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進步之風

天子駕崩,大赦天下,那些原本被“困在”善緣山莊內種田的犯人們,許多輕罪的也得以赦免。

這些人私下裡一點都不感謝這位意外身亡的傀儡天子,而是紛紛吐槽這位天子死得好,死得及時,死得頂呱呱。

至於李氏皇權衰微,搖搖欲墜的事情,和他們這些倒黴蛋又有什麼關係呢?天子左擁右抱的時候,也沒見分兩美人給他們暖牀呢,怎麼哭喪就得輪到他們了?

皇權的榮耀不能當飯吃,但提前釋放,卻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事後,這些人集體來到開封縣內的汴州府衙門前,跪地感恩官家仁厚,三拜九叩。

這些人好像忘記了當初正是方清下令抄家,纔將他們抓進善緣山莊“勞改”的。

某種程度上說,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確實是恰如其分。這種“勞改”非常成功。

顏杲卿是住過幾年善緣山莊的,見族弟顏真卿在家中怒罵這些人軟骨頭沒志氣,於是開解他道:“當年某在善緣山莊勞改之時,相識的那些囚犯,無一不是每日起牀和睡覺之前,都會大喊官家仁義,朝廷公道。他們唯恐方清沒聽到這些,絕無半句怨言。此乃趨利避害,無可指摘。”

聽到這話,顏真卿默然無語。

方清把那些人抓進善緣山莊,所以那些人就該罵方清?

不不不,正因爲那些人捱了頓毒打,所以比任何都知道方清手眼通天,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他們當然要日夜唸叨方清的好,說不定這位方官家心情好了,就把他們當屁一樣放了呀。

你罵方清,難道想牢底坐穿?除了嘴上爽兩句外又能如何?

人性看似荒謬,但套以利害得失之後,反倒顯得理所當然。

前任天子李琦被葬於郭橋某處,聽聞朝廷有意將此地定爲李氏的皇陵,以後李氏宗室去世之後都會集中葬在此地。

只是朝中爭議較大,暫時還未實施相關法令,不過想來也是遲早的事情了。

由於李琦所有子嗣尚且年少(長子也才十多歲),因此方重勇提出由太后武氏監國,垂簾聽政。此外,設立四大輔政大臣,輔佐太后與年輕的天子施政。

這四位輔政大臣分別是方清、嚴莊、李筌、韋子春。

除了韋子春外,其餘二人皆是方清的親信。

而天子的死因,朝廷也對外公佈了:吐蕃大論達扎路恭派出刺客假扮爲僧侶,利用參與慶典做法事的機會,毒殺了天子。

由於官家當時在壽州,未能阻止此等悲劇發生,令人痛惜。

官家表示:吐蕃小丑,罪大惡極,大唐君臣子民,必與其不死不休。

除此以外,對於跟此事相關的機構和官員,朝廷也給出了十分具體的處罰措施:

由於失察失職,汴梁城皇宮所有禁衛全部就地免職,等候兵部差遣任命。並且兵部已經下達公文:即刻起從禁軍之中重新選拔精幹且忠誠的禁衛,重新部署於汴梁城皇宮。

只選拔身家清白的忠誠之士,忠誠排第一位!

與此同時,這次天子遇刺,諜報司反應遲緩難辭其咎,朝廷將會解散樞密院諜報司。

並新設對內的稽查司與對外的軍情司,依舊隸屬於樞密院。所有情報彙總於樞密院,以便於互相比對。二司人員互不隸屬,情報互相保密,並聽從樞密使調遣。

而樞密院的樞密使正是方清無疑。

鑑於刺客是個天竺僧人,因此朝廷接下來將會嚴打國內淫僧淫祠,嚴打寺廟違禁,清查寺廟非法廟產。

對於不合規僧侶一律勒令還俗,並返回原籍,實行零容忍政策。

與這次謀刺天子案相關的官員,一律貶官。爲做表率,方清、嚴莊等汴州朝廷高層,罰俸一年到三年不等,以示懲戒。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天子意外駕崩的事情就這樣徹底了結,除了今後對陣吐蕃多一個說辭外,其他的人和事,都不會再追究,此事到此爲止。

官家都自請罰俸了,都大赦天下了,還要怎樣?

除了天子駕崩這件大事以外,自朝廷出兵關中趕走吐蕃人後,天下局勢進入了一個短暫的平穩期。

丟失蘭州,對於吐蕃人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這意味着他們的防線已經從戰略進攻,轉入到了戰略防守之中。

而朔方軍直面吐蕃人的壓力,也不得不名義上依託於汴州朝廷,扯起這張虎皮,才能在吐蕃與回紇的包夾之中求存。

吐蕃人這次進軍關中,消耗了大量糧秣,無法得到有效補充,人員折損亦是不小。他們只好以涼州爲核心,放棄隴西之地,收縮地盤打算長期經營河西走廊,再圖將來。

河西走廊周邊,正在逐步形成新的戰爭旋渦。只是因爲汴州朝廷覺得出兵時機還未成熟,暫時處於靜默之中。

汴州這邊,方重勇也沒有閒着。

在他的倡導之下,吏部新成立了一個“官員培訓學校”,就在汴梁城內,簡稱“官培”。

所有到中樞任職的外地官員,均要進入官培學習,合格後方能上崗。

所有外派到地方的科舉士子,也要在官培之中學習一年,合格後才能去外地赴任。

原則上不允許科舉士子中舉後直接在中樞任職。

科舉制度本身,朝廷也進行了微調,原則上不允許沒有“工作經驗”的人蔘加在汴州舉辦的國家一級的科舉。

但各地官學,可以推薦“優秀學生”到地方官府中擔任書吏等職務,滿三年後頒發“執業證”。地方科舉選拔合格者,也可以申請到地方官府之中擔任吏員。

只有手裡拿着“執業證”,才能來汴梁城參加國家一級的科舉。

政策初衷,便是讓科舉之人瞭解官府運作,也是爲了防止地方吏員家族壟斷基層政務。

對於這個政策,汴州朝廷內部爭議頗多。

朝廷顯然是增加了對於官僚的管理與考覈,科舉不再是一錘定音的門檻,也不存在一招鮮吃遍天的“飛速升遷”之路。

有人認爲此舉是在瞎折騰,白白的浪費稅賦;有人認爲是憑空製造門檻,阻礙了“天才”們的上進,延長了他們上位的時間;有人則認爲此舉是鍼砭時弊,改善了中舉之人不通實務的弊端。

反對的有之,大力倡導的亦是有之。

但不管怎麼說,朝廷在不斷微調選拔人才的政策,這正是說明:朝廷正通過不同的渠道,持續選拔人才呀!

如果官方渠道就能提供上進的階梯,那誰還願意去揭竿而起造反呢?

腦子活絡的人,已經從朝廷不斷頒佈的新政中聞出味道來了!

一時之間,此前對於汴州那邊科舉完全不當回事的江浙之地,大量家境殷實之人遷徙來到汴州讀書,或者通過更改籍貫的方式,遷徙來汴州。

他們的安排很好,先改籍貫,再在汴州本地的官學讀書,然後進入汴州本地官府擔任吏員,拿到執業證後,直接參加科舉。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外如是。

不過那些都是後話,正值年關之際,朝廷之中又出了一件大事:

輔政大臣之一,大理寺正卿韋子春,對天子上書,直言“武氏亂國早有先例,朝堂諸公恐懼武周復現”,以此爲由請太后還政於天子。 主少國疑,少年天子當政是個什麼下場,歷史上多有案例無需贅言。

韋子春的奏章隻字不提方清,卻又句句不離方清。他曾經是永王李璘的幕僚,又蹲過善緣山莊,外人很難將他和方清的死忠聯繫在一起。

當初朝廷任命輔政大臣的時候,韋子春的出現非常令人意外,也被某些人認爲是制衡方清奪權的“保險絲”。

然而,誰都沒想到,率先搞事情的,居然是韋子春!

得知最不可能投靠方清的輔政大臣,竟然作出如此激進的舉動,心繫李唐卻心灰意冷辭官賦閒在家的顏真卿,在憂憤感慨之下,竟然一病不起。

好在方重勇以“先帝囑託不能輕廢”爲由,讓議政堂駁回了這份奏章,並公開支持太后理政。

他上書朝廷辯駁韋子春的奏章說:武氏家族龐大,子弟衆多,在朝中爲官者亦是不少,其中有庸碌之輩,也有國之干城。若是朝廷預先設定武氏人人反賊,那還不如勒令武氏一族改姓,免得將來聽到武字就身心不適。

得知這個消息以後,顏真卿的病情居然奇蹟般的轉好了!顏家本來都已經開始準備顏真卿的身後事,沒想到這位老人又轉危爲安,搞得已經在汴州商鋪內買好下葬用明器的顏家人好不尷尬。

這天是年前的最後一天,方重勇輕車簡從,帶着禮物,前往汴梁城郊外的顏氏宅院探望顏真卿。和他一起的,還有太醫院的院判陳藏器。

“顏先生不過是氣急攻心而已,心病已除,病自然就好了。”

給顏真卿把過脈,陳藏器不動聲色的說道。

隨即他收拾好藥箱,寫了一副方子留下,然後對方重勇叉手行了一禮,退出了臥房。

“吐蕃人謀刺天子,難道不是在助你登基麼?”

眼看四下無人,顏真卿長嘆一聲,看着方重勇詢問道。

李琦這種傀儡皇帝,方重勇要逼迫他禪讓,還真是有點不太方便。不過反過來說,在沒有收復河西之前,方重勇也不適合登基稱帝。

反倒是汴州朝廷內亂,會牽扯汴州軍的精力,使其不能專心攻略河西。

現在局面風平浪靜,是因爲方重勇沒有稱帝,所以各方都沒什麼好說的,誰也不能把弒君的屎盆子扣他頭上。

可方重勇若是忍不住登基了,現在顏真卿壓根就不會見他,沒有參與造反就已經是剋制了。

“妖僧確實自吐蕃而來,但他並非達扎路恭所派,不過是想謀求他不該想的位置罷了。”

方重勇輕輕擺手說道。

其實在這個時代,類似的妖僧妖道,比過江之鯽還要多,偏偏有權貴就是相信他們。

比如說歷史上的寶臣大帥,服下金丹後立刻雙目失明,三日後暴斃,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果然,某就猜到不可能是吐蕃人所爲。但朝廷將其歸罪於吐蕃,有利於之後對陣吐蕃時鼓舞士氣。”

顏真卿微微點頭道。

“韋子春應該是畏你如虎,所以在你沒有清算他之前,率先表態。

某這些日子也算是想明白了。”

顏真卿繼續說道,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正在生病,他的面色看上去不太好。

“顏先生目光如炬。”

方重勇言簡意賅的評價道。

韋子春爲什麼要讓武太后放棄“權力”?

因爲他要製造一個“主少國疑”的場面,唯有主少國疑了,少主讓位於權臣,纔會順理成章。

韋子春也是藉此站隊,表明他並非是某位官家的絆腳石。

而方重勇的謀劃,顯然是讓武氏成爲名義上的“武媚娘”,讓羣臣們想起當年武周的恐怖統治!把韋子春立起來,也是起一個緩衝的作用。

李氏皇權衰微,有能力奪權的,那可不僅僅是方清一人啊!

顏真卿看透了這個佈局,卻又無可奈何。

一個是急火油炸,一個是文火慢燉,本質上都是同樣的目的。

“顏先生,你想恢復的大唐,是怎樣的一個世道?”

方重勇忽然開口詢問道,態度非常誠懇。

顏真卿想了想,臉上出現神往之色,搖頭嘆息道:“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麼用?某與官家又沒有私仇。能回到當年開元時的光景,顏某已經死而無憾了。”

“顏先生說的,就是父爲官進而子爲官的世道麼?還是全國供養長安一地的世道?

大唐是天下人之大唐,還是那個小圈子裡說了算,主宰他人命運的大唐?”

方重勇反問道。

見顏先生不答,方重勇繼續說道:

“當年方某爲科考狀元,但貢試方某都沒去,是李揆替我去考的。如今他也在朝廷中爲官,官位還不小。當年多少這般的荒唐事,不可盡數。

顏相公也是進士,莫非你中進士,只是因爲你文采好麼?和你的家世、人脈一點關係也沒有麼?”

顏真卿依舊不答,但已經面露思索之色。

“某常以爲,當年長安權貴也並非人人都是禽獸,他們只是沒有把底層的百姓當同類而已。

既然不視作同類,那麼殘忍對待亦是無可厚非,自然也不會感覺羞愧。

就如同你我皆食豬羊,誰都知道無肉不歡,肉味鮮美,然而誰也不會去問豬羊過得苦不苦,該不該死,對吧?

顏先生的理想方某不能說不好,只是顏先生還是沒有回答方某這個問題:你心中的大唐,什麼樣的人才算是人?什麼樣的人已經不算是人?

顏先生既然想不明白這個問題,自然也看不懂方某是想做什麼?”

說完,他將禮物留下,轉身出了屋舍。

第82章 上架感言第715章 血染母親河第629章 開封伎術學院第786章 態度是一個大問題魔鬼藏在細節裡面139.明天晚點更新第304章 忠!誠!第43章 夜貓子進宅167.第151章 恩蘭達扎路恭第97章 事實勝於雄辯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第79章 節帥的陰影第471章 基哥的腳步靜悄悄167.第151章 恩蘭達扎路恭第14章 一隻腳上岸(上)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第796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456章 不拋棄,不放棄120.第115章 一個個說話都蠻好聽的第657章 奇謀妙計第26章 上元夜(下)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618章 全方面的統治力第374章 西行記第562章 我用青春賭明天第531章 渡劫的基哥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書評區的新規則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第7章 遠方來客第530章 以野獸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臟292.第253章 敵羞吾去脫他衣第509章 怎麼又打我?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713章 盛夏的果實164.第148章 我們是講道理的第59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24章 專打銀槍孝節251.1號羣已經滿員了第551章 以身入局184.第166章 “低調”歷史網文到底是什麼玩意?第7章 遠方來客第734章 你要那麼多錢做什麼?第302章 人算虎,虎亦算人第309章 風雪六月天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203.不是藥方的藥方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另類解第327章 多餘之人第765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700章 我是弓箭手第785章 也不是不行第612章 金縷玉衣第531章 渡劫的基哥罪己詔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症晚期患者第461章 進擊的基哥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第673章 聞到血腥味的狼第332章 開天“盛世”第750章 小卡拉米也要過春天!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296.第256章 望梅止渴第6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252.第219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第592章 霸總的憂患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第521章 敲詐勒索第56章 唐和鹽,百姓不能承受之重第789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651章 戰場如考場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693章 離離原上草第679章 一秒六刀只是刀的極限161.第146章 中軍主將的待遇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第344章 王對王第464章 絞殺與反絞殺第34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第643章 boss直聘169.第153章 狗衙內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第49章 神童VS神童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294.第254章 隴右套路深第787章 天子有德者居之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177.第160章 驚天弊案(3)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227.第199章 勇氣傳說第33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第6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174.第157章 屬於基哥的盛世(本卷完)第539章 水火九重天(下)
第82章 上架感言第715章 血染母親河第629章 開封伎術學院第786章 態度是一個大問題魔鬼藏在細節裡面139.明天晚點更新第304章 忠!誠!第43章 夜貓子進宅167.第151章 恩蘭達扎路恭第97章 事實勝於雄辯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第79章 節帥的陰影第471章 基哥的腳步靜悄悄167.第151章 恩蘭達扎路恭第14章 一隻腳上岸(上)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第796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456章 不拋棄,不放棄120.第115章 一個個說話都蠻好聽的第657章 奇謀妙計第26章 上元夜(下)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618章 全方面的統治力第374章 西行記第562章 我用青春賭明天第531章 渡劫的基哥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書評區的新規則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第7章 遠方來客第530章 以野獸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臟292.第253章 敵羞吾去脫他衣第509章 怎麼又打我?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713章 盛夏的果實164.第148章 我們是講道理的第59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24章 專打銀槍孝節251.1號羣已經滿員了第551章 以身入局184.第166章 “低調”歷史網文到底是什麼玩意?第7章 遠方來客第734章 你要那麼多錢做什麼?第302章 人算虎,虎亦算人第309章 風雪六月天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203.不是藥方的藥方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另類解第327章 多餘之人第765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700章 我是弓箭手第785章 也不是不行第612章 金縷玉衣第531章 渡劫的基哥罪己詔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症晚期患者第461章 進擊的基哥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第673章 聞到血腥味的狼第332章 開天“盛世”第750章 小卡拉米也要過春天!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296.第256章 望梅止渴第6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252.第219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第592章 霸總的憂患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第521章 敲詐勒索第56章 唐和鹽,百姓不能承受之重第789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651章 戰場如考場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693章 離離原上草第679章 一秒六刀只是刀的極限161.第146章 中軍主將的待遇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第344章 王對王第464章 絞殺與反絞殺第34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第643章 boss直聘169.第153章 狗衙內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第49章 神童VS神童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294.第254章 隴右套路深第787章 天子有德者居之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177.第160章 驚天弊案(3)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227.第199章 勇氣傳說第33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第6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174.第157章 屬於基哥的盛世(本卷完)第539章 水火九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