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有勇無謀

李筠秘密傳見長子李守節,吩咐他去河東勸說楊業。

守節有點擔心道:“父親與楊業交情不深,孩兒貿然前去,會不會有什麼不利……”

“你只管放心。”李筠沉聲道,“爲父要是覺得危險大,也不會派你去;不過由我的孩兒去談,更能讓楊業相信。稍後鄆州的官吏會送來一張官府路引,你先去晉陽,那裡有我的故交,然後由人引薦再見楊業。”

李筠語又重心長道:“當今龍椅上坐的郭鐵匠有勇無謀,白送楊業那麼好的實力底子和地利。人在其位,楊業沒有野心是不可能的,咱們給他壯聲勢,他沒道理拒絕。就算萬一沒談成,他也只能悄悄的,不敢吭聲。

楊業手握重兵,都是東漢(北漢)軍舊部,生怕朝廷猜忌,有人勸他造反,他哪敢張揚?孩兒且安心辦事。”

李守節聽罷點頭稱是。

他照父親的吩咐安排,騎快馬先到晉陽,聽說楊業此時在忻州,便趕往忻州。

……楊業聽說是李筠的長子,便叫老奴安排在一間廂房內,並吩咐不要失禮。李筠這個人,楊業確實是久聞大名!

李筠曾多年在潞州與北漢軍作戰,民間有“河東白龍”的外號,着實算得上一員名將良將。楊業在北漢國也多年了,豈能沒聽說過這個宿敵?

現在楊業不會計較北漢國曾經的敵人,此一時彼一時也,何況當年河東打打鬧鬧,戰陣上在用兵,私下裡也沒少來往。

楊業走進別院裡,在屋檐下慢慢踱步過去,卻並不進款待客人的廂房。他終於走到窗戶旁邊,不動聲色地往裡看了一眼。只見一個年輕人正端起茶杯喝茶,然後在屋子裡揹着手步伐凌亂地走着。這廂房裡,楊業放了幾件稀罕物,有一張畫,還有一把良弓,但那年輕人對東西完全沒有興趣的樣子,估計也沒心思去注意那些玩意。

楊業很快就立刻了窗戶邊,並不進去。

走到門口,遇到了老僕,便吩咐道:“把來客的隨從也請進院子款待。然後去叫王都頭帶本部人馬來把院子圍了,將人都拿下!”

楊業在門廳裡呆了許久,只聽到士卒的腳步聲,裡面沒鬧出多大的動靜。然後得到了老奴回稟,當下便放心地離開了別院。

他回府見了妻子折賽花。

折賽花問道:“夫君去見那李守節了?”

楊業搖頭:“就看了一眼,我把他捉了,準備送到東京去。”

折賽花聽罷仍舊有些詫異。

楊業道:“此人心神不寧,又是李筠之子,大老遠跑河東來,必是勸我起兵謀反!此事做不得。今天下戰亂久苦,楊家豈能不識大義再起殘殺?”

他聲音放小說道:“我在柏谷與今上交過手,以今上的武功和禁軍戰力,在幽州肯定沒吃大虧,我要是利令智昏,必然覆滅!楊家並沒有鋌而走險的野心……除非東京失陷,國家崩滅,我纔會考慮進取晉陽圖一隅自保觀望。”

折賽花聽罷點頭道:“夫君明大義,有分寸。”

楊業又沉聲道:“李筠只知我手握漢軍,卻不知漢軍已重新編了行伍,副將和指揮

使以下大批武將全是朝廷任命的人;還有軍府幕僚官吏和傳令兵整個都不是我的人。我要是有一絲妄動,樞密院馬上就能察覺。”

他皺眉踱了幾步,忙道:“夫人立刻寫信去關中,曉以大義、利害,勸阻岳父千萬不要有異動。李筠既然派人到河東來做說客,可能也會去關中聯絡岳丈。”

折賽花道:“夫君要派人把李筠之子押解回京?”

楊業沉吟許久,想到郭紹把忻、代及幾個重要關隘都交給自己,若無信任、對一個並不熟悉的降將不可能那麼做。他當下便道:“我親自押送去東京。”

折賽花擔憂道:“事關謀反,朝廷會不會猜忌夫君?”

楊業坦然道:“今上以誠待我,我亦以忠報之。”

於是,那李筠的長子李守節,比當年李繼勳的長子還不如,李繼勳之子做說客還見了李筠一面;而今李守節連楊業的面都沒見到,一句話沒說上,就被關起來了。

李守節憋了一肚子話和不解在一間屋子裡呆了一晚上,一夜未眠,琢磨着究竟哪裡得罪了楊業。

不過楊家倒沒有虐待他,送來的飯菜很可口,睡得牀也很乾淨,還有被子。

次日一早,房門被打開,一個武夫道:“請李衙內出門。”

李守節戴上襆頭,撫平鬢髮,依言走出了房門,然後看到了一輛囚車!他頓時愣在那裡,兩個士卒走了上來,李守節無奈,仍由其搜身,把縫在衣服裡的密信給搜走。然後自己走上囚車,手腳就被鎖住。

……

此時大周禁軍還在河北,東京朝廷是端慈皇后攝政。

符金盞看完楊業的上奏,首先派人快馬送往河北軍中。然後在金祥殿東側,垂簾召見了楊業,嘉獎他忠心爲國,不負皇帝信任。

楊業謝恩。

楊業已經自己進京表忠了,這已可以證明他沒有二心。但符金盞在聽說北伐失敗後,而今面對這些手握兵權的武夫,莫名有心神不寧的感覺。

殿內的楊業跪伏在地磚上,對上位者五體投地尊敬萬分,連兩側的大臣也安然若泰。可是符金盞對他仍有極重的防備心,或許只是一種偏見……那是在多次戰亂中給她留下的深刻印象和恐懼。

符金盞留楊業在東京,稱讚他是陛下倚重的良將,等陛下回朝再封賞他。

她很快就想到了西北折家,心道:既然李筠聯絡過楊業,應該也會爭取楊業的岳父折德扆。

符金盞遂等待着折德扆的態度。

……

郭紹率周軍主力已經到達大名府,在大名府補充了一些軍需,逗留一天,他順道去見了岳父符彥卿。

這時便收到了東京的急報:李筠四處聯絡,準備謀反!派到河東勸說楊業的李守節已經被逮往東京。

郭紹倒沒料到李筠這麼快就暴露,他原本的部署是在事發後,讓魏王符彥卿節制河北諸鎮爲西路軍,留在漕渠沿岸德州的龍捷軍右廂爲東路軍,兩路進剿平叛,判斷這些兵力足夠對付李筠了……但如今禁軍正好還在河北,郭紹與大臣商議,臨時改變主意,大軍順道去解決李筠的

事。

他下令史彥超前鋒在大名府東面的博州地界重新架設黃河浮橋,先鋒度過黃河守住渡口。然後纔派使節去鄆州問罪。

郭紹親自交代使節:“先曉以利弊,大軍渡河,鄆州必破。勸他主動來行轅中迎駕,我可以念在他避免了內|戰軍民傷亡的功勞上,饒李家性命,並給予富貴。”

使節奉旨前往鄆州天平軍節度使府上。

不料見到李筠時,李筠一嘴酒氣,喝得面紅耳赤。然後當衆把太祖郭威的牌位擺了上來,奧啕大哭。

在場的太平軍軍府文武官員,無不駭然。

連使節也僵在那裡,又沒法說李筠的不是……因爲本朝也是奉郭威爲太祖,而且太祖對李筠有知遇之恩,天下皆知。可是他哭什麼?

一個武將忙對皇帝使者說道:“主公今日飲酒過量,有些失態,萬望貴使海涵。”

使者忙道:“既然如此,本官改日再來相見。”

不料李筠說道:“不用相見了,來人,送他回去……身子留下,腦袋送走。”

衆將頓時愕然。使者臉上變色,急道:“李節帥三思!切勿一時糊塗,良成大錯。陛下金口玉言,只要李節帥親自到陛下行轅請罪,即可免死,授榮華富貴……李節帥,李節帥……”

使者被其親兵不容分說拖了出去,帽子被粗暴地抓下來仍在地上,然後還被士卒踩了兩腳。使者忍不住大罵:“李筠,你|娘,老子在黃泉路上等你,你也別想有好下場……”

廳堂上的文武面面相覷。

李筠哽咽道:“太祖對我有知遇之恩,此生未報,卻眼睜睜看着不知哪來的野人謀奪了太祖江山,在廟堂之上沐猴而冠,念太祖創業之艱,於心何忍!”

幕僚們臉色已十分難看,現在大軍已過黃河,此時起兵、時機也太差了!但似乎李筠也別無選擇,秘密泄露得不是時候,現在不反抗只能認罪……李筠好像也不相信皇帝能饒他。

李筠道:“僞帝郭紹,還是個敗家子,貿然攻打遼國,將太祖先帝留下的百戰禁軍敗了大半!今日我等先行起兵,等諸鎮響應,共復大周社稷!”

事已至此,連皇帝的使節都殺了……還當衆稱天子爲“野人”“僞帝”,可謂沒有選擇了。更沒有人當場反對,在場的武將都是李筠多年的舊部,誰也不知道哪些會忠心耿耿站在李筠身邊,平時大家彼此都熟悉的、現在反而誰也不知道誰心裡什麼想法。

立刻有武將拜道:“禁軍勢大,且已奪黃河,咱們應馬上完備城防,死守鄆州城。”

李筠冷冷道:“咱們起兵不是爲了守城等攻,即刻下令聚集人馬,出城決戰!”

李筠不僅暴躁自大,確實也是會用兵的人。他覺得這種時候守城各懷鬼胎、夜長夢多,只有聚兵戰一次,或許還有點機會。

(本章完)

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點酒罷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來就矯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那化黯淡爲絢爛的獨舞第七十六章 威武城(2)第七百四十八章 胸懷大志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八百七十二章 魚我所欲也第八百七十八章 功在千秋第五百二十五章 去去就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四十八章 拂袖談笑間第七百零一章 決戰不易第六章 祈福吉符第一百四十八章 悄悄的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二十九章 黃蓮第七百三十八章 薄涼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一百五十章 偶遇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光掠影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晉陽(3)第四百五十一章 犧牲(5)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八百五十九章 痛快點第三百二十章 有力的心跳第七百二十章 孤城第一百零六章 壽州(2)第七十六章 威武城(2)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針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七百五十一章 你莫哄我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二百一十章 風雨飄搖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容與瑣碎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九十五章 天下沒有對手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三百四十三章 嘴和咽喉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八百六十七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禮物第二百零一章 控弦百萬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結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六百五十八章 初學乍會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四百四十四章 受傷的野獸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靠譜的京娘第五百零三章 弓弦的振動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個人的意志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三百九十三章 野馬第六百四十六章 頭緒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七百零四章 王師巡狩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國第四百四十五章 深淵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火都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七十八章 威武城(4)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八百九十四章 從沒覺得對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八百章 商人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七十一章 落花與流水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晉陽(3)第四百五十五章 溫柔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
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點酒罷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來就矯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那化黯淡爲絢爛的獨舞第七十六章 威武城(2)第七百四十八章 胸懷大志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八百七十二章 魚我所欲也第八百七十八章 功在千秋第五百二十五章 去去就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四十八章 拂袖談笑間第七百零一章 決戰不易第六章 祈福吉符第一百四十八章 悄悄的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二十九章 黃蓮第七百三十八章 薄涼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一百五十章 偶遇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光掠影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晉陽(3)第四百五十一章 犧牲(5)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八百五十九章 痛快點第三百二十章 有力的心跳第七百二十章 孤城第一百零六章 壽州(2)第七十六章 威武城(2)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針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七百五十一章 你莫哄我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二百一十章 風雨飄搖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容與瑣碎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九十五章 天下沒有對手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三百四十三章 嘴和咽喉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八百六十七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禮物第二百零一章 控弦百萬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結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六百五十八章 初學乍會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四百四十四章 受傷的野獸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靠譜的京娘第五百零三章 弓弦的振動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個人的意志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三百九十三章 野馬第六百四十六章 頭緒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七百零四章 王師巡狩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國第四百四十五章 深淵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火都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七十八章 威武城(4)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八百九十四章 從沒覺得對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八百章 商人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七十一章 落花與流水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晉陽(3)第四百五十五章 溫柔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