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各有圖謀、誰是漁翁?(下).

……

……

德慶皇帝最先詢問沈常茂的意見,其實是大有講究的。

首先,沈常茂表面上剛硬,但其實是一個色厲內荏之輩,這些年來他早已經習慣了周尚景與德慶皇帝對自己的輪番打壓,他的所有志氣也全都已經消磨殆盡,即使是反對太子朱和堉的提議,態度也不會過於激烈。

其次,沈常茂與周尚景相比,不論心機手段皆是差了許多,若是能夠駁倒沈常茂的反對意見,那麼德慶皇帝將“廷推”改成“特簡”的計劃,無疑是開了一個好頭;反之,若是首先詢問周尚景的話,或許就會碰上硬骨頭,出師不利。

最後,沈常茂畢竟是如今的內閣首輔,是百官的領頭羊,若是能夠讓他無話可說,百官們反對“特簡”的立場也會再次受到打擊。

這就是德慶皇帝的高明之處,他或許沒有周尚景的老謀深算,但他的一舉一動,同樣是蘊含深意,總是擅長利用自己的帝王身份來悄然改變廟堂局勢的走向。

另一邊,聽到德慶皇帝的詢問之後,沈常茂硬着頭皮出列答道:“陛下,對於太子殿下的提議,老臣實在是不敢苟同。”

沈常茂的態度,並沒有出乎德慶皇帝的意料。

所以,德慶皇帝的面色不變,只是問道:“哦?沈首輔你有何見教?”

沈常茂面色嚴肅,緩緩說道:“老臣認爲,太子的諸般依據,看似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完全經不起推敲,因爲太子殿下的所有觀點全部是建立在一個頗是荒謬的前提之上,那就是百官近些日子以來的種種衝突,全都是因爲內閣空位引起的!但老臣卻不敢贊同!依老臣看來,朝中衆位同僚皆是公忠體國之輩,否則以陛下之聖明,又爲何要對他們託付重任?近段時間以來,廟堂局勢確實是有些混亂,百官們相互彈劾的情況也確實多了一些,但老臣認爲百官們的彈劾皆是秉公辦事,是他們眼裡容不得沙子、公正無私、一心爲朝廷出力的表現,絕不是百官們爲了爭奪內閣空位的相互攻訐,太子殿下竟是這般理解百官們的行爲,未免有些讓人心寒。”

隨着沈常茂的話聲落下,頓時是一呼百應的局面。

“陛下,沈首輔所言有理,近些日子以來的種種彈劾,皆是同僚們的一片公心,絕對不是爲了爭奪內閣之空缺,若是以此爲理由改‘廷推’爲‘特簡’,那麼百官們今後還如何敢秉公持言?還請聖上明鑑啊!”

“陛下,太子殿下這般曲解百官之行徑,實在是讓我等心寒啊!”

“陛下,改‘廷推’爲‘特簡’之事,實在是關係重大,內閣乃是廟堂之根本,諸般規矩不可輕變,還望陛下從長計議!”

“陛下……”

頓時間,不僅僅只是“沈黨”官員馬上出列表態贊同,連“周黨”、“趙黨”、甚至是一部分“太子.黨”官員,也紛紛出列表示支持!

這並不代表沈常茂的聲望當真是高漲如斯,隨便幾句表態就能夠帶動百官的意向,而是百官們確實不願意看到德慶皇帝直接任命內閣輔臣的事情出現!

畢竟,臣權與皇權乃是相互對立、此消彼長的關係,而內閣則是臣權的最高意志體現,達到了制衡皇權的作用,不僅是百官的人生最高志向,也同樣是臣權的核心利益!

在此之前,明朝的歷代權臣們耗費了無數的心血,才創建了“廷推”的制度,好不容易將內閣人選的委任大權從皇帝手中奪過來,從此確定了君臣相互制衡的局面,百官們又如何能夠允許德慶皇帝再次插手?

哪怕不是形成慣例,而只是一次特例,也絕對不行!這關係到百官們的原則與底線!更關係到了百官們的根本利益。

一旦涉及自身利益,百官們雖然是德慶皇帝的臣子,但也絕不會賣德慶皇子面子的。

所以,不僅僅只是“沈黨”、“周黨”、“趙黨”衆人紛紛表態支持沈常茂,就連許多“太子.黨”官員也忍不住表達了同樣的態度——畢竟,“太子.黨”衆人再是唯太子朱和堉馬首是瞻,他們也首先是一位朝廷官員,“特簡”之提議也同樣觸犯了他們的利益!

與此同時,見到百官們紛紛支持自己的場景,沈常茂眼中閃過了一絲欣慰與輕鬆。

他的反對立場,雖然是得罪了德慶皇帝與太子朱和堉,但就好像是他反對商稅整頓的事情一樣,好歹是換來了百官的支持,也再次爲他增加了聲望,從這方面來看,這一次的冒險並不算虧。

然而,沈常茂卻不知道,這幾日註定是他的“受難日”,不僅僅是周尚景要打壓他、趙俊臣要利用他,“太子.黨”的某些人,也在暗中算計着他。

沒有首輔的實力與手段,卻偏偏坐在了首輔的位置,難免會成爲衆矢之的。

他的窘困,纔剛剛開始罷了。

*

另一邊,見到沈常茂出列表態反對,百官們也紛紛贊同沈常茂的觀點,德慶皇帝並不意外。

只見德慶皇帝嘴角閃過了一絲冷笑,就打算指示“帝黨”的官員出列駁斥沈常茂的觀點。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太子朱和堉則是再次出列發言了。

只見太子朱和堉不等首輔沈常茂歸列,就快步站出來,與沈常茂形成了相互對峙的局面。

然後,太子朱和堉雙目逼視着沈常茂,氣勢頗有壓迫力,緩緩問道:“哦?沈首輔認爲本太子冤枉了百官?刻意曲解了百官們相互彈劾的行爲?”

事到如今,沈常茂也終於豁了出去,面對太子朱和堉的逼問,表現出了一副寸步不讓的態度,答道:“未必是刻意,但太子殿下確實是誤解百官了。”

太子朱和堉突然冷笑道:“那麼,本太子若是能夠拿出百官們爲了內閣空缺的事情,相互暗中串聯、密謀攻訐政敵的確鑿證據,沈首輔你又要如何解釋?”

聽到太子朱和堉的詢問,沈常茂下意識的就要針鋒相對。

但還未開口,沈常茂突然間回想起了一件事情!

然後,沈常茂頓時是冷汗直流、面色蒼白!

*

就在幾天之前,太子朱和堉的手下幕僚趙山才突然拜訪了沈常茂,並且提出了一項聽起來可行性極高的計劃,這項計劃一旦成功,就可以極大的打擊趙俊臣的勢力聲望,而且這個計劃與內閣空缺之事存在着極大的關係。

因爲這個計劃聽起來十分誘人,針對目標又是沈常茂痛恨至極的趙俊臣,所以沈常茂認真考慮了一番之後,最終還是同意了合作。

這段時間以來,沈常茂一直在依據這個計劃而秘密準備着,暗中串聯之類的事情自然是有不少,又因爲是合作關係,沈常茂還暗中聯繫了許多“太子.黨”官員,如此一來,“太子.黨”手中就擁有了沈常茂暗中串聯的確鑿證據。

事實上,在昨日早朝,沈常茂見到“周黨”不斷攻訐趙正和之後,竟是沒有任何的反應,也是因爲這個計劃若是想要順利進行,就絕不能得罪“周黨”的緣故。

畢竟,面對“周黨”的大學士李和、以及“帝黨”的三邊總督樑輔臣,趙正和的競爭力並不算大,入閣輔政的機會也十分渺茫,所以沈常茂索性就放棄了這次機會,只是全心全意的針對趙俊臣,想要侵吞趙俊臣的勢力。

但如今,聽到太子朱和堉的質問之後,沈常茂終於是反應了過來!

難道,“太子.黨”與自己的合作,至始至終都只是一個幌子?“太子.黨”的真正目標,也根本不是趙俊臣,而是自己暗中串聯百官的證據?“太子.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只是爲了今日推動‘特簡”做準備?

自己,竟是被“太子.黨”算計利用了?

想到這裡,沈常茂的面色蒼白,也徹底失去了與太子朱和堉爭鋒相對的氣勢,面對太子朱和堉的質問,竟是沒有任何的回答,只是垂首沉默着。

然而,沈常茂雖然是沒有任何回答,但太子朱和堉卻不打算放過沈常茂。

只見太子朱和堉向德慶皇帝揚聲稟報道:“父皇,兒臣的手中,如今有朝中某位重臣因爲內閣空缺之事,暗中串聯百官、意圖構陷政敵的確鑿證據,還望父皇明察!”

說完,太子朱和堉從袖中抽出了一份奏章,又通過大太監張德遞交給了德慶皇帝。

見到太子朱和堉的表現,德慶皇帝眼中閃過了一絲驚喜。

既是驚喜於廟堂局勢的有利轉變,也是驚喜於太子朱和堉的手段變化。

不過,德慶皇帝臉上則是一副冰冷表情,輕哼道:“呵!又是朝中某位重臣!這幾天到底是怎麼了?每個人說話都繞着圈子?”

說話間,德慶皇帝從大太監張德手中接過奏章,但他並沒有打開奏章查看,只是直接向太子朱和堉問道:“你向朕說清楚,你所講的那位朝中重臣,究竟是何人?”

太子朱和堉乾脆利落的答道:“正是當朝首輔沈常茂!”

“哦?”德慶皇帝眼中閃過一絲異色,終於是打開了太子的奏章,低頭詳細查看。

片刻之後,德慶皇帝讀完了奏章,臉上表情有些怪異,他先是深深看了太子朱和堉一眼,然後又打量了首輔沈常茂一眼,最後他的目光則是轉向了低調如故的趙俊臣。

接着,德慶皇帝似笑非笑,將手中奏章遞給了身邊太監張德,並且吩咐道:“將太子的這份奏疏,交給戶部尚書趙俊臣看一下!”

……

……

第七百九十八章.戰前(九).第四百章.初始(上).第四百四十九章.隱瞞與誤導.第三章.貪官回京(下).二合一第1450章.大亂鬥(十).第二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提議.第二百一十九章.對幕僚團隊的構想.第四百五十五章.情報彙總.第二百零四章.伏棋與收網 上 .第1204章.公與私.第三百六十一章 .問答(下)第四百八十六章.崔倩雪的提問.第1095章.內廠.第1401章.幾處變數.第1092章.試探機會.第1190章.風雲際會(七).第九百零八章.京城震動(一).第九百八十章.睡着了.第十九章造勢與作秀上第1247章.撲朔迷離(完).第二百一十章.權謀與治國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學問(下).第八百三十九章.劉冶.第1181章.遼東百態(二).第八十一章.國泰民安(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打算(下).第二百一十九章.對幕僚團隊的構想.第四百一十六章.來自京城的消息.第四百九十六章.交涉(上).第1195章.三與四.第三百八十五章.冷靜後的思考.第五百零八章.承諾(上).第五百五十四章.各有圖謀、誰是漁翁?(下).第1193章.趙俊臣的好運.第八百四十四章.大軍出動(四).第八百九十一章.請君入甕.第八百零一章.趙俊臣的佈局(二).第三百五十一章.趙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上).第四百零七章.敗局?(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這是一門學問(上).第1136章.設想山東.第1017章.上秤.第二十三章回京之前中第二百六十六章.流言與危機.第1098章.德慶再微服(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這是一門學問(上).第1206章.合與分.第1214章.聰明與愚蠢.第四百八十二章.劫數(二).第1186章.風雲際會(三).第九百三十章.此子必成大患.第七百九十九章.戰前(十).第五章.德慶皇帝(中)二更第1316章.大有用處!.第五章 未來的路中第六百四十七章.陳芷容的決絕手段(中).第四百八十六章.崔倩雪的提問.第1190章.風雲際會(七).第二十章.勢力初成(中).三合一第五百二十五章.博弈(一).第二百六十章 .陳芷容的投名狀(上).第六百一十二章.出手.第六百五十六章.風波頻(一).第1146章.逼迫(六).第九百六十三章.御書房內的陰謀(完).第1280章.手腕(七).第四百一十章 .周尚景的底牌(上).第1391章.途中閒聊.第四百六十九章.格局變化(中).第1397章.周王相見.第五百七十章.狼與狗!第二百二十章 .機遇(上).第六百九十三章.計劃進行中(三).第九百零三章.捷報傳天下(二).第1205章.內與外.第四百四十八章.大朝議(八).第一百零三章 .趙黨預備軍(上).第五百五十六章.早朝之後(上).第1163章.二虎離山.第1384章.催命金山.第三百四十四章 .趙家祖宅(上).第一百零四章 .趙黨預備軍(中).第九百六十一章.御書房內的陰謀(一).第1213章.七人.第1206章.合與分.第1416章.變數之二.第八十七章.德慶私訪(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城此時(中)第1389章.諄諄教誨.第1109章.狗咬狗(三).第1068章.各有所謀(六).第1173章.南京民變(完).第五百五十八章.朱和堉的“請求”.第1051章.相同的招數.第八百九十一章.請君入甕.第六百七十七章.前狼後虎.第八百九十二章.塵埃落定.第四百七十七章.爭鋒(下).第五十九章.收心與敲打.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十一章蝗蟲與貪官中
第七百九十八章.戰前(九).第四百章.初始(上).第四百四十九章.隱瞞與誤導.第三章.貪官回京(下).二合一第1450章.大亂鬥(十).第二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提議.第二百一十九章.對幕僚團隊的構想.第四百五十五章.情報彙總.第二百零四章.伏棋與收網 上 .第1204章.公與私.第三百六十一章 .問答(下)第四百八十六章.崔倩雪的提問.第1095章.內廠.第1401章.幾處變數.第1092章.試探機會.第1190章.風雲際會(七).第九百零八章.京城震動(一).第九百八十章.睡着了.第十九章造勢與作秀上第1247章.撲朔迷離(完).第二百一十章.權謀與治國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學問(下).第八百三十九章.劉冶.第1181章.遼東百態(二).第八十一章.國泰民安(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打算(下).第二百一十九章.對幕僚團隊的構想.第四百一十六章.來自京城的消息.第四百九十六章.交涉(上).第1195章.三與四.第三百八十五章.冷靜後的思考.第五百零八章.承諾(上).第五百五十四章.各有圖謀、誰是漁翁?(下).第1193章.趙俊臣的好運.第八百四十四章.大軍出動(四).第八百九十一章.請君入甕.第八百零一章.趙俊臣的佈局(二).第三百五十一章.趙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上).第四百零七章.敗局?(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這是一門學問(上).第1136章.設想山東.第1017章.上秤.第二十三章回京之前中第二百六十六章.流言與危機.第1098章.德慶再微服(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這是一門學問(上).第1206章.合與分.第1214章.聰明與愚蠢.第四百八十二章.劫數(二).第1186章.風雲際會(三).第九百三十章.此子必成大患.第七百九十九章.戰前(十).第五章.德慶皇帝(中)二更第1316章.大有用處!.第五章 未來的路中第六百四十七章.陳芷容的決絕手段(中).第四百八十六章.崔倩雪的提問.第1190章.風雲際會(七).第二十章.勢力初成(中).三合一第五百二十五章.博弈(一).第二百六十章 .陳芷容的投名狀(上).第六百一十二章.出手.第六百五十六章.風波頻(一).第1146章.逼迫(六).第九百六十三章.御書房內的陰謀(完).第1280章.手腕(七).第四百一十章 .周尚景的底牌(上).第1391章.途中閒聊.第四百六十九章.格局變化(中).第1397章.周王相見.第五百七十章.狼與狗!第二百二十章 .機遇(上).第六百九十三章.計劃進行中(三).第九百零三章.捷報傳天下(二).第1205章.內與外.第四百四十八章.大朝議(八).第一百零三章 .趙黨預備軍(上).第五百五十六章.早朝之後(上).第1163章.二虎離山.第1384章.催命金山.第三百四十四章 .趙家祖宅(上).第一百零四章 .趙黨預備軍(中).第九百六十一章.御書房內的陰謀(一).第1213章.七人.第1206章.合與分.第1416章.變數之二.第八十七章.德慶私訪(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城此時(中)第1389章.諄諄教誨.第1109章.狗咬狗(三).第1068章.各有所謀(六).第1173章.南京民變(完).第五百五十八章.朱和堉的“請求”.第1051章.相同的招數.第八百九十一章.請君入甕.第六百七十七章.前狼後虎.第八百九十二章.塵埃落定.第四百七十七章.爭鋒(下).第五十九章.收心與敲打.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十一章蝗蟲與貪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