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天下財貨,豈是定數

諸葛瑾把場面話說完,那些烏桓和鮮卑部族的使者倒也唯唯諾諾,個個口稱感懷恩德。

不過誰都知道,這些都是虛的。要控制蠻夷,就得恩威並施,剛纔的大話是威的部分,恩則要看後續實打實的貿易計劃,如何分配利益。

諸葛瑾在鋪墊完之後,就想公佈自己的設想,但他也考慮到自己身份尊貴,如果太容易吐露,倒顯得他的規劃不值錢了。

所以他非常有耐心,只等那些烏桓、南匈奴和鮮卑蠻夷自己忍不住發問,他再故作高深地答疑好了。

反正那些烏桓人,肯定是會沒有耐心的。

果然,酒過三巡後,烏桓樓班部的使者就藉故上前敬酒,然後想提出幾個疑問。

諸葛瑾今日來主持這場安撫蠻夷的宴席,裡面是穿了鐵環鎖子甲的,而且所有入府的胡人,都被要求交出武器。

不過爲了體面,對於使者本人還是沒有嚴格搜身,只是讓他們的護衛留在外院吃喝。

這種情況下,維持秩序的侍衛自然也不會讓使者靠諸葛瑾太近說話,基本上是讓他在十幾步外遙遙祝酒即可。

更何況,趙雲還坐在諸葛瑾側首邊第一個的位置。這個距離上,細微的飛刀吹針無法傷到穿了鎖子甲的諸葛瑾,想衝上前的話,以趙雲的武藝,攔截簡直是輕輕鬆鬆,敢亂動的使者簡直就是找死。

只聽那使者拱手道:“樓班部使者烏蘇,拜見諸侯。小使僻處邊荒,但也聽聞諸侯才智之名,播於天下,部中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前番糜使君要我們烏桓各部,儘量販賣牛羊給漢人,解幽州糧秣之困。同時又說,諸侯有妙法能確保我烏桓各部就算賣出再多牛羊、也能兼顧自身過冬所需食物,不至於忍飢挨餓。小使實在不解,難道諸侯有仙術,能憑空變出米、肉來?”

烏蘇問完,其他各部使者也都豎起耳朵聽,很想知道諸葛瑾怎麼回答這個尖銳的問題。

諸葛瑾倒也不含糊,雲淡風輕地直接否定:“仙術是不存在的。我若能憑空變出食物,那直接變給幽州漢人百姓吃便是了,還要徵收什麼糧秣,還要跟你們烏桓人費勁貿易作甚?

但是統籌資源、讓牛羊米肉鹽茶諸物發揮最大的價值,讓胡漢都豐衣足食,卻是可以做到的。”

諸葛瑾直接坦陳相告,讓不少使者都稍稍安心了些。

雖然諸葛瑾講的道理依然流於空泛,但是從其語氣、神情的自信程度都可以看出,人家是真心有把握,至少不心虛。

再結合諸葛家的名聲,那些胡人也就多信了幾分。

不過,那個主動發問的烏蘇,顯然是烏桓人裡相對有點見識的,估計也讀過一丁點漢人的史書,才被樓班篩選出來、作爲貿易使團的代表。

烏蘇便追問道:“諸侯之言,可謂坐而論道,有三公之氣度。但我等偏僻小人,也知道你們漢人先賢曾經說過,‘天下財貨只有定數,不在官則在民’。

貿易一道,只是把財貨轉移,並不會憑空而生。既如此,原本糧肉不夠所有胡漢百姓吃,貿易統籌了之後,又怎麼會夠吃了呢?”

烏蘇能問出這番話,其他胡人諸部的使者一聽,便徹底心悅誠服,覺得自己上場也絕不可能問得比他更透徹更直擊要害了。

自己讀的漢人的古書肯定沒對方多,就算知道點道理,也只是粗淺的生活常識,上升不到漢人文人的理論高度。

既如此,就讓樓班部的使者扮演大家的嘴替,他一個人代表大家問,大家就靜聽諸侯如何辯解便是。

諸葛瑾聞言,卻是不由哂笑。

自古以來,胡人文化水平不高,就算他們對漢人的先進管理統籌有所理解,最多也就理解到儒家說的那一步“天下財貨只有定數,不在官則在民,故而所謂廣開財源,都是與民爭利”的程度。

從漢武帝時桑弘羊和反對派的辯論,到後來漢宣帝時那場導出了《鹽鐵論》的賢良文學辯論,再到後世王安石司馬光之爭。

儒家保守派攻擊管理學和統籌創新、攻擊經濟變法的最根本殺器,就在於這一點。

儒家傳統士大夫,不覺得生產力是可以被解放、被髮展的,天下財貨就那麼多,一切改革變法都是在分蛋糕,而不是把蛋糕做大。

當然了,那些跟儒家經濟保守派賢良文學打擂臺的法家代表,自己也不爭氣,

從桑弘羊到鹽鐵會議,甚至一直到唐朝宰相楊炎搞兩稅法改革,甚至到明朝的張居正,他們沒有一個能正面反駁“天下財貨有定數”的錯誤觀點。

他們也理解不了未來進入資本注意社會後,科技進步、經濟總量不斷增長、生產力不斷髮展的世界。所以桑弘羊等人說到底,也確實是在變著法兒分蛋糕,沒有做蛋糕。

古代華夏改革派當中,在這個問題上最能打的,應該算是王安石了。至少在這一點上,王安石比張居正都更能打,他是試圖從根子上論證“生產力是可以被解放和發展的”。

只可惜他的論證嘗試依然不夠嚴密,加上他用人方面有問題,用的都是呂惠卿之流的卑鄙小人,最後雙方淪入“爲了反對而反對”的意氣之爭。

不過,千古漢人儒家士大夫都回答不了的根本性難題,對於諸葛瑾來說,卻不算什麼。

對於一個有現代經濟學常識的人,要想論證“管理和統籌,可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能讓生產力總規模變大”,這可比古人容易得多。

誰讓古代執政者數學都太差呢。

諸葛瑾甚至都不用講大道理,他可以直接用胡人最熟悉、最心服口服的角度,摳細節算帳。

只聽他先談笑風生地拋出一問:“你既是樓班部使者,又懂邊市榷商,想必會算些帳?也懂些牛羊畜牧?我今日不講大道理,便以牛羊畜牧舉例,你們總能聽懂吧?”

那些胡人使者都是一愣,他們見慣了漢人士大夫動輒講大道理,搞道德說教,卻是第一次聽說有漢人高官跟他們算帳、談養牛養羊的。

這事兒胡人可比漢人更熟,那是賴以爲生的老本行了。當下衆人自然是紛紛響應,表示諸侯若是能在這個問題上,說出一番讓人信服的道理,他們將來自然是無有不允,絕對合作。

既然氛圍都烘托到這兒了,諸葛瑾就非常接地氣的跟那個烏蘇算起帳來:“好,我且問你,在你們草原上,一頭養到成年發賣的牛,能割出多少肉來?”

烏蘇想都沒想,脫口而出:“成年壯牛,約有六七百斤肉,便是極多了,公母之間,或許還有百餘斤差異。”

他說的當然都是漢斤,摺合後世的度量衡也就是三百多斤肉。

古代的牛多是爲了耕地的,並非專門養育來吃肉,所以肌肉佔體重的比例遠不如後世的菜牛。

諸葛瑾又問:“那一隻成年的肥羊呢?要幾隻羊才能抵得一頭壯牛的肉?”

烏蘇又應聲答道:“羊比牛肥些,七八隻活羊才抵得一頭活牛的重量。但是羊的肉多,五六隻羊便抵得一頭牛的肉。”

諸葛瑾:“那如果比吃草的‘轉化效率’,五六隻羊一天要吃多少草?一頭牛每天又要吃多少草?只是爲了吃肉,養羊划算還是養牛划算?”

這個問題,烏蘇稍微想了想:“若只是爲了吃肉,養羊自然比養牛划算得多。一頭牛吃的乾草,至少抵得四五隻羊,但牛長得慢。羊半年便可吃,就算養到肥壯,也不用一年,牛卻需要數年。”

而下面的其他胡人使者,也都稍微過腦子想了想,纔算過帳來。

主要是漢朝時胡人的畜牧還太粗放,基本上除了冬天迫不得已非得給牛羊吃點乾草的情況以外,其他時候他們都是放任牛羊在草原上自己啃的。

烏桓人對於牛羊的食量統計很粗放,大部分牧民也沒有數學常識去算帳規劃。冬天需要多少乾草才能過冬,也都是憑經驗隨便毛估估一個數字,如果割少了最後牛羊大批凍死餓死都是常事。

說到底,還是全民數學基礎都太差。哪怕是生死攸關的大事,明知道有些東西算錯了會有重大損失,但算不明白就是算不明白。

這也說明數學這東西,憤怒是完全於事無補的。別說極度憤怒的情況下做不出數學題,哪怕做不出的下場是餓死,該算不出還是算不出。

這些使者已經相對算是胡人裡識文斷字的,比普通牧民數學水平不知高了多少,才能勉強跟上提問。

諸葛瑾卻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繼續高強度追問:“既然如此,爲了滿足部民口腹之需,爲何不多養羊呢?還要養那麼多牛作甚?”

烏蘇這次卻像是聽到了一個好笑的問題:“養牛可不是爲了吃肉的,更是爲了有牛乳製作酥酪。我們烏桓人,平素也沒多少機會吃肉,那如何能吃得起?能有足夠的牲畜、產奶養活部民,便是豐饒之年了。

何況牛可以賣給漢人作爲耕牛,其價遠非賣肉可比,牛皮堅硬可以爲甲,羊皮綿軟只能爲襖,牛筋還能鞣製爲弩弦,更是高價之物。

當然,這些都不是關鍵,關鍵在牛更能扛餓。到了草料不濟需要轉移的時候,牛能多頂幾日而不餓死。羊卻嬌貴,風雪忽至時成片餓死的慘狀,我們都見過無數次了。

所以部民必須養一部分牛過冬,以防不測,哪怕他們從不打算與漢人貿易——這些都是常識。”

“我當然知道這些都是常識。”諸葛瑾直接正色懟了回去,讓那些胡人收斂一些,

“所以,說到底,伱們看似逐水草而居,已經竭盡所能,讓草原上能夠養活更多的人,讓部民不至於餓死。

但實際上,你們的畜牧結構,並沒有充分發揮草原的生產力。

當然,我不是讓你們過度放牧,我也算到了羊喜啃食草根、多養羊會破壞草原這些問題,你們能想到的我都想到了——

即使如此,我還是能說,你們胡人部族養牛羊的規劃,簡直是一塌糊塗!

草原上有多少草,是因爲你們需要‘避險’、防止過冬時牲畜餓死凍死、爲了留後手,而選擇了低效放牧?

又有多少牲畜,早就過了長肉最快的年紀,再養下去,也長不了幾斤肉,只能白白多吃草,但你們爲了保住牲畜財產的規模,不肯及時屠宰、白白浪費了?

而這些損耗,如果你們肯跟我們漢人朝廷充分合作,跟我們的邊市榷場充分貿易,

把大量超期飼養長肉變慢的牲畜提前屠宰賣掉,最終能節省出多少草?養多少新牛羊?多產多少肉?這筆帳你們算過麼?”

烏蘇被問得啞口無言,他不得不承認,諸葛瑾說到了一個關鍵點上。

那就是漢朝時草原民族的畜牧業,超期飼養非常嚴重。

稍微懂點常識的人都知道,一隻羊如果養一年以上,它再長大的速度就會越來越慢,只會變老。如果爲了吃肉,最多養一年就該殺了,別浪費草了。

但是,草原胡人爲了積蓄財產,只要自家人吃不了這麼些肉,羊養到不長肉了積蓄養著、囤著,這是很普遍的現象。

而且在他們看來,草這種資源稀缺性不強,平時水草豐美的時候,也沒想過去管控、計算生長速度和消耗速度。

這樣粗放飼養的結果,不是過度放牧,就是浪費飼料。

諸葛瑾用數學的嚴謹梳理一遍,烏蘇立刻發現他們的生產方式,到處都是低效率。

不過烏蘇好歹還有些常識,他很快想到一點,便抗辯道:“諸侯所言,確實發人深省。但是我們烏桓人就算明知牛羊再養下去會變老而非長肉,也不可能隨便屠宰。

牲畜活著,好歹不會腐爛。若是一下子殺太多,又吃不完,豈不是看著肉白白酸腐?

我們也不能把肉都賣了換成錢財,錢財到了急難之時,寒不能衣,飢不能食,豈不是將性命交於他人之手?

過往數百年,我們與漢人的貿易,也都是以換取鹽鐵和其他必須之物爲限,換夠了就不再多賣牛羊,寧可家裡養著牛羊白吃草,也好過囤著一堆銅錢——

漢人的邊市未必時時能有,一旦漁陽府君換人,有對我們烏桓強硬的,關了榷場,我們留在手上的銅錢也成了廢物。”

烏蘇說完,其他諸部使者也深以爲然。

他們祖祖輩輩忍著“已經不再長肉的老羊老牛多活幾年”,不就是因爲牛羊活著能保鮮,死了就會酸腐麼?

說白了,這多浪費的一大部分草料,就是爲了買這個肉的“保質期”。

如果讓達爾文來算這個帳,讓達爾文用高中生物課本上的“食物鏈能量傳遞效率理論”來算這個帳。

草原上一半的草,是被“牛羊肉的保質期”這個追求給浪費掉的。

所以這裡面可以統籌管理、降本增效的空間大了去了。

而諸葛瑾看衆人終於被引導到了正確的方向上,才施施然吐露了他構思的第一個賣點:

“你們擔心牛羊肉不好儲存,賣了之後換錢又不能確保隨時花的出去——這還不容易?你們可以用活牛羊,換我們漁陽邊市的醃肉嘛。

要是嫌醃肉太多,不需要那麼多鹽分過重的肉食,我們還有其他適合囤積的東西。

甚至將來雙方互信加深,不再擔心我們關閉邊市,你們還可以把活牛羊換成‘牛羊肉期貨’。

我自然能拿得出一套辦法,讓你們把如今已經不長肉、白吃草的牛羊,換成一年後或者幾年後,相似年紀相似肉量的牛羊。

你們拿老的來,過幾年給你們換年輕的,還不額外收你們錢,這買賣如何做不得?”

第266章 羣賢畢至,紛紛倒戈第386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321章 解圍南皮-下第24章 沒試過的東西姓怎麼敢種第266章 羣賢畢至,紛紛倒戈第156章 不管禰衡怎麼諷刺,我自啊對對對第426章 張鬆獻圖第259章 讓孫策不能呼吸第429章 大刀闊斧第247章 有種你過來啊!第193章 天羅地網第31章 玄德公,走出這一步之前,可得想清楚第431章 委以重任第29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433章 辦法多得是,不要大驚小怪第577章 重設三公,抨擊曹賊第255章 徐琨:躲過了甘寧的射殺,卻沒躲過太史慈第490章 怒而興兵,兵家大忌第55章 高祖不疑留侯,吾何疑於子瑜(五千字大…第530章 曾經他茫然前行第78章 嘲笑完諸葛之後的下一個環節,就是死第282章 管你獻策用不用,反正審配肯定要陷害許攸全家第542章 曹操:給壽成兄一個清理門戶的機會第505章 夏侯淵:我這鹿角不白修了麼!第615章 法正:張任跑了沒關系,我就沒打算攻雒城第589章 當然不能發行直百錢,咱要做得更有技術含量第399章 兩線開花第543章 司馬懿:丞相不如指黃河為誓,絕不事後清算第202章 分臟不勻,迷霧重重第521章 一潰五百裡第503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235章 騎著步橋打孫周第98章 搶了孫策的蕪湖,還要讓孫策主動認錯第622章 一郡一策,因地製宜第343章 曹操:既要又要還要,我全都要!第397章 陷彭城,殺朱靈第545章 馬騰叫門,龐德破城,馬超投劉(八千字大章)第113章 非子敬,我何以看透曹賊?第442章 天下財貨,豈是定數第63章 諸葛兄弟會師第136章 趙雲:憑什麼又是我誘敵(135章…第619章 三年之內,孤若不北伐,天下人都能責孤為背信棄義之徒!第359章 兩個絕頂高手對決,死的都是看戲的第493章 你有過墻梯,我有諸葛計第475章 殺一個騎墻的立立威第99章 孫策的五層應對博弈第633章 還沒騙過敵人,隊友倒是先被騙了第535章 再破夏侯,收服吳懿第286章 孫策的絕地反擊第636章 曹劉競速搶荊州第34章 陳登:玄德公如此厚恩,登無以爲報第246章 咬鉤就要咬狠一點第179章 收服王朗第219章 有人搶食的時候,當然要先吃鍋裡的,再吃自己碗裡的第484章 發兵益州,二劉會晤第282章 管你獻策用不用,反正審配肯定要陷害許攸全家第637章 天下英雄聚襄陽第277章 蔡瑁負責做小人,諸葛亮負責宣傳其事跡第611章 連劉璋自己都動搖,何況其餘第77章 笮融:我笑那關羽無謀,諸葛亮少智第612章 總得打一場硬仗立立威第142章 諸葛車的諸葛瑾改良版第147章 此城中有女否第618章 張任覆滅,劉璋來降第522章 夏侯淵:打不贏劉備還打不贏你劉璋?誰給你的膽落井下石?第245章 不能幫袁兄,只能幫袁大侄兒第378章 北渡淮河,直取曹仁第615章 法正:張任跑了沒關系,我就沒打算攻雒城第321章 解圍南皮-下第122章 輕取滁縣第577章 重設三公,抨擊曹賊第400章 一鼓破城第442章 天下財貨,豈是定數第356章 逆襲瑯琊第276章 蔡瑁在第一層,劉表在第二層,蒯良在第三層第193章 天羅地網第3章 帝王如姦夫,天下似婦孺第297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383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563章 但盡全力,贏多贏少看天命第371章 談笑間,袁軍灰飛煙滅第13章 憋了那麼久,就等這一夜第584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78章 嘲笑完諸葛之後的下一個環節,就是死第179章 收服王朗第256章 孫策親戰太史慈第193章 天羅地網第357章 當然要趁機痛打落水狗第66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44章 這也算曆史線收束……吧?第83章 郊迎三百里第102章 攻陷盱眙第472章 卷,都可以卷第434章 車騎將軍來了,青天就有了第483章 行俠仗義劉玄德第336章 樂毅都打不下來,你夏侯淵算什麼第274章 伊籍討荊南,何日方得還?第473章 蔡瑁:夏侯淵,今之白起也第319章 氣氛都烘托到這一步了,不揍一頓收不了場第150章 合肥之戰-上
第266章 羣賢畢至,紛紛倒戈第386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321章 解圍南皮-下第24章 沒試過的東西姓怎麼敢種第266章 羣賢畢至,紛紛倒戈第156章 不管禰衡怎麼諷刺,我自啊對對對第426章 張鬆獻圖第259章 讓孫策不能呼吸第429章 大刀闊斧第247章 有種你過來啊!第193章 天羅地網第31章 玄德公,走出這一步之前,可得想清楚第431章 委以重任第29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433章 辦法多得是,不要大驚小怪第577章 重設三公,抨擊曹賊第255章 徐琨:躲過了甘寧的射殺,卻沒躲過太史慈第490章 怒而興兵,兵家大忌第55章 高祖不疑留侯,吾何疑於子瑜(五千字大…第530章 曾經他茫然前行第78章 嘲笑完諸葛之後的下一個環節,就是死第282章 管你獻策用不用,反正審配肯定要陷害許攸全家第542章 曹操:給壽成兄一個清理門戶的機會第505章 夏侯淵:我這鹿角不白修了麼!第615章 法正:張任跑了沒關系,我就沒打算攻雒城第589章 當然不能發行直百錢,咱要做得更有技術含量第399章 兩線開花第543章 司馬懿:丞相不如指黃河為誓,絕不事後清算第202章 分臟不勻,迷霧重重第521章 一潰五百裡第503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235章 騎著步橋打孫周第98章 搶了孫策的蕪湖,還要讓孫策主動認錯第622章 一郡一策,因地製宜第343章 曹操:既要又要還要,我全都要!第397章 陷彭城,殺朱靈第545章 馬騰叫門,龐德破城,馬超投劉(八千字大章)第113章 非子敬,我何以看透曹賊?第442章 天下財貨,豈是定數第63章 諸葛兄弟會師第136章 趙雲:憑什麼又是我誘敵(135章…第619章 三年之內,孤若不北伐,天下人都能責孤為背信棄義之徒!第359章 兩個絕頂高手對決,死的都是看戲的第493章 你有過墻梯,我有諸葛計第475章 殺一個騎墻的立立威第99章 孫策的五層應對博弈第633章 還沒騙過敵人,隊友倒是先被騙了第535章 再破夏侯,收服吳懿第286章 孫策的絕地反擊第636章 曹劉競速搶荊州第34章 陳登:玄德公如此厚恩,登無以爲報第246章 咬鉤就要咬狠一點第179章 收服王朗第219章 有人搶食的時候,當然要先吃鍋裡的,再吃自己碗裡的第484章 發兵益州,二劉會晤第282章 管你獻策用不用,反正審配肯定要陷害許攸全家第637章 天下英雄聚襄陽第277章 蔡瑁負責做小人,諸葛亮負責宣傳其事跡第611章 連劉璋自己都動搖,何況其餘第77章 笮融:我笑那關羽無謀,諸葛亮少智第612章 總得打一場硬仗立立威第142章 諸葛車的諸葛瑾改良版第147章 此城中有女否第618章 張任覆滅,劉璋來降第522章 夏侯淵:打不贏劉備還打不贏你劉璋?誰給你的膽落井下石?第245章 不能幫袁兄,只能幫袁大侄兒第378章 北渡淮河,直取曹仁第615章 法正:張任跑了沒關系,我就沒打算攻雒城第321章 解圍南皮-下第122章 輕取滁縣第577章 重設三公,抨擊曹賊第400章 一鼓破城第442章 天下財貨,豈是定數第356章 逆襲瑯琊第276章 蔡瑁在第一層,劉表在第二層,蒯良在第三層第193章 天羅地網第3章 帝王如姦夫,天下似婦孺第297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383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563章 但盡全力,贏多贏少看天命第371章 談笑間,袁軍灰飛煙滅第13章 憋了那麼久,就等這一夜第584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78章 嘲笑完諸葛之後的下一個環節,就是死第179章 收服王朗第256章 孫策親戰太史慈第193章 天羅地網第357章 當然要趁機痛打落水狗第66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44章 這也算曆史線收束……吧?第83章 郊迎三百里第102章 攻陷盱眙第472章 卷,都可以卷第434章 車騎將軍來了,青天就有了第483章 行俠仗義劉玄德第336章 樂毅都打不下來,你夏侯淵算什麼第274章 伊籍討荊南,何日方得還?第473章 蔡瑁:夏侯淵,今之白起也第319章 氣氛都烘托到這一步了,不揍一頓收不了場第150章 合肥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