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

面對態度異常強硬的郭荃,儘管士子們有的不平有的忿然有的沮喪有的急躁,但最終都不得不起身離開了試場。而對於留下的人來說,適才坐得黑壓壓一片滿滿當當的偌大場地,如今只剩下了這稀稀拉拉的三十餘人,那種天壤之別足以讓人心悸。尤其是那些曾經應試過一兩次的,想到往日一場帖經過後,往往能剩下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人,此時此刻臉色心情都壞透了。

待到清完了場,郭荃又再次重新覈實了留下試第二場的士子身份,確認無誤之後,他卻也不撤下那些座席,一擺手便讓人發下了第二場卷子。這一次,兩個被調派來的小吏就輕鬆多了。其中一個小吏將卷子發到杜士儀手中時,還低聲笑道:“杜郎君好本事!”

杜士儀沒有迴應這恭維,只是微微一笑表示善意。等到卷子入手展開一看,見其上赫然空空如也,他便擡起頭等待郭荃出題。不但是他,座上其他人也是同樣反應。衆目睽睽之下,郭荃卻仍是不慌不忙,直到外間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他這才輕輕吁了一口氣。

外頭人匆匆進來,行禮之後雙手呈上了一個竹筒,郭荃伸手接了,這纔在那些詫異的目光下似笑非笑地說道:“歷來試賦之題,皆有司所命。由試官命題固然可,然也有由上官所命的。今日試賦題,京兆尹源公剛剛於堂上親自擬就,便連我本人也不知情,所以絕無徇私舞弊之嫌。眼下,我便當着諸位的面當場開題,第二場時間爲此刻至日落時分止!”

他說着便破開竹筒封泥,取出其中那一小卷黃麻紙,展開後掃了一眼,不禁如釋重負。此前第一場帖經的變化,他確實請示了源乾曜,但這第二場試賦的題目,他卻是先斬後奏,於今日京兆府廨開堂理事時讓人上奏請題。源乾曜身爲三品高官,因爲他的請託以及萬年縣試不能耽誤,不得不臨場出題,如此不虞此前考題泄露,到時候結果如何各憑本事,他縱使拼着一時受責,也好過回頭兩面不是人。而相較於他,源乾曜這題目出得果然精到!

因而,他深深吸了一口氣,隨即聲若洪鐘地說道:“今日試賦,明順禮賦!限韻爲‘君子之所慎兮’,不限用韻次序。”

明順禮賦!

自從初唐科舉至今,縣試府試的試賦命題雖出自試官抑或地方長官,但並非完全隨心所欲,而是要有所本。這其中,或用古事,或取今事,並不一定。今日這題目分明是取自古事,而命題所宗,顯然是從經史之中去找。尤其是明順禮這種看似簡單,實則得細細推敲出自哪一篇經史之中的命題,又是最難的,遠遠勝過某些偏遠州縣試官靈機一動所命的諸如明月高樓之類的試賦。

在別人攢眉苦思的時候,杜士儀已然記起了這試賦題目的出典。《春秋左氏傳》文公卷便有這樣一段:秋八月丁卯,大事於大廟,躋僖公,逆祀也。於是夏父弗忌爲宗伯,尊僖公,且明見曰:“吾見新鬼大,故鬼小。先大後小,順也。躋聖賢,明也。明、順,禮也。”

這之後還接着一大段剖析闡述,宗旨不僅僅在於禮,而且亦在於父子昭穆之辯。如此命題,若非通讀精度春秋左氏傳的人,決計不可能出。須知單單是那一段話,自春秋到後世也不知道多少學者爭論不休,其焦點只在於閔公和僖公之間的昭穆問題。而昭穆的重心,則在於禮法。然而更重要的是,這涉及到本朝中宗和睿宗的昭穆問題,盧鴻曾經對他提過,開元五年末曾經因此在朝引起軒然大波。興許源乾曜臨場出題,一時忘了這一點。

話雖如此,他在心裡打着腹稿的時候,少不得圍繞那個千古難題辨析。去歲從洛陽回嵩山之後,盧鴻便對他講解過試賦和試詩的種種要點,其中之一便是辭藻文采,而且還給他舉了自初唐以來不少進士科的試賦策論爲例子。這其中,貞觀元年上官儀登科時的兩篇策論,便讓他歎爲觀止。

那一年的策問一共兩道,一策問審案時如何寬猛相濟緩急折衷,一策問如何不次擢用才能之士,分明是極具針對性的策問,那位名噪一時的上官宰相洋洋灑灑兩大篇,卻是文不對題不知所云,偏生辭藻華麗文采翩然頌聖動聽,竟是一舉擢進士上第。策論都如此,今日面對這篇明順禮賦,他自然知道最佳的選擇是什麼——不是要給那千古難題蓋棺論定,而是如何辨析明白之外,寫出一篇切合限韻的華採文章。自然,他已經聯想到了出自何典,就比某些連出典都想不起來的人強多了。

因而,在後頭髮下用於草稿的紙上,他隨手把限韻一一羅列,便若有所思地起筆。不但是他,相對於第一場那難住了大多數人的帖經,此時此刻不少應考士子都已經開始動筆。畢竟,一篇試賦少則三百字,多則六百字,要辭采華茂要韻腳工整,此刻不動筆日落時分決計交不出來。一時間堂上不聞分毫語聲,只有磨墨聲,落筆聲,卷子移動的聲音,就連巡場的郭荃都免不了放輕了腳步。

須臾過了午時,卻鮮有人去動早就預備好的午飯,多半都在埋頭苦趕。這時候,一氣呵成把草稿打得差不多的杜士儀隨手放下了紙筆,從旁邊一個小巧玲瓏的兩層盒子中拿起一塊棗糕,就着葫蘆裡的酪漿,若無其事地先填起了肚子。那早上剛剛蒸出來的棗糕香味須臾四散,引來了好些人側目。有些同樣難忍飢餓的也放下紙筆索性吃喝了起來,但更多的人卻在羨慕嫉妒恨的目光之後強行扭回了頭,繼續低頭琢磨自己的文章。

就在杜士儀一門心思填飽肚子的時候,一個小吏彷彿是有急事一般匆匆從外頭進來。然而,他看似去找郭荃,卻偏偏從杜士儀身側那條過道走,當擦過杜士儀身側時,他彷彿是不小心似的伸腳勾翻了那一方硯臺,就只見咚地一聲,小半硯臺的墨全都翻在杜士儀剛剛攤在面前的那張草稿紙以及旁邊那一卷答卷上,一下子將其污了一大半。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頓時引來了郭荃的注意,他幾乎是三步並兩步衝了過來,見那小吏面色驚惶,眼神卻閃爍不定,心中哪裡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一時又驚又怒,當即厲聲喝道:“爾擾亂試場,該當何罪!”

“少府,某隻是有急事回稟,一時不小心……”

見四周士子紛紛往這邊看了過來,不少人臉上帶着毫不掩飾的幸災樂禍,想到試場中這等突發事件傳揚出去,自己此前一片苦心全都付諸流水,郭荃死死瞪着這個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一般的小吏,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在縣廨素來風評極好脾氣亦佳的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繼而一字一句地喝道:“來人,將他拖下去,按國朝初的制度,以擾亂試場先行收押!”

那小吏做夢都想不到郭荃不問他稟報什麼急事,不分青紅皁白便如此吩咐,一時驚得魂飛魄散。等到監場的差役進來拖拽,他更免不了大聲喊冤,直到郭荃不耐煩地喝令堵了他的嘴,咿咿嗚嗚的他方纔再也說不出話來。就在他一路被拖出去的時候,剛剛一直沒有作聲的杜士儀收拾了地上被污的草稿紙,突然施施然站起之後轉身看向了他,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

“杜十九雖資質愚鈍,然勤能補拙,但使筆下寫過一次的文章便會銘刻於心。對不住你苦苦費心,好不容易纔想出的這一番設計了。”

雖則郭荃大怒,但那小吏原本還想着自己總算是不負所托,污了杜士儀精心思量好的文章,心存僥倖待會兒必然會有人保下自己,當聽到杜士儀此刻這兩句話,他頓時面色大變。奈何此刻要想嚷嚷什麼讓自己脫罪亦是辦不到,他只能使勁踢蹬着雙腿,直到最終完全被拖出了試場。

眼看那人影完全消失,杜士儀方纔轉過身來,對面前臉色變幻不定的郭荃從容一揖道:“卷子既污,請郭少府再賜答卷。”

儘管今日提高了第一場帖經通過的標準,但郭荃還是爲第二場準備了多達一百五十份的答卷,此刻愣了一愣便連忙吩咐人取答卷紙來。經過剛剛一事,誰也不敢暗自弄鬼,即便如此,郭荃還是親自帶着杜士儀換了別席,繼而把答卷紙交給了他,隨即乾脆就這麼站在了其身側。

經此一事,不少應考士子竟是顧不上飢腸轆轆,一路奮筆疾書,終於趕在日暮時分交出了卷子。而杜士儀亦是從容交卷,彷彿沒事人似的收拾好了用具。收齊了卷子的郭荃環視衆人一眼,沉聲說道:“接下來是第三場策論,明日一早再來聽去留,都回去早做準備吧。”

相較於第一場帖經的叫苦連天,第二場試賦的出人意料,次日第三場策論卻是平平淡淡。因第二場並未如第一場那般黜落衆多人,所有三十七人只有五人因犯韻最終被黜落,其他的都得以留下應第三場。當這一日黃昏,郭荃再次親自收了所有策論卷子之後,眼見得所有人都舒了一口大氣,他這個試官一直高懸的心總算是放回了原地。想到這裡,他突然掃了杜士儀一眼,面上不露分毫異色,心情卻是五味雜陳。

他之前是說判卷之後,但使人異議,自有京兆尹源乾曜複查!可源乾曜何等資歷,焉能被他一再算計?出榜之日,得罪人也顧不得了!

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232章 遙望長安不得歸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第1107章 狗咬狗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644章 計臣末路第215章 塵埃落定第643章 樹倒猢猻散第754章 風雨來兮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9章 宗主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698章 二王相邀第290章 殺雞儆猴第1118章 西域之爭第292章 碩鼠碩鼠,牀頭打架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第1150章 過馬嵬驛不見君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第26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019章 磨刀霍霍第1222章 深夜殺機第1227章 人心向杜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493章 敬老的妙處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830章 鬼迷心竅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62章 帝后之心第372章 無人仗義無人憐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1219章 納降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1174章 薛嵩請降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第240章 阿姊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1269章 世間再無唐明皇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131章 白首難帖經,一...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第373章 樹倒猢猻散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318章 昳麗姿容世無雙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962章 人之將死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580章 凌厲反擊第40章 銅膽鐵腕第1017章 快刀斬亂麻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827章 節堂舞劍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1231章 借刀殺人
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232章 遙望長安不得歸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第1107章 狗咬狗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644章 計臣末路第215章 塵埃落定第643章 樹倒猢猻散第754章 風雨來兮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9章 宗主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698章 二王相邀第290章 殺雞儆猴第1118章 西域之爭第292章 碩鼠碩鼠,牀頭打架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第1150章 過馬嵬驛不見君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第26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019章 磨刀霍霍第1222章 深夜殺機第1227章 人心向杜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493章 敬老的妙處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830章 鬼迷心竅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62章 帝后之心第372章 無人仗義無人憐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1219章 納降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1174章 薛嵩請降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第240章 阿姊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1269章 世間再無唐明皇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131章 白首難帖經,一...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第373章 樹倒猢猻散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318章 昳麗姿容世無雙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962章 人之將死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580章 凌厲反擊第40章 銅膽鐵腕第1017章 快刀斬亂麻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1028章 盡掀底牌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827章 節堂舞劍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1231章 借刀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