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天作孽,尤可爲

轟隆!

外面電閃雷鳴,傾盆大雨像是不要錢一般的嘩啦嘩啦,在空中形成一道水幕。

整個汴州,都籠罩在雨水之中。

汴州府衙的大堂門柱上,掛着一個豎着寫的臨時牌匾,名叫:汴州防汛指揮部。

方重勇正坐桌案前辦公,周圍的桌子也坐滿了人。

寫政令的在寫,畫地圖的在畫,還有傳令的人進進出出,異常的忙碌。

“賈郎中,還沒有標註出來嗎?”

方重勇瞥了一眼正在地圖上描線的賈耽,語氣中帶着催促。

“官家,好了,就快好了。”

賈耽慌忙不迭的回答道,眼睛卻一直盯着大地圖。整個汴州,五條運河,包括黃河在內的諸多河道,都在圖上畫得明明白白,甚至連河流寬度都標註出來了。

“元府尹,巡視河堤的人還沒回來麼?”

方重勇看向元結問道。

“快了快了,換班的時間還沒到。”

元結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他知道方重勇現在火氣很大,只是大家都沒辦法而已。

自古黃河水患就很嚴重,不過在王莽之後,漢明帝劉莊派大儒王景來治理黃河,情況一度得到了改善。

後者在分析了水災形成的原因之後,提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治水方案。

王景的辦法,今人看起來無甚稀奇,但當時卻是創舉。

他採取了兩個辦法並舉來解決問題,即挖掘新河道分流和建造水門堵泥沙。

對於河道淤積的問題,王景提出開闢新的黃河河道,通過挖掉淤積的泥沙,緩解了河道通暢性的問題。

而面對上游帶來的新泥沙,王景則是築造了一系列的“水門”,將泥沙在沿途進行清理,減少黃河主幹道的積沙和淤積。

這些創新的措施在當時無疑會爲治理黃河帶來成效。

然而唐代時,王景的福利已經吃完了。黃河水到了中游,也就是洛陽附近的時候變得舒緩,大量泥沙沉積於此。

而且汴州的水患,本不該如此嚴重。

只是因爲開發運河,大量引黃河水入汴河,又將開封附近各河道連通,改變了本地河流的生態,導致汴州各河段水位皆大幅上漲。

一時間,危堤處處都是!

往年雨水不豐沛的時候,還看不出什麼來,零星問題很快就能處理。今年的雨水特別多,於是汴州的情況就……爆炸了。

是天災,也是人禍,是開發汴州所付出的代價。

享受了運河帶來的經濟發展與商業繁榮,就要承受水患造成的損失,上天一直都是很公平的。

“何百萬那邊怎麼樣,趕製的麻袋能不能及時送來?加固河堤不能沒有麻袋,填上去的土,被水一衝就散了!”

方重勇又看向劉晏催促道。

“官家,昨夜才送來一批,已經運到河堤上去了。新的一批,只怕要到今晚才能送來。已經是日夜不停的在趕工,所有的工坊都在加班加點的編織。”

劉晏有些無可奈何的說道。

“來不及了,去開封城,及皇宮周邊的住戶家裡收購,只要是能裝土的袋子,哪怕是用竹子編的籮筐,也給本官找來用!

現在我們就是缺的時間,一旦汴州被洪水衝進來,多年發展的成果也就付之東流了。

挨家挨戶的動員人力,現在不是偷懶的時候了,汴州遭災,無人可以倖免!”

方重勇再次催促!

他是真着急了,無論如何,要把今年的汛期挺過去。一邊堵缺口,一邊開始修石頭堤壩,但是這需要時間。

劉晏對他叉手行了一禮,隨即大步離去。外面的雨還在下,絲毫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銀槍孝節上了沒有?他們現在人在哪裡?”

方重勇看向李筌質問道。

“回官家,已經全部出動了,分成了幾批,在幾條運河周邊巡視。

包括其他各州在內,已經動員了十萬民夫搶修河堤,開新渠引水分流。”

李筌滿臉無奈答道。

方重勇太緊張了,或者說,太把洪水當回事了。

歷代很多統治者,他們也不是沒經歷過洪水。但無論洪水怎麼肆虐,也絕對是淹不到他們頭上的!

“那就好。”

方重勇長出了一口氣,只要禁軍出馬了,那就是真的盡全力了,再逼迫辦事的人,也沒有任何意義。

“叫人送點飯食過來,先歇一歇吧。”

方重勇招呼身邊的大聰明說道,他們這些人已經在衙門吃住了好幾天,一個個都累得精疲力盡。哪怕是晚上,大家換班值守,也保證至少有一半的人在。

有什麼突發狀況,可以隨時處置。

不一會,簡單的飯食被端了上來,都是些類似胡餅,餑飥之類好拿又方便吃的東西。

方重勇抓着一個餑飥往嘴裡送,看着賈耽在地圖上描繪,諸多河流如同血管一般,只是周邊打着不少“補丁”。

那些都是舊有的河堤,是原本就地勢較低的地方,已經出現過水患。

這些地方,其實並不令人擔心,麻煩往往出在“未標註”的位置。比如說昨天,通往鉅野澤的白溝,有一段就發洪水了。

數萬人前往那邊,堵了一晚上,到今日午時才勉強堵住。

“請官家放心,下官繪製地圖的時候,已經把比較危險的地方,標註出來了。

現在運河基本上不會出問題,其他河流水量不大,即便決堤,也不會一潰千里。”

賈耽安慰方重勇說道。

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汴州各條河流,都是疥癬之疾。就算大水漫灌,也翻不出什麼浪來。

真正的麻煩在於黃河,其水量是運河的數十倍不止,黃河岸邊要是哪個地方決堤了,後果不堪設想。

這個情況誰也沒有說,此刻說出來也改變不了什麼,反而是動搖軍心。

“官家,您可別光顧着防洪救災啊,還有件大事沒辦呢!”

嚴莊小心翼翼的走過來,壓低聲音說道。

“還有什麼事情,能比救災更重要的?”

方重勇面帶不滿之色質問嚴莊道。

“您可別那麼說,今年洪水氾濫,又恰逢新天子繼位。這是上天在示警呢。

天子若是不下罪己詔,難道要百姓們議論上一任天子是如何駕崩的麼?而且,會不會有居心叵測之人,把矛頭指向官家您呢?”

聽到這話,方重勇無言以對。

嚴莊看問題的角度十分新奇,然而,卻又完全符合這個時代普通人的價值觀。

天子代天牧狩,如今洪災是上天降下懲罰,那定然是天子做錯了什麼!

如果天子不下罪己詔,那是不是說……朝中有奸佞,隻手遮天,矇蔽聖聽了呢?

這個就不能深究了。總之,讓李偒下個罪己詔,把“黑鍋”接住,是很必要的。

他不接這個黑鍋,那就會有人把矛頭指向方重勇。

用愚昧的手法去對付愚昧的精神debuff,這也算是魔法對轟了。

“把罪己詔寫好,讓李偒去蓋玉璽!現在防洪正忙,別跟他廢話!”

方重勇非常乾脆,一點也不糾結,直接大手一揮,從善如流。

他就是這點好,聽勸不頭鐵。只要謀士們的意見是中肯的可以用的,馬上採納。

“下官這便去辦。”

嚴莊叉手行了一禮,繼續說道:“官家也歇一歇吧,洪災乃是命數,自古黃河便有三年一決堤,十年一改道的說法,這是人力所不能扭轉的。”

“本官把百姓們當人,待汴州有難時,他們便願意出死力。你去辦事即可,不必多言。”

方重勇擺擺手道。

發展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但可以把代價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不能任由代價無限擴大。

通過抗洪,可以把汴州本地的組織架構重新梳理一下,把汴州朝廷的官員們,也梳理一下。

大浪淘沙,人才總會冒出來的!

總之,不白忙活!

正當嚴莊轉身打算走的時候,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車光倩,帶着兩個親兵來到衙門大堂。

那兩個親兵,還捆着一個全身溼漉漉,已經被打得鼻青臉腫的漢子。

車光倩把斗笠丟到地上,連蓑衣都不脫,直接對方重勇抱拳行禮道:“大帥,末將帶兵巡視黃河,看到有一夥人,正在挖掘河堤!麾下士卒憤怒不止,末將約束不住,將這些人全宰了,就只剩下一個留着問話。還請大帥恕罪!”

“挖河堤?黃河?”

方重勇瞪大眼睛,心跳都漏了一拍。

他們修河堤都來不及,加班加點的趕工,動員的民夫十萬以上。結果這時候有人在挖河堤,想淹死他們!

方重勇上去就是一腳,將那漢子踹倒在地上!

“饒命啊官爺,不是我們要挖的啊,是李歸仁逼的,不挖我們殺全家啊!妻兒老小還在鄴城,不挖不行啊!”

那漢子跪在地上哭訴道,聲淚俱下。

“這人就知道這麼多,其他的什麼也不知道,跟我們說的也是這些。家人被李歸仁控制,然後夜裡乘船渡河,開挖黃河河堤。

據他說的,已經挖了幾日了。”

車光倩一臉無奈說道。

李歸仁這一手可真是夠毒辣的,不派丘八派民夫,以這些民夫的家人爲人質,威脅他們去幹這些斷子絕孫的缺德事。

然而,即便是抓到了人,即便是現場把人控制起來了,又能如何呢?

李歸仁完全可以說他根本不知道這件事,都是河北的刁民發了瘋,想禍水東引。

畢竟,只要黃河南岸遭災,北岸就安全了,這個其實也不難理解的吧?

這些挖河堤的河北民夫雖然是被逼迫,但心中也未嘗沒有“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思呀。

“現在堤壩如何?”

方重勇看向車光倩詢問道。

“回大帥,已經派人搶修了,暫時無大礙。只是,末將只聽說有千日做賊的,沒聽說有千日防賊的。

這夥人是在濮州的黃河河堤上挖掘,離得近恰好被我們撞見。

但若是還有沒撞見的呢,黃河沿岸,離開封縣不遠的就有鄭州、滑州、濮州,遠一點的還有齊州與濟州。

千里大堤多少人也不夠巡視的。

再說了,如此下去極爲被動,最後總會防不住的。”

車光倩憂心忡忡的說道。

方重勇做事有底線,不代表其他人做事也有底線。比如說李歸仁就沒什麼底線可言,黃河南岸淹死多少人都不關他事。

這一類起於草莽的軍閥,就是做事百無禁忌。把他們逼急了,什麼缺德事都幹得出來。

“李歸仁,留他不得了。”

方重勇伸出一隻手,做了一個劈砍的手勢。

在場衆人也都是頻頻點頭。

不得不說,李歸仁的所作所爲,已經超出了在場所有人的心理底線。

這個人,這個勢力,必須予以堅決殲滅。要不然,誰也不知道黃河岸邊會出什麼幺蛾子。

或許,李歸仁此舉,就是在故意刺激方重勇和汴州朝廷,引他們來攻。這些都是很難說的。

只不過,哪怕是陷阱,哪怕有困難,也沒辦法退卻了。

天災洪水,外加添亂的軍閥,雙鬼拍門之下,汴州指不定要出什麼大亂子。

“官家,李歸仁既然敢做初一,我們那我們就能做十五。

派人去黃河北岸挖壕溝,引黃河水入黃河故道,此道入口在滑州白馬對岸。

黃河若是走此道,則直接走相州,過鄴城,衝滏水;途經洺州,最後衝到幽州,一口氣淹死李歸仁和史思明這兩個王八蛋!”

嚴莊陰惻惻的在方重勇身邊建議道。

還是你踏馬夠狠啊!

方重勇面色古怪的看了嚴莊一眼。

黃河漢代以前是走河北的,也叫所謂的“北道”,後來又不走了,跑去跟濟水平行流動,變成了所謂的“東道”。

北宋末年的時候更猛,因爲某些原因,往東南走了,被稱爲“南道”,也叫“淮泗道”。

如今的黃河流向總體而言算是“東道”,不經過傳統意義上的河北。

黃河改道,濮陽附近的兩岸,算是“河腰”。河腰上游異常穩定,河道千年如此。河腰下游則多災多難,如同被掃把掃過的地面一樣,經常變道。

嚴莊的意思很簡單,方重勇也學李歸仁,派人在濮陽對岸的河北地界,找到黃河故道(很好找),一鏟子下去,在黃河河腰上踢一腳!

黃河便會瞬間改道!

相州、洺州、冀州、幽州的人,迎接史無前例的黃河大洪水吧!舊河道早就被填得七七八八,有些還是良田,周圍都住滿了人。

這一招的威力有多大,想想就會感覺害怕。

衆人都看向方重勇。

汴州在濮州的上游,反正不管怎麼鬧,也影響不到汴州的生濟。

“畜生可以學人,人不能學畜生。”

方重勇搖搖頭,沒有采納這條毒計。

“帶着他,去汴州各街各坊磕頭認錯,讓汴州的百姓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做好了這些,就饒他一條狗命吧。”

方重勇疲憊的擺擺手說道,長出了一口氣。

第541章 宿命的輪迴第399章 加冕爲王第338章 刁民輩出第394章 外行指揮內行第730章 臨陣換將第597章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170.第154章 打工人的自覺第20章 鮮血染官袍第510章 節帥來了不納糧283.第246章 你個糟老頭子壞滴很309.第268章 是時候給大唐人民來一點小小的第306章 援神,啓動!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症晚期患者第456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281章 西域尋親之旅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第297章 九愚一智161.第146章 中軍主將的待遇唐朝女道士的個性解放第60章 退學威龍第473章 名將的輓歌(上)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第722章 善水者溺於水第632章 凡事皆有例外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第671章 進還是退,這是一個問題第788章 送一場風光大葬第524章 專打銀槍孝節第399章 加冕爲王第471章 基哥的腳步靜悄悄第696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第698章 猛虎掏心191.第171章 拯救大兵鄭叔清第92章 風來急!170.第154章 打工人的自覺第755章 將軍百戰死第530章 以野獸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臟第458章 勢如破竹與席捲江山第11章 李隆基的煩惱第485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下)第374章 西行記187.第168章 卡bug第748章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434章 小節與大義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第505章 猛虎潛行304.第264章 回首更疑天路近第682章 來得不湊巧第402章 走基層路線第759章 要避免清算,就必須忠誠!第326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第520章 文攻武赫第424章 敵在香積寺第32章 孤獨行者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521章 敲詐勒索第776章 血灑長安(中)第57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本卷完)第764章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第579章 建國大業之捉襟見肘217.第190章 基哥的壽辰(下)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575章 話不能亂說第510章 節帥來了不納糧第384章 不動如山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第67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55章 血戰黃花堆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308.第267章 不想體面的人就給他體面第701章 變生肘腋231.第203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第561章 蠅是真的蠅,狗也是真的狗第567章 鹽之戰第607章 我要把精力用在軍事上科普小知識:反向貨幣操作第802章 郭橋兵變(下)第27章 各自的麻煩第56章 唐和鹽,百姓不能承受之重第536章 打完這一仗就能回老家275.第240章 馬太效應281.第245章 深不可測的道德下限第430章 歪和尚念正經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529章 以卵擊石?第521章 敲詐勒索第92章 風來急!晚唐五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暗時代”第396章 show me the money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203.不是藥方的藥方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另類解第66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
第541章 宿命的輪迴第399章 加冕爲王第338章 刁民輩出第394章 外行指揮內行第730章 臨陣換將第597章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170.第154章 打工人的自覺第20章 鮮血染官袍第510章 節帥來了不納糧283.第246章 你個糟老頭子壞滴很309.第268章 是時候給大唐人民來一點小小的第306章 援神,啓動!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症晚期患者第456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281章 西域尋親之旅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第297章 九愚一智161.第146章 中軍主將的待遇唐朝女道士的個性解放第60章 退學威龍第473章 名將的輓歌(上)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第722章 善水者溺於水第632章 凡事皆有例外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第671章 進還是退,這是一個問題第788章 送一場風光大葬第524章 專打銀槍孝節第399章 加冕爲王第471章 基哥的腳步靜悄悄第696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第698章 猛虎掏心191.第171章 拯救大兵鄭叔清第92章 風來急!170.第154章 打工人的自覺第755章 將軍百戰死第530章 以野獸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臟第458章 勢如破竹與席捲江山第11章 李隆基的煩惱第485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下)第374章 西行記187.第168章 卡bug第748章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434章 小節與大義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第505章 猛虎潛行304.第264章 回首更疑天路近第682章 來得不湊巧第402章 走基層路線第759章 要避免清算,就必須忠誠!第326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第520章 文攻武赫第424章 敵在香積寺第32章 孤獨行者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521章 敲詐勒索第776章 血灑長安(中)第57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本卷完)第764章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第579章 建國大業之捉襟見肘217.第190章 基哥的壽辰(下)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575章 話不能亂說第510章 節帥來了不納糧第384章 不動如山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第67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55章 血戰黃花堆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308.第267章 不想體面的人就給他體面第701章 變生肘腋231.第203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第561章 蠅是真的蠅,狗也是真的狗第567章 鹽之戰第607章 我要把精力用在軍事上科普小知識:反向貨幣操作第802章 郭橋兵變(下)第27章 各自的麻煩第56章 唐和鹽,百姓不能承受之重第536章 打完這一仗就能回老家275.第240章 馬太效應281.第245章 深不可測的道德下限第430章 歪和尚念正經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529章 以卵擊石?第521章 敲詐勒索第92章 風來急!晚唐五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暗時代”第396章 show me the money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203.不是藥方的藥方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另類解第66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