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小吏有什麼好做的

聽得說裴家住進了一個女子,郭保吉立時就想起上回裴繼安來時說的話。

“是不是個小姑娘,姓沈的?”他問道。

郭安南吃了一驚,道:“大人怎麼會知曉?”他把當日情況說了,又道,“那河間府的沈家仗勢得很,若非我當時正好在,怕是人都要被捉走了。”

郭保吉不由得嘆道:“你見的那一個,怕是沈輕雲的獨生女兒了,想那他英明一世,其妻馮氏也不愧乃父之名,是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偏偏夫妻兩最後連個女兒也護不住。”

郭安南聽得當日見得女子竟有如此身份,一時怔住,喃喃低語道:“怪不得遇得那樣的場面,她卻是臨危不懼,說話、舉止俱是與衆不同。”

他回想當時場景,忽然覺得有些不妙,忙道:“大人,不若還是把謝處耘接回來吧?給後頭知曉了,怕是要不高興——聽聞正想要給他說親呢。”

郭保吉不以爲然,道:“你母親心中自有分寸,不會亂來的。”

郭安南卻不敢抱有這種期望。

郭保吉原配死後沒多久,就續絃了廖氏。

廖氏嫁進郭家的時候,三兄妹都已經懂事,本就抱有成見,又因各種原因,兩邊處得很一般。

想是知道以後很難養得熟繼子繼女,廖容娘雖沒有死心,卻也做了兩手準備,正好此時郭保吉調任宣州,她便把同前夫生的親生子接了過來。

謝處耘相貌姝麗,比貌美的女子還要更美三分,他到了郭家之後,旁人還罷了,郭向北是個挑事的,見不慣繼弟,又兼兩人性格不合,幾乎隔三差五就要鬧出事情來。

廖容娘就在其中和稀泥。

她心中明顯向著親生子謝處耘,偏偏又要做出公平的樣子,還要在面上顯得更傾向郭向北。

郭安南作爲知禮的長子,對繼母自然是以禮相待,卻也不怎麼看得上她素日行事,只覺得這一位虛僞且勢力,又因見識過她張牙舞爪的樣子,更有些擔憂。

他想起當日沈念禾那比巴掌還小的臉,身材也是瘦瘦小小的,眼睛卻又亮晶晶。

這樣一個人,身世卻是那般可憐。

給廖氏知道了謝處耘住在裴家,家中除卻裴三同老嬸孃,還有一個同齡女子,怕是屁股都要坐不穩,立時就要跑去裴家鬧騰著要把兒子接回來。

廖氏那個嘴巴,說話難聽得很,又不知那沈家女兒的身份,若是對方遭了羞辱,實在不好。

畢竟是沈氏夫妻的女兒,合當要尊重些。

郭安南忍不住勸道:“上回已經去找過一次,聽聞談得不是很好,不然那裴三也不會特地跑來找大人說話,再去一回,還不知鬧成什麼樣子。”

他說到這裡,忽然想起另一樁事,忙從匣子裡取了一封書信出來,道:“正好裴三來了信,說要安排謝處耘去麻沙縣辦差,同行也有鏢師跟著,因怕家中擔心,特來信同大人說一聲。”

郭保吉詫異道:“給我來了信?”

不給廖容娘來信,卻給自己這個繼父來信?

郭安南點了點頭,道:“只有給大人的,沒有給後院的。”

郭保吉老於人事,只略想了想,很快醒悟過來,登時失笑道:“這個裴三!”

若是給廖容娘知道自己寶貝兒子要去千里之外的小鎮公幹,她怕是當場就要跳起來,哪裡肯讓。

裴繼安這是不願意同廖容娘打交道,卻又想做事有個首尾,乾脆就給自己來信了。

一下子就把同廖容娘溝通的事情丟到了自己身上。

偏生他那信還寫得十分鄭重,又表明自己已近成人,不好同內宅有交,理由冠冕堂皇,叫郭保吉半點挑不出毛病,還要誇他行事知禮。

想到裴繼安,又看著面前沉穩卻仍需錘鍊的兒子,郭保吉暗暗嘆了口氣。

出身不同,經歷不同,自然沒法比。

兒子並不差,只是不夠好,如若能有那裴三一半的精明能幹,自己也能省下許多力氣。

要是謝處耘同裴三一般,他也願意多扶植一把。

可惜廖容娘肚皮不行,生不出那樣好的兒子,不然也算是自己的半子,多少能派上些用場。

郭保吉心中稍作權衡,想到當日自己打探出來的裴繼安行事同裴家人脈,忍不住有些眼熱起來。

能不能拿來用一用?

宣州官場實在複雜,比起他原本預計的更爲麻煩。

最難辦的是,他由武轉文,又是個北人,乍然到得南方,人生地不熟的,半點根基也無,很多時候已經看到了機會,偏偏礙於不敢輕舉妄動,眼睜睜看著旁人佔了上風。

若是能有個熟悉宣州本地情況,又有人脈的人幫著梳理一番……

郭保吉細細琢磨起來。

他所擔憂的,不過是裴繼安同沈家的親事罷了。

既是像兒子所說的一般,那沈家女兒年紀還小,那兩人結親想來還遠著,只要消息不胡亂往外傳,兩人一日不成親,一日就不是什麼大事。

先等等看,那裴繼安正管著公使庫,如果他當真能在期限前,給宣縣籌夠上繳的銀錢,那說明果真是個人才,自己也願意舍點本錢。

雖然裴家落魄了,他畢竟也是個世家子弟,戶曹小吏有什麼好做的。

倒不如來自己這裡做個幕僚,等宣州事了,最多一二年,只要當真能幫得上忙,又有功勞,等到天子駕鶴,太子登位,自己願意保舉那裴三一個官身。

*

郭保吉算得有滋有味的,宣縣裡的裴繼安卻是毫無所覺。

他正同鄭氏商量事情。

“……說是想要同我一併入京,雖那話也有些道理,可她畢竟體弱,我又著急趕路,若是半路生了病,或是出得什麼事情,我一時留意不到,卻是十分麻煩。”

鄭氏聽得沈念禾要入京,又得知了原因,倒是沒有十分反對,道:“難爲她一直在家中等著,不曉得心裡怎麼掛念父親呢,去京城也好,多少能打聽些消息……”

又道:“也不怕,雖是不能叫她同你單獨去,另還有個辦法——我陪著一同走一趟罷!”

()

第97章 父與子第366章 奇怪第6章 癡心妄想第205章 窺視第274章 入獄第156章 盤算第65章 披風第215章 治病第380章 接連第369章 箱籠第86章 瞪得好凶第381章 龍石第211章 君子第375章 塌了第125章 信件第372章 清君側第379章 求見第72章 爭宿第190章 關窗第200章 回折第372章 清君側第176章 你敢不敢應第88章 舊宅第374章 書生第31章 小孩子不要多問第176章 你敢不敢應請假條第242章 同氣連枝第298章 文書官第258章 約見第256章 宅子第123章 教養第366章 奇怪第381章 龍石第99章 朱逢明第77章 1飛衝天第302章 生與逝第117章 長生不老第278章 避讓第339章 借力第293章 拾人牙慧第376章 君臣與民第28章 從裡到外大好人第84章 親家第75章 才與德第337章 2廂第52章 吃還是做第118章 交代第130章 悶氣第11章 出門第16章 合宜之人第261章 教訓第367章 捉襟見肘第119章 嚴父慈母第81章 蜜餞第345章 和離第372章 清君側第263章 相逢第277章 瑞獸第129章 外人與內人請假條第289章 堪配第275章 門當戶對第181章 缺錢第268章 酒方第227章 照料第48章 差了10萬8000裡第15章 得訊第147章 破罐子破摔第126章 在德不在險第355章 有事相求第75章 才與德第371章 碧玉簪第23章 不如去搶呢第150章 收心第231章 說服第163章 枇杷蜜第124章 傷心第269章 偷賣第306章 驚詫第196章 落成第113章 撇清第65章 披風第332章 感同身受第324章 安排第190章 關窗第34章 各得所需第313章 蒸過頭了第212章 看不起第256章 宅子第372章 清君側第79章 小錢小帳第105章 女大18變第14章 發問第30章 名正言順第268章 酒方第140章 自誇第133章 忐忑第67章 湯與手藝第26章 究竟誰蠢
第97章 父與子第366章 奇怪第6章 癡心妄想第205章 窺視第274章 入獄第156章 盤算第65章 披風第215章 治病第380章 接連第369章 箱籠第86章 瞪得好凶第381章 龍石第211章 君子第375章 塌了第125章 信件第372章 清君側第379章 求見第72章 爭宿第190章 關窗第200章 回折第372章 清君側第176章 你敢不敢應第88章 舊宅第374章 書生第31章 小孩子不要多問第176章 你敢不敢應請假條第242章 同氣連枝第298章 文書官第258章 約見第256章 宅子第123章 教養第366章 奇怪第381章 龍石第99章 朱逢明第77章 1飛衝天第302章 生與逝第117章 長生不老第278章 避讓第339章 借力第293章 拾人牙慧第376章 君臣與民第28章 從裡到外大好人第84章 親家第75章 才與德第337章 2廂第52章 吃還是做第118章 交代第130章 悶氣第11章 出門第16章 合宜之人第261章 教訓第367章 捉襟見肘第119章 嚴父慈母第81章 蜜餞第345章 和離第372章 清君側第263章 相逢第277章 瑞獸第129章 外人與內人請假條第289章 堪配第275章 門當戶對第181章 缺錢第268章 酒方第227章 照料第48章 差了10萬8000裡第15章 得訊第147章 破罐子破摔第126章 在德不在險第355章 有事相求第75章 才與德第371章 碧玉簪第23章 不如去搶呢第150章 收心第231章 說服第163章 枇杷蜜第124章 傷心第269章 偷賣第306章 驚詫第196章 落成第113章 撇清第65章 披風第332章 感同身受第324章 安排第190章 關窗第34章 各得所需第313章 蒸過頭了第212章 看不起第256章 宅子第372章 清君側第79章 小錢小帳第105章 女大18變第14章 發問第30章 名正言順第268章 酒方第140章 自誇第133章 忐忑第67章 湯與手藝第26章 究竟誰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