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海納百川

辛夫人和史朝清抵達汴州後,就被安排在開封城內一處普通的宅院裡,四周也不是很安靜,白天有孩童的打鬧聲,晚上有雞鳴狗叫聲,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或者說汴州民風浮躁,喜好逐利,根本安靜不下來。

方重勇就這樣把史朝清他們晾着,既不接待,也不處置,隔三差五的送一些糧食和普通衣物給他們。那些服侍辛夫人的下僕,也都是辛氏的家僕。

這種態度,讓史朝清心癢難耐,又像是懸在半空之中不掉下來。不往下看還算好,往下一看是萬丈深淵,怎會不令人膽怯?

好在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很久,十多天之後,朝廷派了一位禮部郎中,來到史朝清母子居住的院落。

正是春風得意,官路亨通的元載。

如今的元載,也算是方清身邊的大紅人了,提的很多策略都被朝廷採用,可謂是鐵桿狗腿子。

如果方清現在讓元載弒父才能當宰相,那麼這一位也會毫不猶豫,將他那已經下葬多年的老父親拉出墳頭再殺一次。

方清經常說的天下大同,說的公理大義,元載之類的人不以爲然。可是他們對於誰更有前途,將來誰能當天下共主,卻看得比誰都明白。

方清怎麼想的不重要,他將來能不能稱帝,能不能改朝換代,很重要!

“官家恩德,冊封史朝清爲河陰縣公,爵位可傳於後人,每一代降一級。

即日起,史朝清擔任嶽州刺史,暫且不必到任。

賜開封城內宅院一座,俸祿與食邑,按朝廷規章下發。”

元載搖頭晃腦,字正腔圓的宣讀聖旨,一副典型的公事公辦模樣。

嶽州在洞庭湖附近,那是顏真卿他們那個“朝廷”的管轄區,壓根就去不了,只是掛名而已。史朝清心中不是滋味,但又不好說什麼,只能耐着性子將聖旨聽完。

“謝聖人恩典。”

等聖旨讀完,史朝清對元載叉手行禮道。

哪知道元載剛纔臉上還漫不經心的,聽到這話以後立刻面色大變,一臉正色對史朝清強調道:“汴州沒有聖人,只有官家和天子。這份恩德是官家給你的,要謝的話,你必須謝官家纔是。”

換句話說,在元載口中,汴州的所謂“天子”,史朝清無視他就行了。說得如此露骨,連傻子都能聽出來。

“在下失言了,失言了。”

史朝清諾諾不敢言,只得連聲抱歉。

元載眉毛一挑,得理不饒人。

他將雙手背在身後,板着臉呵斥史朝清道:“官家是要臉面的人,有些話不方便直說。但元某不怕丟臉,就把話直說了吧。朝中很多人,是想將你們母子處以極刑的,至少也是個抄家流放貶爲奴籍。是官家力排衆議,說不能苛待回頭是岸的人。”

不是吧?

史朝清一時間亡魂大冒,搞不清楚到底是元載在嚇唬人,還是確有此事!

“那……那在下應該怎麼辦?”

史朝清一時間也有些手足無措。自家也沒有貌美小妾可以送,而且聽聞方清也不好這一口啊!

那該怎麼討好對方呢?

“這樣吧,你和你母親現在一起隨元某去府衙,當面謝謝官家,這件事就算完了。”

元載裝模作樣的說道。

史朝清點頭稱是,連忙叫上其母辛夫人,一行人匆匆忙忙趕到府衙,卻聽說方重勇已經去開封縣城外渡口,看什麼“起重吊機”安裝去了。

史朝清不明白這玩意到底是啥,但能讓方清親自去觀摩監督的玩意,勢必不能小覷。

還是大聰明比較心細,知道辛夫人是女流之輩不方便拋頭露面,於是叫了一頂府衙裡迎來送往的“轎子”,讓辛夫人坐在裡面,然後引着衆人前往城外運河渡口。

此刻汴州運河渡口的晨霧還未散盡,史朝清隨着走在轎子側面,已能聽見碼頭此起彼伏的號子聲。

禮部郎中元載特意將青緞轎簾掀起來,讓辛夫人能夠看到外面的景色,也讓初冬的寒氣裹着市井聲浪灌進轎廂。

辛夫人被河邊的冷風一吹,驟然一哆嗦,心中暗罵元載不是東西。

“河陰縣公請看,這便是官家賜下的恩澤。”

元載對走在轎子旁邊的史朝清說道,同樣是讓坐在轎子裡的辛夫人可以聽到。

辛夫人繡着金線的袖口微微發顫。透過轎窗望去,十多丈寬的河面上,擠滿掛着各色牙旗的漕船,桅杆如林遮住了對岸輪廓。

熙熙攘攘的河面,就好比滿是行人的大街,船挨船,船擠船,幾乎是船頭碰船尾。

岸邊渡口處,挑夫們正在卸貨,如同螞蟻搬家一般,將船上的貨物堆放到專用的平板車上。還有一個巨大的“怪物”,長着一條粗粗的獨臂,許多民夫們正在安裝它,將其固定在渡口。

頭裹青巾的挑夫,接過漕船船伕遞過來的麻布包裹穿梭跳板,正健步如飛、揮汗如雨的跑個不停,從史朝清一行人經過,帶起一陣風。

不遠處棧橋入口豎着一個牌子,上面用紅漆寫着幾個醒目的大字。

不是什麼忠君愛國,也不是什麼官家最大,而是一句極爲功利性的口號: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勞駕讓道!安某要上船了!”

兩匹油光水滑的駱駝突然橫在轎前,駝鈴震得史朝清耳膜生疼。

本來氣勢逼人,但看到元載所穿官袍,這位牽着繮繩,自稱“安氏”的胡商,訕笑着用生硬的汴州官話賠笑:“官爺,這批汴州青花瓷器要趕午時裝船,時間不等人啊,麻煩您讓讓。”

他身後幾十峰駱駝背上,白底藍紋的瓷器在麻布袋中若隱若現,花紋煞是好看。

西域胡商作爲絲綢之路的中間商,眼光是絕對不差的。這次來汴州,別的什麼都不買,唯獨將這白底藍紋的青花瓷買了一大堆。

元載用腰間的唐刀子敲了敲轎欄,四個轎伕立刻退到道路一旁,懶得跟這種勢利眼胡商計較。

商隊走了,駱駝與貨物一起被裝船。

史朝清盯着那胡商離去的背影,感受到了一種撲面而來的富庶與興旺,像極了當年長安胡商雲集的金光門,那是長安出西域的起點。

胡商在汴州可以安安穩穩的進行交易,把外面的貨物帶來,將本地的貨物帶走,其間不會出現什麼幺蛾子,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了。

越是安定的地方,人們就會越是嚮往,久而久之,一個新世界就被建立起來了。

並非長安纔是都城,人才匯聚,金錢匯聚,物資匯聚的地方,纔是都城。

從來都是天下人成就了大唐,成就了長安,而不是相反。

人走了,長安也就什麼都不是了。

人心散了,大唐也就什麼都不如了。

這一刻,史朝清才明白天下大勢的洪流,幾乎是在沖刷臉龐,這些新人新勢力新事物,哪裡是突然冒出來的呢?他們一直都在,潤物無聲般的發展壯大。

可笑自己以前在幽州城的時候,對此毫無察覺。

“上好的汝窯青花瓷!一百文一套!一套四十八件,買了不虧啊!”

路邊的商鋪傳來店夥計的叫賣聲。

不過沒什麼人去搭理他,汴州賣東西的多,魚龍混雜。一百文買四十八件瓷器,這貨色能是“上好汝窯”的?

汝窯可是半官方性質的瓷器窯,方清主持開的,那裡產的瓷器,是一百文能買一籮筐的東西麼?

看到何不食肉糜的史朝清上前詢問,元載差點沒笑出聲來,拼命忍住。

辛夫人不關心瓷器,此刻她看到運河岸邊某個布棚下,滿臉煤灰的窯工正在卸貨。粗麻繩捆紮的石炭摞得比人高,過路婦人都是躲得遠遠的,生怕石炭的黑灰塵沾染到了自己的衣裙。

辛夫人忽然抓緊轎簾,她看到這些窯工臉上都黥了面,上面寫了一個“囚”字。

“挖石炭這活計傷命,官家說讓死囚去挖,按他們的工作量來評定,每個月給他們的家人發點錢。”

元載淡然說道,看向那些死囚的眼中充滿了鄙夷。

官家還是太仁慈了,讓這些死囚挖石炭挖到死不就好了麼,爲什麼還要給他們的家人發補助呢?

元載想不明白,不過也懶得深究了,這終究只是一件小事。

別說方清的某些行爲在他看來有些婦人之仁,太過軟弱迂腐。就算對方是個惡霸,名聲極差,那也不打緊。

只要方清聽他的建議,給他升官,那麼他元載就是方清最好的狗,對方讓他咬誰他就咬誰。

囚徒推着裝石炭的平板車經過,對方的脖頸上竟纏着紅綢。看管他們勞作的衙役走到元載身邊,對其行了一個大禮。

元載面色淡然的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多問。

“那些是?”

一旁的史朝清疑惑問道。

“去年水患時,聽李歸仁命令,來黃河岸邊挖掘河堤,想放水淹汴州的死囚。

這件事,你父親也有參與哦,外出千萬別說你是史思明之子。”

元載捻着鬍鬚,言語中帶着威脅,面露不屑的繼續說道:“這些人本該千刀萬剮,但官家開恩,許他們修渠贖罪。河陰縣主細看他們腳踝麼?“

史朝清這才注意到囚徒腳腕繫着紅繩銅鈴。每走一步,鈴鐺便會因此震顫,發出刺耳的聲響,倒像廟會巡遊的裝扮。

叮鈴!叮鈴!

叮鈴!叮鈴!

這些衣衫襤褸之人發出詭異的聲響,好像來自地獄的惡鬼一般,路上行人紛紛退散。史朝清察覺到,本地人看向這些囚徒的目光之中,都帶着不加掩飾的厭惡。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外鄉人來本地挖本地的母親河,想淹死本地人。那就別怪本地人羞辱他們,視他們爲仇寇了。

普通人的感情都是樸實的,誰對他們不好,他們就對誰也不好!

“官家賜死他們,反倒是讓他們解脫,而不是像現在。”

聽到元載的話,轎子裡的辛夫人幽幽一嘆道。

她覺得,讓活着的人一輩子感覺恥辱,殺人誅心也不過如此了。但史朝清卻是想起剛剛那個,寫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牌子,好像明白了什麼。

或許在方清看來,人分爲兩種,一種是有用的,另外一種是有其他用處的!

前一種是要合作共贏,後一種就是純粹的耗材,要榨乾身上最後一點價值。

死囚去挖石炭,顯然比一刀宰了更划算。死囚苟活,挖出來的低價石炭讓汴州百姓得了實惠,讓方清這個官家得了好名聲。

皆大歡喜!

正在這時,元載忽然指向河面,一艘雙層樓船正在落帆,船頭“蓬萊鹽場“的朱漆匾額下,兩個小吏捧着賬冊唱名道:“登州蓬萊鹽場精鹽兩千石到貨,開始認購鹽引!“

接貨的商賈立即舉起木牌大喊道:“青州崔氏認兌三百石!”

“汴州西市何百萬認兌五百石!”

史朝清不明就裡,不知道這是唱的哪一齣。

元載其實也不是很懂,劉晏在管這一攤,據說是因爲朝廷根本沒有那麼多人力,去發行那麼多零散的鹽引票據,所以是採取了“分銷”的辦法。

有點類似於方重勇前世的人民銀行作爲央行,並不直接參與貨幣發行。而是將發行權,分包給了商業銀行,每一家吃一點。

鹽船到渡口唱名,既是認購會,也是向外人說明,汴州是真的有鹽可以用鹽引取的,不是虛空造紙幣。

由此穩定貨幣槓桿造成的通脹,穩定人們對於超發貨幣的信心。

史朝清完全不明白這是在幹什麼,但是大受震撼。他從懷裡掏出一張之前拿到的鹽引,據說可以直接當錢用。

元載的話側面證明了,汴州確實有底蘊也有想法。比起丘八們明火執仗的劫掠,還是汴州朝廷這種多管齊下的手腕厲害得讓人害怕。

因爲遇到對手拿刀,一般人都會反抗,而這種經濟上的軟刀子,則是令人防不勝防!

“娘,看那個!”史朝清聲音有點乾澀,還有些顫抖。

運河拐彎處,五架水輪正借水力推動磨盤,從這裡引出一條渠水向南,似乎是灌溉之用。脫殼的麥子如雪瀑傾入木槽,規模碩大無比。

這種對於地方上的精細開發,把農業的生產力落到實處,是史朝清沒有見過的。

在他看來,把田分給佃戶不就是在行善政咯,做到這些,就已經做到極致了。那些分到田的佃戶們,生活會立刻好起來。

難道還需要再做什麼嗎?

對於史朝清的淺薄見識,辛夫人也看出了幾分,她對史朝清招了招手,待對方過來後,這才低聲說道:“辛氏祖宅附近,也有類似的水輪,就是沒那麼大。附近所有人家要磨面,都要來我們家,那邊什麼東西都是我們家的,不像汴州這裡,是共用的,給點錢就能磨面。”

辛夫人已經注意到沿着運河的街面上很多商鋪,賣炊餅賣湯餅的,如果沒有穩定渠道的麪粉,這些商鋪不可能開業。

所有的一切,背後都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操控。

“官家就在那邊,你們快過去謝恩吧。”

正在這時,元載讓轎伕停下,對着史朝清指了指不遠處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人。對方此刻似乎正在跟裝配“大吊臂”的民夫們爭論着什麼。

第538章 水火九重天(上)爲方大帥挽尊第434章 小節與大義第795章 蓄勢待發第602章 天街再踏公卿骨第573章 潛伏的毒蛇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394章 外行指揮內行第605章 急流勇退第610章 掰手腕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第326章 人在做,天在看313.第271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第567章 鹽之戰第667章 白拿的錢財第12章 暗流涌動第452章 暴雨急襲第524章 專打銀槍孝節287.情況穩定272.第238章 run away第60章 退學威龍第321章 基哥大破防第411章 精緻利己主義者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症晚期患者第407章 秦王繞柱走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254.第221章 狗官雄起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231.第203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613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第754章 進退兩難第494章 寧可我負天下人第364章 聖女賣身救國記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第629章 開封伎術學院第621章 文體兩開花第427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529章 以卵擊石?205.第181章 影子選手第437章 騎虎難下第570章 人性經不起考驗第310章 丘!八!之!魂!第307章 逐漸崩壞的建制派190.第170章 大唐科舉資格審查第86章 一寸山河一寸險227.第199章 勇氣傳說第500章 與其爲難自己,不如噁心他人第589章 不詳的預感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第676章 一石二鳥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月末求票第6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427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565章 人與人的憂愁並不相同第64章 求跟讀268.第234章 募兵一時爽,軍費火葬場第60章 退學威龍第70章 用力過猛第432章 回望舔狗秀成堆第465章 菜就多練第732章 經濟戰爭第392章 獅子大開口第469章 殺人不見血第66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477章 祭天小能手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155.第141章 春潮帶雨晚來急313.第271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第445章 摻沙子大法第702章 衝過陣的都是兄弟第706章 兵變技術哪家強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389章 永無真相的迷案143.第132章 疾走的基哥第614章 升官發財換老婆第707章 天作孽,尤可爲第463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488章 站如嘍囉268.第234章 募兵一時爽,軍費火葬場296.第256章 望梅止渴第661章 人心詭譎猛如鬼第418章 焦慮成災下午要去醫院補牙278.與平凡、庸俗、能力有限的自己和解吧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第706章 兵變技術哪家強315.第272章 “副本”版本更新107.第104章 離譜的大唐官場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第511章 羊羣效應第463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306章 援神,啓動!第721章 染血的長安254.第221章 狗官雄起第608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
第538章 水火九重天(上)爲方大帥挽尊第434章 小節與大義第795章 蓄勢待發第602章 天街再踏公卿骨第573章 潛伏的毒蛇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394章 外行指揮內行第605章 急流勇退第610章 掰手腕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第326章 人在做,天在看313.第271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第567章 鹽之戰第667章 白拿的錢財第12章 暗流涌動第452章 暴雨急襲第524章 專打銀槍孝節287.情況穩定272.第238章 run away第60章 退學威龍第321章 基哥大破防第411章 精緻利己主義者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症晚期患者第407章 秦王繞柱走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254.第221章 狗官雄起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231.第203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613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第754章 進退兩難第494章 寧可我負天下人第364章 聖女賣身救國記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第629章 開封伎術學院第621章 文體兩開花第427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529章 以卵擊石?205.第181章 影子選手第437章 騎虎難下第570章 人性經不起考驗第310章 丘!八!之!魂!第307章 逐漸崩壞的建制派190.第170章 大唐科舉資格審查第86章 一寸山河一寸險227.第199章 勇氣傳說第500章 與其爲難自己,不如噁心他人第589章 不詳的預感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第676章 一石二鳥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月末求票第6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427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565章 人與人的憂愁並不相同第64章 求跟讀268.第234章 募兵一時爽,軍費火葬場第60章 退學威龍第70章 用力過猛第432章 回望舔狗秀成堆第465章 菜就多練第732章 經濟戰爭第392章 獅子大開口第469章 殺人不見血第66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477章 祭天小能手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155.第141章 春潮帶雨晚來急313.第271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第445章 摻沙子大法第702章 衝過陣的都是兄弟第706章 兵變技術哪家強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389章 永無真相的迷案143.第132章 疾走的基哥第614章 升官發財換老婆第707章 天作孽,尤可爲第463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488章 站如嘍囉268.第234章 募兵一時爽,軍費火葬場296.第256章 望梅止渴第661章 人心詭譎猛如鬼第418章 焦慮成災下午要去醫院補牙278.與平凡、庸俗、能力有限的自己和解吧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第706章 兵變技術哪家強315.第272章 “副本”版本更新107.第104章 離譜的大唐官場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第511章 羊羣效應第463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306章 援神,啓動!第721章 染血的長安254.第221章 狗官雄起第608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