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帳下文武皆英傑

剛剛曹謙琉突然栽倒,滿場一團亂的時候,張興就悄無聲息地溜了。若是換成別人,興許也未必有人會注意到,但今日既有不少人因爲他當初各家赴宴時的狂妄,而打定主意今天一定要落他的面子,順便給杜士儀一個不輕不重的下馬威,自然早有人發現了這一點。故而當面挑戰的廖啓昌把話說得重到十分,自忖就是對方避戰溜走,也要讓此人在河隴不能存身,卻沒想到那個原以爲早已溜之大吉的黑大個竟是出現了

然而,張興的身上不再是最初那一身文官袍服,而是換了一身戎裝。他本就身材魁梧,此刻一身勁裝,再加上手中那杆長槍,只是隨隨便便往那一站,一股凌人氣勢撲面而來。不管是隻聽過他名聲,還是遠遠見過他的,眼下都不禁驚疑了起來,甚至有人在偷偷交頭接耳。而眼見得張興氣定神閒地走到杜士儀跟前長揖行禮,開口挑戰的廖啓昌頓時覺得騎虎難下。

難不成此人並非誇誇其談之輩,而是真有真才實學?不可能,往日在赴宴之際,此人從來都表現得輕浮躁動,故作姿態更是家常便飯,今天一定也是如此

“奇駿既然願意接戰,那就去吧。”杜士儀微微一笑,繼而環視左右,點頭說道,“各位便與我一觀今日這第一場挑戰”

杜士儀既然答應了,餘者不管心中思量如何,自是無不應喏,心裡卻各有思量。眼下和起頭較量弓馬刀術戰陣不同,乃是沙場對決,刀槍無眼,往年的這種挑戰,也有藝高人膽大的人最終卻落敗重傷的,十數年間甚至還出現過一兩個死者。儘管事情最終都以軍中較量以求勇士爲由壓了下來,可那是因爲死傷者並非身份太過出衆的人,但眼下就不同了。張興不論出身如何,終究是隴右節度掌書記,也就是杜士儀這個節帥心腹之人

廖啓昌出自河源軍,雖則年輕,可卻自忖勇武在隴右節度所轄十二州中也是數一數二的。走下高臺之後,他就把雜念拋在了腦後,側頭一看身邊的張興便突然開口問道:“敢問張郎,馬戰還是步戰?”

“你是挑戰之人,我本該說一句悉聽尊便,不過,今日既是真刀真槍,萬一傷及你的坐騎就沒必要了,步戰吧。”

聽到張興竟是回答得如此漫不經心,如此傲氣十足,廖啓昌本來還打算稍作留手,此刻卻不禁暗自大怒。深深吸了一口氣,他便嘿然笑道:“那便依張郎所言”

眼見下頭兩人已經就位,鮮于仲通低頭看了一眼,見杜士儀微微頷首,他便高聲喝道:“河源軍旅帥廖啓昌,挑戰隴右節度掌書記張興,大比就此開始

話音剛落,只聽高臺上一聲鼓響,場中兩人已是聞聲而動。

廖啓昌自負刀術,更知道長槍最適合馬戰,步戰短兵相接時卻不佔優勢。他打定主意要讓張興出醜,自是在兵刃初次交接之後,便矮身前僕,竟是直衝張興面門而去。這一招若是能夠成功,也就意味着所謂的挑戰在第一回合就分出了勝負。

然而,他那前衝之勢卻在下一瞬間戛然而止。就只見張興手中那槍桿陡然一橫,繼而彎曲了一個讓人幾乎難以置信的弧度,猝不及防下只能一刀砍過去的他壓根沒能砍實,刀刃先是被那槍桿子往上一挑,刀背上更是接連傳來先後兩股撞擊,最終將他猛地推開。

這距離一開,自然而然便是張興的長處了。他無論是幼時習武也好,後來隱居山中也好,這一杆長槍從來都寸步不離,較之備用的大刀更嫺熟幾分。尤其在山中密林,長兵器最是施展不開的地方,他卻有意藉此習練槍法,能夠把這一杆槍用得如臂使指,什麼野豬野狼全都是槍下亡魂,最驚險的一次甚至孤身獵熊。如今既是面對主動找茬的人,他哪會客氣,長槍從掃到扎,但只見槍影重重,眼力稍差的人只能看見廖啓昌一招失算後,便左支右絀狼狽非常。

面對這一幕,高臺上觀戰的文武,以及廖啓昌之外其他幾個刀術優勝的軍卒,頓時都倒吸一口涼氣。張興的自吹自擂在這半個月之中可謂是傳得沸沸揚揚,再加上光說不練,又名不見經傳,不以爲然的人佔了大多數。此刻見其輕輕巧巧就講廖啓昌逼得如此光景,起頭還打算攬事上身的臨洮軍旅帥段正不禁有些目弛神搖。至於隴右節度下轄的諸兵馬使,不少人都在驚疑之餘,都有些如釋重負。

幸好幸好,這張興雖武藝超絕,卻是掌書記文職,而非武將

“就算他武藝確實不錯,行軍打仗又不是光靠匹夫之勇,還得看軍略”

聽到旁邊的臨洮軍正將姚峰如此說,副將郭建便哧笑了一聲:“之前張郎一直說自己精擅武藝,可卻無人相信,現如今這一番挑戰,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既然如此,他說自己精通經史,熟讀兵法,再不相信的人就實在太小看這位掌書記了想想杜大帥用人,從蜀中到雲州代州,簡拔了衆多文士武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偏偏到了咱們鄯州竟然被人小看,還真是小覷了天下人物”

郭英又可以說就是被杜士儀識破而黯然離開鄯州的,誰都認爲杜士儀上任之後,必然會因此對郭家的人下手,因而如姚峰這般同樣是出自河隴將門的,自然而然便有取郭家而代之的野心,甚至還夢想着在十數年後,重現當年郭知運的傳奇。所以,在姚峰眼裡,糾正杜士儀這位頂頭大上司的用人失誤,也是讓自己進入其法眼的途徑之一。因而,郭建竟然明裡暗裡說他是小覷了杜士儀,他登時暗自大怒。

“郭四,你這是挑撥離間”

“雖說這廖啓昌是河源軍的人,可這裡誰不知道,河源軍是你的發跡之地,如今下頭一多半軍官,全都是你當年的袍澤?”

兩人身爲臨洮軍的正將和副將,突然就這麼針鋒相對頂了起來,上頭的杜士儀自然須臾便察覺了動靜。發現張興佔據主動之後便乘勝進擊,取勝應該只是時間問題,他便讓鮮于仲通將姚峰和郭建都叫了上來。眼見這兩個年紀全都比自己大的軍官黑着臉的樣子,他便輕描淡寫地說道:“你二人執掌臨洮軍,就應該精誠合作纔是,大庭廣衆之下在下頭爭執起來,豈不是讓人看笑話?”

郭建剛剛故意提高聲音,就是希望能夠把事情鬧到杜士儀面前來。他不等姚峰有機會開口,立時連珠炮似的把事情緣由說了,末了發現下頭勝負已分,剛剛挑戰時志得意滿的廖啓昌癱倒在地,他才輕蔑地瞥了一眼姚峰,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張郎乃是大帥親手提拔起來的掌書記,今日又大展雄威,姚將軍護着自己人的心思雖是好的,可當着衆人的面質疑大帥用人,我是不忿他的不敬”

這種大帽子猛地扣了下來,姚峰登時勃然色變。發現杜士儀面色轉冷,又想博取新任大帥的信任飛黃騰達,又放不下軍中宿將的臉面,不希望卑躬屈膝,而是希望引人重視的他登時有些進退兩難。他在武藝和軍陣上頭全都是佼佼者,但在慧黠上頭就拍馬都及不上郭建了。也正因爲這一點,他分外看不上出身郭家旁系子弟,年不過三十五六就鑽營得了臨洮軍副將一職的郭建。

“郭四,你除了會血口噴人,還會於什麼?你敢說之前在外頭放出各種風聲中傷掌書記張郎的人,沒有你推波助瀾?”

這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得面紅脖子粗的時候,張興已經施施然上來了。到了杜士儀那主位前,他解下身上甲冑給了一旁的侍童,悄然旁聽了一下這兩人的爭執,便突然重重咳嗽了一聲。待兩人回頭看見自己,一時都閉上了嘴之際,他纔好整以暇地說出了一句話來。

“不過是因爲外間流言蜚語,姚將軍和郭將軍何必傷了和氣?”張興微微一笑,隨即氣定神閒地說道,“其實也是我之前在各家赴約的時候喝多了,這纔不自量力吹噓過了頭,以至於別人心裡犯嘀咕。我自幼借書讀經史,又跟着幽州老軍學習武藝,固然從未鬆懈過,可終究所謂文武兼修,不過修了個毛皮

要說文,大帥隨行之李十二郎、王少伯、孟浩然、杜子美,全都是個中翹楚,多年來薦舉之人更是多如牛毛;要說武,大帥在雲州代州提拔的羅盈、南霽雲、侯希逸三人,都是武藝精絕,而如代州軍兵馬使段廣真,更是軍陣嫺熟,治軍嚴謹,就連王忠嗣王將軍,也一度爲大帥委以重任。至於我這文不成武不就的,也就是一時管不住自己的嘴胡亂吹噓一二,卻不敢和那幾位文武相提並論。”

說到這裡,張興方纔猛然擊掌,仿若這會兒才恍然大悟一般:“說起來,如今大帥節制隴右,何不上書調了段將軍他們過來”

“奇駿也不必妄自菲薄。你隨我多年,我對你亦是深信不疑。至於調人之事,不必多說了。”

大比結束之後,張興在杜士儀面前說的這番話立時傳遍了鄯州軍中。上上下下的軍將除卻某些死腦筋的或是性子死硬的,其他的都不得不考慮一件極其重要的事。

張興那樣的武藝,都只說自己是半吊子,而其所言的文人雅士也就罷了,可那些軍中後起之秀既是皆爲杜士儀提拔,倘若杜士儀真的上書調從前的親信到鄯州來,那時候他們這些非親信的外系還有什麼機會?自從榮王兼任隴右節度大使之後,真正執掌節度事的隴右節度副使任期不定,又長又短,可杜士儀是朝中有人的,若是和這新任節帥對着於,會不會重蹈郭英又的覆轍

第552章 造勢第231章 稚子之心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第536章 告御狀!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第17章 驅鴨吞蝗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962章 人之將死第934章 美人計第158章 髒水和黑鍋第799章 天子賜琵琶第383章 愛之深,恨之切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548章 覆滅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第1042章 懷柔,副帥第797章 黃金年代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1158章 殺!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819章 虛情假意第44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1204章 招降第1262章 如同笑話的推舉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1136章 東西截擊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644章 計臣末路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護馳歸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169章 美人心計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388章 風雲變幻第510章 婚事眉目第95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上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第1251章 立東宮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1154章 孤家寡人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40章 銅膽鐵腕第287章 狼狽而退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1236章 內訌第115章 朱坡京兆公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1213章 千金買馬骨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7章 崑崙奴第999章 決然第1174章 薛嵩請降第445章 全勝第808章 分家第198章 鬱輪袍,情相悅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656章 丟包袱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第1270章 有毒的誘餌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409章 民心向背第1275章 真忠臣也!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433章 萬歲池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第875章 以退爲進,以死爲生第315章 妾薄命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第890章 年少輕狂,難死心第1182章 衆叛親離
第552章 造勢第231章 稚子之心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第536章 告御狀!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第17章 驅鴨吞蝗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962章 人之將死第934章 美人計第158章 髒水和黑鍋第799章 天子賜琵琶第383章 愛之深,恨之切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548章 覆滅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第1042章 懷柔,副帥第797章 黃金年代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1158章 殺!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819章 虛情假意第44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1204章 招降第1262章 如同笑話的推舉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1136章 東西截擊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644章 計臣末路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護馳歸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169章 美人心計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388章 風雲變幻第510章 婚事眉目第95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上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第1251章 立東宮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1154章 孤家寡人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40章 銅膽鐵腕第287章 狼狽而退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1236章 內訌第115章 朱坡京兆公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1213章 千金買馬骨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7章 崑崙奴第999章 決然第1174章 薛嵩請降第445章 全勝第808章 分家第198章 鬱輪袍,情相悅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656章 丟包袱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第1270章 有毒的誘餌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409章 民心向背第1275章 真忠臣也!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433章 萬歲池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第875章 以退爲進,以死爲生第315章 妾薄命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第890章 年少輕狂,難死心第1182章 衆叛親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