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海事的構想.

……

……

後世評價鄭芝龍與鄭成功父子,大都會說他們是抗清名將、收復臺灣的英雄、延續明朝的忠臣……鄭成功還被南明皇帝賜封了國姓、被稱爲“國姓爺”!

但實際上,在最開始的時候,鄭芝龍只是一名海盜罷了。

當然,鄭芝龍並不是一般的海盜,他是這個時代東南沿海地區、包括臺灣及日本等地的第一大海盜!

與此同時,他也是東亞與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海商,壟斷了這些地區的大半海洋貿易!

甚至於,他還有“世界史上的第一船王”之稱,這般稱號足以說明鄭芝龍的實力與影響力!

在明朝海禁與世界海權勃興的時代背景之下,鄭芝龍以民間之力組建水師,周旋於東洋與西洋勢力之間,擊退了西方海洋勢力,讓漢人重新奪回了海上主導權,絕對是這個時代東亞海域舉足輕重的傳奇人物!

鄭芝龍年僅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爲了舉世聞名的大海盜,隨着他的實力越來越大、影響力越來越強,他還在臺灣地區組建了政權,不僅是擁有一支實力強大的私人海軍爲自己保駕護航,更還效仿明朝在臺灣設官建置,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割據政權。

到了崇禎皇帝登基之後,年僅二十三歲的鄭芝龍率領麾下海軍大舉進攻泉州,數戰數捷、大破明朝福建艦隊,一時間燕京震動!

那個時候,明朝正值內憂外患之際,崇禎皇帝無力剿滅鄭芝龍,於是就轉而招安。

最終,鄭芝龍接受了明廷的招撫,官至都督同知、福建總兵。

此時,鄭芝龍的麾下已是擁有三萬海軍、上千海船,實力之雄厚,讓人觸目驚心。

在趙俊臣所熟知的那段歷史中,因爲清軍入關的緣故,鄭芝龍被困在北京城之中,雖是表態願意歸降於清朝,但最終依然是難逃一死——這也是鄭芝龍之子鄭成功後來堅定抗清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大程度上,後世鄭成功的諸般成就,正是因爲鄭芝龍留給他的家底極爲豐厚的緣故。

但在這個歷史時空之中,因爲崇禎皇帝的能力更強、而且小冰河時期延後的關係,明朝勉強延續了下來,清軍依然是龜縮在山海關之外,所以鄭芝龍也就沒有死在清朝之手,他依然是東亞海域的霸王級別人物。

甚至於,就連收復臺灣、驅逐荷蘭人的功績,也落在了鄭芝龍的頭上。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趙俊臣所熟知的那段歷史之中,鄭芝龍被清朝殺害之前,就已經佔領了臺灣的大部分地區,臺灣境內的漢人移民數量也佔據了絕對多數,距離徹底控制檯灣只是相差幾步之遙罷了。

也正因爲鄭芝龍收復臺灣的功績,他還被崇禎皇帝封爲了安南伯!

這個爵位是可以世襲的,卻是要比趙俊臣即將要受封的“不世新成伯”值錢得多。

但通過鄭芝龍在這兩段不同歷史中的表現,就大致可以展現出他的性格爲人了。

這是一個強人,也是一位梟雄,而且他割據一方,對明朝並不是那麼忠心。

實際上,即使是受到明朝詔安之後,鄭芝龍也一直是處於聽調不聽宣的狀態,明朝並沒有能力節制鄭芝龍的龐大海軍,等到鄭芝龍收復了臺灣之後,臺灣的百姓也是隻知鄭芝龍而不知朝廷,臺灣地區的官員任命,更是全憑鄭芝龍的一言而決!

正是因爲這般緣故,李勳纔會表示朝廷對於鄭芝龍的態度是“防大於用”,可謂是忌憚極深。

然而,鄭芝龍麾下的那支船隊與海軍,在這個時代究竟代表着怎樣的意義,趙俊臣心中最是清楚不過了。

明朝想要撐過今後的小冰河時期,甚至是重新站在世界之巔,這股勢力絕對是意義重大。

如今,見到李勳與鄭芝龍有些聯繫之後,趙俊臣自然是有些心動,想要趁機與鄭芝龍搭上關係,爲他今後的某些計劃做出鋪墊。

當然,趙俊臣並沒有妄想自己可以控制鄭芝龍。

要知道,鄭芝龍雖然也兼任着福建總兵的職位,但他與陝甘三邊的總兵們卻是截然不同,說是天差地遠也不爲過。

鄭芝龍壟斷了東亞與東南亞的海洋貿易之後,絕對是日進斗金,很有可能就是明朝之首富,他這些年來割據臺灣,只是名義上臣服於明朝,即使是德慶皇帝也不會被他放在眼裡,就更別說是趙俊臣了。

不論是權力壓制,還是銀錢收買,對於鄭芝龍而言皆是行不通。

所以,趙俊臣與鄭芝龍搭上關係之後,只是爲了平等合作而已!

至少,趙俊臣目前是這樣打算的。

*

此時,見趙俊臣的情緒突然出現了變化,李勳不由一愣。

他不知道趙俊臣爲何會這般在意安南伯鄭芝龍這個海盜出身的封疆大吏。

要知道,尋常官員聽到鄭芝龍的名字之後,都是一副談虎變色的樣子,可謂是唯恐避之不及,生怕會沾上關係、受到朝廷中樞的防範與敵視。

但趙俊臣似乎是對鄭芝龍很感興趣。

愣了片刻之後,李勳答道:“趙大人,下官所說的,正是福建巡撫同知、福建總兵、安南伯鄭芝龍。”

趙俊臣換了一副笑眯眯的親切模樣,問道:“哦?李巡撫剛纔說自己與鄭芝龍有些關係,卻不知是怎樣的關係?”

李勳心中愈加奇怪,但見到事情似乎有所轉機之後,還是老實答道:“下官是福建泉州人,有一位遠方親戚名叫李旦,按輩分來講,下官還要稱他一聲叔祖父!下官的這位叔祖父乃是鄭芝龍的義父,鄭芝龍的海上勢力也算是繼承於李旦,並且是發揚光大、青出於藍了。

下官十九歲的時候入京趕考,原本只是姑且一試,沒想到僥倖考中了同進士的功名,位列於杏榜之末,下官收到消息之後,又是高興又是沮喪,高興是自己杏榜有名,沮喪是覺得自己考早了,應該再寒窗苦讀幾年、設法考取更好的功名,杏榜末位的同進士實在是太低了,必然會影響到下官的未來仕途!

但也是時來運轉,當時鄭芝龍接受朝廷招安還沒幾年,身上依然殘留着海賊作派,與朝廷中樞多有衝突,甚至有傳言說鄭芝龍想要脫離朝廷、自封爲王,先皇爲了穩住鄭芝龍,就派了重臣楊嗣昌前去安撫,下官因爲與鄭芝龍的義父李旦有些遠親關係,也就被楊閣老點了名字,加入了隊伍之中。

等到下官跟着楊閣老見到了鄭芝龍之後,鄭芝龍因爲義父李旦的關係,對待下官頗是親善,再加上楊閣老的刻意安撫,一場風波也就化於無形了,下官也是因爲這般緣故,得到了楊閣老的舉薦,很快就晉升成爲了地方知府之位,起點要比同科們高了許多!若非如此的話,以下官的出身,是絕無可能晉升成爲封疆大吏的。”

聽完了李勳的解釋之後,趙俊臣的心中有些失望,只覺得李勳與鄭芝龍的關係有些遠了。

但趙俊臣還是問道:“哦?沒想到還有這層緣故!卻不知李巡撫這些年來與鄭芝龍可還有保持聯繫?”

李勳猶豫了片刻,但還是咬牙說道:“下官能有今日的地位,也算是借了鄭芝龍的東風,再加上下官當初跟隨楊閣老見到鄭芝龍的時候,也曾是稱呼他一聲叔父,所以這些年來倒也保持着聯繫,但因爲朝廷對安南伯防範極深的緣故,下官也不敢與他聯繫太過緊密,也就是每年送去一些土特產罷了。”

趙俊臣若有所思,問道:“鄭芝龍……今年多大年紀了?身體可還好?”

李勳暗暗計算了一下之後,答道:“安南伯也稱得上是當世少有的高壽了,世人都說人到六十古來稀,但安南伯如今已是臨近八十高壽了,身體勉強還算安康,只是有些耳背,並且是精力不濟,很早之前就把手裡的諸般事宜交給兒孫們處理了,但他的威望極高,只要是他表達了明確態度,福建以及附近海域皆是沒人敢違抗。”

趙俊臣點了點頭,同時也是心中急轉,考慮着自己今後應該如何與鄭芝龍相處。

大約一盞茶時間之後,趙俊臣的心中終於是有了決定。

然後,在李勳忐忑不安的注視下,趙俊臣笑眯眯的說道:“李巡撫的事情,未必是沒有轉機,你這次畢竟是代人受過,就算是朝廷問罪,也不應該是牽連族人才對……這件事情,我會幫你說項的,就算是最終保不住你,也至少可以保住你的族人。”

聽到趙俊臣的承諾,李勳不由是又喜又悲。

喜是因爲趙俊臣終於是願意出手相助,按照趙俊臣的說法,他至少可以保住李家族人的性命。

悲是因爲……看趙俊臣的態度,他自己的性命十有八九是不能保全了。

李勳活了六十二歲,但依然覺得自己還沒活夠。

但事已至此,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於是,李勳表情悲苦的起身拱手道:“多謝趙大人,一切就拜託趙大人了!”

趙俊臣點了點頭後,意味深長的說道:“我應該很快就會返回京城了,等我路過山西的時候,會與李巡撫的族人們見上一面,若是其中有人才可用的話,我不僅會保住他們的性命,更還會送給他們一份前程,足以保證你們李家世代無憂了!”

……

23/30

第二更。

另,如今正值嚴審期間,上傳新章節之後,後臺會有詳細檢查,很長時間都無法顯示更新,所以這段時間的更新規律也許會有些不穩定,大家見諒。

順便一提,也正是因爲起點嚴查的關係,蟲子並不會過多描述有些敏感的鄭成功,而是把鄭芝龍給搬了出來——鄭芝龍的經歷更有傳奇性,但名氣反而很小,所以不會引來麻煩。

……

第三百六十九章 .交涉.第五十章.豆花攤旁(中)一更第1369章.轉守爲攻.第二百零八章 .權謀與治國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學問 上 .第1325章.血色之夜.第一百二十六章 .肖溫阮的遺囑.第1265章.遼東劇變(十五).第1370章.殺雞儆猴.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第九百零六章.捷報傳天下(五).第二百一十章.權謀與治國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學問(下).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五百六十三章.世間之事總如此!(中).第1442章.大亂鬥(二).第1030章.火藥桶與掌控.第三百三十五章.滲透內廷.第1237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第三百八十二章.這就是鑰匙!.第九百六十二章.御書房內的陰謀(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聚德客棧.第八百九十七章.戰後(一).第二百九十章.新趙黨(上).第四百八十四章.劫數(四).第1258章.遼東劇變(八).第二百零一章 .婚事.第1414章.荷蘭總督.第五百八十章.熱鬧的朝議(三).第二百五十五章.宮宴(下).第三百零八章.人才?.第九百一十四章.兄友弟恭.第二百三十五章 .對質.第二百一十七章.形勢比人強.第1154章.老驥伏櫪王保仁.第1303章.在握(十二).第1217章.變數.第九百五十五章.當面對質.第1294章.在握(三).第二十二章回京之前上第八百七十一章.勢(九).第八百三十五章.計成!.第五百零五章.做戲與哭訴(上).第七百一十一章.攬責.第四百一十六章.來自京城的消息.第1274章.手腕(一).第三百一十三章.相邀.第1340章.退兵停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問答(下)第九十三章.塵埃落定.第三百三十八章 .深遠謀劃(中).第二百零一章 .婚事.第一百二十八章.小心應對.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服第八百五十一章.戰(六).第五百九十八章.預兆(下).第六十八章.除夕瑣事.第六百零五章.永別.第九百四十章.督撫齊至.第二百七十二章.殿試開始.第八百四十五章.大軍出動(五).第1364章.奔赴興州.第四百九十二章.風波(三).第1317章.都該死!.第九百九十九章.新格局.第1022章.成長.第八百四十章.野有遺賢.第十五章天才神棍下第1230章. 必須是,也只能是(三).第五百九十二章.良善之輩總命舛.第五百章.陰謀與圍捕(下).第二百五十一章.相見第七百八十一章.戰兵新軍(一).第1247章.撲朔迷離(完).第五章 未來的路中第1433章.皆爲正義(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黨爭(十四)三更!第1240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三).第九百七十三章.趙俊臣病倒了(一).第一百一十四章.錦衣衛.第八百三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331章.戰爭之神.第1330章.無恥竊功.第五百七十八章.熱鬧的朝議(一).第五百八十七章.黃有容(上).第1235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九).第四百二十四章.德慶收權.第十九章.勢力初成(上).二合一第九百章.樑輔臣脫困.第三百六十五章.儀式(下).第七十九章.權臣貪官們的聚宴(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深遠謀劃(中).第1326章.奔赴前線.第二百八十七章.南巡之前(中).第三百九十七章.推動(上).第七百四十三章.章晟德的表態.第三十二章.三大死罪(中)二更第六章.德慶皇帝(下)三更第十九章.勢力初成(上).二合一第五百四十八章.寸步不讓(下).第八百八十五章.自知之明.
第三百六十九章 .交涉.第五十章.豆花攤旁(中)一更第1369章.轉守爲攻.第二百零八章 .權謀與治國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學問 上 .第1325章.血色之夜.第一百二十六章 .肖溫阮的遺囑.第1265章.遼東劇變(十五).第1370章.殺雞儆猴.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第九百零六章.捷報傳天下(五).第二百一十章.權謀與治國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學問(下).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五百六十三章.世間之事總如此!(中).第1442章.大亂鬥(二).第1030章.火藥桶與掌控.第三百三十五章.滲透內廷.第1237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第三百八十二章.這就是鑰匙!.第九百六十二章.御書房內的陰謀(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聚德客棧.第八百九十七章.戰後(一).第二百九十章.新趙黨(上).第四百八十四章.劫數(四).第1258章.遼東劇變(八).第二百零一章 .婚事.第1414章.荷蘭總督.第五百八十章.熱鬧的朝議(三).第二百五十五章.宮宴(下).第三百零八章.人才?.第九百一十四章.兄友弟恭.第二百三十五章 .對質.第二百一十七章.形勢比人強.第1154章.老驥伏櫪王保仁.第1303章.在握(十二).第1217章.變數.第九百五十五章.當面對質.第1294章.在握(三).第二十二章回京之前上第八百七十一章.勢(九).第八百三十五章.計成!.第五百零五章.做戲與哭訴(上).第七百一十一章.攬責.第四百一十六章.來自京城的消息.第1274章.手腕(一).第三百一十三章.相邀.第1340章.退兵停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問答(下)第九十三章.塵埃落定.第三百三十八章 .深遠謀劃(中).第二百零一章 .婚事.第一百二十八章.小心應對.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服第八百五十一章.戰(六).第五百九十八章.預兆(下).第六十八章.除夕瑣事.第六百零五章.永別.第九百四十章.督撫齊至.第二百七十二章.殿試開始.第八百四十五章.大軍出動(五).第1364章.奔赴興州.第四百九十二章.風波(三).第1317章.都該死!.第九百九十九章.新格局.第1022章.成長.第八百四十章.野有遺賢.第十五章天才神棍下第1230章. 必須是,也只能是(三).第五百九十二章.良善之輩總命舛.第五百章.陰謀與圍捕(下).第二百五十一章.相見第七百八十一章.戰兵新軍(一).第1247章.撲朔迷離(完).第五章 未來的路中第1433章.皆爲正義(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黨爭(十四)三更!第1240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三).第九百七十三章.趙俊臣病倒了(一).第一百一十四章.錦衣衛.第八百三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331章.戰爭之神.第1330章.無恥竊功.第五百七十八章.熱鬧的朝議(一).第五百八十七章.黃有容(上).第1235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九).第四百二十四章.德慶收權.第十九章.勢力初成(上).二合一第九百章.樑輔臣脫困.第三百六十五章.儀式(下).第七十九章.權臣貪官們的聚宴(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深遠謀劃(中).第1326章.奔赴前線.第二百八十七章.南巡之前(中).第三百九十七章.推動(上).第七百四十三章.章晟德的表態.第三十二章.三大死罪(中)二更第六章.德慶皇帝(下)三更第十九章.勢力初成(上).二合一第五百四十八章.寸步不讓(下).第八百八十五章.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