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

午宴還有一陣子,祥和的金祥殿殿室之中,一家子先聚在一起說話,漸漸地彷彿變得隨意了一些,就分作三處。湘夫人、符六和二妹在一起在逗小孩兒談家常;郭紹和符昭序到了門外的書房裡說話。魏王則和大女兒符金盞在靠近門口的兩張塌上談論着,聲音不大,他們的說話聲在那邊逗小孩子的笑聲中更是聽不清楚。

符彥卿側目,金盞也順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從敞開的殿門看出去,能看到郭紹的側臉。郭紹正坐在書房的上位上說着什麼話,對面的符昭序則只有個背影,他的屁|股沾了一點凳面,坐姿很恭敬。一般情況下,人在自己說話時,很嫩聽到別的地方的話,何況本來距離也很遠。

果然符彥卿神色微微一變,語重心長地說道:“爲父幾個兒女,你是最識大體最成氣的了。”

符金盞聽到這裡就感覺不太對,臉上卻很平和地聽着。

符彥卿沉吟片刻又道:“符家是皇室的親戚。今上乃太祖之侄,先帝(柴榮,養子名義上也和兒子一樣)便是今上堂兄;你乃先帝之後,便是今上的兄嫂,今上是你的小叔……”

wωω⊕ тт kān⊕ C ○

金盞這時已經完全明白了父親的意思,她心裡一時間如同打倒了五味瓶,可是卻要努力裝作若無其事。既然父親這麼提了,一定有所猜測,如果從臉上表現出來更沒法說。

不過符彥卿觀察了一下金盞的臉色,好像以爲她沒聽懂,繼續道:“你曾是母儀天下的皇后,現在又上尊號端慈皇后,無論身前還是身後都很尊崇了。況且二妹又當今皇后、生了嫡長子,咱們還缺什麼呢?”

金盞聽到這些,臉上一陣發燙,表情可以剋制,但是內心裡泛上來的一些反應卻難以控制,在禮儀德行的面前,一種強烈的罪惡感和羞意涌上了心頭。金盞從小就飽讀詩書、哪能不懂禮,長期受此薰陶,也大部認同那些東西的高尚。

在內心聲如洪鐘的正大光明之理中,她的腦海中卻閃過了各種各樣秘密的細節,她的手指抓進男子的髮髻裡,手指摸到鬍鬚的觸覺,以及肌肉鼓起的膀子上汗的溼光和滑|膩,還有各種各樣的觸覺和感覺。

她的臉越來越燙,腦子有點犯暈。但還是非常清楚父親話裡的意思:說她尊崇,是勸她不要失德,那樣會讓符家蒙羞;說二妹的事,意思是沒有必要讓她繼續承擔聯姻的責任。今天金盞看到了長大的符六,心裡也清楚,皇室要和符家聯姻,不止一個選擇。

金盞百感交集,隱隱還有一種失去價值被拋棄了一般的失落感。她看了一眼門外的郭紹。卻發現郭紹一邊在說話,一邊正瞧過來。

他平時也很注意和金盞的禮節舉止,但金盞留心能發現,只要自己在,郭紹的注意力總是在自己身上,幾年了從未變過……

“你是不是……”符彥卿看着金盞。他頭髮都白了大半,好像帶兵也不太行了,可精神仍舊很好。

金盞直着身子道:“那等事我連啓齒亦不能。”

符彥卿忙道:“爲

父不該說的,只嘆你的母親過世了,姨娘是不敢管的。你明白爲父苦心就好、就好。”

金盞再也不敢去看郭紹,只是在餘光裡觀察他在作甚。

……郭紹倒沒有金盞那麼糾結,他甚至覺得這事兒本身就沒什麼不對。他和郭威都沒血緣,更何況柴榮是郭威養子;這種事一時不敢明目張膽,只是稍微有悖當時禮教,並非他覺得有錯。

他正一本正經地和符昭序談論兵事:“此戰昭序手中會有約五萬兵馬,龍捷軍左廂兩萬、感德軍(淮南兵)約三萬。朝廷不是要你用五萬人滅掉北漢國,目的有三個:首先是進一步蠶食北漢國地盤,消耗其兵力和國力;其次若遼軍來援,可使其疲於奔波,反正遼軍來援的路途遠遠大於我國進攻路線;除此之外,也能報復性迴應遼軍襲擾河北的舉動。”

符昭序道:“末將誠惶誠恐,定當盡全力完成陛下的方略。”

郭紹想起當年潞州形勢危急,符昭序有膽子單槍匹馬入虎口,覺得此人雖然爲人和善,還是有膽識的人,所缺的無非是大戰的歷練。當下便好言道:“符將軍是帶過兵的武將,大可不必擔憂,只要明白進退之道。龍捷軍和感德軍都屬於侍衛馬步司,有一整套傳令兵體系,樞密院還會派遣官吏組成前營軍府,行軍佈陣皆有章法,膽敢違抗軍令者有據可查。

進入北漢國後,可能會遭遇北漢軍野戰,不必懼之。據樞密院估計,北漢軍精銳最多還剩兩三萬人,他們不敢全部出動,不是龍捷軍對手。符將軍不必着急,穩打穩紮正面決戰,然後兵臨晉陽城下;等到遼軍來援,便退兵至遼州觀望,遼軍也不敢攻重兵守備之城。”

符昭序又問:“若北漢軍退縮至城中,是否可對周遭劫掠?”

郭紹最想看到的結果是,把北漢國的人口強行遷徙至中原,這樣纔是從根本上削弱北漢國力;但是讓武夫們去執行,燒殺劫掠恐怕不是輕易能控制得住。

郭紹頗有點猶豫,他沉吟片刻,看着符昭序道:“咱們南征北戰,是爲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符昭序抱拳道:“末將謹遵陛下旨意。”

等到中午宴席之時,大夥兒便不說正事了。

符昭序沒有在東京多留,次日就離京去準備軍務了。郭紹這陣子也在和大臣商量徵北漢的準備,包括派符昭序去襲擾也是前期準備之一。這次戰爭,郭紹覺得比以往的兩次內|戰都要麻煩,不僅因北漢國更難打,而且主要是還有遼國要幫忙。

郭紹等符昭序走了之後,又想起了另一個很會打仗的人:劉仁瞻。

……

劉仁瞻以前是被軟禁在東京,南唐國滅之後,在他院子裡看守的人也撤了。現在他沒人管,但是朝廷也沒準許他回南唐國。劉仁瞻成天無所事事,常到街巷茶肆上閒逛。

他剛從茶肆回來,卻見劉崇和林仁肇正在府上。

林仁肇和劉仁瞻的處境差不多,沒人管了,每月還有人給錢糧。這人在南唐國和很多大將官

員的關係都不好,恰恰見了劉仁瞻十分恭敬地喊一聲:“末將拜見劉公。”

劉仁瞻道:“你我現在沒有高低之分,不必如此禮數了。”

林仁肇卻道:“林某敬重劉公,非因劉公之職位。”

“父親。”劉崇也上來見禮。

劉仁瞻看了一眼兒子,問道:“你有什麼事?”

劉崇臉上露出急躁和惱怒之色:“剛剛還和林兄談這事兒,咱們在東京這麼虛度光陰,反正也沒人看管了,不如回鄉去謀事。”

“你一個武將,能謀什麼事?”劉仁瞻問道。

兒子一言頓塞,南唐國都不復存在了,眼下這形勢也不能投吳越國或南漢國。

劉仁瞻又轉頭看旁邊一臉鬍鬚的大漢林仁肇:“林將軍可願投周軍爲將?”

林仁肇稍微有點猶豫,很快就說道:“劉公若投之,林某願追隨麾下。”

劉仁瞻點點頭,料想林仁肇會這麼說,纔會乾脆地問出來。這林仁肇在南唐國時的遭遇並不好,被當時的東面都部署劉澄、禁軍大將皇甫繼勳多次攻訐,後來要被處死,被人放走;他要是死忠於南唐國,估計不願意跑了。

劉仁瞻當下嘆了口氣:“老夫本欲效命南唐國,以報知遇之恩,奈何今國已覆滅;大周皇帝也有不殺之恩,還赦免了小女大罪。老夫不能不知恩圖報。”

林仁肇聽罷一本正經地點頭,還若有所思的樣子,表情十分認真。

劉仁瞻又道:“咱們爲將,亦心存大義。今天下正當一統之時,我等若能效命於大周,也非壞事。”

“可咱們畢竟是南唐國的人,總不能自個湊上去要官吧?”劉崇道。

劉仁瞻哼了一聲,“你還得多練練心性,完全沉不住氣,用兵也會急躁!老夫斷言,大周皇帝遲早要召老夫進宮面聖。”

不料話音剛落,一個奴僕便急匆匆地跑過來道:“皇……皇帝來了!”

三個人在堂屋都是一愣,劉崇又是急不可耐地問:“你看清楚了?”

奴僕忙道:“黃傘頂蓋,啥都有。還有官兒上來說了,叫俺進來通報!”

“老夫還是料錯了……”劉仁瞻臉上泛出紅光,揮手道,“走,咱們出去瞧瞧。”

三人急忙走出院子大門,一看,果然見衣甲嶄新的禁衛在大街上,一輛駟車周圍盡是儀仗,雖然並非皇帝出行的大規模禮儀,但那些用物確實是皇帝所用。

這時,便見一個身穿紫色圓領袍服,頭戴烏紗的年輕漢子走了下來,不是郭紹是誰?劉仁瞻一臉急忙,率身邊的幾個人一起跪伏在門口,高呼道:“陛下萬壽無疆!”

郭紹大步走了上來,親手攙扶起劉仁瞻:“劉公快請起,我早就想來拜訪了。”

……

……

(斷更很對不起,這章是在網絡作協安排的賓館裡碼完的;今早上就坐車回家,要坐幾個小時,晚上再更一章。最近沒啥事耽擱了,近期應該不會再斷更。)

(本章完)

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飾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九十六章 深謀遠慮第七百四十一章 叫聲爹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三百八十二章 鳥爲食亡第四百六十章 京口之役(3)第八百五十章 三思第九十八章 麻繩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五百零六章 毫無邪念第二十四章 猛將牽馬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八百八十九章 兄弟之禮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獻圖第八百九十一章 獨釣寒江雪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四百零六章 項莊舞劍(1)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六百七十八章 旭日東昇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三百三十八章 戒指和美酒第一百七十五章 茶水太髒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光掠影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爭車輪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說過第三百五十一章 推己及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爭寵與爭霸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七十八章 威武城(4)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六百一十六章 涼意(2)第二百二十六章 殿前風雨聲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犧牲(6)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六百三十三章 徘徊第二百七十章 哀愁(2)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言的重逢第二百六十四章 釜底之火第三十五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1)第八百八十三章 野人之禍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口(6)第八十九章 淮南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令狀第三百七十四章 直覺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上架感言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上架感言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言的重逢第七八七十九章 無力感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六百六十九章 趕集第八百章 商人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三百九十章 貞節牌坊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三百零八章 晉州之役(3)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三百零三章 老奸巨猾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三百章 險惡的不是峭壁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
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飾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九十六章 深謀遠慮第七百四十一章 叫聲爹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三百八十二章 鳥爲食亡第四百六十章 京口之役(3)第八百五十章 三思第九十八章 麻繩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五百零六章 毫無邪念第二十四章 猛將牽馬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八百八十九章 兄弟之禮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獻圖第八百九十一章 獨釣寒江雪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四百零六章 項莊舞劍(1)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六百七十八章 旭日東昇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三百三十八章 戒指和美酒第一百七十五章 茶水太髒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光掠影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爭車輪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說過第三百五十一章 推己及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爭寵與爭霸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七十八章 威武城(4)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六百一十六章 涼意(2)第二百二十六章 殿前風雨聲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犧牲(6)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六百三十三章 徘徊第二百七十章 哀愁(2)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言的重逢第二百六十四章 釜底之火第三十五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1)第八百八十三章 野人之禍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口(6)第八十九章 淮南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令狀第三百七十四章 直覺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上架感言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上架感言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言的重逢第七八七十九章 無力感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六百六十九章 趕集第八百章 商人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三百九十章 貞節牌坊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三百零八章 晉州之役(3)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三百零三章 老奸巨猾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三百章 險惡的不是峭壁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