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

道政坊杜宅和畢國公竇宅相隔不遠,和豆盧貴妃宅亦是隔街相對,佔地頗爲寬廣。。因杜思溫致仕之後大多數時間都住在朱坡山第,這座宅邸平日便是杜思溫的兒孫們居住,如今除夕夜闔家團圓夜,杜思溫早兩日就被長子杜汶接了回來,這會兒端坐上席笑看着下頭的兒孫圍坐兩邊,幾個年紀不小的孫子湊在杜士儀身側說笑,他不禁暗自點了點頭。

這守歲夜的宴席自然格外豐盛,當年韋巨源獻給中宗皇帝的那一桌燒尾宴,菜譜多爲各家豪門貴第蒐羅了去,其中不少菜餚是喜慶節s必備。這會兒見面前擺上了一道光明蝦炙,杜思溫不禁皺眉斜睨了陪坐一旁的長子杜汶一眼,冷冷說道:“這大冷天的,備這等活蝦,你倒是錢多燒手!”

“是人敬獻的。”杜汶連忙解釋了一句,見老父仍是不豫,他連忙賠笑臉說道,“並不是每一席都有,只是敬獻阿爺一人的。統共不過這幾隻,圖個新鮮。”

“敬獻我一人,那有什麼意思?”杜思溫沒好氣地用筷子敲了敲那晶瑩剔透的白瓷盤子,見下頭不少兒孫都忘了去看歌舞,紛紛看向了自己,他方纔懶懶說道,“這一道光明蝦炙,拿下去每人嚐嚐鮮,我年紀大了,受不了這些海河魚蝦的腥味。”

知道父親是在敲打自己,杜汶沒奈何,只能親自執盤下去,分了兩個兄弟和兒孫各一丁點,然後把剩餘的一股腦兒都送到了杜士儀面前,卻是趁着杜思溫稍稍分神的機會,低聲說道:“十九郎,阿爺執拗勁頭又犯了,平時他在兒孫面前都是不留情面,今天正當佳節,你去陪陪他老人家,你在他面前可是比咱們都面子大些。算是老叔我欠你一個人情。”

見杜汶滿臉苦色,杜士儀本以爲他只不過是開個玩笑,見四周圍杜家兒孫全都在偷瞧杜思溫這長輩,彷彿都是生怕其不顧場合發火,他頓時有些難以置信,遂答應一聲便站起身來,親自一手執壺,一手持杯來到了杜思溫面前,卻是親自爲其剖滿了酒,旋即又自己滿上了,這才笑着說道:“若非老叔公相請,這個除夕,我就得和十三娘孤零零地過了。。值此佳節,謹祝老叔公日日年年笑口常開。”

“好好,你說得好,若光活得長久卻難見笑容,那也沒意思!”剛剛還在思量如何敲打兒孫的杜思溫頓時笑開了,當即一飲而盡。剛剛放下酒盞,他又看到杜十三娘亦是迎了上前,手中也和杜士儀一樣酒壺酒杯一飲而盡,這下子,他還不等其開口就打趣道,“怎麼,你們兄妹這是商量好的要灌醉我?”

“老叔公又說笑了,我和阿兄這不是因爲正逢除夕,所以誠心誠意要敬老叔公的酒,順帶沾一沾你的福氣嗎?”

杜思溫聽到福氣二字,頓時哈哈大笑,當下也不含糊,把杜十三娘勸飲的酒也一塊喝了,竟是留着他們在自己身邊坐。見此情形,杜汶反而長長舒了一口氣,索性就去和兩個弟弟一塊坐了,又吩咐家妓好生賣力,務必讓老父沒工夫來找他們的麻煩。好在酒過三巡,歌遍數曲,杜思溫便讓杜士儀和杜十三娘左右攙扶着,竟是離席而去了。這時候,堂上無論男女全都如釋重負,一時大聲說笑的大聲說笑,拼酒划拳行酒令的比比皆是。就連杜汶,也和兩個弟弟閒適地聊起了朝中近來趣事。

儘管杜思溫已經出了正堂,但此刻走出去還不遠,堂上那些喧囂熱鬧他卻聽得清清楚楚,走着走着便長嘆了一聲。。就在這時候,一旁的杜十三娘突然低聲嘟囔道:“老叔公別嘆氣了,其實三位叔父,還有和咱們平輩的那些兄弟姊妹,都是在你面前發怵而已。不說別的,我剛剛瞧見老叔公在上頭那威嚴的家長模樣,心裡也惴惴然得很。”

杜思溫頓時被杜十三娘這話逗得哭笑不得。雖覺得子孫不爭氣可想想好歹沒有作奸犯利……”前途也有門蔭擔保,他那嘆苦經也就吞了回去,衝着杜十三娘搖了搖頭後,他便轉頭對杜士儀說道:“省試你竭盡所能就行,今次之事已經鬧大了,別人固然虎視眈眈想要爭先,卻不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所以,你只需以不變應萬變,其餘的事情,到時候我讓你看一場好戲。”

“是,多謝老叔公的教誨。”

“別的我就不多吩咐了,我相信你能不負所望,!”

開元八年元日,一場瑞雪之中,皇太子李瑛行元服禮。次日李瑛謁太廟後,近年來一直居住在大明宮,少有御太極宮的李隆基大會羣臣於太極宮太極殿,各按官品頒下了賞賜,一時自然讓這一年的新年更多了幾分喜氣。須臾便是元宵,自唐初起道教被奉爲國教,因而正月十五作爲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的誕辰,道教稱這一日爲上元節,朝廷民間也多半不稱元宵而稱上元。從上元節開始,滿城照例大放三日花燈,在這金吾不禁夜的大好喜慶氣氛中,杜士儀自然也不能免俗,這一晚帶着杜十三娘和竹影秋娘,再加上赤畢和劉墨等幾個從者跟着,就連田陌也被他拉了出來。 ωωω_ ttkan_ C ○

果然,除了農事和書房,大多數時候都宅在家裡的田陌第一次見識到長安城這上元節時的勝景,只覺得眼睛都轉不過來了,東張張西望望,什麼都是好奇的。要不是杜士儀特意讓劉墨跟着這膚色黝黑的小子,也不知道人會被洶涌的人潮衝到哪裡去。

一年到頭統共只有這三天不在夜禁之內,但只聽四處鑼鼓喧天人聲鼎沸,那些火樹銀花的燈樓燈輪燈樹前,也不知道圍了多少人。往日街頭就時常得見的那些大家仕女,眼下這會兒更是毫無顧忌地帶了僕婢當街策馬而行,個別矜持坐了牛車的,和路過的熟人談笑時,亦毫無顧忌。

與杜士儀策馬並行的杜十三娘在這等普天同慶的日子裡,自然顯得極不顯眼。而既在馬上,總比那些行人看得高看得遠些,杜十三娘搭着涼棚放眼遠眺,突然嚷嚷道:“阿兄,阿兄,那兒在拔河呢!”

其實又何止拔河。燈樓下耍百戲的,載歌載舞的,各色藝人云集,其中不乏那寒光閃爍劍氣逼人的劍舞。然而,所有這些都比不上西市門口,那一座廣二十間,高百五十尺的巨型燈樓,就只見上頭彩燈無數,璀璨光耀,也不知道引來了多少讚歎和驚奇。杜士儀便和杜十三娘駐足觀賞了許久,卻只聽旁邊的人羣中有人大聲說道:“這可是聖人命人特製的燈樓,擺在這兒以示與民同樂,普天同慶!”

“如今天下太平,這纔有如此景象……”

“這纔是君明臣賢的盛世氣象!”

在這種各式各樣的議論聲中,杜士儀見人流漸漸多了,少不得拉過杜十三娘身下坐騎的繮繩,示意她跟着自己折往別處。然而,儘管這一夜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可畢竟不如後世四處燈火通明不虞路途擁擠踩踏,爲防人多出事,他不得不帶着杜十三娘和隨從人等往人稍微少些的地方走。當他們一行人在一家地處稍稍偏僻的坊中酒肆吃了些夜宵,繼而又出來時,此時已經接近子夜,那無數彩燈之中,隨風卻是還飄來了一陣樂聲和歌聲。

“是岐王宅中的樂師出來了!”

上元之日,諸王貴主之家,各出樂師馬上巡遊,以相競誇,這幾乎是不成文的慣例了。而對於喜好音律著稱的岐王來說,別的風頭不能出,這樣的風頭卻一定要爭個第一,就只見衆人紛紛讓開的那一條通道上,頭前四匹馬打着亮堂堂的琉璃宮燈,而後頭馬上則全都是錦衣華服的樂師,有的操琵琶,有的吹簫吹笛,有的於馬上敲擊羯鼓,但最引人注意的,卻還是當中一輛敞篷牛車上,站着的那個身擁重裘啓脣高歌的一個歌姬。那婉轉動聽的歌聲在夜空中激盪開來,竟是連原本喧囂的人羣也安靜了。

杜士儀原本和杜十三娘在一旁興致勃勃地看着這一場難得的熱鬧,但見這一行樂人緩緩過去之後,後頭跟着的人中,卻是有一個最熟悉不過的,本待擠上前去,可看了一眼那洶涌人流,他想了想便彎下腰叫了赤畢過來。眼見這彪形大漢點點頭後當即大步過去,毫不費力地在人羣中擠出了一條路,最終到了那一騎白衫人身邊說道了幾句,那白衫人立時把手中提着的一盞花燈提高了一些。

王維被赤畢攔下馬,回頭一看杜士儀那邊,認出他們兄妹都在,他便笑着點了點頭,卻只是用手指了指前頭。知道這會兒必然不可能越過人羣會合在一起,杜士儀便帶上杜十三娘和其他人,順着坊牆邊上這一條路跟了上去。一路過了兩坊之地,王維這才脫身出來,身邊除了一個牽馬的赤畢,卻不見王縉的身影。兩人見過之後,杜士儀便詫異地問道:“王十五郎呢?”

第1074章 血書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527章 親迎,卻扇第229章 巡閱立威第445章 全勝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120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第565章 敲山震虎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1270章 有毒的誘餌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1206章 潛入和策反第651章 以下凌上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897章 劍術教習第476章 傷別離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7章 崑崙奴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355章 恃強逼凌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1239章 成王敗寇第413章 撬動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1218章 重見天日第917章 塵泥之下慕青雲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第378章 舅舅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968章 割袍斷義乎?第988章 一呼百應,賜刀贈金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583章 突厥牙帳,雲州特使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745章 鄯州老卒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79章 名動天下第756章 親迎入城第371章 怨心深種,豐收大歸第236章 殺威,告急第1119章 忠貞見疑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277章 驟貴第16章 一盤好菜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660章 不可無權柄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1194章 譁衆取寵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451章 一箭雙鵰第651章 以下凌上第954章 天無二日第70章 賜官放歸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657章 親情如水
第1074章 血書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527章 親迎,卻扇第229章 巡閱立威第445章 全勝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120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第565章 敲山震虎第779章 郎舅之志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1270章 有毒的誘餌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1206章 潛入和策反第651章 以下凌上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897章 劍術教習第476章 傷別離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7章 崑崙奴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355章 恃強逼凌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1239章 成王敗寇第413章 撬動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1218章 重見天日第917章 塵泥之下慕青雲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第378章 舅舅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第968章 割袍斷義乎?第988章 一呼百應,賜刀贈金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583章 突厥牙帳,雲州特使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745章 鄯州老卒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79章 名動天下第756章 親迎入城第371章 怨心深種,豐收大歸第236章 殺威,告急第1119章 忠貞見疑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277章 驟貴第16章 一盤好菜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660章 不可無權柄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1194章 譁衆取寵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451章 一箭雙鵰第651章 以下凌上第954章 天無二日第70章 賜官放歸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657章 親情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