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李代桃僵之計

見着範易神神秘秘的,虞書有些好奇:“什麼事情?世子,如今洛城收服,楚郡再無必要駐紮大軍節度。我已經上表朝廷,想要回朝廷任職了……”

虞書並沒有野心,事實上,新朝建立,他就是妥妥的頭號功臣,勳臣,貴戚。虞家也當爲新朝第一家族!他還有什麼好爭的?

現在,他就該做的便是急流勇退。把手中權力給交卸的乾乾淨淨,然後享受無邊榮寵和榮華富貴,與新朝相始終。

這再掌握這般大軍,就不合適了。總要給新人出頭立功的機會麼……而且,他已經無功可立了。

事實上,虞書甚至覺着自己是趕鴨子上架。作爲範貞最信任的人坐鎮楚郡,事實上他對於軍事並不如何精通。

聽了虞書這般話,範易露出一點笑容來。這是他舅舅,也是他岳父……

不要奇怪,古代表兄妹結婚的多的去了。並不在五服之內。在人們看來,這是親上加親!

“舅父辛苦大半輩子,也該享受榮華富貴了。雖然不擔心舅父弄權,但是大虞那種外戚操縱權柄的傳統很不好……若非如此,也不會有我範家天下……以後的新朝,就要防微杜漸。這一點就要委屈舅父了!”

範易淡然的說着,任何政治傳統,都是開着先例。有着例子一開,後世就會慢慢效仿,最後形成根深蒂固的傳統之後,就很難再根除了。

當然了,政治傳統也是有好有壞。比如另外一個世界,北宋就養成了不殺士大夫的傳統。頂多流放而已……這就讓政治鬥爭的烈度降低了許多……

而範易,就有機會,有資格。要養成新朝的整治傳統。

“非範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這是範易矯正大虞的根深蒂固問題的一種手段。

這個功,一定是軍功!

“是。我明白的。阿瑤也和我說過,我家貴盛之極。自然要給後世立一個好榜樣。”虞書笑着,說着這些話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好心情。

這些政治得失,早在當初還在來鳳裡的時候,就聽着範貞胡瑜等人慷慨抨擊過。

有親眼見識了,大虞最後的沒落。對於外戚干政的弊端,早已經盤桓在心中久了。

這般話說開了,對於兩家都好。不至於互相猜忌,最後弄出什麼慘劇來。

“阿瑤還好吧?”範易微微一笑。剛剛說過一些傷感情的話,這刻就轉了話題,敘起親情來。

兩人聊了幾句,便向着城北走去,自然有着大批甲兵護衛跟隨。白龍魚服,智者不爲!

“這是……”

一直到城北的一個龐大的建築羣前面停了下來。這虞書的臉色才鄭重了起來。

這是一座神宮建築,通體黑色,有着一種說不出的莊嚴。但是仔細來看,卻似乎又有些敗落……

就算是洛城被青陽道佔據瞭如此之久,中青二州的一切神祠都被搗毀。但是。在洛城之處的五方帝君神祠,卻只是封閉起來,沒有其他動作。

“這裡是北方黑底的神宮!”範易微微一笑:“今日正好來此辦點事情!”

說着。大批護衛就向着黑帝神宮之中涌去。

虞書一下子臉色變得發白,緊緊拉住範易的胳臂,駭然叫道:“你怎麼縱兵闖入北方黑帝神宮之中,這是會得罪帝君的!”

五方帝君主宰世界,歷代皇朝都是五帝輪轉感生。這種說法,在中土已經根深蒂固。

不乏類似封神榜那樣的,某些亡國之君褻瀆了五帝。最後身死國滅,社稷傾覆的記載。

因此見了這麼一幕,虞書震驚太過。幾乎以爲範易就要失心瘋了!

恐怕就是青陽道的大聖賢師,都不敢如此做。這般真的做了。恐怕後來青神陽天想要投降都不可能了!

這五座神宮,就代表着五方帝君在大地上的權威。

範易輕輕拍着虞書的胳臂。笑道:“你不要說話,跟我進去看看就知道了!”

這就進了神宮,那些神宮之中的侍奉的巫祭們早已經出來,各自身上穿着黑色的袍子。

然後,出乎虞書意料之外的是。這些巫祭並沒有盛氣凌人的大言譴責範易居然如此的膽大包天,反而臉色都有些蒼白,目光閃爍。

只有一個年級大的巫祭,顫巍巍的站了出來,喝道:“這裡是黑帝神宮,爾等爲何亂闖?”

“我來拜祭帝君!”範易淡淡笑着,眼中卻冰寒一片,沒有半點笑意。說着,就直接向着緊閉的殿而去。

五方帝君的神宮,原本就不向尋常人開放。只有歷代帝王歲時做祭!

這刻,範易大模大樣的走過去。那巫祭想要攔阻,卻被王嘉絲毫不客氣的給擋住了。

虞書深深嚥下一口吐沫,一時間震驚太過。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該跟着範易過去。

但是想想,範易年輕氣盛,千萬不要做出什麼褻瀆舉動纔好,自己還是要到身邊看着。於是匆匆就跟了上去。

見到這麼一幕,許多的巫祭直接就癱軟在了地上。

範易將那足有五丈高的大門推了一條縫隙,然後走入大殿。虞書跟着進去。

大殿之中光線雖然並不太亮,然而,這刻卻也能夠看得清楚。虞書只是望了一眼,立刻一屁股坐在地上,只覺着眼前金星直冒,耳朵嗡嗡作響。只是一個念頭徘徊在腦海之中……怎麼可能,怎麼可能……

眼前那座高大的黑帝神像,已經破裂開來……

範易有些憐憫的看了虞書一眼,黑帝隕落的事情,極其機密。除了那些最爲頂尖傳承的世族最核心的人員之外,沒有任何人知道。

就是因爲,這種事情,對於中土百姓,儒者的衝擊實在太過強大。

範易輕輕走出門去。招招手,把那巫祭給叫了進來。也不說話。

那巫祭原本渾身都如同抖動的像是打擺子一般,這刻一下子一個激靈。打起精神,來到範易面前。

卻聽範易緩緩說道:“這黑帝神像有些殘破了。需要換一個。我家是黑帝血脈,繼承黑德,當主天下。日後建國時候,是要用到這神像的……”

按照傳統,各朝初立之時。都要自己所繼承的帝君神像,遷入宗廟之中。爲社稷主!

這越說,那巫祭的目光也就越亮。卻同時有些疑惑不解。

中土傳承如此多年,血脈混雜。說是純正五帝之中某一個血統的。早就沒有,都是五帝血統混雜一處。

不過往往都是各方帝君,在天下大亂時候,各自支持己方勢力,爭奪天下。勝利者自稱是某方帝君後裔,繼承某方帝君天命!

黑帝早已經隕落,哪裡可能支持範家勝出?

這實在是黑帝隕落太久之後,這些侍奉黑帝的巫祭,早就爲人所拋棄遺忘。甚至太多內情也都不知道。

“可是……”這巫祭嘴巴張了張。

若是神像能夠換的話,他們早就換了。要知道。這神像可不是泥塑木偶,而是有着神力靈性的。

“去把地神君廟裡的神像請過來,放在此處就好了……”範易淡淡的笑着。神色之中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地神君……”這巫祭大怒,地神君的神像憑什麼放在此處?

但是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駭然的看着範易。

範易微微一笑:“這是黃帝,紅帝,還有青帝都支持的事情。我範家能夠走到現在,你以爲會是偶然……”

這一句徹底的鎮住了這巫祭,是啊,歷朝歷代,那一朝是背後沒有帝君支持能夠上位的?範家憑什麼能夠例外?

這刻。這巫祭就有幾分明白了過來。這方世界,是絕對不能缺少五方帝君。

明白過來。這巫祭躬身行禮,心中對於範易此人根腳已經猜到了幾分。躬身施禮。說道:“是!”

這是一個聰明人,好說話。最怕的就是遇到死腦筋了。

作爲既得利益者,範易自然不願意讓黑帝隕落的事情傳出去。這在人心動盪之餘,更會有損五方帝君的權威。範易自然不能允許!

連黑帝都能隕落……這種事情傳出去,震驚之餘,不知道多少人會起亂七八糟的心思?

因此,悄悄讓本尊入主黑帝神位就是了。不要弄出太大的動靜來。

既然事情已經成了,範易輕輕一笑,拉起了虞書,就向着外面走去。見着虞書神情還有些恍惚。

“我剛纔拜祭了北方黑帝,”範易笑吟吟的宣佈着。

“是,黑帝發下神諭。範氏擁有天命,當繼承黑德,君臨天下!”那大巫祭跟在後面宣佈着。腦筋轉的也都極快!

這話一傳出,立刻引起了轟動。莫要說那些知道內情的各位巫祭們,一個個驚詫莫名,就連範易手下的甲兵護衛們都歡呼起來。

原本雖然聽從軍令闖入北方帝君的神宮,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不安。這刻,聽見黑帝不僅沒有怪罪,更是承認範氏天命。

這一刻,所有人再看向了範易,眼神就立刻不同了。以前雖然知道範氏如此大功,收復洛城,很可能建立新朝,登基爲帝。

但是畢竟心中有着忐忑,在中土不是你實力強就能建立新朝的。關鍵是你有沒有五帝的血統,能夠繼承五帝天命。

最起碼普通人都是這般認爲的,儒道典籍之中,也都是一直這般宣傳的。

他們害怕範氏沒有帝君血統,不得天命……

但是現在,範氏得了黑帝天命,是黑帝的子孫。這一刻諸人再見範易,就覺着他的身上籠罩了一層神性光輝。

“萬歲,萬歲,萬歲……”

這些甲兵們歡呼着,新朝當建。他們都是功臣,便是普通小兵,也都知道從龍之功難得。

這般歡呼聲音,這才讓神情恍惚的虞書清醒了過來。露出一絲苦笑來,他不知道範易爲什麼今天帶他過來看着這麼一幕。他寧願自己永遠不知道……

“地神君……”一直到後來的某個日子,虞書才徹底明白過來……

範易滿意一笑。新朝是該差不多建立的時候。這鼎器已經不足以容納氣運了!

一切都要先做好準備,用着新朝建起的銳勢,再和西方巫人決戰。一舉將其趕出秦靈二州去。

想着,範易臉上有些鄭重起來。西方巫人卻是大敵。遠非北方巫人可比。這將是一場驚天大戰。拼到最後,定然拼的是國力。

單憑中土的國力,定然是不敵西方巫人。畢竟其已經佔據了西域諸國,天竺等地。若是最終掉過頭來,和中土決戰,定然是接着征服了天方之後。

那個時候,其所擁有的人力物力就將超過中土。

但是,範易並無一絲懼色。國力。拼的還是組織能力。

範易不相信,憑着這方世界儒家官僚那成熟系統的管理能力。還有範易從另一方世界帶來的秦漢時候軍國主義的組織,會比不過那些原本還在草原上牧羊的巫人們!

記得以前在論壇上,見着閒的無聊的人爭論着如果是大漢帝國遇到大明帝國,誰的戰鬥力更高,誰勝誰負這樣的問題?

大部分人認爲,隨着後來的技術發展,明軍完敗漢軍無疑……

在範易看來,這就是扯淡了。現在範易越來越覺着,來另外一個世界的秦漢時候。和明清時候,幾乎是兩個國家。不論是意識形態,人民心性。還是其他種種方面,都絕無半點相同之處。

秦漢以軍功立國,二十等軍功體系之下,整個帝國都是龐大的戰爭機器。

秦漢時候的官吏,行政組織一直達到底層村這一級。每年收人頭稅,叫做算賦。那是直接徵收到人頭之上的,十分繁複複雜。通過這般辦法,將整個帝國的人口等等各種情況,盡數掌握清楚。

然而明清時候。皇權不出縣,不下鄉。對於縣級以下的情況。根本摸不清楚,也不能掌握。

秦漢時候。繼承了先秦的國野體制。大約也就是所謂的公民和非公民。所有公民都有着爵位,從二十等爵位的最低一級公士到最高一級的列侯。各自享受不同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

最低的公士授田一點五傾地,授宅一點五宅……

凡是國民,都有資格享受這些待遇,同樣也要爲帝國出力,爲國家繳納稅收,打仗……

整個國家都是精密的機器一般的運作!

而到了明清時候,儒家大盛。說好聽一點就是無爲而治……甚至連掌控國家的大臣,都很少懂數學的……對於國內情況只是一個大概模糊瞭解……

只要看看大明悲催的財政,就能夠知道太多東西了。

從文明和國家管理,組織這條線上來看。其實歷代一直都是在走下坡路的。

就比如範易在成州所實行的府兵政策,配合上二十等爵位,就是將這般制度給複製了過來。只是成州一地,就能夠動員三十萬以上的軍隊。

特殊情況之下,能夠動員到五十萬!

而這般制度,也開始在江餘雲三州實行。按照三州人口狀況,能夠動員百萬大軍。

在中青二州若是實行下來,甚至能夠動員一百五十萬以上。中土統一,特殊情況之下,能夠動員五百萬以上的軍隊,進行戰爭……

當然,不是一次性動員……

總之,憑着這般的國力和組織力。就算是西方巫人再厲害,人力物力再多。笑到最後的也必然是中土!

莫要覺着這殘酷,春秋戰國時代,尤其是進入戰國時代之後。列國爭霸,都是這般的極限動員……

秦滅楚之戰,只有五百萬人口的大秦,一共動員了六十萬大軍,進行遠征……

換了大明,擁有上億人口,動員六十萬大軍也要天下虛耗……若是到了後期,想要動員如此多的軍隊……簡直就像是做夢一樣……

漢武帝和匈奴的戰爭,就是靠着這般的動員體制。生生把強大的匈奴給拖垮!

這是文明之爭,是種族之戰。誰輸了,就要亡國滅種。

而只要他範易領導着打贏了這場戰爭,本尊就有着資格,登上北方帝君的寶座!

這個時候。範易就看到自家的氣運又上漲了一大截子。只是這些氣運不過都是呈現白色而已,宛如白色的雲氣,堆積如山。大多數都是在鼎器之外漂浮着。其中還摻雜着許多灰色。

這就說明了。中青二州的被吞併之後,其中力量都還沒有來得及消化。

中青二州。二十三郡,三百一十五縣。合計人口一千八百萬。還有二十三萬的青陽道軍隊,盡數投降。這些都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消化的……

只是從這人口上,就不難知道中青二州,果然不愧是中土的菁華所在。兩州之地,居然就有着如此規模的人口。

幾乎可以比擬江左三州了,而且還是範貞執政之後,人口大規模增長的江左。事實上。若非經歷戰亂,中青二州的人口在大虞時候,有着兩千萬之上。

而賦稅收入,經濟文化,都是中土之冠。如今江左雖然大規模開發。但是短時間裡,還比不得這早已經開發了數千年之久的中原之地。

至於靈秦二州麼,靈州地處邊郡,和塞外接壤。這種地方,人口自然多不起來,經濟也不會很好。更不要提文化了。

而秦州爲自古帝王所居,形勝之地。然而單單論起人口,全盛時候。也不過千萬左右。其中有着百萬是當時鹹安作爲帝都的人口……

而燕州地盤雖然廣大,但是氣候越向北越寒冷。人口多集中在大河沿岸,也不過只有七八百萬人口而已。

全盛時候的中土,天下九州人口加起來,就超過了六七千萬。戰亂了二十年,現在大約還剩下四五千萬的樣子。

範易微微嘆息,雖然是青陽道主動投降。因此接收就容易許多。

但是這些地方畢竟受過許多年的青陽道教育,即使高層投降,但是這其中民心卻非是那麼容易收服的。

更爲關鍵的一點在於。青陽道實行了另外一套的行政模式。政教合一,就和地神君當年在東河郡試行過的模式差不多。

雖然沒有那般嚴密。但是各地宗教首領同樣也是地方官吏。

如今,範易既然打下了青陽道。想要長治久安。就必須要撥亂反正。重新建立起另外一套行政體系。

如此,才能徹底的將中青二州給徹底消化。在範易看來,這起碼得兩三年時間,才能初步完成。

甚至比當初在成州時候,都要麻煩。成州的官吏體系摧毀,不過是在白紙上作畫而已。而在此處,卻是要把青陽道的體系摧毀,方纔好建設新的行政體系。

而在這其中,卻又不能引起大的亂子。但是小規模的叛亂,恐怕不會少。

這種情況之下,範易恐怕就只有親自坐鎮在洛城了。

“燕州必須儘快拿下!”範易下了決心。

這般情況之下,如果燕州不被拿下。那麼佔據中青二州,就要面臨兩面夾擊的危險。但是隻要拿下了燕州,就只用面對西靈一面的危險。

這樣,就可以安心消化中青二州了!

“派誰去支援李奇,儘快拿下燕州呢?”範易有些苦惱。

不過隨即嘴角邊就露出了一絲笑容來,還記得當初地神君在幽都附近佈下的閒棋冷子麼?如今就要起到大用了。

接着範易就生出了一個早已經在自己腦海之中盤旋了很久的念頭,這大虞的行政區劃太大了。

整個大虞只是分成了九州之地,那麼一州之地幾乎比另外一個世界,範易所來的那個國家兩三個省都要大。

看來時機成熟之後,這天下起碼要分拆成十八個省纔是!

如此,地方勢力就會進一步減弱!

就在範易想着這個時候,李奇已經出現在燕州城下,足有三十萬的大軍,要比範易本部主力人馬都要多出兩倍來。

只是,這些人的旗號五花八門,一看就是烏合之衆。

卻是燕州各地豪傑,大族們紛紛起兵響應。雲集在李奇的麾下。

在當日北方巫人佔據燕州,然而兵力所限,不過只是控制了一些通都大邑。

各地大多數的縣城都爲地方豪強大族給佔據了,更有着一些豪傑,不堪爲巫人統治,結寨自保。未完待續

第73章 斬殺鬼王工勘第4章 來自中央黃帝的邀請第53章 汝不肯承擔,滿城怨氣無主!第71章 水府之中 大宴羣神第18章 火炮出世第36章 昨夜星落如雨第28章 反目成仇更怨毒第20章 道場靈境第63章 山嶽真形第52章 秦勝人的下落第60章 人丁薄第28章 反目成仇更怨毒第9章 社神打上門第19章 迴歸的世界第8章 木魈第30章 古戰場第4章 三老第38章 人禍第24章 帝王之基第20章 逼宮第45章 金狼王第47章 購糧第11章 黃神退位 範易班底第62章 神女雲姬費思量第1章 貴客遠方來第12章 打下整個南荒!第5章 示警第9章 殺人賊羣中第56章 畝產千斤第20章 天子行事,怎麼如此魯莽!第41章 我和你勢不兩立第47章 購糧第69章 紈絝子弟張仲第1章 雲州州牧第40章 罪鬼第37章 儒家的學問第73章 收買張常侍第39章 胡教亂正法第54章 方相氏第46章 巫人的行動第72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38章 強弩的射殺第30章 陰陽第44章 忽然浮現的記憶第26章 刺殺第75章 五帝感生 天人革命第49章 節杖第2章 香火符召第39章 會陵城隍要作亂?第39章 你還真敢殺我不成?第5章 爵級第51章 斬殺會陵城隍第1章 大宴羣神 巫人手段第6章 兵強馬壯 放眼南荒第32章 成功招募戰魂第31章 城隍使者第2章 那只是你的道!第60章 人丁薄第47章 囚父第74章 不過烏合之衆第62章 神女雲姬費思量第36章 昨夜星落如雨第16章 坑爹的玻璃杯2第35章 朝廷大吏,國家上卿第2章 香火符召第60章 人丁薄第70章 所謂印者,權柄是也第65章 赤霄朱天符召第51章 生擒黑狼王第81章 轉機第13章 天助我也!第78章 返回會陵城第25章 談判第4章 危險第50章 龍庭第22章 吾家麒麟兒第19章 廢社壇 立土地第3章 九品第46章 鳳來山神職第22章 吾家麒麟兒第3章 算計第4章 危險第28章 一定要拿下漢郡第53章 知識改變命運第4章 危險第26章 逃亡第7章 掌心雷第10章 兵行險着第42章 水府的繳獲第7章 阿唔第25章 談判第22章 朝廷三公 號令鬼神第31章 城隍使者第41章 我和你勢不兩立第61章 秋風未動蟬先知第20章 南方紅帝的意志第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1章 黃神退位 範易班底第1章 許司徒要來
第73章 斬殺鬼王工勘第4章 來自中央黃帝的邀請第53章 汝不肯承擔,滿城怨氣無主!第71章 水府之中 大宴羣神第18章 火炮出世第36章 昨夜星落如雨第28章 反目成仇更怨毒第20章 道場靈境第63章 山嶽真形第52章 秦勝人的下落第60章 人丁薄第28章 反目成仇更怨毒第9章 社神打上門第19章 迴歸的世界第8章 木魈第30章 古戰場第4章 三老第38章 人禍第24章 帝王之基第20章 逼宮第45章 金狼王第47章 購糧第11章 黃神退位 範易班底第62章 神女雲姬費思量第1章 貴客遠方來第12章 打下整個南荒!第5章 示警第9章 殺人賊羣中第56章 畝產千斤第20章 天子行事,怎麼如此魯莽!第41章 我和你勢不兩立第47章 購糧第69章 紈絝子弟張仲第1章 雲州州牧第40章 罪鬼第37章 儒家的學問第73章 收買張常侍第39章 胡教亂正法第54章 方相氏第46章 巫人的行動第72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38章 強弩的射殺第30章 陰陽第44章 忽然浮現的記憶第26章 刺殺第75章 五帝感生 天人革命第49章 節杖第2章 香火符召第39章 會陵城隍要作亂?第39章 你還真敢殺我不成?第5章 爵級第51章 斬殺會陵城隍第1章 大宴羣神 巫人手段第6章 兵強馬壯 放眼南荒第32章 成功招募戰魂第31章 城隍使者第2章 那只是你的道!第60章 人丁薄第47章 囚父第74章 不過烏合之衆第62章 神女雲姬費思量第36章 昨夜星落如雨第16章 坑爹的玻璃杯2第35章 朝廷大吏,國家上卿第2章 香火符召第60章 人丁薄第70章 所謂印者,權柄是也第65章 赤霄朱天符召第51章 生擒黑狼王第81章 轉機第13章 天助我也!第78章 返回會陵城第25章 談判第4章 危險第50章 龍庭第22章 吾家麒麟兒第19章 廢社壇 立土地第3章 九品第46章 鳳來山神職第22章 吾家麒麟兒第3章 算計第4章 危險第28章 一定要拿下漢郡第53章 知識改變命運第4章 危險第26章 逃亡第7章 掌心雷第10章 兵行險着第42章 水府的繳獲第7章 阿唔第25章 談判第22章 朝廷三公 號令鬼神第31章 城隍使者第41章 我和你勢不兩立第61章 秋風未動蟬先知第20章 南方紅帝的意志第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1章 黃神退位 範易班底第1章 許司徒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