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霜刃(一)

已經入了秋,空曠的原野裡,夜風徐徐吹過,給已經發黃的野草鍍上一層銀白色的霜。天地之間,一片蒼茫。

“涼了!”老哈曼捶打了幾下自己的老腰,蹣跚鑽出帳篷。抓起一把草叉,繼續蹣跚着往牲口欄方向走。已經六十多歲的老骨頭了,最怕的就是夜風吹。然而,此刻他卻偷不得賴。

今年夏天的雨水少,牲口沒抓上多少膘。而給城主大人的羊毛稅,給天方教的天課、五一稅卻半分都逃不得。去年五十里外的老噶廈家纔不多晚交了幾天,兩個兒子便被抓去服勞役,最後竟給活活給累死在柘折城裡。老哈曼連兒子都沒有,萬一給天方教徒帶走了,豈不連個骨頭渣子都收不回來?!

可即便今年將稅交上了,又能逃多久呢?自從城主投靠了大食人之後,賦稅的花樣就一年多過一年。而與此同時,皮革、氈子和幹蘑菇的價錢,卻是一路暴跌。以前每逢入秋,來自大唐的行商就會挨個部落拜訪,送來大夥急需茶磚、絲綢和藥材。將牧民們積攢了一年的皮子、氈子和幹蘑菇打成捆買走。但是現在,天方教要收人家三倍的稅,就是因爲人家不信安拉!如此,誰還願意再冒着被馬賊和天方教聯手打劫的風險做這種本來利潤就不高的雜貨生意呢?!

算了,不想這些,能熬一天就一天吧,說不定明天就熬出頭了呢?往馬槽中添了幾叉乾草,老哈曼咧嘴苦笑。河中這帶向來沒有固定的主人。今天倒向大食,明天也許就倒向了大唐。對於同樣是異族的唐人,老哈曼本來也不甚感冒。但現在,與大食人的作爲比較起來,唐人的一言一行都顯得那樣可愛。他們的官府也徵收財貨,卻很少把手伸到每個普通牧人的氈包裡。他們的軍隊也殺人,卻很少對付手無寸鐵的老幼貧弱。他們與城主、國主老爺們的爭鬥,更像是神仙打架,凡人會受到波及,卻不至於連條活路都剩不下。而那些狂熱的天方教徒,則像極了一羣蝗蟲,除了石頭之外,幾乎沒有它們吃不下的東西…….

“的,的,的的,的,的,的的”一陣由遠及近的馬蹄聲,嚇得老哈曼一哆嗦,手中的乾草全都掉到了地上。是在過兵,只有軍隊,纔會發出這麼急促的馬蹄聲!憑着多年養成的習慣,他迅速吹滅了掛在牲口棚前的火把,丟下手裡的草叉,一頭扎進草垛中。然後向漫天神明默默祈禱,“佛祖、火神、安拉,不管你們哪個有空,請保佑老哈曼,保佑老哈曼不被人發現,至於其他東西,誰愛拿走誰拿走……”

彷彿是聽見了他的禱告,那一小支軍隊只是匆匆在他的氈包前停了停,就又去遠了。沒有放火燒帳篷,沒有遷牲口,也沒有將他賴以活命的糜子拿走。甚至連擺在帳篷內火堆旁的銅碗和銅壺,都沒有拿…

從草垛中鑽出來的老哈曼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愣愣地看着自己的牲口圈,自己的氈包和自己的所有財產,嘴角不斷顫抖。天啊,天啊……。忽然,他將手伸出來,伸向頭頂陰沉的夜空,“長生天啊,您終於開眼了啊。開眼了啊!”

“這賊老天,終於開眼了!”騎在馬背上,沙千里心裡也在狂呼。快三年了,在這片土地上忍氣吞聲地憋了三十多個月,終於盼到了重新揚眉吐氣的一天。

三年來,他不敢讓弟兄們露出安西軍餘部的身份。不敢擴充隊伍,不敢做“大生意”。他眼睜睜地看着周圍一座座防禦上充滿破綻的城市,卻不敢帶領屬下進攻。遇到城主們的私兵,他望風遠遁。遇見馬賊同行,他俯首做小。他躲,他藏,他忍,臥薪嚐膽,他終於等來了,老天開眼的這一刻。

把大唐戰旗插在他們家門口。讓那些首鼠兩端的城主、國主們在大唐的戰旗前顫慄。讓那些投靠大食人,將被俘的安西將士賣往異國他鄉的地方豪強們,爲他們的愚蠢和短視而付出代價。讓恆羅斯畔那些無名冤魂看到,我沙千里不是孬種,我回來了,我帶着咱大唐的隊伍回來了。我爲你們復仇來了。你們在九泉之下,可以將眼睛閉上了!

回想起今天發生的一切,沙千里就覺得恍然如夢。上午,他還是個馬賊。下午,就重新成了大唐的將軍。而晚上,則帶着隊伍掉頭殺向了柘折城。那個與他一見如故的小王將軍,,那個年紀青青卻虛懷若谷的欽差大人,居然毫無保留地接受了他的提議,虛張聲勢,主動向河中地區的諸侯發起進攻。

平心而論,無論是在提議之時,還是在出發之後,沙千里對自己所獻的計策都沒多少把握。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他只是想借機試探試探,新投靠的主將王洵有多大魄力,多大肚量。已經死過一回,他不會再輕易地將自己和麾下弟兄們性命交給別人。如果欽差的表現實在令人失望的話,他寧願找個機會與其分道揚鑣,以免於危難時刻再被拋棄一次,成爲沒有人照管的孤魂野鬼。

欽差大人的表現很令人非常滿意。除了開始見面時那略顯生分的寒暄之外,其他一切所作所爲,都有些出乎沙千里的意料。沒有世家子弟身上常見的那種跋扈,也沒有少年得志者身上常見的那種高傲。彷彿經歷過很多風浪般,欽差大人的一舉一動,都帶着與年齡不太相稱的成熟。然而這種成熟卻不會令人感到冷漠,相反,你卻時時刻刻,能感受到此人內心深處的赤誠。

“咱們這王將軍,不是一般人!”側頭看了看渾身上下煥然一新的老夥計黃萬山,他低聲點評。

“當然,要不人家能不到二十歲就當了中郎將,咱們兩個都三十大幾了,卻連個隊正都沒混上!”在私底下,黃萬山卻不像於人前那般木訥,咧了咧嘴,笑着迴應。

“小聲點兒!”沙千里嚇了一跳,目光本能地向四下逡巡。他和黃萬山兩個的校尉官職都是自封的,當初只是爲了更好地將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弟兄聚攏在一起。後來長時間與疏勒那邊聯繫不上,也就只好將謊言維持下去,免得隊伍中令出多門。而在與王洵剛剛相遇那一刻,出於某種驕傲,他們二人沒有主動說明。現在,則連說明的機會也沒有了。王將軍居然直接就將他們提拔到了五品都尉的位置上,對他們以往的履歷問都沒問。

想到先前那個虛假的校尉身份在回到疏勒後可能會被拆穿,沙千里心中就像被塞了一團草。黃萬山對此卻非常看得開,搖了搖頭,又笑着說道:“怕什麼,你看小王將軍會是個沒擔當的人麼?他既然把都尉的空白告身給了你我,就不會輕易再將其收回去。況且以咱們倆現在的資歷,做個校尉還不綽綽有餘?”

“話可不能這麼說?!”沙千里又向四下看了看,繼續小聲嘀咕,“畢竟軍中有軍中的規矩。回頭如果對照着花名冊查起來…….”

“那又怕甚?咱們當初是事急從權。而小王將軍就是咱們兩個的伯樂。按軍中慣例,他有自行保舉任命屬下官佐之權。只要咱們倆好好賣命,讓他覺得這兩張空白告身沒有給錯了人…”

“也倒是!”聽好朋友如此說,沙千里的心中終於踏實了一點兒。只要活人,就或多或少有一些向上的野心。他老沙自問不能免俗。以前在高仙芝帳下,不能出頭是因爲沒有合適的表現機會,而如今,王將軍卻將整場戰鬥的臨敵決策之權交給了他。

倘若錐子處於穎中,當脫穎而出。有了機會,就一定要把握。在兩年多的馬賊生涯裡,柘折城附近的一草一木,他都探聽得清清楚楚。哪個堡寨是堆放草料的地方,那個堡寨裡邊圈着大匹的戰馬,哪個堡寨可以找到足夠的乾酪和奶酒,對他來說比自己的五根手指頭還要熟悉。無論哪一個,只要迅速拿下來,再放上一把火,就能令俱車鼻施汗元氣大傷。在王將軍心裡,自己和好朋友黃萬山的地位,也會愈發穩固超然。

“你是不是想搶在王將軍到來之前,先幹上一票?!”不愧爲對方的好朋友,黃萬山見沙千里突然沒了動靜,立刻猜到了他心中所想。

“嗯!”沙千里點點頭,算作默認。單憑自己的力量完成不了這麼大的任務,他需要好朋友的配合。“照目前速度,咱們明天日落前後,就能到達柘折城外。趁着俱車鼻施汗沒有反應過來…”

“我覺得,咱們還是等一等爲好!”向來以他馬首是瞻黃萬山卻一反常態,搖搖頭,低聲打斷。

“爲什麼?”沙千里大失所望,低聲喝問,“小王將軍待你我不薄……”

黃萬山笑了笑,再度打斷他的話,“正因爲他待你我不薄,你我纔不能搶這個頭功!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將軍大人想要的,可不只是給俱車鼻施一個教訓。他真正想要的是,是整座柘折城!即便你我不聯手煽動他,他也會主動發起攻勢。只不過早一些,晚一些的區別罷了!”

“你是說…….”沙千里心裡一下子變得很亂,皺着眉頭回憶白天的事情。王將軍虛懷若谷,很容易就被自己說動了。一旦接受了自己的建議,便立刻付諸行動。整個過程乾淨利落,半點兒都不拖泥帶水。

“他不僅僅是相信咱們!”見沙千里依舊滿臉困惑的模樣,黃萬山低聲提醒。“那封常清那是天底下一等一的謹慎人,不會把出使的重任,交到一個耳軟心活的人手上麼?所以,王將軍估計心中已經有了改變策略的念頭,我們兩個,只不過在火上添了把柴而已!”

“嗯,可能,可能真的是這樣!”將下午面見王洵的過程,反覆回憶了兩遍,沙千里終於接受了好朋友的分析。“你怎麼不早提醒我?我居然在大人面前沒完沒了地賣弄!蠢到家了,我真是蠢到家了!”

“遇事都是你出頭,我裝啞巴,咱們兩個不是一向這個樣子麼?”黃萬山笑了笑,低聲反問,“況且你一直說自己懷才不遇。此時不表現,還要等到什麼時候表現?!”

“可是不該露的怯,也都露了!”沙千里揮動馬鞭,作勢欲擊。“那你說,到了柘折城下後,咱們該怎麼辦?咱們到底該怎麼辦?”

“等!”黃萬山以一個字作爲答案

“等?”沙千里望着對方,雙眼充滿了不甘,“什麼都不做?”

“什麼都不做。頓兵城下,給大人創造機會!”黃萬山點點頭,正色說道。

第2章 殘醉(三)第4章 光陰(四)第6章 驚蟄(五)第6章 驚蟄(二)第2章 霓裳(七)第4章 樓蘭(四)第2章 天河(二)第1章 笳鼓(四)第5章 紫袍(七)第2章 礪鋒(六)第5章 不周山(八)第2章 天河(七)第6章 驚蟄(九)第6章 大唐(六)第4章 光陰(四)第5章 春曉(二)第6章 雪夜(六)第4章 英魂(九)第6章 驚蟄(九)第4章 霜降(六)第2章 礪鋒(八)第4章 社鼠(三)第4章 英魂(八)第2章 霓裳(三)第2章 霓裳(二)第6章 驚蟄(一)第3章 國殤(八)第1章 笳鼓(四)第1章 笳鼓(一)第6章 大唐(一)第2章 礪鋒(八)第1章 白虹(四)第6章 大唐(八)第6章 雪夜(三)第1章 白虹(三)第3章 霜刃(六)第6章 驚蟄(八)第2章 礪鋒(一)第1章 羽衣(七)第2章 初雪(八)第1章 長生殿(二)第6章 雪夜(二)第5章 不周山(八)第4章 社鼠(二)第5章 紫袍(五)第5章 春 曉(一)第1章 白虹(一)第4章 樓蘭(四)第4章 社鼠(八)第4章 英魂(五)第1章 看劍(四)第2章 天河(二)第5章 春曉(二)第3章 霜刃(四)第4章 霜降(三)第1章 秋聲(一)第4章 破軍(五)第3章 霜刃(五)第1章 笳鼓(九)第2章 礪鋒(四)第2章 天威(三)第4章 光陰(二)第3章 霜刃(一)第4章 樓蘭(三)第6章 雪夜(四)第3章 早寒(三)第2章 天威(二)第3章 國殤(六)第6章 雪夜(一)第2章 初雪(三)第2章 初雪(六)第5章 不周山(九)第1章 笳鼓(九)第1章 白虹(三)第3章 壯士(三)第2章 初雪(三)第2章 霓裳(一)第3章 陽關(四)第6章 驚蟄(十)第3章 國殤(一)第5章 雙城(一)第6章 雙城(中)第2章 礪鋒(八)第1章 笳鼓(五)第4章 樓蘭(二)第3章 霜刃(七)第2章 霓裳(五)第1章 羽衣(八)第2章 初雪(一)第1章 笳鼓(九)第1章 長生殿(一)第5章 春 曉(一)第2章 殘醉(二)第1章 笳鼓(八)第6章 大唐(八)第2章 天河(五)第1章 秋聲(六)第2章 霓裳(二)第3章 陽關(八)第3章 霜刃(四)
第2章 殘醉(三)第4章 光陰(四)第6章 驚蟄(五)第6章 驚蟄(二)第2章 霓裳(七)第4章 樓蘭(四)第2章 天河(二)第1章 笳鼓(四)第5章 紫袍(七)第2章 礪鋒(六)第5章 不周山(八)第2章 天河(七)第6章 驚蟄(九)第6章 大唐(六)第4章 光陰(四)第5章 春曉(二)第6章 雪夜(六)第4章 英魂(九)第6章 驚蟄(九)第4章 霜降(六)第2章 礪鋒(八)第4章 社鼠(三)第4章 英魂(八)第2章 霓裳(三)第2章 霓裳(二)第6章 驚蟄(一)第3章 國殤(八)第1章 笳鼓(四)第1章 笳鼓(一)第6章 大唐(一)第2章 礪鋒(八)第1章 白虹(四)第6章 大唐(八)第6章 雪夜(三)第1章 白虹(三)第3章 霜刃(六)第6章 驚蟄(八)第2章 礪鋒(一)第1章 羽衣(七)第2章 初雪(八)第1章 長生殿(二)第6章 雪夜(二)第5章 不周山(八)第4章 社鼠(二)第5章 紫袍(五)第5章 春 曉(一)第1章 白虹(一)第4章 樓蘭(四)第4章 社鼠(八)第4章 英魂(五)第1章 看劍(四)第2章 天河(二)第5章 春曉(二)第3章 霜刃(四)第4章 霜降(三)第1章 秋聲(一)第4章 破軍(五)第3章 霜刃(五)第1章 笳鼓(九)第2章 礪鋒(四)第2章 天威(三)第4章 光陰(二)第3章 霜刃(一)第4章 樓蘭(三)第6章 雪夜(四)第3章 早寒(三)第2章 天威(二)第3章 國殤(六)第6章 雪夜(一)第2章 初雪(三)第2章 初雪(六)第5章 不周山(九)第1章 笳鼓(九)第1章 白虹(三)第3章 壯士(三)第2章 初雪(三)第2章 霓裳(一)第3章 陽關(四)第6章 驚蟄(十)第3章 國殤(一)第5章 雙城(一)第6章 雙城(中)第2章 礪鋒(八)第1章 笳鼓(五)第4章 樓蘭(二)第3章 霜刃(七)第2章 霓裳(五)第1章 羽衣(八)第2章 初雪(一)第1章 笳鼓(九)第1章 長生殿(一)第5章 春 曉(一)第2章 殘醉(二)第1章 笳鼓(八)第6章 大唐(八)第2章 天河(五)第1章 秋聲(六)第2章 霓裳(二)第3章 陽關(八)第3章 霜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