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

次日一早,郭紹剛收拾妥當,忽報宰相王溥登門。大清早的宰相直接到大門口拜訪,不是小事。郭紹疾步走到府門,下令道:“開大門。”

門打開後,他跨出門檻,便見到王溥身穿紫色官袍頭戴烏紗,身邊還有一衆儀仗侍衛、以及兩個穿青袍的文官,都是官服正裝打扮……其中一個官員郭紹還認識,盧多遜,這年輕官兒以前奉旨去西北秦鳳嘉獎過將士。

“王丞相親自登門,頓感蓬蓽生輝。”郭紹執禮拜道。

王溥也回禮道:“郭將軍,我今日來傳旨。”

郭紹忙道:“請。”

一行人進得府門,王溥在客廳北面站定,這纔拿出一張紙來,沒有什麼講究的一張紙。王溥道:“官家親筆,接旨吧。”

郭紹遂恭敬地上前雙手接了過來,展開一看,上面寫着:召郭紹到大內面聖,讓王溥親自去叫。

王溥不動聲色,輕輕說道:“是官家的親筆,郭將軍放心。”

郭紹聽他這麼一說,頓時會意。現在處在氣氛有點緊張的時刻,郭紹的確對皇帝的筆跡沒有研究。

“臣領陛下的聖旨。”郭紹故作鎮定道,“且讓我準備一番,換一身衣服。”

王溥道:“好,我們就在這裡等着郭將軍。等一下送郭將軍進宮。”

等郭紹準備好出門,他忽見門外楊彪、羅猛子、李處耘、羅彥環、左攸等人已在門口,見到郭紹便問什麼事。郭紹道:“剛接到陛下聖諭,進宮面聖。”

楊彪和羅猛子便說要一起去宮門,李處耘卻道:“不可,郭將軍既然有事外出、不能見客,咱們散了罷。”

郭紹覺得果然還是李處耘比較穩重,心道:如果真要有什麼事,這麼幾個人前去有何用?只是大將、身邊又沒兵,反而被人聚在一起一網打盡麼?倒不如呆在軍營裡。

當下便乘車,與王溥等人一起離開了府邸。

馬車車簾被風颳得“噼啪”直響,一如郭紹動盪的心情。王溥騎馬來的,但回去時騎馬跟着馬車不太好看,被郭紹邀請,同乘一車。二人一路無話。

王溥和郭紹的交情其實不錯,不過也只是交情不錯。

在以後的朝代,文官們鬥得是你死我活,但在五代十國反而很低調,因爲都是武將們在相互殘殺;文官們也比較識時務,誰有兵就擁護誰。王溥和李處耘等武將不是一類人,就算郭紹倒了,他王溥還是一樣當官……也許從私交出發他不願意看到這種事,不過也不會因此把自個牽扯進去。

行至半路,王溥才用隨意的口氣道:“殿前司都指揮使趙匡胤也會進宮。”

雖然王溥說得如此不經意,但因爲一句話的前後都是良久的沉默,突然冒出一句就很突兀。郭紹聽罷忙抱拳一拜:“我會記得王丞相今天的提醒。”

王溥淡然道:“哪裡哪裡,我就是想起來了隨口一說。”

一行人到了東華門就停了下來,郭紹和王溥下車步行。郭紹剛下車就被朝陽刺了一下

眼,身上的衣襬被風吹得亂飄……忽然之間,他只覺得大街上塵飛煙漫。

明明是大晴天,陽光卻似乎顏色慘白,好像天空都佈滿了陰霾。

郭紹轉過身,只見前面是巍峨的宮城,宮門口重檐城樓古樸恢弘,高大聳立。此時的宮城建築和郭紹見過的明清故宮風格不同,此時的宮城更宏偉、但顏色很古樸單調,不如故宮那般鮮豔,因此更有肅殺威嚴之氣。五代十國皇帝和朝代都換得比較快,不過皇權和帝王依然具有很大的威懾力,郭紹走到這裡,心中也是一凌。

柴榮、趙匡胤都算大丈夫,不是習慣逃避的人、不是隻會悄悄勾心鬥角之輩,遇事他們都有膽識面對!郭紹也得面對……向宮門走去,就好像是在步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短短數年間,郭紹經歷過許多生死考驗、危急角逐,大多是在戰陣上刀槍見血。而今天,沒有金戈鐵馬沒有戰場煙塵,但他意識到自己又得經歷一次考驗。

王溥帶着郭紹過了一道橋,然後進了一座宮殿。進去時,只見偌大的殿內只有宦官三兩人,頓時顯得十分空蕩和冷清。這狀況,叫郭紹不由得心下一緊,怎麼好似有點不對勁一樣?

可是對勁不對勁都只能硬着頭皮扛着了,這裡在皇城內,他獨身一人,如果遇事沒有什麼好掙扎的。

沒進來之前,如果皇帝想把他怎樣,也沒啥好掙扎。沒有樞密院令,侍衛司的兵都調不動,還想幹甚?直接兵變麼,在柴榮這等強主下,別說侍衛司其它部隊,就是最親近的虎捷軍左廂是不是願意跟他幹還兩說,恐怕絕大部分不願意……郭紹在虎捷軍有勢力、提拔的人比較多是一回事,但要人家跟着幹|送命又是一回事。

就好像關係很好的死黨,平時一般的事都和你穿一條褲子,大家好好地過日子,但你突然要求人家一起搶全副武裝的運鈔車,還有幾個人願意?不馬上告發就是真哥們了。

假如虎捷軍左廂兩萬人全都不知道爲什麼突然願意了,但軍營裡沒那麼多人,各處駐地馬上能動員的最多幾千人。還得慢慢下令組織集結成軍……有這工夫早被平叛了。而且虎捷軍左廂也打不過其它禁軍,禁軍還有精銳的內殿直、外殿直、東西班,殿前司鐵騎軍、控鶴軍……侍衛司龍捷軍,以及其它班軍。直接在東京造反分分鐘被羣毆,皇帝和樞密院一下令,別的部隊按軍令行事調動起來、毫無壓力毫無阻力!

別說郭紹想在東京兵變,就是張永德和趙匡胤聯手直接在東京幹都幹不成。事情太複雜,皇帝和朝廷都有很強的掌握力……人家樞密院十天就重新部署一次城防和駐軍,是爲何?

……

郭紹放棄了掙扎的心理,只有面對現實。他努力讓自己沉下心,繼續思考柴榮和趙匡胤可能的做法,以及自己對這件事的一些思路整理。

過了一陣,忽然殿門口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郭紹轉頭一看,只見門口一個黑壯如包青天的大漢走了過來。門外陽光明媚,殿內的光線稍暗,那黑大漢在門口就好像處身在一

片光芒中一般。

雙下巴、又寬又黑的一張臉,額頭寬、下巴很平,闊臉讓眼睛看起來比較小。不是趙匡胤是誰?

趙匡胤身上還罩着白色的孝服,頭上也繫着孝帕!這身打扮十分肅殺,莫名讓郭紹心裡十分緊張……郭紹不禁心道:你爹和弟弟真不是我殺的!我連殺他們的意圖都沒有。

“郭將軍,你也接到官家的傳召了?”趙匡胤的口氣竟然十分平靜,絲毫不帶仇恨,更沒有咬牙切齒惡言相向。這讓郭紹有點意外和驚訝,雖然能料到趙匡胤不會表現得那麼衝動,但如此平靜的口氣實在有些非比尋常。

郭紹道:“是,我也是早上才接到聖旨,先到了一步。”

他見趙匡胤一身孝衣,按照常理應該問兩句……但是說什麼呢,說自己沒有去參加喪事、還是叫趙匡胤節哀順變?怎麼說怎麼有貓哭耗子一樣的感覺。只有一些市井俗婦之間,纔會在心裡咒別人千百遍後還能笑着說客氣話;郭紹是沒法這樣。

於是他便視而不見,根本不提趙府喪事。

皇帝還沒來,郭紹就這樣和趙匡胤站一間房子裡,氣氛有些沉悶和尷尬。

郭紹不便左顧右盼,但時不時也用不經意的神態默默觀察這殿宇,他總有種感覺,好像柴榮在某個地方注視着自己和趙匡胤。但這殿宇四面都是牆,只有後面纔有道小門,門外沒人。

就在這時,一個白胖圓臉的宦官走了進來,此人郭紹在哪裡見過,卻一時間沒想起名字。宦官拿着兩份卷宗,將手裡的拂塵甩在手臂後面,上前道:“這是樞密院副使王樸主持、開封府左廳主要負責審理的案件卷宗,官家叫我拿來與二位將軍先瞧瞧。官家尚在更衣,等一下就來了。”

郭紹和趙匡胤一人接了一份,都沒開口說話。

宦官又道:“對了,二位各自看完了,便交換了看。這邊有凳子,二位請坐。”

趙匡胤點頭道:“好。”

於是郭紹就和趙匡胤開始看手裡卷宗,當下只能看個大概。郭紹感到很吃虧,因爲趙匡胤翻得很快,但他卻看得很慢……沒有標點,郭紹至今還不是特別習慣,能看得懂但閱讀速度較慢。

幸好手裡這份是關於趙三涉嫌謀刺郭紹的卷宗,這個案子大概過程他都清楚,不必挨着每段話都瞧,只看一些關鍵的地方便行。

過了一陣,趙匡胤拍了拍卷宗。郭紹便轉頭道:“趙將軍,咱們換吧。”趙匡胤點點頭,把手裡的東西遞過來,與郭紹交換。

郭紹現在拿到的這一份則是趙三之死的始末。他先找到董三的口供描述。發現果然有詢問董三何時進趙府的一段,回答是廣順三年。看到這裡,郭紹頓覺這卷宗的記錄還算比較靠譜。

在這個過程中,郭紹和趙匡胤都默默地等待着,恐怕誰也不知道對方心裡想什麼。

……

……

(凌晨兩點左右還有一更,那一章太晚了、大家明早看吧。)

(本章完)

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問願不願意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戰慄(3)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八百九十一章 獨釣寒江雪第二十四章 猛將牽馬第六百三十三章 徘徊第六百零五章 簡單的情意第八百二十二章 凋零之櫻第三百四十六章 爭寵與爭霸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五百七十章 還不遲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口(6)第九章 高平(3)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八十五章 唯快不破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四百九十六章 怯場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一百零六章 壽州(2)第六百七十二章 箭下留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六十六章 軍用圖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鍛成鋼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四百六十六章 所圖之物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三百二十八章 青泥嶺第六百零九章 一艘巨大的船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溫柔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六百四十章 雨季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來就矯情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七百三十四章 設身處地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八百零七章 寧靜微風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八百九十三章 舞曲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一百章 走夜路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來是真的第一百九十二章 用力的一聲嘆息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五百一十二章 端慈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六十四章 一團糟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歸來時第八百三十九章 王師歸來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上架感言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三百八十七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二百一十三章 七級浮屠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七十三章 鐵與桃花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法制衡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七百一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三百零六章 晉州之役(1)第十五章 武訖鎮(5)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有什麼能給予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
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問願不願意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戰慄(3)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八百九十一章 獨釣寒江雪第二十四章 猛將牽馬第六百三十三章 徘徊第六百零五章 簡單的情意第八百二十二章 凋零之櫻第三百四十六章 爭寵與爭霸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五百七十章 還不遲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口(6)第九章 高平(3)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八十五章 唯快不破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四百九十六章 怯場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一百零六章 壽州(2)第六百七十二章 箭下留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六十六章 軍用圖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鍛成鋼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四百六十六章 所圖之物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三百二十八章 青泥嶺第六百零九章 一艘巨大的船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溫柔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六百四十章 雨季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來就矯情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七百三十四章 設身處地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八百零七章 寧靜微風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八百九十三章 舞曲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一百章 走夜路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來是真的第一百九十二章 用力的一聲嘆息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五百一十二章 端慈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六十四章 一團糟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歸來時第八百三十九章 王師歸來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上架感言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三百八十七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二百一十三章 七級浮屠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七十三章 鐵與桃花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法制衡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七百一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三百零六章 晉州之役(1)第十五章 武訖鎮(5)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有什麼能給予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