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

同僚固然使壞,但王鈞畢竟有張嘉貞作爲靠山,再加上張宅之中最要緊的一處主樓不日將成,張嘉貞只能使人授意洛陽縣廨和河南府廨早日把案子解決。而王鈞亦是不惜重金請了最好的大夫調治那些瘀傷,總算不出十日就已經恢復到了能夠見人的地步。

吃一塹長一智,儘管他對背後使壞的那些洛陽縣廨同僚恨之入骨,可面上卻着力掩飾了起來。直到這一日張宅新的主樓已經造成,他一到洛陽縣廨,便逢人就說自己明日午間要去張宅赴宴。此話一出,自是須臾就在縣廨上下流傳了開來。洛陽比長安的地位要低一等,同爲赤縣,官階雖是相同,可他們也都比長安萬年縣廨的那些官員次一等,張嘉貞這等入主政事堂的宰相更是他們望塵莫及,想方設法也見不着的。

於是,當午后王鈞早早辭去,縣丞秦漢便忍不住對自己一個心腹書吏惱火地抱怨道:“王生可惡!如此品行卑劣之人竟然入張相國之眼,張相國這用人之道實在令人齒冷!”

張嘉貞自己就不是低調的人,張說回來,他如今不如從前遊刃有餘,索性也就發了請柬,連張說源乾曜裴漼等和自己不和的高官也一併請了,而且爲了顯示自己的寬容大度,他連杜士儀也一塊發了一張請柬。面對這張送到手中的泥金箋,杜士儀便吩咐人去請了王縉來。

“這不是最好的機會?”王縉和崔儉玄一塊導演了洛陽縣主簿****被打事件,這些天那些紛爭簡直看得他頻頻有大笑的衝動。此時此刻,他便興致勃勃地說道,“只要杜十九郎你做上一首絕妙好詩,到時候張相國這新樓就名聲更大了!那會兒再使人一口氣揭出來王鈞替張嘉貞蓋樓修宅,嘿,他這個宰相也就到頭了!”

“你這主意固然是我想過的,但我如今不需要才名遠播讓人驚歎了。”杜士儀笑眯眯地看着王縉,這才意味深長地說道,“倒是你王十五郎一直都在等着制科,這大好機會抓住了,可就立時名揚東都了。請柬雖只一張,但別人既然能帶着子侄去湊個熱鬧,你何妨跟我去見識見識?”

王縉登時怦然心動,但猶豫片刻還是搖搖頭道:“還是帶上崔十一郎吧。”

“崔十一那傢伙素來不太喜歡這種需要端着笑臉說瞎話的場合,再說了,難不成你還指望他能應景做詩?”杜士儀見王縉露出了沉吟的表情,他便又補充道,“你若是想抱得美人歸,可不能讓別人指着你說,你是詩畫雙絕王摩詰的弟弟。”

被這話一刺,王縉竟是有些狼狽了起來,好一會兒才尷尬地訥訥問道:“杜十九郎你……你怎知道我……我和崔家九娘子……咳咳,清河崔氏乃是五姓七望的高門,我一直都在擔心高攀不起。”

原來崔儉玄竟然不是剃頭挑子一頭熱!

杜士儀只要想到那女方是崔九娘那樣的,他就忍不住一陣陣牙疼。看到王縉欲言又止的樣子,他只能忍着牙根那痠軟,乾咳了一聲問道:“九娘子那性格……唔,她也有那般心意麼?”

“因爲我替崔十一郎當了一回儐相,她對我有些好奇,還見了我幾次,最初還是扮成崔十一郎的樣子,我沒認出來……”一想到那時候的尷尬,王縉就恨不得把頭直接埋到地裡去,好一陣子才吞吞吐吐地說道,“幾次三番下來,我覺得她卻也是率性的人,故而心中便有些念想,九娘子大約還不曾想到私情上去……”

沒想到自己當年警醒沒上當,如今卻有人被輕而易舉地騙了!杜士儀又是驚歎於這緣分的奇妙,又是好笑崔九娘這老一套還能騙人,再想到崔儉玄嫁妹之心急,他的嘴角不知不覺就露出了一絲笑容來。好一會兒,他纔再次開口說道:“既如此,閒話少說,你去預備一下,我們明日早些去張相國那裡湊個熱鬧。趁着還剩一點時間,你好好琢磨些用得上的佳詞名句來!”

夜裡卻是一夜風雪,可次日不到午時,思順坊張宅就已經門庭若市。不比張嘉貞需得先行把中書省事務料理停當方纔能趕回來,張嘉祐這個右金吾將軍便要清閒得多。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他親自站在門前迎賓會客,妙語連珠笑意盈盈,無論高官顯宦,抑或是那些還未顯達的低品小官,人人都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就連杜士儀和王縉,在和張嘉祐相見行禮說過話後進了張宅時,也不禁對視了一眼。

“果然不愧是宦海沉浮數十載之人,非同等閒。”王縉忍不住輕輕嘟囔了一句。

杜士儀也是深有同感,正要說話時,他見宇文融和李林甫並肩也進了門,便笑着招呼了一聲。宇文融卻沒見過王縉,聽杜士儀介紹之後便打了個哈哈道:“王十三郎之冤,無人不知,只希望能早日回朝。”

應景似的說了這麼一句,他便對杜士儀笑眯眯地說道:“杜賢弟,前些天洛陽縣廨那樁****酒的奇案,可聽說過?”

站在一旁的李林甫見杜士儀欣然點頭,他便語帶雙關地說:“官民鬥毆,而且是在東都,真是罕見之極。虧得那位主人公還能在這兒談笑風生……好不要臉!”

李林甫這話聲音倒不算大,可足夠其他三人都聽見。三人看向了門口一身肥肉正在和張嘉祐打招呼的王鈞,全都哂然一笑。然而這會兒客人越來越多,他們也就不再多說話,各自到堂上尋了坐席坐下。儘管彼此都是新近崛起衆所矚目的朝堂新星,但宇文融這個殿中侍御史也不過七品,杜士儀這個左拾遺也不過八品,和今日會來的衆多高官相比,只能屈居在後,兩人彼此的座次倒相隔不遠。

而李林甫雖說官階在前,在朝堂上卻只是並不出彩的人,可他勝在長袖善舞。他一改往日靠近源乾曜的習慣,設法找了張家僕從,把自己的位子挪到了和宇文融杜士儀王縉一塊。四人一席,卻是顯得親近,出自宗室之家,又有千牛入仕,對朝堂人物瞭若指掌的他每逢有人進屋,必定會解說一番,三言兩語就可讓人明白其人顯要富貴與否,就連宇文融見多識廣,也不禁佩服他這記性,更不要提兩眼幾乎一抹黑的王縉了。

賓主雖未全然到齊,但自有各色鮮果乾果等等待客,而就像杜士儀這邊四人一樣,別處也多有如此三五成羣湊成一堆的人,原本排定的座次早就有些亂了。畢竟,雖不能讓低位的人坐到高位去,可高位的人要和低位廝混在一塊,這卻不能禁絕。因而,當外間張相國源相國張相國裴侍郎到的聲音陸續傳來,下頭賓客齊齊爲之一振,所有人都知道正主兒來了!

今日張嘉貞乃是主人,當仁不讓地走在最前頭。而在其身後,敏銳的人就立時察覺到,稍稍領先一步的是張說,而源乾曜不知道是在和裴漼說話,還是因爲其他,竟落後了一些。等到這幾位尚書侍郎之類的高官紛紛入座,張嘉貞之弟張嘉祐又出場說了幾句極其漂亮的話,一杯酒先乾爲敬之後,他便放下酒盞輕輕擊掌,不消一會兒,外間便傳來了樂聲,但一時半會卻沒有歌姬舞姬登堂。

衆人正在奇怪,卻只聽那曲聲一時由緩轉烈,竟是聲聲歡欣,音音激切。善於音律的杜士儀聽出外間恰是笙和琵琶的二重奏,曲樂技法尚在其次,妙就妙在兩人的配合幾乎到了極致,一者猶如大樹,二者猶如繞樹的藤蔓,彼此相交行雲流水,饒是他素來屬於對曲樂極其挑剔的人,到高潮處也不禁爲之動容。

而等到曲樂終了,外間一男一女並肩而入,男的持笙,女的抱着琵琶,恰都是容顏絕麗的人。再加上剛剛那樂曲不凡,一時間,堂上彩聲雷動,兩人慌忙拜謝不迭。

“到底是張相國,就連家中蓄養的伎樂也不同凡響。”

宇文融如是感慨了一句,席間卻已經是另一番飲勝打趣。張嘉貞因自家伎樂出彩,一時得意,自然也就授意苗延嗣激今日賓客中精通音律的出場獻技,如是轉瞬就有好幾人或琵琶或笛子或箜篌,轉眼之間便博得了無數喝彩。而當苗延嗣看到杜士儀和宇文融等人一席時,他本要張口,但思量片刻,最終還是打消了那主意。

張嘉貞家中新樓落成的大喜事,有的是人願意增光添彩,讓此人出彩作甚?

就在家妓和賓客交錯上陣,把氣氛推到了最高點的時候,一直飲酒自娛的張說突然開口說道:“我聽說嘉貞兄此次翻修家宅,除卻這新樓,還有一座北園?這新樓似有二層,如今酒到酣處,何妨請諸位樓上一觀北園勝景,而後做詩著文,以記今日之歡?”

張說本就是文壇名宿,他這一提議,哪怕張嘉貞暗中警惕大起,可見一衆漸漸生出酒意的賓客大多附和叫好,他想想張說總不至於在這種場合暴起發難,便答應了下來。及至衆人登高,張嘉祐又令底下院中盛陳歌舞,一時絲竹管絃之聲伴着舞袖飄飛的樂舞,看得人叫好不絕。

這時候,便有人突然大喝一聲,喜氣洋洋地說道:“我已得詩一首,敬獻張相國足下!”

同僚固然使壞,但王鈞畢竟有張嘉貞作爲靠山,再加上張宅之中最要緊的一處主樓不日將成,張嘉貞只能使人授意洛陽縣廨和河南府廨早日把案子解決。而王鈞亦是不惜重金請了最好的大夫調治那些瘀傷,總算不出十日就已經恢復到了能夠見人的地步。

吃一塹長一智,儘管他對背後使壞的那些洛陽縣廨同僚恨之入骨,可面上卻着力掩飾了起來。直到這一日張宅新的主樓已經造成,他一到洛陽縣廨,便逢人就說自己明日午間要去張宅赴宴。此話一出,自是須臾就在縣廨上下流傳了開來。洛陽比長安的地位要低一等,同爲赤縣,官階雖是相同,可他們也都比長安萬年縣廨的那些官員次一等,張嘉貞這等入主政事堂的宰相更是他們望塵莫及,想方設法也見不着的。

於是,當午后王鈞早早辭去,縣丞秦漢便忍不住對自己一個心腹書吏惱火地抱怨道:“王生可惡!如此品行卑劣之人竟然入張相國之眼,張相國這用人之道實在令人齒冷!”

張嘉貞自己就不是低調的人,張說回來,他如今不如從前遊刃有餘,索性也就發了請柬,連張說源乾曜裴漼等和自己不和的高官也一併請了,而且爲了顯示自己的寬容大度,他連杜士儀也一塊發了一張請柬。面對這張送到手中的泥金箋,杜士儀便吩咐人去請了王縉來。

“這不是最好的機會?”王縉和崔儉玄一塊導演了洛陽縣主簿****被打事件,這些天那些紛爭簡直看得他頻頻有大笑的衝動。此時此刻,他便興致勃勃地說道,“只要杜十九郎你做上一首絕妙好詩,到時候張相國這新樓就名聲更大了!那會兒再使人一口氣揭出來王鈞替張嘉貞蓋樓修宅,嘿,他這個宰相也就到頭了!”

“你這主意固然是我想過的,但我如今不需要才名遠播讓人驚歎了。”杜士儀笑眯眯地看着王縉,這才意味深長地說道,“倒是你王十五郎一直都在等着制科,這大好機會抓住了,可就立時名揚東都了。請柬雖只一張,但別人既然能帶着子侄去湊個熱鬧,你何妨跟我去見識見識?”

王縉登時怦然心動,但猶豫片刻還是搖搖頭道:“還是帶上崔十一郎吧。”

“崔十一那傢伙素來不太喜歡這種需要端着笑臉說瞎話的場合,再說了,難不成你還指望他能應景做詩?”杜士儀見王縉露出了沉吟的表情,他便又補充道,“你若是想抱得美人歸,可不能讓別人指着你說,你是詩畫雙絕王摩詰的弟弟。”

被這話一刺,王縉竟是有些狼狽了起來,好一會兒才尷尬地訥訥問道:“杜十九郎你……你怎知道我……我和崔家九娘子……咳咳,清河崔氏乃是五姓七望的高門,我一直都在擔心高攀不起。”

原來崔儉玄竟然不是剃頭挑子一頭熱!

杜士儀只要想到那女方是崔九娘那樣的,他就忍不住一陣陣牙疼。看到王縉欲言又止的樣子,他只能忍着牙根那痠軟,乾咳了一聲問道:“九娘子那性格……唔,她也有那般心意麼?”

“因爲我替崔十一郎當了一回儐相,她對我有些好奇,還見了我幾次,最初還是扮成崔十一郎的樣子,我沒認出來……”一想到那時候的尷尬,王縉就恨不得把頭直接埋到地裡去,好一陣子才吞吞吐吐地說道,“幾次三番下來,我覺得她卻也是率性的人,故而心中便有些念想,九娘子大約還不曾想到私情上去……”

沒想到自己當年警醒沒上當,如今卻有人被輕而易舉地騙了!杜士儀又是驚歎於這緣分的奇妙,又是好笑崔九娘這老一套還能騙人,再想到崔儉玄嫁妹之心急,他的嘴角不知不覺就露出了一絲笑容來。好一會兒,他纔再次開口說道:“既如此,閒話少說,你去預備一下,我們明日早些去張相國那裡湊個熱鬧。趁着還剩一點時間,你好好琢磨些用得上的佳詞名句來!”

夜裡卻是一夜風雪,可次日不到午時,思順坊張宅就已經門庭若市。不比張嘉貞需得先行把中書省事務料理停當方纔能趕回來,張嘉祐這個右金吾將軍便要清閒得多。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他親自站在門前迎賓會客,妙語連珠笑意盈盈,無論高官顯宦,抑或是那些還未顯達的低品小官,人人都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就連杜士儀和王縉,在和張嘉祐相見行禮說過話後進了張宅時,也不禁對視了一眼。

“果然不愧是宦海沉浮數十載之人,非同等閒。”王縉忍不住輕輕嘟囔了一句。

杜士儀也是深有同感,正要說話時,他見宇文融和李林甫並肩也進了門,便笑着招呼了一聲。宇文融卻沒見過王縉,聽杜士儀介紹之後便打了個哈哈道:“王十三郎之冤,無人不知,只希望能早日回朝。”

應景似的說了這麼一句,他便對杜士儀笑眯眯地說道:“杜賢弟,前些天洛陽縣廨那樁****酒的奇案,可聽說過?”

站在一旁的李林甫見杜士儀欣然點頭,他便語帶雙關地說:“官民鬥毆,而且是在東都,真是罕見之極。虧得那位主人公還能在這兒談笑風生……好不要臉!”

李林甫這話聲音倒不算大,可足夠其他三人都聽見。三人看向了門口一身肥肉正在和張嘉祐打招呼的王鈞,全都哂然一笑。然而這會兒客人越來越多,他們也就不再多說話,各自到堂上尋了坐席坐下。儘管彼此都是新近崛起衆所矚目的朝堂新星,但宇文融這個殿中侍御史也不過七品,杜士儀這個左拾遺也不過八品,和今日會來的衆多高官相比,只能屈居在後,兩人彼此的座次倒相隔不遠。

而李林甫雖說官階在前,在朝堂上卻只是並不出彩的人,可他勝在長袖善舞。他一改往日靠近源乾曜的習慣,設法找了張家僕從,把自己的位子挪到了和宇文融杜士儀王縉一塊。四人一席,卻是顯得親近,出自宗室之家,又有千牛入仕,對朝堂人物瞭若指掌的他每逢有人進屋,必定會解說一番,三言兩語就可讓人明白其人顯要富貴與否,就連宇文融見多識廣,也不禁佩服他這記性,更不要提兩眼幾乎一抹黑的王縉了。

賓主雖未全然到齊,但自有各色鮮果乾果等等待客,而就像杜士儀這邊四人一樣,別處也多有如此三五成羣湊成一堆的人,原本排定的座次早就有些亂了。畢竟,雖不能讓低位的人坐到高位去,可高位的人要和低位廝混在一塊,這卻不能禁絕。因而,當外間張相國源相國張相國裴侍郎到的聲音陸續傳來,下頭賓客齊齊爲之一振,所有人都知道正主兒來了!

今日張嘉貞乃是主人,當仁不讓地走在最前頭。而在其身後,敏銳的人就立時察覺到,稍稍領先一步的是張說,而源乾曜不知道是在和裴漼說話,還是因爲其他,竟落後了一些。等到這幾位尚書侍郎之類的高官紛紛入座,張嘉貞之弟張嘉祐又出場說了幾句極其漂亮的話,一杯酒先乾爲敬之後,他便放下酒盞輕輕擊掌,不消一會兒,外間便傳來了樂聲,但一時半會卻沒有歌姬舞姬登堂。

衆人正在奇怪,卻只聽那曲聲一時由緩轉烈,竟是聲聲歡欣,音音激切。善於音律的杜士儀聽出外間恰是笙和琵琶的二重奏,曲樂技法尚在其次,妙就妙在兩人的配合幾乎到了極致,一者猶如大樹,二者猶如繞樹的藤蔓,彼此相交行雲流水,饒是他素來屬於對曲樂極其挑剔的人,到高潮處也不禁爲之動容。

而等到曲樂終了,外間一男一女並肩而入,男的持笙,女的抱着琵琶,恰都是容顏絕麗的人。再加上剛剛那樂曲不凡,一時間,堂上彩聲雷動,兩人慌忙拜謝不迭。

“到底是張相國,就連家中蓄養的伎樂也不同凡響。”

宇文融如是感慨了一句,席間卻已經是另一番飲勝打趣。張嘉貞因自家伎樂出彩,一時得意,自然也就授意苗延嗣激今日賓客中精通音律的出場獻技,如是轉瞬就有好幾人或琵琶或笛子或箜篌,轉眼之間便博得了無數喝彩。而當苗延嗣看到杜士儀和宇文融等人一席時,他本要張口,但思量片刻,最終還是打消了那主意。

張嘉貞家中新樓落成的大喜事,有的是人願意增光添彩,讓此人出彩作甚?

就在家妓和賓客交錯上陣,把氣氛推到了最高點的時候,一直飲酒自娛的張說突然開口說道:“我聽說嘉貞兄此次翻修家宅,除卻這新樓,還有一座北園?這新樓似有二層,如今酒到酣處,何妨請諸位樓上一觀北園勝景,而後做詩著文,以記今日之歡?”

張說本就是文壇名宿,他這一提議,哪怕張嘉貞暗中警惕大起,可見一衆漸漸生出酒意的賓客大多附和叫好,他想想張說總不至於在這種場合暴起發難,便答應了下來。及至衆人登高,張嘉祐又令底下院中盛陳歌舞,一時絲竹管絃之聲伴着舞袖飄飛的樂舞,看得人叫好不絕。

這時候,便有人突然大喝一聲,喜氣洋洋地說道:“我已得詩一首,敬獻張相國足下!”

72.第72章 天真的狂士469.第469章 都督好茶1046.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1044.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81.第81章 進士科試賦426.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1078.第1078章 權相末路854.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904.第904章 使臣,各懷雄心490.第490章 家務事145.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場1233.第1233章 存亡之秋117.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1178.第1178章 殺安691.第691章 交鋒705.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145.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場270.第270章 請君入甕951.第951章 大軍調停1253.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356.第356章 盟友1225.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425.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167.第167章 情深意長16.第16章 一盤好菜1197.第1197章 誰死誰生829.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859.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831.第831章 羣情激憤488.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616.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684.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829.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864.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805.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1271.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223.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86.第86章 翁婿or翁媳552.第552章 造勢403.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347.第347章 羣情激憤861.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759.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297.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709.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825.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846.第846章 毒瘤635.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266.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12.第12章 薦師201.第201章 蟄伏待飛時1171.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1121.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234.第234章 奚族之主,殺機隱現398.第398章 下馬威210.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45.第45章 針鋒相對80.第80章 墨窯制墨527.第527章 親迎,卻扇314.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816.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955.第955章 兩面可汗770.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895.第895章 惠妃薨743.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824.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171.第171章 戶部集閱272.第272章 當頭一棒1257.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576.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980.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323.第323章 秦王戰鼓1025.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1278章 終章 二變天489.第489章 一團和氣178.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615.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1180.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716.第716章 宰相吵架,杜郎勸架1144.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62.第62章 帝后之心973.第973章 窈窕淑女878.第878章 夤夜凶訊855.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1264.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971.第971章 安祿山讓路744.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319.第319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521.第521章 知制誥548.第548章 覆滅607.第607章 長安急召22.第22章 舌戰783.第783章 火藥53.第53章 勳戚相邀約445.第445章 全勝290.第290章 殺雞儆猴436.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652.第652章 平定1088.第1088章 喋血751.第751章 突破口
72.第72章 天真的狂士469.第469章 都督好茶1046.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1044.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81.第81章 進士科試賦426.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1078.第1078章 權相末路854.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904.第904章 使臣,各懷雄心490.第490章 家務事145.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場1233.第1233章 存亡之秋117.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1178.第1178章 殺安691.第691章 交鋒705.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145.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場270.第270章 請君入甕951.第951章 大軍調停1253.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356.第356章 盟友1225.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425.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167.第167章 情深意長16.第16章 一盤好菜1197.第1197章 誰死誰生829.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859.第859章 何爲人上人831.第831章 羣情激憤488.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616.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684.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829.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864.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805.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1271.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223.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86.第86章 翁婿or翁媳552.第552章 造勢403.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347.第347章 羣情激憤861.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759.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297.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709.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825.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846.第846章 毒瘤635.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266.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12.第12章 薦師201.第201章 蟄伏待飛時1171.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1121.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234.第234章 奚族之主,殺機隱現398.第398章 下馬威210.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45.第45章 針鋒相對80.第80章 墨窯制墨527.第527章 親迎,卻扇314.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816.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955.第955章 兩面可汗770.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895.第895章 惠妃薨743.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824.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171.第171章 戶部集閱272.第272章 當頭一棒1257.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576.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980.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323.第323章 秦王戰鼓1025.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1278章 終章 二變天489.第489章 一團和氣178.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615.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1180.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716.第716章 宰相吵架,杜郎勸架1144.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62.第62章 帝后之心973.第973章 窈窕淑女878.第878章 夤夜凶訊855.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1264.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971.第971章 安祿山讓路744.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319.第319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521.第521章 知制誥548.第548章 覆滅607.第607章 長安急召22.第22章 舌戰783.第783章 火藥53.第53章 勳戚相邀約445.第445章 全勝290.第290章 殺雞儆猴436.第436章 深謀遠慮話江南652.第652章 平定1088.第1088章 喋血751.第751章 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