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安撫將士,提高士氣,柳清和與沈飛臨危受命,很快就接手魏光的事,一個出謀一個劃策,重新作戰計劃,共同抗敵。幸在二人頗負聲望,當機立斷所作的決定無人反對。全軍上下雖因魏光的死消弱不少士氣,卻也因兩人的臨危不懼而逐漸平定下來。?
柳清和與沈飛鬆口氣之餘,更是竭盡心力籌備大戰。魏光死後的第一戰,必須贏!而且要大勝!這樣才能鼓舞士氣,順利平叛。這一戰若是輸了,不用敵人攻來,大軍自己就會陷入土崩瓦解的危險。?
即將面臨刀光血雨的燕都,出奇的寧靜。彷彿暴風雨前夕的平靜,夾雜着令人喘不出氣的巨大壓力,凝滯成緊張的氣氛。早在大軍來到之前,燕都已經被叛軍成功佔領。百姓大多逃城,走不了的只要乖乖交出家中一半的糧食錢財,也能換取活命的機會。至於頑固抵抗的,則被當衆斬殺,頭顱滾地,血濺三尺。?
嚴酷鎮壓下,整個燕都儼然成了叛軍的大本營。六處首領齊聚於此,數萬士兵駐紮在城中,只要一聲令下,便如脫繮的野馬,將周圍全部踏平。?
面對大敵,柳清和沈飛左思右想,決定避開敵軍鋒芒。選擇在敵方還未發兵之前,率先迎戰,獲得主動權。先派人突襲,攪亂敵軍方寸,而後率領將士打退敵軍,收復失地。就算不能一次解決,也可以將他們困於城中,斷水斷糧,他們遲早會投降。?
這夜,冬日的風颳得人雙耳生疼。?
柳清和與刻意挑選出的精兵藏於城外樹林中,仰望遠方城牆上的燈火,等待午時三刻,守城士兵疲倦不堪時,趁機潛入城內,四處縱火製造混亂,給大軍創造機會。?
而在不遠的平地上,沈飛已經集結了軍隊,準備在柳清和入城後,便發兵討伐。其實他並不相信柳清和,他知道此事背後有柳易插手,那些兵馬大有可能是柳易這些年暗自籌備的。但他此刻孤身在外,縱然有君無恨遣人暗中相助,卻也不能一人獨攬大權。憑手段將柳清和調去突襲便已足夠,只要這次平叛最大的功勞是他,就能打消柳易父子的打算。?
只是……?
沈飛望着漆黑一片的天空,皺眉苦思。魏光一來就死,絕對是柳易下的手。可他難道不知道,魏光死後,柳清和的聲望地位根本比不上他,絕對會被排擠。到時候恐不能如他想的那樣,借平叛的機會獲取兵權。?
那隻老狐狸向來狡詐,怎會做這種明顯吃力不討好的行爲?沈飛心中起疑。難不成,其中還有另外算計?若是反叛之人是他的手下,此次……?
不好!?
沈飛猛地一震,中了柳清和的圈套了!?
“來人!速速起兵!”沈飛立即招來手下。原本他還等着柳清和縱火製造混亂,如今他卻等不及了。若讓柳清和先一步下手,縱使他帶兵平叛,功勞繫於身亦會被人詬病。?
“沈大人,城裡還未傳來消息,現在發兵是否太早?”副手疑惑。?
沈飛把臉一沉:“速速起兵!不用等他們!”?
就在說話間,只聽有人大呼:“火!燕都城着火了!”?
沈飛擡頭一望,便見燕都方向一片火海,火光映紅的半面天。他不再猶豫,縱身上馬,抽出劍大聲道:“全軍聽令!隨我殺入燕都,斬盡叛逆!”?
見燕都城內已一片混亂,將士們哪不知這是立功的好機會,立即齊聲迴應:“殺叛逆!殺叛逆!殺叛逆!”?
帶着士氣高昂的將士們,沈飛一路領先,親自帶兵出征。他面色鎮定,心裡卻滿是焦急,一定要趕快入城,找到柳清和!?
大軍很快達到燕都城內,此時燕都內一片混亂,叛軍四處奔跑。他們大多都是百姓臨時起義,或是被叛賊強徵過來的壯丁,見城內滿是火海早就亂了分寸,只顧着自己逃命,哪還顧着別的。?
沈飛帶人一路很輕鬆的殺入城中。從燕都起義開始,知府不見蹤影,那些叛賊便佔了知府的府邸,移作主將歇息之地。沈飛命人留下來將處理城內,便帶着一對輕騎馬不停蹄的奔赴知府府邸,趁亂活捉叛賊首領。?
此刻整個燕都陷入火海之中,而知府府卻靜得出奇。沈飛帶人來到時,府門半掩,門前的守衛不見蹤影。他暗道糟糕,下馬衝入府中,便見院內跪着四個大漢,皆着薄衫,面色睏倦,顯然是被人從暖被窩裡挖出來。?
“姓柳的,有種咱們戰場上打一戰!用如此卑劣的計策,我等不服!”其中一人大聲道。?
柳清和站於五人面前,冷聲道:“正所謂兵不厭詐,你們派人刺殺魏都尉,難道就不卑鄙!說!還有二人在哪裡?!”?
正待再問話,聽到身後腳步聲,柳清和轉頭便見沈飛帶着一隊人馬衝入院中。他連忙上前抱拳道:“沈大人,幸不辱使命,活捉叛賊首領四人。只可惜另兩人聞風而逃,現下還不知他們的下落。”?
“柳大人好手段。”沈飛突然笑道:“命你製造混亂,沒想到你還給了我這麼大禮。”說罷,揮手:“將叛賊押下去,嚴刑拷打!不愁他們說不出餘黨下落!”?
柳清和微微皺眉,想說什麼最終卻沒說出口。?
沈飛對着他笑,背過臉面色卻黑如碳灰。藉着領兵突襲之際,與叛賊合演一出活捉的好戲。柳清和,好計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