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金秋十月會獵龍城

白石堡外,大唐安東軍將士正在徐徐打掃着戰場,然而不時的卻有高句麗或奚人軍隊前來騷擾着唐軍將士打掃戰場。

然而,早已嚴陣以待的唐軍將士射得這些來襲的敵軍,潰不成軍。

營州總管張儉一臉狐疑的道:“大都護,你說這些人是不是傻,明知是死,還要飛蛾投火般前來送死!”

“他們不是傻,而是他們丟了非常重要的人!”李世績望着楊萬春身邊那些死戰不退,形成的屍山,淡淡的笑道:“我們這裡沒有找到淵太祚的親衛以及儀仗,照目前這等情況看,顯然高句麗奚人也沒有遇到淵太祚。”

張儉一愣,一臉狂喜道:“大都護,你的意思是,我們還有機會生擒淵太祚?”

李世績點點頭道:“應該可以!”

《舊唐書·東夷·高麗傳》載:高句麗“其官大者號大對盧,比一品,總知國事,三年一代,若稱職者,不拘年限。交替之日,或不相抵服,皆勒兵相攻,勝者爲之。其王但閉宮自守,不能制御。次曰太大兄,比正二品。對盧以下官,總十二級。

淵太祚這個大對盧,總體大約相當於唐朝的正一品官職,不過大唐從二品以上都虛職,唯一可以與其相對等的,大概也只有秦王李世民的天策上將了。

一旦抓獲或殺掉淵太祚,那麼功勞是顯然易見的。

隨着李世績一聲令下,安東軍諸軍精銳開始四散開來,漫山遍野尋找淵太祚。

雖然各軍沒有尋找到淵太祚的蹤跡,李世績卻不敢大意,淵太祚作爲高句麗的大對盧,可謂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不會輕易離開國境。如果是掛帥出征另當別論,可是淵太祚若是掛帥出征,絕對不會率領這麼少的軍隊。

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孽。

李世績一隻手捧着牛腿肉,用小刀將牛肉塊切碎,一塊塊的送進嘴裡嚼着,眼睛卻一直盯着地圖,眉頭擰成個大疙瘩。

在關中吃牛肉的價格非常貴,差不多跟吃錢一樣,然而在安東牛肉已經是安東軍將士們的日常口糧了。

張儉眼看忙活了五六天,連淵太祚的影子都沒有見到,非常鬱悶。張儉狼吞虎嚥的啃着一條羊腿,一邊嘟囔道:“我軍銳氣正盛,兵甲精利,這些都不是秘密,高句麗人也好,奚人也罷,他們也不是蠢貨,他們肯定不會正面迎敵的。如果讓末將來指揮,肯定是將主力隱藏在老虎山、白泉山那一帶的山區,等你們遠道來攻,同時派出大批精銳遊騎不斷騷擾,疲憊你們,等到你們體力和補給都耗得差不多了再傾巢出動,將你們團團圍住!”

他咂了咂嘴,說:“堅壁清野、遊騎襲擾、以逸待勞,這些套路東胡人都熟得很,不知道多少名將就栽在了這三板斧上。”

李世績沉默半晌,說:“你說得也不無道理,但是我覺得不會這麼簡單。我總有一種感覺:他們要有大動作了。”

李世績將這個異常情況,以最快的速度稟告李建成。

……

白石堡東北三百餘里雙溝谷內,一座掛着狼頭大纛的龐大軍帳內,奚族元俟折部首領李婆固手中拿着一支沒有尾羽的木製箭桿,沉吟不語。

披着一身盔甲的高句麗大對盧淵太祚正在用唐言介紹道:“這是唐國安東軍所用擘張弩的制式弩箭,打幾年交道了,萬萬不會認錯!”

李婆固的嘴角帶着一分笑意用東胡語道:“唐國的味道不小,他們的手,都伸到大鮮卑山來了,他倒是不怕自己撐死!”

淵太祚面帶憂色的嘆道:“比起遠在關中的唐國三十萬精銳,李世績的安東軍纔是我東遼東十三部的生死大敵,此番大戰,各部精銳盡出;結果你們看到了,安東軍傷亡不足千人,而我們死了足足三萬五,傷者無計……”

李婆固目光兇狠的瞪着淵太祚吼道:“你們高句麗人才死了不到三千,我們奚族五部死了八千多人……”

“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光一個安東軍窮我們遼東十三國,都已經不是對手了!”淵太祚意味深長的望着李婆固道:“你也不想想,等李唐騰出手來,他們會放過我們嗎?別忘了楊隋的那百萬冤魂,你們奚人也出了不少力!”

李婆固將弩箭放下,嘆息了一聲道:“若不是李世績的安東軍在這裡擋着,我們遼東十三部,越過邊牆,觀兵右北平,都不是難事,長安城裡那位李皇帝,不恭恭敬敬割一塊肉下來,休想將咱們打發回去……”

“你的夢該醒醒了!”淵太祚一臉猙獰的吼道:“據可靠消息,大唐的皇帝已經換了,換了李建成,李建成可不是小富既安的李淵,我們遼東十三部已經大禍臨頭了!”

李婆固淡淡的笑道:“我們和你們高句麗不一樣,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牧馬黃河,入主中原,就算唐國引軍東征,我們大不了可以投降,我想唐國一定會接納我們的!”

淵太祚滿臉冷笑道:“你真是太天真了,狼要吃羊不僅僅是因爲狼餓了,還是可能是狼的心情不好,你們願意把自己全族人的性命,都寄託在狼的心情上嗎?”

李婆固沉吟道:“我們不是你們高句麗人,你們的膽子太大了,明明是一隻羊,妄想稱霸遼東,簡直和夜郎國一樣,自大的沒邊,熟不知,你們這纔是取死之道!”

淵太祚頗爲不以爲然。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發展方向和自己的戰略目標,高句麗人其實並算純粹的遊牧民族,他們也是農耕文明,建立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個城市。高句麗作爲東北亞的小強,已經完全可以吊打新羅、百濟、扶余以及三韓,可是他們並不滿足這種東北亞的小強,開始想要挑釁中原王朝,做着妄圖入主中原的美夢。

只是他們生不逢時,如果高句麗強盛的時候遇到中原亂世,他們大可以像鮮卑慕容部或鮮卑拓跋部一樣,衝進中原撿漏。只是高句麗第一次侵吞遼西的時候,被隋文帝楊堅一聲令下,三十萬大軍齊出,雖然遇到瘟疫,隋軍損失慘重,可是高句麗卻直接認慫了。

後來在楊廣時代,他們開始作死。雖然楊廣在高句麗損失百萬大軍,然而高句麗其實也不好過,要不然隋末亂世,戰亂十數年他們也不會窩在平壤城內不動彈。

可是,當他們恢復元氣的時候,赫然發現。中原局勢大變,唐朝已經取得了基本上的統一,特別是在陳應這隻異世蝴蝶的影響下,區區一個李世績,一支安東軍,就把遼東十三部落按在地上摩擦。

按說,他們既然吃了虧,那就老老實實磕頭認錯,唐朝也肯定會接受他們的投靠。

只是淵太祚並不一樣,他作爲大對盧不僅對高句麗有着極強控制權,他還想着取代高建武,成爲高句麗王。

想要成爲高句麗王,必須有拿出手的功績,於是他就想聯合遼東諸族,先把唐軍從遼東驅逐出去。

於是,在寒風呼嘯的時候,淵太祚親自出使遼東十三部,促成了這次聯盟,用這一次血淋淋的事實,告誡遼東十三部,大唐非他們可以獨立硬抗的。

儘管淵太祚沒有成功說服奚族五大部落之一的李婆固,可是,在這個時候,他不介意先讓高句麗吞併奚族與契丹族,然後糅合各部,形成絕對的力量,對抗大唐。

就在淵太祚準備發動突然襲擊,殺死李婆固的時候,有一個不速之客抵達了遼東,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東突厥前處羅可汗阿史那俟利弗設的心腹,現東突厥頡利可汗麾下心腹謀臣柔然人步鹿根。

高句麗淵太祚說服不了李婆固,畢竟高句麗距離奚族太近,雙方都知根知底,乙支文德採取詐敗之計,引誘隋軍三十萬五千人進攻大同江,然後水淹九軍,隋軍兵敗如山倒,按說獲得此戰大勝的高句麗應該實力大增纔對。

事實上李婆固非常清楚,這一仗幾乎沒有贏家。隋軍雖然大敗,但是垂死掙扎之下給高句麗以重創,十數萬高句麗軍隊死傷超過半數,至今軍中超過三分之二都是剛剛滿十五六歲的半大孩子。

至少高句麗沒有可以威脅到奚人的實力。但是東突厥不一樣啊,東突厥是草原上數十年的霸主,曾經二十餘萬大軍雁門關圍過楊廣,攻破關城不計其數,雖然近年來勝少敗多,不可否認,東突厥伸手一根小手指,就可以輕易捏死奚人。

步鹿根的來意非常簡單,頡利可汗邀請遼東十三部首領以及高句麗、扶余、新羅、百濟等國主或首領,金秋十月會獵龍城。

步鹿根沒有犀利的言辭,也沒有滔滔不絕的口才,而是冷冰冰的扔下一句話,去不去隨意。

李婆固臉色頓時大變。

他可以無視高句麗的威脅,因爲他知道高句麗是一個樣子貨,打起來誰輸誰贏不知道,可是東突厥的實力他非常清楚,一旦跟東突厥反目成仇,東突厥分分鐘可以滅掉他們奚人。

李婆固躬身道:“貴使放心,小王一定到時率領族中精銳,前往龍城,一睹大突厥勇士風采……”

步鹿根望着淵太祚笑道:“高句麗如今是大對盧做主,那麼高建武不必去龍城,我們可汗樂意見到大對盧在龍城會獵!”

淵太祚一聽這話,知道東突厥願意看到淵太祚成爲高句麗王,至少願意維持現狀,連忙道:“貴使放心,我一定到場!”

步鹿根輕飄飄的道:“那你們現忙,我還要再走數十個部落!”

……

身在長安的陳應以及大唐朝廷其實還沒有意識到,此時,圍繞着大唐已展開了一個非常龐大的陰謀。

隨着長女的出生,長女的名字成了李秀寧與陳應的矛盾爆發點,李道貞的兒子姓了李,叫李嗣業,這讓李秀寧非常嫉妒。

女兒剛剛出生,李秀寧就對陳應道:“女兒的名字我已經想好了,就叫李文彪!”

“噗嗤……”陳應聽到這話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到,他指着粉嫩嫩如同瓷娃娃一般可愛的女兒道:“你居然給她取名文彪?能不能上點心?”

李秀寧反駁道:“南朝名士琅琊諸葛恢的長女就叫諸葛文彪!”

陳應斷然拒絕了這個名字。

李秀寧想了想道:“那不如叫李文熊!”

“打住……”陳應真的怒了,他指着李秀寧道:“閨女的名字,你不用操心,我來取!”

說着,陳應的大腦開始快速運轉着。

“李詩音?”

大腦裡剛剛冒出這個名字,馬上就被陳應拋出腦外。因爲這個人在古龍大大小說裡結局並不好。

有人說,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

陳應望着小小的可人兒,腦袋裡不自覺的浮現一抹讓他兩世爲人卻魂繞夢牽的身影,陳應呢喃道:“若曦……”

就在這時,原本微閉着眼睛的女兒,突然睜開了眼睛。

李秀寧笑道:“你看,女兒都同意了,她就叫若曦,李若曦!”

陳應隱隱感覺不對勁,到底哪裡不對勁卻一時半會也沒有想起來。

看着李若曦正在一個人無聊的吐着奶泡泡,李嗣業與陳謙小哥倆悄悄摸到嬰兒牀前。

陳謙伸手指着李若曦胖呼呼的小臉道:“叫哥哥……”

李嗣業一邊晃着嬰兒牀,一邊笑道:“叫哥哥!”

“我是大哥!”

“我是二哥!”

李嗣業笑道:“小妹,大哥會保護你,誰敢欺負你,大哥幫你揍他!”

陳謙伸手去扯李若曦的耳朵,陳應這才一拍額頭,終於明白了到底哪裡不對勁。

李秀寧讓女兒隨了她的姓。

作爲後世之人,孩子姓什麼,陳應還真不在意,畢竟最大的悲劇是跟着自己姓了二十年,卻不是親生的。只要是親生的孩子,姓什麼真無所謂了。

看着陳應心情低落,李秀寧有點不好意思。

畢竟,對於女兒的姓氏她耍了一些小手段,故意把女兒的名字取成文彪,這樣以來,陳應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文彪上面,自然而然的忽略了前面的姓氏。

李秀寧揚了揚手中的名敕道:“依陳郎的,女兒叫李若曦,已經送到了宮裡!”

陳應嘆了口氣道:“你喜歡就好!”

“生氣了嗎?”李秀寧低聲問道。

陳應搖搖頭。

李秀寧道:“那你笑一個!”

陳應露出一個比苦還難看的笑容。

李秀寧看着陳謙與李嗣業圍着嬰兒牀,然後道:“陳郎,你別生氣,大不了人家補償你!”

陳應反問道:“補償……怎麼補償!”

李秀寧的臉微微紅,偎依在陳應肩膀道:“你做夢的時候說過,做試試……人家陪你!”

此時不可描述的言語。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何月兒聲音。

“陳郎,郢州刺史段偃師段使君求見!”

陳應無奈的嘆了口氣道:“一個月後,希望你不要食言!”

李秀寧紅着臉道:“妾身絕不食言!”

……

陳應的車駕在官道上行駛,馬車裡的段偃師一臉惶急的道:“快點再快點!”

陳應皺起眉頭道:“段志玄要發配到哪裡?”

Www ⊙тт kΛn ⊙¢Ο

段偃師哭喪着臉道:“據說是劍南道……”

陳應點點頭道:“加快速度!”

終於,官道上出現一隊軍兵押解着長長的一串囚犯緩緩而行。

陳應與段偃師在馬車上,挨個看着衆囚犯。突然段偃師連忙示意車伕停下。

段偃師跳下車駕,拉住一名囚犯哽咽道:“志玄……”

前秦王府統軍、正四品忠武將軍段志玄擡頭仔細看清段偃師的面目,噗通跪倒,號啕痛哭起來。道:“父親大人,兒子不能進孝了!”

段偃師朝着陳應的馬車連連磕頭道:“陳大將軍……救命啊!”

陳應嘆了口氣,跳下馬車。

前後的囚犯見狀,一窩蜂圍過來齊齊跪倒哭號。

押送囚犯的兵丁衝過來,不由分說掄起刀槍柄,將囚犯們揍得滿地亂滾。

陳應怒吼道:“住手!”

帶隊的統軍冷笑道:“你是何方神聖,敢管這等閒事?”

劉仁軌趕過來吼道:“大膽,這是持節左衛大將軍,東宮太子太保,你們竟敢無禮?不要命了麼?”

統軍將信將疑地上下打量陳應。

沒有辦法,陳應既沒有穿着官服,也沒有攜帶儀仗,關鍵是陳應的馬車都非常低調,實在看不出是當朝太子太保的樣子。

劉仁軌怒吼道:“面節如面君,陛下親授符節在此,你們兀自端坐馬上,難道不怕犯下大不敬之罪麼?”

統軍趕緊揮手示意兵丁停止毆打囚犯,翻身下馬,單跪倒在陳應面前道:“卑職不識得上差,還請上差恕罪!”

陳應道:“此番我奉聖敕南來,就是爲了此事,你把這些人都放了罷!”

統軍大驚失色道:“卑職不敢,我們將軍明令卑職將這些囚犯押解到劍南道!”

陳應搖搖頭道:“陛下上敕,已明白宣示天下,事連廢秦王府世子,連廢秦王世子者,盡皆赦免,並不得相告邀賞,違者反坐。你們明知此敕,還要擒拿這些人,本身已經有罪,你回去告訴他,叫他自劾,否則我回長安,第一件事,便是上表彈劾他抗旨不遵。這不是兒戲,你要原話向他轉達,明白麼?”

統軍垂頭喪氣地朝陳應一稽。

解開鐐銬的段志玄過來給陳應磕頭道:“多謝陳大將軍相救!”

陳應淡淡的道:“不必多禮,這是陛下明令下的敕文。”

段志玄驚愕的道:“陳大將軍,這是真的?秦王府所有舊人都被赦免了?”

陳應點點頭。

段志玄感嘆道:“新皇究竟是怎樣的人?”

陳應沉默不語。

PS:這幾天有點忙,今天就一章,五千二百字!

第一九七章據虎牢竇建德無奈撤軍第二十五章艱難的選擇(二更)第一二一章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第二十三章苟富貴不相忘第六十八章李道貞的野望分類強推感言第三十一章二子奪嫡還是三子奪嫡?(一更)第二三六章誰能力挽狂瀾?第五十九章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第一二三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十二章涇陽如瘋如狂第六十五章在劫難逃第二三三章世族門閥還真是有錢第二一六章最壞的就是混個從龍之功第六十五章鋼鐵洪流席捲而下第五十九章裴寂的算計(下)第二十六章居長安大不易第六十六章外強中乾的空城計第四十三章血月殺戮第八十二章天降橫財第一零八章某些人就不是長記性第六章紅山堡第四十七章若不取之天必棄之(二更)第一零六章給陳應一點顏色看看第十章老兵不死第三十一章明修馳道暗渡河西第一三九章陳氏不絕猛虎不死(二更)第三十九章李秀寧的弱點第一五八章阿史那思摩大意失荊州第二四八章靈州抓緊時間備戰第五十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一百零五章問世間情爲何物第一二九章洛陽城速戰速決第二十二章天下大還是朝廷大(一更)第六十章旁企地要跑了第六十九章未必會輸第一七三章想跑門都沒有第五十五章未卜先知(一更)第一六三章陳大將軍救秦王(萬更求訂閱)第二三八章外強中乾斬首行動第五十七章驅羊衝陣第十二章意想天開的發明(三更)第三十七章任人宰割(月票過百加更)第五十章蘇定方我看好你(一更)第七十四章跪下唱征服第一四零章挖一個大坑請君入甕第一六四章楊文乾造反真正的原因第十四章意亂情迷第六章陳應心中的魔鬼(爲書友37036439飄紅加更)第一章我李世民會回來的第五十二章薑是老的辣(二更求訂閱)第十四章文明星火燎原(一)(二更)第三十章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二更)第七十三章死生契闊與子成悅第一七五章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四四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三章急智生擒賊首第一二三章侯莫陳崇的猛虎義從第一百零二章讓松贊干布與頡利爲伴第一六三章陳大將軍救秦王(萬更求訂閱)第一一三章沒有問題纔怪第二八四章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絕不能動第一三三章陳令公不幸何人得利?第一一七章蒸汽機火車跑起來了第六十五章一刻鐘破關第六十九章頡利聽說你的胡旋舞跳得不錯第二七五章異變迭起席捲而去(二更)第五十四章人啊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四十五章轉變(一更求訂閱)第十七章相位誰屬第一四五章李秀寧大鬧秦王府第一一三章將有五危愛民可煩(二更)第八十四章無事獻殷勤第四十章鼻子要受罪(一更)第七十章羽絨被和羽絨服第三十七章卿本佳人奈何爲賊?第二二三章識大體顧全大局第一二二章以己之短擊敵之長第四十四章撞到鐵板了第七十八章柴紹的憤怒第五十六章那一槍的風情第二十一章狡猾的對手第一九七章安西軍進擊第二十五章靈州沒有軍隊只有義民(一更)第九十七章富貴險中求第六十八章殺一人爲罪屠萬人爲雄第一九四章不必理會繼續進發第一八五章陌刀之下無名將(上)第八十三章物竟天擇強者爲尊第二零九章激烈留給後人看第二三零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第一零零章惡人自有惡人磨(二更)第六十八章莫須有第十六章哭笑不得第二十八章火牆與火炕(上)第二三二章血腥撕殺三軍爭勇第二十一章局勢不妙第六十四章大人物的待遇(三更)第五十六章那一槍的風情第五十二章劉仁軌是何方神聖
第一九七章據虎牢竇建德無奈撤軍第二十五章艱難的選擇(二更)第一二一章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第二十三章苟富貴不相忘第六十八章李道貞的野望分類強推感言第三十一章二子奪嫡還是三子奪嫡?(一更)第二三六章誰能力挽狂瀾?第五十九章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第一二三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十二章涇陽如瘋如狂第六十五章在劫難逃第二三三章世族門閥還真是有錢第二一六章最壞的就是混個從龍之功第六十五章鋼鐵洪流席捲而下第五十九章裴寂的算計(下)第二十六章居長安大不易第六十六章外強中乾的空城計第四十三章血月殺戮第八十二章天降橫財第一零八章某些人就不是長記性第六章紅山堡第四十七章若不取之天必棄之(二更)第一零六章給陳應一點顏色看看第十章老兵不死第三十一章明修馳道暗渡河西第一三九章陳氏不絕猛虎不死(二更)第三十九章李秀寧的弱點第一五八章阿史那思摩大意失荊州第二四八章靈州抓緊時間備戰第五十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一百零五章問世間情爲何物第一二九章洛陽城速戰速決第二十二章天下大還是朝廷大(一更)第六十章旁企地要跑了第六十九章未必會輸第一七三章想跑門都沒有第五十五章未卜先知(一更)第一六三章陳大將軍救秦王(萬更求訂閱)第二三八章外強中乾斬首行動第五十七章驅羊衝陣第十二章意想天開的發明(三更)第三十七章任人宰割(月票過百加更)第五十章蘇定方我看好你(一更)第七十四章跪下唱征服第一四零章挖一個大坑請君入甕第一六四章楊文乾造反真正的原因第十四章意亂情迷第六章陳應心中的魔鬼(爲書友37036439飄紅加更)第一章我李世民會回來的第五十二章薑是老的辣(二更求訂閱)第十四章文明星火燎原(一)(二更)第三十章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二更)第七十三章死生契闊與子成悅第一七五章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四四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三章急智生擒賊首第一二三章侯莫陳崇的猛虎義從第一百零二章讓松贊干布與頡利爲伴第一六三章陳大將軍救秦王(萬更求訂閱)第一一三章沒有問題纔怪第二八四章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絕不能動第一三三章陳令公不幸何人得利?第一一七章蒸汽機火車跑起來了第六十五章一刻鐘破關第六十九章頡利聽說你的胡旋舞跳得不錯第二七五章異變迭起席捲而去(二更)第五十四章人啊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四十五章轉變(一更求訂閱)第十七章相位誰屬第一四五章李秀寧大鬧秦王府第一一三章將有五危愛民可煩(二更)第八十四章無事獻殷勤第四十章鼻子要受罪(一更)第七十章羽絨被和羽絨服第三十七章卿本佳人奈何爲賊?第二二三章識大體顧全大局第一二二章以己之短擊敵之長第四十四章撞到鐵板了第七十八章柴紹的憤怒第五十六章那一槍的風情第二十一章狡猾的對手第一九七章安西軍進擊第二十五章靈州沒有軍隊只有義民(一更)第九十七章富貴險中求第六十八章殺一人爲罪屠萬人爲雄第一九四章不必理會繼續進發第一八五章陌刀之下無名將(上)第八十三章物竟天擇強者爲尊第二零九章激烈留給後人看第二三零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第一零零章惡人自有惡人磨(二更)第六十八章莫須有第十六章哭笑不得第二十八章火牆與火炕(上)第二三二章血腥撕殺三軍爭勇第二十一章局勢不妙第六十四章大人物的待遇(三更)第五十六章那一槍的風情第五十二章劉仁軌是何方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