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第264章 回首更疑天路近

鄭叔清所住持的鑑查院的相關“鑑查”工作,可謂是卓有成效。

不說波瀾不驚吧,起碼也可以說是雞飛狗跳。

在基哥的默許下,鑑查院的“鑑查使”們聞風而動,無論是長安城內各大衙門,還是勳貴之家,都不乏這些人進進出出,一個個面色平靜中帶着獰笑。

他們上打九十九,下打小朋友。無論是宰相又或者是六部尚書,還是身上有爵位五陵年少,權貴子弟。只要是違規了的,被罰一筆錢是跑不掉的。

至於因爲緣由什麼被罰,只能說花樣種類繁多,不可一概而論。總之從文案錯別字,到家宅違建超過禁制,被逮到都會被罰錢。

沒錯,除了罰錢以外,鑑查院不會施加任何其他處罰措施。反正不交錢就要罷官,褫奪爵位,一招鮮吃遍天。這一招在長安權貴圈子可謂是人見人怕。

而狀告鑑察院之類的事情,壓根就沒人去管,所有彈劾的奏章都被基哥壓住不處理。而且說一千道一萬,這些“可抓可不抓”的小辮子,攤開放在陽光下曬,沒有任何狡辯的空間。

在錦袍裡面套個“黃馬褂”,你還有理了?這種事太過抽象,可不興細說啊。

在各種高強度罰款的措施下,輸送隴右邊軍的絹帛堆滿了府庫,一車又一車運往蘭州,再從蘭州中轉到鄯州,最後發放到隴右邊軍士卒手中。

王忠嗣很幸運,方重勇在前面已經把路給鋪好了,不需要他特意處理邊軍欠餉的事情。王忠嗣只需要考慮秋季的時候,該怎麼應付吐蕃人的猛攻就行了。

當然了,現在不缺軍餉,不代表將來也不缺。將來的事情只能將來再說。

不過經過一番“大清洗”,長安城內的各級官僚與各路勳貴們也學乖了。他們開始穿衣服一絲不苟,完全符合規定,哪怕脫光了也不怕鑑查院的人找茬。

勳貴們從前所建的逾制屋舍,他們自己主動派人拆卸了,無論怎麼查都無懈可擊。有的官員甚至將自己的宅院轉讓給親戚,自己在外面“租房”住。

我租的房子,逾制可就不關我鳥事了吧?

至於錯別字的小辮子,各級官員們的應對辦法,就是寫公文能免則免。只要我不寫公文,那就不可能被你抓到錯處。

如果非寫不可,那就反覆檢查,同僚之間互相審覈。至於說這樣會影響辦公效率,那就少辦點唄,每天準點下班就行了。

總而言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鑑查”雖然喜歡不走尋常路,但所查的那些小辮子,其實都可以分門別類,更是有跡可循。

說穿了,可以用的套路就那麼多。時間長了,這些招數就不靈了。畢竟,大家當官只爲求財只爲發達,不是爲了給自己找麻煩。規矩多了,自然也有應對的辦法。

顏真卿本想借着籌集軍費的機會,滌盪一下長安官場的不良習氣。然而,明面上的風氣確實被肅正了幾分,可各類潛規則卻開始大行其道。

這就好像官員們確實不敢明着收錢,但他們可以靠賣詩文賣字畫斂財啊!字寫得好,被富人幾千貫買一副墨寶回去供奉收藏,有什麼不行的麼?

鑑查院搞那些糾察文案錯別字之類的小事,除了斂財外,又能真正起到什麼樣的正面作用呢?

對此,顏真卿憂心忡忡,前去找鄭叔清商議對策。

然而,鄭叔清卻不以爲意,直接回了一句:既然鑑查不好使,要不,咱們向聖人建議,賣官鬻爵吧?

顏真卿頓時無言以對。

兩人理念不同,說不到一塊去。鄭叔清就是基哥要他做什麼就做什麼,既然現在鑑查已經不好使了,那麼下一步只能上歷朝歷代的保留節目“賣官鬻爵”了。

至於肅正官場之類的雜活,鄭叔清壓根就沒考慮過。

這種事情聖人都不急,他這個臣子着急什麼?

二人不歡而散,顏真卿也不想折騰了。

這天,高力士來鑑查院,通知鄭叔清去興慶宮議事。等鄭叔清到了勤政務本樓的書房之後,他才發現除了自己以外,還有一個有過數面之緣的年輕人,應該是一箇中樞官員,在六部上班的。

“鄭愛卿,這個月鑑察院收的罰款,數量是多少呢?”

基哥笑眯眯的詢問道,看起來就像是個慈祥的老人一般。

鄭叔清不敢怠慢,叉手行禮道:“回聖人,還不到十萬貫。”

一聽這話,基哥面部抽動了幾下,隨即輕嘆一聲,微微點頭。

他看了看面前那位年輕的紅袍官員,面色平靜詢問道:“劉晏,當年朕讓你當太子正字,伱正了幾個字啊?”

“回聖人,諸字皆已正,唯有朋字未正而已。”

劉晏叉手行禮回答道。

漢字裡面比劃以橫豎撇捺爲主,有橫有豎則爲“正”,唯有朋黨的朋字皆爲歪斜。劉晏這個回答,既說明了自身的智慧,又表明了自己的政見。

結黨營私,乾的就是蠅營狗苟之事,何“正”之有?

劉晏的回答,基哥聽懂了,欣慰的點點頭,繼續說道:

“如此甚好,三日之後,朕要拿出一百件寶物,在大明宮正殿內炫寶。

文武百官,勳貴宗室皆要參加。出價得寶,價高者得。

寶物賣來的絹帛,充作軍費。寶物的起價幾何,要衡量精準才行。

劉晏,此事你來辦,如何?”

基哥笑眯眯的詢問道。

劉晏連忙叉手行禮說道:“此等利國利民之事,微臣必定辦好,不會辜負聖人期望。”

“嗯,你是自幼被朕提拔爲官的,如今也是報效國家的時候了。去吧,高內侍會告訴你怎麼做的。

這件事辦好了,馬上朕還有非常重要的大事,需要你親自操辦。”

基哥輕輕擺手說道,示意對方退下。

劉晏連忙領命而去。等他走後,基哥對着鄭叔清招招手,示意他到自己身邊來。

“三日之後,你派幾個信得過的鑑查使,記錄一下出價的那些人。哪些是出價多的,哪些是一毛不拔的。

出價多,出價高,以及一毛不拔的人,全都給朕記錄下來,朕有大用。”

基哥沉聲說道。

鄭叔清不明所以,完全不懂基哥到底想幹啥。不過也無所謂,不就是記錄一下“炫寶會”上誰出手闊綽,誰又一毛不拔嘛。

這種按圖索驥的小事還是容易辦的。

他連忙叉手行禮說道:“聖人請放心,微臣一定辦好。”“嗯,你去忙吧,朕很期待。”

基哥面無表情的點點頭。

鄭叔清心中很好奇,現在缺軍費已經缺到聖人要賣宮中的寶物,去找權貴們籌款的地步了嗎?

但他不敢多問,甚至不敢擡頭看基哥的表情,小心翼翼的退出了勤政務本樓。等出了興慶宮,鄭叔清才鬆了口氣,他發現自己後背全是冷汗,已經打溼了衣衫,越想越是害怕。

大唐這位聖人,可真不會因爲年紀越來越大,就消停不折騰啊!

馬上又有好戲看了。

……

蘭州金城直接通往涼州武威的道路,雖然是一條官道,但地理條件卻比較苛刻。沿着逆水河往北,兩岸都是山,最寬的地方不過兩千米,最窄的地方還不到三百米。偶爾有幾條小路可以從山裡通往外面,但都不成建制。

大唐的時候,這裡屬於蘭州管轄範圍。

這條道路南邊的廣武縣(永登縣),與道路北邊的昌鬆縣(古浪縣),縣城都是建在這條路上地理條件較好的地段,人口與耕地都極爲貧瘠。

哪怕到了天寶年間,兩縣人口加起來也不過兩千多戶!

方重勇帶着三百多銀槍孝節軍的精兵途經廣武縣,發現這裡既沒有驛站,也沒有前來迎接的縣令縣尉等一干官員。派人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廣武縣的縣令懸空多年,朝廷根本沒有官員願意來此擔任地方官。

當地政務都是蘭州金城縣的州府代理,也沒多少政務要處理。

一千多戶的人口,按一戶六口人計算,全縣人口不會超過一萬,確實不值得專門在當地建一個縣衙。

畢竟維持衙門運作也是要錢的。天寶年間大唐接近一千六百個縣,也並不是每個縣都有縣令的。

這種“有縣無官”的情況,以前方重勇沒見着,這次算是長見識了。

走了數十里,在經過北邊的昌鬆縣後,前方地勢猛然拔高,山路開始驟然狹窄崎嶇起來!天空突然飛起大雪,隊伍裡每個人都感覺身體浸透在寒風之中,忍不住打起哆嗦。

腳下的路也開始變得陡峭不平,山石林立。騎在馬上的衆人不得不翻身下馬,牽着馬步行爬山。

熟悉地形,作爲嚮導的安重璋上前對方重勇說道:

“衛青、霍去病當年便是跨過洪池嶺關隘,西擊匈奴,修築令居城(今永登縣西北)以西長城,經逆水河(莊浪河)谷,跨越洪池嶺(烏鞘嶺)山脈一線。

漢朝所築長城,前方便是遺蹟。”

安重璋指了指不遠處山嶺間,那時隱時現的斷壁殘垣繼續說道:

“此地六月飛雪,寒冷異常。每年不慎凍死在此地的山民時有耳聞,還請節帥不要下令紮營,速速通過此地爲好。

翻過山脈,便是烏城守捉的駐地,大軍可以到那裡再歇息。”

確實如安重璋所說,據明代《行都司志》記載:“嶺北接古浪界,長二十里,盛夏風起,飛雪瀰漫。今山上有土屋數椽。極目羣山,迤邐相接,直趨關外。嶺端積雪皓皓奪目,極西有大山特起,高聳天際,疑即雪山矣。五里下嶺,十五里安遠,有堡城,地居萬山中,通一線之路。”

“如此甚好。”

方重勇微微點頭說道。

隴右地區地勢險要,熟知地理才能打大仗惡仗。一旦失去隴右屏障,吐蕃人便可以繞過河西走廊的阻擋,從蘭州入侵關中。

方重勇原先以爲,吐蕃人歷史上是利用安史之亂的機會火中取栗,鯨吞河西與隴右兩地,把戰線推到了鳳翔一線。

但自從他在隴右當節度使以來,卻發現這種想法有些片面和想當然了。

吐蕃人並不是火中取栗,而是有着長期而周密的部署,後面每一步攻城略地都是有計劃的,他們只是在耐心等待機會而已。他們攻略隴右的行動,可以說膽大心細,全盤計劃,不急不緩。

就算沒有安史之亂,大唐那超脫國力支撐的軍事部署,最遠已經到了他前世的克什米爾以西的地區,最後支撐不住,戰略收縮是必然的。

吐蕃人當然不太可能算到有安史之亂,但他們未必不瞭解大唐軍事收縮只是時間問題,到時候便是大舉反擊的時候。

也就是說,吐蕃人是一直在計劃,等大唐這邊戰略收縮,而不是看到有安史之亂這種機會才選擇動手。

而且大唐的河西隴右等邊鎮,也不是一下子就丟失的。沒有返回關中和朔方,選擇留在當地的西軍,其實數量並不少。有史料記載可查的,便有河西沙州的豆盧軍,瓜州的建康軍,一個人都沒回防關中。

他們選擇整體留在沙州,以此爲大本營持續抵抗吐蕃。

涼州也有數千精兵沒有跟隨赤水軍東進。

要是這些軍隊有統一的指揮,能聯合起來,足以跟吐蕃人掰掰手腕了。

吐蕃人前前後後花了一二十年才把河西隴右這些地盤吃下去。

所以與其說是安史之亂後,大唐隴右兵力空虛讓吐蕃人得逞,倒不如說是關中通往隴右的通道,被吐蕃人第一時間截斷,西部留下的唐軍各部缺乏補給,只能各自爲政,被擁有兵力優勢的吐蕃人逐個擊破罷了。

方重勇覺得,就像自己今日走的這條線,看起來就是絕佳的打圍殲戰的好地方。手裡只要有幾萬強軍,就足以跟吐蕃人慢慢熬了。

當然了,大唐的基本盤爛了,邊鎮再怎麼垂死掙扎,也是徒勞而已。

基哥雖然浪,但肅宗、代宗、德宗三個接盤的,能力也同樣是不敢恭維。就算沒有安史之亂,基哥的後人上位也同樣鎮不住場子。

皇帝本人努力一下,似乎可以改變什麼,只是這種事情不能細想。一旦細想,就會發現大唐已經積重難返。唯有不破不立,破而後立纔是大道。

李唐宗室成員,乃至皇子甚至基哥本人。

他們總不能自己砸自己的場子吧?如果李氏的人不砸,那誰來砸呢?

想到這裡,方重勇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他緊皺眉頭,也不跟誰說話,就這樣悶不吭聲,領着隊伍穿過了洪池領(即烏鞘嶺)。

清代詩人楊惟昶的那首《烏嶺參天》,彷彿在他耳邊吟誦一般:

萬山環繞獨居崇,俯視巖巖擬岱嵩。

蜀道如天應遜險,匡廬入漢未稱雄。

雷霆伏地鳴幽籟,星斗懸崖御大空。

回首更疑天路近,恍然身在白雲中。

剛剛地震的積石縣,便是隴右節度使麾下積石軍駐地所在。那邊在唐代時經濟條件如何,看看新聞圖片就能猜到幾分了。

第634章 送他一頂小綠帽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12章 暗流涌動第556章 水入江河,沙落灘塗第597章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第9章 朝堂風雲第601章 疾風知勁草第76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第331章 勾欄從來扮高雅第571章 武夫的時代第631章 人與人不一樣第333章 星星峽口看星星第535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下)第582章 建國大業之合縱連橫第499章 下一站汴州184.第166章 “低調”第328章 百無一用是天子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313章 我在等CD,你在等什麼?第768章 雕欄玉徹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第67章 開元到天寶年間大唐官制的特點(1)第469章 殺人不見血第313章 我在等CD,你在等什麼?第610章 掰手腕第575章 話不能亂說191.第171章 拯救大兵鄭叔清第382章 鬥力鬥巧,鬥智鬥勇第409章 勝利者的姿態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393章 事不可爲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187.第168章 卡bug318.第275章 長安的雨季第291章 沒那麼簡單第513章 攪亂一池秋水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第494章 寧可我負天下人第736章 錢難賺話難聽126.第120章 逆向思維反殺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第482章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爹兒第766章 來了約等於沒來第425章 殺破狼唐朝女道士的個性解放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281.第245章 深不可測的道德下限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282章 開閘放水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第723章 最後的忠臣第793章 王八拳第392章 獅子大開口第495章 風起第406章 不坐敞篷車第72章 王者之風第758章 磨刀霍霍第539章 水火九重天(下)第726章 汴州的商人們很有錢的第300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353章 基哥的鐵拳第23章 無言以對第12章 暗流涌動第515章 愣子遇苟王第575章 話不能亂說眼睛感染,請假一天第753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110.第107章 白亭軍副軍使的悠閒生活108.第105章 成長的秘訣在於學習第695章 李惟嶽歷險記第76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第50章 豬隊友在行動第438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567章 鹽之戰第619章 光速滑跪第767章 功在微末處第343章 你想做什麼?第495章 風起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271.第237章 扁鵲見蔡桓公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542章 北風襲來唐朝女道士的個性解放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第800章 金城定盟第781章 若無方清,不知幾人稱孤道寡第526章 歸去來兮!第335章 分門別類,看碟下菜科普小知識:反向貨幣操作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432章 回望舔狗秀成堆第564章 反客爲主第88章 你上你能行第533章 基哥回到了忠於他的長安180.第163章 長安不平安第624章 殺人不說還要誅心月末求票第757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
第634章 送他一頂小綠帽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12章 暗流涌動第556章 水入江河,沙落灘塗第597章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第9章 朝堂風雲第601章 疾風知勁草第76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第331章 勾欄從來扮高雅第571章 武夫的時代第631章 人與人不一樣第333章 星星峽口看星星第535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下)第582章 建國大業之合縱連橫第499章 下一站汴州184.第166章 “低調”第328章 百無一用是天子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313章 我在等CD,你在等什麼?第768章 雕欄玉徹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第67章 開元到天寶年間大唐官制的特點(1)第469章 殺人不見血第313章 我在等CD,你在等什麼?第610章 掰手腕第575章 話不能亂說191.第171章 拯救大兵鄭叔清第382章 鬥力鬥巧,鬥智鬥勇第409章 勝利者的姿態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393章 事不可爲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187.第168章 卡bug318.第275章 長安的雨季第291章 沒那麼簡單第513章 攪亂一池秋水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第494章 寧可我負天下人第736章 錢難賺話難聽126.第120章 逆向思維反殺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第482章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爹兒第766章 來了約等於沒來第425章 殺破狼唐朝女道士的個性解放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281.第245章 深不可測的道德下限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282章 開閘放水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第723章 最後的忠臣第793章 王八拳第392章 獅子大開口第495章 風起第406章 不坐敞篷車第72章 王者之風第758章 磨刀霍霍第539章 水火九重天(下)第726章 汴州的商人們很有錢的第300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353章 基哥的鐵拳第23章 無言以對第12章 暗流涌動第515章 愣子遇苟王第575章 話不能亂說眼睛感染,請假一天第753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110.第107章 白亭軍副軍使的悠閒生活108.第105章 成長的秘訣在於學習第695章 李惟嶽歷險記第76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第50章 豬隊友在行動第438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567章 鹽之戰第619章 光速滑跪第767章 功在微末處第343章 你想做什麼?第495章 風起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271.第237章 扁鵲見蔡桓公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542章 北風襲來唐朝女道士的個性解放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第800章 金城定盟第781章 若無方清,不知幾人稱孤道寡第526章 歸去來兮!第335章 分門別類,看碟下菜科普小知識:反向貨幣操作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432章 回望舔狗秀成堆第564章 反客爲主第88章 你上你能行第533章 基哥回到了忠於他的長安180.第163章 長安不平安第624章 殺人不說還要誅心月末求票第757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