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

春天來了,上京的早晨依舊寒冷。楊袞掀開厚實的羊皮簾子,迎面一股冷風灌來,讓他猛地一陣窒息。剛從溫暖的炕上下來,寒冷似乎比平素還要讓人難以忍受。

他忽然發現簾門旁邊繫着一卷紙,忙解下來,先四處看了一番。天才剛矇矇亮,風中空氣乾冷,搭帳營地一個人也沒有,什麼也沒發現。

楊袞拿着紙走進帳篷,拿一塊木炭點燃油燈,湊到燈下一看,上面寫着:越王必反。

楊袞忙將東西藏在懷中,收拾東西出帳去了。

及至北院樞密使耶律斜軫府邸,便見蕭思溫、耶律虎兒已在廳中。耶律斜軫見到楊袞便道:“楊府事即刻安排一些人手去鴨綠江女真大王府。”

楊袞問道:“發生了何事?”

耶律斜軫道:“朝廷派往生女真的使者上書,當地女真部落藉口珍珠產出減少,要減少上供的珍珠數量。咱們得知道,那些生女真是否開始藐視大契丹的威信。”

他想了想又沉聲道,“我也懷疑高麗人是否與女真部落有來往。”

蕭思溫狠狠地說道:“隔陣子不給那些野人教訓,他們就會忘記恭順!”

楊袞聽了一會兒,終於從懷裡掏出那密信來,雙手遞了上去:“這是有人悄悄放在我帳篷外面的信。我不太相信,但也不敢私留……越王一向謙恭,這封信或許是有人私怨詆譭他。”

幾個人一看:越王必反!頓時面面相覷。

越王名叫耶律必攝,遼太宗第五子,“暴|君”耶律璟的弟弟。但耶律必攝的母親地位較低,爲人一向謙遜,當年常勸哥哥耶律璟不要嗜酒濫殺,救過不少人,名聲很好。

耶律賢繼位後,也沒難爲他,還封他爲越王。

蕭思溫皺眉道:“越王不像是野心勃勃之人。”

耶律斜軫卻道:“若是一些人慫|恿他又待如何?”

楊袞道:“大汗將徙行營於東丹,此行咱們必得多加防備。”

大遼都城在上京,但權力中心不一定隨時在上京,王帳行營遷徙到哪裡,哪裡就是統攝遼闊草原的中樞。

……而就在半個月後,許軍三路已經完成聚集北上。

黃河北岸的原野之上,成片的莊稼地已泛新綠。到處都是寥寥升起的煙火,那並非村莊裡的炊煙,而是烹煮的糞肥。

去年黃河、長江南北大豐收,漕河上的糧船從秋季一直到冬天絡繹不絕。一個小土丘上,騎在黑馬北上的郭紹不由得欣喜道:“今年又是個大豐年!”

他按劍回頭望去,原野上的幾條大路上,黑壓壓的人馬、瀰漫的塵土,讓嶄新翠綠的春天增添了幾分厚重。

衣甲閃亮的騎兵在一條大路上快速涌動,其它路上則是緩慢移動的長龍。扛着火器的步卒在大路邊上以縱隊緩緩步行,道路中間則是各色車輛。驢車、馬車、獨輪推車應有盡有。

大車上重大千斤的銅炮,在覆蓋的毛氈下

偶露猙獰的金屬光澤。糧草、帳篷、火藥、箭矢都隨步軍在運送。

中軍有多大數十人的官員組成遼西軍前營軍府,幫助郭紹管理大軍的糧道、倉庫。數萬步騎在河北國內調動沒有什麼危險。郭紹遂率領親衛騎馬離開遼西軍,直趨山東巡視。

幾天後他就來到了登州港。蛟龍軍統帥韓通出港外一里地迎接,帶着郭紹等人巡視另外兩路大軍。

登州港內外已是營地帳篷成片,鐵州軍、蘇州軍兩路都在此港等待。這幾天裡,郭紹見到了這個時代又一次大規模的軍隊動員,場面十分壯觀。

幾艘巨大的木蘭艦停靠在碼頭上,桅杆像參天大樹一樣聳立。一隊隊揹着包裹行裝的將士,正在通過海岸上木頭修建的走廊,走上碼頭。他們從繩梯上攀上高大的木蘭艦甲板。

許多小船在碼頭上穿梭,而大船上攀附的將士彷彿蟻羣一般。碼頭上的人們發現了皇帝的旗幟,不知什麼時候,“萬歲”地吶喊聲喧囂起來。

這將是大許王朝第一次對遼國本土進行大規模進攻,但戰爭的方式,卻與以往朝代全然不同。

……遼東半島南端海邊上,遼國蘇州城附近人煙稀少。這片地區的中心在幾百裡外的復州(復縣),南女真大王府、南女真湯河司都在那裡;蘇州城只是個破落的小城。

幾隻木板小船正在海邊上飄蕩,穿着獸皮的女真人用力地向水裡拋出一張漁網,手裡拿着魚叉盯着海面。

海風和浪聲一成不變,這是個寧靜的早晨,薄霧在海面上如煙涌動。就在這時,忽然傳來“嘰裡哇啦”的一陣叫喊。

船上的女真人擡頭望去,頓時瞪大了眼睛呆在搖晃的船板上了。

三艘巨大的船首先映入人們的眼簾,偌大的縱帆彷彿雲層一樣覆蓋過來,大船上黃色的龍旗在迎風飄蕩。過得一會兒,更多的船隻瀰漫到了海面上,三列縱隊彷彿海面上的雁羣。

女真漁民急忙划着小船向海邊逃跑,彷彿見到了怪獸一般。

許軍船隊漸漸靠近海邊,海邊上有一個破落的漁村。漁村背後一串塵土飛揚,一股遼軍騎兵已經出城到向海邊靠近。

就在這時,薄霧中的黑影忽然向閃電一樣一亮,一聲如雷的響聲傳來。漁村裡野人一樣的漁民受了驚嚇,亂糟糟地跑了出來。

不多時,成片的亮光閃起,雷鳴變成一片。三艘大船側弦的大炮一起響起,十斤重的鐵球呼嘯着飛向空中。漁村裡的房屋忽然就成片地坍塌了,土石茅草四處亂飛。

許軍大量輕舟艦也靠近了海邊,大大小小的炮聲怒吼。海邊的遼軍騎兵握着弓箭,揮着鐵矛和鐵骨朵,在那裡叫喊着。這時,一枚鐵球呼嘯而來,“砰”砸在海邊的土上彈起,旁邊的戰馬受了驚嚇,“嘶”地鳴叫,調頭就奔。

“轟轟轟……”子母銃的鉛丸劈頭蓋臉飛了過來。遼軍人馬中慘叫着不斷有人落馬。一員武將揚起鐵劍一揮,大夥兒便調轉馬頭

,向北面奔跑,遠離那些鐵球和鉛丸。

海面上的炮聲響了幾輪。便見許多沙船出現在了海邊,上面的人拿槳划着沙船向海邊靠近,接着不斷有士卒跳下沙船,幾乎毫無抵抗地登陸了海邊。

遼軍武將見那大船上火炮能擊中海邊,不敢再次上前,一聲令下,帶兵跑回城裡去了。

……許軍大量人馬不傷一兵一卒就順利在海邊登岸,先設立營地工事。遼軍見人馬越來越多,情知不敵,急忙派快馬去復州告急。

復州又立刻向東丹國首府遼陽府告急。

但此時遼陽府已是驚慌不已,因鐵州、遼西走廊的軍寨也派人告急了。大汗王帳不日又要到遼陽府,東丹國諸衙門忙作一團。

大遼行營耶律賢大帳裡的君臣,從遼陽來的消息中逐漸摸清了許軍的動靜:許軍已從遼西走廊、鐵州、遼東半島三路海陸並進,大舉入寇!

一些貴族勸誡,遼陽不再安全,應停止向遼陽遷徙。

蕭思溫則道:“遼陽四野平坦空曠,正合大遼騎兵馳騁,許軍依舊以步兵爲主,不足懼也。”

今年十九歲的耶律賢徑直問道:“可有退敵之策?”

蕭思溫展開一幅圖,指着上面畫的城和山,說道:“許軍東面兩路總共幾千人,主力數萬在遼西走廊。我大軍在遼西腹地以逸待勞,遣輕騎一路從霸州(朝陽)越松嶺,斷許軍糧道,另其進退兩難。”

耶律斜軫卻不動聲色道:“就算陸路能斷許軍糧道,許軍會從海路水運糧草到遼西堡。”

蕭思溫頓時無言以對。

一年前許國人突然在龍山強興遼西堡,孤城杵在那裡,如今終於確定了那座堡壘的作用。

坐在虎皮鋪墊的大椅子上的大汗耶律賢,手裡緊緊握着權杖,坐在那裡一言不發。粗獷的王帳中,滿朝大臣貴族都沉默了。耶律斜軫沉思着什麼,蕭思溫猜測,北院樞密使就想議和……

蕭思溫搶先站了出來,向上位鞠躬道:“自太祖開國以來,西面大草原的遊牧部落、東面靺鞨漁獵部落盡數臣服大契丹,我們是草原上的王者,叢林中的猛虎。若是猛虎向羊圈裡的羊低下頭顱,就不會再被世人敬畏了。”

耶律斜軫忍不住說道:“南人不像是羊圈裡的人……蕭公以前也說過,以前的匈奴汗國便是被南人所滅,不復存在。”

蕭思溫情緒激動道:“諸位也見過不少南人奴隸,他們軟弱膽小,你們願意向這樣的人認輸?”

終於有一些貴族惱羞地嚷嚷起來了,有人大聲道:“遼闊的草原,無邊的木葉山,將是南人的墓場!”

蕭思溫趁機鞠躬道:“大汗,東丹國府可從遼陽遷走,重建於渤海國古都忽汗城。大遼避開許軍鋒芒,在伺機反擊!”

耶律斜軫等北院官員不置可否,耶律斜軫只道:“朝廷僅靠草原產出難以維持,大遼失幽雲之後,東丹國不能有所閃失。”.

(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一百八十章 較勁第四百二十九章 八十萬會獵於吳第二百五十七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八十七章 童叟無欺第三十九章 佛曰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二百二十二章 只是什麼都不願做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歡聚第九百零九章 尚可爭取第八章 高平(2)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四百八十四章 宋州(2)第七百五十一章 你莫哄我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八十一章 拍馬腿者史彥超第八百八十九章 兄弟之禮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三百八十三章 蜂蝶第七百一十五章 眼皮跳第三百五十一章 推己及人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二十二章 想當年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五百三十六章 十萬精兵第三百零二章 一萬六與六萬第一百四十章 最後的幾步第四百四十八章 犧牲(2)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三十七章 機智的男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擊(3)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六百四十五章 有始有終第七百七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二百二十三章 紫微星弱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三百六十八章 夔州(3)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一百九十三章 鮮血淋淋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公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景第二百二十章 一嘴毛第七百六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一百九十三章 鮮血淋淋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存的面具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一百零七章 壽州(3)第八百一十六章 黑潮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六百二十一章 有勇無謀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戰慄(4)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七百五十一章 你莫哄我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八百六十四章 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第二百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八百零六章 動刀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六百七十三章 拍臉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八百一十五章 鬼魅第三百七十五章 金甲與佳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眼皮跳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二百八十九章 散夥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聚晉陽(9)第六百三十八章 對弈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獻圖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
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一百八十章 較勁第四百二十九章 八十萬會獵於吳第二百五十七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八十七章 童叟無欺第三十九章 佛曰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二百二十二章 只是什麼都不願做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歡聚第九百零九章 尚可爭取第八章 高平(2)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四百八十四章 宋州(2)第七百五十一章 你莫哄我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八十一章 拍馬腿者史彥超第八百八十九章 兄弟之禮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三百八十三章 蜂蝶第七百一十五章 眼皮跳第三百五十一章 推己及人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二十二章 想當年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五百三十六章 十萬精兵第三百零二章 一萬六與六萬第一百四十章 最後的幾步第四百四十八章 犧牲(2)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三十七章 機智的男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擊(3)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六百四十五章 有始有終第七百七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二百二十三章 紫微星弱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三百六十八章 夔州(3)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一百九十三章 鮮血淋淋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公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景第二百二十章 一嘴毛第七百六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一百九十三章 鮮血淋淋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存的面具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一百零七章 壽州(3)第八百一十六章 黑潮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六百二十一章 有勇無謀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戰慄(4)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七百五十一章 你莫哄我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八百六十四章 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第二百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八百零六章 動刀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六百七十三章 拍臉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八百一十五章 鬼魅第三百七十五章 金甲與佳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眼皮跳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二百八十九章 散夥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聚晉陽(9)第六百三十八章 對弈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獻圖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