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出門

不過無論表姑母的金雁也好,沈家祖上的金銀也罷,一日沒有到手,就一日只是一句空話而已。

況且自己身上只有裴繼安給的三兩百個錢,想要去京城取那金玉之物,且不說盤纏不夠,就是夠了,路途遙遙,人地不熟,也不敢輕易孤身而行。

再一說,那金玉深埋於地下,想要瞞著他人將其掘出,實在得要謹慎行事。

沈念禾把這當做最後的退路,暫且按下,安心等那翔慶軍中消息。

她這一處對裴家嬸侄十分感激,懷抱真心誠意,言語行動間自然而然就表露出來。

鄭氏與丈夫沒有子女,只有個侄兒裴繼安,那人是個主意拿得極定的,半點不要旁人操心,還要反過來照顧嬸嬸,叫她滿腔慈愛無處傾注。

裴七郎出事後,鄭氏心傷不已,平日裡深居簡出,實在有些寂寞,此時得了沈念禾爲伴,與她朝夕相處,這小女心細體貼,言行惹人惜愛,一個月下來,兩人已是處得極好。

夜深人靜時,她心中甚至有些左右爲難起來:最好那沈副使能活得下來,不要叫念禾無依無靠。只他若還活著,不再同意把女兒嫁給自己這一家,想要把人接走怎的辦?

*

卻說這一日,鄭氏收拾好前堂,正要出門買菜,才轉回後院,只見沈念禾抱書坐在簷下曬太陽,微微眯著眼睛,一頁一頁翻得認真。

偏她還怕擋了人出入,特把腳收著,整個人縮在一邊。

大魏民風開放,旁的姑娘家這個年紀,三不五時總能結伴出門遊樂,再不行,也能在左近尋個友人或盪鞦韆,或放紙鳶,只這一個,總在養病,又掛著父母之事,來宣縣這樣久了,還沒踩出去一步。

鄭氏忍不住心生可憐,上前道:“念禾,今日乃是宣縣集日,我且帶你出門走一走?”

沈念禾拿著一本史書正看得入神,被鄭氏這樣一打斷,雖有些難受,還是立時就把書收了起來,起身應道:“那我同嬸孃出門瞧瞧。”

兩人並排而行,纔到得巷子前頭,便聽有人在旁邊叫嚷道:“鄭娘子,這便是你家三郎那一個?怎的瘦成這樣?看上去幹癟巴巴的,實在可憐!”

沈念禾循聲望去,卻是個老婦立在巷口處一間賣糖水飲子的鋪子裡面,手裡拿一把大葵扇,眼睛半點不錯地看著自己,面上全是好奇之色。

一邊的鄭氏只好回道:“這是我家故舊,家中有事,且來住一陣子。”

那老婦“呵呵”笑了兩聲,索性走得出來,得意地道:“你莫要唬我,我又不是傻的,她來時那一堆子當兵的尋不到地方,還是問的我,我這耳朵聽得真切切,說是來尋夫家的,夫家姓裴,主人乃是裴炯——這不正是你那六伯裴官人的名字?”

“裴官人只一個兒子,不是三郎還有哪個?當真要娶這一個,這樣瘦小,將來怎的好生養?”她見沈念禾站在一旁,又特地轉過去道,“小娘子你姓甚名誰?聽說是翔慶人,怕不是來投夫家避難的罷?甚時成親?我去討一杯喜酒喝!”

一面說著,一面要去拉沈念禾的手。

鄭氏吃了一驚,纔要去攔,卻是慢得一步,轉頭一看,正見沈念禾輕輕巧巧地後退兩步,對著那黃娘子行了半禮,復又一臉詢問地看向自己,再看向那老婦。

這一步退得恰逢其時,既躲開了對方的手,又顯出她知禮儀進退。

鄭氏心中登時鬆了口氣,更覺這小傢伙機靈,微笑道:“這是黃二孃,

她家做的夏日清涼飲子十分利口,便是衙門裡的官人也時常差人來買,算得上是獨一門生意。”  又同那老婦介紹道:“這是我家故舊之女,姓沈。”

沈念禾便客客氣氣地問了一聲好,鄭重把那半禮補全。

她行的是古禮,動作如同行雲流水一般,雖是身著粗袍,人也瘦弱,卻別有一番氣韻在。

黃娘子哪裡見過這樣的陣仗,慌忙要回禮,偏還拿著葵扇,一時有些手忙腳亂,只好雙手交叉胡亂揖了一下,也跟著叫了聲“沈姑娘”。

打了這一下岔,鄭氏終於尋到機會,推說還有急事,把沈念禾拉走了。

那黃娘子意猶未盡,倒抓著扇子站在原地,看著沈念禾背影走得遠了纔回鋪子裡。

她那媳婦子在後頭等了半日,此時忍不住湊上來問道:“娘,那小娘子當真要同裴三郎成親?我看她又幹又瘦,年紀還這樣小,臉上一點子肉都沒有,全是苦相,還不如咱們家小四生得福氣,怎的運氣就那般好!”

黃娘子往地上啐了一口,斥道:“那裴家三郎什麼樣的人品,裴家從前又是什麼身份,哪裡是咱們這一門能攀得上的,前次城東陳員外還想把女兒許給他,人都不帶搭理的!”

媳婦子撇了撇嘴,小聲嘟噥道:“這都什麼老黃曆了,當真有身份,也不至於從前他爹做官, 而今他自己作吏了!若不是他相貌人品好,實在也能幹,這般沒有出頭之日的,我還不希得做他丈母孃!”

黃娘子卻是“呸”了一聲,罵道:“你良心被狗吃了!裴縣丞生前爲著百姓做得那許多事,他家三郎雖只是個小吏,平日裡卻沒少想法子偏幫窮苦人家,外頭那些官老爺心是黑的,自能笑話,可咱們這些靠手腳吃苦飯的人若也吃了吐,老天爺都不肯饒的!”

那媳婦子頗有些訕訕,道:“娘,我又不是那個意思……況且從前小四給那裴三郎端清涼飲子上桌的時候,你不也他同我說他二人男才女貌,十分堪配嗎!”

黃娘子氣惱道:“還不是你那夫君不肯上進,當初我供他讀書,他三日裡頭學了三個字回來,在學堂課上睡著了便罷,竟還打呼嚕!纔給先生拿戒尺打了一頓,自己就哭著回來再不肯去!若他能進學,便得不了官,咱們家多少也能同裴家配一配……”

又道:“娶妻娶賢,那小娘子一看就是大官人家的千金,雖是苦瘦了些,周身氣度果真是不一樣。”

媳婦子聽得腹誹:放你孃的狗臭屁!平日裡好的時候就是你兒子,你自己費大力教出來的,而今不好的時候卻變成了我夫君,合著這不長進的糙漢是自我腸子裡爬出來的!

怨不得小二小三不願去學堂,怎麼打也打不好,原來是自他爹那裡學來,果然是做爹的根骨血脈不好,底子就歪了,叫人拉也拉不起來。

她不敢同婆婆頂嘴,又十分不贊同貶低自己天下第一好的女兒,憋著一肚子氣拿個帕子擦桌子去了。

第233章 插手第240章 能少則少第280章 莫名第356章 後悔第204章 徵召幾句閑話第77章 1飛衝天第159章 簪花第74章 綠林好漢第292章 相交第2章 人中洗澡蟹第131章 熬湯第306章 驚詫第324章 安排第314章 錦衣夜行第382章 可疑第178章 聽從與盲從第206章 偶遇第49章 挑食請假條第376章 疥癬第297章 決定第287章 回帖第368章 意外第208章 陰差陽錯第41章 紛至第16章 合宜之人第187章 婚配第88章 舊宅第214章 事半功倍第240章 能少則少第94章 真與假第143章 問與答第157章 要張還是要沈第198章 謀劃第208章 陰差陽錯第197章 借調第271章 查覈第189章 揣度第127章 往事第148章 要面子還是要裡子第107章 分利第21章 笑話第12章 靠山吃山第357章 渾水摸魚第178章 聽從與盲從第325章 封門第247章 交心第316章 對不住第61章 孬知縣第371章 失散第68章 銀錢與禮第380章 接連第242章 同氣連枝第78章 苦不苦假條第16章 合宜之人第122章 名義第145章 見蠢蛋吃大虧第236章 少與多第368章 城門失火第283章 茉莉第127章 往事第290章 不喜歡第307章 不識廬山第64章 遠行第222章 兄妹第179章 管庫第200章 回折第148章 要面子還是要裡子第234章 酬與勞第36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40章 能少則少第317章 她怎麼看我第17章 自重第297章 決定第365章 驚聞第71章 悉心教子第329章 從長計議第232章 睡不安穩第162章 兄妹與姐弟第375章 塌了第342章 及笄禮第103章 孰樂第353章 我以為不妥第369章 箱籠第136章 防塵第140章 自誇第86章 瞪得好凶第351章 挨罵第226章 意外第118章 交代第154章 踏春第190章 關窗第64章 遠行第370章 姓第371章 碧玉簪第174章 半成第210章 外人的待遇
第233章 插手第240章 能少則少第280章 莫名第356章 後悔第204章 徵召幾句閑話第77章 1飛衝天第159章 簪花第74章 綠林好漢第292章 相交第2章 人中洗澡蟹第131章 熬湯第306章 驚詫第324章 安排第314章 錦衣夜行第382章 可疑第178章 聽從與盲從第206章 偶遇第49章 挑食請假條第376章 疥癬第297章 決定第287章 回帖第368章 意外第208章 陰差陽錯第41章 紛至第16章 合宜之人第187章 婚配第88章 舊宅第214章 事半功倍第240章 能少則少第94章 真與假第143章 問與答第157章 要張還是要沈第198章 謀劃第208章 陰差陽錯第197章 借調第271章 查覈第189章 揣度第127章 往事第148章 要面子還是要裡子第107章 分利第21章 笑話第12章 靠山吃山第357章 渾水摸魚第178章 聽從與盲從第325章 封門第247章 交心第316章 對不住第61章 孬知縣第371章 失散第68章 銀錢與禮第380章 接連第242章 同氣連枝第78章 苦不苦假條第16章 合宜之人第122章 名義第145章 見蠢蛋吃大虧第236章 少與多第368章 城門失火第283章 茉莉第127章 往事第290章 不喜歡第307章 不識廬山第64章 遠行第222章 兄妹第179章 管庫第200章 回折第148章 要面子還是要裡子第234章 酬與勞第36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40章 能少則少第317章 她怎麼看我第17章 自重第297章 決定第365章 驚聞第71章 悉心教子第329章 從長計議第232章 睡不安穩第162章 兄妹與姐弟第375章 塌了第342章 及笄禮第103章 孰樂第353章 我以為不妥第369章 箱籠第136章 防塵第140章 自誇第86章 瞪得好凶第351章 挨罵第226章 意外第118章 交代第154章 踏春第190章 關窗第64章 遠行第370章 姓第371章 碧玉簪第174章 半成第210章 外人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