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

天水姜氏歷經千餘年經久不衰,至唐亦爲名門望族。姜皎祖父郕國公姜行本陪葬昭陵,本非長房嫡脈的姜皎最初不過尚衣奉御,卻因爲和尚在藩邸的李隆基一見如故,因而李隆基即位之後便一再加官,又因除竇懷貞有功,於是更加寵遇。

一次又一次的際遇,讓姜家門庭顯赫,阿諛奉承者趨之若鶩。尤其是姜皎之弟姜晦從御史中丞轉吏部侍郎掌握銓選大權之後,姜宅門檻都幾乎被人踏破了。這些年雖則稍遜,可姜晦這宗正卿畢竟仍屬高官。

然而,短短兩三天之內,曾經門庭若市的姜家卻變成了別人避如蛇蠍的地方。爲了能夠找到替姜皎說情的人,姜度這個當兒子的固然四處奔走,姜晦作爲弟弟,更知道什麼是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幾乎把所有想得到的人都拜訪遍了。餘者如李林甫這樣的晚輩子侄,劉承祖這樣素來相善的官員,自也設法四方求助。

可是,那些曾經笑臉相迎的人如今多半都緊緊關上了門,少數肯開門迎客的也都愁眉苦臉表示無可設法,寥寥幾個答應幫忙的,卻都提出應該去說動如今官居侍中貴爲宰相的源乾曜。

“源乾曜那個老狐狸,虧得阿兄從前不遺餘力地舉薦他!”

姜晦咬牙切齒地突出了這麼一句話,外頭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跟着一個從者竟是不顧規矩直奔了進來,徑直跪坐在姜晦和姜度面前,氣喘吁吁地說道:“宮中透出消息了,說是定了郎主……定了郎主杖刑流配嶺南。”

此話一出,姜晦就感覺到渾身力氣彷彿一下子抽乾了一般,竟是癱坐在地一句話都說不出口。還是姜度猛然間提起精神,上前一把撈起那從者的領子,聲色俱厲地質問道:“就沒有一個人替阿爺說一句公道話?”

“沒……”那從者只來得及說出一個字,見姜度的眸子彷彿要擇人而噬,他想起自己聽到的那個傳聞,慌忙又開口叫道,“聽說門下省左拾遺杜士儀以依律不合,封還了中書省擬定的制書!”

姜度登時愣住了,他怔怔鬆開了手,沉默了好一陣子方纔嘿然笑道:“好,好!阿爺平日裡舉薦這個舉薦那個,也算結好無數,結果到頭來,他看人還不如我!我與杜十九不過是因爲一場事故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沒幫過他多少忙,他卻還知道直言,可那些個朝中大臣,平日裡無數好話,關鍵時刻一個個都躲了沒影,什麼清正剛直,關鍵時刻就沒有一個靠得住的!”

儘管最初萬念俱灰,可聽到這些話,姜晦也不禁打起了精神問道:“那如今結果如何?”

“尚不清楚,我這就再去打探!”

等到那從者慌忙轉身奔了出去,姜晦方纔疲憊地對姜度說道:“四郎,九郎還小,我家裡那幾個更是不成器。杜十九郎即便仗義執言,可他官卑職小,恐怕反而激起聖怒,不能指望太多。我這官職是因爲阿兄而來,這次必然保不住,可平日裡那些阿諛阿兄,如今卻都想撇清的傢伙,我也饒不過他們!你不要再去奔走了,事到如今,聖心如何已經很清楚,不要再作無謂的犧牲……究其根本,阿兄阿嫂都不該涉宮闈事那麼深!”

姜度雖深有同感,可此時再說這些也沒用了,他只能看着叔父對他頷首之後站起身出了屋子。即便知道姜晦歷御史中丞和吏部侍郎固然有父親相助之故,卻也有相應手段,那些往日承情太多卻不肯相應的,除卻源乾曜這樣的地位動搖不得,其他人叔父必然會讓他們各有報應,可姜度卻只覺得心頭彷彿壓了一塊巨石。枯坐屋內許久,想到母親楊氏禁不起那樣的打擊病倒在牀,他忍不住長嘆一聲把頭埋入了雙手之間。

富貴閒人……阿爺要是肯當一個富貴閒人就好了!那樣的話,家中子弟固然不得位居重臣,可等到如今不過牙牙學語的小弟姜慶初長大了,亦或是再等到下一輩,未必沒有躋身朝堂躍居前列的機會!

“郎君,郎君!”渾渾噩噩的姜度在一陣搖晃中驚醒過來,見身側是自己的心腹從者,他不禁惱火地喝道,“又是什麼事?莫非張嘉貞一日都等不起,立時便要對阿爺動手?”

“不是……郎君,聽說杜郎君因爲迴護郎主,被張相國奏以妄議國事,罷左拾遺,出爲衡州司戶參軍。”

“什麼!”

姜度一骨碌爬起身來,待要往外走時,他陡然之間想起自己再也不是聲勢烜赫的楚國公之子,別人再不會看他臉色爲他奔走,如今之際更是什麼忙都幫不上,他不禁頹然站住了。把馬球賽的種種託付給崔儉玄,是因爲他知道崔儉玄是講義氣的人,倘若他也因爲父親而受牽連,崔儉玄決計會照顧他的家人,而且杜士儀也會因此記得舊日情分。誰曾想到,杜士儀比他想象中做的更多,而且還受了牽連!

“郎君……”

“把杜十九郎封還制書時的書判設法抄出來,不論花多少錢!然後……”姜度把心一橫,一字一句地說道,“將這些宣揚出去!”

當杜士儀在門下省向留守的另一員左拾遺內供奉交割清楚了手頭的事務,從洛陽宮中出來,再一次經由星津橋天津橋黃道橋這天津三橋,踏上了定鼎門大街的時候,他心裡別有一番不同的滋味。一路回到了觀德坊私宅,他在門口下馬時便察覺到幾個上前迎接的部曲臉色不對,不等他問什麼,陡然之間就聽到耳畔傳來了一個低低的喚聲。

“阿兄……”

擡起頭看見是杜十三娘,又發現她的雙眼紅腫,好似大哭過一場,杜士儀陡然神情一緊。可是,當杜十三娘快步上來說出了第一句話,他方纔知道是自己想岔了,但繼而便生出了深深的內疚。

“阿兄,平安回來就好!”杜十三娘想到玉真公主命人傳信來時自己的震驚和驚惶,此刻忍不住使勁吸了吸鼻子,這才竭力用最平靜的聲音說道,“我不在乎阿兄是官運亨通青雲直上,還是因直言被貶,總而言之,阿兄去哪兒,我就跟去哪兒!”

“傻丫頭!”杜士儀澀澀地吐出這三個字,卻是伸出手來在妹妹的肩頭重重壓了壓,這才強笑道,“都要嫁人的人了,還說這些傻話?”

“阿兄,我是認真的!”

不等杜十三娘說完,杜士儀便伸出一根手指在她的脣前輕輕一點,旋即淡淡地說道:“別在外頭嚷嚷這些了,讓人聽見,還以爲家裡出了什麼大事。”

他一邊說一邊環視左右,卻是含笑說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不過一時小挫而已,你們也無需掛心。公道在人心,我不過做了我該做的事。”

此行洛陽跟隨的部曲,多數是崔家送給杜士儀的人,跟着他出生入死,經歷頗多,雖得知了主人被貶官,但都不曾萌生異心。此刻見杜十三娘都如此說,劉墨便第一個說道:“郎君忠直重情,人盡皆知。今日即便因言獲罪,可就如郎君所言,公道正義在人心,士林之中自會褒揚郎君直言義舉!”

其他人齊聲附和,杜士儀欣然點頭,拉着杜十三娘便進去了。直到他們在視線中消失,劉墨方纔大步走到一直沒吭聲的赤畢面前,不解地問道:“赤畢大兄,你怎的什麼都不說?”

“郎君是聰明人,不至於一味忠直,卻拿雞蛋碰石頭。”赤畢用極低的聲音說出了這句話,見劉墨悚然動容,他方纔輕聲嘆道,“我聽說,張嘉貞張相國想要藉此機會把姜皎黨羽一網打盡,也想借機清算除掉幾個源相國的左膀右臂。郎君作爲他素來不想看到的人,又和姜四郎頗有交情,本就在清除之列。所以,郎君這是不進則退,不但是爲姜皎陳情,亦是自保大計!”

赤畢對劉墨所說的話,杜士儀也用類似的意思對杜十三娘解釋了一遍。這幾年苦學經史的杜十三娘自然能夠領悟此中道理,即便如此,那種危機和兇險卻也讓她不得不咬緊了牙關。良久,她還是囁嚅說道:“阿兄,還是我陪着你一塊去衡州……”

“聖人在氣頭上,我卻還如此直言,自不是爲了自求貶官嶺南惡處,這才封還制書的。”杜士儀沒好氣地再次敲了敲杜十三孃的腦袋,這才搖了搖頭,“前大理寺卿李朝隱遇到中宗皇帝那樣的昏君,又是武三思當政,本因忤旨貶嶺南惡處,可宰相卻不得不因爲他忠直清正而上書求情,最終遷聞喜令,你阿兄雖則遠不如李朝隱,可自信那封還制書行得正做得直,不至於無人說話……”

“可真要無人說話呢?”

見杜十三娘不依不饒,杜士儀忍不住打趣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阿兄!”

兄長都這個份上了,還有興趣開玩笑,杜十三娘登時爲之氣結,可原本愁腸百結的心情卻疏解了許多。她一再追問了杜士儀可有把握,聽他輕聲剖析利害,她越聽越覺得阿兄並非衝動行事,懸着的心終於稍稍放下。可是,當聽得杜士儀讓她儘快預備行裝,三兩日內就會做出離開洛陽前往上任的態度,她不禁又覺得揪心了起來。

萬一假戲真做怎麼辦?

她正如此想,突然只聽得外頭傳來了一個氣急敗壞的聲音:“杜十九,杜十九你怎麼回事!我就考了個河南府試,怎會一下子這樣亂七八糟的?”

眼看崔儉玄一陣風似的衝了進來,滿臉氣咻咻的表情,杜士儀忍不住輕輕拍了拍額頭。纔剛費盡脣舌對妹妹解釋了一遍,如今可好,還要再解釋一遍,那時候崔十一這顆爆炭必然就炸了!

天水姜氏歷經千餘年經久不衰,至唐亦爲名門望族。姜皎祖父郕國公姜行本陪葬昭陵,本非長房嫡脈的姜皎最初不過尚衣奉御,卻因爲和尚在藩邸的李隆基一見如故,因而李隆基即位之後便一再加官,又因除竇懷貞有功,於是更加寵遇。

一次又一次的際遇,讓姜家門庭顯赫,阿諛奉承者趨之若鶩。尤其是姜皎之弟姜晦從御史中丞轉吏部侍郎掌握銓選大權之後,姜宅門檻都幾乎被人踏破了。這些年雖則稍遜,可姜晦這宗正卿畢竟仍屬高官。

然而,短短兩三天之內,曾經門庭若市的姜家卻變成了別人避如蛇蠍的地方。爲了能夠找到替姜皎說情的人,姜度這個當兒子的固然四處奔走,姜晦作爲弟弟,更知道什麼是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幾乎把所有想得到的人都拜訪遍了。餘者如李林甫這樣的晚輩子侄,劉承祖這樣素來相善的官員,自也設法四方求助。

可是,那些曾經笑臉相迎的人如今多半都緊緊關上了門,少數肯開門迎客的也都愁眉苦臉表示無可設法,寥寥幾個答應幫忙的,卻都提出應該去說動如今官居侍中貴爲宰相的源乾曜。

“源乾曜那個老狐狸,虧得阿兄從前不遺餘力地舉薦他!”

姜晦咬牙切齒地突出了這麼一句話,外頭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跟着一個從者竟是不顧規矩直奔了進來,徑直跪坐在姜晦和姜度面前,氣喘吁吁地說道:“宮中透出消息了,說是定了郎主……定了郎主杖刑流配嶺南。”

此話一出,姜晦就感覺到渾身力氣彷彿一下子抽乾了一般,竟是癱坐在地一句話都說不出口。還是姜度猛然間提起精神,上前一把撈起那從者的領子,聲色俱厲地質問道:“就沒有一個人替阿爺說一句公道話?”

“沒……”那從者只來得及說出一個字,見姜度的眸子彷彿要擇人而噬,他想起自己聽到的那個傳聞,慌忙又開口叫道,“聽說門下省左拾遺杜士儀以依律不合,封還了中書省擬定的制書!”

姜度登時愣住了,他怔怔鬆開了手,沉默了好一陣子方纔嘿然笑道:“好,好!阿爺平日裡舉薦這個舉薦那個,也算結好無數,結果到頭來,他看人還不如我!我與杜十九不過是因爲一場事故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沒幫過他多少忙,他卻還知道直言,可那些個朝中大臣,平日裡無數好話,關鍵時刻一個個都躲了沒影,什麼清正剛直,關鍵時刻就沒有一個靠得住的!”

儘管最初萬念俱灰,可聽到這些話,姜晦也不禁打起了精神問道:“那如今結果如何?”

“尚不清楚,我這就再去打探!”

等到那從者慌忙轉身奔了出去,姜晦方纔疲憊地對姜度說道:“四郎,九郎還小,我家裡那幾個更是不成器。杜十九郎即便仗義執言,可他官卑職小,恐怕反而激起聖怒,不能指望太多。我這官職是因爲阿兄而來,這次必然保不住,可平日裡那些阿諛阿兄,如今卻都想撇清的傢伙,我也饒不過他們!你不要再去奔走了,事到如今,聖心如何已經很清楚,不要再作無謂的犧牲……究其根本,阿兄阿嫂都不該涉宮闈事那麼深!”

姜度雖深有同感,可此時再說這些也沒用了,他只能看着叔父對他頷首之後站起身出了屋子。即便知道姜晦歷御史中丞和吏部侍郎固然有父親相助之故,卻也有相應手段,那些往日承情太多卻不肯相應的,除卻源乾曜這樣的地位動搖不得,其他人叔父必然會讓他們各有報應,可姜度卻只覺得心頭彷彿壓了一塊巨石。枯坐屋內許久,想到母親楊氏禁不起那樣的打擊病倒在牀,他忍不住長嘆一聲把頭埋入了雙手之間。

富貴閒人……阿爺要是肯當一個富貴閒人就好了!那樣的話,家中子弟固然不得位居重臣,可等到如今不過牙牙學語的小弟姜慶初長大了,亦或是再等到下一輩,未必沒有躋身朝堂躍居前列的機會!

“郎君,郎君!”渾渾噩噩的姜度在一陣搖晃中驚醒過來,見身側是自己的心腹從者,他不禁惱火地喝道,“又是什麼事?莫非張嘉貞一日都等不起,立時便要對阿爺動手?”

“不是……郎君,聽說杜郎君因爲迴護郎主,被張相國奏以妄議國事,罷左拾遺,出爲衡州司戶參軍。”

“什麼!”

姜度一骨碌爬起身來,待要往外走時,他陡然之間想起自己再也不是聲勢烜赫的楚國公之子,別人再不會看他臉色爲他奔走,如今之際更是什麼忙都幫不上,他不禁頹然站住了。把馬球賽的種種託付給崔儉玄,是因爲他知道崔儉玄是講義氣的人,倘若他也因爲父親而受牽連,崔儉玄決計會照顧他的家人,而且杜士儀也會因此記得舊日情分。誰曾想到,杜士儀比他想象中做的更多,而且還受了牽連!

“郎君……”

“把杜十九郎封還制書時的書判設法抄出來,不論花多少錢!然後……”姜度把心一橫,一字一句地說道,“將這些宣揚出去!”

當杜士儀在門下省向留守的另一員左拾遺內供奉交割清楚了手頭的事務,從洛陽宮中出來,再一次經由星津橋天津橋黃道橋這天津三橋,踏上了定鼎門大街的時候,他心裡別有一番不同的滋味。一路回到了觀德坊私宅,他在門口下馬時便察覺到幾個上前迎接的部曲臉色不對,不等他問什麼,陡然之間就聽到耳畔傳來了一個低低的喚聲。

“阿兄……”

擡起頭看見是杜十三娘,又發現她的雙眼紅腫,好似大哭過一場,杜士儀陡然神情一緊。可是,當杜十三娘快步上來說出了第一句話,他方纔知道是自己想岔了,但繼而便生出了深深的內疚。

“阿兄,平安回來就好!”杜十三娘想到玉真公主命人傳信來時自己的震驚和驚惶,此刻忍不住使勁吸了吸鼻子,這才竭力用最平靜的聲音說道,“我不在乎阿兄是官運亨通青雲直上,還是因直言被貶,總而言之,阿兄去哪兒,我就跟去哪兒!”

“傻丫頭!”杜士儀澀澀地吐出這三個字,卻是伸出手來在妹妹的肩頭重重壓了壓,這才強笑道,“都要嫁人的人了,還說這些傻話?”

“阿兄,我是認真的!”

不等杜十三娘說完,杜士儀便伸出一根手指在她的脣前輕輕一點,旋即淡淡地說道:“別在外頭嚷嚷這些了,讓人聽見,還以爲家裡出了什麼大事。”

他一邊說一邊環視左右,卻是含笑說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不過一時小挫而已,你們也無需掛心。公道在人心,我不過做了我該做的事。”

此行洛陽跟隨的部曲,多數是崔家送給杜士儀的人,跟着他出生入死,經歷頗多,雖得知了主人被貶官,但都不曾萌生異心。此刻見杜十三娘都如此說,劉墨便第一個說道:“郎君忠直重情,人盡皆知。今日即便因言獲罪,可就如郎君所言,公道正義在人心,士林之中自會褒揚郎君直言義舉!”

其他人齊聲附和,杜士儀欣然點頭,拉着杜十三娘便進去了。直到他們在視線中消失,劉墨方纔大步走到一直沒吭聲的赤畢面前,不解地問道:“赤畢大兄,你怎的什麼都不說?”

“郎君是聰明人,不至於一味忠直,卻拿雞蛋碰石頭。”赤畢用極低的聲音說出了這句話,見劉墨悚然動容,他方纔輕聲嘆道,“我聽說,張嘉貞張相國想要藉此機會把姜皎黨羽一網打盡,也想借機清算除掉幾個源相國的左膀右臂。郎君作爲他素來不想看到的人,又和姜四郎頗有交情,本就在清除之列。所以,郎君這是不進則退,不但是爲姜皎陳情,亦是自保大計!”

赤畢對劉墨所說的話,杜士儀也用類似的意思對杜十三娘解釋了一遍。這幾年苦學經史的杜十三娘自然能夠領悟此中道理,即便如此,那種危機和兇險卻也讓她不得不咬緊了牙關。良久,她還是囁嚅說道:“阿兄,還是我陪着你一塊去衡州……”

“聖人在氣頭上,我卻還如此直言,自不是爲了自求貶官嶺南惡處,這才封還制書的。”杜士儀沒好氣地再次敲了敲杜十三孃的腦袋,這才搖了搖頭,“前大理寺卿李朝隱遇到中宗皇帝那樣的昏君,又是武三思當政,本因忤旨貶嶺南惡處,可宰相卻不得不因爲他忠直清正而上書求情,最終遷聞喜令,你阿兄雖則遠不如李朝隱,可自信那封還制書行得正做得直,不至於無人說話……”

“可真要無人說話呢?”

見杜十三娘不依不饒,杜士儀忍不住打趣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阿兄!”

兄長都這個份上了,還有興趣開玩笑,杜十三娘登時爲之氣結,可原本愁腸百結的心情卻疏解了許多。她一再追問了杜士儀可有把握,聽他輕聲剖析利害,她越聽越覺得阿兄並非衝動行事,懸着的心終於稍稍放下。可是,當聽得杜士儀讓她儘快預備行裝,三兩日內就會做出離開洛陽前往上任的態度,她不禁又覺得揪心了起來。

萬一假戲真做怎麼辦?

她正如此想,突然只聽得外頭傳來了一個氣急敗壞的聲音:“杜十九,杜十九你怎麼回事!我就考了個河南府試,怎會一下子這樣亂七八糟的?”

眼看崔儉玄一陣風似的衝了進來,滿臉氣咻咻的表情,杜士儀忍不住輕輕拍了拍額頭。纔剛費盡脣舌對妹妹解釋了一遍,如今可好,還要再解釋一遍,那時候崔十一這顆爆炭必然就炸了!

89.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657.第657章 親情如水1179.第1179章 勢如破竹629.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493.第493章 敬老的妙處240.第240章 阿姊679.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1088.第1088章 喋血53.第53章 勳戚相邀約40.第40章 銅膽鐵腕869722.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1137.第1137章 文士烈膽639.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1048.第1048章 兩樁婚事990.第990章 異域團圓1256.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308.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361.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531.第531章 君前薦宇文,花萼樓前舞1017.第1017章 快刀斬亂麻62.第62章 帝后之心332.第332章 風光提親事981.第981章 滅國之功1181.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1036.第1036章 越鬧越大208.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15.第15章 蝗雲如蓋1257.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152.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誰人734.第734章 一線生機576.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881.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778.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974.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958.第958章 玲瓏心竅538.第538章 國之支柱353.第353章 損人不利己658.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62.第62章 帝后之心18.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277.第277章 驟貴413.第413章 撬動484.第484章 喜事連連1135.第1135章 烏合之衆1117.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230.第230章 軍法人情49.第49章 天子徵召1146.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154.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381.第381章 鷹擊長空,一箭雙鵰932.第932章 僕固之主519.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815.第815章 圖窮匕見903.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752.第752章 飛箭傳書291.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無可忍272.第272章 當頭一棒825.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432.第432章 神仙師孃169.第169章 美人心計52.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387.第387章 輕鬆逆轉469.第469章 都督好茶1209.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518.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872.第872章 心狠手辣303.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307.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441.第441章 白刃戰985.第985章 水火不容901.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486.第486章 籌謀江左456.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1093.第1093章 出征1120.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1101.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461.第461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408.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71.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1129.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393.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46.第46章 全肉宴1170.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160.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1231.第1231章 借刀殺人248.第248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411.第411章 良才美質286.第286章 公堂逞威743.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258.第258章 聚散有時,贈君部曲1202.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1010.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132.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916.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1271.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326.第326章 府試,廢后!43.第43章 夜半魅影324.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404.第404章 強項令
89.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657.第657章 親情如水1179.第1179章 勢如破竹629.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493.第493章 敬老的妙處240.第240章 阿姊679.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1088.第1088章 喋血53.第53章 勳戚相邀約40.第40章 銅膽鐵腕869722.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1137.第1137章 文士烈膽639.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1048.第1048章 兩樁婚事990.第990章 異域團圓1256.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308.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361.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531.第531章 君前薦宇文,花萼樓前舞1017.第1017章 快刀斬亂麻62.第62章 帝后之心332.第332章 風光提親事981.第981章 滅國之功1181.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1036.第1036章 越鬧越大208.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15.第15章 蝗雲如蓋1257.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152.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誰人734.第734章 一線生機576.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881.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778.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974.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958.第958章 玲瓏心竅538.第538章 國之支柱353.第353章 損人不利己658.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62.第62章 帝后之心18.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277.第277章 驟貴413.第413章 撬動484.第484章 喜事連連1135.第1135章 烏合之衆1117.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230.第230章 軍法人情49.第49章 天子徵召1146.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154.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381.第381章 鷹擊長空,一箭雙鵰932.第932章 僕固之主519.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815.第815章 圖窮匕見903.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752.第752章 飛箭傳書291.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無可忍272.第272章 當頭一棒825.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432.第432章 神仙師孃169.第169章 美人心計52.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387.第387章 輕鬆逆轉469.第469章 都督好茶1209.第120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518.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872.第872章 心狠手辣303.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307.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441.第441章 白刃戰985.第985章 水火不容901.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486.第486章 籌謀江左456.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1093.第1093章 出征1120.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1101.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461.第461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408.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71.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1129.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393.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46.第46章 全肉宴1170.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160.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1231.第1231章 借刀殺人248.第248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411.第411章 良才美質286.第286章 公堂逞威743.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258.第258章 聚散有時,贈君部曲1202.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1010.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132.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916.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1271.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326.第326章 府試,廢后!43.第43章 夜半魅影324.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404.第404章 強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