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武功教學

翌日清晨,武成玉早起晨練,他現在練的已經不是牛馬樁,也不是收藏的諸般絕技,而是一套最基本的道家導引術,有些類似金剛長壽功。

沒有半分威力,只能將一夜沉睡的筋骨慢慢活動開,另外有沉心靜氣的作用,早在半年前他的武功已經到了停滯階段,再向前跨一步千難萬難。

加上熟讀道經不得其法,武成玉煩躁不堪,無奈之下開始在姑蘇城各個道觀閒逛,找那些老道士答疑解困,爲此甚至在各個道觀捐了不少功德錢。

可惜還是跟之前一般無二,每個道士都將道經說的雲裡霧裡,各執己見,武成玉反而更加迷茫。

只有一個老得不成人樣的道士什麼也沒說,只教給他一套導引術,讓他回家練習,說平心靜氣,自明真意。

幾個月過去,真意沒明白,武成玉早上起來晨練也習慣先從這導引術開始,沒什麼立竿見影的實在效果,但是練完之後確實能讓人心境平和。

待他將一套導引術打完,阿苦也終於把手上的事情做完了,每天早上她的晨練方式就是各種家務,掃地拖地洗衣服等等,幹得熱火朝天,興致盎然,不將這些事情做完,她哪都不去。

阿苦一直執着的展示着她在這個家的存在感,或者說是必要性,不讓做是不行的,外面僱人來操持也是必須杜絕的。

只要一提這事,阿苦愛笑的眼睛立刻會溼潤起來,以至於武成玉每次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都會有些心疼。

“哥哥,我這邊都好了,咱們去演武場吧。”

阿苦一身杏黃色的短打,走到武成玉身邊,自然的拉着武成玉的手,笑語嫣然,有點小熊依人撒嬌的感覺。

武成玉這幾年忙於練武和讀經書,倒是甚少和阿苦一起外出。

武家坡的演武場一般在山谷西邊,一塊上千平米的廣場,正常情況下每天早上都有兩百多個青少年在此習武,還有一些成年子弟負責教學,涵蓋了武家嫡系旁系和一些關係近可以培養的外姓子弟。

但武成玉和阿苦去的地方是在武家坡中後方武氏一族總議事廳的旁邊,專門爲了修煉武功重新開闢的練武場,比之前的面積不遑多讓。

練武場一邊是傳統的石鎖、梅花樁、沙袋,還有武成玉找人打造的單雙槓,用於攀爬的假牆,還有練習輕功步法的障礙跑道。

此時一共有將近二十多個少年早早的來到練武場,已經練得渾身是汗,除了兩個比武成玉稍大,其餘都是8到12歲左右,這些都是從武家嫡系千挑萬選出來的。

以武氏一族的能力不是不能供養更多子弟練武的資源,但茲事體大,在這些孩子成長起來之前,武家擁有真正武學的消息必須儘可能封鎖起來。

挑選範圍小,年齡合適,肯吃苦,關鍵是值得信任,能挑出這二十多個已然不容易。

武家唯一能教導這二十多人的只有武成玉。

自古練武之人授徒,往往只有七八個親傳弟子,有些甚至是一脈單傳,授徒可遠沒有那麼簡單。

武人授徒時大多是一對一教學,人數稍多,精力不足就會顧此失彼,反而耽誤了徒弟。或者像黃藥師那般,自己親自教授的只有曲靈風、陳玄風、梅超風和陸乘風,至此就再也沒有耐性,之後的馮默風和武眠風大多時間由曲靈風代爲教學,此二人平日裡能見到黃藥師的機會少之又少。

教授武學可不僅僅是講講心法,演示招數那麼簡單。

修煉內功時必須先讓弟子熟悉經絡,瞭解心法真意,準確掌握運功路徑,不能出一點錯誤,在弟子掌握氣感前多方引導,掌握氣感後隨時監控弟子運功時的動態。

這還僅僅是內功,外功招式,無論是拳腳兵器等,都要讓弟子熟記訓練的同時,不斷的糾正其動作,不厭其煩的講解要領,最重要的就是給弟子喂招,直到弟子真正將招數練成肌肉記憶,這也就是俗稱的功夫練上身。

武成玉穿越過來只有五年,算上前身在桃花島的五年,他真正練武的時間也不過十年而已。

想要一次性教授二十餘人,哪裡有這麼簡單。

好在武成玉是有掛的,在竹簡的指導下,還有自己敏銳五感形成的內視圖,再加上得到如此多的秘籍,排除那些重複的,如今武成玉知道的隱脈就有近三十個。

天底下論對人體經脈最瞭解的,武成玉不敢說第一,但至少可排前三,畢竟他等於是用‘眼睛’直接看。

一年前接受這個總教習,他就把接下來一年的教學目標放在了修煉內功打根基上。

同時武成玉也拿出了後世應試教育的那一套模式,填鴨式教學,教學的第一個月,什麼也不幹,就是熟悉人體經脈。

武成玉自己畫出了十二正經和奇筋八脈的線路圖,同時還有歸元心經的運功路徑圖。

對着這二十多人,包括阿苦,直接就是狂轟亂炸,不但要熟記,還要能自己準確無誤的畫出一副來,隨時考試,隨機提問,答不上來的就拿出族長給的家法,一根藤條。

武成玉手裡的藤條可不是用來打手或者抽屁股的,每次敲上去的都是人身上最疼但對身體沒有傷害的穴道,或者是關節上的麻筋,哪怕沒有使多大勁兒,但武成玉認穴極準,一敲之下保準出錯的弟子提神醒腦。

不得不說,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是效率也是最高最直觀的。

此外他還詳細講解各個經脈對人體不同的作用,內力在不同經脈運轉過程中應該有的反應,這些也都來自他不斷融合內功心法時的真實體會,可謂真知灼見,外面那些師父估計自己都說不明白。

這些被挑選進來的子弟,資質悟性有高有低,但大多性格堅毅,能吃苦,也知道機會難得,哪怕不停被動用家法,也不敢心生怨懟,就這樣,武成玉也足足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讓他們將該掌握的知識牢記。

當然這個過程中阿苦大概不到半個月就熟練掌握了,每天要麼蹲在一旁吃東西,要麼自己默默修煉,有這麼一個標杆在,倒是讓這些拼命學習成長稍慢的弟子從來不敢自滿。

當然光死記硬背是不夠的,接下來還是需要武成玉開掛。

第82章 亂局第372章 得償所願第309章 初見溫夫人第136章 拷問第82章 亂局第246章 馬賊一陣風第259章 自投羅網第80章 追殺第118章 擂臺日第302章 大大的孝子第286章 拷問第29章 再獲獎勵第64章 初步功成第24章 請客第357章 射鵰版蝙蝠公子第225章 朝英侍女第160章 生死危機第270章 太匆匆第53章 一場鬧劇第270章 太匆匆第101章 毒計第259章 自投羅網第360章 陽極生陰的天山六陽掌第161章 點自己的蠟燭第195章 懷疑第130章 圍攻第5章 意難平第53章 一場鬧劇第129章 第五道埋伏第329章 烈風腿法第260章 面對面第22章 竹簡妙用第51章 夜襲第67章 曼陀山莊第84章 終局第166章 結善緣第67章 曼陀山莊第44章 不正經的獎勵第209章 對戰丘處機第219章 登門第270章 太匆匆第261章 李代桃僵第316章 惡少養成記(二)第270章 太匆匆第77章 圍堵第188章 彼此茫然第130章 圍攻第319章 奪權第325章 初到西夏第340章 火工頭陀第52章 栽贓嫁禍第277章 獨行夜,荒村,吃人第259章 自投羅網第280章 子午嶺鬼門關第294章 歸途第291章 城堡佈局第21章 還人情第218章 狼子野心第356章 再遭算計第152章 狗血拌飯第359章 貨不對板第169章 荒野求生第282章 時間到了第6章 賣藝爲生第355章 詭異雙刀第270章 太匆匆第116章 故人重逢第244章 因人成事第199章 有花堪折第282章 時間到了第264章 強殺第187章 了結第371章 少林方丈的傳承第46章 事罷離場第41章 突然發難第287章 邊境勢力第63章 大路通天第199章 有花堪折第140章 族議第19章 拒絕丐幫第301章 紅顏禍水第270章 太匆匆第150章 識破第102章 剷除後患第246章 馬賊一陣風第52章 栽贓嫁禍第121章 絞殺第70章 穆氏陵園第230章 古墓隱秘(三)第342章 及時救下第66章 黑玉斷續膏的後續第99章 紅袖招第249章 紇石烈良平第181章 請吃蛇羹第104章 內情第97章 熊出沒第188章 彼此茫然第371章 少林方丈的傳承第20章 後事與遺願
第82章 亂局第372章 得償所願第309章 初見溫夫人第136章 拷問第82章 亂局第246章 馬賊一陣風第259章 自投羅網第80章 追殺第118章 擂臺日第302章 大大的孝子第286章 拷問第29章 再獲獎勵第64章 初步功成第24章 請客第357章 射鵰版蝙蝠公子第225章 朝英侍女第160章 生死危機第270章 太匆匆第53章 一場鬧劇第270章 太匆匆第101章 毒計第259章 自投羅網第360章 陽極生陰的天山六陽掌第161章 點自己的蠟燭第195章 懷疑第130章 圍攻第5章 意難平第53章 一場鬧劇第129章 第五道埋伏第329章 烈風腿法第260章 面對面第22章 竹簡妙用第51章 夜襲第67章 曼陀山莊第84章 終局第166章 結善緣第67章 曼陀山莊第44章 不正經的獎勵第209章 對戰丘處機第219章 登門第270章 太匆匆第261章 李代桃僵第316章 惡少養成記(二)第270章 太匆匆第77章 圍堵第188章 彼此茫然第130章 圍攻第319章 奪權第325章 初到西夏第340章 火工頭陀第52章 栽贓嫁禍第277章 獨行夜,荒村,吃人第259章 自投羅網第280章 子午嶺鬼門關第294章 歸途第291章 城堡佈局第21章 還人情第218章 狼子野心第356章 再遭算計第152章 狗血拌飯第359章 貨不對板第169章 荒野求生第282章 時間到了第6章 賣藝爲生第355章 詭異雙刀第270章 太匆匆第116章 故人重逢第244章 因人成事第199章 有花堪折第282章 時間到了第264章 強殺第187章 了結第371章 少林方丈的傳承第46章 事罷離場第41章 突然發難第287章 邊境勢力第63章 大路通天第199章 有花堪折第140章 族議第19章 拒絕丐幫第301章 紅顏禍水第270章 太匆匆第150章 識破第102章 剷除後患第246章 馬賊一陣風第52章 栽贓嫁禍第121章 絞殺第70章 穆氏陵園第230章 古墓隱秘(三)第342章 及時救下第66章 黑玉斷續膏的後續第99章 紅袖招第249章 紇石烈良平第181章 請吃蛇羹第104章 內情第97章 熊出沒第188章 彼此茫然第371章 少林方丈的傳承第20章 後事與遺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