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唐玄宗的聯姻請求

“在下姚崇,奉陛下之命,前來與閣下交好。此乃一些薄禮,還請笑納。”

姚崇作揖,向張華說明來意,果然與謝安的預測一模一樣。

姚崇年邁,但還是不得不親自前來結盟。

實在是唐玄宗與安祿山火併,已經騰不出兵力對付張華這一勢力。

“你的意思是李隆基要與我一起對付安祿山?”

張華直呼唐玄宗的姓名,讓姚崇微微皺眉。

在姚崇這個老宰相的眼中,張華有些年少輕狂了。

唐玄宗在姚崇這裡,好歹是一代明君,又是唐天子,豈能直呼姓名?

張華作爲後人,卻沒有諸多顧忌。

另外,張華的勢力,不弱於唐玄宗,足以與之平起平坐。

如果算上河洛的人口,張華的勢力已經超過了唐玄宗。

姚崇資歷太老,沒有流露出不滿,而且專注於談論正事:“安祿山爲胡人,他的部衆也多數是胡人部落的兵馬,燒殺搶掠,爲禍一方。如今關中只有我們陛下,秦孝公,還有閣下可以與之抗衡。我們陛下認爲閣下年輕有爲,願將長公主下嫁給閣下,與閣下結成秦晉之好,一同出兵,剷除安祿山這一禍害。”

“李隆基不是在開玩笑吧?”

張華愣住。

唐玄宗李隆基竟然要將長公主下嫁給自己,與自己結盟?

長公主自然是李隆基的大女兒。

這樣一來,自己豈不是成爲大唐駙馬?

唐玄宗李隆基變成岳父?

張華內心在一瞬間,閃過許多念頭。

要是自己同意聯姻,將來攻打李隆基,就變成了攻打岳父,還要背上叛亂、大逆不道的罪名。

唐玄宗這一招確實狠。

對於唐玄宗這種注重權力的皇帝而言,下嫁一個女兒,用來換取更多的政治資本,穩賺不虧。

張華看向在場的李績、謝安、陳宮三人。

這三人的智力至少有90,是張華用於攻略關中的智囊團。

張華可以通過他們的眼神來確認他們透露出來的態度。

然而,出乎意料之外,這三人,竟然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陳宮微微搖頭,明顯是建議張華拒絕姚崇的提議。

謝安投來鼓勵的目光,想要張華同意。

李績不做表示,態度不明。

三個謀臣,給了張華三個不同的意見!

這怎麼選?

張華只好用拖字訣:“事關重大,我不能立即答應你,但攻滅安祿山之事,我們或許可以詳談。”

張華對安祿山沒有多少好感。

如果攻滅安祿山,與唐玄宗瓜分安祿山的地盤,張華可以接受。

合縱連橫有一個準則,基本沒錯,那就是聯合弱小的勢力,對付強大的勢力。

安祿山一舉成爲秦川最大的勢力之後,唐玄宗開始與張華勾搭,圖謀安祿山。

安祿山攻破長安城,險些活捉唐玄宗,讓唐玄宗怒不可遏。

暫時放下之前與張華的恩怨,一起對付安祿山。

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姚崇說道:“我們唐軍攻打三原鎮,你們夏軍攻打美原鎮,兩路夾擊,安祿山的燕軍頃刻間將灰飛煙滅,請不用猶豫。”

李績插話:“這兩條路線,倒是沒有什麼問題。”

姚崇盯着張華,發現張華等人胸有成竹,於是說道:“想必閣下這幾日不在關中狩獵,而是回到了河洛。莫非你們領地的人口,又有所增加?”

姚崇還真是老狐狸,這樣都被他發覺。

姚崇隱隱意識到張華勢力擴張,唐軍未必還能壓制張華的夏軍。

兩大勢力瓜分安祿山的領地,唐玄宗還會面臨一個同樣強大的敵人。

“我如何行事,似乎與你們無關。”

張華沒有承認,也不否認。

這就是外交。

姚崇認可了張華有資格與大唐聯姻。

姚崇再次作揖:“聯姻結盟之事,還請再三考慮。”

張華令人安排姚崇在華陰縣下榻,與李績、陳宮、謝安再議聯姻之事。

是否要與唐玄宗勢力聯姻,是一大難題。

出身江左高門的謝安認可這種世家之間的聯姻,尤其對方是唐朝天子,張華就可以與唐朝皇室搭上關係,提升張華在大唐衆人之中的名望。

陳宮卻不以爲然:“聯姻不利攻取大唐,一旦出兵,將遭到口誅筆伐,不如拒絕,將來好對大唐用兵。”

張華看向李績,他相信李績也有想法。

李績答道:“此事利弊,二人具已陳述。以屬下來看,確實不宜落人口實。如果主公喜歡大唐的長公主,待擊敗李隆基之後,再納其爲妾即可。如此一來,對方乃是亡國之女,身份卑微,主公不必向李隆基稱臣。”

張華的三個智囊,一人贊成,兩人反對,就看張華的抉擇了。

“言之有理。”

最終,張華還是拒絕了姚崇的聯姻請求。

大唐長公主下嫁,相當於張華認唐玄宗當老丈人,地位上就低了唐玄宗一等,再出兵攻打唐玄宗,終究會有所顧忌。

想要與大唐皇室搭上關係,卻也簡單,擊敗唐玄宗,再強娶他的女兒即可。

而且張華這邊剛剛與孫策結盟,又與唐玄宗聯姻,很難想象孫策的反應會如何。

不過,拒絕聯姻,不代表着拒絕與唐軍合作。

次日,張華招來姚崇,約定攻打安祿山的時間。

“寒冬出兵,攻其不備。”

出乎張華等人的意料之外,姚崇代表的唐軍,竟然打算在寒冬討伐安祿山。

“樂意奉陪。”

張華見姚崇意志堅定,知道唐軍鐵了心要滅掉安祿山。

安祿山縱兵洗掠長安城的行爲,已經惹怒了十萬唐軍。

於是,張華決定與唐軍在寒冬發起攻勢,攻滅安祿山。

唐軍以李道宗爲主帥,薛仁貴、契苾何力、張士貴等武將爲各路主將。

張華也承諾至少出兵六萬,配合唐軍發起進攻。

雙方敲定每一階段的行軍路線。

唐軍正面攻打安祿山,進逼三原鎮。

張華帶兵攻打位於三原鎮東北邊的美原鎮、北邊的華原鎮,截斷安祿山的後路,然後與唐軍在三原鎮圍殲安祿山的二十萬主力。

“長公主殿下國色天香,性情溫文爾雅,難道閣下不再三考慮嗎?”

姚崇在雙方敲定進軍計劃之後,再次慫恿張華成爲大唐的駙馬爺。

“此事暫且不談。”

別人羨慕不來的事情,張華死活不同意。

姚崇也沒有辦法。

他總不能捨棄尊嚴,跪下來求張華成爲大唐駙馬吧?

這樣有損大唐皇室的威嚴啊……

現在雙方的地位因爲實力變化而對換過來,張華是大唐長公主得不到的男人。

“那麼恕我告辭了。雙方兵馬在約定的時間出徵,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

姚崇帶着隨從離開。

在離開華陰縣的地界時,姚崇轉頭看向張華的領地,對左右隨從說道:“此人不願成爲駙馬,不圖美色,其志不小,他日我們或許會被其俘虜。”

左右隨從面面相覷,姚崇對張華的評價未免也太高了一些。

實際上,張華還真不貪圖一個未曾謀面的大唐長公主。

花木蘭、孫尚香、梁紅玉、柳如是、謝道韞環繞在張華身邊,張華忙都忙不過來,每次捎些小禮物,還要五等份,讓張華囊中羞澀。

張華在意的是利益。

姚崇想要讓張華因爲大唐駙馬的身份,多少受到掣肘,而張華就是不上當,認爲自己與唐玄宗平起平坐,不願當駙馬。

姚崇離開,張華重整關中地區的兵力。

夏軍在關中有十萬兵力。

其中,禁軍五營(三萬人)、內軍四營(五萬人)、外軍二營(兩萬人)。

禁衛五營:

第一巾幗營(12500人),弓弩軍團,主將花木蘭,副將梁紅玉、孫尚香,下轄500劍婢、2000鐵鷹斥候、5000神臂弓兵、5000弓箭手。

第二宿衛營(4000人),重步軍團,主將許褚,副將馬武、周泰,下轄1000虎士、3000重甲步兵。

第三武衛營(3500人),重騎軍團,主將程咬金,副將牛進達,下轄500熊渠軍、3000重甲騎兵。

第四長水營(8000人),輕騎軍團,主將鄧艾,副將趙廣,下轄3000長水胡騎、5000輕騎兵。

第五乞活營(2000人),特殊軍團,陳午、田禋共同統領,下轄2000乞活軍。

……

內軍四營:

長驅營,騎兵,主將李績,副將趙破奴、吳元濟,下轄15000輕騎兵。

無敵營,騎兵,主將楊業,下轄5000楊家軍、重甲騎兵。

烈火營,弓騎,主將黃忠,下轄5000弓騎兵、烈火弓騎。

大樹營,步兵,主將馮異,副將周章、王平、雷薄、陳蘭,下轄5000重甲步兵、5000輕步兵、5000無當飛軍、10000弓箭手和弩兵。

……

外軍二營,各一萬人,分別駐守華陰縣、臨晉縣。外軍是用來守城的兵力,不輕易動用,實力也最爲弱小。

此次對付安祿山,內軍四營爲第一批兵馬,禁軍五營爲第二批兵馬,最多出兵八萬。

張華看到兵馬清單,也不禁感慨,不知不覺間,原來自己這麼富庶了。

“此次就領教一下發動安史之亂的兩大賊首,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厲害。”

張華重編兵力之後,開始調兵遣將,徵調糧草。

姚崇與張華約定速攻安祿山,講究的是兵快神速,否則八萬大軍,每天消耗的糧食,至少數千石。

姚崇回到長安鎮,向唐玄宗稟報與張華約定出兵之事。

“朕欲下嫁長公主給張華,此乃他的榮幸,他卻拒絕朕的好意,豈有此理!”

“待攻滅安祿山,再發兵十萬,討伐張華!”

唐玄宗因爲張華拒絕聯姻,惱羞成怒。

他可是大唐的天子啊,而下嫁給張華的又是唐玄宗最寵愛的長公主,結果卻遭到張華拒絕,讓唐玄宗顏面無存。

姚崇待唐玄宗平靜下來,而後說道:“陛下因爲近日諸事不順,比往常更加急躁了,這不是帝國興盛的跡象,臣斗膽請陛下修身養性,冷靜聖裁。”

唐玄宗沉默了一會,而後說道:“朕失態了。令江夏王統帥七萬大軍北伐安祿山,不設監軍。”

唐玄宗還沒有到昏庸的年紀,知道局勢危急,於是不再讓宦官監軍,全權委託兵馬給江夏王李道宗。

李道宗是唐朝宗親,李世民的堂弟,應該還不至於在這個時候背叛。

至於拒絕了聯姻請求的張華,唐玄宗只能希望李道宗統帥的唐軍可以先敗安祿山,再活捉張華了。

唐玄宗回到後院,見到長公主,對其說道:“張華那個小子不識好歹,竟敢拒絕聯姻。待父皇活捉張華,你再好好羞辱他一番。”

長公主看上去卻溫文爾雅,並不因此氣惱:“這大概是命數,請父皇不必因此惱怒,也不必怪罪於他人。”

唐玄宗餘怒未消:“是這個張華不識貨罷了。”

唐軍勢力北境,唐玄宗集結了七萬唐軍,準備討伐安祿山。

看似七萬唐軍面對二十萬燕軍,數量對比不利,但唐軍更加精銳。

薛仁貴手持方天畫戟,進入唐軍主帳。

唐軍主帳之內,十幾個主要的唐軍武將已經聚集。

“陛下與張華約定平分安祿山之地,使其出兵,夾擊安祿山。安祿山活不過這個冬天。”

“還請諸位接下來奮力作戰,恢復大唐。”

李道宗掃視在場的唐軍武將。

唐軍能以劣勢兵力,扛住安祿山兩個月的攻勢,還能奪回部分領地,可見這羣唐軍武將的驍勇。

“張士貴,你領薛仁貴、契苾何力二將,一萬兵馬爲前軍,程名振領兩萬兵馬爲中軍,本王領其餘兵馬爲後軍,於雪天奇襲安祿山大營。”

李道宗兵行險着。

以七萬唐軍,要擊敗二十萬燕軍,必須出奇制勝。

唐軍向北境集結,出兵七萬,而夏軍向臨晉縣集結,出兵八萬,一共15萬大軍,對安祿山形成鉗擊之勢。

三原鎮,安史之亂的兩大首領,安祿山、史思明,站在三原鎮巍峨的城牆上,向南眺望蒼莽的關中平原,披風獵獵作響。

安祿山、史思明知道歷史上的自己被兒子殺死之後,他們搶先一步,殺了自己的兒子,父慈子孝。

反正以後再生幾個兒子就是了。

兩人再次強強聯手。

“唐軍和夏軍勾結,以爲我的細作探查不出。”

“此次我們斬殺逆子,共同作出一番大事業,先殺李隆基,將來有機會,再與李世民一戰。”

“史思明,你與劉曜、王彌帶兵去守美原鎮,擊敗張華。我親自帶兵在三原鎮,迎擊唐軍。”

“美原鎮就交給我吧。河東地區的女真人,已經同意出兵相助。黃河冰封,女真騎兵過河,不費吹灰之力。”

“那麼提張華的首級回來見我。”

“是。”

安祿山、史思明二人在風雪中商議大事。

待風雪消停,兇殘的史思明翻身上馬,統帥本部兵馬前去迎戰夏軍。

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唐名將林虎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張飛的蹤跡(4000字)第六十二章 孫尚香的兵種第四百八十五章 史上最強的匈奴單于(四更)第六百七十三章 呂布迴歸!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於少保第六百九十二章 唐軍敗北!第五百八十九章 秦漢聯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脫身第一百四十五章 八千曳落河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吳起,生平不敗!第一百五十八章 選拔武將(加更3/5)第五十六章 收穫糧食第三百三十九章 隱居南陽的絕世高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王彥章的男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戰薛仁貴第四十五章 南唐後主李煜第三百零七章 秦瓊VS田橫五百士第六百六十八章 盧象升與秦良玉第三百零五章 父慈女孝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無敵第四百二十八章 西夏野利兄弟第八十四章 公子扶蘇第二十章 陳宮的天賦第三百七十三章 禽滑釐的墨家機關術第一百九十八章 蒙毅的可怕天賦第五百一十二章 福將程咬金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世宗柴榮(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銀戟太歲雪天王!第六十七章 皇太極與鰲拜第九十一章 雲臺二十八將,馬武第四百零九章 柴榮與小符後第三百四十四章 解圍第六百八十二章 懸賞李世民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勝的困境第四十一章 三級村莊第三百二十九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見雲臺二十八將在想劇情,今晚暫時無更第一百零六章 不死周泰第三百章 呂玲綺的決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周公瑾火燒連營!第四百九十一章 文鴦降服(十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春秋魯國第四百零五章 狄青的震撼第六百一十九章 商鞅的無奈!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甲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難知如陰,動如雷震!(5000字)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騎兵南下第三百零七章 秦瓊VS田橫五百士第五百九十八章 戰神霍去病!第五百二十四章 山東猛將對決第七十章 遇險第二百五十四章 血色滎陽第二百六十一章 諸葛恪第二百一十七章 逮住一個狠狠揍第二百二十章 草木皆兵,北府陷城!第六十九章 討伐匈奴第三百五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編唐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一百六十三章 西域,安西都護府第四十章 蜀漢鐵匠蒲元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戰薛仁貴第二百六十四章 光武帝劉秀!第二百三十六章 蜀漢大將軍姜維第三百六十八章 漢武帝的首席財政大臣第四百六十八章 定遠侯班超第五百六十二章 俘虜秦良玉第五百八十四章 鐵木真的草原大軍!第九十一章 雲臺二十八將,馬武第六百九十章 死戰唐太宗!第四百三十三章 縱橫家張儀第四百九十七章 崩潰的孟獲第六百四十九章 孫權與呂蒙第三百一十四章 未嘗一敗的名將第七百二十一章 戚繼光第一百章 瓦崗寨【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七章 難知如陰,動如雷震!(5000字)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戰賈復、巨無霸!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超破城第二百二十章 草木皆兵,北府陷城!第一百章 瓦崗寨【求訂閱】第六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臣服第三百八十四章 英布、王彥章的恐怖第八十六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三百零四章 三英戰呂布!第四百三十五章 花木蘭的提升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秀:我有一個妹妹第四百四十八章 高仙芝與塞琉古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樑的妖術第三十四章 金兀朮第五百三十三章 崛起於漠北的漢軍(3000字)第三百一十七章 信陵君投靠第六百零四章 霍去病出手!第六百二十三章 決勝,大秦之殤!第六百零四章 霍去病出手!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戰李存孝!第一百二十五章 五虎將黃忠
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唐名將林虎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張飛的蹤跡(4000字)第六十二章 孫尚香的兵種第四百八十五章 史上最強的匈奴單于(四更)第六百七十三章 呂布迴歸!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於少保第六百九十二章 唐軍敗北!第五百八十九章 秦漢聯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脫身第一百四十五章 八千曳落河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吳起,生平不敗!第一百五十八章 選拔武將(加更3/5)第五十六章 收穫糧食第三百三十九章 隱居南陽的絕世高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王彥章的男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戰薛仁貴第四十五章 南唐後主李煜第三百零七章 秦瓊VS田橫五百士第六百六十八章 盧象升與秦良玉第三百零五章 父慈女孝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無敵第四百二十八章 西夏野利兄弟第八十四章 公子扶蘇第二十章 陳宮的天賦第三百七十三章 禽滑釐的墨家機關術第一百九十八章 蒙毅的可怕天賦第五百一十二章 福將程咬金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世宗柴榮(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銀戟太歲雪天王!第六十七章 皇太極與鰲拜第九十一章 雲臺二十八將,馬武第四百零九章 柴榮與小符後第三百四十四章 解圍第六百八十二章 懸賞李世民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勝的困境第四十一章 三級村莊第三百二十九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見雲臺二十八將在想劇情,今晚暫時無更第一百零六章 不死周泰第三百章 呂玲綺的決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周公瑾火燒連營!第四百九十一章 文鴦降服(十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春秋魯國第四百零五章 狄青的震撼第六百一十九章 商鞅的無奈!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甲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難知如陰,動如雷震!(5000字)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騎兵南下第三百零七章 秦瓊VS田橫五百士第五百九十八章 戰神霍去病!第五百二十四章 山東猛將對決第七十章 遇險第二百五十四章 血色滎陽第二百六十一章 諸葛恪第二百一十七章 逮住一個狠狠揍第二百二十章 草木皆兵,北府陷城!第六十九章 討伐匈奴第三百五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編唐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一百六十三章 西域,安西都護府第四十章 蜀漢鐵匠蒲元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戰薛仁貴第二百六十四章 光武帝劉秀!第二百三十六章 蜀漢大將軍姜維第三百六十八章 漢武帝的首席財政大臣第四百六十八章 定遠侯班超第五百六十二章 俘虜秦良玉第五百八十四章 鐵木真的草原大軍!第九十一章 雲臺二十八將,馬武第六百九十章 死戰唐太宗!第四百三十三章 縱橫家張儀第四百九十七章 崩潰的孟獲第六百四十九章 孫權與呂蒙第三百一十四章 未嘗一敗的名將第七百二十一章 戚繼光第一百章 瓦崗寨【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七章 難知如陰,動如雷震!(5000字)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戰賈復、巨無霸!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超破城第二百二十章 草木皆兵,北府陷城!第一百章 瓦崗寨【求訂閱】第六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臣服第三百八十四章 英布、王彥章的恐怖第八十六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三百零四章 三英戰呂布!第四百三十五章 花木蘭的提升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秀:我有一個妹妹第四百四十八章 高仙芝與塞琉古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樑的妖術第三十四章 金兀朮第五百三十三章 崛起於漠北的漢軍(3000字)第三百一十七章 信陵君投靠第六百零四章 霍去病出手!第六百二十三章 決勝,大秦之殤!第六百零四章 霍去病出手!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戰李存孝!第一百二十五章 五虎將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