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

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

夔州府城依山傍水,各類屋舍鱗次櫛比,依次向上延續。南面城牆在靠近江面的堤岸處,而府衙則在山丘的最頂上,並修建有瞭望閣樓。

站在閣樓上向下看,從城牆外的江堤渡口,到高處隨處可見的酒肆酒樓商鋪,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府衙後面就是北門,可以直通蓮花池,也就是夔州刺史的官邸。

城內巨大的高低落差,讓這裡沒有長安的四四方方,沒有大城巨城的坊市分明,更沒有林林總總的防禦堡壘,甚至連固定的集市也沒有,反而因此充滿了活力與生機,以及濃厚到畸形的商業氣息。

行人與車船來往不絕,運貨的挑夫更是比比皆是。

江堤上的渡口,規模極大,魚貫而入的船隊不少,沿岸都停了好幾排的大小船隻,漕工們將船上的貨物卸下,城內的挑夫們在排隊等候挑貨入城。

更是有不少漁夫船伕,用特製的方形小竈在船上生火造飯。

甚至可以這麼說,整座夔州城,就是一座巨型的集市!

帶着呼吸,帶着活力。

方重勇在閣樓上看着這幅人間勝景,心中頗有些感慨。

“守着一座金山,居然還在叫窮,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方重勇輕嘆了一聲說道。

鄭叔清有點出乎他的意料,在方有德眼裡,或許這位是個實打實的大貪官,但是在方重勇看來,封建時代,這種地方官僚已經是難得遇到了。

任何人,都超脫不了時代的侷限性。

不過真正厲害的,是他背後的李林甫!夔州的種種治理之策皆是李林甫背後授意。

方重勇打了個哈欠,一夜沒閤眼,詢問了鄭叔清一晚上的夔州民情,他腦子裡猛然蹦出一個奇怪的念頭:

關稅被劫,時間都過去一個月了,很難想象,盛唐時的朝廷中樞,會不處置鄭叔清丟失夔州江關關稅的事情!更別提挪用關稅是在半年以前了!

可以確定的是,這件事不僅李林甫知道,甚至可以判斷李隆基也一定知道。

然而事到如今,鄭叔清依舊是穩穩當當的做着夔州刺史,沒有誰將其拿下!那麼這就可以說明,此事在朝廷默許的範圍以內,甚至還可能“根本不算個事”!

方重勇心中有一個猜想,卻又不敢確定。因爲那實在是太過於狂妄而離奇,超出了人們所能想象的極限。但種種跡象,又不斷的指向那個猜想,讓他心中無比的焦躁。

方來鵲作爲人質被鄭叔清扣下,三天之內,方重勇必須想出辦法撈錢……他很明白,能得到這個機會,是因爲自己老爹方有德是監察御史,鄭叔清才肯配合,如果自己只是個普通平民,只怕現在已經慘遭毒手。

一方大員,掌管一州之軍政民政,誰肯聽一個無官職在身的黃口小兒擺佈?

沒撕破臉之前,鄭叔清可以給方有德一個面子,這就是官場規矩。

“咚!咚!咚!”

“咚!咚!咚!”

城內忽然鼓聲大作!

“僚人燒山了!”

“僚人燒山了!”

“僚人燒山了!”

府衙裡有人扯着嗓子大喊道。

隨着這一聲聲的叫嚷,似乎心有所感一般,城內原本還在四處閒逛的行人,有條不紊的進入距離自己最近的酒肆酒樓,挑夫們則是奔向渡口。

本來還熱鬧非凡的街面,頃刻之間空空蕩蕩的,各類商鋪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關門大吉了。

“原來你還在這裡,倒是讓我一陣好找。”

身後傳來鄭叔清的聲音,似乎鬆了口氣的樣子。方重勇轉過身對他說道:“某觀夔州府城百業興旺,補足關稅款項不難。某已經有想法,只是還需要時間考證一番。”

聽到這話,鄭叔清大喜,也顧不得上下尊卑,拽着方重勇的胳膊興奮說道:“來來來,隨本官一同去看好戲,僚人作亂,看吾等殺之!”

僚人作亂?

方重勇一愣,他很懷疑,因爲他讀書少,鄭刺史把他當傻子在騙!剛纔看到城內居民與遊客從容的避入屋內,就知道這樣的事情三天兩頭就會發生。鄭叔清大概是以爲隨便搞搞就能刷軍功?

這裡不是嶺南也不是安南啊!這是蜀地與荊襄之間的咽喉,漢兒生息的核心之地!

扯什麼僚人作亂,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鄭使君,虛報戰功可是大罪。朝廷以前不追究,只當是兒戲一般,也不代表會一直不追究。”

方重勇毫不客氣的懟了一句。

有話直說的爽快,會讓鄭叔清放下戒備,不至於說在事成之後來一句“此子硬幣非常,斷不可留”。

果不其然,鄭叔清面上惱怒一閃而過,隨即訕訕解釋道:“夔州城東巫山縣的東陽府(府兵軍府)精兵,不聽本刺史調遣。唯有城中團結兵可堪大用。僚人作亂時有發生,本府守土之功還是有的。”

言外之意,僚人經常搞事,但其實也搞不出來什麼事情來,我只是去刷刷存在感,功勞沒有,苦勞還是有的吧。

“使君,在夔州,只要是與財帛無關的政績,全都可以忽略不計,使君何以舍大求小?”

方重勇一臉無奈的看着鄭叔清詢問道,他都看出來的事情,鄭叔清居然看不出來,難道朝廷不知道夔州根本就沒什麼“兵禍”嗎?沒有軍功還去硬刷,簡直腦子被門夾了。

“爲官之道,豈是你這等黃口小兒懂的,還不住口!”

被人一語揭穿,鄭叔清面色不虞呵斥道,心中倒是鬆了口氣。

神童是神童,口無遮攔也是不忌諱,根本不足爲慮。等到了長安,此子可以被自己隨意拿捏。

方重勇輕嘆一聲,聽人勸,吃飽飯,這位鄭刺史,腦瓜子確實不太行的樣子。昨夜他就已經瞭解到了,這夔州的情況,簡直離了個大譜!他跟鄭叔清徹夜詳談,把這裡的情況摸了個一清二楚!

夔州多山少田不說,那些臨近山泉的數百頃水田,所種植的“紅蓮稻”,居然全都是皇家貢品,一粒米都不留給本地!直接由朝廷指派的官員負責日常管理與收割裝運,根本不過夔州刺史鄭叔清的手。

這位鄭刺史也很想知道紅蓮稻是什麼滋味,以前在長安時,某次聽一個宗室子弟說,吃完紅蓮稻米做的飯後,盛飯的碗中都有香氣,彌久不散!

多麼奢華的享受啊!

當然了,紅蓮稻這種妖豔貨不提也就罷了。只是大唐現在實行的是“租庸調”制度,每戶交多少糧,交多少布都是有定數的!

夔州府的普通百姓連田都沒有,或者不足數,那麼拿什麼交租?

朝廷又沒有規定沒田的人就可以不交租了,只要朝廷“賬冊”上說你有田,那伱就必須有田!

至於實際上有沒有,那不重要,起碼那不是朝廷中樞需要關心的問題!

可是夔州本地人看起來似乎活得還挺滋潤的樣子,因爲這裡普通人日常都是吃魚吃山貨,另外靠蜀地與荊襄的糧食供應補充糧食缺口。不產米而府庫有米,商業化到了極致!

簡單概括,夔州就是第一產業刀耕火種,第二產業平平無奇,第三產業畸形繁榮。

除了紅蓮稻,這裡所產稻米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毫無競爭力,黯然的退出了舞臺。但凡有點路子的人,都不願意去種地!

所以方重勇才認爲,只要不打仗,夔州官府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撈錢!

誰會撈錢,誰能給朝廷提供足夠的錢,誰就是好官!要是能提供更多的錢,那就是才能卓越,可以入長安入中樞。

鄭叔清以爲搞個“守土有功”就能交差,那真是中二少年歡樂多。

昨夜鄭叔清還親口承認了一個“秘密”,也就是他爹方有德要去朝廷告狀的一個內容:

夔州府裡關於錢糧的賬冊,全踏馬是假的!而且假得離大譜。

本地租庸調根本收不上來,賬冊裡的那些名冊,全都是編造的!很多甚至連人頭都對不上,只是總數能對上!

夔州不能機械呆板的實行朝廷的稅收政策,如果硬來,就會官逼民反!

以往每一年,都是本地人用賺來的錢,在夔州府城購買荊襄與蜀地運來的糧食布匹,交給官府以爲租庸調!這也是夔州商業繁榮的重要原因之一。

夔州水產雖然發達,卻沒有保鮮技術,只能自己吃,賣不出什麼價格來。由此產生的效果,便是城中餐飲業極爲興旺,爲來往蜀地的旅客提供了足夠的肉食。

至於本地產的特色麻布,那是要送去蜀地與荊襄換大錢的,本地人誰會去花時間,傻乎乎織普通的布匹去交給朝廷啊!

夔州特產麻布,寬鬆透氣,體感舒適,特別適合在溼熱的蜀地與江南穿着。事實上,鄭叔清的官袍也是用這種麻布製成,而非如其他地方用絹帛官袍。

夔州府的賬冊是假的,交出來的稅收卻是真的,所以一直沒有出過事!也就是說,鄭叔清,包括他的上一任,上上一任刺史,都是在用錯誤的手段做正確的事情,而朝廷考覈,只看結果!

無論是真實的租庸調,還是居民拿錢買貨換來的“租庸調”,這些財貨不會寫名字,不會寫得來途徑。

造成這種現象的,真的只是當權者麼?是誰摟着實施了百年的租庸調不放?

方重勇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鄭叔清得李林甫的指示,則是更近一步,只收銅錢與黃金,然後用這些錢,向蜀地與荊襄的商人大批量採購布匹與糧食,最後通過長江和運河運到別處交差。

夔州水運繁榮,商賈衆多,本地人搞銅錢甚至金銀都很容易,不存在徵收錢財困難的問題。

官府出面大量採購,花更少的錢,買更多的東西,批發總比零售單價低,這個也是古今無二的道理。至於那些多出來的錢去哪裡了,這是一個秘密,不要多問,不要多說,不要多提!

那些都是官僚階層的“合法收入”,憑本事賺的錢,就算有人告到李隆基那裡,也告不贏!當然,李林甫是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的,他自己就拿大頭!

官府出面“賺差價”,得到的“利錢”歸誰,這一直是個灰色地帶。同類行爲在這個時代,某種程度上說,是合法的。

爲了爭取政績,鄭叔清收稅,實際上甚至只收朝廷定額的九成,以換取名聲官聲!方重勇認爲,在夔州百姓眼裡,或許這位鄭刺史纔是好人,自詡清廉的老爹方有德才是壞人。

將來鄭叔清在夔州混到了民望,向朝廷展示了他“理財”的能力,那麼順理成章的進入中樞,在李林甫的庇護下大展宏圖,也是可以預料的。

世間的善惡,有時候真的好複雜啊!

方重勇忍不住一陣唏噓感慨。

不過,鄭叔清真要飛上枝頭,那也得搞定夔州這邊關稅的爛攤子才行。

無論在什麼時代,假造賬冊之類的操作都是非法操作!夔州府的秘密要是被“揭開”,鄭叔清不死也要脫層皮,很多事情,是能做不能說的!

所以,這位鄭刺史也被李林甫拿捏得死死的!

心裡碎碎念想着雜事,方重勇被鄭叔清帶到北門,就看到一隊輕裝的步卒迎面而來。腳上套着六合靴,身上穿着黑色缺胯袍,腰間佩刀,手持擘張弩,身後揹着箭壺,每人都是五十隻箭。

方重勇掃了一眼,每一行五人,共十列,整整五十人。這是唐軍一隊弩手的標配,只是身上沒有鎧甲看起來有點寒磣了。

團結兵嘛,不算大唐軍籍的士兵,不能離開州郡,做完從軍任務還得回家耕田,軍中無軍餉只管飯,有這裝備氣勢就很了不得了,方重勇也理解他們的處境。

等了半天,也就這五十人,外加一個領頭的將軍,方重勇一時間有些錯愣。

這麼少的人,是打算把僚人當紙糊的麼?

“鄭使君,僚人趁着山火兇猛,正是互相仇殺的時刻。我們不若現在城牆上作壁上觀,等待僚人殺累了以後,再出手調停爲上計。”

那位個頭魁梧的將軍上前來對鄭叔清拱手請示道。

“善,你全權指揮。”

鄭叔清很是公事公辦的點了點頭,面無表情。

那魁梧將軍便將士卒都帶上了城牆,衆人看到遠處山火越燒越旺,表情各不相同。除了方重勇有些疑惑外,其他的人都是作輕鬆模樣,誰也沒把這件事太當回事。

“這一位,可是武狀元出身呢。”

鄭叔清在方重勇耳邊低聲說道,指了指那位武將的背影說道,帶着揶揄跟嘲諷。一天相處下來,他覺得這位方重勇神童挺有意思,挺對自己胃口的。

“他叫郭子儀?”

方重勇大驚,他記得郭子儀就是武舉出身,還是當年的武狀元!

“郭子儀?”

鄭叔清一愣,隨即擺了擺手冷笑道:“什麼郭子儀啊,他叫楊若虛,得罪了李相,還被髮配到夔州了。”

夔州這個地方怎麼說呢,若是民政官員,則很容易升遷,乃是地方官僚的福地。

因爲這裡既有江關可以撈關稅,又是商埠可以撈商稅,還沒有戰亂沒有軍事上的支出。如此一來,又怎麼可能無法完成朝廷定下的指標呢?

鄭叔清被安排來這裡,就說明他是李林甫的親信,撈到了肥缺。

但是對於武將來說,夔州簡直人憎鬼厭!

這裡沒有戰爭,甚至連民亂也沒有!但凡有抱負的將領來這裡,只能在城頭上看着山清水秀,等着自己的青春年華慢慢流逝而一無所成。

好男兒建功立業,就應該去西域,去吐蕃!再不濟也要去打契丹,去新羅百濟!

李林甫將楊若虛發配到夔州,還真是個在體質內把人玩死的經典案例。

重慶的讀者不給我點個贊說不過去了,寫的這地方你們應該感觸很深吧?

(本章完)

第313章 我在等CD,你在等什麼?第486章 世間遍地聰明人第528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493章 暴雨前的寧靜292.第253章 敵羞吾去脫他衣第55章 盛唐小學生第758章 磨刀霍霍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第601章 疾風知勁草五月總結,兼部分背景介紹第362章 豪門夜宴(下)第685章 軍中缺良將,汝當勉之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第542章 北風襲來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340章 你竟淪落至此132.第124章 圖窮匕首見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第626章 挨頓打就老實了第609章 何爲忠奸276.第241章 基哥野望151.第137章 搞不定就帶着小姨子跑路!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605章 急流勇退191.第171章 拯救大兵鄭叔清五月總結,兼部分背景介紹第472章 形勢一片大好304.第264章 回首更疑天路近第715章 血染母親河166.第150章 被“遺忘”的軍隊第34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571章 武夫的時代第791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448章 二愣子278.與平凡、庸俗、能力有限的自己和解吧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第380章 急轉直下(爲天黑都想睡zzz加更)第70章 用力過猛第746章 忠誠的代價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第537章 扶風火牛陣第604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677章 失去的一定要拿回來第41章 幫小方想一個表字149.再拋一個深度測試第558章 金輪法王250.更新通知第317章 釣魚怎能不戴頭盔第645章 要不要當人渣,這是一個問題第70章 用力過猛第652章 差距有億點點大229.第201章 基哥十二時辰(上)第32章 孤獨行者294.第254章 隴右套路深第356章 敵在興慶宮第67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202.第179章 送汝上青雲128.第121章 大唐佛教從業資格考試163.第147章 透心涼199.第176章 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第770章 黔之驢第88章 你上你能行第495章 風起第642章 公平,公平,還是公平第637章 MTGA(本卷完)第404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344章 王對王第602章 天街再踏公卿骨第436章 咆哮的靈州第531章 渡劫的基哥第506章 名士出馬,一個頂兩新建了個羣第741章 裝什麼貞潔烈婦呢?唐代的文人,到底是在追求什麼第91章 以點破面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第417章 今日始稱王第665章 潘金蓮與西門慶第592章 霸總的憂患183.第165章 知易行難第750章 小卡拉米也要過春天!209.第185章 規則碾壓299.第259章 以戰止戰128.第121章 大唐佛教從業資格考試第527章 人心隔肚皮第97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502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第439章 夜來風甚急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第430章 歪和尚念正經第692章 弔民伐罪第419章 鐵公雞一毛不拔第780章 拜錯碼頭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第575章 話不能亂說第752章 進退之間第777章 血灑長安(下)290.第251章 聖人讓我給你帶個話上一章好多人沒看出妙處來誒
第313章 我在等CD,你在等什麼?第486章 世間遍地聰明人第528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493章 暴雨前的寧靜292.第253章 敵羞吾去脫他衣第55章 盛唐小學生第758章 磨刀霍霍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第601章 疾風知勁草五月總結,兼部分背景介紹第362章 豪門夜宴(下)第685章 軍中缺良將,汝當勉之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第542章 北風襲來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340章 你竟淪落至此132.第124章 圖窮匕首見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第626章 挨頓打就老實了第609章 何爲忠奸276.第241章 基哥野望151.第137章 搞不定就帶着小姨子跑路!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605章 急流勇退191.第171章 拯救大兵鄭叔清五月總結,兼部分背景介紹第472章 形勢一片大好304.第264章 回首更疑天路近第715章 血染母親河166.第150章 被“遺忘”的軍隊第34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571章 武夫的時代第791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448章 二愣子278.與平凡、庸俗、能力有限的自己和解吧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第380章 急轉直下(爲天黑都想睡zzz加更)第70章 用力過猛第746章 忠誠的代價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第537章 扶風火牛陣第604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677章 失去的一定要拿回來第41章 幫小方想一個表字149.再拋一個深度測試第558章 金輪法王250.更新通知第317章 釣魚怎能不戴頭盔第645章 要不要當人渣,這是一個問題第70章 用力過猛第652章 差距有億點點大229.第201章 基哥十二時辰(上)第32章 孤獨行者294.第254章 隴右套路深第356章 敵在興慶宮第67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202.第179章 送汝上青雲128.第121章 大唐佛教從業資格考試163.第147章 透心涼199.第176章 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第770章 黔之驢第88章 你上你能行第495章 風起第642章 公平,公平,還是公平第637章 MTGA(本卷完)第404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344章 王對王第602章 天街再踏公卿骨第436章 咆哮的靈州第531章 渡劫的基哥第506章 名士出馬,一個頂兩新建了個羣第741章 裝什麼貞潔烈婦呢?唐代的文人,到底是在追求什麼第91章 以點破面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第417章 今日始稱王第665章 潘金蓮與西門慶第592章 霸總的憂患183.第165章 知易行難第750章 小卡拉米也要過春天!209.第185章 規則碾壓299.第259章 以戰止戰128.第121章 大唐佛教從業資格考試第527章 人心隔肚皮第97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502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第439章 夜來風甚急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第430章 歪和尚念正經第692章 弔民伐罪第419章 鐵公雞一毛不拔第780章 拜錯碼頭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第575章 話不能亂說第752章 進退之間第777章 血灑長安(下)290.第251章 聖人讓我給你帶個話上一章好多人沒看出妙處來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