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閣老之位(二).

……

……

然而,德慶皇帝並不知道,左蘭山近些日子以來之所以會屢屢向自己呈送密疏,又在密疏之中隱隱透漏了自己對趙俊臣的不滿,全都是源自於趙俊臣的授意。

整頓商稅、組建聯合船行、藉機掌控百官罪證,固然是的趙俊臣的計劃之一,將左蘭山捧入內閣、藉機插手內閣事務,也同樣是趙俊臣的計劃之一;在趙俊臣看來,兩個計劃既是相互獨立、互不干涉,也是相輔相成、環環相扣!

趙俊臣很清楚,自己想要藉機掌控百官罪證的事情,絕對瞞不過德慶皇帝的眼睛,也一定會引起德慶皇帝的心中忌憚。

然而,德慶皇帝若是真心想要扭轉商稅糜爛現象,卻也並不會出手阻攔趙俊臣——這同樣違背了德慶皇帝的初衷——尤其是德慶皇帝在趙俊臣的暗中逼迫之下,如今已是旗幟鮮明的表明了支持商稅整頓的立場,若是趙俊臣的商稅整頓最終失敗了,德慶皇帝的顏面也不好看。

在這般情況之下,德慶皇帝唯有另尋方法來抑制趙俊臣的權勢增長。

德慶皇帝的手段與實力皆是極爲強大,如今的趙俊臣依然是大計未成,並沒有太多的抵抗能力,德慶皇帝哪怕是不干涉趙俊臣的計劃,也依然有許多方法可以達成目的。

所以,趙俊臣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暗中引導德慶皇帝的目光,讓德慶皇帝使用趙俊臣所希望的方式來對付趙俊臣自己,如此一來,局勢也會向着趙俊臣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於是,回到京城之後,趙俊臣就暗中指使左蘭山向德慶皇帝呈送密疏,並且在密疏中隱隱透漏出了不滿趙俊臣的態度,德慶皇帝見到左蘭山的密疏之後,就必然會心生興趣,再看到趙俊臣的權勢增漲太快之後,也極有可能會通過左蘭山來分裂“趙黨”——畢竟,這是最好的手段,成功可能性最大、投入與風險最低,只要手段隱蔽一些,也不會引起趙俊臣的不滿。

不過,左蘭山的實力不足,完全沒有與趙俊臣分庭抗禮的底氣,即使他與趙俊臣公開決裂,最終的結果也只會是“趙黨”失去了一位失去實權的工部尚書罷了,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所以,德慶皇帝若是想要藉助左蘭山之手分裂“趙黨”、抑制趙俊臣的權勢增長,首先還需要增強左蘭山的實力與聲望!

左蘭山如今已是朝廷的二品大員,若是要繼續增強他的實力與聲望,卻唯有讓他更進一步、成爲內閣閣老了!

恰好,如今的內閣之中,黃有容的地位已是名不符實、岌岌可危,也需要找人替換……

如此種種,趙俊臣已是爲德慶皇帝羅列了所有的條件,德慶皇帝最終會做出怎樣的選擇,也就可以想象了!

而這些,就是趙俊臣的一系列計劃——先是暗中鼓動太子朱和堉整頓商稅,捅出一個天大簍子,最終太子朱和堉受到百官敵視之餘,黃有容也會受到牽連,失去閣老之位;然後趙俊臣則是趁機接手商稅整頓的任務,收集百官罪證、增強自身的權勢與影響之餘,順便拉攏徽浙商人成爲助力;最後,眼見趙俊臣的權勢將要無法抑制,德慶皇帝必然會心生猜忌,趙俊臣再借助左蘭山的態度,引發德慶皇帝分裂“趙黨”的想法!最終,德慶皇帝爲了分裂“趙黨”,就必須要增強左蘭山的實力,幫着趙俊臣將左蘭山捧入內閣!

這一系列計劃,可謂是環環相扣、相輔相成,足足讓趙俊臣佈置了近一年的時間,也耗費了趙俊臣無數的心血與精力!若是能夠全部實現,那麼趙俊臣不僅可以打擊朝中政敵、增強自身實力,還可以立下不世功勳、順便插手內閣事務!

到了如今,趙俊臣的連環計已是實現了大部分,已是隻剩下了最後一步!

至於左蘭山入閣之後,是否會假戲真做、當真是激發了獨立門戶的野心,這就要看趙俊臣今後的手段了!

*

因爲趙俊臣宴請徽浙商人的事情,這一夜有許多人徹夜未眠。

到了第二天,許多大臣紛紛是一副神情困頓的模樣,顯然是休息不足。

不過,哪怕是精神再如何困頓,百官們也依然是強打精神,密切關注着這一天的早朝局勢。

畢竟,趙俊臣昨晚宴請徽浙商人的事情,頗是影響深遠,今天早朝期間必然會有所反應,以沈常茂爲首的那些反對朝廷整頓商稅的大臣們,也一定會設法阻攔趙俊臣的計劃,到時候不免又是一番明爭暗鬥。

對此,百官們皆是拭目以待、暗中準備着。

然而,這一天的早朝正式開始之後,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的發生,卻是轉移了百官們的注意力!

*

“有本早奏,無事退朝!”

百官恭迎之下,德慶皇帝來到皇極殿之後,大太監張德上前一步,揚聲呼喝道。

隨着張德的話聲落下,在沈常茂的暗中示意之下,幾位“沈黨”官員就打算出列彈劾趙俊臣。

畢竟,趙俊臣昨晚宴請徽浙商人之際,有太多把柄可抓了,首先是玩弄文字遊戲,明明說好了朝廷的優惠政策只會給予一家船行進行試點,然而趙俊臣卻是將三十七位實力雄厚的船行聯合到了一起;其次是趙俊臣在宴請徽浙商人的時候,竟是當衆承認了戶部暗中參與走私的事情,這種言論自然是引起了朝中政敵的興趣;最後則是趙俊臣越權行事,沒有經過朝廷同意,就私自給予了徽浙商人大量的好處與特權……

如此種種,皆是可以大做文章,讓趙俊臣狠狠栽一個跟頭!

然而,幾位“沈黨”官員還沒有來得及發言,就見兵部尚書王壽已是搶先一步,表情嚴肅的向德慶皇帝稟報道:“陛下,臣有本奏!”

德慶皇帝點了點頭,說道:“講!”

在衆位重臣之中,王壽一向是最爲低調,如今見他搶先發言,並且表情嚴肅,似乎有什麼大事,百官們也紛紛轉移了注意力,將目光集中在了王壽身上。

只見王壽緩緩說道:“陛下,當初您南巡之際,委派內閣閣老黃有容留京輔國,然而黃有容辜在留京輔國期間,卻是辜負了陛下的信任,既是昏庸無爲,不能控制朝野局勢,致使朝野局勢多有動盪;又是結黨營私、打壓異己,編造證據陷害大臣,致使多位朝中同僚蒙冤,待陛下您回京之後,百官憤恨於黃有容禍國之舉,已是連續多日彈劾!時至如今,黃有容已是聲名狼藉、聲譽盡喪……”

說到這裡,王壽的聲音一揚,用極爲堅定的語氣說道:“所以,臣認爲黃有容已是不適合再擔任內閣之位,哪怕是陛下您顧念黃有容乃是老臣不忍責罰,此事也不能再拖延下去,還請陛下罷免其職,並且另擇賢能進入內閣!”

隨着王壽的話聲落下,皇極殿內頓時是肅靜了片刻。

在此之前,眼見着黃有容即將要失勢了,百官們紛紛是興高采烈的痛打落水狗,不斷的彈劾黃有容的諸般惡跡,奈何沈常茂一力維護,德慶皇帝與周尚景也遲遲沒有表明立場,所以黃有容雖然是看起來岌岌可危,但硬是沒有倒臺,這件事就一直拖延着。

如今,王壽這位“帝黨”核心成員突然現身表態,要求德慶皇帝罷免黃有容的閣老之位,是不是意味着德慶皇帝終於拿定了主意,黃有容也終於要倒臺了?

其實,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隨着趙俊臣正式出手整頓商稅,黃有容對德慶皇帝而言已是徹底失去了利用價值,自然就要被拋棄了。

一位閣老的倒臺失勢,絕對是一件震動朝野的大事,朝野局勢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動,到時候自然是有無數機會出現。

於是,百官們紛紛興奮了起來。

然而,或許是嫌百官們不夠興奮,當王壽的話聲落下之後,吏部尚書宋啓文也出列附議道:“陛下,臣也贊同王尚書的觀點,黃閣老如今的情況,已是不適合再留在內閣之中,還望陛下您能夠儘快確定黃閣老留京輔國期間的功過是非,並且確認新的閣老人選。”

接着,刑部尚書張伯崇也出列道:“陛下,臣也認爲,黃閣老如今的情況,若是繼續留在內閣之中,對朝廷已是百害而無一利,還望陛下明鑑!“

隨着宋啓文與張伯崇的話聲落下,百官們又是心中一振。

畢竟,宋啓文與張伯崇乃是閣老周尚景的親信,自然是代表了閣老周尚景的態度。

接着,趙俊臣也出列發言了:“陛下,內閣乃是廟堂核心,關係到朝廷的正常運轉,最是重要不過,但據臣所知,自從陛下回京之後,黃閣老受到百官彈劾,已是聲望盡損,本身也喪了志氣,再也無法履行過內閣閣老之職責,已是不適合繼續留在內閣之中,還請陛下另擇賢能!”

趙俊臣的話聲剛剛落下,工部尚書左蘭山也隨聲附和,說道:“陛下,臣也贊同王尚書、宋尚書、張尚書、以及趙尚書的觀點,還望陛下另擇聲望、經驗、能力足夠的賢能重臣接替黃閣老的位置,否則內閣的聲望受損,對朝廷的威信也有不利。”

趙俊臣與左蘭山的發言,倒是在百官的意料之中,畢竟黃有容與“趙黨”之間的敵對關係乃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不過,隨着趙俊臣與左蘭山的發言,在朝中六位尚書之中,已是有五人表明了同樣的觀點,除了“沈黨”的禮部尚書林維之外,皆是認爲黃有容已是不適合繼續留在內閣了。

黃有容這段時間以來雖然是不斷受到百官彈劾,但像是今日這般盛況,卻是前所未有的——哪怕是德慶皇帝尚未拿定主意,見到這般情況之後,也會認真考慮一番,更何況德慶皇帝似乎已是拿定了主意?

“黃有容……終於要倒臺了!”

這一刻,百官們的心中皆是閃過了類似的想法。

然後,自然又是一副牆倒衆人推的局面,百官們紛紛出列附和五位尚書的發言,期間還有許多官員再次列舉了黃有容的諸般惡跡,卻是他們不僅想要看到黃有容倒臺,更還想要看到德慶皇帝出手責罰黃有容!

另一邊,林維、張誠等人作爲“黃黨”舊人,如今雖然已是改庭換面成爲了“沈黨”成員,但他們對於黃有容依然是殘留着一定的忠心,眼見黃有容受到了百官的圍攻,皆是有些按耐不住,就想要出列爲黃有容說話。

哪怕是黃有容終究要離開朝廷,但林維、張誠等人還是希望黃有容離開的時候能夠保留着一定的尊嚴。

然而,他們剛準備出列發言,就發現首輔沈常茂正表情冷厲的盯着他們,似乎是警告他們不要輕易表態。

如今,“黃黨”大部分官員皆是投靠了趙俊臣,而林維、張誠等人也投靠了沈常茂,可以說“黃黨”勢力已是被趙俊臣與沈常茂二人瓜分乾淨了,所以對於沈常茂而言,黃有容同樣已是失去了利用價值,在這般情況之下,沈常茂又如何願意違背朝廷大勢繼續維護黃有容?

事實上,在沈常茂看來,自己沒有落井下石,就已是顧念了往日情分了。

而林維、張誠二人見到沈常茂的暗中警告之後,即將要邁出去的腳步微微一頓,又相互對視了一眼之後,皆是暗暗嘆息一聲,並且收回腳步,也放棄了對黃有容的維護。

如今,林維與張誠二人已是投入了沈常茂的門下,自然要顧及到沈常茂的態度,他們對黃有容雖然忠心,但也要爲自己的未來考慮,這就是現實。

就在這般情況之下,在百官的圍攻之中,已是在朝堂上沉默多日的黃有容終於是緩緩出列了。

似乎是面無表情,又似乎是淒涼黯淡。

然後,黃有容竟是向德慶皇帝行了大禮,跪伏在德慶皇帝面前,埋首道:“陛下,老臣在留京輔國之際,辜負了陛下的信任,不僅是無法控制朝野局勢,還辦了許多錯事,實在是愧對皇恩,如今老臣已是無顏繼續留在廟堂,還請陛下罷免老臣的官位,恩准老臣告老還鄉!”

顯然,黃有容也不願意繼續留在朝中坐蠟,趁着今日的機會,黃有容也終於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然而,聽到黃有容的發言之後,趙俊臣則是暗暗搖頭。

德慶皇帝看似寬容,實則苛刻,在他的眼裡,朝中的貪官就是自己圈養的肥豬,只等着養肥了再宰,當初的溫觀良就是一個例子!而黃有容爲官數十年來,自然也不乾淨,如今只是認錯幾句,就想要平安無事的離開朝堂?怎麼可能!

果然,聽到黃有容的發言之後,德慶皇帝的眉頭一皺,卻是沉默着沒有說話,只是將目光轉向了趙俊臣。

……

恩,二合一大章節。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柳蕊的請求.第五百七十一章.第九百六十五章.回京.第1098章.德慶再微服(一).第1120章.西北方向.第七十七章.考慮與打算.第1096章.李純臣的崛起.第1065章.各有所謀(三).第三百七十四章.趙俊臣的構想(下).第七百五十四章.收服(四).第1058章.密匣奏疏.第二百九十三章.力所能及的幫助(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德慶震怒(下).說明一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蟻穴與種子(下)第1112章.狗咬狗(六).第1179章.趙俊臣總是食言而肥.第九百八十七章.尾聲與開始(一).第1310章.在握(十九).第六百二十九章.抄家狂潮(四).第八百二十一章.戰鞏昌(完).第1385章.謀逆大案.第二百六十五章.趙俊臣的後知後覺.第九百三十八章.巧舌如簧.第三百九十九章.推動(下).第1127章.朱和堉返京.第1217章.變數.第六百九十三章.計劃進行中(三).第1158章.事端開啓(三).第1382章.興州東部.第1139章.成熟需要代價.第1033章.歷史進程.第二百七十六章.反客爲主.第1254章.遼東劇變(四).第八百九十四章.最終的戰果.第七百二十四章.真相(四).第1304章.在握(十三).第五百二十三章.閣老之位(三).第六章.德慶皇帝(下)三更第六百七十八章.我要見趙大人!.第1040章.德慶壽辰(三).第一百四十八章.這是理所當然的.第四百九十五章.風波(六).第1185章.風雲際會(二).第1348章.攬功諉過.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第三百八十六章.另一個誘惑.第1384章.催命金山.第五百三十章.博弈(六).第三百八十九章.京城裡的變故(中).第八百三十七章.借你們的腦袋一用.第一百六十三章.會試之後.第1061章.失控.第二百一十九章.對幕僚團隊的構想.第1287章.手腕(十四).第六百一十一章.面聖.第六百八十章.家族.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與圍捕(中).第六百零二章.官場.第1237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第七十二章.尾巴.第三十章.廟堂爭鋒(下)三更第1087章.喧賓奪主.第四百零五章.混亂(下).第1210章.趙俊臣的惡趣味!.第1395章.好人壞人.第五百二十一章.閣老之位(一).第1193章.趙俊臣的好運.地1152章.時機.地1152章.時機.第一百零六章 .滅門慘案(上).第六百五十一章.投名狀.第二百七十章.提點.第三百五十四章.決定(上).第1435章.皆爲正義(四).第十六章利誘威逼上第二百四十章.真相與嫌疑.第1042章.心有萬一.第1166章.要給人留下一線生機.第1013章.新安排.第八百八十三章.奏疏的後續.第二十七章在路上下第1185章.風雲際會(二).第二十章.勢力初成(中).三合一第六百九十八章.計劃進行中(八).第五百零四章.周尚景的變化.第八百四十六章.戰(一).第六百零八章.未來.第1080章.多方博弈.第二十八章.廟堂爭鋒(上)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堂兩三事.第七十二章.尾巴.第五百九十三章.一個故事.第一百零五章 .趙黨預備軍(下).第1032章.在握(十一).第1274章.手腕(一).第四百三十二章.在通州.第1395章.好人壞人.第五百三十章.博弈(六).第四百一十八章.德慶皇帝的疑慮.
第一百七十七章 .柳蕊的請求.第五百七十一章.第九百六十五章.回京.第1098章.德慶再微服(一).第1120章.西北方向.第七十七章.考慮與打算.第1096章.李純臣的崛起.第1065章.各有所謀(三).第三百七十四章.趙俊臣的構想(下).第七百五十四章.收服(四).第1058章.密匣奏疏.第二百九十三章.力所能及的幫助(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德慶震怒(下).說明一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蟻穴與種子(下)第1112章.狗咬狗(六).第1179章.趙俊臣總是食言而肥.第九百八十七章.尾聲與開始(一).第1310章.在握(十九).第六百二十九章.抄家狂潮(四).第八百二十一章.戰鞏昌(完).第1385章.謀逆大案.第二百六十五章.趙俊臣的後知後覺.第九百三十八章.巧舌如簧.第三百九十九章.推動(下).第1127章.朱和堉返京.第1217章.變數.第六百九十三章.計劃進行中(三).第1158章.事端開啓(三).第1382章.興州東部.第1139章.成熟需要代價.第1033章.歷史進程.第二百七十六章.反客爲主.第1254章.遼東劇變(四).第八百九十四章.最終的戰果.第七百二十四章.真相(四).第1304章.在握(十三).第五百二十三章.閣老之位(三).第六章.德慶皇帝(下)三更第六百七十八章.我要見趙大人!.第1040章.德慶壽辰(三).第一百四十八章.這是理所當然的.第四百九十五章.風波(六).第1185章.風雲際會(二).第1348章.攬功諉過.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第三百八十六章.另一個誘惑.第1384章.催命金山.第五百三十章.博弈(六).第三百八十九章.京城裡的變故(中).第八百三十七章.借你們的腦袋一用.第一百六十三章.會試之後.第1061章.失控.第二百一十九章.對幕僚團隊的構想.第1287章.手腕(十四).第六百一十一章.面聖.第六百八十章.家族.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與圍捕(中).第六百零二章.官場.第1237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第七十二章.尾巴.第三十章.廟堂爭鋒(下)三更第1087章.喧賓奪主.第四百零五章.混亂(下).第1210章.趙俊臣的惡趣味!.第1395章.好人壞人.第五百二十一章.閣老之位(一).第1193章.趙俊臣的好運.地1152章.時機.地1152章.時機.第一百零六章 .滅門慘案(上).第六百五十一章.投名狀.第二百七十章.提點.第三百五十四章.決定(上).第1435章.皆爲正義(四).第十六章利誘威逼上第二百四十章.真相與嫌疑.第1042章.心有萬一.第1166章.要給人留下一線生機.第1013章.新安排.第八百八十三章.奏疏的後續.第二十七章在路上下第1185章.風雲際會(二).第二十章.勢力初成(中).三合一第六百九十八章.計劃進行中(八).第五百零四章.周尚景的變化.第八百四十六章.戰(一).第六百零八章.未來.第1080章.多方博弈.第二十八章.廟堂爭鋒(上)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堂兩三事.第七十二章.尾巴.第五百九十三章.一個故事.第一百零五章 .趙黨預備軍(下).第1032章.在握(十一).第1274章.手腕(一).第四百三十二章.在通州.第1395章.好人壞人.第五百三十章.博弈(六).第四百一十八章.德慶皇帝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