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公

“撲通……撲通……”郭紹的心坎還沒從極度激動中消停下來。

前方鄧飛部的廝殺還在繼續,後續部隊正沿着血路向前推進。郭紹感覺坐騎的馬蹄有點滑,這並沒有誇張,街面上的血水真的在流,像是下了雨一般。拼鑲的不規則石板表面磨平,沒幹的血水在石板上面粘稠流淌,馬蹄不慎都會走滑。

血聚攏在石板之間的縫隙裡,顏色變深,露出駭人的線條……就好像大地龜裂的裂痕。

多處的屍體疊在一起已經堆起來了!街面上血腥味叫人作嘔,就像一個屠殺場。

郭紹不是第一次經歷戰陣,不是第一次見到屍體,但這街巷中發生的密集衝突受地形影響,屍體非常集中,看起來十分恐怖。他側耳傾聽,遠遠近近的慘叫和求饒聲在空中飄蕩,人類在忍受極端的處境。

“中國守城幾乎都不守縱深和街巷,最重要守牆,所以很少有巷戰……這也是去年在河東武訖鎮防禦戰中,契丹兵破門後很容易上當的原因罷……”郭紹低聲喃喃自語,他的心無法平靜下來,好像只有把想法念叨一編才清理得出思路。

他當即傳令親兵:“去北面找李處耘,猛攻東門!”“傳令楊彪部,從城中向西穿插取西門!”“出城傳令王璋部,南門打開後,從城內中央大道直衝,然後攻打西門!”

郭紹下達了一系列命令,重在奪取三面城牆(北面是水門),以儘快瓦解唐軍的抵抗。臨場的傳令兵其實有很大的漏洞,只拿一面小旗幟令旗,沒有任何證物,郭紹臨時也沒機會親筆寫,很多武將也分辨不出究竟是誰寫的。不過這樣混亂急迫的情況下,唐軍似乎沒有機會刷花招。

周軍大股人馬沿着橫向的大街殺至南門,郭紹策馬上前一看,城門內和城牆上還有一衆唐軍在拼死抵抗,他們已經被周軍步騎合圍。鐵蹄踐踏,槍刺刀砍,場面十分慘烈。

這一片唐軍傷亡已過半,卻仍然拼死。郭紹十分詫異,記得有人說古典軍隊陣亡百分之十就要崩,但正南門的唐軍傷亡起碼百分之五十了,毫無勝算,空中都是周軍拋射的箭矢。唐兵被屠殺毫無招架之力。

人馬中不斷有人喊:“放下兵器,可免一死!”“跪地投降!”

但唐軍在絕望之中一聲聲慘叫怒吼,前仆後繼並不投降,也不崩潰。唐軍一員戰將大喝道:“寧戰死!報劉公之恩!”

絕望的喊聲響徹壽州,郭紹也不禁對這股軍隊肅然起敬。生命誰不珍惜,誰不怕死?當一個人甚至是一衆人能達到孟子所言“捨身取義”地步的時候,那他一定是真誠的!

郭紹擡頭看去,忽見一個花白鬚發的高大老人站在城樓上,迎風哀嘆。他是劉仁瞻?

“劉公!”郭紹大聲喊道,“大勢已去,何苦再讓將士白白送命!何不保持一點風儀,接受失敗?”

那老人循着聲音看過來,喊道:“城下何人?”

“大周軍壽州招討使郭紹,此戰的主

將。”郭紹道。

“哈哈哈……”劉仁瞻瘋狂地大笑了一聲。

郭紹不再說話,靜靜地等待着,劉仁瞻會屈服的,給他一點時間找回理智。

果然過了一陣子,劉仁瞻便大喊道:“兄弟們,把兵器放下罷!請受劉某一拜,劉某對不住你們……”說罷長長地向城下一鞠躬。

衆軍回望,一個武將首先丟下了兵器,跪倒在城下,接着“叮叮哐哐”一陣響動,無數的兵刃扔下了。

郭紹在馬上也是身體前側,向正在鞠躬的劉仁瞻致禮。

“郭大帥……”劉仁瞻道,“老夫有一個請求,不要屠殺手無寸鐵已經投降的士兵,不要對壽州屠城殘殺無辜。若您能答應,老夫情願下跪請罪!老夫願率劉家父子以死謝罪!”

“劉公,沙場勝負兵家常事。我作爲戰勝者,但仍然很尊敬你……我答應你的請求!”郭紹大神說道。

但不屠城並不代表着不收刮錢財分贓,郭紹聽說,每當攻破堅城,都會縱兵屠殺以宣泄仇恨和殺氣,壽州官府的府庫和大戶的家產能彌補將士的情緒麼?他既然答應了劉仁瞻,卻不知道能不能做到。當下便動容地對周圍的周軍喊道:“無論是‘中國’的子民,還是南唐國的軍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在這裡浴血奮戰,是爲了大統天下,爲了結束戰亂,爲了不再讓無休止的內戰繼續下去。殺人不是爲了屠殺,而是爲了救民……”

“郭大帥!”劉仁瞻微微激動,說道,“城樓上風光壯觀十分好看,何不上城一敘?”

“好!”郭紹大聲回答。周圍的部將親兵勸道:“主公……可讓他下來受降。”

郭紹搖搖頭:“劉仁瞻不屑做這等下作之事。隨我來罷。”

劉仁瞻對旁邊的人說了幾句什麼,幾個人就從城牆上下去了,劉仁瞻大聲道:“我派人去通知各門停止抵抗,但願郭大帥能當衆信守承諾。”

郭紹不答話,把劍放到劍鞘口子,向前“唰”地一送,便在衆將親兵的前後簇擁下向城牆內側的石階走去。兩旁擠滿了南唐士兵,他們剛剛還在抵抗廝殺,但現在無不敬畏地看着郭紹。

走上城頭,只見城外一片周軍將士正向正南門涌來,果然波瀾壯闊!周軍十數萬人在城外奔走,好像整個天地間都是人海,壽州城就只是汪洋中的一艘船而已。吶喊地動山搖,響徹雲天。

“老夫見過你,沒想到這麼年輕……”劉仁瞻淡定地面對着城外的人海,回頭對郭紹說道。

郭紹笑道:“我也見過劉公,好像是兩次,在西門和南門各一次,你還想用牀弩射殺我。”

“哈哈……”劉仁瞻大笑,幾乎笑出了眼淚。

郭紹道:“你要是當時殺掉了我,這壽州能守到糧草耗盡。不過,我覺得自己並未真正戰勝你……”

劉仁瞻微微詫異:“郭大帥年輕還能如此謙虛,大可不必的。”他看着左側那邊的城牆豁口,似乎明白郭紹所指

何物。

劉仁瞻又搖頭嘆息,久久注視着淮南大地。

“老夫不是輸不起的人,我挺服的。這處豁口,如果我能提前有所防備,炸開了你們也攻不進來……”

“沒人能料到的,這玩意第一次問世。”郭紹實話道。

劉仁瞻嘆道:“非也。終究還是我太輕敵了,犯了大錯!你在城外挖地道、明目張膽壘土築山,多明顯的是毫無用處的做法,爲何又要做……無非是掩人耳目、分散注意的佯動。我竟然上當、竟然反而因此輕視你。老夫活了大半輩子,卻在這裡犯錯……輕視對手就是輕視自己。”

他又說:“周軍強悍,一個沒一點本事的人怎麼可能做十幾萬人馬的主將,怎麼能被周朝皇帝任命爲招討使?唉!悔之晚矣!

如果老夫能稍微少一點疏忽,就算不知道你會炸城,也能猜到你的佯動、麻痹我軍的意圖,肯定會有所防備,那城防部署就不會是眼下這等模樣了,勝敗未知也!”

郭紹微笑道:“劉公還是不服。”

劉仁瞻道:“事後諸葛,何用之有?”

郭紹道:“無論如何,我不能放你。放了你南唐國定會續命,淮南戰役也會多一些艱難廝殺。沒有意義的,劉公!天下一統纔是大勢,纔是天道。大周諸國最強,自應擔當起這種大勢的使命,越早滅掉諸國統一天下,越能讓更多的人免於戰禍,讓更多的婦孺能不失去丈夫、兒子、父親。劉公深明大義,這個道理,難道你不明白麼?”

“唉!”劉仁瞻深深地嘆了一氣,苦笑道,“我明白了,我也沒打算苟全性命。不過人各爲其主……老夫深受皇恩,榮華富貴享了多年,自當以死謝罪。”

說罷忽然拔出了佩劍,大聲道:“敗在郭大帥手下,老夫也不虧!”

“劉公!”郭紹相救不及,忙喝道,“主公欲死,親兵何在?”

劉仁瞻旁邊的親兵已經上前抱住了他的手臂,有的護住了他的脖子。郭紹一個箭步衝上去,奪下了劉仁瞻的劍。

劉仁瞻皺眉道:“爲何不讓我死?我是不會投降的,死了謝皇恩,謝壽州將士百姓,死得其所!”

“活着比死更難。”郭紹注視着他,“真正的勇士是直面艱難的處境,而不是逃避一死百了。我敬劉公是英雄,何必基於求死?”

“多說無益。”劉仁瞻道。

郭紹死纏爛打道:“可不是每個周軍將領都像我這樣對待淮南百姓,劉公不是口稱要爲淮南軍民請命,也許你活着能替人們做點什麼。而今卻乾脆撒手不管,豈不是口是心非?

“休要激我!”劉仁瞻道,“雕蟲小技耳。”劉仁瞻說罷一愣,想起這句話在戰前自己也說過。

郭紹道:“等一陣子靜下來再想想如何?一個人若一心求死,沒人能攔得住的。”

城牆上似乎就是個舞臺,幾個人在那裡當着萬衆的面,他們好像在演一出話劇。

(本章完)

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九百零九章 尚可爭取第八百九十七章 紫丁香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七百一十六章 作了猴兒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四百二十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二百二十六章 殿前風雨聲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六百二十九章 清高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結第五百一十八章 報恩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二百二十六章 殿前風雨聲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蓄重逢之力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識好歹第二十五章 都虞候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八十五章 唯快不破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四百零六章 項莊舞劍(1)第六百七十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滋味第一百三十七章 味與聲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五百三十七章 震耳欲聾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六百零九章 一艘巨大的船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問願不願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五百七十章 還不遲第六百九十六章 津六堡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五百零七章 奸細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爭車輪第八百八十二章 願賭服輸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兩全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定河之役(2)第八十七章 童叟無欺第六百九十六章 津六堡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二百六十七章 霸道的婦人(2)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八百一十一章 狼藉的戰場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火都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七十二章 軍中無戲言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五百零二章 一夜化爲烏有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石頭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心都亂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八百零七章 寧靜微風第六百零五章 簡單的情意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七百九十一章 爺爺的竹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戶兩命第六百八十六章 喜慶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慘雨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三百二十八章 青泥嶺第四百八十六章 君臨天下
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九百零九章 尚可爭取第八百九十七章 紫丁香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七百一十六章 作了猴兒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四百二十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二百二十六章 殿前風雨聲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六百二十九章 清高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結第五百一十八章 報恩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二百二十六章 殿前風雨聲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蓄重逢之力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識好歹第二十五章 都虞候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八十五章 唯快不破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四百零六章 項莊舞劍(1)第六百七十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滋味第一百三十七章 味與聲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五百三十七章 震耳欲聾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六百零九章 一艘巨大的船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問願不願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五百七十章 還不遲第六百九十六章 津六堡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五百零七章 奸細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爭車輪第八百八十二章 願賭服輸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兩全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定河之役(2)第八十七章 童叟無欺第六百九十六章 津六堡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二百六十七章 霸道的婦人(2)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八百一十一章 狼藉的戰場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火都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七十二章 軍中無戲言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五百零二章 一夜化爲烏有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石頭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心都亂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八百零七章 寧靜微風第六百零五章 簡單的情意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七百九十一章 爺爺的竹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戶兩命第六百八十六章 喜慶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慘雨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三百二十八章 青泥嶺第四百八十六章 君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