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

知道安祿山怕死,羅盈提出的相見條件很簡單,他帶五百兵馬,安祿山隨意,兩人便在兩軍之前相見交談。對於這樣的要求,安祿山登時如釋重負。他以提防對方詭計爲藉口,直接在衆將麾下挑選了五百精神狀態最好的精銳隨行。等到陣前見面,他更是把有頭有臉的部將全都帶在了身邊,不爲別的,卻是爲了萬一對方耍花招,救場的人能夠多

儘管昔日袍澤相見是一件很令人激動的事,但無論侯希逸還是羅盈,全都沒打算在此時此地相見話衷腸。當真正見面時,此時此刻就在安祿山左側,落後小半步的侯希逸看着對面已經足有將近二十年沒見面的羅盈,見昔日那個眉清目秀的小和尚,已經變成了滿面髭鬚的粗豪大漢,頓時有一種時光翩然飛逝的感覺。

而羅盈當初還曾經當過侯希逸的副將,看着曾經的上司比當年深沉了許多的五官和表情,亦是不露痕跡地微微點了點頭。兩人全都知道,一切都在不言中,至少他們活着,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安祿山卻不知道這些關節,在最初的寒暄和試探之後,他憑藉多年來無往不利的直覺感到,這位都播之主並不像表面看上去那麼豪爽沒心機,而是對於大唐頗爲熟悉的人,不好打交道。因此,他便拋棄了從前對奚人和契丹常用的坑蒙拐騙這一套,而是拿出了另一幅臉孔,那便是不但一口答應羅盈要佔據契丹牙帳的要求,而且還給他熱切地出主意,那就是倚靠此次功勳,由他上報天子,一個冊封就輕輕巧巧地弄到了手。

“俟斤此次出兵襄助之德,我也絕不會忘記。都播有如此雄軍,俟斤又如此仁義,當然應該封一個可汗”

自從突厥徹底覆滅,大唐就彷彿不要錢似的,四處冊封臣屬蕃國的首領爲可汗,橫豎再也沒有人會因此大怒,又或者以此爲藉口掀起戰爭了。所以,羅盈對安祿山的提議並不意外,他微微一笑,彷彿並不拒絕大唐的冊封,而是饒有興致地問道:“安大帥如此看得起我,我當然願意向大唐天可汗效忠。只不過,安大帥難道就不需要我再幫你做點什麼?”

安祿山頓時哈哈大笑。這一來一回一番交道一打,他已經知道,對方並沒有暗害自己之心,便衝着其餘諸將打了個手勢。安祿山如此,羅盈自然也依次辦理,倏忽之間雙方的閒雜人等勒馬漸漸後退,就成了兩個人單獨對話的格局

這時候,安祿山方纔壓低了聲音道:“俟斤要知道,當今陛下最愛什麼?當然是軍功如果契丹真的沒了,而你入主牙帳,日後你我少不得要刀兵相見,而如果契丹還在,我可以撈戰功,你也可以繼續出兵襄助,但凡有功,我就可以上奏陛下給你賞賜,不知道俟斤意下如何?”

這果然是個最會鑽營的傢伙

第一次和安祿山打交道的羅盈不禁暗自驚歎。但緊跟着,他便神態自若地說:“可契丹牙帳這塊地方,和我都播距離最近,而且是我好容易打下來的地方,並不願意讓出來。”

“我並不是讓俟斤就此相讓,只要契丹人還沒死絕,哪裡不能當牙帳?至於契丹王,這些年來他們廢了又立,折騰的還少嗎?既然他們折騰,就是你我的功勞。每次出兵打上一場,我大唐天可汗必定大悅。”安祿山見羅盈立刻露出了滿意的表情,他便趁熱打鐵地說道,“俟斤如果願意,我還可以爲你奏請天可汗,封你爲王,然後下嫁公主於你,如此一來,你就是名正言順的大唐駙馬了”

“我的妻子兇如猛虎,安大帥此議就免了。”羅盈趕緊拒絕,別看嶽五娘頗爲同情那些不得不下嫁和番的公主,可真要給他折騰出一個來,那他就別想過安寧日子了。見安祿山彷彿還有些遺憾,他趕緊轉回到了起初的話題,又與安祿山討價還價了好一番之後,勉強答應了對方的提議。但對於安祿山試探地提出在營州開設互市之地,他卻表現得完全不感興趣。

誰都知道安祿山素來不講信義,奚人和契丹人就是被他利用各種各樣的藉口騙來殺了當戰功上報,他可沒興趣送給對方這樣的功勞。

如果要互市,雲州怎麼都比安祿山的地盤可靠多了

對於羅盈不願意娶大唐公主,安祿山倒不在意,只不過是那麼一說。所謂的大唐公主是什麼貨色,他自己當然心知肚明。然而,他今天之所以肯給這樣的好處,很大程度是因爲都播這些人馬的戰鬥力。這些年來他堅持不懈地對奚族和對契丹用兵,並不完全爲的是戰功,而是爲了擴充自己的實力雄兵是怎麼練出來的?是不斷打仗練出來的,是不斷從俘虜中編練出來的自古燕趙多勇士,他的麾下聚集了很多他挑中的勇士,平日打順風仗的時候不覺得,現在卻感到還是不夠。

所以,接下來他巧舌如簧,竭力許諾各種好處,果然,原本態度冷淡的羅盈漸漸鬆口,甚至答應可以酎合和他打仗,共同平分奚族和契丹俘虜。等到最終一系列口頭協議達成,兩人當場擊掌爲誓,又打哈哈說了一些漂亮話,這才各歸各隊。等到安祿山率軍緩緩西撤的時候,仍然忍不住頻頻注目這些兵馬,心裡忍不住打起了各種主意。

怎麼才能把這樣一支雄兵納入自己麾下?替對方請得一個冊封,然後再誣陷都播反叛,再打上一仗……不行,都播不比山頭林立羣龍無首的契丹和奚人,今天那種戰鬥力絕不是好對付的。那麼,於脆來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對了,記得同羅和僕固雖說臣服於大唐,同羅之主阿布思和僕固新主僕固懷恩全都是安北副大都護,可前者背地裡小動作卻不少,要是能夠讓都播去滅掉同羅,他就能報當年阿布思蔑視侮辱自己的一箭之仇了

想歸這麼想,但如今安祿山更清楚,這一仗還有無數事情需要善後。好在羅盈極其大方地送了他另一件禮物,那就是契丹王李懷秀的首級要知道,他之前纔剛剛藉口對奚人打了個大勝仗,把奚王李延寵之死歸功於自己,現如今若是再把李懷秀的首級送到長安,這兩個曠世大功,足以⊥他的聲望攀升到頂點,足以⊥他把河東節度收入囊中。至於此次的死傷將士,在這樣的功勳之下也就顯不出來了,橫豎潰散的兵馬之後還能慢慢收攏。

出兵的時候士氣激昂,班師的時候說是大捷,數萬軍馬開回平盧的時候卻無精打采。而奉命坐鎮平盧節度使府的李庭堅親自出城迎接時,便不顧驚世駭俗,硬是請安祿山把其他人都屏退開去,隨即用最低的聲音稟報道:“大帥,劉駱谷命人六百里加急送來急報,李相國恐怕拖不了幾天了”

李林甫吐血病倒的事儘管相當隱秘,但在出兵之前,安祿山還是靠着劉駱谷的鑽營瞭解到了這一情報。挾着這次大勝,他有足夠的信心就算李林甫死了或倒臺,自己也能屹立不倒,可終究李林甫從不壓制他,這些年還幫忙頗多,楊釗卻不是什麼好鳥於是,安祿山一時心情大壞,再加上這次損兵折將,他進了平盧節度使府後竟是再未召見諸將,鬧得下頭人心惴惴。

而侯希逸和李明駿先後得知李林甫不支的消息,對於安祿山的壞心情也就能夠理解了。只是,兩人一個有高麗血統,一個名爲契丹人,實爲奚人,對於遠在數千裡的長安城外那些爾虞我詐的勾當實在不大瞭解。只有李明駿與那位開元二十一年登上相位後,就穩穩當當再也沒有下去的當朝權相有過幾分交往,此時不由得心生感慨。臨到末了,他突然又低聲說道:“倒是這次契丹和奚族顯而易見會亂上一陣,我們要不要趁機……”

侯希逸見李明駿做了一個伸手拖曳的動作,知道他指的是趁機拉人,擴充自己的實力。多年來,兩人通過出身便利,又手掌兵權,先後從新羅、奚族、契丹、渤海招納流民作爲私兵,軟硬兼施恩威並濟,在那些荒僻之地開闢田莊,又或者以戰養戰練兵,私兵的人數已經和他們麾下的有編制兵馬平齊。他想了一想後,便微微點頭道:“當然,有現成的便宜,於嘛不撿?不過要小心,李懷秀雖然死了,可耶律泥禮可還活着”

儘管安祿山因爲煊赫多年的李林甫即將步入黃泉而懊惱,但他絕不會因此而耽誤了自己的報捷。不但如此,在負責報捷的人選上,他也權衡了許久。爲了防止有人和楊釗勾結,敗壞自己的戰果,他特意挑選了身爲契丹降將,又由天子親自賜名的李明駿領銜前往長安獻李懷秀首級報捷。

一路上李明駿馬不停蹄日夜兼程,等到了潼關的時候,他得到的消息是李林甫尚在。可當過新安、灞橋,終於來到了長安城下時,卻在進城門時聽到了一個消息。

右相李林甫病故

那一刻,李明駿想到了自己當年被信安王李煒帶到長安,封了個無所事事的員外將軍,隨即得了杜士儀的指令,走了李林甫的門路方纔調任河北道。如果不是因爲李林甫這重關係,安祿山也不會對自己產生天然的親近,這些年他也不會這麼順風順水。

儘管那只是他奉命而爲,可李林甫終究是開元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

不知不覺的,他輕輕摘下了腦袋上的頭盔,輕輕嘆息了一聲。

一個權相的時代,就此結束了。

第536章 告御狀!第1149章 自刎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993章 四方雲涌,副大都護第917章 塵泥之下慕青雲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第1260章 火燒太子別院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1053章 厚此薄彼第1039章 將星雲集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528章 今夜羣星不如皓月第1017章 快刀斬亂麻第480章 傷逝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第414章 易主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1014章 聯手鬥林甫第837章 同工同酬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90章 小僧舞棒,名動天聽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第385章 事發第1204章 招降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994章 圍困示威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25章 盧門弟子第691章 交鋒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第1001章 利誘韋堅一千零四十三章 死戰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202章 靈犀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232章 遙望長安不得歸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1210章 援軍奇襲第813章 聲東擊西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1227章 人心向杜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第471章 滾!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第1077章 喪心病狂,兩不相見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1112章 凱旋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815章 圖窮匕見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66章 出宮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745章 鄯州老卒第385章 事發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348章 逆轉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1195章 殺機現第971章 安祿山讓路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1005章 不疑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843章 用人須不疑
第536章 告御狀!第1149章 自刎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993章 四方雲涌,副大都護第917章 塵泥之下慕青雲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第1260章 火燒太子別院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1053章 厚此薄彼第1039章 將星雲集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528章 今夜羣星不如皓月第1017章 快刀斬亂麻第480章 傷逝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第414章 易主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1014章 聯手鬥林甫第837章 同工同酬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90章 小僧舞棒,名動天聽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第385章 事發第1204章 招降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994章 圍困示威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25章 盧門弟子第691章 交鋒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第1001章 利誘韋堅一千零四十三章 死戰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202章 靈犀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232章 遙望長安不得歸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1210章 援軍奇襲第813章 聲東擊西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1227章 人心向杜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第471章 滾!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第1077章 喪心病狂,兩不相見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1112章 凱旋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815章 圖窮匕見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66章 出宮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745章 鄯州老卒第385章 事發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348章 逆轉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1195章 殺機現第971章 安祿山讓路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1005章 不疑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843章 用人須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