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第332章 風光提親事

娶妻當娶五姓女,清河崔氏身爲隋唐以來,一直被人奉作爲世家望族之中的第一等,女兒一貫是不愁嫁的,倒是男子娶妻總得提防一二,否則一不留神就要被塞一個公主縣主,苦不堪言都是輕的。

儘管崔泰之反對在如今這風口浪尖上正式定下婚約,但當初杜十三娘在崔宅住過一段時間,趙國夫人體察其言行舉止,本就心存喜愛,而太夫人故去之前遺願是修兩家之好,此後杜士儀更是在關鍵時刻趕回東都,把懸崖邊上的崔儉玄給拉了回來,因而對於杜十三娘這個興許能管住兒子的媳婦,她自是千肯萬肯。於是,既然崔五娘也贊同早些定下來,她想想崔泰之不情不願地出面,還不如另求別人,思來想去就親自登門去見了黃門侍郎裴漼的夫人。

所以,此時此刻登杜家門來替崔儉玄提親的,竟是裴漼本人!

門下省的第二號人物親自出面做這種事,杜士儀也不禁大吃一驚,暗自慶幸信使雖沒說清楚,但他至少還是趕回來了。邀了裴漼正堂入座奉了茶點,他見裴漼飲茶之後饒有興致地詢問此茶出處做法,竟彷彿是平常登門的客人,而不是來提親的長輩,他不禁心中一動。果然,當他笑說裴侍郎倘若喜歡,回去時不妨帶上一匣子的時候,裴漼便笑着點了點頭,入了正題。

“從前二十七郎一直對你頗多好評,我卻只見過你的策論,耳聽爲虛,可自從你到門下省任左拾遺之後,我纔算是眼見爲實了。楚國公姜皎的案子,是非曲直暫且不論,然則杖刑確實大爲不妥,張相國身爲中書令,這措置着實過分!你所諫既然並無不妥之處,聖人盛怒不納,張相國卻就此落井下石,朝廷公論自不會坐視不理!所以,你且放寬心,今次你直言,朝中清望之官多數極其讚許,自會秉公而論!”

清望之官意味着什麼?那代表朝中三品以上屈指可數的真正高官,這些人方纔是金字塔尖的人物!

杜士儀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面上立時流露出了深深動容的表情,連忙起身謝過。而裴漼顯然不會忘記今天來這裡不僅僅是爲了公事,更是爲了崔杜兩家的婚姻大計。於是,他輕輕咳嗽了一聲,便含笑說道:“令妹蕙質蘭心,孝悌之心人盡皆知,因而清河崔氏趙國夫人有意聘爲子婦,今託老夫前來面見杜十九郎,替子崔十一郎求娶,不知杜十九郎肯應否?”

這就是正式的提及婚事了。儘管兩家早已口頭約定,這不過是走個過場,可有裴漼這等身份地位的人登門,哪怕他將來真的貶官,杜十三孃的婚姻也不會被人詬病。因而,杜士儀深深吸了一口氣,欣然點頭道:“舍妹雖好,卻也需有趙國夫人這樣的長輩方纔能慧眼識珠。崔十一郎真誠信義,舍妹託付給他,我也能放心了。”

“哈哈,如此姻緣天成,甚好甚好!”裴漼早就知道今日這一趟必然順遂,此刻不禁哈哈大笑,“倒是杜十九郎,令妹我還從未見過,可否引來一見否?”

事關自己,當杜士儀從正堂傳話讓她去見裴漼時,杜十三娘不禁大吃一驚。可眼下不是羞澀的時候,想到兄長正處於隨時隨地便要遠赴嶺南的不測境地,她換了一身見客的衣裳進入正堂之後,見客位上那個五十開外鬢髮花白的老者正笑吟吟打量着自己,知道這是裴寧的從祖兄,南門吳裴如今在朝中官職最顯赫的人,也是兄長曾經的上司,門下省的第二號人物,她從容上前行過禮後,卻沒有依對方之言免禮,而是仍舊維持着下拜行禮的架勢。

“裴侍郎,朝堂大事,本不該妾身一介女流多言。可阿兄直言招禍,要遠赴嶺南惡處,妾都斗膽請裴侍郎明察阿兄一片公心……”

“十三娘!”杜士儀這纔想到妹妹看着柔弱,實則大膽,此刻連忙喝止了她,但見她咬着嘴脣卻並不起身,他顧不得裴漼在場,上前將其一把攙扶了起來,一字一句地說道,“今日裴侍郎來,一是爲了你的婚事,二也是爲了我的事。裴侍郎久負清名,你這些話不必說。”

裴漼早就從最初的須臾驚愕之中回過了神,此刻不禁笑了起來:“我記得當初杜娘子還曾經隨玉真公主面聖,爲你家阿兄訴過冤屈?聖人面前都敢直言護兄,更何況是我面前。你放心,要是真的放任你阿兄被人三言兩語構陷了,不說我這個黃門侍郎不用當了,源相國也斷然不能忍!聖人英明,不過是被人一時矇蔽,但使我等剖明利害,聖人應該會收回成命,你就放心吧!”

親耳聽到裴漼這麼說,杜十三娘登時鬆了一口大氣,然而,她還來不及說兩句感激的話語,門外突然就傳來了一個咋咋呼呼的聲音:“裴侍郎,你這話是真的?杜十九郎不用去嶺南那瘴氣密佈簡直能毒死人的地方?”

隨着這話語聲闖進來的,正是滿頭大汗的崔儉玄。他身上滿是風塵,這倒不是一路快馬加鞭,而是今日風大塵土飛揚之故。他隨手用袖子擦了擦臉,根本不在意自己那大花臉有多可笑,而是認認真真看着裴漼說道:“裴侍郎,我和杜十九情同兄弟,這婚姻之禮上倘若沒有他在,那我和十三娘心中都會存下遺憾。倘若他真的要貶斥嶺南,這婚事一概從簡,我非得趕在他走之前辦了不可!十三娘,我這話你可同意麼?”

杜十三娘一瞬間睜大了眼睛,和崔儉玄對視了一眼後,她只覺得從來沒有哪一刻,覺得崔儉玄如同現在這般善解人意,當即立時點頭道:“自當如此!”

裴漼來之前就知道杜士儀兄妹相依爲命,感情極好,因而杜十三娘會有這樣的心意並不奇怪,可崔儉玄竟然也如此,他不禁心中大爲驚訝。想了想自己原本的打算,他便苦笑道:“倘若趙國夫人聽到這話,不知道要怎樣頭疼了……只是,聖人之命我卻無一定把握,你們的話我這就捎回給趙國夫人就是……還有,崔十一郎。”

見崔儉玄有些莫名地看着自己,裴漼便無奈地搖頭嘆道:“你呀,立時就要交換婚書,行六禮,這節骨眼上,難道你還想繼續賴在杜家?”

“啊!”崔儉玄這才意識到還有如此問題,登時懊惱地捶了捶腦門,“那好,我收拾了東西就搬回去。”

看着撲哧偷笑的妹妹,又掃了一眼嘿然傻笑的崔儉玄,想到他們剛剛不約而同的話,杜士儀只覺得心頭又是輕鬆,又是惘然。等到把這一對已經幾乎定下來的準夫妻打發了出去,他方纔對裴漼苦笑道:“我家十三娘性子執拗,讓裴侍郎見笑了。崔十一郎也是一樣。敬請裴侍郎轉告趙國夫人,該如何辦理就如何辦理,婚姻大事,辦得風風光光纔是,哪裡要因爲顧忌我,就讓他們一輩子的終身大事留下遺憾?”

妹妹和準妹婿想着兄長,而兄長亦是想着他們,裴漼只覺心中百感交集,打了個哈哈就答應了下來。等到又約定聘書等等細節,杜士儀親自送了他出來,他回到永豐坊崔宅對趙國夫人把所有原話一一告知,卻發現這位崔宅主婦並沒有露出爲難之色,而是滿臉的欣慰。

“今日勞煩裴侍郎了。這樁婚事且做兩手準備,倘若事情無可挽回,那三日之內便讓十一郎迎娶了杜家娘子,如此安她兄長之心,也可讓十一郎和她都不留下遺憾。倘若真能夠挽回,那便竭盡我所能好好操辦,讓十一郎風光娶婦,杜十九郎風光嫁妹!”

“夫人快人快語!”裴漼不禁脫口讚了一句,心中不禁冷不丁冒出了一個念頭。

如此體察別人的長輩婆婆,做兒媳的着實福分不淺,怪不得崔儉玄亦是重情重義的人。說起來,崔儉玄還有一個幼弟在,他膝下正有一幼女年紀合適,是否乾脆也趁機定下來?否則——他看了一眼侍立在趙國夫人身側的崔五娘,卻是又暗歎了一口氣——否則如崔五娘這般能幹聰慧卻所託非人,那簡直是天底下讓爺孃最後悔的事!

於是,裴漼斟酌了一下語句,這才清了清嗓子,笑容可掬地說道:“清河崔氏家門嚴謹,據我所知,十一郎還有一個幼弟……”

且不說裴漼因趙國夫人和崔儉玄母子而打起了聯姻的主意,杜士儀送走人還沒來得及鬆一口氣,家中竟是紛至沓來,又迎來了好幾撥客人。也不知道是因爲崔杜聯姻,還是因爲他那封還制書卻遭貶斥,韋氏、杜氏以及其餘那些他打過交道抑或是點頭之交的人家,都送來了賀禮和程儀。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開了個好頭,這些人家除了送給婚事的賀禮,還送來了各種極其實用的東西,從藥油木屐到各式膏藥草藥,甚至於奴僕和鞍轡等物,應有盡有。

而在外間不少官員們因杜士儀封還制書而遭貶斥之事相互商量各自預備的時候,洛陽宮宣仁門西邊的大理寺官署之中,被押了兩日的姜皎好容易得見天日,面對的卻是讓他整個人如墜冰窖的消息。

娶妻當娶五姓女,清河崔氏身爲隋唐以來,一直被人奉作爲世家望族之中的第一等,女兒一貫是不愁嫁的,倒是男子娶妻總得提防一二,否則一不留神就要被塞一個公主縣主,苦不堪言都是輕的。

儘管崔泰之反對在如今這風口浪尖上正式定下婚約,但當初杜十三娘在崔宅住過一段時間,趙國夫人體察其言行舉止,本就心存喜愛,而太夫人故去之前遺願是修兩家之好,此後杜士儀更是在關鍵時刻趕回東都,把懸崖邊上的崔儉玄給拉了回來,因而對於杜十三娘這個興許能管住兒子的媳婦,她自是千肯萬肯。於是,既然崔五娘也贊同早些定下來,她想想崔泰之不情不願地出面,還不如另求別人,思來想去就親自登門去見了黃門侍郎裴漼的夫人。

所以,此時此刻登杜家門來替崔儉玄提親的,竟是裴漼本人!

門下省的第二號人物親自出面做這種事,杜士儀也不禁大吃一驚,暗自慶幸信使雖沒說清楚,但他至少還是趕回來了。邀了裴漼正堂入座奉了茶點,他見裴漼飲茶之後饒有興致地詢問此茶出處做法,竟彷彿是平常登門的客人,而不是來提親的長輩,他不禁心中一動。果然,當他笑說裴侍郎倘若喜歡,回去時不妨帶上一匣子的時候,裴漼便笑着點了點頭,入了正題。

“從前二十七郎一直對你頗多好評,我卻只見過你的策論,耳聽爲虛,可自從你到門下省任左拾遺之後,我纔算是眼見爲實了。楚國公姜皎的案子,是非曲直暫且不論,然則杖刑確實大爲不妥,張相國身爲中書令,這措置着實過分!你所諫既然並無不妥之處,聖人盛怒不納,張相國卻就此落井下石,朝廷公論自不會坐視不理!所以,你且放寬心,今次你直言,朝中清望之官多數極其讚許,自會秉公而論!”

清望之官意味着什麼?那代表朝中三品以上屈指可數的真正高官,這些人方纔是金字塔尖的人物!

杜士儀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面上立時流露出了深深動容的表情,連忙起身謝過。而裴漼顯然不會忘記今天來這裡不僅僅是爲了公事,更是爲了崔杜兩家的婚姻大計。於是,他輕輕咳嗽了一聲,便含笑說道:“令妹蕙質蘭心,孝悌之心人盡皆知,因而清河崔氏趙國夫人有意聘爲子婦,今託老夫前來面見杜十九郎,替子崔十一郎求娶,不知杜十九郎肯應否?”

這就是正式的提及婚事了。儘管兩家早已口頭約定,這不過是走個過場,可有裴漼這等身份地位的人登門,哪怕他將來真的貶官,杜十三孃的婚姻也不會被人詬病。因而,杜士儀深深吸了一口氣,欣然點頭道:“舍妹雖好,卻也需有趙國夫人這樣的長輩方纔能慧眼識珠。崔十一郎真誠信義,舍妹託付給他,我也能放心了。”

“哈哈,如此姻緣天成,甚好甚好!”裴漼早就知道今日這一趟必然順遂,此刻不禁哈哈大笑,“倒是杜十九郎,令妹我還從未見過,可否引來一見否?”

事關自己,當杜士儀從正堂傳話讓她去見裴漼時,杜十三娘不禁大吃一驚。可眼下不是羞澀的時候,想到兄長正處於隨時隨地便要遠赴嶺南的不測境地,她換了一身見客的衣裳進入正堂之後,見客位上那個五十開外鬢髮花白的老者正笑吟吟打量着自己,知道這是裴寧的從祖兄,南門吳裴如今在朝中官職最顯赫的人,也是兄長曾經的上司,門下省的第二號人物,她從容上前行過禮後,卻沒有依對方之言免禮,而是仍舊維持着下拜行禮的架勢。

“裴侍郎,朝堂大事,本不該妾身一介女流多言。可阿兄直言招禍,要遠赴嶺南惡處,妾都斗膽請裴侍郎明察阿兄一片公心……”

“十三娘!”杜士儀這纔想到妹妹看着柔弱,實則大膽,此刻連忙喝止了她,但見她咬着嘴脣卻並不起身,他顧不得裴漼在場,上前將其一把攙扶了起來,一字一句地說道,“今日裴侍郎來,一是爲了你的婚事,二也是爲了我的事。裴侍郎久負清名,你這些話不必說。”

裴漼早就從最初的須臾驚愕之中回過了神,此刻不禁笑了起來:“我記得當初杜娘子還曾經隨玉真公主面聖,爲你家阿兄訴過冤屈?聖人面前都敢直言護兄,更何況是我面前。你放心,要是真的放任你阿兄被人三言兩語構陷了,不說我這個黃門侍郎不用當了,源相國也斷然不能忍!聖人英明,不過是被人一時矇蔽,但使我等剖明利害,聖人應該會收回成命,你就放心吧!”

親耳聽到裴漼這麼說,杜十三娘登時鬆了一口大氣,然而,她還來不及說兩句感激的話語,門外突然就傳來了一個咋咋呼呼的聲音:“裴侍郎,你這話是真的?杜十九郎不用去嶺南那瘴氣密佈簡直能毒死人的地方?”

隨着這話語聲闖進來的,正是滿頭大汗的崔儉玄。他身上滿是風塵,這倒不是一路快馬加鞭,而是今日風大塵土飛揚之故。他隨手用袖子擦了擦臉,根本不在意自己那大花臉有多可笑,而是認認真真看着裴漼說道:“裴侍郎,我和杜十九情同兄弟,這婚姻之禮上倘若沒有他在,那我和十三娘心中都會存下遺憾。倘若他真的要貶斥嶺南,這婚事一概從簡,我非得趕在他走之前辦了不可!十三娘,我這話你可同意麼?”

杜十三娘一瞬間睜大了眼睛,和崔儉玄對視了一眼後,她只覺得從來沒有哪一刻,覺得崔儉玄如同現在這般善解人意,當即立時點頭道:“自當如此!”

裴漼來之前就知道杜士儀兄妹相依爲命,感情極好,因而杜十三娘會有這樣的心意並不奇怪,可崔儉玄竟然也如此,他不禁心中大爲驚訝。想了想自己原本的打算,他便苦笑道:“倘若趙國夫人聽到這話,不知道要怎樣頭疼了……只是,聖人之命我卻無一定把握,你們的話我這就捎回給趙國夫人就是……還有,崔十一郎。”

見崔儉玄有些莫名地看着自己,裴漼便無奈地搖頭嘆道:“你呀,立時就要交換婚書,行六禮,這節骨眼上,難道你還想繼續賴在杜家?”

“啊!”崔儉玄這才意識到還有如此問題,登時懊惱地捶了捶腦門,“那好,我收拾了東西就搬回去。”

看着撲哧偷笑的妹妹,又掃了一眼嘿然傻笑的崔儉玄,想到他們剛剛不約而同的話,杜士儀只覺得心頭又是輕鬆,又是惘然。等到把這一對已經幾乎定下來的準夫妻打發了出去,他方纔對裴漼苦笑道:“我家十三娘性子執拗,讓裴侍郎見笑了。崔十一郎也是一樣。敬請裴侍郎轉告趙國夫人,該如何辦理就如何辦理,婚姻大事,辦得風風光光纔是,哪裡要因爲顧忌我,就讓他們一輩子的終身大事留下遺憾?”

妹妹和準妹婿想着兄長,而兄長亦是想着他們,裴漼只覺心中百感交集,打了個哈哈就答應了下來。等到又約定聘書等等細節,杜士儀親自送了他出來,他回到永豐坊崔宅對趙國夫人把所有原話一一告知,卻發現這位崔宅主婦並沒有露出爲難之色,而是滿臉的欣慰。

“今日勞煩裴侍郎了。這樁婚事且做兩手準備,倘若事情無可挽回,那三日之內便讓十一郎迎娶了杜家娘子,如此安她兄長之心,也可讓十一郎和她都不留下遺憾。倘若真能夠挽回,那便竭盡我所能好好操辦,讓十一郎風光娶婦,杜十九郎風光嫁妹!”

“夫人快人快語!”裴漼不禁脫口讚了一句,心中不禁冷不丁冒出了一個念頭。

如此體察別人的長輩婆婆,做兒媳的着實福分不淺,怪不得崔儉玄亦是重情重義的人。說起來,崔儉玄還有一個幼弟在,他膝下正有一幼女年紀合適,是否乾脆也趁機定下來?否則——他看了一眼侍立在趙國夫人身側的崔五娘,卻是又暗歎了一口氣——否則如崔五娘這般能幹聰慧卻所託非人,那簡直是天底下讓爺孃最後悔的事!

於是,裴漼斟酌了一下語句,這才清了清嗓子,笑容可掬地說道:“清河崔氏家門嚴謹,據我所知,十一郎還有一個幼弟……”

且不說裴漼因趙國夫人和崔儉玄母子而打起了聯姻的主意,杜士儀送走人還沒來得及鬆一口氣,家中竟是紛至沓來,又迎來了好幾撥客人。也不知道是因爲崔杜聯姻,還是因爲他那封還制書卻遭貶斥,韋氏、杜氏以及其餘那些他打過交道抑或是點頭之交的人家,都送來了賀禮和程儀。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開了個好頭,這些人家除了送給婚事的賀禮,還送來了各種極其實用的東西,從藥油木屐到各式膏藥草藥,甚至於奴僕和鞍轡等物,應有盡有。

而在外間不少官員們因杜士儀封還制書而遭貶斥之事相互商量各自預備的時候,洛陽宮宣仁門西邊的大理寺官署之中,被押了兩日的姜皎好容易得見天日,面對的卻是讓他整個人如墜冰窖的消息。

923.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響857.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1044.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623.第623章 奚人降戶68.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282.第282章 一箭雙鵰126.第126章 寒光撩人697.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1196.第1196章 翻臉842.第842章 毒餌470.第470章 葉鬼主989.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897.第897章 劍術教習341.第341章 官高一級坑死人1210.第1210章 援軍奇襲945.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891.第891章 天公未棄742.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57.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720.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111.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風雪357.第357章 狗急跳牆749.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897.第897章 劍術教習332.第332章 風光提親事96.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665.第665章 飛黃騰達702.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843.第843章 用人須不疑1082.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961.第961章 欺人太甚600.第600章 弄璋之喜1205.第1205章 雷聲大雨點小258.第258章 聚散有時,贈君部曲193.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792.第792章 王帳喋血960.第960章 兒女婚事,牛相病危266.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1192.第1192章 誰之天下760.第760章 段氏秀實428.第428章 天理公道1266.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1085.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92.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910.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974.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156.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243.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948.第948章 野心勃勃1185.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570.第570章 招兵買馬649.第649章 震怒!52.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1018.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982.第982章 獻俘獻捷445.第445章 全勝269.第269章 恩怨幾許,豈可無回敬?60.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278.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887.第887章 五鎮節帥1268.第1268章 殺!150.第150章 自留虎穴425.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918.第918章 教化之功在千秋703.第703章 玉奴歸來1043.第1043章 死戰682.第682章 千里歸來311.第311章 吳生求墨,不屈之音189.第189章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739.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282.第282章 一箭雙鵰73.第73章 盛名之下49.第49章 天子徵召225.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170.第170章 藏鋒之劍811.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343.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594.第594章 突厥求互市1055.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480.第480章 傷逝142.第142章 不死不休9.第9章 宗主36.第36章 事了拂衣去1190.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618.第618章 相交之道449.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1155.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120.第120章 音色如珠舞有神202.第202章 靈犀818.第818章 殺雞儆猴908.第908章 兇威高熾705.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611.第611章 親疏之別724.第724章 一片苦心爲相國399.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407.第407章 奪人田產,其罪非小!121.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144.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如流
923.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響857.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1044.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623.第623章 奚人降戶68.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282.第282章 一箭雙鵰126.第126章 寒光撩人697.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1196.第1196章 翻臉842.第842章 毒餌470.第470章 葉鬼主989.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897.第897章 劍術教習341.第341章 官高一級坑死人1210.第1210章 援軍奇襲945.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891.第891章 天公未棄742.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57.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720.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111.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風雪357.第357章 狗急跳牆749.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897.第897章 劍術教習332.第332章 風光提親事96.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665.第665章 飛黃騰達702.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843.第843章 用人須不疑1082.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961.第961章 欺人太甚600.第600章 弄璋之喜1205.第1205章 雷聲大雨點小258.第258章 聚散有時,贈君部曲193.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792.第792章 王帳喋血960.第960章 兒女婚事,牛相病危266.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1192.第1192章 誰之天下760.第760章 段氏秀實428.第428章 天理公道1266.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1085.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92.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910.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974.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156.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243.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948.第948章 野心勃勃1185.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570.第570章 招兵買馬649.第649章 震怒!52.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1018.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982.第982章 獻俘獻捷445.第445章 全勝269.第269章 恩怨幾許,豈可無回敬?60.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278.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887.第887章 五鎮節帥1268.第1268章 殺!150.第150章 自留虎穴425.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918.第918章 教化之功在千秋703.第703章 玉奴歸來1043.第1043章 死戰682.第682章 千里歸來311.第311章 吳生求墨,不屈之音189.第189章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739.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282.第282章 一箭雙鵰73.第73章 盛名之下49.第49章 天子徵召225.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170.第170章 藏鋒之劍811.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343.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594.第594章 突厥求互市1055.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480.第480章 傷逝142.第142章 不死不休9.第9章 宗主36.第36章 事了拂衣去1190.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618.第618章 相交之道449.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1155.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120.第120章 音色如珠舞有神202.第202章 靈犀818.第818章 殺雞儆猴908.第908章 兇威高熾705.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611.第611章 親疏之別724.第724章 一片苦心爲相國399.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407.第407章 奪人田產,其罪非小!121.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144.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