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第430章 失道義者需教化

幾天之內在蜀州治所晉原和益州治所成都之間跑了個來回,楊銛已經是累得精疲力竭。原本他對杜士儀讓他這般隱藏形跡前往蜀州很有些嘀咕,可剛剛隱身在後聽到了這些交鋒,尤其是看到楊伯峻這個算得上他祖輩的老者出面,他就覺得不對勁了。

這老翁雖說年長輩高,外表道貌岸然,可實則是個貪得無厭之輩。河內素來名門輩出,河中楊氏只是弘農楊氏旁支的旁支,這幾代又沒有尤其出色的人才,而楊伯峻這一支就是最沒落的。

這老翁雖一大把年紀,可卻因爲貪財之故得罪了人,在河內呆不下去,因楊玄琰在蜀中爲官,便厚顏帶着子孫投奔了來,又藉此置產安居,大有就此遷徙的勢頭。可就是這麼一個依附於人的老傢伙,現如今卻不知道犯了什麼失心瘋,竟是爲劉良這麼個名聲壞透的放良部曲說話!

於是,他上堂之際用冷冽的目光剜了其一眼,這纔對堂上的杜士儀躬身一揖道:“明公,因街頭巷尾人人都說,這劉良是我伯父放良的部曲,我自知茲事體大,便快馬加鞭去了一趟蜀州晉原,見到了伯父。伯父也着實沒想到,一介放良部曲竟然會如此胡作非爲,若非州官無事不得離開本州,他幾乎想立時趕回來!如今人雖不得立時回來,他卻令我帶回他的親筆書信。”

他說着便雙手呈上了楊玄琰的親筆信,等有人上來取了奉給杜士儀,他這才轉身看着臉色變幻不定的楊伯峻,拱了拱手道:“剛剛我在外聽見三族祖說,這劉良拐騙良家婦女,伯父竟然還見證了他們的婚事,甚至連婚書都在他之處,不知道此話從何說起?不說部曲放良之後,按律便與主人無干,就算仍是部曲,主人與婚配的暫且不提,自家婚配的卻能夠請得主人見證,哪家有這樣的道理?河中楊氏需沒有這等家規!”

楊伯峻今天前來,本是十拿九穩能夠保下這樁案子,順利把之前別人送給他的好處納入囊中。儘管不知道劉良一介區區部曲,如何能夠拿出這樣大一筆錢,可他的性子就是送到眼前的錢絕對不能推出去,一時也就顧不了這許多了。如今楊銛竟是從蜀州走了一趟回來,還帶了楊玄琰的親筆信,此時更是這般不留情面地駁斥了自己,他頓時大感面子上下不來,惱羞成怒之下便喝了一聲。

“楊七郎,你對長輩如此說話,莫非便是河中楊氏的家規?”

外頭旁聽的人發現楊家竟好似起了內訌,一時都更加好奇,紛紛張頭探腦地看着熱鬧。而杜士儀見楊銛氣得臉色發青,已經看過楊玄琰這封親筆信的他少不得再次重重一拍驚堂木,這才一彈手中的信箋說道:“楊司戶的親筆信上說,劉良既然已經放免,官府有案可查,也就再不是楊家部曲,其人若有犯過,自當按照律法處置,絕無寬縱的道理!楊司戶身爲舊主,既然如此說,自然比旁人旁證更加可信……”

他這話還不及說完,楊伯峻頓時急了。那一百貫整整齊齊的青錢好似在眼前閃動,他一時口不擇言地說道:“我曾經親耳聽楊十二郎說及此事,倒是這親筆書信是真是假卻不好說……”

“荒謬!”杜士儀原本防着有人借題發揮,這才讓楊銛去走一趟蜀州,沒想到真的有這麼一個所謂楊家長輩跳了出來。剛剛耐着性子看這老翁上躥下跳,此刻見其還要攪局,他頓時怒斥了一聲。

“楊七郎乃是楊司戶的嫡親侄兒,又親自去了蜀州,這書信上更有楊司戶私章,何處有假?爾雖爲族親,楊司戶卻一直在外爲官,三年五載也未必能見過一回,相逢之際,楊司戶必知尊老之意,焉會將區區部曲之事拿來與你相談?我念在你年長,不屑究你胡言之罪,爾若是再如此胡言亂語大放厥詞,那我便將你立時三刻逐出公堂!”

“好!”

外間旁聽的百姓之中,也不知道是誰一時剋制不住,竟是如此喝了一聲彩。儘管那聲音立刻戛然而止,可各種低低的議論聲卻並未止歇。楊家這位長輩如今在衆人眼中,已經成了笑話的代名詞。

而堂上的楊伯峻更是面色極其難看,他仗着輩分尊長,胡攪蠻纏慣了,可這會兒方纔意識到,楊七郎固然不能對他這長輩如何,可杜士儀卻不是河中楊氏的人,又是本縣父母,倘若他再不知進退,對方完全可以不顧他的臉面!他在河中呆不下去這纔到巴蜀來,要是今天真的被逐出公堂,這蜀中他也就呆不下去了!

權衡之下,他只得厚着臉皮訕訕地說:“是老朽一時糊塗了。”

杜士儀對於早年族中人情冷暖的印象,早已經有些淡漠了,但他仍舊最恨這些倚老賣老爲老不尊之輩。因而,懾服了楊伯峻,他見劉良一時彷彿有些着慌,這纔再次一看左右吩咐道:“既有楊司戶親筆信,足可證劉良此前所言純屬心存僥倖肆意污衊。架出去,先杖一百!”

劉良不想局勢看似逆轉,須臾之間卻又是原有之判。他驚怒交加地掙扎了兩下,還想再說什麼時,卻只覺嘴裡被人塞上了一團什麼東西,一時咿咿嗚嗚再也說不出話來,只能一路被人架了出去。而那些旁聽的百姓看到人被架到了自己面前,又被三兩下綁實在了刑凳上,紛紛再次交頭接耳議論了起來。

“活該,這等惡徒賊子,杜明府果然判得公允!”

“只那劉張氏也不是什麼貞節婦人……不過遇上那等父兄,也是可憐人。”

“不是據說他之前還有其他罪過,一直無人告發,所以從來不曾深究?”

彷彿正應了這最後一句話,須臾,便有人從大堂上快步出來,高聲說道:“明公有令,此前有傳言,道是此劉良曾經另有作奸犯科種種,然既然不得苦主相告,不能立案。今告成都縣內上下,若有曾得此人侵害者,俱可備人證物證到縣廨相告,定當秉公處斷!”

嚷嚷過之後,這胥吏便對一下子爲之譁然的旁聽人羣說道:“屆時自會再出榜文昭告,爾等回去之後,也可自行告知四鄰。”說完他就衝着一旁那個等着行刑的老手差役說道,“明公有令,立時決杖。用心一些,可別隨意糊弄人,咱們這位明公可是眼睛裡不揉沙子的!”

那差役立刻乾笑道:“這還用說,這等奸惡之徒我怎會下輕手?”

等人轉身一走,他腳尖一勾地上那根看似不如小指頭粗細的常行杖,那木杖立時輕輕巧巧地挑了在手,隨即也不見他如何作勢,那細細的木杖帶出一記凌厲的風聲,竟是徑直先杖背。在這天寒地凍的日子除去背上衣物,劉良本就在瑟瑟發抖,這一下落在背上,他登時整個人劇烈顫抖了一下,嘴裡發出了一聲分辨不清的慘哼。而隨着臀上和大腿上分別又着了一下,他亦是額頭大汗淋漓。

區區三下就已經如此苦痛,這一百之數他怎麼捱得下來?

外間行杖的風聲着肉聲和慘哼聲,堂上聽得清清楚楚,而張家父子三人面露快意的同時,張大便趨前跪下磕頭道:“多虧明公明允無私,這才爲我家討回了公道。如今人犯既然已經決杖受刑,我家妹子……”

“你不是剛剛還罵她是賤婦?”杜士儀冷冷打斷了張大的話了,見其頓時爲之語塞,他便站起身來,朗聲說道,“既是張氏從前回家之際,爾等父子三人便已經與之斷絕關係,更將其逐出家門,如今張氏雖再告劉良毆凌,卻再與你父子無關!更何況,爾等當初因貨賣不成而與那行商相爭的時候,曾以她並非爾等親生作爲託詞,硬生生昧下了從那行商處討要的十貫定金,既是當日如此說,今日,張氏何去,便由張氏自己決定!”

如今前頭冠以的夫姓劉氏終於拿開,張氏只覺得一種說不出的輕鬆。因而,杜士儀竟是一言斷絕了父兄要她歸家,更斷絕了他們再從她身上榨取利益的希望,她只覺得感激涕零,上前跪下重重磕了一個頭後便語氣堅決地說道:“明公在上,奴之前罪孽深重,如今願意於大德尼寺出家,清修爲生!”

“這怎麼行!”張老翁一時又驚又怒,竟有一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挫敗感,他三兩步衝上前去想要把女兒拽起來,可還沒拉着人,他就只見此前那個曾經把劉良整治得鬼哭狼嚎的從者倏忽間擋在了自己身前,那冷冷的目光讓他不由自主又退回去了兩步。一氣之下,他頓時坐倒在了大堂上,再次哭天搶地了起來。

“這算什麼,我含辛茹苦養了她這麼多年,到頭來便宜了別人……”

“荒年鬻兒,貧家賣女,雖不合情理,卻出自無奈,因而律法無禁。然賣女求財,道義不容!禮法本爲懲惡揚善,今日此案雖由家務事而生,卻驚動四方,牽連上下,便因連犯律法道義!”

杜士儀一記驚堂木止住了這張老翁的哭鬧,又是一番疾言厲色的話之後,這才冷冷說道:“蜀中桃源之地,如今卻屢有作奸犯科,欺上罔下之舉,實在令人驚怒惋惜!我既然奉陛下詔爲成都令,除了察冤獄,聽訴訟,勸農桑,興水利,更需教化一地。從即日起,建教化院,專講禮法道義,凡不犯律法卻失道義的,一概進教化院修習一月,以收戾氣,抑貪心,揚善風,廣仁義!”

撂下了這出人意料的話之後,便又淡淡地說道:“來人,先把河中楊氏這位楊翁,和張家父子三人,請去教化院!”

幾天之內在蜀州治所晉原和益州治所成都之間跑了個來回,楊銛已經是累得精疲力竭。原本他對杜士儀讓他這般隱藏形跡前往蜀州很有些嘀咕,可剛剛隱身在後聽到了這些交鋒,尤其是看到楊伯峻這個算得上他祖輩的老者出面,他就覺得不對勁了。

這老翁雖說年長輩高,外表道貌岸然,可實則是個貪得無厭之輩。河內素來名門輩出,河中楊氏只是弘農楊氏旁支的旁支,這幾代又沒有尤其出色的人才,而楊伯峻這一支就是最沒落的。

這老翁雖一大把年紀,可卻因爲貪財之故得罪了人,在河內呆不下去,因楊玄琰在蜀中爲官,便厚顏帶着子孫投奔了來,又藉此置產安居,大有就此遷徙的勢頭。可就是這麼一個依附於人的老傢伙,現如今卻不知道犯了什麼失心瘋,竟是爲劉良這麼個名聲壞透的放良部曲說話!

於是,他上堂之際用冷冽的目光剜了其一眼,這纔對堂上的杜士儀躬身一揖道:“明公,因街頭巷尾人人都說,這劉良是我伯父放良的部曲,我自知茲事體大,便快馬加鞭去了一趟蜀州晉原,見到了伯父。伯父也着實沒想到,一介放良部曲竟然會如此胡作非爲,若非州官無事不得離開本州,他幾乎想立時趕回來!如今人雖不得立時回來,他卻令我帶回他的親筆書信。”

他說着便雙手呈上了楊玄琰的親筆信,等有人上來取了奉給杜士儀,他這才轉身看着臉色變幻不定的楊伯峻,拱了拱手道:“剛剛我在外聽見三族祖說,這劉良拐騙良家婦女,伯父竟然還見證了他們的婚事,甚至連婚書都在他之處,不知道此話從何說起?不說部曲放良之後,按律便與主人無干,就算仍是部曲,主人與婚配的暫且不提,自家婚配的卻能夠請得主人見證,哪家有這樣的道理?河中楊氏需沒有這等家規!”

楊伯峻今天前來,本是十拿九穩能夠保下這樁案子,順利把之前別人送給他的好處納入囊中。儘管不知道劉良一介區區部曲,如何能夠拿出這樣大一筆錢,可他的性子就是送到眼前的錢絕對不能推出去,一時也就顧不了這許多了。如今楊銛竟是從蜀州走了一趟回來,還帶了楊玄琰的親筆信,此時更是這般不留情面地駁斥了自己,他頓時大感面子上下不來,惱羞成怒之下便喝了一聲。

“楊七郎,你對長輩如此說話,莫非便是河中楊氏的家規?”

外頭旁聽的人發現楊家竟好似起了內訌,一時都更加好奇,紛紛張頭探腦地看着熱鬧。而杜士儀見楊銛氣得臉色發青,已經看過楊玄琰這封親筆信的他少不得再次重重一拍驚堂木,這才一彈手中的信箋說道:“楊司戶的親筆信上說,劉良既然已經放免,官府有案可查,也就再不是楊家部曲,其人若有犯過,自當按照律法處置,絕無寬縱的道理!楊司戶身爲舊主,既然如此說,自然比旁人旁證更加可信……”

他這話還不及說完,楊伯峻頓時急了。那一百貫整整齊齊的青錢好似在眼前閃動,他一時口不擇言地說道:“我曾經親耳聽楊十二郎說及此事,倒是這親筆書信是真是假卻不好說……”

“荒謬!”杜士儀原本防着有人借題發揮,這才讓楊銛去走一趟蜀州,沒想到真的有這麼一個所謂楊家長輩跳了出來。剛剛耐着性子看這老翁上躥下跳,此刻見其還要攪局,他頓時怒斥了一聲。

“楊七郎乃是楊司戶的嫡親侄兒,又親自去了蜀州,這書信上更有楊司戶私章,何處有假?爾雖爲族親,楊司戶卻一直在外爲官,三年五載也未必能見過一回,相逢之際,楊司戶必知尊老之意,焉會將區區部曲之事拿來與你相談?我念在你年長,不屑究你胡言之罪,爾若是再如此胡言亂語大放厥詞,那我便將你立時三刻逐出公堂!”

“好!”

外間旁聽的百姓之中,也不知道是誰一時剋制不住,竟是如此喝了一聲彩。儘管那聲音立刻戛然而止,可各種低低的議論聲卻並未止歇。楊家這位長輩如今在衆人眼中,已經成了笑話的代名詞。

而堂上的楊伯峻更是面色極其難看,他仗着輩分尊長,胡攪蠻纏慣了,可這會兒方纔意識到,楊七郎固然不能對他這長輩如何,可杜士儀卻不是河中楊氏的人,又是本縣父母,倘若他再不知進退,對方完全可以不顧他的臉面!他在河中呆不下去這纔到巴蜀來,要是今天真的被逐出公堂,這蜀中他也就呆不下去了!

權衡之下,他只得厚着臉皮訕訕地說:“是老朽一時糊塗了。”

杜士儀對於早年族中人情冷暖的印象,早已經有些淡漠了,但他仍舊最恨這些倚老賣老爲老不尊之輩。因而,懾服了楊伯峻,他見劉良一時彷彿有些着慌,這纔再次一看左右吩咐道:“既有楊司戶親筆信,足可證劉良此前所言純屬心存僥倖肆意污衊。架出去,先杖一百!”

劉良不想局勢看似逆轉,須臾之間卻又是原有之判。他驚怒交加地掙扎了兩下,還想再說什麼時,卻只覺嘴裡被人塞上了一團什麼東西,一時咿咿嗚嗚再也說不出話來,只能一路被人架了出去。而那些旁聽的百姓看到人被架到了自己面前,又被三兩下綁實在了刑凳上,紛紛再次交頭接耳議論了起來。

“活該,這等惡徒賊子,杜明府果然判得公允!”

“只那劉張氏也不是什麼貞節婦人……不過遇上那等父兄,也是可憐人。”

“不是據說他之前還有其他罪過,一直無人告發,所以從來不曾深究?”

彷彿正應了這最後一句話,須臾,便有人從大堂上快步出來,高聲說道:“明公有令,此前有傳言,道是此劉良曾經另有作奸犯科種種,然既然不得苦主相告,不能立案。今告成都縣內上下,若有曾得此人侵害者,俱可備人證物證到縣廨相告,定當秉公處斷!”

嚷嚷過之後,這胥吏便對一下子爲之譁然的旁聽人羣說道:“屆時自會再出榜文昭告,爾等回去之後,也可自行告知四鄰。”說完他就衝着一旁那個等着行刑的老手差役說道,“明公有令,立時決杖。用心一些,可別隨意糊弄人,咱們這位明公可是眼睛裡不揉沙子的!”

那差役立刻乾笑道:“這還用說,這等奸惡之徒我怎會下輕手?”

等人轉身一走,他腳尖一勾地上那根看似不如小指頭粗細的常行杖,那木杖立時輕輕巧巧地挑了在手,隨即也不見他如何作勢,那細細的木杖帶出一記凌厲的風聲,竟是徑直先杖背。在這天寒地凍的日子除去背上衣物,劉良本就在瑟瑟發抖,這一下落在背上,他登時整個人劇烈顫抖了一下,嘴裡發出了一聲分辨不清的慘哼。而隨着臀上和大腿上分別又着了一下,他亦是額頭大汗淋漓。

區區三下就已經如此苦痛,這一百之數他怎麼捱得下來?

外間行杖的風聲着肉聲和慘哼聲,堂上聽得清清楚楚,而張家父子三人面露快意的同時,張大便趨前跪下磕頭道:“多虧明公明允無私,這才爲我家討回了公道。如今人犯既然已經決杖受刑,我家妹子……”

“你不是剛剛還罵她是賤婦?”杜士儀冷冷打斷了張大的話了,見其頓時爲之語塞,他便站起身來,朗聲說道,“既是張氏從前回家之際,爾等父子三人便已經與之斷絕關係,更將其逐出家門,如今張氏雖再告劉良毆凌,卻再與你父子無關!更何況,爾等當初因貨賣不成而與那行商相爭的時候,曾以她並非爾等親生作爲託詞,硬生生昧下了從那行商處討要的十貫定金,既是當日如此說,今日,張氏何去,便由張氏自己決定!”

如今前頭冠以的夫姓劉氏終於拿開,張氏只覺得一種說不出的輕鬆。因而,杜士儀竟是一言斷絕了父兄要她歸家,更斷絕了他們再從她身上榨取利益的希望,她只覺得感激涕零,上前跪下重重磕了一個頭後便語氣堅決地說道:“明公在上,奴之前罪孽深重,如今願意於大德尼寺出家,清修爲生!”

“這怎麼行!”張老翁一時又驚又怒,竟有一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挫敗感,他三兩步衝上前去想要把女兒拽起來,可還沒拉着人,他就只見此前那個曾經把劉良整治得鬼哭狼嚎的從者倏忽間擋在了自己身前,那冷冷的目光讓他不由自主又退回去了兩步。一氣之下,他頓時坐倒在了大堂上,再次哭天搶地了起來。

“這算什麼,我含辛茹苦養了她這麼多年,到頭來便宜了別人……”

“荒年鬻兒,貧家賣女,雖不合情理,卻出自無奈,因而律法無禁。然賣女求財,道義不容!禮法本爲懲惡揚善,今日此案雖由家務事而生,卻驚動四方,牽連上下,便因連犯律法道義!”

杜士儀一記驚堂木止住了這張老翁的哭鬧,又是一番疾言厲色的話之後,這才冷冷說道:“蜀中桃源之地,如今卻屢有作奸犯科,欺上罔下之舉,實在令人驚怒惋惜!我既然奉陛下詔爲成都令,除了察冤獄,聽訴訟,勸農桑,興水利,更需教化一地。從即日起,建教化院,專講禮法道義,凡不犯律法卻失道義的,一概進教化院修習一月,以收戾氣,抑貪心,揚善風,廣仁義!”

撂下了這出人意料的話之後,便又淡淡地說道:“來人,先把河中楊氏這位楊翁,和張家父子三人,請去教化院!”

1120.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657.第657章 親情如水106.第106章 分道揚鑣794.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940.第940章 波譎雲詭1118.第1118章 西域之爭433.第433章 萬歲池1036.第1036章 越鬧越大1104.第1104章 援軍236.第236章 殺威,告急883.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644.第644章 計臣末路205.第205章 亂象初現539.第539章 出鎮一方511.第511章 風生雲起673.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950.第950章 漠北烽煙807.第807章 河隴的大陣仗534.第534章 天助我也10.第10章 線裝書672.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851.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997.第997章 厲語攻心764.第764章 煽風點火840.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324.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128.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764.第764章 煽風點火300.第300章 榮升752.第752章 飛箭傳書389.第389章 勝敗之間111.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風雪812.第812章 貪得無厭966.第966章 節度北庭29.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555.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786.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639.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1225.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776.第776章 山崩地裂906.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444.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356.第356章 盟友1250.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1135.第1135章 烏合之衆532.第532章 鐵骨柔情779.第779章 郎舅之志578.第578章 雪封雲州212.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547.第547章 誘敵之計447.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241.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586.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826.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1145.第1145章 嚴防死守653.第653章 大丈夫1193.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1062.第1062章 人心所在7.第7章 崑崙奴206.第206章 爭鋒759.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994.第994章 圍困示威1214.第1214章 安陽城破1031.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1268.第1268章 殺!580.第580章 凌厲反擊911.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129.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70.第70章 賜官放歸740.第740章 隴右軍威603.第603章 宇文拜相72.第72章 天真的狂士477.第477章 出蜀揚帆天下1040.第1040章 人心思變1164.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267.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273.第273章 覆雨翻雲507.第507章 拜見師長115.第115章 朱坡京兆公1080.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747.第747章 恩威並濟846.第846章 毒瘤45.第45章 針鋒相對1178.第1178章 殺安620.第620章 欣欣向榮1232.第1232章 死中求活391.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395.第395章 李十二郎83.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335.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60.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830.第830章 鬼迷心竅1220.第1220章 非戰之罪1070.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721.第721章 捷足先登798.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888.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1139.第1139章 朔方出兵869.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758.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
1120.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657.第657章 親情如水106.第106章 分道揚鑣794.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940.第940章 波譎雲詭1118.第1118章 西域之爭433.第433章 萬歲池1036.第1036章 越鬧越大1104.第1104章 援軍236.第236章 殺威,告急883.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644.第644章 計臣末路205.第205章 亂象初現539.第539章 出鎮一方511.第511章 風生雲起673.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950.第950章 漠北烽煙807.第807章 河隴的大陣仗534.第534章 天助我也10.第10章 線裝書672.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851.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997.第997章 厲語攻心764.第764章 煽風點火840.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324.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128.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764.第764章 煽風點火300.第300章 榮升752.第752章 飛箭傳書389.第389章 勝敗之間111.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風雪812.第812章 貪得無厭966.第966章 節度北庭29.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555.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786.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639.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1225.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776.第776章 山崩地裂906.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444.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356.第356章 盟友1250.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1135.第1135章 烏合之衆532.第532章 鐵骨柔情779.第779章 郎舅之志578.第578章 雪封雲州212.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547.第547章 誘敵之計447.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241.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586.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826.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1145.第1145章 嚴防死守653.第653章 大丈夫1193.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1062.第1062章 人心所在7.第7章 崑崙奴206.第206章 爭鋒759.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994.第994章 圍困示威1214.第1214章 安陽城破1031.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1268.第1268章 殺!580.第580章 凌厲反擊911.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129.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70.第70章 賜官放歸740.第740章 隴右軍威603.第603章 宇文拜相72.第72章 天真的狂士477.第477章 出蜀揚帆天下1040.第1040章 人心思變1164.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267.第267章 此情無關風月273.第273章 覆雨翻雲507.第507章 拜見師長115.第115章 朱坡京兆公1080.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747.第747章 恩威並濟846.第846章 毒瘤45.第45章 針鋒相對1178.第1178章 殺安620.第620章 欣欣向榮1232.第1232章 死中求活391.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395.第395章 李十二郎83.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335.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60.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830.第830章 鬼迷心竅1220.第1220章 非戰之罪1070.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721.第721章 捷足先登798.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888.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1139.第1139章 朔方出兵869.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758.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