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一腳踏兩船,一女欲二嫁

淮北地界,壽春城以北,淮河對岸的八公山下,有一個小集鎮。

這裡是因爲淮河水系的貿易而起,小鎮背靠八公山,其河灘呈現東西走向狹長的地貌。八公山的山體不高,但位置卻是異常要害。

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八公山,那麼壽春的地形也就不值得一說了。

從八公山山頂,便能居高臨下俯視河對岸的壽春城外圍,直線距離不過數裡地而已。若是再配上“千里鏡”的威力,那幾乎是一覽無餘的開闊。

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屯兵於八公山以東下蔡城的李光弼,帶着一隊親兵,跟郝廷玉一道,悄悄爬上八公山,來到南面前出偵查敵情。

李光弼拿着從方重勇那邊“借來”的千里鏡,朝着山下看了又看,不由得眉頭緊皺。

“節帥,這裡可不方便用兵啊!”

郝廷玉湊過來小聲說道。

李光弼將千里鏡遞給對方,微微點頭,面沉如水,卻又是一言不發。

壽春城,不愧是戰國時的楚國首都,不愧是三國時的東吳重鎮,不愧是南北朝是南北分界要塞。

用一句話概括,便是“形勝不可力取”。

八公山到淮河之間,雖然還有一片平坦的地面,但那裡已經形成了集鎮,況且還非常狹窄。這裡壓根就不能屯兵,總不能說把軍營佈置到八公山上吧?

那糧草怎麼運輸呢?水源怎麼解決呢?

所以,壽春城等同於在最容易遭遇攻擊的北面,按上了一道鐵閘門。

而壽春城的東面,又有淝水蜿蜒而過。等於是淮河與淝水形成了一個“人”字,將壽春夾在裡面了。

很不好對付。

“我軍缺乏戰船,若是強行渡河,只怕很難佔到什麼便宜。”

李光弼言簡意賅的說了一句話。

“節帥,不如換個地方,先攻淮河與潁川交匯的正陽城。從此繞到壽春西南側的安豐,再來攻壽春。”

郝廷玉建議道。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個好辦法。跟在李光弼混了這麼久,郝廷玉也是有些戰略眼光的。

“我所慮者,便是出兵突然,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若是先攻正陽,雖然必定可以得手,也料定那邊沒什麼敵軍駐守。

但一旦正陽陷落,壽春守將便會知道我們的意圖。這一戰也就失去了突然性。

等我們繞到壽春側後的時候,敵軍已經是枕戈待旦了。”

李光弼擺了擺手,郝廷玉說的是真知灼見,他又何嘗不知道正常途徑是要這麼打呢?

可是很多時候,打仗就是打的一個出其不意。你能想到的敵人也能想到,敵軍有了防備,再想攻取,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李光弼這次便是想證明一下自己打仗的本事,以圖在新朝廷中站穩腳跟,獲得一席之地。若是灰頭土臉的回來,那肯定是要被人輕視的。

所以此戰不但要贏,而且還要贏得漂亮,贏得精彩!

“節帥,如今這情況,就算我們突襲,也沒那個條件啊!”

郝廷玉攤開雙手,無奈說道。

他這話有些不合時宜,沒看到李光弼現在正煩着嘛。

“一夜之間在淮河上假設浮橋,還要再渡過淝水,確實是太過於勉強了。”

李光弼抱起雙臂,喃喃自語說道。

實在不行,就只能如郝廷玉所說的,從淮河西面突破,打一個右勾拳出去。簡單說,其實等同於一步步啃城池,一直啃到壽春城下。

而李光弼手裡的兵力,又不足以將壽春城包圍。

無論怎麼打,都有風險。

“先回去吧,容本帥先想想。”

李光弼嘆了口氣,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決定暫且按兵不動。一旦出擊,那便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不拿下壽州誓不罷休!

壽州的芍陂,灌溉出了安豐這片沃土,周邊糧產量驚人!奪取壽州,可以極大擴充實力,起碼可以供給不少軍糧。

不僅是戰略要地,而且是重要糧產地,不拿下來那就完全說不過去了。

李光弼想以此軍功揚名,又怕出師不利讓自己進退維谷。

一時間,他的心情也是非常矛盾。

回到下蔡城,李光弼把自己關進縣衙書房裡沉下心思考對策。

其間時不時就有親兵來稟告,但他都不許對方進門,只能在書房門外報告。

傳來的幾乎全是壞消息。

斥候偵查得知,壽春守將,似乎已經察覺到李光弼的意圖。不僅日以繼夜的加強城防,而且在淮河與淝水上,都有插了旗幟的官船在偵查。

甚至是截停過往船隻,登船盤問。

明擺着是在防着淮河北岸的軍隊,簡單說,就是防着屯紮於下蔡的李光弼部。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李光弼再也不能把自己關起來研究戰略了。

因爲路過此地,準備由淮河前往荊襄的岑參,給李光弼帶了一封方重勇的親筆信,以及“朝廷”的軍令。

信中說了什麼,李光弼還來不及去看。

但頒佈的軍令卻很簡單:按兵不動,靜待時機。一旦壽州兵馬被調離,即刻進攻壽春不得有誤!

“朝廷如何這般朝令夕改?”

李光弼看着岑參,有些不滿的詢問道。別看他面色不好看,實則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李節帥,您說的這個,下官也不是很清楚。來下蔡是順路而已,下官現在還要去荊襄公幹。若是您有什麼話想說,可以派人去開封,跟方大帥細說。

下官也不知內情,沒辦法解答。”

岑參客客氣氣的對李光弼躬身行禮,卻又是滴水不漏,一句要緊話都不說。

顯然,軍情事關生死,就算知道內情,也不能亂說。這是岑參當年在邊鎮從軍時得到的經驗教訓。

“岑判官且去吧。”

李光弼疲憊的擺擺手,不想過多糾纏了。

等岑參走後,他纔將郝廷玉找來,二人在書房內研究這封方重勇寫的信。

在信中,這位“天下兵馬大元帥”說了三件事:

第一,爲了讓你拿下壽州,我會最大限度的幫你。

需要多少人,需要多少輜重,你儘管開口。

能給的我給你備齊。給不了的,我會盡量給替代品。

第二,何昌期會帶五千精兵佯攻鍾離與濠州(隔河相望的兩座城),儘量爲你調動壽州的兵馬。

第三,我已經派人去了淮南,威逼利誘,勸說李琦放棄壽州。

三管齊下,我已經盡了全力。

但到時候你若是拿不下壽州,甭管咱們是什麼親戚,也一樣要軍法從事的。

“這……”

看完這封信,郝廷玉也是感覺頭皮發麻。

看得出來,方重勇對於壽州那是志在必得,信中的要求,也算是合情合理。

既然你要什麼我就給什麼,那麼最後得不到我想要的結果,你被打板子,也是理所當然的吧?

否則還要軍法作甚?

“姑且按兵不動吧。”

李光弼嘆了口氣,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壓力。

明擺着的,他將來混得怎麼樣,很可能就看這次表現出來的用兵水平如何了。

但壽春這邊的情況,可能跟方重勇想的有點差別。

李光弼也是在猶豫要不要求援,以及要求什麼比較好。

不提要求,失敗了還可以找一點藉口。若是提了,失敗後只怕要提頭來見!

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щшш.тTkan.C○

“節帥,我們現在確實應該靜觀其變纔是。

不到緊急關頭,萬萬不可求援啊。

要是求援了,無論最後能不能攻克壽州,那都與把臉皮摔地上沒什麼兩樣了呀。”

郝廷玉苦苦勸說道。

他生怕李光弼急功近利,想一舉攻下壽春城,而向方重勇提出增援的請求。這種口子,如果不想被人看不起,千萬別開。開了口就說明自己能力不行,沒法獨當一面。

“你說的確實有道理,這樣吧,某修書一封,你帶去開封,告訴方大帥,李某這邊沒有問題,一切依計行事即可。”

李光弼本來還想找方重勇要點漕船的,不過想了想,還是作罷了。

萬一有人將來在他面前炫耀說:“都是老子當初四處蒐羅漕船給你渡河,你才能拿下壽州的。”

李光弼不愛聽這樣的話。

他當即提筆寫了封回信,在信中,他向方重勇保證,一定可以拿下壽州,並不需要額外的幫助。然後將信封好,交給了郝廷玉。

……

史思明近期突然宣佈登基稱帝建國,這種“一鍵三連”的事情,實在是太過突然了。不僅佔據河南的方重勇感覺詫異,就連坐鎮關中的李寶臣,也覺得不可思議!

寶臣大帥認爲,連他這樣的“天命之人”,都沒有廢帝自立,史思明這個胡人怎麼敢的!

他怎麼敢!

不過嘛,以目前史思明的勢力與地緣態勢,還暫時威脅不到李寶臣,對方重勇的威脅也相當有限。

這就導致李寶臣有些看不起這個人。

所以如今無論是寶臣大帥還是方大帥,他們對於史思明的看法,都還處於一種“獵奇”的心態。

比起擔憂對方勢力膨脹,他們其實更想知道史思明這位“霸總”,是不是腦袋被門夾過,想玩一把“瀟灑走一回”。

但是對於李歸仁來說,史思明的威脅卻是實打實的,就如同遭遇天敵一般。

而且史思明的軍隊,幾乎是伴隨着勸降信一起到的鄴城,顯然是擺出一副“吃定了”的姿態。

李歸仁本來還想跟史思明周旋一下,談談條件,以拖待變。

但他的部下以及親信劉龍仙,卻是勸說李歸仁道:

“鄴城南面便是汴州,西面是河內與洛陽。若是投靠史思明,只會受其驅使,成爲南下或西進的馬前卒。到最後,也一定是落得個無處容身的下場。

還不如現在向各方求援,畢竟誰得了鄴城,誰就掌控了進攻的主動。將軍分別給方清和李寶臣寫信求援,誰家來援,我們就聽誰的。”

劉龍仙給李歸仁出了個主意,那便是“以身入局,勝天半子”!

想要立足,便要展現出自己的價值。

擋住史思明南下或者西進的道路,這便是李歸仁存在的價值。只要能挺一段時間,相信一定會有下家來接盤的!

平心而論,劉龍仙的主意,確實要比李歸仁的深邃,可行性也更高。

投降史思明,別說之前跟對方就有私仇,相看兩厭。就算沒有私仇,以目前的情況來說,被人當牛馬鷹犬是必然的。

反倒是投靠另外兩方,可以獲得很大的獨立性。

李歸仁沉思片刻,微微點頭道:“確實如此。”

隨即他寫了兩封一模一樣的信,都是在說史思明如何如何大逆不道,自己對大唐是如何如何忠誠之類的,最後求援。

這封信到了方重勇手中,對方是如何安排的且不去說,單說它送到了李寶臣手中以後,倒是讓這位大帥犯了難。

李歸仁的信送到長安的當天,寶臣大帥看着手中的求援信,差點沒笑死在當場!

當初李歸仁諷刺李寶臣,說“脣亡齒寒,也得嘴脣和牙齒長在一個人身上”,意思就是說李寶臣不配跟他一個鍋裡吃飯。

沒想到風水輪流轉,當初不願意救援,在一旁看戲的李歸仁,如今被史思明圍城,隨時都有可能城破喪命。

而當初幾乎是惴惴不安,連跑路都沒地方可去的李寶臣,卻因爲意外,而入主關中。

不知道李歸仁腸子有沒有悔青,反正看到李歸仁的求援信後,寶臣大帥的下巴都差點笑脫臼了。

“右相啊,你說這封信,本帥要怎麼回纔好呢。

李歸仁這狗賊,本帥是裝做沒看到他落難呢,還是寫封信假模假樣的安慰一下,答應救援他,然後見死不救呢?”

興慶宮勤政務本樓的書房裡,李寶臣坐在基哥曾經坐過的“龍椅”上詢問道。

他一邊說一邊笑,根本忍不住啊!

感情,寶臣大帥就壓根沒想過要去拉李歸仁一把呢。

他心中的選項,只有裝作沒看見,以及哄騙對方一番,再裝看不見這兩個。

聽那語氣,無非是要不要最後耍李歸仁一次。給對方一點希望,再將其推入深淵。

不得不說,李寶臣是個性情中人。他對於“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是非常執着的。

“大帥,李歸仁,我們是一定要救的。

所謂千金買骨嘛,救李歸仁不是給他本人看的,是給其他人看的。

上次控鶴軍收拾了一些關中權貴和宗室子弟,關中人也開始支持大帥了。

現在正好拿這把刀試一試史思明的水準。

調控鶴軍去河內,見機行事。

不去,就斷他們的糧,反正蒲州以東那塊地盤的糧食也不夠吃的。

讓安守忠嚴守洛陽,他的兵馬,不能動。”

李史魚對李寶臣建議道。

讓控鶴軍去對付史思明……這個提議不錯。

“可是,如果控鶴軍不聽命令怎麼辦?”

李寶臣忽然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

哪知道李史魚冷笑道:“大帥,控鶴軍反正已經離開關中了,他們翻不出什麼浪來。他們不肯出兵鄴城,要擔憂的人,是李歸仁纔對吧?大帥又有什麼值得擔憂的呢?”

李史魚可謂是一語點醒夢中人!

是啊,控鶴軍不去解圍鄴城,我爲什麼要擔心呢?我已經派兵了呀,並不是見死不救呀!

李歸仁死不死,關我鳥事!

想到這裡,李寶臣頓時念頭通達起來了。

“如此,便交給右相了,替本帥修書一封給李歸仁,說本帥一定鼎力相助。”

李寶臣猛拍桌案說道,臉上的笑容掩蓋不住。

第627章 幽州霸總的一己之見恰如新婚燕爾,銳評《長安十二時辰》第596章 寶臣大帥的末日?第59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4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549章 難以置信第671章 進還是退,這是一個問題第46章 河西故事第343章 你想做什麼?第616章 障眼法第675章 只是誤會而已第59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215.關於基哥到底喝不喝酒,轉載一篇文章以第786章 態度是一個大問題295.第255章 河西教父的底蘊第391章 我不吃牛肉的第83章 宰相之才第758章 磨刀霍霍第435章 哪來什麼歲月靜好?276.第241章 基哥野望第625章 我曾經來過第508章 飛渡盧縣橋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739章 酷暑躺涼蓆,寒冬請加衣第721章 染血的長安第500章 與其爲難自己,不如噁心他人第6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374章 西行記第82章 上架感言第35章 一日殺三子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第564章 反客爲主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202.第179章 送汝上青雲第334章 我給大唐留了一件禮物313.第271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171.第155章 重拳出擊(上)第5章 興師問罪113.第109章 大唐秋防令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一個令人深思的歷史小故事第653章 run running run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162.我爲什麼不開車了第475章 政治藝術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上一章好多人沒看出妙處來誒275.第240章 馬太效應119.新羣開了第570章 人性經不起考驗第363章 But I like it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第792章 贊普少不更事,吾輩當勉之第356章 敵在興慶宮第282章 開閘放水第774章 帥旗永不倒第351章 殺人容易救人難第558章 金輪法王第753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403章 方節帥見不得流血255.第222章 長安不眠夜第329章 傳統藝能第740章 小人長慼慼第675章 只是誤會而已第409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601章 疾風知勁草第428章 撿漏王第571章 武夫的時代第672章 隔岸觀火第654章 看似贏了第452章 暴雨急襲第494章 寧可我負天下人202.第179章 送汝上青雲第584章 長得帥也沒鳥用第535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下)第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51.第137章 搞不定就帶着小姨子跑路!第582章 建國大業之合縱連橫262.第229章 深藏功與名第346章 不缺那三瓜兩棗眼睛感染,請假一天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第410章 夕陽無限好第543章 皇甫大帥野望魔鬼藏在細節裡面201.第178章 仕宦當作執金吾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第735章 又菜又愛玩第8章 我就說我是神童吧第784章 一刻不得安閒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373章 反客爲主之計
第627章 幽州霸總的一己之見恰如新婚燕爾,銳評《長安十二時辰》第596章 寶臣大帥的末日?第59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4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549章 難以置信第671章 進還是退,這是一個問題第46章 河西故事第343章 你想做什麼?第616章 障眼法第675章 只是誤會而已第59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215.關於基哥到底喝不喝酒,轉載一篇文章以第786章 態度是一個大問題295.第255章 河西教父的底蘊第391章 我不吃牛肉的第83章 宰相之才第758章 磨刀霍霍第435章 哪來什麼歲月靜好?276.第241章 基哥野望第625章 我曾經來過第508章 飛渡盧縣橋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739章 酷暑躺涼蓆,寒冬請加衣第721章 染血的長安第500章 與其爲難自己,不如噁心他人第6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374章 西行記第82章 上架感言第35章 一日殺三子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第564章 反客爲主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202.第179章 送汝上青雲第334章 我給大唐留了一件禮物313.第271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171.第155章 重拳出擊(上)第5章 興師問罪113.第109章 大唐秋防令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一個令人深思的歷史小故事第653章 run running run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162.我爲什麼不開車了第475章 政治藝術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上一章好多人沒看出妙處來誒275.第240章 馬太效應119.新羣開了第570章 人性經不起考驗第363章 But I like it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第792章 贊普少不更事,吾輩當勉之第356章 敵在興慶宮第282章 開閘放水第774章 帥旗永不倒第351章 殺人容易救人難第558章 金輪法王第753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403章 方節帥見不得流血255.第222章 長安不眠夜第329章 傳統藝能第740章 小人長慼慼第675章 只是誤會而已第409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601章 疾風知勁草第428章 撿漏王第571章 武夫的時代第672章 隔岸觀火第654章 看似贏了第452章 暴雨急襲第494章 寧可我負天下人202.第179章 送汝上青雲第584章 長得帥也沒鳥用第535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下)第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51.第137章 搞不定就帶着小姨子跑路!第582章 建國大業之合縱連橫262.第229章 深藏功與名第346章 不缺那三瓜兩棗眼睛感染,請假一天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第410章 夕陽無限好第543章 皇甫大帥野望魔鬼藏在細節裡面201.第178章 仕宦當作執金吾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第735章 又菜又愛玩第8章 我就說我是神童吧第784章 一刻不得安閒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373章 反客爲主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