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朕有幾塊黑鍋給你.

在回趙府的路上,趙俊臣的神色似乎平靜,嘴角間甚至還掛着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只是對趙俊臣最爲熟悉的許慶彥,卻能從趙俊臣的眉目間察覺到一絲陰冷,以至於即使是他,竟也不敢與趙俊臣搭話詢問究竟。

靜靜的坐在轎中,趙俊臣回想着養心殿裡的情景,輕輕嘆息了一聲。

………

出宮之前,養心殿內,趙俊臣剛準備離開,德慶皇帝突然開口道:“趙愛卿,朕還有些事要向你交代。”

見德慶皇帝神色認真,趙俊臣不敢怠慢,連忙道:“還請陛下吩咐。”

德慶皇帝沉吟片刻後,緩緩說道:“你前些天所說的南巡意義所在,朕這些日子也認真考慮過,朕巡視江南,旨在強調帝王存在,傳播帝王威儀,讓地方官員與地方耆老對朝廷心存敬畏,由此而穩固江山,提升士氣民心。這番言論,確實精闢。然而,當初雖說確定了南巡之事,但由於國庫內庫皆是銀錢不足,所以南巡時的儀仗隨從,也都只能一切從儉,如此簡陋,又如何能體現朕之威儀?若是弄巧成拙,怕是不僅不能展現帝王威儀,反而會被地方小覷,如此一來,朕之南巡,反倒是得不償失。”

聽德慶皇帝這麼說,趙俊臣心中一凜,隱約間已是猜到了德慶皇帝的打算,但神色之間依舊滿是恭敬,問道:“那陛下您的意思是?”

德慶皇帝神色嚴肅,繼續說道:“正所謂時移事易,如今內庫銀錢充裕,南巡再如此節儉粗陋,卻也不適合。朕的意思是,在朝廷不驚擾民力的前提下,這次南巡的儀仗、隨從、規制,都可以儘可能的再大些,朝中大臣、宮中嬪妃,也可以多帶着,南巡之後,在南都應天府與中都鳳陽府,亦可以舉辦兩場大典拜祭我大明先祖,總之,既然如今銀錢充裕,這次南巡,一切當應以傳播朕之威儀爲主。趙愛卿,你看如何?”

雖然是詢問,但看德慶皇帝的神色,分明已是早就堅定了打算。

趙俊臣神色間滿是讚歎,道:“還是陛下想的深遠,這些事情,以臣的眼界,是萬萬想不到的,依臣看來,陛下之言,自是大善。”

德慶皇帝卻笑道:“趙愛卿也不用自謙,若不是你當日之言,朕也想不到這些。”

趙俊臣遲疑片刻後,又問道:“那麼陛下南巡之時,地方上可還要建造行宮?”

德慶皇帝擺了擺手,道:“建設行宮耗費民力,倒大可不必,朕已是說了要入住江南園林,金口玉言,又怎能朝令夕改?”

頓了頓後,德慶皇帝突然話鋒一轉,又說道:“不過,愛卿你這麼一說,朕倒是想起來了,前些日子愛卿向朕描繪江南園林之美,讓朕不由心生嚮往,前些日子,正好有人向朕進貢了一幅描繪江南園林景色的《勺園圖》,朕觀賞之下,更是不由讚歎,正如愛卿當日所說,這些江南園林,造園如造詩,與皇家園林的富麗堂皇不同,別有意境。這次南巡,愛卿隨駕到江南,卻要留心爲朕尋些適合的工匠人手,待你我君臣回京後,可選一風景優美的避暑之地,爲朕及朕之子孫,仿江南園林,建造一處皇家別院,愛卿你意下如何?”

趙俊臣神色間閃過一絲異色,卻連連點頭,說道:“就算陛下不說,臣也早有此意,陛下富有四海,這江南園林之美,又怎可讓那些江南富豪獨享?爲陛下您建一處避暑園林,本就是應該的。”

聽趙俊臣這麼說,德慶皇帝的神色間滿是對趙俊臣的信任,笑道:“既然如此,這兩件事就都由愛卿你協同工部、禮部一同負責吧,如今內庫銀錢充裕,一切從寬,朕信的過你。”

趙俊臣好似受寵若驚,驚喜之色不受控制,大聲說道:“多謝陛下信任,臣必當爲陛下竭盡全力,絕不會讓陛下失望!”

………

彼時,趙俊臣與德慶皇帝的談話之間,可謂是臣忠君,君愛臣,君臣和睦。

可惜,趙俊臣那時的神色話語,皆是在做戲。而德慶皇帝的神色話語,不出意外的話也是在做戲。

南巡的安排、別宮的建造,都是由趙俊臣負責,而且按德慶皇帝的意思,還一切從寬,不用在意銀子花費,這可是一個極大的肥差,只要稍稍動些手腳,幾十萬銀子就能進入腰包,若是膽子肥些,一口氣貪墨上百萬兩銀子,也不是不可能。

若是原來的趙俊臣,必然會以爲德慶皇帝之所以這麼安排,是照顧他這位寵臣,有意讓他賺些“外快”了。

但如今的趙俊臣,卻是能看出德慶皇帝這般安排的真正深意。

讓人心寒的深意!

按照德慶皇帝的話來講,他之所以要擴大南巡規模,是因爲趙俊臣“南巡旨在傳播帝王威儀”之言;他之所以要仿江南園林風格另建別宮,也是因爲趙俊臣向他誇讚江南園林之美。而接下來,這兩件事情,又皆是由趙俊臣來負責。

如此一來,這般情況傳播出去,朝野之間又如何看待趙俊臣?怕是“蠱惑君王”的罪名必不可少了。而南巡時驚擾的民心民力,另建別宮時耗費的國力銀錢,在世人眼中,錯亦是全在趙俊臣身上。

簡而言之,德慶皇帝這番作爲,諸般好處自己得到了,他好大喜功的目的也實現了,但招惹的所有罵名與麻煩,卻是一口氣全都推給了趙俊臣。

“這倒是好算計。”轎子之中,趙俊臣搖頭苦笑:“可惜了,經過潞安府賑災救災之事,以及《潞安府滅蝗實錄》的刊發,我在朝野之間好不容易纔略有起色的名聲,經此一事,怕又要毀於一旦了,說不定還會更差,陛下啊陛下,你就這麼見不得我的名聲稍有好轉嗎?”

“……不過,古往今來,弄臣貪官們爲帝王頂罪,本就是理所當然的常事,也是帝王心術的體現,若是我名聲變好了,又如何頂罪?秦檜、和珅、劉瑾等人,所作所爲固然禍國殃民,但何嘗不是皇帝的意思?最終皇帝無事,他們卻是臭名遠揚,不得善終。‘皇帝是好的,只是受了貪官蠱惑’,古往今來,朝野官民的心思,大概也就是這樣了……”

就在趙俊臣暗暗思考着應對之策的時候,這番喃喃自語被跟在轎子旁的許慶彥聽到了,只是聲音太低,卻是聽不清楚,於是許慶彥連忙衝着轎子裡的趙俊臣問道:“少爺可是有事情吩咐?”

趙俊臣沉吟片刻後,說道:“你回府之後,讓人挑選些冬蟲夏草、人蔘何首烏之類的藥材給七皇子送去,不要吝嗇,什麼貴重送什麼。另外,再派些信得過的人,幫着打探一下七皇子這些年來的各種消息,不管是真事還是傳言,都不要漏過,然後儘快給我送來。”

雖然不明白趙俊臣爲何突然重視朱和堅這個名不見傳的皇子,但許慶彥還是連忙應下了。

轎子中,趙俊臣眼中閃過一絲陰沉。

………

不出趙俊臣所料,南巡的規制將會擴大,以及德慶皇帝要仿江南園林風格另建行宮的打算,在第二天就被傳播了出去,引起了朝野之間的軒然大波。

與此同時,“德慶皇帝之所以有這般打算,都是因爲趙俊臣蠱惑”的傳言,也是越傳越廣,太子朱和堉看向趙俊臣的眼神,亦是恨意愈濃。在朝中各派系有意無意的縱容下,都察院裡彈劾趙俊臣的摺子,更是如急雨般向德慶皇帝送去,只是由於德慶皇帝刻意的庇護偏袒,這些彈劾倒也無礙趙俊臣絲毫。

曾有人在彈劾摺子裡算了一筆賬,南巡規制擴大後,儀仗的升級、隨從的增多、應天與鳳陽的兩場祭祖大典、地方官府的諸般準備、再加上修路修河等等各種耗費,所需的銀子,將會增加一倍有餘,至少六十萬兩白銀!

至於別宮的建造,更是一筆天數銀子,由於是仿江南園林建造,北方的景色與水土有着先天不足,建造之時,僅僅只是造湖造山佈置景色一項,就至少需要五十萬兩銀子,而宮殿道路的建設、人手用料的花費,林林總總加起來,這處行宮究竟需要多少銀子,又需要建造多長時間,更是沒人能計算出來。

只是,德慶皇帝的這番打算,畢竟是用內庫私銀,朝中大臣雖有反對意見,尤其是太子一黨,堪稱是態度激烈決絕,但終究沒有大用,在德慶皇帝力排衆議,以及趙俊臣被逼無奈的鼎力支持下,德慶皇帝的兩項計劃,終究還是通過了。

而隨着這般計劃通過,趙俊臣的“禍國”、“佞臣”之名,亦是再傳天下。

不過,世間萬事,有得就有失,這兩件事情都是天大的肥差,又都是由趙俊臣主持,趙俊臣門下的那幫貪官蛀蟲們,卻是因爲而歡欣鼓舞,一個個整天磨拳擦掌蠢蠢欲動,對趙俊臣也更加歸心了,周尚景、沈常茂、黃有容等派系,亦皆有分一杯羹的打算,這倒是趙俊臣始料未及的事情。

而當事情終於塵埃落定,一切的喧鬧全都結束之後,忙於勾心鬥角諸般應對的趙俊臣卻突然發現,原來在不知不覺間,新年到了。

第九百二十七章.所遇非人.第1410章.師生關係.第1180章.遼東百態(一).第四百七十章.格局變動(下).第1212章.離心.第十章蝗蟲與貪官上第七百八十二章.戰兵新軍(二).第1401章.幾處變數.第五十三章.鳩殺(中)二更第1234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七).第二十七章.白銀浪潮(下).第六百八十一章.間隙.第十一章.立賭約(中)二更第五百一十四章.成立(中).第二百三十七章.道高一尺.第四百六十章.接觸(中).第1076章.所謂“信任”.第六百一十五章.整治(下).第1258章.遼東劇變(八).第九百四十一章.最終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一章.合作的方向(上).第四十七章.各方聚談(中).第三百一十六章.各有所謀.第二百八十九.裂痕.第1225章.我趙俊臣武勇無雙.第1421章.兩把刀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問答(下)第七十章.德慶壽辰(中).第三十一章.三大死罪(上)一更第1147章.逼迫(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佳宜?嘉怡?〔中〕.第1064章.各方佈置(二).第1092章.試探機會.第七百一十八章.青天趙俊臣.第1226章.遞刀.第十五章.秋闈弊案(下).第1426章.騎虎難下.第六百七十五章.善意.第1113章.狗咬狗(完)第二百三十七章.道高一尺.第1298章.手腕(七).第1086章.虎狼相聚.第1364章.奔赴興州.第1221章.明爭暗鬥.第1074章.神棍重生.第1402章.權臣遲暮.第七百八十六章.戰兵新軍(六).第996章已修改。第三百零四章.微服私訪(下).第五百五十六章.早朝之後(上).第1336章.驅虎吞狼.第1226章.遞刀.第一章.貪官回京(上)二更.第四十章.良莠不齊(上)二更第八百章.趙俊臣的佈局(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南巡之前(上).第八百九十八章.戰後(二).第五百二十九章.博弈(五).第六十三章.權財.第九百八十二章.曾經的稚嫩.第五百四十五章.合縱連橫(下).第三百六十二章.防患.第六百九十五章.計劃進行中(五).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打算(下).第八百三十六章.哭訴.第五百六十六章.第1029章.此子必爲大患.第四百八十四章.劫數(四).第五百二十二章.閣老之位(二).第1260章.遼東劇變(十).第一百六十八章 .越奸邪、越赤忱(下).第九百一十章.京城震動(三).第1390章.離開興州.第七百七十六章.整合(二).第1014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一).第五百二十二章.閣老之位(二).第1220章.決定.第三百四十八章.考察(下).第1205章.內與外.第二百二十章 .機遇(上).第三十三章.三大死罪(下)三更第二百七十二章.殿試開始.第1333章.機關算盡.第八百六十三章.勢(一).第五百八十二章.熱鬧的朝議(五).第1374章.權臣一怒.第1296章.在握(五).第八百四十四章.大軍出動(四).第1240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三).第五百四十九章.廟堂大亂(上).第六百八十九章.將門之後.第四百七十六章.爭鋒(上).第二十一章造勢與作秀下第一百五十二章.攻訐(中).第六百二十章.心機.第五百二十一章.閣老之位(一).第1014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一).第五百二十一章.閣老之位(一).第1085.最好的破壞手段.
第九百二十七章.所遇非人.第1410章.師生關係.第1180章.遼東百態(一).第四百七十章.格局變動(下).第1212章.離心.第十章蝗蟲與貪官上第七百八十二章.戰兵新軍(二).第1401章.幾處變數.第五十三章.鳩殺(中)二更第1234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七).第二十七章.白銀浪潮(下).第六百八十一章.間隙.第十一章.立賭約(中)二更第五百一十四章.成立(中).第二百三十七章.道高一尺.第四百六十章.接觸(中).第1076章.所謂“信任”.第六百一十五章.整治(下).第1258章.遼東劇變(八).第九百四十一章.最終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一章.合作的方向(上).第四十七章.各方聚談(中).第三百一十六章.各有所謀.第二百八十九.裂痕.第1225章.我趙俊臣武勇無雙.第1421章.兩把刀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問答(下)第七十章.德慶壽辰(中).第三十一章.三大死罪(上)一更第1147章.逼迫(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佳宜?嘉怡?〔中〕.第1064章.各方佈置(二).第1092章.試探機會.第七百一十八章.青天趙俊臣.第1226章.遞刀.第十五章.秋闈弊案(下).第1426章.騎虎難下.第六百七十五章.善意.第1113章.狗咬狗(完)第二百三十七章.道高一尺.第1298章.手腕(七).第1086章.虎狼相聚.第1364章.奔赴興州.第1221章.明爭暗鬥.第1074章.神棍重生.第1402章.權臣遲暮.第七百八十六章.戰兵新軍(六).第996章已修改。第三百零四章.微服私訪(下).第五百五十六章.早朝之後(上).第1336章.驅虎吞狼.第1226章.遞刀.第一章.貪官回京(上)二更.第四十章.良莠不齊(上)二更第八百章.趙俊臣的佈局(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南巡之前(上).第八百九十八章.戰後(二).第五百二十九章.博弈(五).第六十三章.權財.第九百八十二章.曾經的稚嫩.第五百四十五章.合縱連橫(下).第三百六十二章.防患.第六百九十五章.計劃進行中(五).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打算(下).第八百三十六章.哭訴.第五百六十六章.第1029章.此子必爲大患.第四百八十四章.劫數(四).第五百二十二章.閣老之位(二).第1260章.遼東劇變(十).第一百六十八章 .越奸邪、越赤忱(下).第九百一十章.京城震動(三).第1390章.離開興州.第七百七十六章.整合(二).第1014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一).第五百二十二章.閣老之位(二).第1220章.決定.第三百四十八章.考察(下).第1205章.內與外.第二百二十章 .機遇(上).第三十三章.三大死罪(下)三更第二百七十二章.殿試開始.第1333章.機關算盡.第八百六十三章.勢(一).第五百八十二章.熱鬧的朝議(五).第1374章.權臣一怒.第1296章.在握(五).第八百四十四章.大軍出動(四).第1240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三).第五百四十九章.廟堂大亂(上).第六百八十九章.將門之後.第四百七十六章.爭鋒(上).第二十一章造勢與作秀下第一百五十二章.攻訐(中).第六百二十章.心機.第五百二十一章.閣老之位(一).第1014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一).第五百二十一章.閣老之位(一).第1085.最好的破壞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