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

從西市南門出來,沿春明大街南第二街往東行過五坊之地,越過啓夏門大街,便是親仁坊了。

杜士儀依竇十郎之言,從北門而入之後便去向坊中武侯帶路,果然,對方二話不說便乾脆一路把他們引到了那座竇宅之前。而杜士儀到門口尚未通報,早有一個從者迎了上來,行禮之後便笑着解釋道:“我家郎君尚未回來,特意讓我等趕回家裡等候杜郎君。”

笑着點點頭隨人入內,待到進了正門,杜士儀見身後的田陌和張簡被人攔下,他便停步解釋道:“張郎君是我友人,我那曲譜還在他那兒。至於我這崑崙奴素來知禮懂事,我習慣了有他跟着我。”

前頭帶路的從者立刻回頭打了個手勢,隨即便彷彿絲毫不在意多兩個人似的,繼續轉身在前頭帶路。繞過位於高高夯土地基上的那座正堂,他便頭也不回地解釋道:“晚上夜宴便在此處。豆盧貴妃十日後於親仁坊宅慶生。雖不是整壽,但因爲貴妃此前病過一場,如今痊癒,聖人大爲高興,吩咐好好操辦。聖人是否親臨不好說,但諸位大王貴主都要前往賀壽,我家十郎君要獻上一曲胡騰舞,所以今晚賓客雲集,算是一場預演。聽說聖人召見公孫大家一觀劍舞之後,大加讚賞,留公孫大家在梨園教導弟子,旋即又命公孫大家爲貴妃生辰宴獻劍器舞一曲,梨園之內樂師,近日以來全都在排練不停。”

豆盧貴妃這個名字,杜士儀並不陌生。

早在東都崔宅之中,崔五娘便提到過她。豆盧氏說是睿宗貴妃,但那貴妃封號還是睿宗李旦當傀儡皇帝時冊封的,而中宗神龍初年,其伯父當時任宰相的豆盧欽望上表將其接回,多年以來就一直住在親仁坊私宅。其間不曾褫奪貴妃尊號,不曾減少供養,縱觀古今,這種后妃出宮別居私宅的例子估計都是頭一份。而且,豆盧貴妃膝下無子,早年對喪母的當今天子李隆基有過養育之恩,後又得武后允准養過岐王數年,情分等同母子。

對於後頭住在西市好幾年的張簡來說,深居簡出的豆盧貴妃卻並不是熟悉的名字,聞言不禁絞盡腦汁地回憶那些僅有的隻言片語。故而直到來人帶着他們進了一座軒敞明亮彷彿廳堂的二層小樓,他纔回過神來。

“杜郎君,這是我家十郎君珍藏各式曲譜的地方。”那從者恭恭敬敬行了禮,這才又指着四壁那些架子上放着的一卷卷書卷說道,“其中多有民間很少得傳的古譜,杜郎君可以隨意翻閱。爲了豆盧貴妃的生辰,十郎君原本打算請梨園李龜年兄弟三人譜曲,然則因爲公孫大家奉詔而至,李龜年三兄弟除了緊急排練大麴之外,還要爲公孫大家作曲練歌,一時之間只能派人致以歉意。今日郎君前往千寶閣本是想看看有沒有什麼古譜,不意想恰逢杜郎君也來了,真是得天之幸!”

他顯然是竇十郎極其寵信的人,三兩句解釋清楚了關節,見杜士儀會意,他便笑着施禮退下。這時候,置身於這寬敞而又滿是珍卷的屋子裡,杜士儀忍不住兩眼放光,隨意到角落中一瓷缸內拿起一卷,於手中解了束繩展開一看,立時輕輕哼起了曲調。而田陌東張張西望望,最終有些百無聊賴地直接盤膝坐下了。待擡頭看見張簡呆呆地站在那兒,他不禁支撐着下巴納悶了起來。

郎君爲什麼對這張郎君挺看顧的?

張簡尚未回神,杜士儀已經轉過頭來,掃了張簡一眼便開口問道:“張郎君,可通譜否?”

唐人好樂,尤其是達官顯貴好樂,杜士儀若非上輩子民樂基礎打得好,又在草堂隨裴寧學通了琵琶熟練了讀譜寫譜,如今也只會寸步難行。因而,他雖是隨口一問,卻也期待能得到一個稱心的答覆。他帶着張簡去千寶閣也好,來竇宅也罷,原只是因爲其住在西市,對不少朝貴之事有所瞭解,兼且因其奔走行卷,一時生出了幾分同情憐憫,故而也想順手幫一把。但如此帶了張簡到這畢國公竇宅,除非其通曉琴簫等樂器,至少會是助益,竇十郎也就無話可說,否則就只能到此爲止了。

張簡在猶豫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囁嚅說道:“琵琶琴簫瑟之類,我一竅不通,只從前曾經因緣巧合,學過多年羯鼓。只是因從江南遠道至長安,路途不便,沒有將其帶上……多年不奏了,只怕有些生疏。”

所謂羯鼓,正是流行於龜茲、高昌、疏勒等地的樂器,與胡騰舞最最相配,此刻聽到其一個出身江南道宣州的南方書生竟然精通羯鼓,他一愣之下便大笑道:“既有此能,今日張郎君是來對了!”

當竇十郎風塵僕僕帶着王維和王縉兄弟踏入這院子,便只聽屋子裡琵琶聲羯鼓聲,彷彿是在合奏一首曲子,雖配合間有些生疏,但曲調新奇,竟赫然又與之前在千寶閣那一首樂曲不同。他駐足只聽了片刻便一時大喜,卻只見王維已經撇下他疾步先衝了進去。

“杜十九郎,你隨口一句話,害得我還沒歇上一口氣,就被竇十郎給死活拖了過來!”

“王兄果然來了!”盤膝而坐的杜士儀見王維口中說得氣惱,面上卻笑吟吟的,連忙起身拽了他過來到自己剛剛那坐席坐下,隨即將手中那一卷剛剛抄錄出來的曲譜塞在了他的手中,“王兄且看這個,其他的話待會兒說。”

等到王維凝神看譜,杜士儀眼見得竇十郎和王縉一前一後進來,少不得上前拱手廝見了,旋即便開門見山地說道:“竇十郎,雖則李家兄弟三人如今脫不開身,但梨園之中多有能手,何至於無人能爲你譜一首合適的新曲?”

“能手固然衆多,然則你們應該知道,除卻李龜年兄弟這樣天賦異乎尋常的,多數人都習慣了宮中那些歌舞大麴,譜出來的曲子往往是恢弘大氣,雖則兼具西域以及江南各種風情,但總是格局太大。須知我所擅長的胡騰舞,本就是民間小樂,緣何整個長安只有我最擅長此舞,原因很簡單。”

明人面前不說暗話,頓了一頓,竇十郎索性實話實說道,“那是因爲胡騰舞雖偶有漢人伴舞,但主舞必是胡人,這卻和胡旋舞不同。別人不擅長,我卻擅長,故而京中無人能及我!豆盧貴妃的生辰宴,聖人極有可能不知會其他人,微服親至,而梨園弟子必然會獻上歌舞大麴以作爲慶賀,更何況還有奉詔至京,奉御命要獻劍舞一曲的公孫大家。所以,如何讓我這一曲簡簡單單的胡騰舞顯得別緻,便是最要緊的。”

這話說得直白,路上只聽說了一個大概的王維王縉兄弟固然恍然大悟,杜士儀和張簡亦是明白得很。此時此刻衆人一一圍坐下來,杜士儀便若有所思地說道:“既數日之後方纔是豆盧貴妃生辰,緣何竇十郎今夜便要在夜宴上演一曲胡騰舞?爲人看去,異日再演豈不是大大失卻期待感?”

“因爲今夜岐王會親至。”

見這一句解釋讓衆人立刻沉默了下來,竇十郎少不得輕咳一聲道:“不過只是預演,有了各位幫襯,想來岐王一定會滿意的。”

王維匆匆掃完了杜士儀手中的曲譜,他心中已然有些技癢,這會兒聽得竇十郎所言,他不禁擡頭說道:“岐王最好音律,又是爲其養母豆盧貴妃祝壽,若要預演,還不如對大王言明,爲了給豆盧貴妃一個驚喜,請恕這曲子得敝帚自珍藏到最後,否則就沒有驚喜了。”

“咦?”

“這主意妙,大王若是不信,便請了他單來觀瞻!”

杜士儀見張簡不解地驚咦一聲,而竇十郎想都不想便撫掌讚歎答應了下來,他立時明白竇十郎起初請了岐王來,只是爲了對其表明自己已經盡力而爲,對於什麼驚喜和期待感則是不抱什麼希望,但剛剛抓到了兩根救命稻草,便立時把希望放大了無數倍。

然而,比起那些動輒數十數百的大麴,以及用上幾十種樂器高達數百人的教坊司坐立伎,竇十郎這一曲胡騰要出彩,着實不是那麼容易的,至少單單靠那一首新曲決計不夠!

於是,他便若有所思地說道:“剛剛在千寶閣那首曲子,是我在山中一時習作,但此前竇十郎和王兄十五郎進來時聽到的琵琶與羯鼓合奏,是我三師兄裴三郎所做。裴家琵琶,本就出名,他更是精擅音律,只不喜人前顯擺,故而鮮少揚名。可要說真才實學,絕不遜色絲毫。”

“單單此曲,果然是珠璣之作,幾乎難以改動一音。”王維亦是輕輕點了點頭以表贊同。

儘管只聽了後半段,但竇十郎信之不疑,當即說道:“二位都如此說,這曲子自然沒有問題。”

“但僅僅如此恐怕還是不夠。”杜士儀彷彿沒看見竇十郎陡然之間緊張起來的臉,鎮定自若地說道,“竇十郎剛剛說了,宮中必然會演大麴,再加上公孫大家的劍器舞,走尋常路決計出彩不了。且胡騰舞本就是西域民樂,既如此,不如另闢蹊徑,取其熱鬧喜慶!”

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956章 梨園見天子第762章 惟願郎舅再聚首第376章 貴主親做媒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第1093章 出征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第918章 教化之功在千秋第1106章 俶爾夜襲,天子失道第1187章 戮力同心第745章 鄯州老卒第486章 籌謀江左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1139章 朔方出兵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568章 天子之賞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827章 節堂舞劍第1274章 杜氏有後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168章 煥然氣象,司馬...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962章 人之將死第33章 越女傳人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572章 戰雲密佈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第395章 李十二郎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879章 不得不動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1095章 羅鉗吉網第1113章 一呼百應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215章 塵埃落定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765章 英靈祭第124章 聲若碎雲金童舞第64章 入宮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第75章 掃席待知己第140章 突變第934章 美人計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967章 升官發財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1148章 誅楊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878章 夤夜凶訊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252章 宗主進京,美人狼狽第651章 以下凌上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1237章 破城第1104章 援軍第1090章 廢物利用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第897章 劍術教習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45章 針鋒相對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第95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上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第619章 千里回雲州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529章 負荊請罪第141章 夜戰第387章 輕鬆逆轉第175章 各展神通第1219章 納降第1081章 雙殺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1242章 高風亮節?第11章 印書第822章 文武歸心
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956章 梨園見天子第762章 惟願郎舅再聚首第376章 貴主親做媒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第1093章 出征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第918章 教化之功在千秋第1106章 俶爾夜襲,天子失道第1187章 戮力同心第745章 鄯州老卒第486章 籌謀江左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第1139章 朔方出兵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568章 天子之賞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827章 節堂舞劍第1274章 杜氏有後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168章 煥然氣象,司馬...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962章 人之將死第33章 越女傳人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572章 戰雲密佈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第395章 李十二郎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879章 不得不動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1095章 羅鉗吉網第1113章 一呼百應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215章 塵埃落定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765章 英靈祭第124章 聲若碎雲金童舞第64章 入宮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第75章 掃席待知己第140章 突變第934章 美人計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967章 升官發財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1148章 誅楊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第878章 夤夜凶訊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252章 宗主進京,美人狼狽第651章 以下凌上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1237章 破城第1104章 援軍第1090章 廢物利用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第897章 劍術教習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45章 針鋒相對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第95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上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第619章 千里回雲州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529章 負荊請罪第141章 夜戰第387章 輕鬆逆轉第175章 各展神通第1219章 納降第1081章 雙殺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1242章 高風亮節?第11章 印書第822章 文武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