔韓世忠就行……總之,西邊這四個萬戶,務必要同進同退,保障戰線穩定。”

高地的西側偏南位置,突合速所部萬戶早已經接到軍令,此時正在向更西面的上游地區進軍,以求壓制御營左軍渡河。然而,行軍隊列一側,駐馬觀察局勢的突合速在注意到河邊動靜以後,立即敏銳察覺到了宋軍意圖,並扭頭向自己的親衛侍從做出傳達。

親衛聽完言語,大略重複一遍,便匆匆而去。

但親衛剛走,突合速依然感到不安,復又轉向另一個親衛:“將剛纔言語轉給拔離速元帥……萬一奔睹動搖猶疑,讓他直接傳令干涉。”

又一名親衛得令,匆匆而去。

突合速這才繼續催動馬匹,繼續隨大部隊向西。

“萬戶。”旁邊一名漢軍猛安忍不住並馬隨行,稍作追問。“韓世忠的御營左軍一共四萬人,分出了王勝一萬人不能抵達戰場,這幾月間戰事不斷,肯定又多有損耗,此時不過兩三萬衆,上游有這麼重要嗎,需要四個萬戶一起去阻攔?反倒是石橋當面的李彥仙、吳玠諸部,旗幟分明、兵馬強盛,一望便知……恐怕這裡纔是真正主戰場吧?”

“這種戰事哪裡有什麼主次?都是主戰場!”

突合速當然知道這個在大名府才當上猛安的漢將本質上是帶着某種不安全感才一直在自己身側打轉的,但事到如今,他也有責任拉攏和安撫這些人,所以並不排斥趁着進軍間隙做出解釋,甚至稍微大聲了一點。“關鍵是戰事發動的順序……”

“請萬戶指教。”漢兒猛安不失時機的插嘴。

“有什麼可指教的。”突合速一邊前行一邊感慨。“我軍加上新到的援軍十三四萬,宋軍加上新到的援軍有十七八萬,軍隊太多了,誰都不能妥善指揮,更不可能一擁而上,那樣是自毀建制自尋死路,這時候就得講究一個戰場分劃,也得講究一個進軍的波次和順序……而韓世忠部雖然只有兩三萬衆,卻全都是沒打過敗仗、且成建制的精銳部隊,韓世忠本人更是天下名將,正適合先渡立足……”

“而他們一旦渡河,那些契丹人、党項人、蒙古人,足足四萬輕騎便可以輕易在韓世忠的掩護下從容過來……”

“而四萬輕騎一旦涌過來,本身殺傷其實不足,卻足以起到全線騷擾遏制、分割戰場的作用,到時候咱們就不可能攔得住李彥仙部的主力大軍團當面渡河與我們相爭高地了。”

“而若是韓世忠部與那些輕騎不能成功,雖然李彥仙還是要在中午前率主力渡河,卻不免要在渡河時被我軍主力從高地上大舉壓下來,死傷慘重……這便是勝機……而這些事情也是一層疊一層的。”

漢軍猛安在馬上微微頷首,但明顯還是有些疑惑,明顯還想再問些什麼,卻終究沒有敢問。而且很快,他也沒必要問了,因爲位於突合速左側的他在保持謙卑姿態的同時,忽然注意到了對面河畔的動靜,並微微擡手示意。

突合速詫異回頭,臉色當即一變……原來,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出現了。

不知道是承受不住河對岸宋軍那密密麻麻大軍壓河而立的壓力,又或者是高地上的完顏奔睹直接做出了誤判,傳下了軍令。總之,高地西側臨河的這個東路軍萬戶,終究還是沒有按照原計劃扔下當面之敵不管,跟他們一起速速並列向西,反而派出了大量部隊壓向河邊。

這樣的話,即便是後來這個萬戶得到支援或者軍令後迅速轉向,向西挺進,可自己這邊的戰線也不免要受到影響……尤其是他本部,側翼是要被暴露出來的。

唯獨木已成舟,而且那個萬戶的首領僕散背魯雖是個公認的廢物,卻偏偏又是太祖阿骨打的小舅子,而且僕散部本身是女真大部,根本不是他能干涉的,所以突合速看了片刻之後,還是扭過頭來,隨本部大部隊向西而去。

然而,事情還沒完,行不過兩三裡,所謂片刻功夫,細雨之中,剛剛失去了後方高地周遭的視野,前方便又忽然傳來喊殺之聲。

突合速與隨行軍官匆匆登上一個略微突起的田埂,只是一看,然後便半是驚愕,半是恍然起來。

原來,他們正前方,一面熟悉的旗幟帶着一支熟悉的部隊,當先迎面而來,直接發起了對金軍的襲擊,卻正是御營左軍統制官呼延通所部。

很顯然,呼延通部渡河後,並沒有如金軍想象的那般,先建立防線以求立足,然後掩護大隊渡河,再然後又是大隊御營左軍立陣,繼續掩護輕騎渡河……呼延通部能夠此時出現在此處接戰,只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呼延通一定是作爲韓世忠部先鋒率先渡河的,而且還是以一個非常偏下游主戰場的危險位置直接渡河的,並且剛一渡河,便片刻不停,直接向所謂主戰場方向攻擊前行。

這種攻擊慾望,令人咋舌,而且,從掩護效果而言,這種以攻爲守似乎並不比穩妥立陣來的差。

原定的河畔壓制戰,迅速轉變爲了當面遭遇戰。突合速驚怒之餘,一面向其餘兩個萬戶通報軍情,讓他們準備應敵,一面卻又立即下令,讓全軍就地佈陣,步兵居中,騎兵分野兩側,以標準而又樸素的鶴翼之陣迎擊推進。

這種簡單到樸素的陣勢,不是別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柺子馬。

沒錯,柺子馬和吳玠的駐隊矢一樣是戰術名稱,而非是對兵種的形容……鐵浮屠纔是形容重甲騎兵的詞彙。

至於所謂柺子馬,具體而言,就是兩翼鐵騎遮護中間步兵,與步兵相配合,層層遞進,發起短途衝鋒或者短途包抄戰術,是一種典型的波浪式騎步配合推進戰術。

這種戰術,說開了,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神奇,神奇的永遠是人的韌性、勇氣,這些東西,佐以嚴明的軍紀、優良的甲冑軍械、充足的補給、公平的賞罰,足以讓任何戰術變的神奇。

女真建國初期,不缺那些優良品質,所以再平平無奇的戰術,再普普通通的行政軍事制度,都會被神話。

“魏王雖然發怒,卻沒有要殺你的意思,顯然是認可了我和高通事的言語,準備必要時放你回去,用你給……給趙官家傳話。”就在宋金兩軍與正面與上游一起開戰的時候,金軍大寨偏向滹沱河的那一側營地中,卻顯得嘈雜而又波瀾不驚,這其中某處營寨裡,洪涯正在和虞允文誠懇交流。

“換句話說,所謂魏王、四太子,一軍之統帥,也對此戰沒有底氣了?”虞允文雙目通紅,在榻上近乎獰笑一般反問。

“誰有底氣?”洪涯絲毫不怒,反而籠着袖子立在那裡喟然一時。“金軍宋軍誰有底氣?宋軍兵力佔優是不錯,可金軍到底是隔河來守,而且還有平地騎兵大隊的優勢,柺子馬一出,往來百餘個回合都不潰,難道是假的?這個時候,誰都沒有底氣,對岸的官家怕是也沒底氣!”

雙方旋即陷入沉默。

但很快,虞允文便又冷靜發問:“金軍到底有多少戰兵?大家都說,金軍有十三四五萬,可到底是十三萬還是十四萬,又或者是十五萬?”

洪涯搖頭苦笑:“足下此刻打聽這個不覺得太晚了嗎?外面鬧成一團,我剛纔親口問了,王德王夜叉先鋒過橋,這時候都已經正式開戰了。”

“既然已經開戰,說來也無妨吧?”虞允文死死盯着對方,追問不及。

“不是不能說,而是真的不知道。”洪涯搖頭苦笑。。“虞探花,不瞞你說,便是拔離速都未必曉得金軍到底有多少戰兵,戰事太倉促了,沒有補充,沒有整編,各部皆有損耗,大名府那裡,曾經有數次交戰,隆德府那裡也有一次大規模騎兵交戰……”

虞允文一聲不吭,只是死死盯住對方。

“你若問有多少個萬戶?誰都可以告訴你,有十六個萬戶。”洪涯被盯得無奈,只能繼續坦誠。“但這裡面既有作爲援軍過來,足足一百個謀克的全騎兵萬戶,又有耶律馬五那種打殘了的萬戶,還有一個渤海人蒲速越的萬戶根本就是充數的,此時在滹沱河那邊做接應,連戰場都沒法子上!戰力也千差萬別,就像那個全騎兵萬戶,裡面一半是燕雲漢人,一半是塞外雜胡,全都是沒上過戰場的新軍,你說頂用還是不頂用呢?可從燕雲過來的四個合扎猛安,完顏剖叔總領,那是完顏婁室的副將,昔日大同留守完顏闍母的兒子,便只四個猛安,又有誰能輕視?就算是不說這些,只說那些幾十個謀克配幾千漢兒軍的萬戶,又如何呢?不也是千差萬別嗎?拔離速與奔睹的那兩個萬戶,與大同那兩個萬戶是一回事?都要戰場上見分曉的。”

虞允文終於冷笑:“所以說,金軍戰力參差不齊,十六個萬戶其實就是十三四個萬戶的戰力了?”

“大概也就是十三四萬的戰兵吧。”嘆了口氣後,洪涯忽然反問。“都說趙官家這次有戰兵十七八九萬,那敢問虞探花,此戰御營到底是十七萬還是十八萬,又或者是十九萬戰兵呢?”

“有二十萬!”虞允文平靜以對。“曲都統帶來了兩萬還多。”

洪涯連連搖頭,懶得爭辯。

二人再度在帳中沉默了下來。

但很快,虞允文忽然又問:“燕京新軍到底有多少,前面打這麼急?爲什麼不一起過來?是趕不及嗎?”

洪涯眯了眯眼睛,剛要說話,忽然間,帳外又轟然起來。

這位金國樞密院都承旨心下一驚,趕緊扔下虞允文出帳去打探,卻又聞得‘韓王自上游渡河,大舉來攻’的消息。

這個韓王當然不是吳玠,而是韓世忠,也只有韓世忠,能對金軍留守輔兵與籤軍造成這種級別的轟動效應。

很顯然,在呼延通與突合速交戰後,御營左軍剩餘各部也在渡河後毫不遲疑,選擇了直接進發,到此時必然已經與金軍左翼重兵集團爆發了全線接戰,最起碼韓世忠本人的大纛已經出現在了戰線上,否則絕不會引發這種級別的震動。

“那是突合速?”

滿地綠苗的平野之上,天下無雙的大纛之下,身材高大的韓世忠未帶面甲,直接駐馬在雨勢微微變大的細雨之中,然後伸出帶着皮製手套的一隻手,指向當面金軍。

“是。”

王世雄身爲親校,自然應聲而對。

“怪不得呼延那廝直接就砸上去了。”韓世忠嗤笑一聲。“不過我聽人講,突合速雖然瘸了,卻也穩妥了不少……如何列個柺子馬,卻要將本部扯的這麼開?七八千人,展開了四里路?”

王世雄當即沉默。

“應該是後方部隊未到,不得已如此。”不知何時轉過來的解元忽然出現在不遠處。“哨騎說,南邊並列的兩個萬戶,加一起也不過展開四五里路。”

“這就是戰機了。”韓世忠再度失笑。“我早就說了,王夜叉是個好漢,這必然是他在石橋那裡突擊額外扯住了原本要往這邊並行的一個萬戶……這是戰機!”

言到最後,笑容已經變成獰笑了,而言語一停,這位秦王殿下便直接掛上了銅製面甲。

解元以下,所有人一起掛上面甲,然後俱皆肅然無聲,等候軍令。

“沒什麼可說的!”韓世忠以手指點。“背嵬軍隨我來,以騎制騎,正面突過去,毀他柺子馬一角,剩餘全軍交予解元統攬,卻只有一個專門的要求,那就是務必隨後遣軍頂住這邊破掉的側翼,讓他不能再伸展出來!”

“喏。”銅面後的解元平靜做答。

“對了。”就在韓世忠勒馬啓動了兩步之後,卻又忽然回頭叮囑。“蒙古輕騎將渡,但我信不過他們……讓他們去最南邊,讓李世輔的党項輕騎爲我後援!”

“五哥放心。”解元依然冷靜。

片刻後,剛剛渡河,尚未彙集齊全的御營左軍背嵬軍便直接沿河發動突襲,目標正是突合速爲了控制戰線而過分延伸的右翼柺子馬。

正所謂,橋上之人看風景,卻不知自己也是他人風景,就在韓世忠盯着突合速的陣勢,迅速確立了戰術的同時,突合速當然也注意到了那面大纛。

而且,從第一時間,他便有些慌了。

無他,迷信也好,戰績也罷,沒有人可以忽視那面‘天下無雙’的大纛,也沒有人可以忽視韓世忠的御營左軍以及他的背嵬軍……橋山戰敗後,突合速再也不覺得自己比誰更強……但是問題在於,他除了這麼做又能如何?

下着雨,側翼洞開,面對着兵力遠少於自己的呼延通一部,他有什麼理由不把陣型鋪開以防萬一?

但是,韓世忠來的這麼快,行動的那麼果決,他又能如何呢?難道這時候再把側翼收攏過來?露出空當讓韓世忠直接過去?

說到底,打起來突合速才意識到,從王德到呼延通,再到韓世忠全軍……這一戰,宋軍氣勢洶洶,其勢宛如必得!

“萬戶。”就在韓世忠大纛開始緩緩提速的時候,那名漢軍猛安喘着粗氣靠了過來。“怎麼辦?”

“宋軍渡河太快了,事到如今不可能再指望着推進向前了,我去右邊騎步結合處,你去左邊騎步結合處。”突合速回過神來,勉力平靜以對。“各司其職,保住陣地爲上……”

“這便能攔得住韓王突破咱們右翼柺子馬?”漢軍猛安還是完全不安。

“右翼本就是給僕散背魯那廝擦屁股的……”突合速只覺得自己腳面癢得厲害。“自有他從後面攔住韓世忠,咱們自己守住陣地不退,便對得起所有人了!”

漢軍猛安這才無話,只是匆匆往左翼騎步結合處而去。

片刻之後,突合速剛剛抵達右翼騎步結合處,便看到那面大纛領着數千銅面鐵騎從自己更右側,幾乎是臨河的部位,直接衝鋒而來。

相較於區區一翼的柺子馬一角,這支鐵騎,明顯數量更多、甲冑更全、士氣更盛、戰力更強。

兩軍相交,突合速幾乎是強迫自己去看臨河交戰地段。

但是毫無懸念,那面大纛一如既往的宛如尖刀一般,撕裂當面之衆,直接突破了過去……只能說作爲敵人,你永遠不要懷疑韓世忠。

當然,這種近乎於推脫的感慨馬上就消失不見了,因爲另一支御營左軍下屬部隊即刻涌上,幾乎是尾隨着背嵬軍頂到了他的右翼空當,呼延通也如什麼陰魂不散的東西一般,直接隨着他的將旗偏轉,轉向此處。

這讓突合速意識到,所謂各司其職的時候到了。

然而,暫且不提韓世忠因爲王德隔空掩護成功大舉渡河,並發動全線進攻,只說石橋處,王德卻已經陷入到了徹底的苦戰之中。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王德只率本部四千衆孤軍渡河,雖然一開始便先聲奪人,可一旦其部整體過河失去後援,自然乏力。與此同時,當面金軍卻可以源源不斷獲得支援。

甚至不用那些支援,阿里部本身騎步戰兵就有八千有餘,是王德部的兩倍。

隔着微微變密的牛毛細雨,遠遠望去,王德的旗幟雖然還在往來不停,但明顯已經緩慢遲鈍了許多,其部一開始的那種一往無前的氣勢也因爲兵力上的壓制漸漸難顯。

“王子華(王德字)國家大將,不可輕失。”獲鹿城大寨側前方,龍纛旁,一個以雜物、木料、泥土匆匆堆砌起來的人造‘望臺’上,被人攙扶着的呂頤浩扭頭與身後坐在那裡的趙官家進言,絲毫不顧早間在軍議中正是他嚴厲宣告,任何人都不要指望援兵,哪部都可以全軍覆沒。“若有可能,官家還是應該儘量救上一救。”

狹窄而凌亂的人造望臺上,擺着一副孤零零几案,案上正是那壺藍橋風月與那個孤零零的杯子,杯子尚有半杯殘餘,卻不知是雨水還是酒水,已經換上甲冑的趙玖正盤腿坐在几案之後,此時聞言微微蹙眉。

他當然也想救下王德,以防士氣損傷,但問題在於,拿什麼去救?

在上游六萬部隊全渡併發起攻擊之前,提前出兵是不可能的,這將直接打亂當面主力部隊的進軍計劃,之前軍議時的嚴厲要求也將成爲笑話。

可若是放任戰事這麼下去,或許王德部的部屬是能夠按照原計劃等到預定的大進軍的……畢竟,這種滿是重甲的戰場之上,只要不陷入崩潰和混亂,想大規模減員都難……而且還足以倚仗一開始的推進換取不吃虧的敵軍減員。但這樣,王德父子三人就很危險了,因爲很明顯就能從將旗的移動軌跡上看到,他們父子三人一直在最前線往來衝殺不斷。

這種情況下,一旦疲憊下來,稍不小心,被金軍當做首要目標的他們便會殺身成仁。

而這,也是自古以來先登之士與陷陣之士在軍中被尊重的根本緣由——先登陷陣之勇固然豪氣,可背後是血淋淋的巨大死亡風險。

疑難之中,趙玖只能轉向身側侍立的劉晏,稍作詢問:“平甫,能不能讓李彥仙集中一些弓弩手隔河壓制,劃出一片安全區來?”

後者猶豫了一下,還是搖了搖頭:“好讓官家知道,雨水越來越密,而雨水對弓弩最大的影響便是讓弓弦受潮發軟,弓弦一旦發軟,射程便會大大減少,這般隔河拋射,將弩機裸露,怕是不過三矢便要被打溼,屆時不足以遮蔽我軍不說,反而容易因爲射程變短、精度不再而誤傷。”

“派些許精銳從石橋支援呢?”一旁的首席學士範宗尹忽然插嘴。

“太少不足以壓制金軍,便沒有太大意義;太多的話便很可能引來當面高地上的金軍主力,弄巧成拙。”劉晏平靜以對。

趙玖終於沉默,呂頤浩也一聲不吭。

“官家……”就在這時,一旁侍立的梅櫟忽然開口。“可否用潑喜軍一試?潑喜軍用的小弩炮可以在油布木架下操作,射程比弩還要遠一點,而且拳大的石頭足以殺傷重甲,壓制金軍。”

趙玖當即一怔,復又看向劉晏。

劉晏稍作思索,即刻頷首:“可以一試,而且潑喜軍的駱駝有高度,不必隔河壓制,完全可以從石橋渡河,到對岸軍陣中做支援!”

趙玖毫不猶豫,迅速點頭:“讓嵬名雲哥出戰!”

話說,嵬名雲哥從此次北伐一開始便一直跟隨御駕,並在進攻雀鼠谷過程中稍立功勳,但其部特殊的編制,也就是駱駝加小型扭力弩機的設計,很難通過休整迅速補充,所以部隊雖然沒有遭遇敗績,卻也從出發時的五百匹/人一路淪落到不足三百匹/人的編制,此時被喝令渡河出戰,也是一時驚疑。

但軍令既下,便無思考餘地,其人當即引本部兩百餘駱駝扭力弩轉向石橋。而與此同時,一百餘匹騾馬牲畜也在党項輔兵的驅趕下,馱着打磨好的、充當彈藥的拳頭大石頭尾隨前行。

大約兩刻鐘後,昔日發明出來專門應對宋軍重甲步卒的潑喜軍便靠着駱駝的強大機動性渡河就位,然後立即起到了奇效。

拳石如雨,密集佈陣的金軍甲士,無論步騎全都被打的擡不起頭來。

王德部的壓力瞬間大大減少,最前方的王德父子似乎也能稍作喘息。

如此奇效,便是嵬名雲哥都沒想到,要知道,自己這種偏門的、很難補充的兵種,早有斥退之論,如果不是因爲他去年上書說潑喜軍可以發射火藥包的話,早就被解散了。

王德稍得喘息,阿里部一時受挫,石橋前的小坡戰場上一時有些逆轉傾向。

但高地上,手握四個萬戶的完顏奔睹一聲不吭,甚至看都沒看高地正前方的戰場,與此同時,高地側後方的營寨內,全身都被打溼卻只是望着自己頭頂那面五色捧日旗的拔離速,當然也沒有任何反應。

拔離速身側,有一處木質望臺,魏王兀朮不顧身份,此時正親自攀登望臺眺望局勢,卻也不是在看高地正面方向,而是在向高地西面,所謂太平河上游地界奮力眺望……絲毫不顧雨水之中根本看不清任何情況。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前方哨騎接連彙報,先是韓世忠部背嵬軍突破臨河柺子馬一角,與僕散背魯的萬戶正式交戰,然後便是數量驚人的輕騎紛紛渡河,涌了上來。

這個時候,高地西側的太平河上游纔是真正的戰場,彼處雙方交戰部隊很可能已經達到七八之衆,而且還在往十萬之衆的交戰規模無限制逼近……這種情況下,誰還在乎正面的小坡戰場,尤其是此時看來,王德部的突襲更像是在給韓世忠作掩護。

轉向上游,早已經全線交戰的戰場上,帶着金冠的忽兒札胡思汗率領部分西蒙古部衆率先渡河,本欲直接順河進軍,尾隨韓世忠部進發,卻得到了解元代傳的秦王軍令,要求他們自宋軍背後繞行,準備去高地側後方進攻,嘗試插入金軍戰線最南端與營寨的縫隙,然後從高地後方窪地處完成對高地的包圍。

當然,包圍什麼未免高看這一萬多蒙古輕騎了,本質上還是要他們起到遏制、騷擾的作用。

實際上,繞過宋軍部隊後,忽兒札胡思便赫然發現,前方已經有金軍騎步在此處佈置妥當,依然還是步兵居中,騎步分兩翼的典型‘柺子馬’戰術,而且已經成功連接南面營寨外的壕溝,封死了道路。

見此情形,早就知道厲害的忽兒札胡思倒吸一口冷氣,但想到今日早間趙宋官家的戰利品許諾,卻還是咬起牙關,回身用草原語言呼喊激勵起來:

“我的安答們!我的鷹狗勇士們!中國天子的許諾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這是個公道的賞賜!現在該我們拿勇氣兌換承諾了!”

“不要懼怕敵人,也不要懼怕這場雨水,我知道雨水很快就會將我們的弓弦沾軟,將我們的箭羽弄溼!但是隻要聽着我忽兒札胡思的號令,我指向哪裡,便將箭射到哪裡,一刻不停,在箭羽溼掉之前,在弓弦軟掉之前,把兩筒箭全都射出去,女真人便會像兔子一樣逃竄,勝利就是我們的!”

“現在,把弓全都拿在手上,把箭搭在弓上,隨我來!”

言罷,穿着重甲、戴着金冠的忽兒札胡思調轉馬頭,一馬當先,彎弓便朝金軍陣地奮力一箭,而幾十名全副漢軍制式重甲的克烈部貴族緊隨其後,紛紛持弓追上,向着女真軍陣發射弓箭。

見到汗王這般身先士卒,西蒙古軍士氣大振,當即遵從命令,也都紛紛仿效,以典型的輕騎戰術展開陣型,然後在廣闊的陣地上嘗試以弓箭騷擾壓制金軍……一時間,這位西蒙古王身後箭矢如雨,而且雨落不斷。

但是,不過親自射出了兩箭而已,剛剛還在陣前揮舞大弓,鼓舞士氣的忽兒札胡思汗一聲不吭,直接從馬上栽倒,再不能起身。

西蒙古部衆一時不明所以,陣腳大亂,剛剛鼓舞起來的士氣更是跌落谷底。

就在自己父親身後七八步外的脫裡同樣目瞪口呆,說實話,他是做好了戰後將親父移交給趙官家準備的,但這次真不是他。

實際上,衆目睽睽之下,也不可能是他。

忽兒札胡思汗的幾位安答以及幾位西蒙古小部落頭人一起下馬,將直接沒了氣息的忽兒札胡思汗從地上抱起,而脫裡這個時候匆匆下馬去看,方纔隔着面罩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不是什麼陰謀,真不是什麼陰謀,就是一個意外,一支傳統的蒙古羽箭正中因爲帶了王冠而沒戴頭盔的汗王后頸。

而羽箭的一側已經被雨水打溼,羽毛散亂,這種情況下,沒人能控制箭矢走向。

這就是一場戰場上常見的誤傷,只不過這一次被誤傷致死是堂堂西蒙古汗王而已,而且是在戰事剛剛要趨於激烈化、全面化的時候,忽然死掉。

一身札甲的脫裡立在自己親父身後,目瞪口呆,一時慌亂到了極致,身後部隊更是散亂一時……要知道,西蒙古軍纔剛剛接戰,甚至連身後部隊都還沒彙集妥當。而原本因爲大股蒙古騎軍抵達而陷入緊張的金軍似乎也意識到了發生了什麼事情,開始有少部分鐵騎越衆而出,嘗試偵查。

在這個緊要關頭,鬼使神差一般,被周邊克烈部貴族所注視着的脫里居然將目光集中到了自己父親腦袋上的那個王冠之上……那個小小的玩意,剛剛害死了一個汗王,卻似乎有什麼魔力一般……脫裡幾乎想立即拿掉自己的頭盔,戴上這個東西。

不過,隨着雨水從兜鍪上滲入到臉上,跟着趙官家身側見識了很多的脫裡很快便回過神來,繼而在恍惚中意識到,在眼下這個地點,這個狀況下,這個王冠並不是自己戴了便算數的——而是趙官家、身側這些克烈部核心貴族武士、以及身後部衆全都同意纔算數。

他必須要做出一些事情來向那位在河對岸操弄乾坤的官家,向身前身後克烈部的貴族與部衆,向戰場上尚未彙集起來的西蒙古的零散部落證明自己可以戴上這個王冠。

這是前所未有的危險,但也是機會。

下一刻,在周圍克烈部核心人物的矚目之下,這名忽兒札胡思的長子忽然向前,然後不管不顧,直接將王冠從自己父親身上取下,卻又翻身上馬,拿匕首割斷了自己的弓弦,並用弓弦將自己父親的王冠系在了自己的長矛之上。

一名稍顯年輕的克烈部貴族意識到了什麼,迅速將忽兒札胡思脖頸上的箭矢折斷,然後其餘貴族也都反應過來,立即將忽兒札胡思汗的屍體擡上一匹戰馬,然後只是將戰馬向後方自軍陣中稍作驅趕,便也紛紛轉回自己馬上。

“女真人殺了我的父親!”

脫裡搶先一步,舉着長矛回身馳嚮明顯動搖的西蒙古軍陣,奮力大喊,身後便是託着自己父親屍首的戰馬,以及數十名克烈部貴族,而矚目的王冠則在細雨中搖晃不停,以至於與長矛交相作響,那個聲音聽起來,似乎與脫裡做赤心騎時戰馬脖子下的鈴鐺聲沒什麼不同。

“女真人殺了我的父親,你們的汗王!”

在數十名克烈部貴族的簇擁下,全副札甲的脫裡舉着長矛在西蒙古軍陣前與自己父親屍首間往來不斷,以蒙古高原上的古老語言嘶吼不停。“你們還記得我父親的恩惠嗎?你們還記得對我父親的誓言嗎?你們還記得我父親剛剛下的的軍令嗎?”

“現在,還願意認爲自己是蒙古人的,都隨我脫裡一起過來!我脫裡依然許諾你們我父親曾經許諾的東西,但你們要爲我和我的父汗作戰,爲我和我的父汗復仇!要履行剛剛的軍令,要將自己的箭矢在女真人的頭上傾灑乾淨,要在大宋天子面前爲我和我的父汗證明我們的榮耀!否則,長生天是不會饒恕你們的!”

言罷,脫裡再度調轉馬頭,然後高舉長矛,搖動皇冠,指向金軍。

周圍部衆,從克烈部的貴族開始,忽然炸裂,然後整個軍陣一如之前那般,向金軍奮力拋灑箭雨!而且比之前還要迅速,還要激烈。

甚至有不少披甲貴族血涌之下直接嘗試率衆衝陣。

須知,雨雪霜霧,泉溪溝渠,各不相同,可一旦匯於河流,繼而奔涌,便再無法分清每一滴水的來源了。

PS:

三個事情。

1、感謝水長東大佬的白銀盟!也感謝adrian_fufu大佬和sjhunter大佬的又一萌!還要感謝書友160125133718474大佬和農民科學家大佬成爲新萌,也就是本書第204萌和205萌。

2、例行獻祭新書《歷史系之狼》,作者歷史系之狼。

3、紹宋專題活動上線了……大家可以去活動中看看……順便無限感恩安總她們。

(本章完)

290.第286章 前後380.第375章 快人快馬301.第297章 明月297.第293章 祭祀199.第197章 店論(熊叔三十歲生日快樂)451.同人4:長齋繡佛——Narkissos174.第172章 舟楫恐失墜(續)421.第415章 崩摧113.第112章 解煩(續)469.同人21:最後的武士一小狼弗利312.第308章 虛張253.第250章 往來(下)462.同人14:此心安處——雲竹之歌147.第146章 一丈青224.第222章 囑託(2合1還債)232.第230章 藏報305.第301章 耶律478.同人30:楊沂中發現了什麼——LiaWind208.第206章 窺見347.第342章 秋風208.第206章 窺見347.第342章 秋風210.第208章 一波345.第340章 四月73.第73章 劫寨70.第70章 撤兵(4k2合1)275.第272章 嶽臺306.第302章 表決(2合1)182.第180章 與宴非短褐434.第427章 驅魚第258章 辨經29.第29章 一夢方醒(續)466.同人18:建炎以來南洋事雜記——親自出353.第348章 無事(大家新年快樂)273.第270章 一笑(續)363.第358章 江東387.第382章 一進一退143.第142章 胡思275.第272章 嶽臺27.第27章 一走了之400.第395章 進言451.同人4:長齋繡佛——Narkissos421.第415章 崩摧400.第395章 進言77.第77章 臨戰(下)103.第102章 流言(下)146.第145章 夜叉288.第284章 東西290.第286章 前後302.第298章 條子38.第38章 雪渡(下)323.第319章 奏札268.第265章 羊頭385.第380章 同桌同飲14.第14章 金兀朮來了!213.第211章 很多小問題399.第394章 果決如斯7.第7章 召見72.第72章 危機(下)130.第129章 五河105.第104章 雨水(中)92.第91章 人心279.第276章 秘閣149.第148章 召見81.第81章 勝了(上)228.第226章 思懷13.第13章 界溝(續)367.第362章 問法123.第122章 出兵60.第60章 元宵(下)296.第292章 緣由161.第160章 前後失據(上)292.第288章 神佛15.第15章 韓世忠反了!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159.第158章 各問東西(上)135.第134章 五道475.同人27:夏侯遠傳——夏侯寧遠213.第211章 很多小問題301.第297章 明月399.第394章 果決如斯148.第147章 理由450.同人 3:歲已復始——Narkissos19.第19章 扶腰(七歲大佬也生日快樂)123.第122章 出兵330.第326章 往歸12.第12章 界溝33.第33章 摜首(下)38.第38章 雪渡(下)167.第166章 疏通上下(下)293.第289章 好男兒115.第114章 郊遊(中)462.同人14:此心安處——雲竹之歌43.第43章 文書(中)138.第137章 悖論126.第125章 不斷392.第387章 舉火成炬305.第301章 耶律249.第246章 自擾(續)28.第28章 一夢方醒
290.第286章 前後380.第375章 快人快馬301.第297章 明月297.第293章 祭祀199.第197章 店論(熊叔三十歲生日快樂)451.同人4:長齋繡佛——Narkissos174.第172章 舟楫恐失墜(續)421.第415章 崩摧113.第112章 解煩(續)469.同人21:最後的武士一小狼弗利312.第308章 虛張253.第250章 往來(下)462.同人14:此心安處——雲竹之歌147.第146章 一丈青224.第222章 囑託(2合1還債)232.第230章 藏報305.第301章 耶律478.同人30:楊沂中發現了什麼——LiaWind208.第206章 窺見347.第342章 秋風208.第206章 窺見347.第342章 秋風210.第208章 一波345.第340章 四月73.第73章 劫寨70.第70章 撤兵(4k2合1)275.第272章 嶽臺306.第302章 表決(2合1)182.第180章 與宴非短褐434.第427章 驅魚第258章 辨經29.第29章 一夢方醒(續)466.同人18:建炎以來南洋事雜記——親自出353.第348章 無事(大家新年快樂)273.第270章 一笑(續)363.第358章 江東387.第382章 一進一退143.第142章 胡思275.第272章 嶽臺27.第27章 一走了之400.第395章 進言451.同人4:長齋繡佛——Narkissos421.第415章 崩摧400.第395章 進言77.第77章 臨戰(下)103.第102章 流言(下)146.第145章 夜叉288.第284章 東西290.第286章 前後302.第298章 條子38.第38章 雪渡(下)323.第319章 奏札268.第265章 羊頭385.第380章 同桌同飲14.第14章 金兀朮來了!213.第211章 很多小問題399.第394章 果決如斯7.第7章 召見72.第72章 危機(下)130.第129章 五河105.第104章 雨水(中)92.第91章 人心279.第276章 秘閣149.第148章 召見81.第81章 勝了(上)228.第226章 思懷13.第13章 界溝(續)367.第362章 問法123.第122章 出兵60.第60章 元宵(下)296.第292章 緣由161.第160章 前後失據(上)292.第288章 神佛15.第15章 韓世忠反了!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159.第158章 各問東西(上)135.第134章 五道475.同人27:夏侯遠傳——夏侯寧遠213.第211章 很多小問題301.第297章 明月399.第394章 果決如斯148.第147章 理由450.同人 3:歲已復始——Narkissos19.第19章 扶腰(七歲大佬也生日快樂)123.第122章 出兵330.第326章 往歸12.第12章 界溝33.第33章 摜首(下)38.第38章 雪渡(下)167.第166章 疏通上下(下)293.第289章 好男兒115.第114章 郊遊(中)462.同人14:此心安處——雲竹之歌43.第43章 文書(中)138.第137章 悖論126.第125章 不斷392.第387章 舉火成炬305.第301章 耶律249.第246章 自擾(續)28.第28章 一夢方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