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鐵公雞一毛不拔

天寶十年夏,方重勇攜銀槍孝節軍抵達關中,但並未直接奔赴長安,而是屯紮在長安以西不到百里的武功縣郊外,等待朝廷的旨意。

其實軍隊從邊疆調撥到長安,都是這個路數,不可能在朝廷毫無掌控的情況下,讓軍隊一路長驅直入進入長安。

萬一某些人就是利慾薰心,想趁着混亂梭哈怎麼辦呢?所以類似制度性的預防,一直都是處於一絲不苟的執行當中。

然而一連幾天,議政堂都沒有準備好銀槍孝節軍的封賞文書。

一方面是對方索要的獎勵數目太大,另外一方面,則是國庫空虛,且原本劃撥給兵部的財帛,很多都是用來應付邊軍了,沒有爲方重勇他們專門準備。

銀槍孝節軍之前不顯山露水的,數量不多,而且還在擴編當中,並沒有引起朝野上下的注意。

但現在不注意也不行了,這已經成爲遠征西域且戰功赫赫的功勳部隊,不好好打點是不行的。

李適之等人不想拿錢出來,又不知道要怎麼應付,這一拖就硬是拖了三天。

最後還是基哥一道聖旨送到議政堂,讓宰相們速速解決此事。至於怎麼解決,他沒說。不過很明顯,不能從基哥掌管的太府寺拿錢,而是要走國庫的渠道。

“鄭相公,此事你以爲如何?”

李適之看了一眼擔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兼任工部尚書的鄭叔清詢問道。

盛唐時期,只要官銜帶“同中書門下”這個字樣的,就是形式上的宰相。但若是不擔任侍中或者中書令(分別爲左相右相),那麼其實只能算有名無實的“小宰相”。

或者換個說法,這就是皇帝安插在議政堂內的工具人,平時不顯山露水,關鍵時刻橫插一槓的“攪局者”。

事實上,鄭叔清完美擔當着這個職務,充分體現了“有他沒他一個樣”,卻又不顯得礙眼。

自從當這個“小宰相”以後,鄭叔清每天上班打卡,辦公(讀書),飲茶飲酒,下班打卡回家。

他能休息就儘量休息,對於任何政務,都不發表反對意見。

但鄭叔清也不是完全不發表意見。說得最多的,諸如:

“嗯,還好。”“不如交聖人定奪。”“不妨一試。”“右相說了算。”

之類和稀泥的話,愣是沒有單獨處理或拍板過哪怕一件事!

李適之這麼一問,倒是問得鄭叔清有些錯愣。

“右相,這件事您說了算就行,下官沒有任何意見。”

鄭叔清想也沒想,條件反射一般直接回了一句。

這話讓李適之聽了心頭火起!

“鄭相公,你也是宰相,爲何事到臨頭就沒有擔當了呢!”

脾氣本就不好的李適之質問道,議政堂內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了。

“李相公,您是右相我不是啊!

這朝廷大大小小的事情,不是還得您來拍板定乾坤嘛,下官總不能越俎代庖的。

您就算要我說,那我說了也不算啊。

在其位謀其政,要是我說按照方國忠送過來的報功清單來核現兌付,朝廷也不會聽我的嘛。

下官幹那種蠢事,不是讓您難堪嘛。

右相,您決定的事情,朝廷纔會辦理,需要下官做什麼,下官照做便是。

下官怎麼說,多半不重要的,您看是這個道理吧?”

鄭叔清也不生氣,笑眯眯的回答道,可謂是綿裡藏針,又油滑得讓人把握不住!

“這條老狗!”

李適之在心中大罵鄭叔清無恥下流!卻又拿對方一點辦法都沒有!

鄭叔清的意思很明白了:老子就是個透明宰相,平常啥權力也沒有,說了話也不頂用。

現在遇到大麻煩了,你們就想讓老子背鍋,門都沒有!

“鄭相公,某聽聞你與方國忠有舊。不如這次就由你代表朝廷去武功縣勞軍,這總該是分內的事情吧?”

坐在李適之桌案對面的左相房琯,慢悠悠詢問道。

雖然臉上帶着笑意,卻是明擺着不懷好意。

朝廷拿不出賞賜來,鄭叔清去銀槍孝節軍大營,那是必然會灰頭土臉的。

而且,這個要求鄭叔清還真不好拒絕推脫。

因爲宰相們都“很忙”,而鄭叔清是最閒的,幾乎可以用無所事事來形容。

既然你最閒,那你跑跑腿,也是理所應當的吧?

“跑腿而已嘛,都是小意思,下官今日收拾一下,明日便去。”

鄭叔清大包大攬,滿不在乎的說道。

房琯都想好了鄭叔清拒絕以後要怎麼說,沒想到對方居然滿口答應,頓時感覺像是一拳頭打在棉花上一般,幾乎被憋出內傷來。

“鄭相公莫不是在說笑?”

房琯有些不敢相信,居然有人主動跳坑。

“右相可以當證人嘛。”

鄭叔清很是大度,甚至壓根就沒有討價還價,直接答應下來了。

李適之也有點心疑,他一臉憂慮問道:

“鄭相公,這件事可不是開玩笑。朝廷是真拿不出賞賜的財帛了。今年到處都有災荒,朝廷花了不少錢,現在還在應付。

你能說服那些丘八麼?”

“就算下官說服不了,這不是還有右相在議政堂坐鎮嘛,右相總有辦法的。”

鄭叔清嘿嘿笑道。

“也罷,鄭相公先去探探口風吧。”

李適之也是被搞得頭大。

今年先是蝗災,又是洪災,全國很多地方都要賑災,府庫裡面的絹帛與米糧都是一車一車往外面運!

他這個宰相,也當得挺不容易的。既然鄭叔清願意去“探路”,那就先探探路再說吧。

李適之有點後悔,安西遠征軍中其他各部的賞賜,朝廷已經提前兌現過了,那些部曲也都歸建原本所在的節度使。

但立功最多,出力最大的銀槍孝節軍卻沒有賞賜,一直拖到現在,國庫又比較空虛。

他想跟方重勇商量一下,要不要少發點賞賜,多給點勳官爵位得了。這個口不好開,所以必然需要一個人去試探一下口風。

鄭叔清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右相請放心。”

鄭叔清叉手行禮說道,起碼樣子看起來還是挺誠懇的,至於心中怎麼想,那恐怕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那就麻煩鄭相公當這個宣慰使,走一趟武功縣了。”

李適之微微點頭,朝廷有功不賞僅僅給爵位的事情,過去也玩過很多次,不過都是針對的邊軍,倒也沒鬧出什麼亂子來。

相信這次也能圓滿解決。

……

武功縣外神策軍大營中軍大帳內,方重勇正在跟朝廷此前派去西域交接那位禮部文官下棋。

這人也不是別人,而是方重勇早年間就認識的那位“文化人”:顧況!

因爲沒有後臺,顧況被朝廷派去處理使團被“盜匪”團滅的事情。此後便跟着大軍一路返回了關中。

他本就是被“連升三級”而臨時上位的,這次回長安後,搞不好還會升官,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說起這一路,當真是有驚無險啊,時常能聽到有人被盜匪打劫的事情。”

顧況有口無心的拱了一步卒子,一邊有些後怕。

“顧郎中可知道爲何朝廷仍未讓我等歸建?”

方重勇有些疑惑的問道。

賞賜賞賜不發,又不讓入長安,不許進入玄武門駐地。

朝廷這是在搞啥?

方重勇心中疑惑,感覺事情有些不太對勁。

“殿下啊,下官就跟您交個底,估計就是朝廷沒錢了。朝中各位相公不想發賞賜,又不知道找什麼理由拖欠抵賴,所以現在還沒商量出個章程來。

您出征在外不知道,如今朝廷的稅賦是越來越少了,嘿嘿!”

顧況是個大“憤青”,對好多事情早就看不過去了!

“噢?還有這樣的事?人不是越生越多嗎,難道戶口還越來越少了麼?”

方重勇好奇問道。

“殿下,這可就是您不懂了。人確實是越來越多,但交稅的人是越來越少啊!這個又不矛盾。收不到稅,朝廷自然沒有賞賜,這又有什麼值得奇怪呢?

永業田分下去又收不回來,還有各種權貴和依附他們的人都不交稅。

那可不就是越來越少了嘛。”

顧況這張臭嘴辛辣點評,毫不留情。而這些話,尋常時候可是說不得的,說了犯忌諱。

“祖宗之法”租庸調製度,早年間的好處逐漸消失,反倒是近年來弊端開始瘋狂爆發。無論是哪個社會階層,都在變着花樣從裡頭找漏洞牟利。

貴族階層不納稅只是其一,租庸調製度本身的不合理性,也讓很多農民變成刁民。

他們沒有不交稅的權力,那就選擇小戶並大戶,戶籍賬冊上男人改女人,又或者掛靠在權貴名下,多的是騷操作。

顧況都懶得去說。

“那可就麻煩了啊。”

方重勇長嘆一聲,忍不住搖頭嘆息。

立下戰功卻無賞賜,那些驕兵悍將們是要造反的!方重勇就沒見過哪個軍隊不論功行賞,還能戰無不勝的!

“節帥,朝廷來人了,就在大營外面。”

封常清忽然走進帥帳,在方重勇耳邊悄悄說道。

“伱看,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你我一同去迎接朝廷的使者吧。”

方重勇哈哈笑道,起身便走。

衆人來到大營外,就看到鄭叔清孤身一人,身邊連個隨從都沒有,完全不像是來宣讀聖旨的。

方重勇不說話,鄭叔清也不說話,二人大眼瞪小眼,一大堆丘八不耐煩的在旁邊圍觀,氣氛一時間尬住了。

好久之後,顧況這才站出來打圓場道:“鄭相公,您倒是宣讀聖旨啊?”

我要是能讀聖旨,現在早就抖起來了好不好!

鄭叔清在心中大罵顧況不會看人眼色。

“鄭相公一路辛勞,先入營歇息吧。”

方重勇想到了一個可能性,面色僵硬的爲鄭叔清解圍道。憑藉以往的經驗看,只要碰到老鄭,就絕對不會有好事!

他都被坑麻了!

“好說好說,本相是有些乏了。”

鄭叔清乾笑道。

結果一聽這話,人羣中看熱鬧的何昌期,不陰不陽的大聲嘀咕道:“騎馬走個幾十裡就乏了,跟個娘們一樣。”

聽了他的話,衆將皆是竊笑不已,搞得一旁站着的鄭叔清極爲尷尬,只好裝作自己耳朵已經聾了聽不見。

“鄭相公這邊請。”

方重勇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假裝跟鄭叔清不熟。

“好說好說。”

鄭叔清如釋重負,跟在方重勇身後,走進了大營。

他還沒走遠,就聽到身後有銀槍孝節軍的將領起鬨道:“鄭相公,我們的糧餉在哪裡,封賞在哪裡呢?”

一聽這話,鄭叔清立馬加快了腳步,生怕那些丘八揪住自己不放,詢問賞賜的事情。

不是說不該發賞,而是朝廷現在國庫空虛,是真沒有錢發啊!

來到帥帳,方重勇屏退閒雜人等,然後面色凝重看着鄭叔清詢問道:“有大事?”

“唉,其實大事也算不上,就是朝廷沒錢,想用一些在長安城都不好使的交子打發你們。”

鄭叔清搓了搓手,無奈嘆息道,臉上愁雲密佈。

李林甫遇刺後,朝廷下放了洛陽地區的交子發行權,因爲朝中很多人都懷疑是李林甫強行收回河南的交子權,而慘遭暗殺。害怕自己成爲下一個。

然後隨着李林甫遇刺,劉晏遠赴河北搞“鹽稅試點”。在基哥的要求下,朝廷強力推行了第二版的長安交子,並以“一換五”的比例以舊換新。

五張舊交子換一張等面額的新交子。

由於沒有準備金,新交子很快就開始迅速貶值,河西交子進一步加大了在關中市面上的佔有率。

並且幣值穩定!

李適之多次想收回河西交子的發行權,將其轉移到長安印刷,然後印好後送現鈔到河西,結果都因爲各種原因而未實施。

如今長安商業混亂,比方重勇離開長安那時候要嚴重得多。

如果把新的長安交子當做賞賜發給銀槍孝節軍的丘八,搞不好……還不如暫時不發。

那些受到愚弄,頭腦發熱的丘八們,在情緒激動之下會幹出什麼事情來,真的很難說。

這便是鄭叔清被李適之派來的主要原因。

解釋完這些事情之後,方重勇簡直不知道要說什麼纔好。

別看銀槍孝節軍私下裡已經撈夠了,但那些都是不計入戰功的。軍功是多少,朝廷就應該給多少。

這完全是兩回事。

在他前世,普通企業兩個月不發工資員工都要鬧,銀槍孝節軍可是走了一萬里路,一去一回一年多啊!

這賞賜是你說不發,就可以不發的?

“將士們出生入死,走了一萬里路,建功立業而歸。

朝廷難道就想說一句謝謝,然後就完事了?”

方重勇難以置信的反問道。

“雖然不想這麼說,但右相就是想一毛不拔。

讓我來這裡,也是跟你討價還價,免得撕破臉不好看。

當然了,肯定不至於一點都不給,但絕對不會給太多。

你就說怎麼辦吧。”

鄭叔清無奈的嘆了口氣。

第337章 不爲賓客者皆爲菜餚第726章 汴州的商人們很有錢的第88章 你上你能行第734章 你要那麼多錢做什麼?第292章 計策背後的計策第660章 求仙問道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27章 各自的麻煩第57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本卷完)第386章 向着勝利衝刺(本卷完)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604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419章 鐵公雞一毛不拔122.第117章 貓眼三姐妹第2章 我,神童,打錢!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428章 撿漏王第550章 兵多也不過是插標賣首第755章 將軍百戰死第449章 貌似忠良第79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340章 你竟淪落至此第299章 刁民害朕的安節帥第659章 易牙殺子爲上進159.寫在國恥日第405章 腹誹之罪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第79章 節帥的陰影第347章 這把是順風局第325章 明明可以直接搶第608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208.第184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下)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99章 方衙內的低級趣味第546章 輕舟未過萬重山167.第151章 恩蘭達扎路恭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776章 血灑長安(中)第694章 亂局再起第583章 建國大業之蓄勢待發第463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154.第140章 長安的貴人們很有錢啦第310章 丘!八!之!魂!第459章 出山第280章 亂第537章 扶風火牛陣192.明天去太原及權力運作的思考第491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NTR308.第267章 不想體面的人就給他體面第632章 凡事皆有例外288.第249章 格局不小第491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NTR第627章 幽州霸總的一己之見第504章 有時候身份就是一種原罪第537章 扶風火牛陣第487章 跟這羣蟲豸一起怎麼能第374章 西行記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第778章 虎口拔牙第57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本卷完)287.情況穩定第606章 夢裡什麼都有第608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496章 徒勞的掙扎第680章 劍指渤海國241.第212章 長安能源危機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第64章 求跟讀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第559章 登州水,浪打浪第656章 披着龍袍的小丑第565章 人與人的憂愁並不相同第343章 你想做什麼?第15章 一隻腳上岸(下)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376章 恍若神之寵兒第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58章 逼宮!第454章 都是熟練工第658章 逼宮!第336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484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上)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165.第149章 車門已經焊死第462章 攻心爲上第527章 人心隔肚皮第442章 一箭喝退十萬兵第379章 心如猛虎,細嗅薔薇302.第262章 蘭州密議第664章 既蠢又壞258.第225章 梨園射姬(上)第707章 天作孽,尤可爲第789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107.第104章 離譜的大唐官場第775章 血灑長安(上)252.第219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782章 取而代之?
第337章 不爲賓客者皆爲菜餚第726章 汴州的商人們很有錢的第88章 你上你能行第734章 你要那麼多錢做什麼?第292章 計策背後的計策第660章 求仙問道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27章 各自的麻煩第57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本卷完)第386章 向着勝利衝刺(本卷完)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604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419章 鐵公雞一毛不拔122.第117章 貓眼三姐妹第2章 我,神童,打錢!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428章 撿漏王第550章 兵多也不過是插標賣首第755章 將軍百戰死第449章 貌似忠良第79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340章 你竟淪落至此第299章 刁民害朕的安節帥第659章 易牙殺子爲上進159.寫在國恥日第405章 腹誹之罪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第79章 節帥的陰影第347章 這把是順風局第325章 明明可以直接搶第608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208.第184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下)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99章 方衙內的低級趣味第546章 輕舟未過萬重山167.第151章 恩蘭達扎路恭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776章 血灑長安(中)第694章 亂局再起第583章 建國大業之蓄勢待發第463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154.第140章 長安的貴人們很有錢啦第310章 丘!八!之!魂!第459章 出山第280章 亂第537章 扶風火牛陣192.明天去太原及權力運作的思考第491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NTR308.第267章 不想體面的人就給他體面第632章 凡事皆有例外288.第249章 格局不小第491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NTR第627章 幽州霸總的一己之見第504章 有時候身份就是一種原罪第537章 扶風火牛陣第487章 跟這羣蟲豸一起怎麼能第374章 西行記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第778章 虎口拔牙第57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本卷完)287.情況穩定第606章 夢裡什麼都有第608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496章 徒勞的掙扎第680章 劍指渤海國241.第212章 長安能源危機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第64章 求跟讀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第559章 登州水,浪打浪第656章 披着龍袍的小丑第565章 人與人的憂愁並不相同第343章 你想做什麼?第15章 一隻腳上岸(下)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376章 恍若神之寵兒第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58章 逼宮!第454章 都是熟練工第658章 逼宮!第336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484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上)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165.第149章 車門已經焊死第462章 攻心爲上第527章 人心隔肚皮第442章 一箭喝退十萬兵第379章 心如猛虎,細嗅薔薇302.第262章 蘭州密議第664章 既蠢又壞258.第225章 梨園射姬(上)第707章 天作孽,尤可爲第789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107.第104章 離譜的大唐官場第775章 血灑長安(上)252.第219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782章 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