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

前時考問葛福順之子葛慶璘,李隆基還沒來得及具體出題,葛慶璘就不得不承認了經史一竅不通,可今天崔儉玄雖有些惶恐之色,卻坦然由自己考問,他頓時挑了挑眉。即便比不上那些精通經史的宰臣儒生,但李隆基少年時的功底卻打得很不錯,略一思忖便想到了一條。

“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出自何書何節?”

崔儉玄思量片刻,卻有些意外地微微一愣,這才擡頭說道:“回稟陛下,語出《春秋左氏傳》,隱公二年。此乃石碏諫衛莊公之語,文曰:‘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驕、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將立州籲,乃定之矣;若猶未也,階之爲禍。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君人者,將禍是務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石碏所言,皆老成謀國之語,然則衛莊公不聽,致有州籲之亂。”

不想崔儉玄竟是對答如流,倘若不是自己即興出題,李隆基幾乎以爲其事先知曉自己這一問。他再一次仔仔細細地端詳着面前這年紀輕輕的崔家年輕人,這一次卻沉吟良久,方纔又問了第二條。

“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行道有福。語出何書何節?”

別說這第二條經史,就是第一條這聽上去彷彿順理成章的六順,姜度和竇鍔也都陌生得很,此刻聽到這又是掐頭去尾沒頭沒腦的一句,他們忍不住更替崔儉玄捏了一把汗。然而,讓他們誰都沒想到的是,往日很容易出狀況的崔十一郎卻在歪着頭想了好一會兒之後,這才突然一副喜笑顏開的表情。

“回稟陛下,此言仍是語出《春秋左氏傳》,僖公十年,講的是大名鼎鼎的泛舟之役。文曰:晉荐饑,使乞糴於秦。秦伯謂子桑:‘與諸乎?’對曰:‘重施而報,君將何求?重施而不報,其民必攜;攜而討焉,無衆必敗。’謂百里:‘與諸乎?’對曰:‘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行道有福。’丕鄭之子豹在秦,請伐晉。秦伯曰:‘其君是惡,其民何罪?’秦於是乎輸粟於晉,自雍及絳相繼,命之曰‘泛舟之役’。”

他稍稍頓了一頓,這才繼續朗聲說道:“晉遭大旱,秦君諮之以輔臣,終究輸粟於晉,拯救晉之民衆於水火,於是次年秦國災荒,晉不肯輸粟,秦君憤而征討,雖軍中乏糧,然則上下戮力同心。相反晉國倉廩足而失人心,不但大敗,而且連晉惠公亦是被俘,若非秦君夫人,恐連性命亦是不保。由此可見,秦君仁義,晉之子民雖非秦人,依舊心中感懷。至於晉惠公,也就給人留下了一句晉惠公借糧,有借無還的俗語罷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此言不虛。”

儘管不過兩條,但崔儉玄頃刻之間便對答如流,而且輕輕巧巧頌出前後文,又由古引申至今,李隆基不禁大爲訝異。可還不等他開口考問下一條,卻只見崔儉玄又在馬上深深欠身道:“陛下,臣斗膽直言,九經之中,臣最熟悉的便是《春秋左氏傳》,在家守制期間時時誦讀,如今又得友人時時督促,故而熟悉非常。僥倖陛下考問前兩條皆是出自《春秋左氏傳》,臣方纔能夠應答如此之速。”

崔十一竟然在這節骨眼上點穿自己最熟悉的是《春秋左氏傳》,竇鍔和姜度不禁全都大跌眼鏡。這若是不說,接下來天子繼續考問此書,只要崔儉玄依舊應答如流,那別說今年鄉貢明經,明年的常科明經科都不用擔心了!於是,他們倆對視了一眼,全都在心裡暗歎這傢伙傻大膽真老實。

“《春秋左氏傳》字數最多,你竟然能夠全本誦讀?”李隆基也未曾想崔儉玄竟會如此回覆,此刻驚訝地挑了挑眉後,便示意崔儉玄隨便挑兩節誦來聽聽,當聽到其將那些拗口的年表都能背得流利至極,他最初的幾分爲難之心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面上僅餘的只有讚賞,“好,好!馬球打得好,不過馬術精,戰術得當,卻又能精通經史,卻有全才之能!你之前說守制,你家逝去的先人是……”

“回稟陛下,先父是趙國公崔諤之。”

這個名字李隆基自然並不陌生,須知他前些天才剛以崔泰之爲尚書左丞,此刻,他立時問道:“那督促你的友人,是京兆杜十九郎?”

“陛下怎的知道?”

崔儉玄這裝蒜的表情倘若讓杜士儀看到,必然會讚歎天衣無縫。而此刻李隆基看着,卻也是啞然失笑:“怪不得能夠熟讀《春秋左氏傳》,有他這樣精通經史的友人督促,你這明經科必然不成問題。罷了,數十萬字的《春秋左氏傳》尚且能熟讀至此,其餘字數稀少的經史你自不會不通,朕也不考問你了。”

“多謝陛下!”崔儉玄這纔是真正暗自喜笑顏開。須知他在草堂時就是和杜士儀一樣跟着盧鴻專攻史書,這春秋三傳是顛來倒去反反覆覆的讀,其餘經史的造詣卻遠遠比不得這些,背誦不成問題,但吃透就難了。可想必用來應付只以爲自己和當初的葛慶璘一樣,經史一竅不通的當今天子,他還是綽綽有餘的。於是,老老實實謝過之後,他本打算偃旗息鼓,豈料下一刻就聽到了另一句話。

“馬球賽之事,你們樂意鬧騰,朕也不管你們,但竇十姜四,你們都是有官身的人,不要胡鬧太過,崔十一你也是要考明經的人,收斂一些,尤其那些開賭博戲的,更是絕不可取!”

儘管李隆基毫不客氣地省去了一個郎字,直接叫了排行,但口氣卻親近了不少,竇鍔和姜度都鬆了一口大氣,豈料這時候,崔儉玄卻又開了口,而且打頭的話就讓他們險些渾身僵硬,一貫膽大的姜度也暗自咂舌於這傢伙的膽子。

“陛下所言差矣。”

崔儉玄一句話脫口而出,這才意識到自己面對的是天子,而不是自家伯父或是母親,這心裡一時七上八下。可這會兒話已經出口,再要改也已經晚了,他只能硬着頭皮說道:“博戲源遠流長,自古以來莫能禁之,況且民間百姓也不過圖個熱鬧好玩,哪裡及得上那些真正以此爲營生的賭場。而這馬球賽,如今咱們看似不過是小打小鬧,但每每吐蕃來人,宮中還不是要較量連場,這也算是儲備了人才?更何況,馬球打得好的人,往往馬術精到,馬背上的廝殺騎射也同樣精熟,一樣是選驍勇之法。”

自己的愛好之一被提升到了選驍勇之法的高度,李隆基不禁有些意外,前頭那一句陛下此言差矣竟沒放在心上,而是頷首示意道:“你繼續說。”

“臣覺得,既是官民上下,多有愛好馬球的,不如官辦馬球賽。”崔儉玄吐出這五個字後,立刻緊跟着說道,“臣知道必然有朝臣要諍諫說此事開銷大,但此事經營得好,不但不會從裡往外掏錢,而且還另有利益。日後辦得好了,闢出一塊場地讓人買票進場觀瞻,如此贏者不但可得榮譽,更可授予獎金,而若經營得當,國庫也許還能多出一筆收益。就算沒有收益,只要貼出去的不多,卻能令民間驍勇之士多習馬術武藝,也是惠而不費的強兵之道。”

前頭那些是杜士儀對他提出馬球賽的建議之後,做出的另一番設想,而最後那句惠而不費,卻是崔儉玄自己的補充說明——他很有些不可想象,如果要收費入場,誰會掏腰包出這種錢。然而,讓他想不到的是,李隆基想着如此鋪開後的場面,原本的漫不經心竟是漸漸不見了。

“既是你提出來的,朕倒好奇得很,你真能辦到此事?”

剛剛李隆基考問崔儉玄,高力士已經用手勢把其他人屏退,就連竇氏另外兩兄弟也知機退得遠遠的,只有近在咫尺的竇鍔和姜度聽清楚了,兩人只覺得不可置信。就連崔儉玄自己也只是爲了彌補那陛下此言差矣幾個字,不得不把心一橫滔滔不絕,此刻聽見天子的這一番話,他也有些懵了。

“陛下……”

見崔儉玄那震驚的樣子,李隆基不禁又好氣又好笑,忍不住打趣道:“敢說就敢做,否則便是紙上談兵!你的經史倒是嫺熟,回頭朕很想看看,你做事是不是如同經史這般井井有條!”

“既如此,陛下可能答應臣一事?倘若最終臣能夠把這一賽事辦得轟轟烈烈,他日決出魁首時,能否在御前一決勝負?”

“你倒是會討價還價!”李隆基本就是極好馬球,此刻略一思忖便頷首說道,“你若不是信口開河,朕何惜區區臨場觀瞻?今日你們五個既是陪着朕酣暢淋漓打了一場馬球,而且還斗膽來了個平局,朕也沒什麼好賞你們的,力士,帶着他們去朕的寶庫中選五支鞠杖,就算是朕酬勞他們今日這番辛苦。”

“謝陛下賞賜!”

聞訊靠了過來的竇家十二郎十四郎也全都是滿臉驚喜,連忙隨着竇鍔姜度崔儉玄謝恩不迭。拿了這樣的鞠杖出宮,日後誰還敢說他們是玩物喪志?

而崔儉玄如釋重負地回到觀德坊杜宅,等了杜士儀從宮中出來之後如實告知今日這一番經過,結果就被杜士儀恨鐵不成鋼地一慄棗敲在了頭上。

“你這小子,賣弄了你那《春秋左氏傳》就完了,把我另外那些話搬出來幹什麼?”見崔儉玄訥訥解釋說那會兒張口就說沒細想,杜士儀只得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光是打打馬球也就算了,馬球賽收門票做大做強等等,這種事情是逐利求名之舉,需要慢慢按部就班地來,不可一蹴而就。你堂堂清河崔氏子弟,這種事情適合幕後操縱,而不是臺前顯擺。”

“幕後操縱的事情,你覺得我適合麼?”崔儉玄認認真真地問出了這麼一個問題,見杜士儀亦是爲之啞然,他方纔嘿然笑道,“雖說是塞翁得馬焉知非禍,可不試一試怎知道結果。反正就是瞎折騰,萬一折騰出一點名堂來,也許我就可以不用事事都要你殫精竭慮。反正有了咱們的受賜鞠杖,從現在開始,這東都之內的馬球,必然會盛行無比!陛下既然饒有興致地造勢了,接下來可好辦多了。臺前我上,幕後你來,這不是挺好?你不是說揚名嗎,這也算是揚眉吐氣的一種,這法子可是合我性子多了!”

身爲始作俑者,杜士儀頓時啞然,好半晌才又好氣又好笑地搖頭道:“這事本來就是爲了給你積攢些名聲,誰知道你直接賣弄到陛下面前去了!行了,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如今既然有了陛下賜給的鞠杖,又有陛下默許,就像你說的那樣,鬧大就鬧大吧!”

前時考問葛福順之子葛慶璘,李隆基還沒來得及具體出題,葛慶璘就不得不承認了經史一竅不通,可今天崔儉玄雖有些惶恐之色,卻坦然由自己考問,他頓時挑了挑眉。即便比不上那些精通經史的宰臣儒生,但李隆基少年時的功底卻打得很不錯,略一思忖便想到了一條。

“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出自何書何節?”

崔儉玄思量片刻,卻有些意外地微微一愣,這才擡頭說道:“回稟陛下,語出《春秋左氏傳》,隱公二年。此乃石碏諫衛莊公之語,文曰:‘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驕、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將立州籲,乃定之矣;若猶未也,階之爲禍。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君人者,將禍是務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石碏所言,皆老成謀國之語,然則衛莊公不聽,致有州籲之亂。”

不想崔儉玄竟是對答如流,倘若不是自己即興出題,李隆基幾乎以爲其事先知曉自己這一問。他再一次仔仔細細地端詳着面前這年紀輕輕的崔家年輕人,這一次卻沉吟良久,方纔又問了第二條。

“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行道有福。語出何書何節?”

別說這第二條經史,就是第一條這聽上去彷彿順理成章的六順,姜度和竇鍔也都陌生得很,此刻聽到這又是掐頭去尾沒頭沒腦的一句,他們忍不住更替崔儉玄捏了一把汗。然而,讓他們誰都沒想到的是,往日很容易出狀況的崔十一郎卻在歪着頭想了好一會兒之後,這才突然一副喜笑顏開的表情。

“回稟陛下,此言仍是語出《春秋左氏傳》,僖公十年,講的是大名鼎鼎的泛舟之役。文曰:晉荐饑,使乞糴於秦。秦伯謂子桑:‘與諸乎?’對曰:‘重施而報,君將何求?重施而不報,其民必攜;攜而討焉,無衆必敗。’謂百里:‘與諸乎?’對曰:‘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行道有福。’丕鄭之子豹在秦,請伐晉。秦伯曰:‘其君是惡,其民何罪?’秦於是乎輸粟於晉,自雍及絳相繼,命之曰‘泛舟之役’。”

他稍稍頓了一頓,這才繼續朗聲說道:“晉遭大旱,秦君諮之以輔臣,終究輸粟於晉,拯救晉之民衆於水火,於是次年秦國災荒,晉不肯輸粟,秦君憤而征討,雖軍中乏糧,然則上下戮力同心。相反晉國倉廩足而失人心,不但大敗,而且連晉惠公亦是被俘,若非秦君夫人,恐連性命亦是不保。由此可見,秦君仁義,晉之子民雖非秦人,依舊心中感懷。至於晉惠公,也就給人留下了一句晉惠公借糧,有借無還的俗語罷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此言不虛。”

儘管不過兩條,但崔儉玄頃刻之間便對答如流,而且輕輕巧巧頌出前後文,又由古引申至今,李隆基不禁大爲訝異。可還不等他開口考問下一條,卻只見崔儉玄又在馬上深深欠身道:“陛下,臣斗膽直言,九經之中,臣最熟悉的便是《春秋左氏傳》,在家守制期間時時誦讀,如今又得友人時時督促,故而熟悉非常。僥倖陛下考問前兩條皆是出自《春秋左氏傳》,臣方纔能夠應答如此之速。”

崔十一竟然在這節骨眼上點穿自己最熟悉的是《春秋左氏傳》,竇鍔和姜度不禁全都大跌眼鏡。這若是不說,接下來天子繼續考問此書,只要崔儉玄依舊應答如流,那別說今年鄉貢明經,明年的常科明經科都不用擔心了!於是,他們倆對視了一眼,全都在心裡暗歎這傢伙傻大膽真老實。

“《春秋左氏傳》字數最多,你竟然能夠全本誦讀?”李隆基也未曾想崔儉玄竟會如此回覆,此刻驚訝地挑了挑眉後,便示意崔儉玄隨便挑兩節誦來聽聽,當聽到其將那些拗口的年表都能背得流利至極,他最初的幾分爲難之心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面上僅餘的只有讚賞,“好,好!馬球打得好,不過馬術精,戰術得當,卻又能精通經史,卻有全才之能!你之前說守制,你家逝去的先人是……”

“回稟陛下,先父是趙國公崔諤之。”

這個名字李隆基自然並不陌生,須知他前些天才剛以崔泰之爲尚書左丞,此刻,他立時問道:“那督促你的友人,是京兆杜十九郎?”

“陛下怎的知道?”

崔儉玄這裝蒜的表情倘若讓杜士儀看到,必然會讚歎天衣無縫。而此刻李隆基看着,卻也是啞然失笑:“怪不得能夠熟讀《春秋左氏傳》,有他這樣精通經史的友人督促,你這明經科必然不成問題。罷了,數十萬字的《春秋左氏傳》尚且能熟讀至此,其餘字數稀少的經史你自不會不通,朕也不考問你了。”

“多謝陛下!”崔儉玄這纔是真正暗自喜笑顏開。須知他在草堂時就是和杜士儀一樣跟着盧鴻專攻史書,這春秋三傳是顛來倒去反反覆覆的讀,其餘經史的造詣卻遠遠比不得這些,背誦不成問題,但吃透就難了。可想必用來應付只以爲自己和當初的葛慶璘一樣,經史一竅不通的當今天子,他還是綽綽有餘的。於是,老老實實謝過之後,他本打算偃旗息鼓,豈料下一刻就聽到了另一句話。

“馬球賽之事,你們樂意鬧騰,朕也不管你們,但竇十姜四,你們都是有官身的人,不要胡鬧太過,崔十一你也是要考明經的人,收斂一些,尤其那些開賭博戲的,更是絕不可取!”

儘管李隆基毫不客氣地省去了一個郎字,直接叫了排行,但口氣卻親近了不少,竇鍔和姜度都鬆了一口大氣,豈料這時候,崔儉玄卻又開了口,而且打頭的話就讓他們險些渾身僵硬,一貫膽大的姜度也暗自咂舌於這傢伙的膽子。

“陛下所言差矣。”

崔儉玄一句話脫口而出,這才意識到自己面對的是天子,而不是自家伯父或是母親,這心裡一時七上八下。可這會兒話已經出口,再要改也已經晚了,他只能硬着頭皮說道:“博戲源遠流長,自古以來莫能禁之,況且民間百姓也不過圖個熱鬧好玩,哪裡及得上那些真正以此爲營生的賭場。而這馬球賽,如今咱們看似不過是小打小鬧,但每每吐蕃來人,宮中還不是要較量連場,這也算是儲備了人才?更何況,馬球打得好的人,往往馬術精到,馬背上的廝殺騎射也同樣精熟,一樣是選驍勇之法。”

自己的愛好之一被提升到了選驍勇之法的高度,李隆基不禁有些意外,前頭那一句陛下此言差矣竟沒放在心上,而是頷首示意道:“你繼續說。”

“臣覺得,既是官民上下,多有愛好馬球的,不如官辦馬球賽。”崔儉玄吐出這五個字後,立刻緊跟着說道,“臣知道必然有朝臣要諍諫說此事開銷大,但此事經營得好,不但不會從裡往外掏錢,而且還另有利益。日後辦得好了,闢出一塊場地讓人買票進場觀瞻,如此贏者不但可得榮譽,更可授予獎金,而若經營得當,國庫也許還能多出一筆收益。就算沒有收益,只要貼出去的不多,卻能令民間驍勇之士多習馬術武藝,也是惠而不費的強兵之道。”

前頭那些是杜士儀對他提出馬球賽的建議之後,做出的另一番設想,而最後那句惠而不費,卻是崔儉玄自己的補充說明——他很有些不可想象,如果要收費入場,誰會掏腰包出這種錢。然而,讓他想不到的是,李隆基想着如此鋪開後的場面,原本的漫不經心竟是漸漸不見了。

“既是你提出來的,朕倒好奇得很,你真能辦到此事?”

剛剛李隆基考問崔儉玄,高力士已經用手勢把其他人屏退,就連竇氏另外兩兄弟也知機退得遠遠的,只有近在咫尺的竇鍔和姜度聽清楚了,兩人只覺得不可置信。就連崔儉玄自己也只是爲了彌補那陛下此言差矣幾個字,不得不把心一橫滔滔不絕,此刻聽見天子的這一番話,他也有些懵了。

“陛下……”

見崔儉玄那震驚的樣子,李隆基不禁又好氣又好笑,忍不住打趣道:“敢說就敢做,否則便是紙上談兵!你的經史倒是嫺熟,回頭朕很想看看,你做事是不是如同經史這般井井有條!”

“既如此,陛下可能答應臣一事?倘若最終臣能夠把這一賽事辦得轟轟烈烈,他日決出魁首時,能否在御前一決勝負?”

“你倒是會討價還價!”李隆基本就是極好馬球,此刻略一思忖便頷首說道,“你若不是信口開河,朕何惜區區臨場觀瞻?今日你們五個既是陪着朕酣暢淋漓打了一場馬球,而且還斗膽來了個平局,朕也沒什麼好賞你們的,力士,帶着他們去朕的寶庫中選五支鞠杖,就算是朕酬勞他們今日這番辛苦。”

“謝陛下賞賜!”

聞訊靠了過來的竇家十二郎十四郎也全都是滿臉驚喜,連忙隨着竇鍔姜度崔儉玄謝恩不迭。拿了這樣的鞠杖出宮,日後誰還敢說他們是玩物喪志?

而崔儉玄如釋重負地回到觀德坊杜宅,等了杜士儀從宮中出來之後如實告知今日這一番經過,結果就被杜士儀恨鐵不成鋼地一慄棗敲在了頭上。

“你這小子,賣弄了你那《春秋左氏傳》就完了,把我另外那些話搬出來幹什麼?”見崔儉玄訥訥解釋說那會兒張口就說沒細想,杜士儀只得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光是打打馬球也就算了,馬球賽收門票做大做強等等,這種事情是逐利求名之舉,需要慢慢按部就班地來,不可一蹴而就。你堂堂清河崔氏子弟,這種事情適合幕後操縱,而不是臺前顯擺。”

“幕後操縱的事情,你覺得我適合麼?”崔儉玄認認真真地問出了這麼一個問題,見杜士儀亦是爲之啞然,他方纔嘿然笑道,“雖說是塞翁得馬焉知非禍,可不試一試怎知道結果。反正就是瞎折騰,萬一折騰出一點名堂來,也許我就可以不用事事都要你殫精竭慮。反正有了咱們的受賜鞠杖,從現在開始,這東都之內的馬球,必然會盛行無比!陛下既然饒有興致地造勢了,接下來可好辦多了。臺前我上,幕後你來,這不是挺好?你不是說揚名嗎,這也算是揚眉吐氣的一種,這法子可是合我性子多了!”

身爲始作俑者,杜士儀頓時啞然,好半晌才又好氣又好笑地搖頭道:“這事本來就是爲了給你積攢些名聲,誰知道你直接賣弄到陛下面前去了!行了,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如今既然有了陛下賜給的鞠杖,又有陛下默許,就像你說的那樣,鬧大就鬧大吧!”

362.第362章 洛陽縣主簿買春事件1143.第1143章 挺身而出274.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114.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48.第48章 但願年年好148.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主邀入宮1264.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808.第808章 分家125.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192.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562.第562章 騰換陳糧199.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歸1064.第1064章 炸毛943.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940.第940章 波譎雲詭669.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310.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532.第532章 鐵骨柔情1048.第1048章 兩樁婚事455.第455章 師傅師孃24.第24章 當世真隱404.第404章 強項令761.第761章 文武同心640.第640章 請君遊代州591.第591章 當頭一棒146.第146章 試賦之道,靈動爲上899.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597.第597章 弄巧成拙839.第839章 僕固懷恩777.第777章 祭天賑災517.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210.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174.第174章 競相染指436.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1091.第1091章 憤懣642.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694.第694章 君已陌路1202.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1008.第1008章 故人已老659.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379.第379章 阿姊歸朝1268.第1268章 殺!803.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758.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577.第577章 守城之戰617.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160.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734.第734章 一線生機215.第215章 塵埃落定723.第723章 主動請纓88.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6.第6章 婉拒963.第963章 定子媳1178.第1178章 殺安203.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954.第954章 天無二日1072.第1072章 君心涼薄540.第540章 衆望所歸1218.第1218章 重見天日160.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838.第838章 備戰防胡838.第838章 備戰防胡709.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1275.第1275章 真忠臣也!1062.第1062章 人心所在60.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1204.第1204章 招降1060.第1060章 兒女之孝1002.第1002章 得隴望蜀1107.第1107章 狗咬狗953.第953章 三方博弈868.第868章 公報私仇17.第17章 驅鴨吞蝗409.第409章 民心向背102.第102章 知音伯樂309.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1185.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1034.第1034章 軒然大波375.第375章 酒中豪客飲中仙第766章 薦君鴻詞科379.第379章 阿姊歸朝837.第837章 同工同酬690.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91.第91章 夜半春心動515.第515章 賜婚92.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828.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704.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1179.第1179章 勢如破竹517.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77.第77章 珠聯璧合281.第281章 衝撞860.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373.第373章 樹倒猢猻散230.第230章 軍法人情1222.第1222章 深夜殺機123.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凌人1151.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1030.第1030章 羣起待攻
362.第362章 洛陽縣主簿買春事件1143.第1143章 挺身而出274.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114.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48.第48章 但願年年好148.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主邀入宮1264.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808.第808章 分家125.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192.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562.第562章 騰換陳糧199.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歸1064.第1064章 炸毛943.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940.第940章 波譎雲詭669.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310.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532.第532章 鐵骨柔情1048.第1048章 兩樁婚事455.第455章 師傅師孃24.第24章 當世真隱404.第404章 強項令761.第761章 文武同心640.第640章 請君遊代州591.第591章 當頭一棒146.第146章 試賦之道,靈動爲上899.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597.第597章 弄巧成拙839.第839章 僕固懷恩777.第777章 祭天賑災517.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210.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174.第174章 競相染指436.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1091.第1091章 憤懣642.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694.第694章 君已陌路1202.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1008.第1008章 故人已老659.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379.第379章 阿姊歸朝1268.第1268章 殺!803.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758.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577.第577章 守城之戰617.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160.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734.第734章 一線生機215.第215章 塵埃落定723.第723章 主動請纓88.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6.第6章 婉拒963.第963章 定子媳1178.第1178章 殺安203.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954.第954章 天無二日1072.第1072章 君心涼薄540.第540章 衆望所歸1218.第1218章 重見天日160.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838.第838章 備戰防胡838.第838章 備戰防胡709.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1275.第1275章 真忠臣也!1062.第1062章 人心所在60.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1204.第1204章 招降1060.第1060章 兒女之孝1002.第1002章 得隴望蜀1107.第1107章 狗咬狗953.第953章 三方博弈868.第868章 公報私仇17.第17章 驅鴨吞蝗409.第409章 民心向背102.第102章 知音伯樂309.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1185.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1034.第1034章 軒然大波375.第375章 酒中豪客飲中仙第766章 薦君鴻詞科379.第379章 阿姊歸朝837.第837章 同工同酬690.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91.第91章 夜半春心動515.第515章 賜婚92.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828.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704.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1179.第1179章 勢如破竹517.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77.第77章 珠聯璧合281.第281章 衝撞860.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373.第373章 樹倒猢猻散230.第230章 軍法人情1222.第1222章 深夜殺機123.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凌人1151.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1030.第1030章 羣起待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