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戰後(二).

……

……

“啓稟欽差大人,我軍已經清掃戰場完畢,戰死的將士遺體被全部收殮,傷兵們也皆是安置妥當,俘虜亦是盡數收押!我軍於此戰全殲了準噶爾部,斬首近萬級,俘獲五千餘,另還繳獲了戰馬一萬一千餘匹以及大量的兵器軍資,實乃是百年未有之大勝,欽差大人之偉績必將是名垂青史,恭喜欽差大人!賀喜欽差大人!”

衆位武官進入帥帳之後,方振山搶先開口發言,向趙俊臣稟報了戰場現狀,也趁機再次表達了恭賀之意,就好似自己是衆位武官的領袖人物一般,卻是一如既往的表現機敏。

但衆位武官大都沒有方振山的心機,如今又皆是情緒激動,顧不上考慮太深的事情,並沒有察覺任何不妥之處。

於是,隨着方振山的話聲落下,衆位武官紛紛是大聲附和,各自表達歡喜之意。

渭水戰事結束之後,衆武官就一直忙着打掃戰場、救護傷兵、收攏俘虜,忙碌了大半天時間,卻是直到這個時候纔有機會見到趙俊臣,也是直到這個時候纔有機會向趙俊臣表示恭賀。

“渭水之勝,實在是大漲我漢人之志氣,從今往後蒙古人再也不敢隨意欺辱我漢人百姓了!我何漳從軍三十餘年,征戰沙場百餘次,卻從未打過這樣痛快的勝仗!若非有天降欽差大人的英明指揮,此戰之勝實在是難以想象。”

說話之間,何漳老淚縱橫、身體輕顫,向着趙俊臣深深躬身一禮,一副心悅誠服的模樣——也許,在這一刻,帳內沒有人會比何漳感觸更深。

“末將不辱使命!恭喜欽差大人,得此百年未有之大勝!此戰之後,您的朝野威望必將如日中天,成爲我朝的第一重臣!”

毛家棟的表現依然內斂,他向來是沉默寡言,卻是一個認死理的人,自從投靠了趙俊臣之後就全心全意爲趙俊臣考慮着,戰後首先就想到了趙俊臣會收穫怎樣的好處,這是趙俊臣最放心他的地方。

“哈哈!當初兵部抽調各衛禁軍馳援陝甘,所有人都認爲韃子難敵、戰場兇險,全是尋找各種理由推諉,有人死了奶孃,有人吃壞了肚子,有人摔斷了腿,也就是我林俊武性子老實也沒啥後臺,被強行調入了禁軍援兵,當初我出京的時候,禁軍那些人全都是幸災樂禍的樣子,覺得我肯定要在陝甘栽一個大跟頭,我當時也是心裡忍不住害怕,但誰曾想我這次不僅沒有栽跟頭,反倒是借了欽差大人的光,得到了這般大的軍功,那些人知道了必定是要嫉妒死了……欽差大人,沒說的,我對您就一個‘服’字!”

禁軍同知林俊武也是難掩喜意,情緒過於激動之下,卻是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不過,林俊武的這般表態,也代表着軍中將士的普遍心理,直到戰事塵埃落定之後,依然還有一些人感到不可思議,沒想到一向嬴弱的明軍當真是戰勝了來勢洶洶的蒙古聯軍。

而就在衆武官踊躍表態之間,受到趙俊臣重點關注的甘肅軍鎮總兵金虎原以及禁軍同知張成勳二人也分別開口向趙俊臣表達了恭賀之意。

“恭喜欽差大人得此大勝,必將千古留名……卑職日夜快馬加鞭,卻依然是來援遲了,索性沒有誤了戰局,還請欽差大人降罪……”

這幾天以來,金虎原與甘肅邊軍可謂是日夜兼程、快馬加鞭,向着渭水戰場一路疾奔,就是爲了趕在戰事結束前分一杯羹,但最終還是慢了一步,等他率領甘肅邊軍抵達渭水戰場的時候,這場決戰也正好落下了帷幕。

金虎原沒能搶到任何軍功與好處,自然是情緒沮喪,就連臉上髯須也耷拉了下來,見到趙俊臣之後也只是說了幾句顛三倒四的恭賀話。

這般表現,卻是一點城府也無,完全不像是一位沙場老將,讓趙俊臣不免對他愈加輕視了。

相較之下,張成勳的表現卻是讓趙俊臣愈加高看一眼。

與金虎原的情況不同,張成勳倒是趕在戰事結束之前抵達了渭水戰場附近,但他見到渭水戰場局勢異常混亂之後,並沒有與各路明軍一同擠入渭水爭功,反倒是率領麾下軍隊擔負起了後衛之責,這般大局觀讓趙俊臣頗是心中激贊。

此時,見到趙俊臣之後,張成勳也不見有任何沮喪之態,依然是神態從容、舉止幹練,朗聲道:“卑職禁軍同知張成勳,拜見欽差大人!渭水之勝足以記載史冊、千古留名,恭喜欽差大人!”

張成勳的這般表現,趙俊臣心中頗感滿意,目光環視之際也在張成勳身上稍稍多停留了一瞬。

此前,張成勳已經向趙俊臣表達了投效之意,趙俊臣也滿意此人的能力秉性,雙方可謂是你情我願、一拍即合,但如今並不是兩人進一步接觸的合適時機,張成勳畢竟是禁軍出身,明面上不適合與趙俊臣走得太近,否則將來必定會遭到朝廷猜疑,十有八九會被遠遠調離京城。

眼下正是衆人矚目之際,趙俊臣並沒有對張成勳表現出更多關注。

*

衆位武官陸續表態恭賀完畢之後,趙俊臣也將衆人的表現反應盡收眼底,卻是笑道:“衆位將軍得勝歸來,乃是朝廷與百姓的大功臣,大可不必多禮,今日實在是幸苦各位了。”

“不幸苦。”

“卑職只覺得渾身都是力氣,還可以與韃子再戰一場!”

“還是欽差大人主持大局更加幸苦!”

衆位武官紛紛是大聲迴應道。

這般表態卻也不算客套,所有人都明白這場大勝的意義,皆是心中異常興奮,自然是沖淡了身心間的疲乏。

趙俊臣再次點頭,緩緩說道:“此戰得勝之後,所有人都是爭先向本欽差恭賀,就好似這場戰事全是我一人的功勞,但本欽差卻是心中明白,若是沒有衆位將軍的率兵作戰、將士們的浴血奮戰、乃至於文官們的輔佐配合,此戰之勝也是絕無可能!”

說到這裡,趙俊臣又把目光轉向了甘肅總兵金虎原與禁軍同知張成勳二人,說道:“金總兵與張同知兩位將軍雖然沒有參與這場決戰,但也同樣有功!若不是金總兵率領甘肅大軍日夜馳援,那蒙古聯軍也不會匆匆從階州城下退兵、一頭扎進咱們的包圍,若不是張同知這段時間以來的反覆騷擾疲敵,這場戰事的獲勝也不會這般輕鬆。”

一番漂亮話下來,所有人都是喜笑顏開,尤其是甘肅總兵金虎原聽到趙俊臣的這般說法之後更是精神一振。

頓了頓後,趙俊臣又說道:“但這個時候、在這裡,本欽差卻是更想要恭賀在場的衆位將軍!不僅是恭賀衆位有了軍功、會得到朝廷封賞,更是想要恭賀衆位將軍向世人證明了自己!世人蜚語,總是對當兵男兒評價極低,認爲你們大都只是禍害百姓的兵痞,但從今往後,你們就可以挺起腰桿來,大聲表示自己是保家衛國的英雄,朝廷的長泰久安、百姓的安居樂業,皆有你們的血汗之功!”

說完,趙俊臣站起身來,當真是向着帳內衆位武官們躬身一禮。

趙俊臣的這一番話,許多人皆是心中產生了觸動,又見到趙俊臣的這般態度,衆武官皆是不敢相受,紛紛是慌忙起身還禮。

最終,又是一陣相互恭維祝賀的話語之後,趙俊臣與衆位武官終於坐回到各自位置。

*

而就在趙俊臣與衆位武官談話之際,衆位文官皆是行色匆匆的返回帥帳。

此前,因爲趙俊臣的命令,衆位文官皆有不同任務在身,但他們得知了衆位武官已經返回大營晉見趙俊臣的消息之後,就再也顧不得自身任務,皆是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到帥帳之中,卻是不希望自己錯過任何一件事情。

畢竟,此戰之後,送給朝廷的請功奏疏究竟應該怎麼寫、衆位文武官員的名字應該如何排序,如今尚未有定論,趙俊臣對於此事也一直是避而不談。

所以,文官們自然是擔心趙俊臣會在他們缺席的時候定下請功奏疏的名單順序。

對於文官們的心中想法,趙俊臣當然是看得明白,也理解他們的這種心理。

只是,見到衆位文武官員再次的齊聚一堂,趙俊臣的心中還是有些無奈。

這個時候,趙俊臣已經非常疲憊了,只覺得就連心臟跳動也是無力,原本是打算應付走了衆位武官之後就要好好休息,但眼見所有人再次齊聚于帥帳之中,每個人都是情緒振奮之下忘記了身心疲乏,皆是眼巴巴的看着趙俊臣,若是這個時候再把衆人趕走未免是太過掃興。

趙俊臣稍稍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趁着所有人都在場的機會召開一次戰後會議,把戰後諸事全部處理妥當,等到明後天的時候就可以拔營返回花馬池營了。

心中做出決定之後,趙俊臣緩緩說道:“如今已是傍晚時分,我原本是打算讓大家都好好休息一晚,等到明日晌午再召集衆位商討戰後諸事務,但眼下既然所有人都到齊了,也不覺得疲憊,那咱們就趁着這次機會把戰後諸事全部確定下來。”

聽到趙俊臣的這般說法,原本還有些喧鬧的帥帳頓時就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皆是精神再次一振,目光皆是匯聚於趙俊臣的身上,等待着趙俊臣繼續說下去。

趙俊臣微微轉頭,向幕僚牛輔德問道:“牛先生,此戰的捷報可是已經寫好了?”

牛輔德連忙邁前一步,垂首躬身道:“學生已經草擬好了捷報,正等着欽差大人檢閱。”

趙俊臣點了點頭,說道:“讀來聽聽。”

牛輔德從袖子裡拿出一份紙張,大聲讀道:“德慶三十四年十月,欽差大臣、戶部尚書、三邊代總督趙俊臣領軍迎戰蒙古各部聯軍,歷經階州城、小川河、鎮寧衛三戰累勝之後,終於渭水南岸全殲十萬來敵……總計斬首近三萬,俘虜一萬三千餘,只因戰場混亂、人馬踐踏、戰火灼燒,餘者屍首皆是不可辯認……另有繳獲戰馬總計八千餘匹……”

就在牛輔德大聲念出捷報內容之際,趙俊臣依然是暗中觀察着帳內衆人的反應。

這份捷報裡的數字,皆是源自於趙俊臣的授意,卻是將戰果誇大了一倍,而戰後所繳獲的戰馬物資則是縮水了一大半。

所以,這份捷報必須要得到帳內所有人一致認同、共同背書之後纔可以傳去朝廷,否則就容易出現紕漏、讓人抓住把柄。

最終,一直等到牛輔德讀完了這份捷報之後,也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實際上,誇大戰果、瞞報繳獲這類事情,乃是邊軍歷年之慣例,帳內衆人早已經是習以爲常了,相較於往年的捷報戰果,趙俊臣如今只是誇大了一倍戰果、瞞報了一半繳獲,卻已經算是異常良心了。

更何況,戰果誇大一倍之後,在場衆人的軍功也都可以增加一倍,瞞報了一半繳獲之後,衆人也能分到許多好處,尤其是那些蒙古戰馬最是讓人眼紅,自然是沒有任何人會拆穿這種事情。

見到衆人的這般表現之後,趙俊臣的眼中閃過了一絲滿意,又緩緩說道:“時間已晚,我也就長話短說了……既然大家都認可這份捷報,就即刻派出快馬送往朝廷中樞報喜,還要抄錄多份向陝甘各地傳送、務必要廣而告之!……同時,傳令陝甘境內的各位督撫、總兵、以及所有從三品以上文武官員,讓他們限期半月之內趕至花馬池營,一同商討陝甘三邊今後的防務戰略……”

“……軍中的傷兵救治、俘虜收押、將士功賞等事,如今皆有專人負責,也皆有條例可循,自然是不必多提什麼,大家只要各司其職即可……只是有一件事我必須要強調一下,陝甘如今正值旱情,又是秋老虎時節,而渭水戰事又造有屍體無數,卻是絕不可忽視瘟疫防治之事……尤其是渭水乃是陝甘最重要的水源,如今河道之中堆積了太多屍體,後續的治理必須要有專門官員負責……”

“……戰場上刀槍無眼,幸好衆位將軍皆是無礙,唯有戚斌死於韃子的毒箭……唉,實在是太可惜了……本欽差已經決定,將戚斌所組建的這支新軍改名爲衛國軍,今後的待遇規格與戰兵新軍相同,只是衛國軍在戚斌死後就羣龍無首了,還陸續發生了泄憤殺俘、衝闖帥帳的事情,必須要派去一位有威望的重將坐鎮管束一下……毛家棟,衛國軍暫時就交由你來負責,以你這段時間以來的軍功威望,也能鎮住他們……”

“傳令各軍,目前的建制依舊要繼續保持,暫且都不要解散,各軍這段時間所損耗的兵器、軍馬、箭矢、糧草,皆是要及時補充……各軍將士依舊要保持日常操練,絕不可馬放南山……”

“傳令下去,大軍原地休整兩天,於三日之後的清晨辰時,全軍拔營返回花馬池營……”

這一場戰後會議,依然是趙俊臣負責發佈命令,衆位文武官員不敢提出異議只是負責執行,趙俊臣的諸般決策也依然是條理清晰、雷厲風行,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只是心服口服。

但對於戰後請功的事情,趙俊臣依舊是避而不談,似乎是還沒有考慮好所有利弊關係。

對此,衆位官員雖然是心中有些着急,卻也不敢催促,只能強自忍耐。

不過,在趙俊臣的諸多命令之中,所透漏的某些意圖卻是轉移了在場衆人的注意力。

召集陝甘所有重要文武官員、各軍補充軍備保持操練、衛國軍的變動……

似乎,趙俊臣接下來還會有大動作。

再聯想到趙俊臣曾經不止一次暗示過要收復河套平原的事情,在場衆位官員又是精神一振。

人們總是食髓知味、得寸進尺,這一次的渭水決戰近乎是全殲了蒙古聯軍之後,帳內絕大多數官員也是信心大漲,不僅是不再畏敵如虎,反而是把北方的蒙古各部視爲自己今後的軍功封賞,若是趙俊臣當真是有收復河套的計劃,衆官員的軍功封賞也就有更進一步的可能,自然是讓人暗暗心動。

甘肅軍鎮總兵金虎原這次沒能撈到軍功好處,心中對軍功最是盼望急切,等到趙俊臣說完之後,卻是忍不住開口問道:“聽聞欽差大人您全殲蒙古聯軍之後,還打算要進一步收復河套地區,卑職看欽差大人您的諸般決策,似乎也確有這般意向,卻不知欽差大人您當真是要進軍河套?若是如此,卑職願爲先鋒!”

趙俊臣微微一笑,卻是避而不答,只是轉頭向何漳問道:“何老將軍,聽說你活捉了準噶爾軍隊的統帥巴根?”

毛家棟起身答道:“確實如此,但巴根於戰敗之後就意圖自殺,雖然並未成功,卻也受傷嚴重,如今正被緊急醫治,卻是未必能救回來!”

趙俊臣沉吟片刻後,點頭道:“最好是能救回來,這個人於我今後的計劃有大用處!”

聽到趙俊臣的這般說法,金虎原忍不住再次追問道:“欽差大人,這巴根可是對您收復河套的計劃有用處?”

見金虎原不依不饒的反覆追問,趙俊臣的眉頭微皺,最終卻是說道:“金總兵你應該也收到了消息,朝廷前段時間已經派來了樑輔臣閣老主持陝甘大局,只是樑閣老因爲一些事情耽擱了行程,遲遲未能履行職責,本欽差這段時間一直是代行其事。不過,陝甘諸事終究是要交給樑閣老的,本欽差也很快就要返回京城……這收復河套的計劃自然是有,但究竟要不要執行計劃,最終還要看朝廷與樑閣老的意思,本欽差如今的諸般做法,只是進行準備罷了,省得到時候太過倉促了。”

如今是大局已定,也應該讓樑輔臣出面主持大局了。

聽到趙俊臣的說法,在場衆人皆是一愣,卻是纔想到了樑輔臣的存在。

此前,樑輔臣剛剛進入陝甘境內,就遭到了“馬匪”的“綁架”,因爲這件事情太過於敏感,所以就由趙俊臣一人全權負責營救之事,衆位文武官員皆是不敢插手追問,再加上趙俊臣這段時間以來把陝甘軍政事宜全部處理得井井有條,所有人皆是專注于于迎戰蒙古聯軍的事情,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下意識的忘記了樑輔臣的事情。

如今,突然聽到趙俊臣提及樑輔臣的事情,所有人都是有些吃驚。

吳啓凡猶豫了片刻,卻是小心翼翼的追問道:“聽欽差大人的意思,樑大人他……很快就可以露面了?”

趙俊臣笑着點頭,說道:“這段時間大家專注於渭水之戰,所以我也就沒有提及此事讓大家分心……實際上,據我所收到的消息,樑閣老他很快就可以出面主持大局了!”

聽到趙俊臣的肯定答覆,帳內竟是一片沉默。

這段時間以來,所有人都已經把趙俊臣視爲主心骨,也習慣了聽從趙俊臣的命令辦事,如今得知了樑輔臣即將要替代趙俊臣的消息,帳內的文武官員皆是有些無所適從,卻是無人表現出歡喜之意。

……

……

第二百一十四章.陳東祥的反間.第九百七十七章.擦身而過.第九百五十二章.暗流.第九十九章.決心第1327章.恩義籠絡.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後究竟.第九百六十二章.御書房內的陰謀(二).第八百七十一章.勢(九).第六百一十九章.文禍.第1086章.虎狼相聚.第二百七十章.提點.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同的底線(下).第1305章.在握(十四).第十三章.秋闈弊案(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第1231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四).第九百八十四章.巴根的甦醒.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三章 轉世貪官下第八百五十八章.勝(二).第1380章.老薑之辣.三百一十章.臥虎藏龍的南直隸.第1377章.李和登場.第1366章.輿情風變.第1226章.遞刀.第二百章.反間.第二百四十三章.聚議.第1245章.撲朔迷離(二).第二百四十三章.聚議.第1126章.秘密生意.第1025章.打回去!.第五百九十八章.預兆(下).第三百章.臨清.第四百五十二章.各方的謀劃(二).第一百一十三章.小鬼難纏.第八百三十五章.計成!.第六百三十章.抄家狂潮(五).第三百九十六章.競標.第二百五十一章.相見第1197章.放與收.第六百一十五章.整治(下).第四百一十八章.德慶皇帝的疑慮.第1425章.小小震撼.第八百一十九章.戰鞏昌(八).第1015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二).第1324章.翻雲覆雨.第1034章.除夕已至.第六百三十一章.抄家狂潮(六).第八百五十七章.勝(一).第1264章.遼東劇變(十四).第一百八十七章.黨爭(十)三更.第三百二十章 .飄遠的思緒第四百七十六章.爭鋒(上).第六百一十四章.整治(中).第六十三章.權財.第七百八十八章.戰兵新軍(八).第1064章.各方佈置(二).第1375章.計劃開始.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應出現的工藝第二百八十四章 .蟻穴與種子(下)第1007章.重返廟堂(一).第九百四十五章.你剛纔說誰?.第五百九十八章.預兆(下).第四百零五章.混亂(下).第六百四十九章.德慶皇帝的賞賜.第七百五十一章.收服(一).第八十八章.德慶私訪(下).第五百三十九章.下下之策.第1127章.朱和堉返京.第1056章.扶持.第九百六十七章.相同的想法.第1000章.各施手段.第三百三十九章 .深遠謀劃(下).第五百三十一章.博弈(七).第一百零六章 .滅門慘案(上).第三百九十五章.開始了.第1312章.以退爲進.第八百四十八章.戰(三).第七百一十一章.攬責.第1410章.師生關係.第1026章.準備之中.第七百五十九章.夜談(完).第1270章.遼東劇變(二十).第1449章.大亂鬥(九).第五百八十四章.熱鬧的朝議(七).第1244章.撲朔迷離(一).第十一章蝗蟲與貪官中第1356章.功成身退(五).第四百四十五章.大朝議(五).第五百六十八章.第九百八十三章.被自殺(一).第1378章.將計就計.第1442章.大亂鬥(二).第五百七十一章.第六百一十七章.書房內(上).第五百六十章.第1371章.各懷鬼胎.第七百四十四章.花馬池營.第1415章.海盜“相助”.第九百七十八章.德慶皇帝的初步妥協.
第二百一十四章.陳東祥的反間.第九百七十七章.擦身而過.第九百五十二章.暗流.第九十九章.決心第1327章.恩義籠絡.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後究竟.第九百六十二章.御書房內的陰謀(二).第八百七十一章.勢(九).第六百一十九章.文禍.第1086章.虎狼相聚.第二百七十章.提點.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同的底線(下).第1305章.在握(十四).第十三章.秋闈弊案(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第1231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四).第九百八十四章.巴根的甦醒.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三章 轉世貪官下第八百五十八章.勝(二).第1380章.老薑之辣.三百一十章.臥虎藏龍的南直隸.第1377章.李和登場.第1366章.輿情風變.第1226章.遞刀.第二百章.反間.第二百四十三章.聚議.第1245章.撲朔迷離(二).第二百四十三章.聚議.第1126章.秘密生意.第1025章.打回去!.第五百九十八章.預兆(下).第三百章.臨清.第四百五十二章.各方的謀劃(二).第一百一十三章.小鬼難纏.第八百三十五章.計成!.第六百三十章.抄家狂潮(五).第三百九十六章.競標.第二百五十一章.相見第1197章.放與收.第六百一十五章.整治(下).第四百一十八章.德慶皇帝的疑慮.第1425章.小小震撼.第八百一十九章.戰鞏昌(八).第1015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二).第1324章.翻雲覆雨.第1034章.除夕已至.第六百三十一章.抄家狂潮(六).第八百五十七章.勝(一).第1264章.遼東劇變(十四).第一百八十七章.黨爭(十)三更.第三百二十章 .飄遠的思緒第四百七十六章.爭鋒(上).第六百一十四章.整治(中).第六十三章.權財.第七百八十八章.戰兵新軍(八).第1064章.各方佈置(二).第1375章.計劃開始.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應出現的工藝第二百八十四章 .蟻穴與種子(下)第1007章.重返廟堂(一).第九百四十五章.你剛纔說誰?.第五百九十八章.預兆(下).第四百零五章.混亂(下).第六百四十九章.德慶皇帝的賞賜.第七百五十一章.收服(一).第八十八章.德慶私訪(下).第五百三十九章.下下之策.第1127章.朱和堉返京.第1056章.扶持.第九百六十七章.相同的想法.第1000章.各施手段.第三百三十九章 .深遠謀劃(下).第五百三十一章.博弈(七).第一百零六章 .滅門慘案(上).第三百九十五章.開始了.第1312章.以退爲進.第八百四十八章.戰(三).第七百一十一章.攬責.第1410章.師生關係.第1026章.準備之中.第七百五十九章.夜談(完).第1270章.遼東劇變(二十).第1449章.大亂鬥(九).第五百八十四章.熱鬧的朝議(七).第1244章.撲朔迷離(一).第十一章蝗蟲與貪官中第1356章.功成身退(五).第四百四十五章.大朝議(五).第五百六十八章.第九百八十三章.被自殺(一).第1378章.將計就計.第1442章.大亂鬥(二).第五百七十一章.第六百一十七章.書房內(上).第五百六十章.第1371章.各懷鬼胎.第七百四十四章.花馬池營.第1415章.海盜“相助”.第九百七十八章.德慶皇帝的初步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