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唐軍的恐怖

“主公,這些是歸降的漢國武將。”

馮異押着一批投降的匈奴漢國武將,來見張華。

劉淵建立的匈奴漢國可以成爲霸主之一,武將不只是劉淵父子,還有一羣其他武將在爲劉淵效力。

劉淵的天賦可以吸引匈奴、漢人武將,相當於同時獲得農耕和遊牧的優勢,因此劉淵前期優勢巨大。

匈奴漢國倖存的武將,因爲渭水之戰兵敗,對獲得威望的張華敬畏如虎,紛紛投降。

歸降的武將有漢人,也有匈奴萬戶。

“呼延謨、尹矩、張進、胡勳……”

匈奴漢國一衆文臣武將,張華都沒有怎麼聽聞,各項能力在50~80之間。

對於沒有太大過錯之人,張華還是進行赦免,儘快安撫人心。

而且張華需要文臣武將,統治臨晉縣。

“今後你們爲我效力,設御史、軍司馬監督,如有二心,或者爲禍一方,殺無赦。”

張華重新設置臨晉縣的官員。

御史,負責監督文官。

軍司馬,監督武將。

“遵命。”

匈奴漢國投降的文臣武將,紛紛臣服,不敢反抗。

渭水之戰,張華背水一戰,以三萬破六萬,威震渭北,在關中打出了威望,匈奴漢國的文臣武將,瑟瑟發抖,不敢反抗。

這就像是鉅鹿之戰項羽獲勝,然後全天下諸侯在一段時間內,全部臣服於項羽的威壓。

張華收編了兩萬降卒,其中一萬漢軍、一萬匈奴軍。

匈奴人的地位反了過來,從主力變成僕從軍。

這批兇殘的匈奴人,其實是還不錯的僕從軍。

他們不需要多少軍餉就可以賣命。

就是忠誠度有點問題。

“主公,攻打華山鎮的唐軍撤走。”

“契苾何力倒是撤得快,否則我帶匈奴漢國的降卒南下,契苾何力的兩萬唐軍也難逃一劫。”

張華聽說契苾何力退兵,於是放緩消化匈奴漢國的速度,不急於南下,而是留在臨晉鎮,完全剔除劉淵的殘餘勢力。

“還有殘餘逃至北邊羣山,必須派兵剿滅。”

張華殺掉劉淵、劉聰父子,還剩下劉淵的養子劉曜、大將王彌,落草爲寇,在設法恢復匈奴漢國。

秦川還有諸多勢力,變數很多,劉曜、王彌只要有機會,未必不可以捲土重來。

因此,張華必須斬草除根,徹底消滅匈奴漢國的殘餘勢力。

鳳凰鎮,唐軍武將契苾何力退回此地,唐軍休整,醫師救治傷兵。

契苾何力轉入守勢,對於一直執着於進攻的契苾何力而言,相當憋屈。

唐軍始終採取攻勢,在東線突然轉入守勢,而且還有可能遭到進攻,讓契苾何力難以忍受。

“向陛下請求援軍。反正北線四萬大軍,劉崇和楊業,兩萬人足以對付他們。不如調到東線,先滅張華。否則一旦讓他做大,將會是我們大唐的強敵。”

契苾何力意識到兩萬多唐軍也無法鎮壓在秦川東面崛起的張華,於是向唐玄宗請求增兵,徹底擊敗張華。

唐玄宗建立的秦川大唐,兵分三路擴張,三線作戰,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而到現在,一直被忽視的東線,成爲隱患。

唐玄宗只在東線部署2.5萬唐軍。

唐軍實行的是精兵戰術,披甲率很高,重甲兵種的比例也到了兩成,相當誇張。

這些唐軍,抵擋袁術或者劉淵,綽綽有餘。

張華吞併袁術、劉淵,整頓兩個勢力的力量,那麼2.5萬唐軍就捉襟見肘了。

唐玄宗在北線和西線進行擴張,投入的兵力都遠遠多於東線。

北線,四萬唐軍圍困劉崇、楊業的山鎮,收到後方唐玄宗的詔令。

“東線有壓力了,陛下要調走一萬兵馬至東線,只留下你們防守,你們三萬人,應該可以困死劉崇和楊業吧?”

“放心,我觀劉崇、楊業,糧草堅持不了三個月。三個月後,劉崇、楊業必定投降。”

四萬唐軍,分出一萬人,開始向東線壓進。

劉崇、楊業死守的山鎮,楊業站在城牆上,俯視下方兵馬調動的唐軍大營。

“難道大唐其他方向的戰線出了問題,因此纔會撤掉部分唐軍?”

楊業見一向強勢的大唐,竟然調走部分兵馬,說明唐軍其他戰線出事了。

不過,城外依然有三萬唐軍,楊業出戰,還是不敵唐軍,因此楊業還是隻能死守。

除非大唐出現巨大變故,楊業纔有機會擊敗唐軍,重新恢復領地。

楊業、劉崇在賭一線生機。

儘管這種可能很低,但也並非完全沒有可能。

西線,五萬唐軍討伐羌人建立的勢力,一員白袍武將衝鋒陷陣,屠戮數百羌人,羌人的鮮血染紅白色披風。

唐軍推進,羌人勢力的山谷橫屍遍野,唐軍旌旗插在羌人的山寨上。

五萬唐軍,足以推平幾十萬人口的大勢力。

唐軍橫掃過後,清掃戰場,進行補刀,完全不給羌人任何機會。

“三萬羌人歸降。”

“擇其精銳,編入大軍。”

十幾個唐軍武將聚集,因爲他們收到了唐玄宗的詔書。

“東線似乎出現了變故,陛下令我們儘快結束西線的戰事,前往東線,鎮壓東線崛起的勢力。”

“但此地還有十餘萬羌人沒有歸降,這些羌人如果不盡快鎮壓,將來說不定會養虎爲患。”

“這是陛下的命令。來自東線的威脅,遠遠超過這十幾萬羌人。”

“那我們退兵吧。”

唐軍武將們不敢違背唐玄宗的命令,在焚燬羌人的山寨之後,五萬唐軍退出山谷,回師長安鎮。

在長安鎮獲得補給之後,他們將會揮師東進,與契苾何力匯合,鎮壓崛起的張華。

唐玄宗意識到張華在關中擁有八十萬人口,在河洛還有六十萬人口,成爲大唐的邊患,必須在張華實力超過大唐之前,進行鎮壓。

大唐經過新一輪擴張,人口達到兩百萬。

唐玄宗爲了維持自己的霸主地位,必須打壓後起之秀。

如果西線五萬唐軍、北線一萬唐軍開撥到鳳凰鎮,那麼鳳凰鎮的唐軍數量將會提升至恐怖的八萬人。

這是滅國級別的大軍。

可見唐玄宗的魄力與決心。

巔峰時期的唐玄宗,不乏開疆擴土的雄心壯志。

而且唐玄宗的眼力很強,抓住了主要的威脅。

西線的五萬唐軍大將,在離開之前,又掃視了一眼山谷。

山谷還有十幾萬羌人,這些羌人不滅,終究是一個隱患。

只是天子有令,他不得不率兵東進,否則就是違抗軍令。

羌人山谷濃煙滾滾,還不願意屈服的羌人部落,被唐軍徹底破壞,放火燒山。

巔峰時期的唐軍討滅四方蠻夷,東滅高句麗,北滅突厥,又出兵中亞河中地區,與阿拉伯帝國爭鋒,武將以滅國爲榮,甚至出現了明明沒有事情,唐軍武將主動挑事,硬是滅了別人國家這樣的情況。

這些唐軍可不是什麼善茬。

山谷裡的羌人不願臣服,唐軍在擊敗對方主力之後,又焚燬他們的營地,破壞他們的農田,讓其儘可能失去戰爭潛力,這才退兵。

羌人武將帶着殘餘的羌人從躲藏的山林出現,看到他們好不容易建立的領地被唐軍破壞,咬牙切齒,對唐軍恨之入骨。

只是唐軍的強大讓他們感受到無力。

之前的大戰,他統帥四萬羌人軍團,與五萬唐軍在山地地形交戰,本來以爲擅長山地作戰的羌人戰士可以憑藉地利擊敗唐軍,結果唐軍陣亡三千人,羌人戰士被斬一萬五千。

羌人武將之前只是聽聞唐軍的強大,但不知道唐軍到底有多強。

只有真正與巔峰時期的唐軍交戰,羌人武將才知道唐軍的恐怖。

五個羌人戰士,才能勉強換掉一個唐軍。

唐軍不只是武將加成,更重要的是精良的裝備,堅固的鐵甲,讓羌人弓箭手的箭雨傷害寥寥。

唐軍武將似乎對此戰果,還不怎麼滿意。

雖然羌人死了一萬五,但唐軍死了三千人啊。

“可惡,我想要報仇,但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擁有超過十萬大軍的大唐的對手啊!”

羌人武將咬碎牙齒,恨意滔天,但他清楚知道,自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滅掉大唐。

以五比一的戰損比,擊敗十萬唐軍,需要五十萬羌人戰士。

可是五十萬羌人戰士,至少要有兩三百萬羌人支撐,到哪裡去找那麼多羌人?

“首領,有一人前來求見!”

在羌人武將恨自己無能爲力時,羌人戰士押着一個使節,找到羌人武將。

“看來你們羌人,被大唐打的很慘,再這樣下去,你們會因此滅族。”

“你來自哪個勢力?竟敢嘲笑於我!難道小命不要了?!”

羌人武將極其暴躁,正值氣頭上,突然冒出一個勢力的使節,出言嘲諷,羌人武將拔刀,要殺此人。

“如果你不想滅掉大唐,那麼儘管殺了我吧。”

這個使節引頸待戮,完全不怕羌人武將。

羌人武將這個時候冷靜下來:“你是說你有辦法滅掉大唐?”

“不錯。大唐人口兩百萬,勢力在八百里秦川,排名第一,即使是秦孝公也不能勝之。我們主公,願意攻滅大唐,但需要各位相助。”

“好,只要能攻破長安鎮,我願率全族戰士,與你們合兵,攻打長安!”

羌人武將在得知對方的來歷之後,決定加入反對大唐的同盟。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唐軍的恐怖讓一些勢力開始暗中勾結,八百里秦川暗流涌動,絕非表面那麼簡單,霸主也並非唐玄宗一人。

秦孝公在蒙恬、王離的幫助下,討滅周圍的勢力,從人口三十萬的勢力,擴張爲人口九十萬的勢力,也因此成爲秦川一霸。

除了唐玄宗、秦孝公,還有其他朝代的勢力,明爭暗鬥,合縱連橫,沒有一個勢力願意輕易放棄,都在設法破局。

理論上而言,在關中局勢確定下來之前,任何勢力都有可能翻盤。

在大唐勢力更北邊的地區,一座三級鎮子,體型臃腫的領主坐在主位,文臣武將列於下方左右,出使羌人的使節回來,向領主說明羌人的態度。

“羌人可出兵三萬人。本來這夥羌人,可以出兵更多,但他們與唐軍三戰三敗,先後折損三萬五千人。”

“不愧是李隆基,還真是意氣風發啊。”

“主公,西邊的秦孝公,東邊的張華,都是強大的勢力,如果可以拉攏他們,覆滅大唐,只是頃刻間的事情。爲何不考慮拉攏他們?”

“此二人勢力太大,如果讓他們參與圖謀,只是前門拒虎,後門進狼,未知是禍是福。我們的兵馬數量,已經足夠了。我纔是真正的秦川霸主。”

……

“事情有點不對。”

蒙恬統帥秦軍出征,攻打一個勢力,結果引來另外一股勢力前來支援,蒙恬不得不退兵。

勢力之間相互合兵,這是正常的一件事。

但蒙恬卻隱隱察覺有些不對勁。

秦孝公建立的秦國,與唐玄宗建立的大唐之間,一些小勢力突然同氣連枝,抵禦秦軍和唐軍擴張。

“這些小勢力背後如果沒有一股強大的勢力撮合,絕不會如此齊心協力。”

蒙恬參與過戰國時代末期秦國滅亡六國的大戰,知道關東六國,因爲勢均力敵,因此勾心鬥角,反而讓秦國各個擊破。

一羣勢均力敵的小勢力,難以結盟。

除非背後有一個強大勢力擔任盟主,這些小勢力纔會共同行動。

“到底是哪一個勢力在勾結這些小勢力?又有何意圖?”

蒙恬陷入沉思。

如果他的推論正確,那麼接下來幾個月,八百里秦川可能要面臨新一輪的洗牌了。

臨晉鎮,張華派出參與長安聚會的錦衣衛回來,向張華稟報在長安鎮的見聞。

“李白、李商隱、孟浩然、魚玄機這些文人都在大唐出仕,那麼長安鎮的文化指數將會空前,長安鎮不日就要升級爲長安城了。青壯時期的唐玄宗,還真是無懈可擊。”

張華從錦衣衛這裡得知,唐玄宗年紀大約三四十歲,還有三朝名相姚崇輔佐,麾下戰將數十員,感慨大唐的國力之強。

唐玄宗時期,因爲開元盛世,大唐國力經過李世民、李治、武則天數代的積累,達到了巔峰。

如果不是因爲唐玄宗晚年爆發安史之亂,大唐帝國由盛轉衰,那麼唐玄宗也能成爲千古一帝之一。

盛極而衰,這是所有封建帝國不可避免的宿命。

只是,唐玄宗建立的秦川大唐,似乎正處於上升期,無人可擋,遠遠不到衰落期。

除非出現抗衡大唐的勢力,才能導致大唐衰落。

“楊業還在被唐軍圍困……”

張華在設法營救楊家將的楊業。

只是這個時候救出楊業,楊業也不見得會投降,否則楊業早就投靠唐軍了。

於是張華繼續種田,等待更好的時機。

第二百八十五章 猛將羅士信!第七百二十三章 你也配姓趙第二百二十章 草木皆兵,北府陷城!第四十七章 韓非變法(上)第一百三十章 匈奴漢國覆滅第三百六十一章 武舉選拔,猛將登場!第一百六十三章 西域,安西都護府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儒王守仁(大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前秦張蠔VS三國張飛!第三百零二章 生擒遼太宗第一百八十九章 氐族第一猛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勝、吳廣第六百五十九章 李世民南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組建夜不收第二百四十九章 後金三犬第七十四章 鄧艾與趙破奴第六百二十五章 荊軻刺秦(4000字)第十五章 舉大義之旗第一百三十三章 薛仁貴第五百章 後梁朱溫第五百零八章 長安盛會第六百五十三章 關羽戰龍且!第一百六十章 歐陽修第五百一十八章 神機營第六百七十五章 天牢重犯盡出!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個位面之子的鬱悶第六百五十三章 關羽戰龍且!第四百零四章 絕世天才,宋武帝劉裕!第五百七十三章 了結,五代十國的恩怨!(4000字)第七百零二章 五員名將第二百五十五章 闖王軍師宋獻策第六百八十二章 懸賞李世民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箭賜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蒙毅的可怕天賦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趙匡胤第三百二十八章 蘭陵王高長恭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袍軍(加更2/5)第三百五十八章 謝家聯姻:天真的謝道韞第四百八十八章 要走趙雲(七更)第六百一十二章 霍去病的武將面板(4000字)第六百六十七章 齊國衆將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軍VS唐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秦軍出動!第三百九十五章 趙匡胤懼怕的人物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虎將大戰李存孝!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投奔第二百九十五章 墨家與名家第四百八十二章 俘虜西晉名將(一更)第五十八章 元朝科學家第五百零八章 長安盛會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繼遷死於此地第五百五十六章 黑臉門神VS白馬銀槍!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擒晉惠帝第一百四十章 會盟孫策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虎將大戰李存孝!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支乞活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唐玄宗的聯姻請求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秀的秘密兵器第五百五十三章 北府軍的瘋狂!第二百四十章 北魏第一猛將!第二十二章 乞活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儒王守仁(大章)第三十一章 伏擊八旗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世宗柴榮(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定遠侯班超第三百三十章 斬殺後金貝勒!第五百六十九章 韓擒虎與賀若弼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見雲臺二十八將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國將門,王與蒙第六百四十三章 五虎上將齊聚!第一百六十四章 白袍,奔流!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繼遷死於此地第二百一十八章 劉邦親征第六百八十一章 王對王,大戰李世民!第五百一十八章 神機營第六百四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副校尉第一百二十七章 黃忠出仕第六十八章 趙破奴第七百零三章 迎娶三女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第七百零九章 兵聖孫武,風林火山!(4000字)第四百九十九章 春秋魯國第二百四十一章 佈局(5000字)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襲長安第六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臣服第二十三章 乞活帥陳午第四百四十章 黃忠大戰鐵鷂子第六百四十章 天下動員令!第三百四十六章 脫身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戰賈復、巨無霸!第五百二十三章 西涼軍到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三千白袍(加更4/5)第二百二十五章 女真人的困獸之鬥第五百二十六章 王彥章的死鬥!第二章 村莊之始第五百九十章 漢高祖、秦始皇!第五百三十五章 公輸班與機關城(5000字)第一百八十三章 山洪第九十五章 梁紅玉來投【求首訂】
第二百八十五章 猛將羅士信!第七百二十三章 你也配姓趙第二百二十章 草木皆兵,北府陷城!第四十七章 韓非變法(上)第一百三十章 匈奴漢國覆滅第三百六十一章 武舉選拔,猛將登場!第一百六十三章 西域,安西都護府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儒王守仁(大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前秦張蠔VS三國張飛!第三百零二章 生擒遼太宗第一百八十九章 氐族第一猛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勝、吳廣第六百五十九章 李世民南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組建夜不收第二百四十九章 後金三犬第七十四章 鄧艾與趙破奴第六百二十五章 荊軻刺秦(4000字)第十五章 舉大義之旗第一百三十三章 薛仁貴第五百章 後梁朱溫第五百零八章 長安盛會第六百五十三章 關羽戰龍且!第一百六十章 歐陽修第五百一十八章 神機營第六百七十五章 天牢重犯盡出!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個位面之子的鬱悶第六百五十三章 關羽戰龍且!第四百零四章 絕世天才,宋武帝劉裕!第五百七十三章 了結,五代十國的恩怨!(4000字)第七百零二章 五員名將第二百五十五章 闖王軍師宋獻策第六百八十二章 懸賞李世民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箭賜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蒙毅的可怕天賦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趙匡胤第三百二十八章 蘭陵王高長恭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袍軍(加更2/5)第三百五十八章 謝家聯姻:天真的謝道韞第四百八十八章 要走趙雲(七更)第六百一十二章 霍去病的武將面板(4000字)第六百六十七章 齊國衆將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軍VS唐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秦軍出動!第三百九十五章 趙匡胤懼怕的人物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虎將大戰李存孝!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投奔第二百九十五章 墨家與名家第四百八十二章 俘虜西晉名將(一更)第五十八章 元朝科學家第五百零八章 長安盛會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繼遷死於此地第五百五十六章 黑臉門神VS白馬銀槍!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擒晉惠帝第一百四十章 會盟孫策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虎將大戰李存孝!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支乞活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唐玄宗的聯姻請求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秀的秘密兵器第五百五十三章 北府軍的瘋狂!第二百四十章 北魏第一猛將!第二十二章 乞活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儒王守仁(大章)第三十一章 伏擊八旗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世宗柴榮(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定遠侯班超第三百三十章 斬殺後金貝勒!第五百六十九章 韓擒虎與賀若弼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見雲臺二十八將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國將門,王與蒙第六百四十三章 五虎上將齊聚!第一百六十四章 白袍,奔流!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繼遷死於此地第二百一十八章 劉邦親征第六百八十一章 王對王,大戰李世民!第五百一十八章 神機營第六百四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副校尉第一百二十七章 黃忠出仕第六十八章 趙破奴第七百零三章 迎娶三女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第七百零九章 兵聖孫武,風林火山!(4000字)第四百九十九章 春秋魯國第二百四十一章 佈局(5000字)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襲長安第六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臣服第二十三章 乞活帥陳午第四百四十章 黃忠大戰鐵鷂子第六百四十章 天下動員令!第三百四十六章 脫身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戰賈復、巨無霸!第五百二十三章 西涼軍到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三千白袍(加更4/5)第二百二十五章 女真人的困獸之鬥第五百二十六章 王彥章的死鬥!第二章 村莊之始第五百九十章 漢高祖、秦始皇!第五百三十五章 公輸班與機關城(5000字)第一百八十三章 山洪第九十五章 梁紅玉來投【求首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