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大朝議(八).

……

……

卻說,德慶皇帝處理了黃有容的事情之後,朝議很快就轉向了下一個議題。

在此之前,因爲南巡的緣故,德慶皇帝已經有四個多月的時間沒有舉行朝議了,所以朝廷中樞自然是積壓了許多重要政務需要儘快處理。

比如四川布政使的空缺、又比如今年的河工預算銀子、再比如某兩位朝廷大員之間的相互彈劾……

這些事情若是放在平時,全都是受人矚目的大事件,會引起廣泛的關注與爭論,甚至還會引發朝廷各大派系的明爭暗鬥、相互攻訐,但放在今天的大朝議之中,它們又都只是無關緊要的小事——甚至在許多官員眼中,這些事情也只比李俞然彈劾趙山才的事情稍稍重要一點而已——以至於百官們根本沒有耗費太多的精力討論它們,皆是有些心不在焉。

因爲,皇極殿內的百官們都知道,在今天的大朝議之上,真正重要的議題只有兩件:一個是黃有容即將要倒臺的事情、以及黃有容倒臺之後的勢力重新分配;另一個則是商稅整頓的後續發展——太子朱和堉所推行的商稅整頓政策,已是造成了朝野局勢的混亂,它是否要繼續下去?又是否要做出改變?以及……是否要追究相關人等的責任?

與這兩件事情相比,其它的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

如今,黃有容的事情暫且告一段落了,但商稅整頓的事情尚還沒有開始,所有人都在默默等待着,或是焦急、或是平靜。

不過,商稅的事情雖然是十分重要。與絕大多數官員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但在最開始的時候,百官們皆是小心翼翼的避開了這個話題。只是將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陸續拋出來進行討論,卻是絕口不提商稅的事情。

畢竟。商稅的事情太敏感了、也太複雜了,不僅關係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還牽連到了太子朱和堉,誰也不願意親自點燃這個炮仗,生怕會炸到自己。

此外,商稅整頓的事情固然是觸犯了絕大多數官員的利益,也因此而受到了廣泛的反對與牴觸,但這種反對與牴觸畢竟只是朝廷中底層官員的心聲,但像是德慶皇帝、周尚景、沈常茂、趙俊臣等等這些廟堂核心人物的真正想法究竟如何。卻依然是未知數,若是發言的時候不小心說錯了什麼,恐怕就會引火燒身、自找麻煩!

能夠參加大朝議的朝廷官員,絕大多數都是“聰明人”,他們不想當出頭鳥、只想要坐收漁翁之利,可惜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樣,每位官員都十分謹慎,最終竟是沒有任何人主動出頭,於是形勢就這樣僵持了下來。

事實上,即使是一向以“耿直”著稱的******官員們。面對商稅問題的時候也是異乎尋常的沉默——畢竟這件事情就是他們親手搞砸的,他們自然是不願意自曝其短。

這般情況之下,自從黃有容的事情暫時解決之後。在不知不覺之間,已是半個時辰的時間過去了,德慶皇帝與百官們已是連續討論處理了七八件積壓政務,但商稅的事情依然是沒有人主動提及。

這樣一來,即使德慶皇帝再有耐心,卻也是漸漸有些感到不耐煩了。

於是,德慶皇帝的目光轉向了周尚景——德慶皇帝與周尚景二人如今尚處於合作階段,所以德慶皇帝希望周尚景能夠主動提及商稅整頓的事情,以打破目前的僵局——可惜周尚景只是一副垂首低目的模樣。彷彿完全沒有注意到德慶皇帝的暗示。

德慶皇帝眉頭輕輕皺了一下之後,又自然而然的將目光轉向了趙俊臣。

對於德慶皇帝而言。“有麻煩就找趙俊臣”似乎已經成爲了一項本能。

與周尚景不同,趙俊臣的勢力影響尚有不足。他暫時還不敢無視德慶皇帝的暗示,也不敢違背德慶皇帝的心意,尤其是現在這個階段。

所以,趙俊臣只能選擇遵從。

於是,又一件積存政務處理結束之後,在衆人矚目之下,趙俊臣緩緩出列了。

******

“陛下,臣有要事稟奏。”出列之後,趙俊臣揚聲說道。

德慶皇帝眉頭一揚,說道:“哦?什麼事情?說吧。”

趙俊臣緩緩說道:“據臣所知,在陛下南巡期間,幾位閣老與太子殿下曾是詳細調查了我朝商稅的現狀,發現了許多弊病之處,並且還頒佈了一系列的整頓措施。然而到目前爲止,商稅的整頓並沒有見到任何成效,反倒是引發了許多混亂,甚至還有許多中下層官員呼籲朝廷改變政策、中止整頓,這件事非同小可、影響深遠,所以臣認爲朝廷應該詳細商議此事,並且儘快做出決定,否則朝野局勢的混亂就會進一步擴大,還望陛下明鑑。”

發言之際,趙俊臣十分謹慎的挑選着措辭,儘量不讓自己的話語之中表現出任何的傾向性。

然而,趙俊臣雖然已是儘量的表現中立了,但德慶皇帝還是追問道:“幾位閣老與太子整頓商稅的事情朕也知情,但百官們的分歧竟是如此嚴重?那麼趙愛卿你身爲戶部尚書,對於此事又是怎樣的看法?”

顯然,德慶皇帝這是在逼迫趙俊臣表態了。

聽到德慶皇帝的詢問之後,趙俊臣心底暗暗嘆息一聲,但很快的,趙俊臣已是換上了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說道:“陛下,臣掌管戶部以來,也一向深知我朝商稅的種種弊端,朝廷每年的商稅收入只不過七十餘萬白銀,但與此同時,因爲商稅政策的諸般弊病與種種漏洞,朝廷每年損失的商稅收入卻高達兩千萬兩白銀以上,可謂是觸目驚心,所以臣一直想要設法整頓商稅現狀,也構想了許多計劃,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時機!現如今。臣依然認爲時機並不成熟,但既然朝廷中樞已經開始着手整頓商稅現狀,並且頒佈了相關政令。那麼就更加不能半途而廢,正應該一鼓作氣、堅持到底。趁機徹底扭轉商稅的混亂現狀!此外,出於維護朝廷聲譽的考慮,朝廷的政策也不能朝令夕改!”

說話間,趙俊臣已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而且態度堅決。

畢竟,趙俊臣若是想要接手商稅整頓的事情,此時就必須要表明自己支持商稅整頓的態度,否則趙俊臣就會徹底失去負責此事的資格。

然而。隨着趙俊臣的話聲落下,頓時就有許多敵視的眼神投向了趙俊臣。

正所謂“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趙俊臣想要改變商稅現狀的立場,自然是引起了許多官員的敵視。

對於官員們的敵視目光,趙俊臣早有預料,卻是並不在意。

另一邊,德慶皇帝發現了這一點之後,眼神之中卻是閃過了一絲滿意。

德慶皇帝打算讓趙俊臣接手商稅整頓的事情,固然是想要藉助趙俊臣的能力扭轉商稅的混亂現狀。但同時也打算藉着這件事情讓百官們敵視趙俊臣,這樣一來,趙俊臣爲了自保。將來就只能繼續尋求德慶皇帝的庇護,德慶皇帝也能夠進一步加強對趙俊臣的控制力。

於是,德慶皇帝再次確認道:“這麼說,趙愛卿你對於朝廷整頓商稅的事情,是秉持贊成態度的?”

趙俊臣也再次答道:“臣認爲,商稅整頓關係到大明江山的百年延續,諸般積弊必須要進行整頓,絕不能因爲些許挫折就畏難而退,若是錯過了這次機會。我朝商稅的現狀將會是愈加惡劣、再難扭轉,所以。臣認爲商稅整頓之事應該繼續進行。”

德慶皇帝並不知道,趙俊臣對於商稅整頓的事情已是蓄謀已久、準備萬全。即使是因此而引起了百官們的敵視,但趙俊臣最終所得到的東西也只會更多!

所以,聽到趙俊臣的回答之後,德慶皇帝只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又轉頭向百官問道:“衆位愛卿對此事又有何看法?”

*****

卻說,在趙俊臣表明了立場之後,皇極殿內的氣氛頓時發生了變化,百官們的神色皆是專注了起來,不似之前一般漫不經心。

僵持良久之後,今天大朝議的正題終於是出現了。

然後,隨着德慶皇帝的話聲落下,自然而然的,趙俊臣的表態馬上就受到了反駁。

首先站出來反駁趙俊臣立場的人,卻是新任內閣首輔沈常茂。

在沈常茂眼中,這次商稅整頓的事情也同樣是他的一次大好機會,只要他能夠明確表現出反對的態度,那麼哪怕是他的反對意見最終以失敗爲告終,但也同樣可以收穫大部分朝廷官員的好感與支持,這樣一來,沈常茂的聲望與影響力自然是可以大幅提升,他的內閣首輔的位置也可以因此而穩固不少。

雖然,沈常茂也知道商稅整頓的必要性,但爲了自己的利益,沈常茂卻是站在了完全相反的立場上。

只見沈常茂出列道:“陛下,關於趙尚書的想法,老臣不敢贊同!商稅的事情,老臣也有所聽聞!據老臣所知,因爲整頓商稅所帶來的朝野局勢混亂,絕對要比趙尚書所描述的情況更加嚴重許多!自從朝廷推行了商稅整頓政策之後,至今不過月餘時間,不僅沒有收穫任何成效,反倒是嚴重阻礙了各地的貨物流通,導致民間物價大漲,讓百姓們怨聲載道,也大量減少了地方衙門的商稅收入,使得地方官員們舉步維艱,若是長此以往,朝廷就會徹底失去對朝野局勢的掌控力!由此可見,商稅整頓的事情,可謂是未見其利、先見其害,所以,老臣認爲,朝廷應該暫停商稅整頓的政策,在找到正確合適的方法之前,切不可輕易嘗試!”

隨着沈常茂的話聲落下,頓時就得到了大量的支持。

畢竟,沈常茂的發言維護了絕大多數官員的利益。

“陛下,臣贊同沈首輔的提議,商稅之事,最是敏感複雜,若是沒有充足的準備。絕不能輕易觸碰,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陛下,沈首輔的提議。可謂是老成謀國之言,商稅整頓的諸般政策。如今已是舉步維艱、難以持續,無論官員還是百姓,皆是秉持着反對態度,此乃民意,絕不可輕易違背,還望陛下明鑑!”

“陛下,因爲商稅整頓的諸般政策,朝野局勢如今已是到了失控的邊緣。臣認爲如今朝廷應該以穩定局勢爲重,必須斷然中止商稅整頓的種種措施,否則後果將會再難收拾!”

“陛下,趙尚書的提議,只是書生之見,完全忽略了時局之艱難,絕不可行……”

“陛下……”

隨着沈常茂的出聲反對,竟是一呼百應,皇極殿內頓時是風起雲涌,馬上就有大量的官員站出來支持沈常茂的意見。

畢竟。有了內閣首輔的帶頭反對,衆官員們也不必擔心什麼了。

不過,因爲德慶皇帝的態度。百官們在反對商稅整頓的同時,皆是小心翼翼的避開了太子朱和堉的因素。

另一邊,百官們的紛紛支持,也讓沈常茂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得意,知道自己做對了選擇,經此一事之後,一定會有許多官員將沈常茂視爲利益代言人,這樣一來,沈常茂的聲望也能夠提升許多。

不過。趙俊臣堅持整頓商稅的立場,也同樣擁有許多支持者。

諷刺的是。首先站出來支持趙俊臣觀點的人,竟是趙俊臣的政敵太子朱和堉。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畢竟整頓商稅的事情從一開始就是太子朱和堉強自推行的,如今他見到百官們皆是反對,並且還將朝野局勢混亂的過錯全部歸咎於商稅整頓,太子朱和堉自然是怒不可遏。

於是,太子朱和堉馬上出列,表態道:“父皇,兒臣認爲,朝廷整頓商稅的初衷是好的,畢竟此事一旦成功,國庫收入每年都可以增加上千萬兩銀子,可謂是功在千秋!朝廷所推行的政策也沒有什麼問題,只是下面的官員陽奉陰違、暗中阻撓,造成朝廷的政令不暢,所以才引發了朝野局勢的混亂!只要朝廷加強對地方的監察力度,嚴懲違背政令的官員,讓商稅整頓的各項政策順利執行,相信朝野的混亂局面很快就能夠得到控制,商稅整頓也很快就會收到成效!”

隨着太子朱和堉的表態,“太子.黨”成員們亦是紛紛出列表態支持。

與此同時,“趙黨”官員們自然也不願意看到趙俊臣成爲衆矢之的,卻也同樣是紛紛發言、爲趙俊臣搖旗吶喊。

一時間,“趙黨”與“******”之間竟是相互支援、配合默契。

由此可見,在官場之上,立場往往是最靠不住的東西,唯有利益纔是永恆的。

“太子.黨”對“趙黨”的敵視態度,可謂是世人皆知,但如今爲了自身的利益,卻也同樣是心甘情願的與“趙黨”達成了臨時結盟了。

然後,與往常的任何爭議一般,持有不同立場的官員們展開了辯論、爭鬥與攻訐,並且用最激烈的態度反駁對方的觀點,皇極殿內的形勢也再次發生了混亂。

這一次,趙俊臣與太子朱和堉所面對的反對聲音太強烈,卻是漸漸的處於下風。

於是,德慶皇帝不得不再次出手控制局面!

隨着德慶皇帝的嚴厲斥喝,百官們的爭論終於是稍稍平息了一些。

然後,德慶皇帝的目光卻是略過了太子朱和堉,再次來到了趙俊臣身上,又問道:“趙愛卿,關於百官們的反對意見,你也是聽到了!你身爲戶部尚書,對商稅之事最爲了解,所以朕還是想聽聽你的意見,你對於百官們的反駁,可有什麼看法?”

其實,德慶皇帝對於商稅整頓的事情也同樣是秉持着支持態度,但他並沒有透漏自己的立場,只是再次徵詢趙俊臣的意見。

德慶皇帝的這般做法,也是頗有深意——那就是通過趙俊臣的屢屢表態,讓趙俊臣代替太子朱和堉成爲商稅改革的領頭人物,轉移百官們的關注方向,這樣一來,百官們也會漸漸忽略掉太子朱和堉的因素,將商稅整頓的怨氣轉移到趙俊臣的身上。

簡單的說,太子朱和堉強自推行商稅整頓的事情,得罪了太多的相關勢力,也引發了太大的麻煩,想要轉移百官們的怒火,僅僅依靠黃有容這一隻替罪羊是不夠的,所以德慶皇帝又加上了趙俊臣。

另一邊,對於德慶皇帝的態度,趙俊臣也是早有預料,但並沒有進行反抗,只是表情平靜的回答道:“陛下,剛纔沈首輔曾說過,在找到正確合適的方法之前,商稅整頓之事切不可輕易嘗試,臣深以爲然,臣也同樣認爲,商稅整頓之所以會引起朝野局勢的混亂,乃是因爲整頓商稅的策略方法同樣存在紕漏!正如諸位大人所講的那樣,商稅之事,最是敏感複雜,需要謹慎處理,從這方面而言,臣與衆位同僚的觀點完全一致。”

頓了頓後,趙俊臣話鋒一轉,又說道:“不過,即使是朝廷所推行的政策有問題,但不代表着朝廷就不應該整頓商稅!畢竟,商稅的混亂現狀讓朝廷每年都會損失數千萬兩白銀的國庫收入,情況惡劣至極,絕不能視而不見!反過來講,若是朝廷能夠找到合適恰當的可行之策,也就代表着商稅整頓的勢在必行!”

聽到趙俊臣的話語之後,沈常茂則是再次出列,質疑道:“難不成,趙大人你已是找到可行之策?”

與此同時,沈常茂卻是暗暗下定決心,接下來不管趙俊臣提出怎樣的方法,他都要想辦法找出漏洞、進行駁斥。

畢竟,無論如何時候,想辦法解決問題並不容易,但挑毛病卻很輕鬆。

然而,趙俊臣卻是搖頭道:“我固然是想到了一些方法,但這些方法在實際執行之前,卻也不敢保證這些方法就是正確的可行之策。但若是不嘗試的話,又如何知道這些方法就一定無效?”

沈常茂冷笑道:“嘗試?說得輕鬆!若是再像是之前一般引發了朝野局勢的混亂、甚至是加重了朝野局勢的混亂,卻又該如何?朝廷需要付出多少精力才能夠重新穩定局勢?這裡面的責任,又豈只是‘嘗試’二字就可以推脫的?”

面對沈常茂的質疑,趙俊臣的表情依然淡定,緩緩說道:“沈首輔所說有理,所以晚輩也不敢全面的推行自己所想到的方法,而是建議朝廷先進行試點,以此來試驗這些方法的可行性。”

這一次,不待沈常茂開口質疑,德慶皇帝已是問道:“哦?試點?什麼意思?”

趙俊臣解釋道:“回陛下,臣所謂的試點,就是在朝廷全面推行某項政策之前,先在一處或幾處試行,進行探索、驗證、以及示範,並且取得經驗,找出政策的不足之處進行修改,若是試點之後證明這項政策可行的話,再以點擴面、全面推廣;反之,若是證明這項政策不可行的話,所造成的混亂也不會波及太廣,朝廷也完全可以控制。”

在後世,所謂的“試點工程”、“試驗田”、“試點區”,可謂是到處都是。

但在這個時代,所謂的“試點”還是一種十分新鮮的概念,卻也讓德慶皇帝產生了興趣。

畢竟,德慶皇帝一向是穩字當先,雖然他如今已是下定決心要改變商稅現狀了,但也不願意看到商稅整頓造成太大的混亂,此外,趙俊臣在理財方面雖然是一把好手,但趙俊臣究竟能不能成功的整頓商稅現狀,如今也依然是個未知之數。

所以,趙俊臣的試點提議,也讓德慶皇帝頗是欣賞。

於是,德慶皇帝問道:“原來如此,這般提議倒是不錯,只不過你準備在何處來進行試點?你所想到的方法,又具體是什麼?”

……

ps:恩,六千字大章節!

另,今天還會有至少兩更!

以上。

……

第五百八十七章.黃有容(上).第五百九十七章.預兆(中).第六百三十三章.抄家狂潮(完).第1126章.秘密生意.第十七章.賺錢大計(中).第六百六十一章.結果.第1106章.朕不高興(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儀式(中).第十五章.秋闈弊案(下).第四百一十五章.嘎然而止!第九十二章.好意與惡意.第1269章.遼東劇變(十九).第一百九十二章 .要查賬,先從頭開始學吧.第二十五章.白銀浪潮.【四合一大】第1007章.重返廟堂(一).第七百六十四章.遠在京城的變故(一).第七百四十五章.李如安的堅持.第九百九十二章.問與答(一).第一章 轉世貪官上第九百三十五章.計劃的真相.第八百零一章.趙俊臣的佈局(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策.第六百六十七章.統一陣線.第一百零六章 .滅門慘案(上).第一百六十六章.越奸邪、越赤忱(上).第1320章.吃幹抹淨.第八百五十五章.戲與餌(四).第八百三十八章.隱忍.第七百一十六章.態度.第1147章.逼迫(七).第一百四十一章.搶人!(下).第1306章.在握(十五).第四百五十六章.當初的承諾.第1059章.拱火.第八百九十七章.戰後(一).第二百七十八章.聚寶商行(上).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一百三十八章.利用與探查第六百四十九章.德慶皇帝的賞賜.第七十八章.權臣貪官們的聚宴(上).第1263章.遼東劇變(十三).第四百八十九章.你一定要考慮清楚了!.第1245章.撲朔迷離(二).第1381章.布子收官.第四章 未來的路上第1267章.遼東劇變(十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敗俱傷”.(上)第四百三十四章.在京城.第三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趙俊臣的答案.第1403章.病因毒源.第九百五十三章.大戲開幕.第六百零七章.明暗.第八百六十五章.勢(三).第六百二十八章.抄家狂潮(三).第九百四十章.督撫齊至.第1366章.輿情風變.第七百三十六章.遇襲(三).第三百九十六章.競標.第1244章.撲朔迷離(一).第1162章.事端開啓(六).第六百五十一章.投名狀.第1240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三).第七百五十九章.夜談(完).第五百五十一章.廟堂大亂(下).第1233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六).第一百四十九章.事前.第一百六十六章.越奸邪、越赤忱(上).第1387章.滅門絕戶.第二十七章在路上下第1178章.初至遼東.第六百一十五章.整治(下).第1133章.誠.第五百一十五章.成立(下).第二百二十章 .機遇(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這是一門學問(上).第1436章.皆爲正義(五).第三百零四章.微服私訪(下).第七百零五章.賜婚.第四百九十二章.風波(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思與猶豫第四百五十四章.趙俊臣的準備.第八百二十四章.圍堵(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送給你,還請收下.第1223章.何總兵不會白死.第二百零二章.七皇子朱和堅的算盤.第二百三十八章 .魔高一丈.第十章蝗蟲與貪官上第九百七十五章.趙俊臣病倒了(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南巡之前(上).第1045章.多做多錯的時候太子總是表現活躍.第1223章.何總兵不會白死.第八百五十五章.戲與餌(四).第七百八十八章.戰兵新軍(八).第四百七十七章.爭鋒(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條件.第八百六十四章.勢(二).第二百六十七章.獎勵與懲罰.第1105章.朕不高興(二).
第五百八十七章.黃有容(上).第五百九十七章.預兆(中).第六百三十三章.抄家狂潮(完).第1126章.秘密生意.第十七章.賺錢大計(中).第六百六十一章.結果.第1106章.朕不高興(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儀式(中).第十五章.秋闈弊案(下).第四百一十五章.嘎然而止!第九十二章.好意與惡意.第1269章.遼東劇變(十九).第一百九十二章 .要查賬,先從頭開始學吧.第二十五章.白銀浪潮.【四合一大】第1007章.重返廟堂(一).第七百六十四章.遠在京城的變故(一).第七百四十五章.李如安的堅持.第九百九十二章.問與答(一).第一章 轉世貪官上第九百三十五章.計劃的真相.第八百零一章.趙俊臣的佈局(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策.第六百六十七章.統一陣線.第一百零六章 .滅門慘案(上).第一百六十六章.越奸邪、越赤忱(上).第1320章.吃幹抹淨.第八百五十五章.戲與餌(四).第八百三十八章.隱忍.第七百一十六章.態度.第1147章.逼迫(七).第一百四十一章.搶人!(下).第1306章.在握(十五).第四百五十六章.當初的承諾.第1059章.拱火.第八百九十七章.戰後(一).第二百七十八章.聚寶商行(上).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一百三十八章.利用與探查第六百四十九章.德慶皇帝的賞賜.第七十八章.權臣貪官們的聚宴(上).第1263章.遼東劇變(十三).第四百八十九章.你一定要考慮清楚了!.第1245章.撲朔迷離(二).第1381章.布子收官.第四章 未來的路上第1267章.遼東劇變(十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敗俱傷”.(上)第四百三十四章.在京城.第三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趙俊臣的答案.第1403章.病因毒源.第九百五十三章.大戲開幕.第六百零七章.明暗.第八百六十五章.勢(三).第六百二十八章.抄家狂潮(三).第九百四十章.督撫齊至.第1366章.輿情風變.第七百三十六章.遇襲(三).第三百九十六章.競標.第1244章.撲朔迷離(一).第1162章.事端開啓(六).第六百五十一章.投名狀.第1240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三).第七百五十九章.夜談(完).第五百五十一章.廟堂大亂(下).第1233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六).第一百四十九章.事前.第一百六十六章.越奸邪、越赤忱(上).第1387章.滅門絕戶.第二十七章在路上下第1178章.初至遼東.第六百一十五章.整治(下).第1133章.誠.第五百一十五章.成立(下).第二百二十章 .機遇(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這是一門學問(上).第1436章.皆爲正義(五).第三百零四章.微服私訪(下).第七百零五章.賜婚.第四百九十二章.風波(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思與猶豫第四百五十四章.趙俊臣的準備.第八百二十四章.圍堵(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送給你,還請收下.第1223章.何總兵不會白死.第二百零二章.七皇子朱和堅的算盤.第二百三十八章 .魔高一丈.第十章蝗蟲與貪官上第九百七十五章.趙俊臣病倒了(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南巡之前(上).第1045章.多做多錯的時候太子總是表現活躍.第1223章.何總兵不會白死.第八百五十五章.戲與餌(四).第七百八十八章.戰兵新軍(八).第四百七十七章.爭鋒(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條件.第八百六十四章.勢(二).第二百六十七章.獎勵與懲罰.第1105章.朕不高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